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44385U - 一种用于白乳胶合成的冷却反应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白乳胶合成的冷却反应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944385U CN203944385U CN201420345890.5U CN201420345890U CN203944385U CN 203944385 U CN203944385 U CN 203944385U CN 201420345890 U CN201420345890 U CN 201420345890U CN 203944385 U CN203944385 U CN 20394438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oling water
- cooling
- reactor
- bucket
- water pi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125000000391 vinyl group Chemical group [H]C([*])=C([H])[H]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0498 cool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194 synthesizing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8400 supply wate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06010068516 Encapsulation reaction Disease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790 di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116 polymeriz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OFCNXPDARWKPPY-UHFFFAOYSA-N Allopurinol Chemical compound OC1=NC=NC2=C1C=NN2 OFCNXPDARWKPP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04 phys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白乳胶合成的冷却反应系统,它包括釜体、设置在釜体顶部的电机、设置在釜体内的搅拌轴、固定在搅拌轴上的搅拌桨,釜体内设有冷却水管,釜体包括反应釜内桶、包裹反应釜内桶的反应釜外桶,反应釜内桶与反应釜外桶之间设有冷却水腔,冷却水腔与冷水机连通,冷却水腔顶部设有冷却水回水管,冷却水回水管与冷却水池连通,冷却水池与冷水机连通;反应釜内桶内设有冷却水管,冷却水管底部连通冷却水腔,冷却水管顶部连通冷却水腔;冷却水管竖直设置在反应釜内桶内且绕搅拌轴作环形阵列均布。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利用冷水机进行供水,以达到控制水温目的,同时反应釜内部冷却水管提高热交换速度以及使得反应均匀,提高产品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白乳胶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白乳胶反应釜供水系统。
背景技术
白乳胶在聚合过程中,要求反应釜内的温度控制在78℃,因此对冷却循环水的水温要求为25℃以下,反应釜内的聚合过程为放热过程,随着物料的增加,反应釜内的温度会逐渐攀升,但是当外部水源温度较高时,导致反应釜内的温度无法被及时带走,反应釜内的温度上升,容易使白乳胶的粘度不达标,虽然通过增加稀释水可以进行微调,但由于稀释水的加量有一定的上限,超过上限值会使白乳胶的固含量降低,同样使白乳胶的物性不达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白乳胶合成的冷却反应系统,其结构简单,利用冷水机进行供水,以达到控制水温的目的,同时反应釜内部的冷却水管对物料起到扰流作用提高热交换速度以及使得反应均匀,提高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用于白乳胶合成的冷却反应系统,它包括釜体、设置在所述釜体顶部的电机、设置在釜体内且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的搅拌轴、固定在搅拌轴上起搅拌作用的搅拌桨,所述釜体内设有多组冷却水管,所述釜体包括反应釜内桶、包裹所述反应釜内桶的反应釜外桶,所述反应釜内桶与所述反应釜外桶之间设有冷却水腔,所述冷却水腔底部设有冷却水进水管,所述冷却水进水管与冷水机连通,所述冷却水腔顶部设有冷却水回水管,所述冷却水回水管与所述冷却水池连通,所述冷却水池与所述冷水机进水口连通;所述反应釜内桶顶部设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上设有进料阀,所述进料管与设置于所述釜体外的进料桶连通,所述反应釜内桶底部设有卸料管,所述卸料管设有卸料阀;所述反应釜内桶内设有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管底部连通所述反应釜底部的冷却水腔,所述冷却水管顶部连通所述反应釜顶部的冷却水腔;所述冷却水管竖直设置在反应釜内桶内且绕所述搅拌轴作环形阵列均布。
上述技术方案中用于白乳胶合成的冷却反应系统结构简单,利用冷水机进行供水,以达到控制水温的目的,同时反应釜内部的冷却水管对物料起到扰流作用提高热交换速度以及使得反应均匀,提高产品质量;热交换后的热水先经过冷清却水池自然水冷后进入冷水机,其能够降低冷水机的能耗和显著降低冷却水的水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冷却水管截面为腰圆形,所述腰圆形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反应釜内桶物料在所述冷却水管处的旋转方向呈10-60°夹角。采用腰圆形的冷却水管能够增加换热面积同时增强扰流作用,进一步增强换热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冷却水管为圆管且冷却水管内壁设有沿所述冷却水管轴线方向延伸的螺旋状凸棱。冷却水管内部的螺旋状凸棱增加换热面积同时对冷却水扰流增强换热效果,降低能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利用冷水机进行供水,以达到控制水温的目的,同时反应釜内部的冷却水管对物料起到扰流作用提高热交换速度以及使得反应均匀,提高产品质量;热交换后的热水先经过冷清却水池自然水冷后进入冷水机,其能够降低冷水机的能耗和显著降低冷却水的水温。腰圆形的冷却水管以及内部设有螺旋状凸棱的冷却水管均能够增加换热面积同时增强扰流作用,进一步增强换热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优选方案冷却水管布置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优选方案冷却水管截面图。
在图中1.冷却水池,2.回水管,3.进料桶,4.电机,5.搅拌轴,6.搅拌桨,7.反应釜内桶,8.冷却水管,9.反应釜外桶,10.冷却水腔,11.进水管,12.冷水机,13.进料阀,14.进料管,15.卸料阀,16.卸料管,17.凸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如图所示,所述用于白乳胶合成的冷却反应系统,它包括釜体、设置在所述釜体顶部的电机4、设置在釜体内且与所述电机4传动连接的搅拌轴5、固定在搅拌轴5上起搅拌作用的搅拌桨6,所述釜体内设有多组冷却水管8,所述釜体包括反应釜内桶7、包裹所述反应釜内桶7的反应釜外桶9,所述反应釜内桶7与所述反应釜外桶9之间设有冷却水腔10,所述冷却水腔10底部设有冷却水进水管11,所述冷却水进水管11与冷水机12连通,所述冷却水腔10顶部设有冷却水回水管2,所述冷却水回水管2与所述冷却水池1连通,所述冷却水池1与所述冷水机12进水口连通;所述反应釜内桶7顶部设有进料管14,所述进料管14上设有进料阀,所述进料管14与设置于所述釜体外的进料桶3连通,所述反应釜内桶7底部设有卸料管16,所述卸料管16设有卸料阀15;所述反应釜内桶7内设有冷却水管8,所述冷却水管8底部连通所述反应釜底部的冷却水腔10,所述冷却水管8顶部连通所述反应釜顶部的冷却水腔10;所述冷却水管8竖直设置在反应釜内桶7内且绕所述搅拌轴5作环形阵列均布。
上述技术方案中用于白乳胶合成的冷却反应系统结构简单,利用冷水机12进行供水,以达到控制水温的目的,同时反应釜内部的冷却水管8对物料起到扰流作用提高热交换速度以及使得反应均匀,提高产品质量;热交换后的热水先经过冷清却水池自然水冷后进入冷水机12,其能够降低冷水机12的能耗和显著降低冷却水的水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冷却水管8截面为腰圆形,所述腰圆形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反应釜内桶7物料在所述冷却水管8处的旋转方向呈10-60°夹角。采用腰圆形的冷却水管8能够增加换热面积同时增强扰流作用,进一步增强换热效果。
实施例2:本优选设计方案相比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所述冷却水管8为圆管且冷却水管8内壁设有沿所述冷却水管8轴线方向延伸的螺旋状凸棱17。
供水时,当外部自然水温在25℃以上时,水体经冷水机12,冷水机12对水温完成降温后流向反应釜内,使冷却循环用水达到规定要求,从而完成对反应釜内温度的控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用于白乳胶合成的冷却反应系统,包括釜体、设置在所述釜体顶部的电机、设置在釜体内且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的搅拌轴、固定在搅拌轴上起搅拌作用的搅拌桨,所述釜体内设有多组冷却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包括反应釜内桶、包裹所述反应釜内桶的反应釜外桶,所述反应釜内桶与所述反应釜外桶之间设有冷却水腔,所述冷却水腔底部设有冷却水进水管,所述冷却水进水管与冷水机连通,所述冷却水腔顶部设有冷却水回水管,所述冷却水回水管与所述冷却水池连通,所述冷却水池与所述冷水机进水口连通;所述反应釜内桶顶部设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上设有进料阀,所述进料管与设置于所述釜体外的进料桶连通,所述反应釜内桶底部设有卸料管,所述卸料管设有卸料阀;所述反应釜内桶内设有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管底部连通所述反应釜底部的冷却水腔,所述冷却水管顶部连通所述反应釜顶部的冷却水腔;所述冷却水管竖直设置在反应釜内桶内且绕所述搅拌轴作环形阵列均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白乳胶合成的冷却反应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冷却水管截面为腰圆形,所述腰圆形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反应釜内桶物料在所述冷却水管处的旋转方向呈10-60°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白乳胶合成的冷却反应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冷却水管为圆管且冷却水管内壁设有沿所述冷却水管轴线方向延伸的螺旋状凸棱。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345890.5U CN203944385U (zh) | 2014-06-23 | 2014-06-23 | 一种用于白乳胶合成的冷却反应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345890.5U CN203944385U (zh) | 2014-06-23 | 2014-06-23 | 一种用于白乳胶合成的冷却反应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944385U true CN203944385U (zh) | 2014-11-19 |
Family
ID=51886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345890.5U Active CN203944385U (zh) | 2014-06-23 | 2014-06-23 | 一种用于白乳胶合成的冷却反应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94438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28194A (zh) * | 2014-06-23 | 2014-09-10 | 田菱精细化工(昆山)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白乳胶合成的冷却反应系统 |
-
2014
- 2014-06-23 CN CN201420345890.5U patent/CN20394438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28194A (zh) * | 2014-06-23 | 2014-09-10 | 田菱精细化工(昆山)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白乳胶合成的冷却反应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897907U (zh) | 一种高效冷却装置 | |
CN203944385U (zh) | 一种用于白乳胶合成的冷却反应系统 | |
CN203018087U (zh) | 反应釜 | |
CN201265013Y (zh) | 一种木糖糖膏制冷水降温装置 | |
CN203971901U (zh) | 一种固体熔融器 | |
CN204338161U (zh) | 一种控温反应釜 | |
CN104028194A (zh) | 一种用于白乳胶合成的冷却反应系统 | |
CN205500339U (zh) | 物料冷却机 | |
CN107626112A (zh) | 一种连续生产真空冷却结晶器 | |
CN205684020U (zh) | 丙烯酸树脂反应釜 | |
CN208049927U (zh) | 一种新型反应釜系统 | |
CN207356613U (zh) | 一种连续生产真空冷却结晶器 | |
CN203155220U (zh) | 一种带有冷却装置的反应釜 | |
CN203342811U (zh) | 一种带冷却盘管的反应釜 | |
CN202185308U (zh) | 一种外循环换热的烷基磺酰氯反应装置 | |
CN102895934A (zh) | 一种改进的冷热交换反应釜 | |
CN202621160U (zh) | 双氰胺聚合锅换热装置 | |
CN203764242U (zh) | 一种双夹套反应釜 | |
CN204073484U (zh) | 甲硝唑结晶反应釜 | |
CN204039284U (zh) | 一种双塔熔体造粒腐植酸复混肥生产用加热混合器 | |
CN204365268U (zh) | 一种用于二甲基二硫生产的反应器 | |
CN203635199U (zh) | 新型自动控温反应釜 | |
CN204234089U (zh) | 一种2-羟基-3-萘甲酸专用碳化反应釜 | |
CN203291861U (zh) | 一种造纸用树脂障碍控制剂生产装置 | |
CN203899507U (zh) | 一种自适应搅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921 Address after: 361000, No. 101, No. 7, Xiang Ming Road, Xiamen torch hi tech Zone (Xiangan), Xiangan District, Fujian, Xiamen Patentee after: Tian Lingxin materials (Xiamen)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5341 Jiangsu province Kunshan City Qiandeng Town Sheng Xiang Road No. 95 Patentee before: Field water chestnut fine chemistry industry (Kunshan) Co., 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