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06286U - 卧式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卧式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06286U
CN203906286U CN201420266188.XU CN201420266188U CN203906286U CN 203906286 U CN203906286 U CN 203906286U CN 201420266188 U CN201420266188 U CN 201420266188U CN 203906286 U CN203906286 U CN 2039062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housing
guide portion
horizontal compressor
main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6618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智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26618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062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062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0628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卧式压缩机,包括:壳体、电机、压缩机构以及消音器,壳体内具有油池;电机和压缩机构设在壳体内,压缩机构包括曲轴和主轴承,消音器设在主轴承的邻近电机的一侧,消音器包括消音部和导向部,导向部连接在消音部的外周,且导向部的边缘朝向电机的方向延伸至壳体的内壁和电机的外周之间以将从消音部排出的冷媒导向电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卧式压缩机,通过在消音部上设置导向部,从而提高了电机的冷却效果,且方便导向部的安装。另外,由于导向部的外周壁与壳体的内周壁之间具有间隙,从而保证压缩机构的远离电机的一侧的压力较低,使得该侧的油池内油面高度提升,进而有利于向压缩机构供油,提高了卧式压缩机的工作可靠性。

Description

卧式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卧式压缩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指出,对于传统压缩机构通过气缸固定在壳体的内壁上的卧式压缩机,导向部可以直接安装于主轴承上,而对于压缩机构通过主轴承固定在壳体的内壁上的卧式压缩机,难以实现导向部的安装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卧式压缩机,所述卧式压缩机的油面高度更优,导向部安装更加便捷,电机冷却效果更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卧式压缩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油池;电机,所述电机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压缩机构,所述压缩机构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压缩机构包括曲轴和主轴承,所述曲轴与所述转子固定,所述曲轴上形成有贯通的中心油孔,所述主轴承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以及消音器,所述消音器设在所述主轴承的邻近所述电机的一侧,所述消音器包括消音部和导向部,所述导向部连接在所述消音部的外周,且所述导向部的边缘朝向所述电机的方向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内壁和所述电机的外周之间以将从所述消音部排出的冷媒导向所述电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卧式压缩机,通过在消音部上设置导向部,从而提高了电机的冷却效果,且方便导向部的安装。另外,由于导向部的外周壁与壳体的内周壁之间具有间隙,从而保证压缩机构的远离电机的一侧的压力较低,使得该侧的油池内油面高度提升,进而有利于向压缩机构供油,提高了卧式压缩机的工作可靠性。
具体地,所述导向部包括彼此相连的本体和翻边,所述本体的内端与所述消音部的外周壁相连,所述翻边朝向所述电机的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部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在所述本体和所述翻边之间,所述连接部沿着从所述主轴承朝向所述电机的方向倾斜向外延伸。
可选地,所述本体和所述连接部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有贯穿的至少一个回油孔。
可选地,至少一个所述回油孔为圆形孔、椭圆形孔、长圆形孔或多边形孔。
优选地,所述翻边与所述壳体的内周壁之间的距离为0.5mm~4mm。
进一步地,所述卧式压缩机进一步包括:油管,所述油管的一端与中心油孔连通、且另一端伸入所述油池内;和负压装置,所述负压装置设在所述电机的远离所述主轴承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负压装置为风扇,所述风扇固定在所述转子上。
优选地,所述消音部和所述导向部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卧式压缩机的剖面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消音器的主视图;
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
100:卧式压缩机;
1:壳体;11:排气管;12:油池;
2:电机;21:定子;22:转子;
3:压缩机构;31:主轴承;311:通气孔;
             32:副轴承;33:气缸;34:曲轴;341:中心油孔;
4:消音器;41:消音部;411:出气孔;412:第一连接孔;
           42:导向部;421:本体;4211:回油孔;
                       422:翻边;423:连接部;
5:油管;6:负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卧式压缩机1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卧式压缩机100,包括:壳体1、电机2、压缩机构3以及消音器4。
具体地,如图1所示,例如在图1的示例中,壳体1大体形成为圆筒形形状,电机2和压缩机构3分别设在壳体1内,电机2用于驱动压缩机构3运行,其中,电机2可以包括定子21和转子22,定子21可以固定在壳体1的内周壁上,且定子21上形成有至少一个沿压缩机轴向延伸的切边以保证定子21与壳体1的内周壁之间具有间隙,转子22可转动地配合在定子21的内侧。
进一步地,参照图1,压缩机构3可以包括主轴承31、副轴承32、气缸33以及曲轴34,主轴承31和副轴承32分别设在气缸33的左右两侧,主轴承31位于靠近电机2的一侧(例如图1中所示的左侧),且主轴承31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壳体1的内周壁上,副轴承32位于远离电机2的一侧(例如图1中所示的右侧),转子22与曲轴34热套配合以带动曲轴34同步旋转,曲轴34贯穿主轴承31、气缸33和副轴承32,曲轴34上套设有活塞,活塞位于气缸33内,转子22驱动曲轴34旋转以带动活塞在气缸33内作偏心运动,从而对进入气缸33内的冷媒进行压缩。
其中,曲轴34上形成有贯通的中心油孔341。参照图1,中心油孔341形成为与曲轴34同轴的圆柱形,且中心油孔341沿曲轴34的轴向(例如图1中所示的左右方向)贯穿曲轴34,从而可以使得在曲轴34长度方向上的两侧的气体流通,以调节两侧的压差,进一步地,壳体1的底部具有油池12,油池12位于压缩机构3的远离电机2的一侧(例如图1中所示的右侧),以用于贮存冷冻机油,进而润滑压缩机构3。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消音器4设在主轴承31的邻近电机2的一侧(例如图1中所示的左侧),消音器4包括消音部41,消音部41大体为圆形,且竖直地设在主轴承31的左侧,消音部41上形成有沿曲轴34的轴向贯穿的出气孔411,主轴承31上形成有沿曲轴34的轴向贯穿的排气孔(图未示出),由此,气缸33内压缩后的冷媒可以通过主轴承31的排气孔首先进入到消音部41内,再从消音部41上的出气孔411排入到消音器4与电机2之间的壳体1内,从而起到降低排气噪音的效果。
具体地,主轴承31上进一步形成有贯穿的通气孔311,壳体1上形成有贯穿的排气管11,排气管11沿壳体1的径向贯穿壳体1,且排气管11位于油池12的正上方,即压缩机构3的远离电机2的一侧(例如图1中所示的左侧),这样,从消音器4排出的冷媒可以由主轴承31上的通气孔311流回到主轴承31的左侧,最终从排气管11排出壳体1。
其中,消音器4包括导向部42,导向部42连接在消音部41的外周,且导向部42的边缘朝向电机2的方向延伸至壳体1的内壁和电机2的外周之间,以将从消音部41排出的冷媒导向电机2。参照图1,导向部42由消音部41的环形边缘向外和向左延伸,且导向部42的外端(例如图1中所示的左端)边缘延伸至壳体1的内周壁与定子21的外周壁之间的邻近压缩机构3的一端(例如图1中所示的右端),从而从消音器4排出的大部分压缩冷媒可以首先沿着导向部42的内周壁朝向电机2的方向流去以冷却电机2,然后再从导向部42的外周壁与壳体1的内周壁之间的间隙流过,接着从主轴承31上的通气孔311排出到压缩机构3的远离电机2的一侧,最终从排气管11排出。由此,可以有效地冷却压缩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卧式压缩机100,通过设置导向部42,从而提高了电机2的冷却效果,通过将导向部42设置在消音部41上,从而方便导向部42的安装。另外,由于导向部42的外周壁与壳体1的内周壁之间具有间隙,从而调节了压缩机构3两侧的压差,保证压缩机的远离电机2的一侧的压力较低,使得该侧的油池12内油面高度提升,进而有利于向压缩机构3供油,提高了卧式压缩机100的工作可靠性。
优选地,消音部41和导向部42一体成型,从而方便加工,且可以方便地将导向部42安装在壳体1内,从而起到气体导向、冷却电机2的作用。例如在图2的示例中,消音部41上形成有五个沿消音部41周向均匀分布的第一连接孔412,第一连接孔412沿消音部41的轴向贯穿消音部41,相应地,主轴承31上形成有五个沿主轴承31周向均匀分布的贯穿主轴承31的第二连接孔,五个第二连接孔与五个第一连接孔412一一对应,这样,可以通过螺纹紧固件例如螺钉等将第一连接孔412与第二连接孔对应连接在一起,以将消音部41固定在主轴承31上,导向部42被连带固定到主轴承31上,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装配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导向部42包括彼此相连的本体421和翻边422,本体421的内端与消音部41的外周壁相连,翻边422朝向电机2的方向延伸。如图3所示,本体421大体形成为竖直设置的圆环形,且本体421的内周边缘与消音部41的外周边缘连接在一起,翻边422沿着本体421的外周边缘朝向电机2的方向(例如图1中所示的左方)水平或者倾斜延伸。
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导向部42还可以包括:连接部423,连接部423连接在本体421和翻边422之间,连接部423沿着从主轴承31朝向电机2的方向倾斜向外延伸。如图1所示,连接部423在卧式压缩机100的径向截面上的投影大体为圆形环,且连接部423的内周边缘与本体421的外周边缘相连,连接部423沿着从压缩机构3向电机2的方向(例如图1中所示的沿着从右向左的方向)自内向外倾斜延伸,翻边422从连接部423的外周边缘朝向电机2的方向(例如图1中所示的左方)水平或者倾斜延伸。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内”可以理解为朝向壳体11中心轴线的方向,其相反方向被定义为“外”,即远离壳体11中心轴线的方向。
可选地,本体421和连接部423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有贯穿的至少一个回油孔4211。例如在图2的示例中,本体421的下部形成有两个贯穿的回油孔4211,两个回油孔4211关于消音器4的纵向中心线轴对称,从而分离在消音器4与电机2之间的冷冻机油可以通过回油孔4211流回到压缩机构3远离电机2一侧(例如图1中所示的右侧)的油池12内,进而提升油池12内的油面高度,方便向压缩机构3供油。其中,多个回油孔4211的形状、尺寸均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设置,以更好地满足实际要求,例如回油孔4211可以形成为圆形孔、椭圆形孔、长圆形孔或多边形孔等。当然,回油孔4211还可以形成在连接部423上,以起到同样的通油效果。
优选地,翻边422与壳体1的内周壁之间的距离为0.5mm~4mm。也就是说,当翻边422与壳体1同轴设置时,翻边422的外周壁直径与壳体1的内周壁直径之差为1~8mm,从而冷却电机2后的冷媒可以通过翻边422与壳体1之间的间隙流回到压缩机构3的远离电机2的一侧,然后再从排气管11排出壳体1。由此,保证了卧式压缩机100的排气侧(即压缩机构3的远离电机2的一侧)的气体压力P2低于电机2侧(即压缩机构3的朝向电机2的一侧)的气体压力P1,使得排气侧油池12内的油面高度更高,有利于向压缩机构3供油,提高卧式压缩机100的工作可靠性。
进一步地,参照图1,卧式压缩机100进一步包括:油管5和负压装置6,油管5的一端与中心油孔341连通、且另一端伸入油池12内,负压装置6设在电机2的远离主轴承31的一侧,可选地,负压装置6为风扇,风扇固定在转子22上。
例如在图1的示例中,油管5的一端(例如图1中所示的上端)与中心油孔341的远离电机2的一端连通,油管5的另一端(例如图1中所示的下端)浸没在油池12内,进一步地,风扇设在曲轴34的靠近电机2的一端(例如图1中所示的左端),且风扇固定在转子22上,转子22转动可以带动风扇旋转,风扇与中心油孔341正对,且风扇与中心油孔341之间没有障碍物,从而风扇转动可以向中心油孔341提供负压,且将该负压传递到油管5内,从而油池12内的冷冻机油可以沿着油管5进入压缩机构3,以进行润滑工作。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负压装置6还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设置,以更好地满足实际要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Claims (9)

1.一种卧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油池;
电机,所述电机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
压缩机构,所述压缩机构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压缩机构包括曲轴和主轴承,所述曲轴与所述转子固定,所述曲轴上形成有贯通的中心油孔,所述主轴承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以及
消音器,所述消音器设在所述主轴承的邻近所述电机的一侧,所述消音器包括消音部和导向部,所述导向部连接在所述消音部的外周,且所述导向部的边缘朝向所述电机的方向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内壁和所述电机的外周之间以将从所述消音部排出的冷媒导向所述电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包括彼此相连的本体和翻边,所述本体的内端与所述消音部的外周壁相连,所述翻边朝向所述电机的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还包括: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在所述本体和所述翻边之间,所述连接部沿着从所述主轴承朝向所述电机的方向倾斜向外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卧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和所述连接部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有贯通的至少一个回油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卧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回油孔为圆形孔、椭圆形孔、长圆形孔或多边形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与所述壳体的内周壁之间的距离为0.5mm~4mm。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卧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油管,所述油管的一端与中心油孔连通、且另一端伸入所述油池内;和
负压装置,所述负压装置设在所述电机的远离所述主轴承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卧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装置为风扇,所述风扇固定在所述转子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部和所述导向部一体成型。
CN201420266188.XU 2014-05-22 2014-05-22 卧式压缩机 Expired - Lifetime CN2039062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66188.XU CN203906286U (zh) 2014-05-22 2014-05-22 卧式压缩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66188.XU CN203906286U (zh) 2014-05-22 2014-05-22 卧式压缩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06286U true CN203906286U (zh) 2014-10-29

Family

ID=51780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66188.X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906286U (zh) 2014-05-22 2014-05-22 卧式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0628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97390A (zh) * 2018-04-25 2018-08-14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卧式压缩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97390A (zh) * 2018-04-25 2018-08-14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卧式压缩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65868B1 (ko) 로터리식 압축기
US9651047B2 (en) Compressor having a partitioned discharge chamber
CN104612974B (zh) 旋转式压缩机
CN103867450B (zh) 旋转式压缩机
CN204003477U (zh) 卧式压缩机
CN108286522A (zh) 压缩机
CN112555158A (zh) 排气油分结构、压缩机和空调器
CN203906286U (zh) 卧式压缩机
JP2007205238A (ja) 冷媒圧縮機
CN103775343A (zh) 卧式压缩机
CN104728119A (zh) 旋转式压缩机油分离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旋转式压缩机
EP3663587A1 (en) Oil separation apparatus and horizontal compressor
JP2014025427A (ja) 圧縮機
CN203756540U (zh) 旋转式压缩机
CN206708021U (zh) 压缩机
CN203962411U (zh) 具有外转子式电机的旋转式压缩机
CN103994074B (zh) 卧式旋转式压缩机
CN103982438B (zh) 卧式旋转式压缩机
CN203906297U (zh) 卧式旋转式压缩机
CN202300924U (zh) 压缩机
WO2019202682A1 (ja) 油分離器、スクリュー圧縮機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3821722A (zh) 压缩机
CN203962399U (zh) 滚动转子式压缩机
CN203906289U (zh) 旋转式压缩机
CN203670214U (zh) 旋转式压缩机油分离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旋转式压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