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25913U - 四缸h形阀混凝土输送泵 - Google Patents
四缸h形阀混凝土输送泵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925913U CN203925913U CN201420239448.4U CN201420239448U CN203925913U CN 203925913 U CN203925913 U CN 203925913U CN 201420239448 U CN201420239448 U CN 201420239448U CN 203925913 U CN203925913 U CN 20392591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ylinder
- shape
- spool
- valve
- shape val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四缸H形阀混凝土输送泵,属于流体泵送设备。特点是料斗呈上扩式矩形斗,料斗侧壁下部设带有H形阀的侧输送缸a、b,H形阀的进料口与侧壁下部连接连通,H形阀的出料口与侧连接管连接连通,进料口和出料口由其阀芯开通或关闭;料斗底部设带有H形阀的下输送缸c、d,H形阀进料口与料斗底部连接连通,进料口和出料口由其阀芯开通或关闭;侧连接管、下连接管分别与输送管连接连通。优点是每一个输送缸采用独立的H形阀控制系统,吸料与泵料不会相互干扰,连续不断地依次向输送管内泵料,提高了输送量;H形阀芯与滴水状的料口相配合,减少对接口处磨损,切换过程流畅,降低噪音,减小泵料振动,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流体泵送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输送泵。
背景技术
混凝土现场浇筑施工采用效率高、环境污染小的泵送,输送泵是泵送施工中的核心设备,用于在垂直或水平方向输送混凝土。目前输送泵包括液压驱动系统、输送缸、分配阀、输送管、料斗,输送缸通常由两个缸体并列布置,输送缸的活塞与后端驱动液压缸连接,输送缸前端开口布置在料斗中;分配阀布置在料斗中,分配阀前端与输送管连接,后端与输送缸前端开口布置在同一截面上。当在输送缸吸满混凝土后,分配阀从左输送缸对接的位置摆动到右输送缸开口处对接,使左输送缸与料斗连通,右输送缸与输送管连通,当右输送缸排玩物料后,左输送缸吸满物料,分配阀从右输送缸对接位置回到左输送缸对接口,从而左输送缸泵料,右输送缸吸料,这样循环不断泵料和吸料,实现泵送功能。存在的缺陷是,由于混凝土中夹杂有石子,当分配阀切换至对接口时,需要夹碎混凝土中的石子才能对接上,不仅阻力大,而且易造成对接口处磨损,在切换对接口时,输送管内的混凝土从高压输送缸切换到低压输送缸的过程,输送管内的混凝土突然停止前行,甚至出现瞬间倒流现象,从而产生巨大的振动,冲击泵送设备,造成设备磨损快和所附着的结构变形开裂,使用寿命短;同时在切换过程中产生噪音大,动力消耗大,只有两个输送缸泵料,输送产量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四缸H形阀混凝土输送泵,能够实现连续不断地依次向输送管内泵料,提高输送量,降低噪音,减小泵料振动,延长泵车的使用寿命。
四缸H形阀混凝土输送泵,包括料斗、输送缸和输送管,其特点是所述的料斗呈上扩式矩形斗,料斗侧壁下部设带有H形阀的侧输送缸a、b,H形阀的进料口与侧壁下部连接连通,H形阀的出料口与侧连接管连接连通,进料口和出料口由其阀芯开通或关闭;料斗底部设带有H形阀的下输送缸c、d,H形阀进料口与料斗底部连接连通,出料口与下连接管连接连通,进料口和出料口由其阀芯开通或关闭;侧连接管、下连接管分别与输送管连接连通。混凝土料倒入料斗内,侧输送缸a、b和下输送缸c、d的阀芯依次摆动进行交替吸料和泵料,连续不断地将混凝土料送入输送管排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料斗侧壁设装侧进料口的通孔,通孔四周设安装孔;料斗底部设装下进料口的通孔,通孔四周设安装孔,由螺栓分别将侧输送缸a、b和下输送缸c、d固定在料斗的侧壁和底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输送缸由缸体、柱塞和液压连杆构成,缸体前端设H形阀,并与之连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的H形阀由阀体、端盖、H形阀芯和驱动轴构成,阀体内设H形阀芯,上设端盖,端盖由螺栓固定在阀体上,驱动轴穿过端盖与H形阀芯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阀体呈正方体,阀体内设圆柱形连通室,阀体相邻的两侧面上分别设进料口和出料口与料斗、输送管相通,进、出料口均呈水滴状,孔径相同,水滴的尖端朝向H形阀芯关闭料口的闭合端,水滴状的尖端夹角为80°~100°。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的H形阀芯两端对称设V形缺口,缺口的夹角为80°~100°,阀芯呈弧面体,弧面的半径略小于圆柱形连通室的半径,阀芯的宽度与圆柱形连通室的高度相一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驱动轴上对称设驱动臂,驱动臂与阀芯的中心线呈45°角,驱动臂连接液压缸,液压缸往复推动驱动臂,实现进、出料口的开通或关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圆柱形连通室的中心轴线与阀体的中心轴线重合,其高度小于阀体的棱长,直径与阀体的棱长一致;圆柱形连通室的中心轴线与进料方向垂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阀体端盖上设圆形台阶孔,台阶孔中依次设密封圈、轴承、分隔套、轴承和轴承盖,轴承盖由螺钉固定在阀体端盖上。
工作时,H形阀在控制系统的驱动下,以驱动轴为旋转中心,从一个料口向另一个料口摆动时,H形阀芯前端沿着料口以剪切方式前移,混凝土中的石子沿着料口滑行,被H形阀芯推动或分开,随着料口不断缩小,H形阀芯上的V形缺口与水滴状料口的尖端形成一个方口,卡住最后一粒石子,方口的边缘与不规则石子间产生缝隙,当内外有压差时,会被更小的沙石颗粒堵塞,从而封闭料口,若没有夹到混凝土中的石子,H形阀芯自然关闭料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是构思新颖,结构简凑、合理;每一个输送缸采用独立的H形阀控制系统,吸料与泵料不会相互干扰,连续不断地依次向输送管内泵料,四缸泵料提高了输送量;H形阀芯与滴水状的料口相配合,减少对接口处磨损,切换过程流畅,降低噪音,输送管内的混凝土不会停顿或瞬间倒流,减小泵料振动,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证泵料的快速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四缸H形阀混凝土输送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侧视图;
图3是图2的A部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a、b输送缸的H形阀俯视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c、d输送缸的H形阀俯视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H形阀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 的俯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b输送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d输送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输送缸、2-输送管、3-料斗、4-液压缸、5-H形阀、6-侧连接管、7-下连接管、8-进料口、9-出料口、10-端盖、11-轴承盖、12-阀体、13-轴承、14-分隔套、15-密封圈、16-连通室、17-H形阀芯、18-驱动轴、19-驱动臂、20-连杆、21-柱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由图1至9可以看出,四缸H形阀混凝土输送泵,包括料斗3、输送缸1和输送管2,料斗呈上扩式矩形斗,料斗侧壁下部设带有H形阀的侧输送缸a、b,H形阀的进料口8与侧壁下部连接连通,H形阀的出料口9与侧连接管6连接连通,进料口和出料口由其阀芯开通或关闭;料斗底部设带有H形阀的下输送缸c、d,H形阀进料口与料斗底部连接连通,出料口与下连接管连接连通,进料口和出料口由其阀芯开通或关闭;侧连接管6、下连接管7分别与输送管2连接连通。混凝土料倒入料斗内,侧输送缸a、b和下输送缸c、d的阀芯依次摆动进行交替吸料和泵料,连续不断地将混凝土料送入输送管排出。
料斗3侧壁设装侧进料口的通孔,通孔四周设安装孔;料斗底部设装下进料口的通孔,通孔四周设安装孔,由螺栓分别将侧输送缸a、b和下输送缸c、d固定在料斗的侧壁和底部。
输送缸1由缸体(图中未标注)、柱塞21和液压连杆20构成,缸体前端设H形阀,并与之连通。
H形阀5由阀体12、端盖10、H形阀芯17和驱动轴18构成,阀体内设H形阀芯,上设端盖,端盖由螺栓固定在阀体上,驱动轴穿过端盖与H形阀芯连接。
阀体12呈正方体,阀体内设圆柱形连通室16,阀体相邻的两侧面上分别设进料口8和出料口9与料斗3、输送管2相通,进、出料口均呈水滴状,孔径相同,水滴的尖端朝向H形阀芯关闭料口的闭合端,水滴状的尖端夹角为80°~100°。
H形阀芯17两端对称设V形缺口,缺口的夹角为80°~100°,阀芯呈弧面体,弧面的半径略小于圆柱形连通室16的半径,阀芯的宽度与圆柱形连通室的高度相一致。
驱动轴18上对称设驱动臂19,驱动臂与阀芯17的中心线呈45°角,驱动臂连接液压缸4,液压缸往复推动驱动臂,实现进、出料口的开通或关闭。
圆柱形连通室16的中心轴线与阀体12的中心轴线重合,其高度小于阀体的棱长,直径与阀体的棱长一致;圆柱形连通室的中心轴线与进料方向垂直。
阀体端盖10上设圆形台阶孔,台阶孔中依次设密封圈15、轴承13、分隔套14、轴承和轴承盖11,轴承盖由螺钉固定在阀体端盖上。
工作时,H形阀在控制系统的驱动下,以驱动轴为旋转中心,从一个料口向另一个料口摆动时,H形阀芯前端沿着料口以剪切方式前移,混凝土中的石子沿着料口滑行,被H形阀芯推动或分开,随着料口不断缩小,H形阀芯上的V形缺口与水滴状料口的尖端形成一个方口,卡住最后一粒石子,方口的边缘与不规则石子间产生缝隙,当内外有压差时,会被更小的沙石颗粒堵塞,从而封闭料口,若没有夹到混凝土中的石子,H形阀芯自然关闭料口。
Claims (9)
1.四缸H形阀混凝土输送泵,包括料斗(3)、输送缸(1)和输送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斗呈上扩式矩形斗,料斗侧壁下部设带有H形阀(5)的侧输送缸a、b,H形阀的进料口(8)与侧壁下部连接连通,H形阀的出料口(9)与侧连接管(6)连接连通,进料口和出料口由其阀芯开通或关闭;料斗底部设带有H形阀的下输送缸c、d,H形阀进料口与料斗底部连接连通,出料口与下连接管连接连通,进料口和出料口由其阀芯开通或关闭;侧连接管(6)、下连接管(7)分别与输送管(2)连接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缸H形阀混凝土输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斗(3)侧壁设装侧进料口的通孔,通孔四周设安装孔;料斗底部设装下进料口的通孔,通孔四周设安装孔,由螺栓分别将侧输送缸a、b和下输送缸c、d固定在料斗的侧壁和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四缸H形阀混凝土输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缸(1)由缸体、柱塞(21)和液压连杆(20)构成,缸体前端设H形阀,并与之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四缸H形阀混凝土输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H形阀(5)由阀体(12)、端盖(10)、H形阀芯(17)和驱动轴(18)构成,阀体内设H形阀芯,上设端盖,端盖由螺栓固定在阀体上,驱动轴穿过端盖与H形阀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四缸H形阀混凝土输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体(12)呈正方体,阀体内设圆柱形连通室(16),阀体相邻的两侧面上分别设进料口(8)和出料口(9)与料斗(3)、输送管(2)相通,进、出料口均呈水滴状,孔径相同,水滴的尖端朝向H形阀芯关闭料口的闭合端,水滴状的尖端夹角为80°~10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四缸H形阀混凝土输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H形阀芯(17)两端对称设V形缺口,缺口的夹角为80°~100°,阀芯呈弧面体,弧面的半径略小于圆柱形连通室(16)的半径,阀芯的宽度与圆柱形连通室的高度相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四缸H形阀混凝土输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轴(18)上对称设驱动臂(19),驱动臂与阀芯(17)的中心线呈45°角,驱动臂连接液压缸(4),液压缸往复推动驱动臂,实现进、出料口的开通或关闭。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四缸H形阀混凝土输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柱形连通室(16)的中心轴线与阀体(12)的中心轴线重合,其高度小于阀体的棱长,直径与阀体的棱长一致;圆柱形连通室的中心轴线与进料方向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四缸H形阀混凝土输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体端盖(10)上设圆形台阶孔,台阶孔中依次设密封圈(15)、轴承(13)、分隔套(14)、轴承和轴承盖(11),轴承盖由螺钉固定在阀体端盖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239448.4U CN203925913U (zh) | 2014-05-12 | 2014-05-12 | 四缸h形阀混凝土输送泵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239448.4U CN203925913U (zh) | 2014-05-12 | 2014-05-12 | 四缸h形阀混凝土输送泵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925913U true CN203925913U (zh) | 2014-11-05 |
Family
ID=518217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239448.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925913U (zh) | 2014-05-12 | 2014-05-12 | 四缸h形阀混凝土输送泵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925913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67736A (zh) * | 2014-05-12 | 2014-08-06 | 黄恩权 | 四缸h形阀混凝土输送泵 |
CN107642471A (zh) * | 2017-11-09 | 2018-01-30 | 长沙紫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污泥泵泵体喂出料装置及其阀芯组件 |
CN110230584A (zh) * | 2019-07-04 | 2019-09-13 | 中国有色(沈阳)泵业有限公司 | 四缸单作用液压摆管泵及其控制方法 |
-
2014
- 2014-05-12 CN CN201420239448.4U patent/CN203925913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67736A (zh) * | 2014-05-12 | 2014-08-06 | 黄恩权 | 四缸h形阀混凝土输送泵 |
CN107642471A (zh) * | 2017-11-09 | 2018-01-30 | 长沙紫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污泥泵泵体喂出料装置及其阀芯组件 |
CN110230584A (zh) * | 2019-07-04 | 2019-09-13 | 中国有色(沈阳)泵业有限公司 | 四缸单作用液压摆管泵及其控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925913U (zh) | 四缸h形阀混凝土输送泵 | |
CN204197695U (zh) | 一种可移动式自动传料斗 | |
CN204283778U (zh) | 单缸柱塞泵 | |
CN201568609U (zh) | 冰淇淋灌料阀 | |
CN101832259A (zh) | 混凝土泵用分配阀及混凝土泵 | |
CN103967736B (zh) | 四缸h形阀混凝土输送泵 | |
CN202922379U (zh) | 抛光自动放管送料装置 | |
CN108691557A (zh) | 一种无脉冲s阀湿喷机 | |
CN203008381U (zh) | 一种混凝土泵料斗及混凝土泵 | |
CN201815641U (zh) | 自动喷粉机 | |
CN104150419A (zh) | 增压式高粘度灌装机 | |
CN202381281U (zh) | 高压脉动挤密灌浆泵泵头结构 | |
CN205238226U (zh) | 一种使用清洁的保温砖压模设备 | |
CN203913182U (zh) | 一种食品定量下浆装置 | |
CN209139041U (zh) | 点胶阀 | |
CN207129694U (zh) | 一种液压驱动的单活塞泵 | |
CN202398464U (zh) | 一种改良的背负式手动高压喷雾器 | |
CN203831544U (zh) | 一种液压挤出机 | |
CN201896062U (zh) | 液态饮料定容灌装装置 | |
CN207524638U (zh) | 定量加料钢屑料斗 | |
CN207359693U (zh) | 1000t钢屑压块机流水线 | |
CN202326065U (zh) | 一种高稠度膏浆泵泵头结构 | |
CN203976361U (zh) | 增压式高粘度灌装机 | |
CN203919302U (zh) | 一种真空送料装置 | |
CN202451487U (zh) | 水控换向阀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0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224 |
|
C25 |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