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54219U - 奶粉盒及冲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奶粉盒及冲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54219U
CN203954219U CN201420141097.3U CN201420141097U CN203954219U CN 203954219 U CN203954219 U CN 203954219U CN 201420141097 U CN201420141097 U CN 201420141097U CN 203954219 U CN203954219 U CN 2039542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lk powder
box
box body
sealing
feeding bott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4109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CN2013/073141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4153707A1/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CN2013/073150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4153711A1/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CN2013/075499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4179995A1/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CN2013/076711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4194469A1/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CN2013/077737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4205618A1/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CN2013/077915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4205657A1/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CN2013/079728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5006985A1/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CN2013/083563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5035647A1/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CN2013/083819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5039317A1/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CN2014/070493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4180173A1/zh
Priority to CN20142014109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54219U/zh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2039542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542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奶粉盒及冲奶装置。该奶粉盒上部可与奶嘴连接,并通过第二连接机构可与奶瓶连接,奶粉盒具有奶粉出口和奶粉出口阀。可通过操作部对奶粉盒进行操作,使奶粉出口和奶粉出口阀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以打开或关闭奶粉出口。当相对运动使得奶粉出口被奶粉出口阀堵住时,奶粉盒内腔形成与奶瓶内腔密封隔离的奶粉放置腔可供容置奶粉,当运动至奶粉出口处于打开状态时,至少有一个位置可使奶粉盒与奶瓶之间通过该奶粉出口形成与外界密封隔绝的奶粉通道,且形成由奶瓶通往奶嘴的与外界密封隔绝的奶水通道供冲泡和/或饮用奶水。提前分装好奶粉和水后,后续使用过程中无需拆下奶粉盒盒体,且可保持密封。

Description

奶粉盒及冲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幼儿用品,尤其涉及一种可连接于奶瓶与奶嘴间使用的奶粉盒和一种包括该奶粉盒的冲奶装置及辅助冲奶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冲奶器具,使用其进行冲奶时需要先打开奶瓶,备好温水,再从奶粉盒里取出适量的奶粉倒入奶瓶,收好奶粉盒,再盖好奶嘴后才能进行冲奶,步骤繁杂,尤其在例如夜间冲奶时,婴儿啼哭,又无法把握奶粉用量,父母手忙脚乱。
市场上现有一种像咖啡机一样的冲奶器,事先可将水和奶粉分别放入冲奶器的置水器和置粉器,当需要冲泡奶粉时,只需像冲泡咖啡一样进行冲泡,然后用奶瓶在吐出口接奶粉液即可。此种冲奶器,使用起来虽然方便,即用即冲,即用即加热,但是,设备较笨重不易携带,工作时有噪音,不便于在卧室使用。
另有一种冲奶器,是将奶粉盒连接于奶瓶的底部,需要冲泡时,需要将奶粉盒取下,将奶嘴拧开,再将奶粉倒入奶瓶中,再拧上奶嘴,方可进行冲泡。但由于无法实现奶瓶中奶水的温度保持,在例如夜间或紧急情况下冲奶时仍需配兑温水,冲奶步骤较繁琐。
为简化以上繁琐的冲泡奶粉步骤,中国专利文献ZL200520016908.8提出了一种用于在奶瓶中冲泡奶粉的奶粉盒,由盒体和环盖组成,奶粉盒的上下也均设有螺纹分别与奶嘴和奶瓶连接,盒体和环盖上分别设有扇形叶片,其控制奶粉盒中奶粉是否倒出采用盒体和环盖的旋转角度来控制,两者的奶粉出口错位,即可装入奶粉,翻转使奶粉出口对齐,奶粉便落入奶瓶中。
然而,该专利提供的奶粉盒用于奶粉冲泡中,当奶粉下落至奶瓶中后,还需要将盒体和环盖拆下,让奶嘴直接连接至奶瓶上,才能摇晃冲泡,步骤仍不够简化,例如夜间冲奶仍不够方便。
此外,也还存在一些其他的缺陷:例如,使盒体底部的关口与环盖上的关口错位形成奶粉放置腔的方式,操作精准度不好控制,且奶瓶中的水蒸气容易从关口错位处进入奶粉盒,密封性不好,导致奶粉结块,甚至变质;使盒体底部的关口与环盖上的关口对齐以让奶粉下落至奶瓶时,奶粉易夹在带有关口的该两片结构之间,导致奶粉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某些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连接于奶瓶与奶嘴或奶嘴固定圈间使用的奶粉盒,以解决现有的冲奶器具中存在的冲泡奶粉时步骤繁琐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方面包括一种奶粉盒,包括盒体、第一连接机构和第二连接机构,所述第一连接机构设于所述盒体上部,用于与一奶嘴连接或者通过一奶嘴固定圈与奶嘴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机构用于奶粉盒与一奶瓶的连接,还包括奶粉出口、奶粉出口阀和操作部,通过对所述操作部的操作使所述奶粉出口阀与奶粉出口发生相对运动,使得奶粉盒具有第一工作位和第二工作位;当所述相对运动使得奶粉出口阀关闭所述奶粉出口时,奶粉盒内腔形成与奶瓶内腔密封隔离的奶粉放置腔,此为所述第一工作位;当所述相对运动使得所述奶粉出口处于打开状态时,此为所述第二工作位;并且还至少具有如下特征A-C中之一:A、在所述第二工作位时,通过所述奶粉出口形成与外界密封隔绝的奶粉通道;B、至少在奶粉出口处于打开状态后,可以使所述奶瓶和奶粉盒的连接处与外界隔绝密封;C、当所述奶粉盒处于所述第一工作位或者第二工作位时,所述奶瓶与所述奶嘴之间形成相连通且与外界隔绝密封的奶水通道。
由于在装好奶粉和水的待冲泡的状态下,奶粉处于密封的奶粉放置腔中,而打开奶粉出口后,可使所述奶瓶和奶粉盒的连接处与外界隔绝密封,奶粉盒和奶瓶之间可形成与外界密封隔绝的奶粉通道,通过该奶粉通道可使奶粉与水结合,以完成冲泡;而通过奶水通道,可喂食冲泡好的奶水。所以,装好奶粉和水以后,直至冲泡、饮用的整个过程中,都无需拆下奶粉盒盒体,只需对奶粉盒进行简单的操作使奶粉出口和奶粉出口阀发生相对运动并保证奶水通道与外界密封,即可实现冲泡、饮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些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冲奶装置,包括奶瓶、奶嘴以及前述的奶粉盒,奶瓶与所述奶粉盒之间通过前述第二连接机构连接,奶嘴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机构或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机构上的奶嘴固定圈与奶粉盒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方面的奶粉盒,与现有技术相比,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连接于奶瓶和奶嘴间使用,在冲泡前,将奶粉和水分别装入奶粉盒和奶瓶,再连接上奶嘴部分,形成整体式的冲奶装置,当需要冲泡时,只需对奶粉盒进行简单的操作,使奶粉出口阀与奶粉出口错开,打开奶粉出口,供奶粉与水结合。由于奶粉盒与奶瓶之间通过奶粉出口形成了一个与外界密封的奶粉通道,所以奶粉进入水后,无需拆卸奶粉盒盒体,即可进行混合而不渗漏,又因为还形成了由奶瓶通往奶嘴的与外界密封的奶水通道,所以冲泡好以后,也无需拆卸奶粉盒盒体,直接饮用也可能避免出现渗漏的现象。该冲奶装置使用起来极其方便,尤其适用于在例如夜间或外出其他需要快速冲奶的时候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A的冲奶装置A-50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冲奶装置A-50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奶粉盒A-52处于第一工作位时的冲奶装置A-50的剖视图;
图4是奶粉盒A-52处于第二工作位时的冲奶装置A-50的剖视图;
图4-2是图1的冲奶装置置于暖奶器中待冲泡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B的冲奶装置B-10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奶粉盒B-12的爆炸示意图;
图7是奶粉盒B-12处于第一工作位时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C的冲奶装置C-50的示意图,且该图中的奶粉盒处于第二工作位;
图9是图8的奶粉盒C-52处于第一工作位时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D的冲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冲奶装置的奶粉盒盒体的剖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E冲奶装置示意图;
图13-1是图12中奶粉盒处于第一工作位时的立体图;
图13-2是图12中奶粉盒处于第二工作位时的立体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F的冲奶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15是图14中的奶粉盒处于第二工作位时的冲奶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G的冲奶装置的剖视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H的冲奶装置爆炸图;
图18是图17中的奶粉盒第二工作位时的冲奶装置剖视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a提供冲奶装置的第一工作位剖视图;
图19-1是图19的冲奶装置的奶粉盒另一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图19的冲奶装置第二工作位剖视图;
图21是图19的冲奶装置的奶粉盒另一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实施例的冲奶装置中可独立使用的奶粉盒剖视图;
图22-1是图22的奶粉盒带底座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A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如图1所示的冲奶装置A-50,包括奶瓶A-51、奶嘴(图中未示出)和奶粉盒A-52,如图1和图2,该奶粉盒包括盒体A-525、第一连接机构A-521和第二连接机构A-524,其中,第一连接机构设于盒体的上部,且第一连接机构上固定有奶嘴固定圈(图中未示出),通过将奶嘴(图中未示出)连接至该奶嘴固定圈上,实现奶嘴与奶粉盒的密封配合连接;奶瓶A-51与奶粉盒A-52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机构A-524连接。盒体A-525的下端口为奶粉出口A-526,可供奶粉盒A-52中的奶粉与奶瓶A-51中的水结合。奶粉盒A-52具有奶粉出口阀A-523和操作部,用户通过操作部进行操作使奶粉出口阀A-523与奶粉出口A-526发生相对运动,使得奶粉盒A-52具有第一工作位和第二工作位。在本实施例中,奶粉出口阀A-523形成了奶粉盒A-52的盒底,操作部即为盒体的外壁和第二连接机构外壁,用户可以分别握住盒体A-525外壁和第二连接机构的外壁进行操作,本实施例中为旋扭操作。第二连接机构A-524包括盒体支撑件A-522和瓶口连接件A-527,在本实施例中,该两个部件是一体成型。盒体A-525与第二连接机构A-524可活动连接,瓶口连接件A-527具有内螺纹与奶瓶A-51瓶口处的外螺纹匹配连接,以实现奶粉盒和奶瓶之间的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盒体A-525是与第二连接机构A-524的盒体支撑件A-522螺纹连接,并可纵向相对运动。当用户一手握住盒体A-525,一手握住奶瓶进行旋扭,使盒体A-525与盒体支撑件A-522发生纵向相对运动,该运动使得奶粉盒A-52具有前述的第一工作位和第二工作位:第一工作位为关闭(即相对旋扭使得奶粉出口被盒底堵住)奶粉出口A-526以使盒体A-525与盒底共同形成与奶瓶A-51的内腔隔离的奶粉放置腔;第二工作位为打开(即相离旋扭使得奶粉出口不再被盒底封堵)奶粉出口A-526以使奶粉盒A-52内腔与奶瓶A-51内腔之间形成与外界密封隔绝的奶粉通道供冲泡奶粉,且奶瓶A-51通往奶嘴之间可形成与外界密封隔绝的奶水通道供饮用奶水。
在本实施例中,盒底通过其边缘延伸出的第三连接机构A-5231连接于奶瓶瓶口边缘上。盒底的外圈环带上设有漏洞A-5235,漏洞的数目不限,但必须保证盒底与第三连接机构A-5231之间有连接,不能断开,该些漏洞A-5235是与奶瓶的内腔连通的。当朝奶粉出口阀A-523方向旋扭盒体A-525至奶粉出口A-526被盒底的上表面完全堵住时,所述漏洞A-5235被所述盒体A-525下沿堵住,为所述第一工作位,即图3所示的奶粉盒,当朝远离盒底方向旋扭盒体A-525时,所述漏洞A-5235打开,旋扭至盒体被第二连接机构A-524内设有的密封限位机构抵住而无法继续旋扭时,为所述第二工作位,即图4所示的奶粉盒。
漏洞在盒底径向上的尺寸为盒底直径的1/10~1/5为最佳,太大会造成盒底的有效遮挡区域过小,从而奶粉盒容积太小,以不超过盒底半径的2/3为宜以不大于盒底直径的1/3为宜;太小又会造成奶粉和水混合不畅,以不小于盒底直径的1/25为宜。漏洞最好为弧形。
只用一些较小的漏洞来实现奶粉盒和奶瓶之间的连通是一种打破常规的做法。一般认为,只有盒底直径的1/50的漏洞可能会太小,因为奶粉不易下漏。但是,本实用新型人意外发现,由于水的流动性和对奶粉的溶解能力,虽然奶粉不易下漏,但只需要摇动奶瓶,在水上冲的时候,可以很轻易地把残留的奶粉冲刷到奶瓶中,而且漏洞小尺寸时还能留给奶粉放置腔更大的空间。实操证实,这种摇动和普通奶瓶的摇匀操作并不需要显著不同即能达到效果。更出人意料的是,采用本方案后,冲奶装置的设计方案得到了大大简化。这是因为,采用本方案后,只需要盒体和盒底之间有轴向相对运动就可以实现开合,而无须以对盒底进行翻转或取出盒底或移动盒底。
如图3所示,作为优选,盒体支撑件A-522下部的内表面形成阶梯状排列的第一台肩A-5221和第二台肩A-5222,该阶梯状是倒阶梯状。
如图2至4所示,为了形成与外界密封隔绝的奶粉通道和奶水通道,优选采用密封圈的设计,第二连接机构A-524与奶瓶A-51的瓶口接触处设有第一密封圈A-529,用于奶瓶和奶粉盒的连接处与外界的密封。该第一密封圈A-529的形状为“]”形,套于第三连接机构A-5231的边缘上,覆盖所述第三连接机构A-5231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和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该第一密封圈A-529具有第一上端面和与该第一上端面相对的第一下端面,其中,第一上端面与第二连接机构A-524的内表面接触(具体地,是与盒体支撑件A-522的下端口边缘,即圆环面接触)并发生形变,第一下端面与奶瓶瓶口边缘接触并发生形变,以实现奶瓶与外界的密封,以及奶粉通道和奶水通道与外界的密封隔绝。
如图2至4所示,盒体A-525下端口处设有随盒体运动的第二密封圈A-528,用于所述第一工作位时,所述奶粉放置腔与奶瓶内腔的密封隔绝,以及第二工作位时奶水通道与外界的密封隔绝。该第二密封圈A-528的形状也为“]”形,但并非如第一密封圈A-529一样上下对称,套于盒体A-525的下端口向外延伸出的第二凸缘A-5251上,该第二密封圈A-528具有第二上端面和与该第二上端面相对的第二下端面,第一工作位时,所述第二下端面与盒底A-523接触并发生形变,以实现所述奶粉放置腔与奶瓶之间的密封隔绝和奶瓶与外界之间的密封隔绝;第二工作位时,所述第二上端面与第二连接机构的内表面接触(具体地是与盒体支撑件A-522内表面的第一台肩接触)并发生形变,以实现所述奶水通道与外界的密封。
另,所述第一连接机构A-521与奶嘴的连接或通过奶嘴固定圈与奶嘴的连接也都是密封的。
如图3和图4所示,作为优选,第二密封圈A-528的第二上端面设有至少一圈第一凸起A-5281(图中为两圈),第二上端面和第二下端面之间具有一侧面,可知,该侧面是一圆环曲面,该圆环曲面的上边缘连接第二上端面,下边缘连接第二下端面,在该侧面靠近第二下端面的圆环带上,延伸出一凸台A-5284,第二下端面由内圈向外圈依次设有一圈第二凸起A-5282和一圈第三凸起A-5283。如图3所示:在第一工作位时,第二凸起A-5282和盒底A-523的漏洞A-5235以内的部分接触并发生形变,以增强奶粉放置腔与奶瓶内腔的密封;第三凸起A-5283与第三连接机构A-5231的上表面接触并发生形变,且此处的形变量小于第二凸起对盒底所产生的形变量,用于当奶瓶内腔有蒸汽压力时,进行泄压,不至于让水蒸气从第二凸起处进入奶粉放置腔。如图4,在第二工作位时:第一凸起A-5281与盒体支撑件A-522内表面的第一台肩A-5221接触并发生形变,以增强奶水通道与外界密封;凸台A-5284与第二台肩A-5222接触并发生形变,由于在组装奶粉盒的过程中,用户可能会触碰到第二密封圈A-528的侧面,所以凸台此时与第二台肩的配合,避免了奶水渗漏出去冲刷到所述侧面,造成奶水的污染。
如图2所示,为了避免外界的污染从盒体A-525与盒体支撑件A-522的螺纹连接处进入冲奶装置的第二密封圈处(具体地,如图3,污染可能进入到第二密封圈的第二上端面、侧面、凸台A-5284、盒体支撑件A-522的内表面和盒体的外表面围成的空间内),特在盒体A-525的外螺纹和第一连接机构A-521之间的表面上设有一圈密封壁A-5253,还有可卡于该密封壁上的一密封环A-5254。在第一工作位时,密封环或密封壁刚好处于盒体支撑件A-522的上端口处,起到了此处的密封作用,因此,该密封壁A-5253和密封环A-5254的设计解决了上述问题。
类似地,第一密封圈A-529的上、下表面也可作出类似第二密封圈上的第一凸起A-5281的设计,以加强第一密封圈的密封作用。密封圈可二次注塑形成,也可以需要时再箍上去。密封圈的材料优选橡胶、硅胶等弹性、耐高温和无毒的材料。
在通过螺纹开合的过程中同时实现奶瓶、奶粉通道和奶粉通道与外界的密封,在其两个极限位(奶粉出口打开和奶粉出口关闭)上,螺纹总是拧得越紧密封越好。这是因为拧紧力和密封压力是同向的,并且在开合运动的中间过程中是不需要密封的。本实施例提供的冲奶装置,奶粉出口是盒底的下端口,而奶粉出口阀构成盒底,盒体与盒底之间通过螺纹旋扭,实现纵向相对运动,在想成奶粉放置腔时,盒底与盒体下端口相抵越紧,即越用力旋扭,密封越好,即旋扭力与密封压力是同向的;而奶粉盒将进入第二工作位时,盒体远离盒底运动,盒体运动至抵到密封限位机构,为第二工作位的极限位,不但可以供用户判断是否到达第二工作位,而且还起到了密封奶水通道的作用,此处的密封压力也是与旋扭力同向,在运动过程中实现了运动件的密封。相比而言,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专利(ZL200520016908.8)由于密封力是在纵向(轴向),而开合力是在径向,在开合的过程中无法为密封加力,由于开合力和密封力不同向,从而造成密封困难,可见,在对比文件中运动密封或者在运动中密封是极有必要的。
本实施例的冲奶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但不限于此:
S1.奶瓶中置入水;S2.分别握住盒体外壁和第二连接机构外壁,将盒体往盒底方向进行旋扭,旋扭至盒体下端口紧抵盒底的上表面,形成所述的奶粉放置腔,再从第一连接机构的口处置入奶粉;S3.将奶粉盒和奶瓶旋扭连接好;S4.将奶嘴连接至第一连接机构,处于待冲泡状态;S5.将处于待冲泡状态的冲奶装置放入暖奶器中,如图4-2所示,以进行保温或加热。当需要冲泡时,仅需按照上述方式进行旋扭,只是旋扭的方向刚好相反,使得奶粉出口和奶粉出口阀错开,奶粉出口打开,奶粉和水至少可以接触到,再摇晃即可完成冲泡。
实施例B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如图5所示的冲奶装置B-10,包括奶瓶B-11、奶嘴(图中未示出)和奶粉盒B-12,奶粉盒B-12包括盒体B-125、奶粉出口阀、第一连接机构B-121和第二连接机构B-124,其中,第一连接机构B-121设于盒体B-125的上部,用于与所述奶嘴(图未示)配合连接。奶瓶B-11与奶粉盒B-12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机构B-124连接,如图7所示,奶粉盒还包括奶粉出口B-126、盒底B-123和操作部,盒底与盒体一体成型,用户可通过操作部进行操作使奶粉出口阀与奶粉出口发生相对运动,使得奶粉盒具有第一工作位和第二工作位。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机构也包括可活动连接的盒体支撑件和瓶口连接件,与实施例A-5不同的是该两个部件是分开设置,可活动连接。盒体支撑件的一部分内壁形成了奶粉出口阀,操作部可以是盒体外壁上部和第二连接机构外壁。奶粉出口B-126可供奶粉盒中的奶粉与奶瓶中的水结合以进行冲泡奶粉。如图5、6所示,盒体B-125与盒体支撑件螺纹连接,实现纵向相对运动,通过运动使奶粉盒B-12形成前述的第一工作位和第二工作位,其中:第一工作位为奶粉出口B-126被盒体支撑件内壁堵住,以使盒体B-125与盒底B-123共同形成与奶瓶内腔隔离的奶粉放置腔;第二工作位为奶粉出口B-126与盒体支撑件内壁错开,以使奶粉盒B-12内腔与奶瓶B-11内腔之间通过奶粉出口B-126连通并形成与外界密封隔绝的奶粉通道供冲泡奶粉,且通过该奶粉通道形成与外界密封隔绝的由奶瓶B-11通往奶嘴的奶水通道,以在不拆卸奶粉盒的情况下进行冲泡和饮用。
为了更进一步说明冲奶装置B-10的结构,参考图6和图7:盒体支撑件B-122上由上端口向下部延伸开有两条(或多条)沟槽B-1221,该两条沟槽B-1221均设有第一卡位B-1223和第二卡位B-1224,两个第一卡位B-1223在盒体支撑件B-122上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两个第二卡位B-1224也于盒体支撑件B-122上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其中第二卡位B-1224位于沟槽B-1221的底部,且每条沟槽B-1221各自的两个卡位尺寸是相同的。为了实现盒体B-125与盒体支撑件B-122之间的活塞式相对运动,盒体B-125的外壁上设有处于同一水平高度的两个支撑杆B-1251,该两个支撑杆B-1251刚好可由盒体支撑件B-122的上端口处分别嵌入两条所述沟槽B-1221,并可在沟槽内上下滑动,实现盒体B-125和盒体支撑件B-122的活塞式相对运动。盒体B-125和盒体支撑件B-122均为圆筒状,且盒体B-125的外径与盒体支撑件B-122的内径之间的关系满足盒体外壁和盒体支撑件的内壁是紧贴的。盒体B-125和盒体支撑件B-122之间相对运动使得奶粉盒B-12形成了前述的第一工作位和第二工作位。
如图7所示:盒体外壁上、于奶粉出口B-126上缘以上的位置设有第一软凸圈B-1253,第一工作位时其处于第二卡位B-1224以下,可有效防止外界的水蒸气等经沟槽B-1221,再经奶粉出口B-126进入奶粉放置腔,实现奶粉放置腔与外界的密封隔绝。盒体外壁上、于奶粉出口B-126下缘以下设有第二软凸圈B-1254,该第二软凸圈在第一工作位时紧抵盒体支撑件B-122下部的内壁,阻止了奶瓶内的水蒸气经奶粉出口B-126进入奶粉放置腔,实现了奶粉放置腔和奶瓶内腔之间的密封隔绝。
盒体支撑件下端部“┣”形的突垣B-1225上可套设“]”形的第一密封圈B-129:具有第一上端面和与该第一上端面相对的第一下端面,第一上端面与第二连接机构的内表面接触并发生形变,第一下端面直接或间接与奶瓶瓶口接触,以实现奶瓶与外界的密封,以及所述奶水通道与外界的密封。需要说明,第一密封圈B-129也可直接二次注塑于瓶口连接件B-127上部内侧表面上。
为了防止盒体B-125不小心被从盒体支撑件B-122内拔出,可在盒体B-125的外壁上设第一止挡肋B-1256和第二止挡肋B-1257,其中第二止挡肋位于支撑杆B-1251以下,第一止挡肋B-1256位于支撑杆B-1251的以上;与此相匹配地,盒体支撑件B-122内壁上、于第一卡位B-1223以下设有一圈环形凹槽B-1226:第一工作位时,第二止挡肋B-1257刚好嵌于环形凹槽B-1226内而第一止挡肋B-1256暴露于外界中,第二工作位时,第一止挡肋B-1256刚好嵌于环形凹槽B-1226内,可防止在第一工作位和第二工作位,盒体B-125被意外拔出。
实施例C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如图8所示的冲奶装置C-50,包括奶瓶C-51、奶嘴(图中未示出)和奶粉盒C-52,奶粉盒包括盒体、奶粉出口、奶粉出口阀C-53和操作部,其中奶粉出口阀可形成奶粉盒盒底,奶粉盒上部设有可与所述奶嘴配合连接的第一连接机构C-521,下部通过第二连接机构C-523与奶瓶瓶口配合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机构C-523与盒体C-522是一体成型,操作部为设于盒体上的旋钮C-54,该旋钮与奶粉出口阀C-53连接,通过旋转该旋钮,可以控制奶粉出口阀围绕图9中的轴线L翻转,以打开或关闭奶粉出口:翻转至堵住奶粉出口时,奶粉盒内腔形成与奶瓶内腔密封隔离的奶粉放置腔,为奶粉盒的第一工作位,如图9的状态;扭动旋钮C-54使得奶粉通道阻隔件C-53翻转至不再堵住奶粉出口,奶粉盒与奶瓶之间通过该奶粉出口形成与外界密封隔绝的奶粉通道,并通过该奶粉通道还形成奶瓶通往奶嘴的与外界密封隔绝的奶水通道,为第二工作位,即图8状态。
实施例D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图10所示的冲奶装置,其包括奶瓶D-1、奶嘴(图中未示出)、奶粉盒D-2和插板D-3,其中,奶粉盒D-2包括第一连接机构D-21、第二连接机构D-22、盒体和奶粉出口。第一连接机构D-21设于奶粉盒上部且用于与所述奶嘴配合连接;奶粉盒下部设有的第二连接机构D-22可与奶瓶D-1配合连接,且第二连接机构壁体上开设有插板口D-23,外壁上与该插板口相对立的一面设有凸缘D-24。需要说明,奶粉出口即为盒体的下端口,插板D-3为奶粉出口阀,插板D-3插入插板口并堵住盒体下端口时,形成了奶粉盒的盒底。当用户捏住插板设有拉环D-31的一端,将插板由插板口插入后,可伸至凸缘D-24的一端并得以支撑,此时盒底与盒体共同形成与奶瓶内腔密封隔绝的奶粉放置腔,为第一工作位;当插板拔出后,奶粉盒与奶瓶还可进一步相向旋扭,直至奶瓶瓶口上缘被盒体下端口抵住,为所述第二工作位,此时奶粉盒与奶瓶之间通过该奶粉出口形成与外界密封隔绝的奶粉通道,以供奶粉进入奶瓶,摇匀后即可将奶水通过所述整体奶粉通道和盒体进入奶嘴处,以喂食奶水。
详细说明插板插入后如何得以支撑:图11中的(b),第二连接机构上与插板口D-23直径对称的另一端也设有一个插板口,该插板口是被凸缘D-24盖住的,插板从没被封住的插板口插入后,伸至另一端的被封住的插板口处时,不仅得以支撑,而且得以密封,而且,由于插板要盖住盒体的下端口(即奶粉出口),必须比较宽,对应的,插板口也会设置较宽,为了防止第二连接机构的壁体因为开设两个插板口而容易断裂,设置了凸缘D-24。
如图11所示,可在设有凸缘D-24的插板口的上下壁分别设有小凹槽D-231,与之对应的插板位置的上下表面也分别设有凸出的小台阶D-32,使得插板插入并伸至该插板口时,形成一个卡扣,一方面使得用户可以感受到凸缘D-24内壁的缓冲力,从而知道插板是否已经插好,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得插板插入奶粉盒中时更加紧扣,从而不易在路途颠簸或其他情况下从中滑出。
实施例E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如图12所示的冲奶装置,包括奶瓶E-1、奶嘴(图中未示出)和奶粉盒E-2。奶粉盒E-2上部设有第一连接机构E-21用于与所述奶嘴配合连接,下部设有第二连接机构E-22用于与奶瓶配合连接。奶粉盒还包括盒体、奶粉出口和奶粉出口阀,第二连接机构内壁上延伸形成的一环状凸缘,环状凸缘内圈的口E-27即为奶粉出口;如图12、13-1和13-2所示,奶粉出口阀为一挡板E-23,通过一挡板开合机构使挡板可活动连接于环状凸缘上,在本实施例中,挡板开合机构包括卡块E-231、挡板凸块E-232、卡口E-26、推动杆E-24和转轴E-25。其中卡块E-231和挡板凸块E-232设置在挡板E-23上,卡块E-231与奶粉盒内设有的卡口E-26相互配合,使挡板可以固定在盒底下表面,并堵住奶粉出口E-27,使挡板、盒底与盒体共同形成与奶瓶密封隔绝的奶粉放置腔可供置入奶粉;推动杆E-24为可供用户在需要冲泡时进行操作的操作部,例如:按压推动杆使其对挡板凸块E-232施加压力,以推动挡板往下掉,从而打开奶粉出口,使得奶粉盒与奶瓶之间通过该奶粉出口形成与外界密封隔绝的奶粉通道,且通过该奶粉通道形成由奶瓶通往奶嘴的与外界密封隔绝的奶水通道。其中,推动杆供用户按压的一端位于盒体外部,另一端由盒底下表面伸出,位置对应至挡板凸块E-232处,并与挡板凸块的上表面接触。
在奶粉出口E-27外侧处设有转轴E-25(位于盒底下表面),将挡板E-23的一端连接在该转轴E-25上,使得在推动杆E-24推动挡板E-23时,挡板E-23发生转动而不会落入奶瓶中。另外还可在转轴E-25上设有弹簧装置,使得挡板E-23转动至打开奶粉出口E-27时,挡板E-23保持在打开的位置。另外,为了保证奶瓶与奶粉盒连接处的密封性,可以在奶瓶瓶口上套设密封圈(图中未标示),也保证了奶粉通道和奶水通道的密封性。
实施例F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如图14和图15所示的冲奶装置,其包括奶瓶、奶嘴(图中未示出)和奶粉盒。其中,奶粉盒上部设有第一连接机构用于与所述奶嘴配合连接,第二连接机构F-22用于与奶瓶配合连接,还包括盒体F-21、隔板F-214、奶粉出口(图中未标示),其中,第二连接机构与实施例A-5中的第二连接机构大致相同,除了有以下区别:盒体支撑件与瓶口连接件衔接之处(内壁)延伸出奶粉盒的盒底F-222,且盒底与第二连接机构之间还具有缺口,盒底形成了奶粉出口阀。
其中,隔板F-214是一曲面板,其是由盒体上部靠近第一连接机构的内壁向盒底方向延伸出,该隔板将奶粉盒内腔分割为第一仓和第二仓,其中第一仓具有两个开口,上端开口为可与奶嘴连通的开口,下端开口即为所述的奶粉出口;第二仓仅具有一个开口,处于盒体下端口处,可与奶瓶连通。当盒体与第二连接机构相对转动(旋扭实现相对转动)至奶粉出口被所述盒底上表面堵住时,所述盒底、盒体与隔板(即盒底与所述第一仓)共同形成一个奶粉放置腔F-A,且所述第二仓与奶粉放置腔密封隔离、与奶瓶内腔连通,为第一工作位;当转动至奶粉出口不再被盒底完全堵住(最好是旋扭180度),而是与奶瓶内腔连通时,为所述第二工作位,此时,奶瓶与奶粉盒之间通过所述的缺口形成一个与外界密封的奶粉通道,且通过该奶粉通道还形成了由奶瓶通往奶嘴的与外界密封隔绝的奶水通道,即所述奶水通道经由了奶粉盒的第一仓。
为了保证奶粉通道和奶水通道与外界的密封,在奶瓶瓶口处可套设一第五密封圈F-13,同时也在盒体与盒体支撑件连接处设置了第七密封圈F-24,保证了奶粉通道和奶水通道与外界的密封;另外,为了保证第一工作位时的奶粉放置腔与奶瓶内腔之间的密封隔绝,可在隔板F-214与盒底接触的那条边上套设槽状密封条F-23。此外,第五密封圈F-13也可以通过套设在支架F-12上,再将支架F-12挂接于奶瓶瓶口上,这样的目的是通过支架的支撑使得第五密封圈不易因为太软而容易变形,密封不到位,甚至可能掉进奶瓶。此设计类似于实施例A中的第一密封圈A-529的设计,支架的安装方法也类似于实施例A。
本实施例的前述方案,还可作出另一种变通设计,将盒体与盒体支撑件的连接螺纹处稍作更改,使得在第一工作位时,所述第一仓与缺口相对,而所述第二仓用作奶粉放置腔。当需要置入奶粉时,将盒体倒过来,将奶粉放入所述第二仓后,再将第二连接机构的盒体支撑件与盒体旋扭连接好,使得所述盒底与所述第二仓共同形成与奶瓶和外界都密封隔绝的奶粉放置腔,而此时,所述第一仓通过所述缺口与奶瓶内腔连通,使得奶粉盒处于第一工作位时,奶瓶经由奶粉盒的所述第一仓形成了通往奶嘴的、与外界密封隔绝的奶水通道,此时可供饮用奶瓶中的清水。当需要冲泡时,将盒体与第二连接机构相对水平转动,使奶粉盒的所述第二仓通过所述缺口与奶瓶内腔之间形成奶粉通道,可供冲泡奶粉;然后再将盒体与第二连接机构转回原先的第一工作位的位置,此时通过所述奶水通道,可饮用奶水。
实施例G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如图16所示的冲奶装置,图示为剖视图。本实施例的冲奶装置的结构可参考实施例A,与实施例A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冲奶装置具有以下区别:盒体支撑件与瓶口连接件是分开设置的;第三连接机构包括可同时扣接于盒体支撑件的下端突垣和盒底G-6边缘上的扣接密封圈G-4。
如图16所示:盒体支撑件G-1与瓶口连接件G-2采用分开设置、可将瓶口连接件由上往下套接在盒体支撑件上,盒体支撑件G-1上设有内螺纹与盒体的外螺纹可活动连接,瓶口连接件设有内螺纹用于与奶瓶配合连接。第三连接机构G-3上的扣接密封圈G-4,一方面起到与实施例A中的第一密封圈A-529相同的密封作用,另一方面,第三连接机构通过该扣接密封圈扣挂于盒体支撑件G-1的下端突垣G-5上,从而实现了盒底G-6与盒体支撑件的连接。使用时,先将盒底扣接于盒体支撑件上,再将瓶口连接件由上往下套接在盒体支撑件上。
实施例H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如图17所示的冲奶装置,该冲奶装置的结构可参考实施例B,其奶粉出口与奶粉出口阀之间的相互作用及配合工作方式与实施例B中相同。参考图17和图18,包括奶瓶H-41和奶粉盒H-42,奶粉盒包括第一连接机构H-421、第二连接机构H-422、盒体H-425以及奶粉出口H-426。盒体设计大体同于实施例B中的盒体;第二连接机构H-422是设于盒体外壁中部的外螺纹;奶瓶瓶口向上延伸形成一盒体连接件H-411,其具有内螺纹,该内螺纹与第二连接机构H-422配合连接,实现奶粉盒与奶瓶的连接和相对运动。盒体连接件H-411的内螺纹以下部分形成奶粉出口阀H-412,通过盒体与盒体连接件之间的旋扭实现奶粉出口与奶粉出口阀之间的相对运动。当所述相对运动使得奶粉出口H-426被奶粉出口阀H-412堵住时,为第一工作位;当继续向奶瓶方向旋扭盒体使得奶粉出口H-426与奶粉出口阀H-412错开,进入直径更大的奶瓶内腔,奶粉出口打开,为第二工作位,见于图18,此时奶粉盒与奶瓶之间通过奶粉出口连通,形成与外界密封隔绝的奶粉通道,且通过该奶粉通道形成奶瓶通往奶嘴的与外界密封隔绝的奶水通道,可供婴儿通过奶嘴饮用奶水。
如图17所示:还包括一个密封套件H-428,其包括两个圆环,以及用于连接该两个圆环的若干个连接臂。该密封套件H-428可套于盒体H-425的下部,其中一个圆环位于奶粉出口上缘以上,另一个圆环位于奶粉出口下缘以下。在第一工作位时,该密封套件H-428用以实现奶粉盒放置腔的密封。另,在盒体上部(第二连接机构和第一连接机构之间)设置有一密封壁H-429,用于第二工作位时,实现奶粉通道和奶水通道与外界的密封。
由于盒体与盒体连接件H-411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为了使密封套件H-428拆装更加方便,可以如此变通设计:盒体连接件内壁用作奶粉出口阀的部分,其内径稍微减小,小于螺纹段的内径,相应地,盒体上装设密封套件的装配槽H-4251是稍微内凹的,以使密封套件能稳固地套于盒体上,且固定好后凸出于盒体表面的部分不会太多,如此,旋扭盒体和盒体连接件时,密封套件经过螺纹段时,不会难以旋扭或卡住,而当进入奶粉出口阀段位时,由于该段位是向内凸出的,在第一工作位时,密封套件就能紧紧贴住,不影响其密封效果。
实施例a
本实施例是实施例A的变通实施例,与实施例A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冲奶装置中:奶粉盒的盒底、第三连接机构(连接于奶瓶瓶口上的情况)、第二密封圈和第二连接机构具有如下改进:
1)如图19所示,所述第二密封圈的下表面设有密封凸块a-5281,所述密封凸块a-5281和/或所述漏洞具有向下逐渐收紧的趋势,使得在所述盒体向所述盒底运动的过程中,所述密封凸块与所述盒底的边缘侧壁之间具有逐渐压紧的趋势,至所述第一工作位时,所述密封凸块a-5281与所述漏洞的侧壁之间产生挤压,形成密封,使得所述奶粉放置腔与奶瓶内腔和外界密封隔绝,并且使所述盒底与所述盒体紧密连接。所述密封凸块与所述漏洞的侧壁之间接触,接触的两个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曲面,或一个平面、一个曲面,只要保证这些接触面是向下逐渐收紧的,且在所述盒体向所述盒底运动的过程中,所述密封凸块与所述盒底的边缘侧壁之间具有逐渐压紧的趋势即可。
具体的,如图19所示,所述漏洞位于盒底边缘的侧壁具有倾斜度(即该侧壁是平面),通过该倾斜度形成第一圆台面a1,使得所述漏洞由上往下逐渐变小;所述第二密封圈的下表面(即实施例A中第二密封圈的所述第二下端面)凸出形成密封凸块a-5281,在所述盒体向所述盒底运动的过程中,所述密封凸块与所述第一圆台面之间具有逐渐相互压紧的趋势,至所述第一工作位时,所述密封凸块与所述第一圆台面产生挤压,形成密封,使得所述奶粉放置腔与奶瓶内腔和外界密封隔绝,并且盒底与盒体紧密连接;或者,如图19-1所示,在形成所述第一圆台面a1的基础上,所述漏洞位于第三连接机构的侧壁也具有倾斜度,从而形成第二圆台面(a2),使得所述漏洞由上往下逐渐变小,在所述盒体向所述盒底运动的过程中,所述密封凸块与所述第一圆台面和第二圆台面之间具有逐渐相互压紧的趋势,至所述第一工作位时,所述密封凸块的两相对侧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圆台面、第二圆台面产生挤压,形成密封。
或者,所述漏洞侧壁均不倾斜,而是第二密封圈的下表面凸出形成逐渐变窄的密封凸块,使得在达到第一工作位的过程中,密封凸块与所述漏洞位于盒底边缘的侧壁之间具有逐渐压紧的趋势,也可以是密封凸块分别与所述漏洞位于盒底边缘的侧壁、所述漏洞位于第三连接机构的侧壁之间具有逐渐压紧的趋势,以进行密封。
又或者,在具有第一圆台面和第二圆台面的基础上,所述密封凸块至少一侧壁也具有倾斜度,但相互接触的两个壁之间的倾斜度应不相同,使得在达到第一工作位的过程中,密封凸块与第一圆台面和第二圆台面之间具有逐渐相互压紧的趋势,以进行密封。
两接触面中至少一者具有向下逐渐收紧的趋势,以在该两接触面相对运动的过程中逐渐压紧的密封方式,具有如下优点:a)密封更紧密:相比于实施例A的平面接触抵压密封,本实施例的密封是立体接触,大大增加了密封面;b)由于密封凸块伸入到漏洞中,这样漏洞就可以设置得较大,便于漏奶粉。而在实施例A中,由于是密封在漏洞之上,当然漏洞就要越小越便于密封;c)密封凸块伸入到漏洞中压紧,由于密封凸块上有软胶,在挤压下会变形,这样就使盒底被紧紧卡在第二连接机构上,从而可以实现在没有奶瓶的情况下,同样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奶粉盒;d)逐渐压紧的手感使得使用者能很清楚的感受到密封的情况,而在实施例A中,由于是突然贴住洞口,其突然变化的手感造成使用者无法区分是卡住了还是密封到位了,而当奶粉盒从第一工作位向第二工作位转变时,握住操作部用力旋扭,能够明显感受到盒体从很紧的装置中被拔出的感觉,操作手感较好,增强了用户体验;e)由于逐渐压紧是一种渐变,即使出现螺纹回退,也不至于使密封完全失效,而在实施例A中,由于压紧和松开之间的变化是很急剧的,因此即使螺纹稍有回退,就有可能造成很大缝隙,使密封失效。
2)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外侧壁和/或所述密封限位机构具有向上逐渐收紧的趋势,所述第二密封圈与所述密封限位机构之间接触,接触的两个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曲面,或一个平面、一个曲面,只要保证这些接触面是向上逐渐收紧的,且在所述盒体远离所述盒底运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外侧壁与所述密封限位机构之间具有逐渐压紧的趋势即可。如图20所示,所述密封限位机构形成于所述盒体支撑件内壁下部,向上且向内延伸形成倾斜度,通过该倾斜度形成第三圆台面(a3);在所述盒体远离所述盒底运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三圆台面具有逐渐相互压紧的趋势,至所述第二工作位时,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三圆台面的相互挤压处使得所述奶粉通道和所述奶水通道与外界密封隔绝。
或者,所述密封限位机构不具有倾斜度,而是第二密封圈的外侧壁向下且向外延伸形成倾斜度,使得在达到第二工作位的过程中,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外侧壁与所述盒体支撑件内壁下部逐渐压紧,以进行密封。
又或者,在第三圆台面的基础上,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外侧壁也具有倾斜度,且保证相互接触的两个壁的倾斜度不同,使得在达到第二工作位的过程中,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三圆台面具有逐渐压紧的趋势,以进行密封。
3)在前述1)、2)的描述中,都是基于盒体的下缘与所述第二凸缘a-5251齐平,但是此处,还可以作出另一种变通设计:如图21所示,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密封凸块延伸更长,在第一工作位时,能够伸入所述漏洞中;所述盒体的下缘继续向下延伸,形成一延伸部a-5253,与此相匹配地,所述第二密封圈凸出所述密封凸块的相对面向下凹陷形成与所述延伸部a-5253相匹配的凹槽,使得所述第二密封圈嵌套于所述第二凸缘a-5251和所述延伸部a-5253上,且在所述第一工作位时,所述密封凸块与所述延伸部a-5253一同塞入所述漏洞中,以实现密封,其中所述延伸部起到骨位的作用,见于图21。
需要说明: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机构的盒体支撑件和瓶口连接件是一体成型的;只要是通过将接触面设计成具有向某一方向逐渐收紧的趋势使得两接触面之间相对运动的过程中产生挤压从而实现密封,这样的方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第一工作位时,第二密封圈的密封凸块能够紧紧塞于所述漏洞内,使得奶粉盒的盒底能够脱离奶瓶而与盒体稳固连接,形成如图22所示的可单独使用的奶粉盒。保险起见,还可为该奶粉盒配置一个如图22-1所示的底座100,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二连接机构螺纹连接,当用户外出需多次冲泡时,可携带多个奶粉盒,当更换奶粉盒进行冲泡时,如果连接有底座则卸下底座,如果没有则直接将奶粉盒连接于奶瓶上,再对奶粉盒的操作部进行操作,使奶粉盒处于第二工作位,即可进行冲泡。
综上,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冲奶装置,用户仅需通过操作部对奶粉盒进行操作,使得冲奶装置的部件之间相对运动,以打开或关闭奶粉出口,实现不拆下奶粉盒盒体就可进行冲泡和饮用,全程具有较好密封效果。使用步骤比较简化,且尤适用于例如夜间或紧急情况冲泡奶粉。
以上内容是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奶粉盒,包括盒体、第一连接机构和第二连接机构,所述第一连接机构设于所述盒体上部,用于与一奶嘴连接或者通过一奶嘴固定圈与奶嘴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机构用于所述奶粉盒与一奶瓶的连接;
还包括奶粉出口、奶粉出口阀和操作部,通过对所述操作部的操作使所述奶粉出口阀与奶粉出口发生相对运动,使得奶粉盒具有第一工作位和第二工作位;
当所述相对运动使得奶粉出口阀关闭所述奶粉出口时,奶粉盒内腔形成与奶瓶内腔密封隔离的奶粉放置腔,此为所述第一工作位;
当所述相对运动使得所述奶粉出口处于打开状态时,此为所述第二工作位;
并且还至少具有如下特征A-C中之一:
A、在所述第二工作位时,通过所述奶粉出口形成与外界密封隔绝的奶粉通道;
B、在奶粉出口处于打开状态后,可以使所述奶瓶和奶粉盒的连接处与外界隔绝密封;
C、当所述奶粉盒处于所述第一工作位或者第二工作位时,所述奶瓶与所述奶嘴之间形成相连通且与外界隔绝密封的奶水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奶粉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奶粉出口(A-526)为所述盒体(A-525)的下端口,所述奶粉出口阀(A-523、G-6)构成奶粉盒的盒底;
所述盒底边缘延伸出可连接于奶瓶瓶口边缘或第二连接机构上的第三连接机构(A-5231、G-3),所述盒底靠近边缘的环带上设有漏洞(A-5235),当所述奶粉盒连接于一奶瓶上时,所述漏洞(A-5235)与奶瓶的内腔始终处于连通状态;
在所述第二连接机构(A-524)上还设置有盒体密封限位机构;
所述盒体(A-525)与第二连接机构(A-524)之间为纵向相对运动,以使所述盒体(A-525)与盒底发生相对运动,当所述盒体(A-525)朝盒底方向运动至奶粉出口(A-526)被所述盒底上表面堵住时,所述盒底和盒体(A-525)共同形成所述奶粉放置腔,为所述第一工作位;当所述盒体(A-525)远离所述盒底运动至盒体下端口边缘被第二连接机构(A-524)上的盒体密封限位机构止住而无法继续运动时,为所述第二工作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奶粉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洞在盒底径向上的宽度为盒底直径的1/50~1/3;当所述盒体(A-525)朝盒底方向运动至奶粉出口(A-526)被所述盒底上表面堵住时,所述漏洞(A-5235)被所述盒体下沿堵住;第二工作位时所述漏洞(A-5235)打开,从而所述奶瓶与所述奶嘴之间形成相连通且与外界隔绝密封的奶水通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奶粉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机构(A-524)包括盒体支撑件(A-522)和瓶口连接件(A-527);所述盒体支撑件(A-522)内壁上具有螺纹,盒体(A-525)下部有外螺纹,盒体支撑件(A-522)内壁上的螺纹与盒体(A-525)下部的外螺纹配合连接,通过旋扭实现所述纵向相对运动;所述瓶口连接件(A-527)内壁上具有可与奶瓶瓶口配合连接的部件;
当所述盒底边缘延伸出可连接于奶瓶瓶口边缘的第三连接机构(A-5231)时,盒体支撑件(A-522)和瓶口连接件(A-527)两者一体成型或可活动连接;
当所述盒底边缘延伸出可连接于第二连接机构上的第三连接机构(G-3)时,盒体支撑件(G-1)和瓶口连接件(G-2)两者可活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机构(G-3)包括可同时扣接于所述盒体支撑件(G-1)下端突垣和盒底边缘上的扣接密封圈(G-4);
所述第二连接机构(A-524)内部与奶瓶瓶口接触处设有第一密封圈(A-529),用于奶瓶和奶粉盒的连接处与外界的密封;所述盒体下部设有第二密封圈,用于所述第一工作位时,对所述漏洞(A-5235)被所述盒体下沿堵住的部位进行密封,实现所述奶粉放置腔与奶瓶内腔和外界的密封隔绝,以及第二工作位时,使得所述奶粉通道和所述奶水通道与外界密封隔绝;所述第一连接机构与一奶嘴的连接或者通过一奶嘴固定圈与奶嘴的连接是密封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奶粉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圈的下表面设有密封凸块(a-5281),所述密封凸块(a-5281)和/或所述漏洞具有向下逐渐收紧的趋势,使得在所述盒体向所述盒底运动的过程中,所述密封凸块与所述盒底的边缘侧壁之间具有逐渐压紧的趋势,至所述第一工作位时,所述密封凸块(a-5281)与所述漏洞的侧壁之间产生挤压,形成密封,使得所述奶粉放置腔与奶瓶内腔和外界密封隔绝,并且使所述盒底与所述盒体紧密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奶粉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外侧壁和/或所述密封限位机构具有向上逐渐收紧的趋势,使得在所述盒体远离所述盒底运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外侧壁与所述密封限位机构之间具有逐渐相互压紧的趋势,至所述第二工作位时,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外侧壁与所述密封限位机构产生相互挤压,形成密封,使得所述奶粉通道和所述奶水通道与外界密封隔绝。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奶粉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洞位于盒底边缘的侧壁通过倾斜度形成第一圆台面(a1),使得所述漏洞由上往下逐渐变小,使得在所述盒体向所述盒底运动的过程中,所述密封凸块与所述第一圆台面之间具有逐渐相互压紧的趋势;
所述密封限位机构形成于所述盒体支撑件内壁下部,向上且向内延伸形成倾斜度,通过倾斜度形成第三圆台面(a3);在所述盒体远离所述盒底运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三圆台面(a3)具有逐渐相互压紧的趋势。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奶粉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A-529)覆盖所述第三连接机构(A-5231)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和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密封圈(A-528)覆盖盒体(A-525)的下端口向外延伸出的一第二凸缘(A-5251)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和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该第二密封圈(A-528)具有第二上端面和与该第二上端面相对的第二下端面,第一工作位时,所述第二下端面与盒底(A-523)接触并发生形变,以实现所述奶粉放置腔与奶瓶之间和奶瓶与外界之间的密封隔绝;第二工作位时,所述第二上端面与第二连接机构的内表面接触并发生形变,以实现所述奶水通道与外界的密封隔绝。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奶粉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圈(A-528)的上端面设有至少一圈第一凸起(A-5281),下端面由内圈向外圈依次设有一圈第二凸起(A-5282)和一圈第三凸起(A-5283);在第一工作位时,第二凸起(A-5282)和盒底(A-523)的漏洞(A-5235)以内的部分接触并发生形变,以增强奶粉放置腔与奶瓶内腔的密封;第三凸起(A-5283)与第三连接机构(A-5231)的上表面接触并发生形变,且此处的形变量小于第二凸起(A-5282)对盒底(A-523)所产生的形变量。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奶粉盒,其特征在于:第二密封圈(A-528)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之间具有一侧面,该侧面是一圆环曲面,该圆环曲面的上边缘连接上端面,下边缘连接下端面,在该侧面靠近下端面的圆环带上,延伸出一凸台(A-5284);盒体支撑件(A-522)下部的内表面形成阶梯状排列的第一台肩(A-5221)和第二台肩(A-5222);在第二工作位时,第一凸起(A-5281)与盒体支撑件(A-522)内表面的第一台肩(A-5221)接触并发生形变,以增强奶水通道与外界密封,并且,所述凸台(A-5284)与第二台肩(A-5222)接触并发生形变,避免奶水渗漏出去冲刷到第二密封圈(A-528)的侧面。
11.一种冲奶装置,包括奶瓶、奶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奶粉盒,奶瓶与所述奶粉盒之间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机构连接,奶嘴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机构或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机构上的奶嘴固定圈与奶粉盒连接。
CN201420141097.3U 2013-03-25 2014-03-25 奶粉盒及冲奶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39542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41097.3U CN203954219U (zh) 2013-03-25 2014-03-25 奶粉盒及冲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PCT/CN2013/073141 2013-03-25
PCT/CN2013/073141 WO2014153707A1 (zh) 2013-03-25 2013-03-25 一种连接奶瓶使用的奶粉盒
PCT/CN2013/073150 WO2014153711A1 (zh) 2013-03-25 2013-03-25 一种冲奶组件
CNPCT/CN2013/073150 2013-03-25
PCT/CN2013/075499 WO2014179995A1 (zh) 2013-05-10 2013-05-10 一种快速冲奶组件
CNPCT/CN2013/075499 2013-05-10
PCT/CN2013/076711 WO2014194469A1 (zh) 2013-06-04 2013-06-04 可用于奶瓶的温度计及使用该温度计的冲奶组件
CNPCT/CN2013/076711 2013-06-04
CNPCT/CN2013/077737 2013-06-24
PCT/CN2013/077737 WO2014205618A1 (zh) 2013-06-24 2013-06-24 一种快速冲奶组件
CNPCT/CN2013/077915 2013-06-25
PCT/CN2013/077915 WO2014205657A1 (zh) 2013-06-25 2013-06-25 一种快速冲奶组件
PCT/CN2013/079728 WO2015006985A1 (zh) 2013-07-19 2013-07-19 一种快速冲奶组件
CNPCT/CN2013/079728 2013-07-19
CNPCT/CN2013/083563 2013-09-16
PCT/CN2013/083563 WO2015035647A1 (zh) 2013-09-16 2013-09-16 一种奶粉盒及快速冲奶组件
PCT/CN2013/083819 WO2015039317A1 (zh) 2013-09-18 2013-09-18 一种奶粉盒和一种冲奶装置
CNPCT/CN2013/083819 2013-09-18
CNPCT/CN2014/070493 2014-01-11
PCT/CN2014/070493 WO2014180173A1 (zh) 2013-05-10 2014-01-11 奶粉盒、冲奶装置及其辅助冲奶方法
CN201420141097.3U CN203954219U (zh) 2013-03-25 2014-03-25 奶粉盒及冲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54219U true CN203954219U (zh) 2014-11-26

Family

ID=51914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41097.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954219U (zh) 2013-03-25 2014-03-25 奶粉盒及冲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54219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10170A1 (zh) * 2015-01-09 2016-07-14 深圳好父母婴幼儿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冲奶装置
CN106821763A (zh) * 2017-03-15 2017-06-13 宁波艾美佳硅胶科技有限公司 奶瓶组件及奶瓶
CN109330894A (zh) * 2018-10-17 2019-02-15 锐贝(广东)母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快速冲泡奶粉的奶瓶
CN110812242A (zh) * 2019-11-25 2020-02-21 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 一种具有一键泡奶功能的奶瓶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10170A1 (zh) * 2015-01-09 2016-07-14 深圳好父母婴幼儿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冲奶装置
CN105816331A (zh) * 2015-01-09 2016-08-03 深圳好父母婴幼儿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冲奶装置
CN105816331B (zh) * 2015-01-09 2023-03-31 深圳创新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一种冲奶装置
CN106821763A (zh) * 2017-03-15 2017-06-13 宁波艾美佳硅胶科技有限公司 奶瓶组件及奶瓶
CN106821763B (zh) * 2017-03-15 2023-09-29 宁波艾美佳硅胶科技有限公司 奶瓶组件及奶瓶
CN109330894A (zh) * 2018-10-17 2019-02-15 锐贝(广东)母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快速冲泡奶粉的奶瓶
CN110812242A (zh) * 2019-11-25 2020-02-21 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 一种具有一键泡奶功能的奶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54219U (zh) 奶粉盒及冲奶装置
CN103381132A (zh) 一种快速冲奶组件
KR101499752B1 (ko) 과립체와 용기내용물을 동시 음용토록 하는 용기마개
JP6249094B2 (ja) 粉乳ボックス及び調乳装置
CN203408265U (zh) 一种快速冲奶组件
CN104825025B (zh) 保温杯
WO2022152197A1 (zh) 一种小体积手动咖啡机
CN104540491B (zh) 奶粉盒、冲奶装置及其辅助冲奶方法
US20140083555A1 (en) Combination scoop and funnel
CN203505876U (zh) 水壶盖
CN201822470U (zh) 杯盖
CN110169719B (zh) 一种安全保温瓶
CN206342367U (zh) 一种加压式出水保温壶装置
CN103010592A (zh) 多容室容器
WO2014180173A1 (zh) 奶粉盒、冲奶装置及其辅助冲奶方法
CN201958465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真空保温杯
CN203903077U (zh) 一种方便生产的酱油瓶瓶盖
CN109820391B (zh) 一种方便拆卸的保温杯中栓
CN204411306U (zh) 一种冲奶装置
CN207837320U (zh) 一种茶水分离器
CN208610668U (zh) 一种新型保温水壶
CN106196795B (zh) 冰箱及其制冰机
CN210932817U (zh) 调奶器
CN215077563U (zh) 一种螺牙式的快速冲奶器
CN104108524B (zh) 一种方便生产的酱油瓶瓶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26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