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98560U - 吸收性物品 - Google Patents

吸收性物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98560U
CN203898560U CN201320882031.5U CN201320882031U CN203898560U CN 203898560 U CN203898560 U CN 203898560U CN 201320882031 U CN201320882031 U CN 201320882031U CN 203898560 U CN203898560 U CN 2038985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ing
region
veutro
absorbent
fold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88203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富田美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a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o Corp filed Critical Kao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985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9856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收性物品具有被划分成腹侧部、背侧部和裆部的纵长的吸收性主体。吸收性物品(1A)在以腹侧部(A)和背侧部(B)重叠的方式在裆部(C)折叠的状态下,在从背面片(3)侧外观观察裆部(C)时能够识别的折叠区域(10),形成有折叠部腹侧区域(10a)和折叠部背侧区域(10b)。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性物品(1A)仅在折叠部腹侧区域(10a)和折叠部背侧区域(10b)中的任一方的区域配置有印刷(8a1、8b1),或者在折叠部腹侧区域(10a)和折叠部背侧区域(10b)中分别配置有互不相同的印刷(8a1、8b1)。印刷(8a1、8b1)至少被任一方的区域(10a、10b)的外周缘分割。

Description

吸收性物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次性尿布等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一次性尿布、生理用卫生巾等吸收性物品一般在折叠状态下多个重叠起来并被压缩后成包出售。使用者从这样被包装的包装构造体中取出吸收性物品时,难以一个一个地取出。
例如,在日本特开2005-237768号公报中记载了一种一次性尿布,对在穿戴时位于穿戴者的腹侧的腹侧部和位于背侧的背侧部,施加有相互不同的颜色、印刷、图形等。另外,例如,在日本特开2010-284430号公报中记载了一种在前身区域和后身区域形成有相互不同的图案印刷的一次性尿布。根据日本特开2005-237768号公报、日本特开2010-284430号公报所述的一次性尿布,能够容易地区分腹侧部(前身)和背侧部(后身)。
但是,在包装有一次性尿布的包装构造体中,一般以在其取出口看到折叠状态的一次性尿布的裆部的方式,以折叠的状态重叠多个一次性尿布,因此,即使在腹侧部(前身)和背侧部(后身)施加颜色、印刷、图形等,也与取出性无关,难以一个一个地取出。
例如,在日本特开2005-74157号公报中记载了一种在折叠的尿布主体的外表面部,形成有配置有文字、图案印刷等的显示部的一次性尿布。根据日本特开2005-74157号公报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在包装好的包装构造体中,能够从其取出口识别显示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收性物品,具有纵长的吸收性主体,上述吸收性主体具有透液性的正面片、难透液性的背面片和配置于这些片之间的吸收体,该吸收性主体被划分成穿戴时位于穿戴者的腹侧的腹侧部、位于背侧的背侧部和配置于该腹侧部与该背侧部之间的裆部,其中。上述吸收性物品在以上述腹侧部和上述背侧部重叠的方式在上述裆部折叠的状态下,在从上述背面片侧外观观察该裆部时能够识别的折叠区域,形成有靠上述腹侧部的折叠部腹侧区域和靠上述背侧部的折叠部背侧区域。仅在上述折叠部腹侧区域和上述折叠部背侧区域中任一方的区域配置有印刷,或者在上述折叠部腹侧区域和上述折叠部背侧区域中分别配置有在该折叠部腹侧区域和该折叠部背侧区域互不相同的印刷,该印刷至少被任一方的区域的外周缘分割。
附图说明
图1是从背面片侧观察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展开型一次性尿布伸长展开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2是图1的X1-X1截面图。
图3是在将图1所示的一次性尿布折叠两折的状态下,从背面片侧在外观上观察裆部的图。
图4(a)~图4(c)是从背面片侧观察将其它一次性尿布伸长展开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5(a)~图5(c)是在将图4(a)~图4(c)所示的一次性尿布折叠两折的状态下,从背面片侧在外观上观察裆部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一次性尿布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7是表示将多个图1所示的一次性尿布重叠并收纳于包装中而成的包装构造体的取出口打开后的状态的图。
图8(a)~图8(b)是表示将多个其它一次性尿布重叠并收纳于包装中而成的包装构造体的取出口打开后的状态的图。
图9是从背面片侧观察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展开型一次性尿布伸长展开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10是在将图9所示的一次性尿布折叠两折的状态下,从背面片侧在外观上观察裆部的图。
图11(a)~图11(b)是从背面片侧观察将其它一次性尿布伸长展开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12(a)~图12(b)是在将图11(a)~图11(b)所示的一次性尿布折叠两折的状态下,从背面片侧在外观上观察裆部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但是,根据日本特开2005-74157号公报记载的一次性尿布,在包装好的包装构造体的取出口,由于相邻的一次性尿布的显示部重叠,因此,有时由于配置于显示部的文字、图案印刷等的大小的不同,配置在相邻的一次性尿布的显示部的文字、图案印刷等会彼此重合,难以瞬间识别一个一次性尿布,难以一个一个地取出。
因此,本实用新型涉及提供对上述现有技术进行了改良的吸收性物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具有纵长的吸收性主体,上述吸收性主体具有透液性的正面片、难透液性的背面片和配置于这些片之间的吸收体,该吸收性主体被划分成穿戴时位于穿戴者的腹侧的腹侧部、位于背侧的背侧部和配置于该腹侧部与该背侧部之间的裆部,其中,上述吸收性物品在以上述腹侧部和上述背侧部重叠的方式在上述裆部折叠的状态下,在从上述背面片侧外观观察该裆部时能够识别的折叠区域,形成有靠上述腹侧部的折叠部腹侧区域和靠上述背侧部的折叠部背侧区域,仅在上述折叠部腹侧区域和上述折叠部背侧区域中任一方的区域配置有印刷,或者在上述折叠部腹侧区域和上述折叠部背侧区域中分别配置有在该折叠部腹侧区域和该折叠部背侧区域互不相同的印刷,该印刷至少被任一方的区域的外周缘分割。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性物品,容易瞬间识别出一个吸收性物品,在包装状态下也能够一个一个地取出。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性物品,基于其优选的第一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8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1A(下面,也称为“尿布1A”。)是所谓的展开型一次性尿布,其具有纵长的吸收性主体5,吸收性主体5如图2所示,具有透液性的正面片2、难透液性的背面片3和配置于这些片2、3之间的吸收体4,如图1所示,被划分成穿戴时位于穿戴者的腹侧的腹侧部A、位于背侧的背侧部B和位于腹侧部A与背侧部B之间的裆部C。尿布1A如图1所示,相对于沿尿布1A的纵向延伸的中心线CL左右对称地形成。另外,各图所示的“Y方向”是与中心线CL平行的方向,也是与尿布的纵向相同的方向。另外,各图所示的“X方向”是与中心线CL垂直的方向,也是与尿布的横向相同的方向。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肌肤相对面”是指吸收性主体5等各部件的正反两面中穿戴时配置于穿戴者的肌肤侧的面,“非肌肤相对面”是指吸收性主体5等各部件的正反两面中穿戴时朝向穿戴者的肌肤侧的相反侧的面。
关于尿布1A,详细而言,尿布1A的吸收性主体5如图1所示,在展开伸长的状态下为纵向(Y方向)较长的矩形形状,在展开伸长的状态下,腹侧部A、背侧部B和裆部C是将吸收性主体5的纵向(Y方向)的全长以大致三等分的方式划分时的各区域。吸收性主体5如图2所示,具有:形成尿布1A的内表面的正面片2;形成尿布1A的外表面的背面片3和夹在正面片2与背面片3之间的纵向(Y方向)较长的液体保持性的吸收体4。背面片3在尿布1A中,如图2所示,由树脂膜31和无纺布32的叠层体构成,在树脂膜31的非肌肤抵接面配置形成有无纺布32。吸收体4在尿布1A中,如图2所示,通过利用由透水性的薄纸或无纺布构成的包芯片42包覆纸浆纤维等纤维的集合体(也可以是无纺布)或在其中保持吸水性聚合物的颗粒而成的吸收性芯41而形成。吸收性芯41在尿布1A中,以纵向(Y方向)上较长的方式形成,成为在裆部C,两侧部向内侧缩细的形状。正面片2和背面片3分别如图1、图2所示,覆盖吸收体4的肌肤相对面侧的整面和非肌肤相对面侧的整面,从吸收体4的周缘延伸出来。从吸收体4的周缘延伸出的正面片2的部分和背面片3的部分固定在一起。另外,正面片2如图2所示,横向(X方向)上的长度小于背面片3的横向(X方向)上的长度。
在尿布1A的吸收性主体5上,如图2所示,在沿着纵向(Y方向)的两侧部5s、5s,分别隔着正面片2配置有侧片6。侧片6如图2所示,位于正面片2的肌肤相对面侧,遍及Y方向的侧部整个区域地配设固定。各侧片6的横向(X方向)的内侧(靠近中心线CL)的端部如图2所示,为自由端,在自由端附近,形成立体皱褶用的弹性部件61沿纵向(Y方向)以伸长状态配设固定,穿戴时,利用该弹性部件的收缩力,从自由端起规定宽度的部分离开正面片2而形成立体皱褶。
各侧片6的横向(X方向)的外侧的端部如图2所示,与背面片3固定,在各侧片6的外侧的端部与背面片3之间,在裆部C,沿纵向(Y方向)以伸长状态配设固定有形成腿部皱褶用的弹性部件62,穿着时,利用该弹性部件的收缩力形成腿部皱褶。
另外,尿布1A如图1所示,具有连接设置于吸收性主体5的背侧部B的左右两外方的左右一对的伸缩翼片7b、7b。在背侧部B,尿布1A的一对伸缩翼片7b、7b的靠近其中心线CL的端部固定于背面片3的无纺布32的非肌肤相对面,而连接设置于吸收性主体5的背侧部B的左右两外方。另外,在尿布1A中,一对伸缩翼片7b、7b固定于背面片3的无纺布32的非肌肤相对面,但也可以在隔着正面片2配置的侧片6与背面片3的树脂膜31之间固定。安装有由机械性面紧固的阳面部件构成的固接部的搭扣带(未图示),向X方向外方延伸而安装在各伸缩翼片7b上。伸缩翼片7b采用粘接剂或熔接等方法固定。
另外,尿布1A如图1所示,具有连接设置于吸收性主体5的腹侧部A的左右两外方的左右一对的翼片7a、7a。在腹侧部A,如图1所示,尿布1A的一对翼片7a、7a的靠近其中心线CL的端部固定于隔着正面片2配置的侧片6与背面片3的树脂膜31之间,连接设置于吸收性主体5的腹侧部A的左右两外方。另外,在尿布1A中,一对翼片7a、7a固定于侧片6与背面片3的树脂膜31之间,但也可以固定于背面片3的无纺布32的非肌肤相对面。翼片7a使用粘接剂或熔接等方法而固定。
进一步,尿布1A如图1所示,在背面片3的树脂膜31的非肌肤相对面,在比沿尿布1A的横向(X方向)延伸的中心线更靠腹侧部A的区域印刷有印刷8a,在比沿尿布1A的横向(X方向)延伸的中心线更靠背侧部B的区域印刷有印刷8b。印刷8a和印刷8b在尿布1A中,如图1所示,能够通过背面片3的无纺布32从背面片3侧在外观观察时识别。
印刷8a和印刷8b如图1所示,为互不相同的印刷。在此,印刷包括图样、设计图案。图样是指由规则印刷的多个图形和该图形的颜色形成的图样,也包括各个微小的图形规则地印刷,宏观来看呈全涂状的图样。而且,不同的印刷是指印刷8a和印刷8b中一个为图样,另一个为设计图案的情况、印刷8a和印刷8b中一方的设计图案和另一方的设计图案不同的情况、印刷8a和印刷8b中一方的图样和另一方的图样不同的情况。在此,“图样不同”是指(a)形成该印刷的各个图形的形态(形状/大小)不同的情况、(b)形成该印刷的各个图形的形态相同,但是其配置位置不同的情况、和(c)形成该印刷的各个图形的形态相同,但是其颜色不同的情况。下面,对于这些情况,举出例子具体地进行说明。
(a)形成该印刷的各个图形的形态(形状/大小)不同的情况
例如,图1所示的印刷8a是蓝色的星形图形分别沿纵向(Y方向)和横向(X方向)隔开相等间隔均匀地分散配置而形成的。图1所示的星形的印刷8a的面积为5cm2左右,分别沿纵向(Y方向)和横向(X方向)配置4行4列。
与此相对,图1所示的印刷8b是蓝色的正圆形状的图形分别沿纵向(Y方向)和横向(X方向)隔开相等间隔均匀地分散配置而形成。图1所示的正圆形状的印刷8b的面积为5cm2左右,分别沿纵向(Y方向)和横向(X方向)配置4行4列。
这样,图1所示的印刷8a和印刷8b中形成印刷8a的星形图形的形态和形成印刷8b的正圆形状图形的形态不同,是图样不同的例子。
另外,例如,图4(a)所示的印刷8a是蓝色的正圆形状的图形分别沿纵向(Y方向)和横向(X方向)隔开相等间隔均匀地分散配置而形成。图4(a)所示的正圆形状的印刷8a的面积为0.05cm2左右。
与此相对,图4(a)所示的印刷8b是蓝色的正圆形状的图形分别沿纵向(Y方向)和横向(X方向)交错状地均匀地分散配置而形成的。图4(a)所示的正圆形状的印刷8b的面积为0.3cm2左右。
这样,图4(a)所示的印刷8a和印刷8b中,形成印刷8a的正圆形状图形的大小和形成印刷8b的正圆形状图形的大小不同,为图样不同的例子。
(b)形成该印刷的各个图形的形态相同,但是其配置位置不同的情况
例如,图4(b)所示的印刷8a是蓝色的正圆形状的图形分别沿纵向(Y方向)和横向(X方向)交错状地均匀地分散配置而形成。图4(b)所示的正圆形状的印刷8a的面积为5cm2左右。
与此相对,图4(b)所示的印刷8b是蓝色的正圆形状的图形分别沿纵向(Y方向)和横向(X方向)隔开相等间隔均匀地分散配置4行4列而形成。图4(b)所示的正圆形状的印刷8b的面积与印刷8a的面积相等。
这样,图4(b)所示的印刷8a和印刷8b中,形成印刷8a的正圆形状图形和形成印刷8b的正圆形状图形的形状、大小相同,但是配置位置不同,为图样不同的例子。
(c)形成该印刷的各个图形的形态相同,但是其颜色不同的情况
例如,图4(c)所示的印刷8a是蓝色的微小图形分别沿纵向(Y方向)和横向(X方向)密集地配置形成全涂状。
与此相对,图4(c)所示的印刷8b是红色的微小图形分别沿纵向(Y方向)和横向(X方向)密集地配置形成全涂状。
这样,图4(c)所示的印刷8a和印刷8b中,形成印刷8a的图形和形成印刷8b的图形相同,但是全涂状的颜色不同,为图样不同的例子。
在此,“颜色不同”是指具有人能够通过视觉充分识别的色差。在计算色差时,使用JIS-Z-8729规定的“L*a*b*表色系”中的△E*值。在此,△E*是通过下式(1)求得的值。
△E*=[(△L*)2+(△a*)2+(△b*)2]1/2……(1)
(△L*、△a*、△b*是两种颜色间的L*值、a*值、b*值的差。例如,△L*通过△L*=L* 2-L* 1来计算。)
因此,作为人能够通过视觉充分识别的色差,即,不同的颜色,优选△E*值为8以上。
在“L*a*b*表色系”中,L*表示亮度,a*、b*表示颜色的方向,a*表示大致红色方向,-a*表示大致绿色方向,b*表示大致黄色方向,-b*表示大致蓝色方向。这些值能够使用日本电色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简易型分光色差计NF333(商品名)而得到。
在简易型分光色差计NF333的计测方法中,以订书机式安装φ8mm的ND120传感器来进行测量。
不同的颜色从识别性上来看进而优选是存在互为补色的关系的颜色。
另外,尿布1A如图1所示,从背面片3侧在外观上观察展开状态的吸收性主体5,在吸收性主体5的裆部C的沿纵向(Y方向)的两侧缘部5s1分别配置有标记印刷9。展开状态是指上述尿布1A沿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伸展,配置于尿布的弹性部件被伸长的状态。侧缘部5s1是指吸收性主体5的侧部5s中的位于横向(X方向)外方的缘部的部分。标记印刷9在尿布1A中,如图1所示,为横向(X方向)较长的矩形的图形。标记印刷9在尿布1A中,如图2所示,印刷于背面片3的树脂膜31的非肌肤相对面上,能够通过背面片3的无纺布32,从背面片3侧在外观观察时识别。标记印刷9从识别性的观点来看,优选其大小为0.3cm2以上5cm2以下,更优选1.0cm2以上3.0cm2以下。另外,上述尿布1A处于自然状态(弹性部件收缩,形成褶的状态)的情况下,与固定有以纵断上述标记印刷9的方式配置的裆部C的弹性部件的片一起收缩而形成褶,因此,标记印刷9在该状态下从背面侧在外观上观察时,处于完全看不见或一部分可识别的状态。
尿布1A如图3所示,在以腹侧部A和背侧部B重叠的方式在裆部C折叠的状态下,在从背面片3侧外观观察该裆部C时能够识别的折叠区域10,形成有靠腹侧部A的折叠部腹侧区域10a和靠背侧部B的折叠部背侧区域10b。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区域10是指在将一次性尿布收纳于包装中的状态下打开该包装时,从开封部能够识别的处于折叠状态的吸收性物品(一次性尿布)的裆部C的区域,短边方向的长度为0.5~2cm,长度方向的长度与吸收性物品的裆部的宽度相等。尿布1A的厚度大部分是吸收体的厚度,因此折叠区域的短边方向的长度大部分是折叠的吸收体的厚度。这些尺寸是假设被包装的状态,用丙烯酸板(15×30cm)从腹侧部和背侧部夹持一个吸收性物品的折叠状态的尿布,测定从一面施加5kPa的压缩负载(包装状态)时的折叠区域而得到。
使用尿布1A具体地进行说明,尿布1A如图3所示,沿着连结分别配置于尿布1A的两侧缘部5s1、5s1的标记印刷9彼此的假想线IL(参照图1),以尿布1A的腹侧部A和背侧部B重叠的方式折叠成所谓的两折(对折)。然后,进而在裆部C,比两侧部向内侧缩细的吸收性芯41更靠宽度方向(X方向)外方的部分,以标记印刷9为基准,从非肌肤相对面侧向肌肤相对面侧的内侧弯折,从而尿布1A被折叠。折叠区域10是指能够从裆部C的背面片3侧在外观观察中识别这样折叠后的尿布1A的状态的区域。而且,折叠部腹侧区域10a是指折叠区域10中的比假想线IL更靠腹侧部A的区域,折叠部背侧区域10b是指折叠区域10中的比假想线IL更靠背侧部B的区域。假想线IL(参照图1)在尿布1A中,形成于与沿横向(X方向)延伸的中心线相同的位置。
如上所述,尿布1A被折叠,因此,标记印刷9如图3所示,在尿布1A折叠起来的状态下,从背面片3侧在外观观察时不能够识别。另外,标记印刷9优选在穿戴者穿上尿布1A的状态下,从背面片3侧外观观察时也不能够识别。
另外,如图3所示,在折叠部腹侧区域10a和折叠部背侧区域10b分别配置有在折叠部腹侧区域10a和折叠部背侧区域10b互不相同的印刷8a1、8b1,该印刷8a1、8b1在背面观察时被至少任一区域10a、10b的外周缘分割。在此,在以吸收性物品(尿布1A)的背侧部B和腹侧部A各自的肌肤抵接面侧相向的方式在裆部C进行两折的状态下,对该裆部C从背面片3侧在外观上观察(背面观察)折返的部分,将在宽度方向(X方向)上横长的面(即折叠区域)中在引出沿宽度方向延伸的纵二等分线时的腹侧设定为折叠部腹侧区域10a、将背侧设定为折叠部背侧区域10b,将这些区域的背面观察时的腹侧的外周轮廓或背侧的外周轮廓称为折叠部腹侧区域10a或折叠部背侧区域10b的外周缘。具体而言,如上所述,印刷8a、8b为图样,配置于尿布1A的腹侧部A的印刷8a是后述的构成材料的底色的白色系以外的颜色,例如蓝色的星型形状的图形均匀地分散配置而形成的图样,配置于尿布1A的背侧部B的印刷8b也是白色系以外的颜色,例如蓝色的正圆形状的图形均匀地分散配置而形成的图样。因此,在尿布1A折叠的状态下,如图3所示,从裆部C的背面片3侧进行外观观察,在折叠部腹侧区域10a,印刷8a的一部分印刷8a1被折叠部腹侧区域10a的外周缘分割,在折叠部背侧区域10b,印刷8b的一部分印刷8b1被折叠部背侧区域10b的外周缘分割,成为互不相同的印刷。即,星型形状的图形沿横向(X方向)排列多个而形成的印刷8a1被折叠部腹侧区域10a的外周缘分割,分割后的星型形状沿横向(X方向)排列多个而形成的印刷8a1的一部分配置于折叠部腹侧区域10a,正圆形状的图形沿横向(X方向)排列多个而形成的印刷8b1被折叠部背侧区域10b的外周缘分割,半圆形状沿横向(X方向)排列有多个而形成的印刷8a1的一部分配置在折叠部背侧区域10b,印刷8a1的一部分和印刷8b1的一部分为互不相同的印刷。
基于图4(a)~图4(c)所示的其它例子,对在折叠部腹侧区域10a和折叠部背侧区域10b配置互不相同的印刷8a1、8b1的情况具体地进行说明,图4(a)所示的印刷8a是蓝色的正圆形状的图形均匀地分散配置而形成的图样,图4(a)所示的印刷8b是蓝色的正圆形状的图形交错状地均匀地分散配置而形成的图样。因此,在尿布折叠的状态下,如图5(a)所示,从裆部C的背面片3侧进行外观观察时,在折叠部腹侧区域10a,配置有印刷8a的一部分印刷8a1,即,正圆形状的图形沿横向(X方向)排列多个而形成的印刷8a1,在折叠部背侧区域10b,配置有印刷8b的一部分印刷8b1,即,正圆形状的图形沿横向(X方向)排列多个而形成的印刷8b1,位于该印刷8b1的X方向的两端的部分被折叠部背侧区域10b的外周缘分割,印刷8a1和印刷8b1的一部分成为互不相同的印刷。
另外,图4(b)所示的印刷8a是蓝色的正圆形状的图形交错状地均匀地分散配置而形成的图样,图4(b)所示的印刷8b是蓝色的正圆形状的图形均匀地分散配置而形成的图样。因此,在尿布被折叠的状态下,如图5(b)所示,从裆部C的背面片3侧进行外观观察时,正圆形状的图形沿横向(X方向)排列两个而形成的印刷8a1被折叠部腹侧区域10a的外周缘分割,半圆形状沿横向(X方向)排列有两个而形成的印刷8a1的一部分配置于折叠部腹侧区域10a,正圆形状的图形沿横向(X方向)排列有多个而形成的印刷8b1被折叠部背侧区域10b的外周缘分割,半圆形状沿横向(X方向)排列有多个而形成的该印刷8b1的一部分配置于折叠部背侧区域10b,印刷8a1的一部分和印刷8b1的一部分为互不相同的印刷。
另外,图4(c)所示的印刷8a是蓝色的微小图形密集配置而形成全涂状的图样,图4(c)所示的印刷8b是红色的微小图形密集地配置而形成全涂状的图样。因此,在尿布折叠的状态下,如图5(c)所示,从裆部C的背面片3侧进行外观观察时,在折叠部腹侧区域10a配置有印刷8a被折叠部腹侧区域10a的外周缘分割而形成的印刷8a1,即蓝色的全涂状的印刷8a1,在折叠部背侧区域10b配置有印刷8b被折叠部背侧区域10b的外周缘分割而形成的印刷8b1,即红色的全涂状的印刷8b1,印刷8a1和印刷8b1用互不相同的颜色进行着色,成为不同的印刷。
另外,在尿布1A被折叠的状态下,如图3所示,从裆部C的背面片3侧进行外观观察时,折叠部腹侧区域10a的印刷8a1和折叠部背侧区域10b的印刷8b1,被在宽度方向(X方向)上横长地连通上述折叠区域10的无花纹区域10c分隔。作为无花纹区域10c,能够举出尿布1A的构成材料的底色区域或未实施印刷的区域。被分隔是指上述无花纹区域10c距吸收性物品(尿布1A)的宽度方向的一端部具有一定以上的宽度,且不会被印刷遮住地直线或蜿蜒地不间断地连续到另一端部而形成的状态。一定以上的宽度从识别性的方面来看为1mm以上,优选为3mm以上。对构成材料的底色进行说明,在尿布1A中是指构成尿布1A的特别是背面片3的颜色,具体而言,是指由树脂膜31的颜色和无纺布32的颜色形成的颜色,多为白色系的颜色,但是不限于白色系。无花纹区域10c(底色区域)在尿布1A中,如图1、图3所示,包含连结标记印刷9彼此的假想线IL〔在尿布1A中为沿横向(X方向)延伸的中心线〕,沿假想线IL形成连续线状。另外,在图5(a)~图5(c)所示的尿布中也一样。另外,一般来说,在尿布的裆部,沿着在纵向(Y方向)上延伸的中心线CL配置有显示有无排尿的指示部,但由于该指示部不是通过印刷形成,而且是宽度狭小的线状物,因此即使假设配置指示部,也认为不会妨碍无花纹区域10c(底色区域)的连续线状。沿横向(X方向)形成连续线状的底色区域10c,从印刷8a1和印刷8b1的识别性的观点来看,其宽度(Y方向的长度)优选为0.5mm以上10mm以下,更优选为1.0mm以上3.0mm以下。
接着,参照图6说明尿布1A的优选的制造方法。
图6所示的尿布1A的制造方法主要与现有的所谓纵向流动方式的展开型一次性尿布的制造方法是一样的。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制造吸收性主体5的连续体50,其具有:依次印刷有印刷8a、一对标记印刷9、9和印刷8b的树脂膜31的连续体和无纺布32的连续体的叠层体即背面片3的连续体;正面片2的连续体:在两个片的连续体之间,以一对标记印刷9、9为基准,沿输送方向(Y方向)断续地配置的多个吸收体4、4……:和在输送方向(Y方向)上伸展的多个用于形成腿部皱褶的弹性部件62,该弹性部件62以纵断上述一对标记印刷的方式配置。然后,制造下述连续体:分别沿着吸收性主体5的连续体50的输送方向(Y方向)的两侧部,配设有配置了用于形成立体皱褶的弹性部件61的侧片6的连续体60,而且以向吸收性主体5的连续体50的宽度方向(X方向)外方突出的方式,在吸收性主体5的连续体50所含的每个吸收体4上配置有一对翼片7a、7a和一对伸缩翼片7b、7b。然后,通过将该连续体在每个在输送方向(Y方向)上相邻的吸收体4彼此之间进行切断,连续制造各个尿布1A。然后,在各个尿布1A的两侧部,分别将位于比吸收性芯41更靠宽度方向(X方向)外方的部分向内侧弯折,并且以尿布1A的腹侧部A和背侧部B重叠的方式进行两折折叠,连续制造折叠状态的尿布1A。
在图6所示的尿布1A的制造方法中,在尿布1A伸展的状态下,基于一对标记印刷9、9的位置信息确定连续体的切断位置和连续体的弯折位置。具体而言,使用颜色传感器(未图示),从背面片3侧对连续体照射来自光源的照射光,通过检测其反射光取得一对标记印刷9、9的位置信息。这样,由于是基于一对标记印刷9、9的位置信息而进行的,因此,在处于折叠状态的尿布1A中,能够使从背面片3侧外观观察裆部C时能够识别的折叠部腹侧区域10a的印刷8a1和折叠部背侧区域10b的印刷8b1总是一定。另外,如上所述,由于是使用颜色传感器(未图示)进行检测的,因此优选标记印刷9的颜色与印刷8a和印刷8b的颜色不同,例如,在尿布1A中,印刷8a为蓝色,印刷8b为蓝色,因此,标记印刷9的颜色优选橙色,从即使在整面上印刷有印刷8a、8b也容易检测的观点来看,更优选与印刷8a、8b的颜色存在互为补色的关系。
图7中表示将多个如上所述形成的尿布1A重叠收纳于包装101中而成的吸收性物品(一次性尿布)的包装构造体100。包装构造体100如图7所示,为在图中的Z方向上较长的长方体形状。图7中的Z方向是多个折叠的尿布1A重叠的方向,换言之,是与尿布1A的厚度方向相同的方向,图7中的X方向是与折叠的尿布1A的宽度方向相同的方向。收纳尿布1A的包装101由具有挠性的片形成。
包装构造体100如图7所示,形成由在X方向上相对的一对相对面(侧面)、(侧面)、在Z方向上相对的一对相对面(侧面)、(侧面)、顶面和底面构成的六面体。本实施方式的包装构造体100通过在沿Z方向相对的一对相对面(侧面)、(侧面)彼此之间,以一体压缩的状态收纳多个折叠的尿布1A而形成。被收纳的多个尿布1A以各尿布1A的折叠区域10朝向顶面侧的方式重合。另外,图7所示的包装构造体100为将顶面侧的取出口整面开放的状态。这样,当将顶面侧的取出口开放时,如图7所示,从顶面侧的取出口整面会看到收纳的多个尿布1A各自的折叠区域10。在图7所示的包装构造体100中,配置于折叠区域10的印刷8a1、8b1在相邻的尿布1A间彼此相同。
对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A的形成材料进行说明。
作为正面片2和背面片3,各自没有特别限制,只要是通常用于一次性尿布等的吸收性物品的材料即可。例如,作为正面片2,能够使用亲水性且透液性的无纺布等,作为构成背面片3的树脂膜31,能够使用不透液性或拨水性的树脂膜,构成背面片3的无纺布32,能够使用不透液性或拨水性的无纺布等。作为形成立体皱褶或腿部皱褶的侧片6,各自没有特别限制,只要是通常用于一次性尿布等的吸收性物品的材料即可,能够使用伸缩性膜、无纺布、纺织品或它们的叠层片等。作为用于形成立体皱褶的弹性部件61、用于形成腿部皱褶的弹性部件62,能够使用由天然橡胶、聚氨脂、聚苯乙烯-聚异戊二烯共聚物、聚苯乙烯-聚丁二烯共聚物、丙烯酸乙酯-乙烯等聚乙烯-α烯烃共聚物等形成的线状的伸缩性材料。
作为伸缩翼片7b,例如能够使用:(1)在弹性纤维层的两面或一面一体化有能够伸长的纤维层的片;(2)在网状的弹性片的两面或一面一体化有能够伸长的纤维层的片;(3)在由弹性膜构成的弹性片的两面或一面一体化有能够伸长的纤维层的片。
另外,作为翼片7a,没有特别限制,只要是通常用于一次性尿布等吸收性物品的材料即可,例如,能够使用不透液性的无纺布等。
印刷8a的印刷、印刷8b的印刷和一对标记印刷9、9的印刷,使用能够应用于吸收性物品的印刷的油性墨,能够使用含有通常使用的染料或颜料等、有机溶剂或油类的溶剂等、表面活性剂等的墨。作为印刷方法没有特别限制,能够采用各种公知的印刷方法,例如,能够举出:凹印辊涂方式、喷墨方式、模压涂敷方式(die coater)、丝网印刷方式等等。
正面片2、背面片3、侧片6、伸缩翼片7b和翼片7a的固定,通常使用用于一次性尿布等吸收性物品的热熔型粘接剂或热压花、超声波压花、高频压花等熔接方法。
接着,对使用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1A时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尿布1A如图1、图3所示,在以腹侧部A和背侧部B重叠的方式在裆部C折叠的状态下,在从背面片3侧在外观上观察裆部C而能够识别的折叠区域10的折叠部腹侧区域10a和折叠部背侧区域10b,分别配置有不同的印刷8a1和印刷8b1,而且,印刷8a1的一部分被折叠部腹侧区域10a的外周缘分割,印刷8b1的一部分被折叠部背侧区域10b的外周缘分割。因此,如图7所示,即使将多个尿布1A包装后,也能够瞬间容易地识别出一个尿布1A,即使在被包装的状态下也能够一个一个地取出。另外,在取出阶段中,能够区分尿布1A的腹侧部A和背侧部B。
另外,尿布1A如图1、图3所示,折叠部腹侧区域10a的印刷8a1和折叠部背侧区域10b的印刷8b1被无花纹区域10c(底色区域)分隔,因此,如图7所示,即使将多个尿布1A包装后,也能够从背面片3侧对裆部C进行外观观察,进而易于瞬间识别一个尿布1A。
另外,在多个折叠状态的尿布1A被重叠包装的状态下,从易于瞬间识别一个尿布1A的观点来看,如图8(a)、(b)所示,优选配置于折叠区域10的印刷8a1、8b1在相邻的尿布1A彼此之间不同,而且,更优选印刷8a1的一部分被折叠部腹侧区域10a的外周缘分割,印刷8b1的一部分被折叠部背侧区域10b的外周缘分割。具体而言,配置于折叠区域10的印刷8a1、8b1是由折叠部腹侧区域10a的印刷8a的一部分和折叠部背侧区域10b的印刷8b的一部分构成的印刷。而且,在图8(a)中,以在相邻的尿布1A彼此之中,形成配置于折叠区域10的印刷8a1、8b1的各个图形的形态相同,但其颜色不同的情况为例进行表示。另外,在图8(b)中,以在相邻的尿布1A彼此之中,形成配置于折叠区域10的印刷8a1、8b1的各个图形的形态不同的情况为例进行表示,将图3所示的尿布1A和图5(c)所示的尿布交替配置而构成。这样,当在相邻的尿布1A彼此之中配置于折叠区域10的印刷8a1、8b1不同时,更易于瞬间识别一个尿布1A,即使产品的折痕多少发生偏移,也能够容易地区分。特别是当印刷8a1的一部分被折叠部腹侧区域10a的外周缘分割,印刷8b1的一部分被折叠部背侧区域10b的外周缘分割时,使相邻的尿布1A、1A彼此之间更加容易区分。
接着,基于图9~图12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进行说明。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1B(下面,也称为“尿布1B”)中,说明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1A不同的方面。没有特别说明的方面与尿布1A是一样的,适当应用尿布1A的说明。
尿布1B如图9所示,在背面片3的树脂膜31的非肌肤相对面上,仅在比沿尿布1B的横向(X方向)延伸的中心线更靠背侧部B的区域印刷有印刷8b。印刷8b在尿布1B中,如图9所示,通过背面片3的无纺布32,从背面片3侧在外观观察时能够识别。另外,尿布1B如图9所示,仅在靠背侧部B的区域印刷有印刷8b,但也可以仅在靠腹侧部A的区域印刷有印刷8a。
印刷8b在尿布1B中,如图9所示为设计图案。作为设计图案,例如可以是图11(a)所示的设计图案。另外,印刷8b在尿布1B中,如图9所示为设计图案,但也可以是例如图11(b)所示的图样。图11(b)所示的印刷8b是蓝色的微小图形沿纵向(Y方向)和横向(X方向)分别密集地配置而形成全涂状。
尿布1B如图10所示,在以腹侧部A和背侧部B重叠的方式在裆部C折叠的状态下,在从背面片3侧外观观察该裆部C而能够识别的折叠区域10,形成有靠腹侧部A的折叠部腹侧区域10a和靠背侧部B的折叠部背侧区域10b。如上所述,在尿布1B中,仅在靠背侧部B的区域印刷有印刷8b,因此,仅在折叠部背侧区域10b配置有印刷8b1。具体而言,如上所述,印刷8b为设计图案。因此,在尿布1B折叠的状态下,如图10所示,从裆部C的背面片3侧进行外观观察时,在折叠部背侧区域10b,配置有印刷8b的一部分印刷8b1,即由设计图案的一部分形成的印刷8b1,印刷8b1还被折叠部背侧区域10b的外周缘分割。
基于图11(a)~图11(b)所示的其它例子,对仅在折叠部腹侧区域10a和折叠部背侧区域10b中任一区域配置有印刷8a1、8b1的情况具体地进行说明,图11(a)所示的印刷8b是与图10所示的印刷8b的设计图案不同的设计图案。因此,在尿布折叠的状态下,如图12(a)所示,从裆部C的背面片3侧进行外观观察时,在折叠部背侧区域10b配置有印刷8b的一部分印刷8b1,即由设计图案的一部分形成的印刷8b1,印刷8b1还被折叠部背侧区域10b的外周缘分割。
另外,图11(b)所示的印刷8b是蓝色的微小图形密集地配置而形成全涂状的图样。因此,在尿布折叠的状态下,如图11(b)所示,从裆部C的背面片3侧进行外观观察时,在折叠部背侧区域10b配置有印刷8b的一部分印刷8b1,即蓝色的全涂状的印刷8b1,印刷8b1还被折叠部背侧区域10b的外周缘分割。
对使用上述尿布1B时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对于尿布1B的效果,说明与尿布1A的效果不同的方面。没有特别说明的方面与尿布1A的效果相同,适当应用尿布1A的效果的说明。
尿布1B如图9、图10所示,在以腹侧部A和背侧部B重叠的方式在裆部C折叠的状态下,仅在从背面片3侧外观观察裆部C时能够识别的折叠区域10的折叠部背侧区域10b配置有印刷8b1。因此,即使将多个尿布1B包装后也易于瞬间识别一个尿布1B,即使在包装状态下也能够一个一个地取出。另外,能够在取出阶段,区分尿布1B的腹侧部A和背侧部B。
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性物品不受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尿布1A和第二实施方式的尿布1B任何地限制,能够适当进行变更。另外,上述第一~第二实施方式的尿布1A~1B的各构成要素,在不损害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组合并实施。
例如,在上述第一~第二实施方式的尿布1A~1B中,背面片3如图2所示,由树脂膜31和无纺布32的叠层体形成,但也可以由一个片形成。在由一个片形成的情况下,在其非肌肤相对面上印刷有印刷8a和印刷8b中的至少一个。
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性物品除了尿布1A~1B的展开型一次性尿布以外,还可以是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生理用卫生巾等。
关于上述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以下的吸收性物品。
<1>
一种吸收性物品,具有纵长的吸收性主体,上述吸收性主体具有透液性的正面片、难透液性的背面片和配置于这些片之间的吸收体,该吸收性主体被划分成穿戴时位于穿戴者的腹侧的腹侧部、位于背侧的背侧部和配置于该腹侧部与该背侧部之间的裆部,其中,
上述吸收性物品在以上述腹侧部和上述背侧部重叠的方式在上述裆部折叠的状态下,在从上述背面片侧外观观察该裆部时能够识别的折叠区域,形成有靠上述腹侧部的折叠部腹侧区域和靠上述背侧部的折叠部背侧区域,
仅在上述折叠部腹侧区域和上述折叠部背侧区域中任一方的区域配置有印刷,或者在上述折叠部腹侧区域和上述折叠部背侧区域中分别配置有在该折叠部腹侧区域和该折叠部背侧区域互不相同的印刷,该印刷至少被任一方的区域的外周缘分割。
<2>
如上述<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在上述折叠部腹侧区域和上述折叠部背侧区域分别配置有在该折叠部腹侧区域和该折叠部背侧区域互不相同的印刷,该印刷分别为图样,
上述折叠部腹侧区域的印刷和上述折叠部背侧区域的印刷,被在宽度方向上横长地连通上述折叠区域的无花纹区域分隔。
<3>
如上述<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仅在上述折叠部腹侧区域和上述折叠部背侧区域中任一方的区域配置有印刷,该印刷为图样或设计图案。
<4>
如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上述印刷的印刷面中,吸收性物品的构成材料的底色为白色系,上述印刷被着色为白色系以外的颜色。
<5>
如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上述折叠部腹侧区域的印刷和上述折叠部背侧区域的印刷以不同的颜色被着色。
<6>
如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从上述背面片侧对展开状态的该吸收性主体进行外观观察,在上述吸收性主体的上述裆部中的沿纵向的两侧缘部分别配置有标记印刷,
该吸收性物品沿着将上述标记印刷相互连结的假想线被折叠。
<7>
如上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在上述吸收性主体中,在沿纵向的两侧部,分别隔着上述正面片配置有侧片,该侧片位于该正面片的肌肤相对面侧,遍及纵向的整个侧部区域配设固定,各该侧片的横向的内侧的端部为自由端,在该自由端附近在纵向上以伸长状态配设固定有用于形成立体皱褶的弹性部件,穿戴时,利用该弹性部件的收缩力,从自由端起规定宽度的部分离开上述正面片而形成立体皱褶。
<8>
如上述<7>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上述侧片的横向的外侧的端部与上述背面片固定,在各该侧片的外侧的端部与该背面片之间,在裆部,在纵向上以伸长状态配设固定有用于形成腿部皱褶的弹性部件,穿戴时,利用该弹性部件的收缩力形成腿部皱褶。
<9>
如上述<1>~<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上述标记印刷在上述吸收性物品被折叠的状态下,从上述背面片侧外观观察时不能够识别。
<10>
如上述<1>~<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上述标记印刷的颜色与上述印刷的颜色存在互为补色的关系。
<11>
如上述<6>~<10>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上述标记印刷的大小为0.3cm2以上5cm2以下,优选1.0cm2以上3.0cm2以下。
<12>
如上述<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在多个折叠状态的上述吸收性物品以背侧部和腹侧部为相同朝向的方式被重叠包装的状态下,配置于上述折叠区域的印刷在相邻的该吸收性物品彼此之中不同。
<13>
如上述<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上述印刷为图样或设计图案,图样是由规则地印刷的多个图形和该图形的颜色形成的图样。
<14>
如上述<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上述不同的印刷是如下任一种情况:一个印刷为图样、另一个印刷为设计图案的情况;一个印刷的设计图案和另一个印刷的设计图案不同的情况;一个印刷的图样和另一个印刷的图样不同的情况。
<15>
如上述<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上述不同的图样是如下任一种情况:(a)形成该印刷的各个图形的形态(形状、大小)不同的情况;(b)形成该印刷的各个图形的形态相同、其配置位置不同的情况;(c)形成该印刷的各个图形的形态相同、其颜色不同的情况。
<16>
如上述<15>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形成上述印刷的各个图形的形态(形状、大小)不同的情况是,该印刷是蓝色的星形形状的图形分别在纵向和横向上隔开相等间隔均匀地分散配置而形成的。
<17>
如上述<15>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形成上述印刷的各个图形的形态相同、其配置位置不同的情况是,该印刷是蓝色的正圆形状的图形分别在纵向和横向上交错状地均匀地分散配置而形成的。
<18>
如上述<15>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形成上述印刷的各个图形的形态相同、其颜色不同的情况是,该印刷是蓝色的微小图形分别在纵向和横向上全涂状地形成。
<19>
一种包装构造体,其是将上述<1>~<1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重叠多个并收纳于包装中而成的吸收性物品的包装构造体,
配置于上述折叠区域的印刷在相邻的该吸收性物品彼此之中不同。
<20>
上述<1>~<1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上述吸收性物品为一次性尿布。
<21>
如上述<20>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中,
在上述吸收性物品的上述吸收性主体中,沿纵向的两侧部分别隔着上述正面片配置有侧片,该侧片处于该正面片的肌肤相对面侧,遍及纵向的整个侧部配设固定,该侧片的横向的内侧的端部为自由端,在自由端附近在纵向上以伸长状态配设固定有用于形成立体皱褶的弹性部件,穿戴时,利用该弹性部件的收缩力,从自由端起规定宽度的部分离开该正面片而形成立体皱褶。
<22>
如上述<21>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中,
上述侧片的横向的外侧的端部与上述背面片固定,在该侧片的外侧的端部与该背面片之间,在裆部,在纵向上以伸长状态配设固定有用于形成腿部皱褶的弹性部件,穿戴时,利用该弹性部件的收缩力形成腿部皱褶。
<23>
如上述<20>~<22>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中,
具有在上述吸收性主体的背侧部的左右两外方连接设置的左右一对的伸缩翼片。

Claims (19)

1.一种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具有纵向较长的吸收性主体,所述吸收性主体具有透液性的正面片、难透液性的背面片和配置于这些片之间的吸收体,该吸收性主体被划分成穿戴时位于穿戴者的腹侧的腹侧部、位于背侧的背侧部和配置于该腹侧部与该背侧部之间的裆部, 
所述吸收性物品在所述裆部折叠,使得所述腹侧部和所述背侧部重叠,在该状态下,在从所述背面片侧外观观察该裆部时能够识别的折叠区域中,形成有靠近所述腹侧部的折叠部腹侧区域和靠近所述背侧部的折叠部背侧区域, 
仅在所述折叠部腹侧区域和所述折叠部背侧区域中任一方的区域配置有印刷,或者在所述折叠部腹侧区域和所述折叠部背侧区域中分别配置有在该折叠部腹侧区域和该折叠部背侧区域互不相同的印刷,该印刷至少被任一方的区域的外周缘分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折叠部腹侧区域和所述折叠部背侧区域分别配置有在该折叠部腹侧区域和该折叠部背侧区域互不相同的印刷,该印刷分别为图样, 
所述折叠部腹侧区域的印刷和所述折叠部背侧区域的印刷,被无花纹区域分隔,该无花纹区域在宽度方向上横向较长地连通所述折叠区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仅在所述折叠部腹侧区域和所述折叠部背侧区域中任一方的区域配置有印刷,该印刷为图样或设计图案。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刷的印刷面中,吸收性物品的构成材料的底色为白色系,所述印刷被上色为白色系以外的颜色。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叠部腹侧区域的印刷和所述折叠部背侧区域的印刷以不同的颜色被上色。 
6.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背面片侧对展开状态的该吸收性主体进行外观观察,在所述吸收性主体的所述裆部中的沿纵向的两侧缘部分别配置有标记印刷, 
该吸收性物品沿着将所述标记印刷相互连结的假想线被折叠, 
所述假想线在所述吸收性物品中,形成于与沿横向延伸的中心线相同的位置。 
7.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吸收性主体中,在沿纵向的两侧部,分别隔着所述正面片配置有侧片,该侧片位于该正面片的肌肤相对面侧,遍及纵向的整个侧部区域配设固定,各该侧片的横向的内侧的端部为自由端,在该自由端附近在纵向上以伸长状态配设固定有用于形成立体皱褶的弹性部件,穿戴时,从自由端起规定宽度的部分从所述正面片立起而形成立体皱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片的横向的外侧的端部与所述背面片固定,在各该侧片的外侧的端部与该背面片之间,在裆部,在纵向上以伸长状态配设固定有用于形成腿部皱褶的弹性部件。 
9.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标记印刷的颜色是所述印刷的颜色的补色。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标记印刷的大小为0.3cm2以上5cm2以下。 
11.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多个折叠状态的所述吸收性物品以背侧部和腹侧部为相同朝向的方式被重叠包装的状态下,配置于所述折叠区域的印刷在相邻的吸收性物品之中相互不同。 
12.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刷为图样或设计图案,图样由规则排列的带有颜色的多个图形形成。 
13.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不同的印刷指的是如下任一种情况:一个印刷为图样、另一个印刷为设计图案;一个印刷的设计图案和另一个印刷的设计图案不同;一个印刷的图样和另一个印刷的图样不同。 
1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不同的图样指的是如下任一种情况:(a)形成该印刷的各个图形的形态不同;(b)形成该印刷的各个图形的形态相同、其配置位置不同;(c)形成该印刷的各个图形的形态相同、其颜色不同,其中,所述形态包括形状和大小。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形成所述印刷的各个图形的形态不同时,该印刷是蓝色的星形形状的图形分别在纵向和横向上隔开相等间隔均匀地分散配置而形成的。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形成所述印刷的各个图形的形态相同、其配置位置不同时,该印刷是蓝色的正圆形状的图形分别在纵向和横向上交错状地均匀地分散配置而形成的。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形成所述印刷的各个图形的形态相同、其颜色不同时,该印刷是 蓝色的微小图形分别在纵向和横向上全涂状配置而形成的。 
18.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具有在所述吸收性主体的背侧部的左右两外侧连接设置的左右一对的伸缩翼片。 
19.一种包装构造体,其是将所述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重叠多个并收纳于包装中而形成的吸收性物品的包装构造体,其特征在于: 
配置于所述折叠区域的印刷在相邻的吸收性物品之中相互不同。 
CN201320882031.5U 2013-01-28 2013-12-30 吸收性物品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9856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12924A JP6227253B2 (ja) 2013-01-28 2013-01-28 吸収性物品
JP2013-012924 2013-01-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98560U true CN203898560U (zh) 2014-10-29

Family

ID=51264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882031.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98560U (zh) 2013-01-28 2013-12-30 吸收性物品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227253B2 (zh)
CN (1) CN203898560U (zh)
RU (1) RU143527U1 (zh)
TW (1) TWM48502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99312A (zh) * 2014-12-26 2017-08-01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包括利用喷墨印刷的印刷工序的尿布的制造方法
CN107635517A (zh) * 2015-06-18 2018-01-26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性物品的片状部件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CN110891876A (zh) * 2017-06-30 2020-03-17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性物品的包装体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52433B2 (ja) 2019-10-15 2023-04-05 株式会社瑞光 使い捨て着用物品の製造における印刷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54549B2 (ja) * 2003-09-03 2007-08-08 株式会社リブドゥ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パンツ型使い捨ておむつ
JP4975678B2 (ja) * 2008-04-17 2012-07-11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カラーデザインを有する使い捨て紙おむつ
TWM405257U (en) * 2010-10-14 2011-06-11 Po-An Tsai Paper diaper with improved buckle structure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99312A (zh) * 2014-12-26 2017-08-01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包括利用喷墨印刷的印刷工序的尿布的制造方法
CN106999312B (zh) * 2014-12-26 2020-10-16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包括利用喷墨印刷的印刷工序的尿布的制造方法
CN107635517A (zh) * 2015-06-18 2018-01-26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性物品的片状部件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CN107635517B (zh) * 2015-06-18 2019-05-14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性物品的片状部件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CN110891876A (zh) * 2017-06-30 2020-03-17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性物品的包装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143527U1 (ru) 2014-07-27
JP6227253B2 (ja) 2017-11-08
JP2014144049A (ja) 2014-08-14
TWM485021U (zh) 2014-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19290B (zh) 吸收性物品的收容体
KR101815724B1 (ko) 개별 포장 제품
JP5951186B2 (ja) 個包装製品
CN203898560U (zh) 吸收性物品
KR100863777B1 (ko) 일회용 기저귀
CN103356343B (zh) 吸收性物品的包装体
TWI533851B (zh) The packaging of absorbent articles
BR112012008928B1 (pt) método para fabricar um artigo absorvente descartável tendo múltiplos componentes
KR20120114266A (ko) 표시창을 갖춘 포장용기
WO2017038255A1 (ja) 吸収性物品包装体
JP2011136741A (ja) 吸収性物品用包装体
CN106456418A (zh) 具有改良密封性和使用者提示装置的包装单元及用于制造此包装单元的方法
CN110664543B (zh) 吸收性物品包装体
CN104271098A (zh) 外罩组件和一次性吸收性物品
JP6189536B2 (ja) 複数の個包装された物品を含むパッケージ
CN206142077U (zh) 吸收性物品包装袋及其与吸收性物品独立包装体的组合体
US9642433B2 (en) Gelatinize hairdressing foil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CN201128300Y (zh) 具有保护膜的折叠宣传册
CN110269755A (zh) 吸收性物品包装体
JP6073436B1 (ja) 吸収性物品包装体
CN106696409A (zh) 用于卫生产品、特别是卫生巾的多层包装膜
CN208562212U (zh) 一种组合式层叠贴纸
CN108992251A (zh) 吸收性物品的单个包装体及吸收性物品的单个包装体的制造方法
CN213993936U (zh) 吸收性物品包装体和吸收性物品包装体的包装
CN207220437U (zh) 眼皮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