CN205468491U - 一种混合动力客车冷却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合动力客车冷却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68491U
CN205468491U CN201620298044.1U CN201620298044U CN205468491U CN 205468491 U CN205468491 U CN 205468491U CN 201620298044 U CN201620298044 U CN 201620298044U CN 205468491 U CN205468491 U CN 2054684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ting module
water tank
installation frame
engine
radiating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9804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叶明
曹西朴
何晨
黄涛
吴祖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Ankai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Ankai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Ankai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Ankai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29804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684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684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6849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合动力客车冷却模块,包括冷却模块安装框架、依次并列设置在冷却模块安装框架内的发动机散热水箱、电机散热水箱和发动机中冷器、安装在冷却模块安装框架上的护风罩以及安装在护风罩上的风扇机构。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混合动力客车,将发动机散热水箱、电机散热水箱和发动机中冷器并列安装在冷却模块安装框架内,不仅能够降低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还能够降低装配成本,缩小整个冷却系统的体积,提高行李舱空间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混合动力客车冷却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客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动力客车冷却模块。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客车冷却模块中,是将发动机水箱和中冷器并列安装在一起。但对于混合动力客车而言,混合动力客车不仅包括发动机,还有电机及其控制系统,而且电机及其控制系统也是需要冷却的。目前,现有的很多企业都是单独设计一个ATS冷却模块来对电机及其控制系统进行冷却,将ATS冷却模块单独安装在车身底架上。现有的将发动机和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单独进行冷却的方式,具有装配困难、安装效率低、安装成本高、对有限的客车底架行李舱空间利用率低等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客车冷却模块,该冷却模块适用于混合动力客车,将发动机散热水箱、电机散热水箱和发动机中冷器并列安装在冷却模块安装框架内,不仅能够降低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还能够降低装配成本,缩小整个冷却系统的体积,提高行李舱空间的利用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合动力客车冷却模块,包括冷却模块安装框架、依次并列设置在冷却模块安装框架内的发动机散热水箱、电机散热水箱和发动机中冷器、安装在冷却模块安装框架上的护风罩以及安装在护风罩上的风扇机构。
所述发动机散热水箱、电机散热水箱和发动机中冷器的外表面均覆盖有海绵。
所述冷却模块安装框架为由上安装框架、右连接框架、下安装框架和左连接框架围成的长方形框架。
所述上安装框架和下安装框架对称设置且二者结构相同,所述上安装框架包括开口向下的第二U型支架以及设置在第二U型支架顶部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开设有螺纹安装孔;所述第二U型支架包括顶部连接板以及对称设置在顶部连接板左右两端底部的左连接板与右连接板;所述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的结构相同,二者上均开设有发动机散热水箱工艺孔、电机散热水箱工艺孔、发动机中冷器工艺孔、发动机散热器水箱排气工艺孔以及安装连接孔。
所述左连接框架和右连接框架对称设置且二者结构相同,所述左连接框架包括开口向后的第三U型支架以及设置在第三U型支架内的若干个焊接螺母;所述第三U型支架包括纵向连接板以及对称设置在中间纵向连接板左右两端后侧的第一纵向连接板与第二纵向连接板;所述焊接螺母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纵向连接板与第二纵向连接板的内侧壁上。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却模块,适用于混合动力客车,将发动机散热水箱、电机散热水箱和发动机中冷器并列安装在冷却模块安装框架内,不仅能够降低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还能够降低装配成本,缩小整个冷却系统的体积,提高行李舱空间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冷却模块的主视图;
图2是冷却模块的侧视图;
图3是上安装框架的主视图;
图4是上安装框架的侧视图;
图5是左连接框架的主视图;
图6是左连接框架的侧视图。
其中:
31、发动机散热水箱,32、电机散热水箱,33、发动机中冷器,34、护风罩,35、风扇机构,36、上安装框架,361、安装块,362、第二U型支架,363、发动机散热水箱工艺孔,364、电机散热水箱工艺孔,365、发动机中冷器工艺孔,366、安装连接孔,367、发动机散热器水箱排气工艺孔, 368、螺纹安装孔,37、右连接框架,38、下安装框架,39、左连接框架,391、第三U型支架,392、焊接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6所示的一种混合动力客车冷却模块,包括冷却模块安装框架、依次并列设置在冷却模块安装框架内的发动机散热水箱31、电机散热水箱32和发动机中冷器33、安装在冷却模块安装框架上的护风罩34以及安装在护风罩上的风扇机构35。所述发动机散热水箱31、电机散热水箱32和发动机中冷器33的外表面均覆盖有海绵。所述海绵,用于在客车行驶时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对发动机散热水箱、电机散热水箱以及发动机中冷器进行保护。
如图3-图6所示,所述冷却模块安装框架为由上安装框架36、右连接框架37、下安装框架38和左连接框架39围成的长方形框架。现有的客车冷却系统中的中冷器、水箱都是分开安装的,由于中冷器及其安装结构、水箱及其安装结构都是成型件,强度相对较大,将二者并联在一起后,二者之间会有相对移动,影响冷却系统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冷却模块安装框架,能够保证混合动力客车的冷却模块(发动机散热水箱31、电机散热水箱32、发动机中冷器33、护风罩34以及风扇机构35)是一个整体,不仅能够保证结构强度,还能够有效避免各部件之间发生相对移动,保证冷却模块的稳定性。
所述上安装框架36和下安装框架38对称设置且二者结构相同,所述上安装框架36包括开口向下的第二U型支架362以及设置在第二U型支架顶部的安装块361。所述安装块361上开设有螺纹安装孔368,所述螺纹安装孔,用于和胶垫上的连接螺栓相连,并通过胶垫和冷却模块上支架相连。所述第二U型支架362包括顶部连接板以及对称设置在顶部连接板左右两端底部的左连接板与右连接板;所述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的结构相同,二者上均开设有发动机散热水箱工艺孔363、电机散热水箱工艺孔364、发动机中冷器工艺孔365、发动机散热器水箱排气工艺孔367以及安装连接孔366。由于发动机散热水箱、电机散热水箱和中冷器均设置有向外的凸口来作为进水口、出水口或排气口,而发动机散热器水箱、电机散热水箱以及中冷器的上端均是嵌入安装在第二U型支架内的,因此,通过分别设置发动机散热水箱工艺孔、电机散热水箱工艺孔、发动机中冷器工艺孔和发动机散热器水箱排气工艺孔,来便于发动机散热水箱以及电机散热水箱上的凸口伸出。所述安装连接孔,用于通过螺栓将上安装框架的左右两端分别和左连接框架的上端、右连接框架的上端连接在一起。
所述左连接框架39和右连接框架37对称设置且二者结构相同,所述左连接框架39包括开口向后的第三U型支架391以及设置在第三U型支架内的若干个焊接螺母392。所述第三U型支架包括纵向连接板以及对称设置在中间纵向连接板左右两端后侧的第一纵向连接板与第二纵向连接板。所述焊接螺母392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纵向连接板与第二纵向连接板的内侧壁上。所述焊接螺母包括用于通过螺栓以及安装连接孔366将左连接框架和上安装框架或下安装框架连接在一起的焊接螺母、和用于通过螺栓将护风罩安装在冷却模块安装框架上的焊接螺母。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混合动力客车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模块安装框架、依次并列设置在冷却模块安装框架内的发动机散热水箱、电机散热水箱和发动机中冷器、安装在冷却模块安装框架上的护风罩以及安装在护风罩上的风扇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客车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散热水箱、电机散热水箱和发动机中冷器的外表面均覆盖有海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客车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模块安装框架为由上安装框架、右连接框架、下安装框架和左连接框架围成的长方形框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客车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安装框架和下安装框架对称设置且二者结构相同,所述上安装框架包括开口向下的第二U型支架以及设置在第二U型支架顶部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开设有螺纹安装孔;所述第二U型支架包括顶部连接板以及对称设置在顶部连接板左右两端底部的左连接板与右连接板;所述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的结构相同,二者上均开设有发动机散热水箱工艺孔、电机散热水箱工艺孔、发动机中冷器工艺孔、发动机散热器水箱排气工艺孔以及安装连接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客车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连接框架和右连接框架对称设置且二者结构相同,所述左连接框架包括开口向后的第三U型支架以及设置在第三U型支架内的若干个焊接螺母;所述第三U型支架包括纵向连接板以及对称设置在中间纵向连接板左右两端后侧的第一纵向连接板与第二纵向连接板;所述焊接螺母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纵向连接板与第二纵向连接板的内侧壁上。
CN201620298044.1U 2016-04-09 2016-04-09 一种混合动力客车冷却模块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684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98044.1U CN205468491U (zh) 2016-04-09 2016-04-09 一种混合动力客车冷却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98044.1U CN205468491U (zh) 2016-04-09 2016-04-09 一种混合动力客车冷却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68491U true CN205468491U (zh) 2016-08-17

Family

ID=56645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98044.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68491U (zh) 2016-04-09 2016-04-09 一种混合动力客车冷却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6849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20369A (zh) * 2019-12-17 2020-03-27 安徽维德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工业车辆集成动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060890A (zh) * 2020-09-15 2020-12-11 王宏伟 一种新能源汽车低热改良的动力装置
CN112622601A (zh) * 2020-12-22 2021-04-09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一种柴油机混合动力一体机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20369A (zh) * 2019-12-17 2020-03-27 安徽维德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工业车辆集成动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060890A (zh) * 2020-09-15 2020-12-11 王宏伟 一种新能源汽车低热改良的动力装置
CN112060890B (zh) * 2020-09-15 2021-12-31 新沂市宏祥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低热改良的动力装置
CN112622601A (zh) * 2020-12-22 2021-04-09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一种柴油机混合动力一体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16100B (zh) 车辆用电源单元的冷却构造
CN205468491U (zh) 一种混合动力客车冷却模块
CN103009979A (zh) 用于车辆、尤其地商用车的电驱动模块
US20120111528A1 (en) Cooling duct structure for battery unit
CN108081910B (zh) 一种空调安装架组件、空调器组件和汽车
JP5024353B2 (ja) 電気機器の冷却システム
RU2011115841A (ru) Устанавливаемый на крыше модуль
KR20110122303A (ko) 하이브리드 차량의 고전압배터리 및 전장품 탑재 장치
CN205468517U (zh) 一种冷却模块安装结构
CN107264254B (zh) 货车
CN204055326U (zh) 一种客车冷却模块总成
CN203739626U (zh) 用于客车的冷却模块总成以及客车
CN218123613U (zh) 一种车辆电气用多电源组合装置
CN202669420U (zh) 车载式太阳能空调
CN201553218U (zh) 一种汽车的底盘风阻罩
CN205468518U (zh) 一种混合动力客车冷却系统
CN214647615U (zh) 一种氢燃料电池雪地车
CN115042861A (zh) 一种底盘结构及车辆
CN205468521U (zh) 一种冷却模块安装框架
CN204055317U (zh) 油电双混汽车用散热器
CN105835688A (zh) 一种混合动力客车冷却系统
CN202480829U (zh) 大中型机动车外配制冷装置
CN220996114U (zh) 一种矿用车散热装置
CN102642462A (zh) 军、警用特种车辆层压式集成化动力舱冷却组件
CN204659477U (zh) 一种用于高续驶里程纯电动物流车的集成元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

Termination date: 2019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