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10767U - 压力容器结构 - Google Patents

压力容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10767U
CN203910767U CN201420279252.8U CN201420279252U CN203910767U CN 203910767 U CN203910767 U CN 203910767U CN 201420279252 U CN201420279252 U CN 201420279252U CN 203910767 U CN203910767 U CN 2039107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ssel
fan
construction
pressure vessel
divid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7925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俊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27925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107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107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1076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压力容器结构至少包含:容器本体、隔板、风扇、驱动模组以及至少一加热器,该容器本体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该隔板位于该容置空间,并将该容置空间区隔出一待加工区及加热区,而该隔板设有第一、第二导风口;该风扇位于该加热区,该风扇正对应于该第一导风口处;该驱动模组与该风扇连接以驱动该风扇转动;以及至少一加热器位于该加热区,加热器并环设于该风扇外周缘。藉由本实用新型的容器本体及隔板,以相同体积下可创造更多内在容积,相对减少热能及气体使用,同时提升使用效率及节能减碳的效果。

Description

压力容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压力容器结构,尤指一种加热于电子元件的压力容器。
背景技术
按,一般的压力烘烤设备1,请参阅第一图所示,其半导体产业如封装产业领域中常见的机器设备,其主要用于加热固化一待加工的电子产品从而使其固化成型,该压力烘烤设备1具有一烘烤设备本体10,该烘烤设备本体10内设有一容置空间11,该容置空间11中设置有一加热装置12,该加热装置12包含有一加热承座121与一环设于该加热承座121外的加热管122,又该烘烤设备本体10其容置空间11中设有一涡轮风扇13,且该涡轮风扇13位于该加热承座121的内部,用以带动加热管12所产生的热空气A1流动,藉以提升加热效率;此外,该压力烘烤设备1的其它细部结构,例如:加压装置,均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于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所示,现有的压力烘烤设备1虽可加热固化待加工的电子产品,但该涡轮风扇13的出风部131直接朝向加热管122所产生的热空气A1,也即涡轮风扇13会直接将热空气A1吹徃该容器本体10的容置空间11内,其所能产生的对流效果较差,又因较热的空气同时也会有往上流动的特性,导致该热空气A1最后会徃容置空间11的上方区域集中,造成烘烤设备的温度均匀性及加热效率变差,进而可能影响电子产品的制程时间及质量良率;此外,该容置空间11内于一端设置有一托置承架21,直接可放置一待加热标的物,该待加热标的物可以是一半导体晶片(图未示),惟此种结构组成方式,将使该托置承架21所在的容置空间11与该烘烤设备本体10其容置空间11之间的空间使用上效果较差,因加热装置12及涡轮风扇13均伸入于该容置空间11内,其大大占用了可供放置待加热标的物的空间,导致使用空间效率较低及热能的浪费,进而影响成本的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提供一种压力容器结构,藉由本实用新型的容器本体及隔板,以相同体积本实用新型创造更多内在容积,相对减少热能及气体使用,同时提升使用效率及节能减碳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所述。
为达上揭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压力容器至少包含:一容器本体,其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一隔板,位于该容置空间,并将该容置空间区隔出一待加工区及加热区,而该隔板设有第一、第二导风口;一风扇,位于该加热区,该风扇正对应于该第一导风口处;一驱动模组,与该风扇连接以驱动该风扇转动;以及至少一加热器,位于该加热区,该加热器环设于该风扇外周缘。
依据上述结构特征,所述该隔板周缘与该容器本体内壁具有间隙而形成第二导风口。
依据上述结构特征,所述该隔板边缘朝外凸伸有至少一固定部,可供固定于该容器本体内。
依据上述结构特征,所述该容器本体的内壁相对于该固定部形成有支撑件,该隔板可与该固定部相互固定。
依据上述结构特征,所述该固定部沿该容器本体内壁的平行方向形成有焊接部,可与该容器本体内壁相互焊接。
依据上述结构特征,所述该焊接部,另设有至少一金属片,该金属片一端与该固定部焊接,另端则与该容器本体内壁焊接,再者,该焊接部可设置一金属片为固定隔板的结构。
依据上述结构特征,所述该容器本体相对于该待加工区端可设有一可相对盖合的盖体。
依据上述结构特征,所述该第一导风口可进一步增设一网片,该网片具有复数网孔。
依据上述结构特征,所述该加热器进一步藉由一支撑件固定于该容器本体内。
依据上述结构特征,所述该支架具有一环型固定座可供固定于该容器本体内,而该加热器则固定于该环型固定座一侧。
依据上述结构特征,所述该驱动模组设有一马达及与该马达连动的转轴,该风扇则连结于该转轴。
依据上述结构特征,所述该容器本体具有一与该加热区连通的通道,该通道另端并设有一容置室,该马达则位于该容置室内,而该转轴则穿设于该通道以连接该风扇。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压力容器结构,透过隔板于该容置空间区隔出待加工区及热区设置方式,且于隔板设有第一、第二导风口,再者,加热区设有风扇,透过风扇驱动压力容器内的空气流动,藉由第一、第二导风口形成循环,进而增加待加工区的可容置数量,以相对更为积极的手段,相同体积本实用新型创造更多内在容积,相对减少热能及气体使用,同时提升使用空间效率及节能减碳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压力烘烤设备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总成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隔板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容置空间热能流向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热能流向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号说明:
现有
1       压力烘烤设备
10     箱本体
11     容置空间
12     热装置
121   加热承座
122   加热管
13     轮风扇
131   出风部
14     动轴
15     动马达
20     达承置腔室
21     托置承架
A1     热空气 
本实用新型
300   容器本体
310   容置空间
311   容置室
312   通道
313   盖体
314   密封元件
320   隔板
321   第一导风口
322   第二导风口
323   固定部
324   支撑件
3241 第一焊接部
3242 第二焊接部
325   焊接处
326   支架
327   网片
330   待加工区
340   加热区
341   风扇
342   加热器
343   环型固定座
350   驱动模组
351   马达
352   转轴
A2     热气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总成剖面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压力容器结构,至少包含:容器本体300、隔板320、风扇341、驱动模组350以及至少一加热器342。
一容器本体300,其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310。
一隔板320,位于该容置空间310,并将该容置空间310区隔出一待加工区330及加热区340,而该隔板设有第一导风口321、第二导风口322;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该隔板320周缘与该容器本体300内壁具有间隙而形成第二导风口322。此外,该第一导风口321可进一步增设一网片327,该网片327具有复数网孔。
一风扇341,位于该加热区340,该风扇341正对应于该第一导风口处321,可将待加工区330内的空气经由该第一导风口321流入加热区340
一驱动模组350,与该风扇341连接以驱动该风扇341转动;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该驱动模组350设有一马达351及与该马达351连动的转轴352,该风扇341则连结于该转轴352,由马达351转动的动力藉由该转轴352带动该风扇341进行转动,以形成空气的流动。
以及至少一加热器342,该加热器342位于该加热区340,并且,该加热器342环设于该风扇341外周缘;其中,该加热器342进一步藉由一支架326固定于该容器本体300内,该支架326具有一环型固定座343可供固定于该容器本体300内并相对位于该风扇341外周围,而该加热器342则固定于该环型固定座361一侧,并可靠近于该第二导风口322处。当然,该支架并不限定为环形亦可为其它几何形状。
如图3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压力容器的隔板320边缘朝外凸伸有至少一固定部323,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该隔板320设有复数固定部323并可区隔出复数个第二导风口322,并由该些固定部323固定该隔板320于该容器本体300内,例如可由该些固定部323直接焊固于该容器本体300内壁面,或者该容器本体300的内壁相对于该固定部形成有支撑件324,该支撑件324可与该固定部323相互固定;亦或者,该隔板可另设有至少一金属片(图未示),该金属片一端与该固定部焊接,另端则与该容器本体内壁焊接,产生防止隔板松脱的定位效果。
使用时,如图4及图5所示,该驱动模组的马达351转动并藉由该转轴352带动该风扇341进行转动,以形成空气的流动,其中,可将待加工区330内的空气经由该第一导风口321流入加热区340,利用加热区340内的加热器342进行加热后,而形成热气体,热气体再由隔板周缘处的第二导风口322排出至待加工区330,,因热气体A2有向上流动的特性,该热气体A2经由风扇341外力推动,导致盘旋后由外向内流动,最后,由风扇341牵引热气体A2回第一导风口321至风扇,形成完整热循环。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的隔板直接区隔出加热区及待加工区,把风扇及加热器容置于该加热区,进而增加待加工区的可容置数量,以相同体积本实用新型创造更多内在容积,相对减少热能及气体使用,同时提升使用空间效率及节能减碳的效果。
又,如图5所示,该容器本体300具有一与该加热区340连通的通道312,该通道312另端并设有一容置室311,该马达351则位于该容置室311内,而该转轴352则穿设于该通道312以连接该风扇341,该通道312内部设有至少一密封元件314,以阻隔在该加热区加热时,避免其高热气体流动对马达的影响,进而降低维修率。
请参阅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其中,该容器本体300相对于该待加工区330端可设有一可相对盖合的盖体313,以方便置入待加工物,再者,进一步设有一支撑件324于该待加工区330内,该支撑件324沿该容器本体300内壁的平行方向形成有第一焊接部3241,可与该容器本体300内壁相互焊接,以及沿该隔板320的平行方向形成有第二焊接部3242,可与该隔板320相互焊接,藉由该支撑件324可构成该隔板320与容器本体300的固定。
与传统现有技术相较,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压力容器结构,透过隔板320于该容置空间310区隔出待加工区330及加热区340设置方式,且于隔板设有第一321、第二导风口322,再者,加热区340设有风扇341,透过风扇341驱动容置空间310内的空气流动,藉由第一321、第二导风口322形成循环,进而增加待加工320区的可容置数量,以相对更为积极的手段,相同体积本实用新型创造更多内在容积,相对减少热能及气体使用,同时提升使用空间效率及节能减碳的效果。

Claims (10)

1.一种压力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
一容器本体,其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
一隔板,位于该容置空间,并将该容置空间区隔出一待加工区及加热区,而该隔板设有第一、第二导风口;
一风扇,位于该加热区,该风扇正对应于该第一导风口处;
一驱动模组,与该风扇连接以驱动该风扇转动;以及
至少一加热器,位于该加热区,该加热器环设于该风扇外周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隔板周缘与该容器本体内壁具有间隙而形成第二导风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隔板边缘朝外凸伸有至少一固定部,可供固定于该容器本体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力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容器本体的内壁相对于该固定部形成有支撑件,该支撑件可与该固定部相互固定;或者,另有一支撑件设置于该待加工区内,该支撑件沿该容器本体内壁的平行方向形成有第一焊接部,可与该容器本体内壁相互焊接,以及沿该隔板的平行方向形成有第二焊接部,可与该隔板相互焊接;亦或者,另设有至少一金属片,该金属片一端与该固定部焊接,另端则与该容器本体内壁焊接,再者,该焊接部可设置一金属片为固定隔板的结构。
5.如权利要求1至4其中任一所述的压力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容器本体相对于该待加工区端设有一可相对盖合的盖体。
6.如权利要求1至4其中任一所述的压力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风口增设一网片,该网片具有复数网孔。
7.如权利要求1至4其中任一所述的压力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加热器藉由一支架固定于该容器本体内,该支架具有一环型固定座可供固定于该容器本体内,而该加热器则固定于该环型固定座一侧。
8.如权利要求1至4其中任一所述的压力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驱动模组设有一马达及与该马达连动的转轴,该风扇则连结于该转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力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容器本体具有一与该加热区连通的通道,该通道另端并设有一容置室,该马达则位于该容置室内,而该转轴则穿设于该通道以连接该风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力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通道内设有至少一密封元件。
CN201420279252.8U 2014-05-28 2014-05-28 压力容器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107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79252.8U CN203910767U (zh) 2014-05-28 2014-05-28 压力容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79252.8U CN203910767U (zh) 2014-05-28 2014-05-28 压力容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10767U true CN203910767U (zh) 2014-10-29

Family

ID=51785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79252.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10767U (zh) 2014-05-28 2014-05-28 压力容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107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45037A (zh) * 2016-12-28 2018-07-06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空气炸锅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45037A (zh) * 2016-12-28 2018-07-06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空气炸锅
CN108245037B (zh) * 2016-12-28 2020-12-01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空气炸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10767U (zh) 压力容器结构
CN107327849B (zh) 一种回转窑垃圾焚烧发电设备
CN203680959U (zh) 一种双玻光伏组件层压机
CN203715524U (zh) 一种带有减压系统的固体发酵罐
CN202625256U (zh) 一种螺旋轴的电加热装置
CN107718433B (zh) 塑料件注塑送料装置
CN203166698U (zh) 变频调速水冷电机
CN206424938U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化工反应釜
CN102560050A (zh) 一种侧喷式料卷退火炉
CN102410620B (zh) 夹套返流式电加热装置
CN101944786A (zh) 两极电机的转子铁心结构
CN104152647A (zh) 一种气动搅拌液冷淬火装置
CN204516870U (zh) 废旧铅酸蓄电池外壳拆解装置
CN211079253U (zh) 一种强化铝合金制品热处理炉加热效果的热风循环装置
CN205212618U (zh) 热风循环驱动式彩印机
CN204555604U (zh) 颗粒有机肥分级干燥装置
CN205233639U (zh) 一种可移动式加热烘箱
CN202011901U (zh) 转底式可控气氛加热渗碳炉
CN203976881U (zh) 线缆退火装置
CN212518740U (zh) 一种电机维修用定子加热装置
CN209288174U (zh) 一种锻压件预热装置
CN203266049U (zh) 风机罩顶部装配工装
CN203661883U (zh) 蒸烤箱的风轮装置
CN203999772U (zh) 一种有色金属节能时效炉
CN204281795U (zh) 一种淬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29

Termination date: 202105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