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85021U - 吸收性物品及包裝構造體 - Google Patents

吸收性物品及包裝構造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85021U
TWM485021U TW103200467U TW103200467U TWM485021U TW M485021 U TWM485021 U TW M485021U TW 103200467 U TW103200467 U TW 103200467U TW 103200467 U TW103200467 U TW 103200467U TW M485021 U TWM485021 U TW M485021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bsorbent article
region
imprint
folded
patter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2004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ina Tomita
Original Assignee
Ka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o Corp filed Critical Kao Corp
Publication of TWM4850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85021U/zh

Links

Landscapes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Description

吸收性物品及包裝構造體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拋棄式尿布等吸收性物品。
拋棄式尿布、經期衛生棉等吸收性物品一般地於摺疊狀態下將複數片重疊地壓縮之後進行包裝而出售。使用者自如此般經包裝之包裝構造體中取出吸收性物品之情形時,難以逐片地取出。
例如,於日本專利特開2005-237768號公報中記載有對穿戴時位於穿戴者之腹側之腹側部及位於背側之背側部施加有互不相同之顏色、印記、圖形等之拋棄式尿布。又,例如,於日本專利特開2010-284430號公報中記載有於前身片區域與後身片區域形成有互不相同之圖案印記之拋棄式尿布。根據日本專利特開2005-237768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2010-284430號公報記載之拋棄式尿布,可容易地區別腹側部(前身片)與背側部(後身片)。
然而,於拋棄式尿布經包裝之包裝構造體中,一般地,以於其取出口能夠看到摺疊狀態之拋棄式尿布之胯下部之方式以摺疊狀態重疊有複數片,因此,即便對腹側部(前身片)及背側部(後身片)施加顏色、印記、圖形等,亦與取出性無關,難以逐片地取出。
例如,於日本專利特開2005-74157號公報中記載有於經摺疊之尿布本體之外表面部形成有配置有文字、圖案印記等之顯示部之拋棄式尿布。根據日本專利特開2005-74157號公報記載之拋棄式尿布,於經 包裝之包裝構造體中,可自其取出口辨別顯示部。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吸收性物品,其包含縱長之吸收性本體,該吸收性本體包含液體透過性之正面片材、液體難透過性之背面片材、及配置於該等片材間之吸收體,且劃分為於穿著時位於穿著者之腹側之腹側部、位於背側之背側部及配置於該腹側部與該背側部之間之胯下部。上述吸收性物品於以上述腹側部與上述背側部重疊之方式在上述胯下部摺疊之狀態下自上述背面片材側觀察外觀時可視認該胯下部之摺疊區域形成有靠近上述腹側部之摺疊部腹側區域及靠近上述背側部之摺疊部背側區域。僅於上述摺疊部腹側區域及上述摺疊部背側區域之任一者配置有印記或者於上述摺疊部腹側區域及上述摺疊部背側區域分別配置有於該摺疊部腹側區域與該摺疊部背側區域互不相同之印記,該印記至少於任一個區域之外周緣被分割。
1A‧‧‧拋棄式尿布
1B‧‧‧拋棄式尿布
2‧‧‧正面片材
3‧‧‧背面片材
4‧‧‧吸收體
5‧‧‧吸收性本體
5s‧‧‧側部
5s1‧‧‧側緣部
6‧‧‧側片
7a‧‧‧片材
7b‧‧‧伸縮片
8a‧‧‧印記
8a1‧‧‧印記
8b‧‧‧印記
8b1‧‧‧印記
9‧‧‧標記印記
10‧‧‧摺疊區域
10a‧‧‧摺疊部腹側區域
10b‧‧‧摺疊部背側區域
10c‧‧‧素色區域
31‧‧‧樹脂薄膜
32‧‧‧不織布
41‧‧‧吸收性芯體
42‧‧‧包芯片材
50‧‧‧吸收性本體之連續體
60‧‧‧側片之連續體
61‧‧‧立體褶皺形成用之彈性構件
62‧‧‧腿部褶皺形成用之彈性構件
100‧‧‧包裝構造體
101‧‧‧包裝
A‧‧‧腹側部
B‧‧‧背側部
C‧‧‧胯下部
CL‧‧‧中心線
IL‧‧‧假想線
X‧‧‧方向
Y‧‧‧方向
Z‧‧‧方向
圖1係自背面片材側觀察將作為本創作之第1實施形態之展開型拋棄式尿布伸長地展開之狀態所得的平面圖。
圖2係圖1之X1-X1線剖面圖。
圖3係於將圖1所示之拋棄式尿布對折地摺疊之狀態下對胯下部自背面片材側觀察外觀所得之圖。
圖4(a)~圖4(c)係自背面片材側觀察將其他拋棄式尿布伸長地展開之狀態所得的平面圖。
圖5(a)~圖5(c)係於將圖4(a)~圖4(c)所示之拋棄式尿布對折地摺疊之狀態下對胯下部自背面片材側觀察外觀所得之圖。
圖6係用以對圖1所示之拋棄式尿布之製造方法進行說明之圖。
圖7係表示將複數片圖1所示之拋棄式尿布重疊地收容於包裝而成之包裝構造體之取出口打開之狀態的圖。
圖8(a)~圖8(b)係表示將複數片其他拋棄式尿布重疊地收容於包裝而成之包裝構造體之取出口打開之狀態的圖。
圖9係自背面片材側觀察將作為本創作之第2實施形態之展開型拋棄式尿布伸長地展開之狀態所得的平面圖。
圖10係於將圖9所示之拋棄式尿布對折地摺疊之狀態下對胯下部自背面片材側觀察外觀所得的圖。
圖11(a)~圖11(b)係自背面片材側觀察將其他拋棄式尿布伸長地展開之狀態所得的平面圖。
圖12(a)~圖12(b)係於將圖11(a)~圖11(b)所示之拋棄式尿布對折地摺疊之狀態下對胯下部自背面片材側觀察外觀所得的圖。
然而,根據日本專利特開2005-74157號公報記載之拋棄式尿布,於經包裝之包裝構造體之取出口,相鄰之拋棄式尿布之顯示部相互重疊,因此,根據配置於顯示部之文字、圖案印記等之大小,而有如下情形,即,配置於相鄰之拋棄式尿布之顯示部之文字、圖案印記等彼此相互重合,難以瞬間辨別出1片拋棄式尿布,而難以逐片地取出。
因此,本創作係與提供對上述先前技術進行改良後所得之吸收性物品相關。
本創作提供一種吸收性物品,其包含縱長之吸收性本體,該吸收性本體包含液體透過性之正面片材、液體難透過性之背面片材、及配置於該等片材間之吸收體,且劃分為於穿著時位於穿著者之腹側之腹側部、位於背側之背側部及配置於該腹側部與該背側部之間之胯下部,上述吸收性物品於以上述腹側部與上述背側部重疊之方式在上述胯下部摺疊之狀態下自上述背面片材側觀察外觀時可視認該胯下部之摺疊區域形成有靠近上述腹側部之摺疊部腹側區域及靠近上述背側部之摺疊部背側區域,僅於上述摺疊部腹側區域及上述摺疊部背側區域 之任一者配置有印記或者於上述摺疊部腹側區域及上述摺疊部背側區域分別配置有於該摺疊部腹側區域與該摺疊部背側區域互不相同之印記,該印記至少於任一個區域之外周緣被分割。
根據本創作之吸收性物品,容易瞬間辨別出為1片吸收性物品,於經包裝之狀態下,亦可逐片地取出。
以下,針對本創作之吸收性物品,根據其較佳之第1實施形態,一面參照圖1~圖8一面進行說明。
第1實施形態之拋棄式尿布1A(以下,亦稱為「尿布1A」)係所謂展開型拋棄式尿布,其包含縱長之吸收性本體5,該吸收性本體5如圖2所示,包含液體透過性之正面片材2、液體難透過性之背面片材3、及配置於該等片材2、3間之吸收體4,且如圖1所示,劃分為於穿著時位於穿著者之腹側之腹側部A、位於背側之背側部B、及配置於腹側部A與背側部B之間之胯下部C。如圖1所示,尿布1A形成為相對於沿尿布1A之縱向延伸之中心線CL左右對稱。再者,各圖所示之「Y方向」係與中心線CL平行之方向,亦為與尿布之縱向相同之方向。又,各圖所示之「X方向」係與中心線CL正交之方向,亦為與尿布之橫向相同之方向。
又,於本說明書中,所謂「肌膚對向面」,係指吸收性本體5等各構件之正背兩面中於穿著時配置於穿著者之肌膚側之面,所謂「非肌膚對向面」,係指吸收性本體5等各構件之正背兩面中於穿著時朝向與穿著者之肌膚側為相反側之面。
若對尿布1A詳細地進行敍述,則尿布1A之吸收性本體5係如圖1所示,為於展開且伸長之狀態下於縱向(Y方向)上較長之矩形狀,於展開且伸長之狀態下,腹側部A、背側部B及胯下部C係將吸收性本體5之縱向(Y方向)之全長以大致3等分之方式劃分時之各區域。如圖2所示,吸收性本體5包含形成尿布1A之內表面之正面片材2、形成尿布 1A之外表面之背面片材3、及介於該等片材2、3間之於縱向(Y方向)上較長之液體保持性之吸收體4。於尿布1A中,如圖2所示,背面片材3係包含樹脂薄膜31與不織布32之積層體,於樹脂薄膜31之非肌膚接觸面配置不織布32而形成。於尿布1A中,如圖2所示,吸收體4係利用包含透水性之薄紙或不織布之包芯片材42被覆紙漿纖維等纖維之集合體(亦可為不織布)或使其保持吸水性聚合物之粒子而成之吸收性芯體41所形成。於尿布1A中,吸收性芯體41係形成為於縱向(Y方向)上較長,成為於胯下部C兩側部朝著內側變細之形狀。如圖1、圖2所示,正面片材2及背面片材3分別覆蓋吸收體4之肌膚對向面側之整面及非肌膚對向面側之整面,且自吸收體4之周緣延伸。自吸收體4之周緣延伸之正面片材2之部分與背面片材3之部分固定。又,如圖2所示,正面片材2之橫向(X方向)之長度短於背面片材3之橫向(X方向)之長度。
於尿布1A之吸收性本體5,如圖2所示,於沿著縱向(Y方向)之兩側部5s、5s分別介隔正面片材2而配置有側片6。如圖2所示,側片6係遍及正面片材2之肌膚對向面側且Y方向之側部整個區域地配設並固定。各側片6之橫向(X方向)之內側(靠近中心線CL)之端部係如圖2所示,成為自由端,立體褶皺形成用之彈性構件61以縱向(Y方向)上伸長狀態配設並固定於自由端附近,於穿著時,藉由上述彈性構件之收縮力,距離自由端特定寬度之部分自正面片材2分離而形成立體褶皺。
各側片6之橫向(X方向)之外側之端部係如圖2所示,與背面片材3固定,於各側片6之外側之端部與背面片材3之間,於胯下部C,腿部褶皺形成用之彈性構件62以縱向(Y方向)上伸長狀態配設並固定,於穿著時,藉由上述彈性構件之收縮力而形成腿部褶皺。
又,如圖1所示,尿布1A包含連設於吸收性本體5之背側部B之左右兩外側之左右一對伸縮片7b、7b。尿布1A之一對伸縮片7b、7b係 於背側部B,其靠近中心線CL之端部固定於背面片材3之不織布32之非肌膚對向面,而連設於吸收性本體5之背側部B之左右兩外側。再者,於尿布1A中,一對伸縮片7b、7b固定於背面片材3之不織布32之非肌膚對向面,但亦可固定於介隔正面片材2而配置之側片6與背面片材3之樹脂薄膜31之間。安裝有包含機械性面狀扣件之公型構件之固著部之黏扣帶(未圖示)向X方向外側延伸地安裝於各伸縮片7b。伸縮片7b使用接著劑或熔合等方法而固定。
又,如圖1所示,尿布1A包含連設於吸收性本體5之腹側部A之左右兩外側之左右一對片材7a、7a。尿布1A之一對片材7a、7a係於腹側部A,如圖1所示,其靠近中心線CL之端部固定於介隔正面片材2而配置之側片6與背面片材3之樹脂薄膜31之間,而連設於吸收性本體5之腹側部A之左右兩外側。再者,於尿布1A中,一對片材7a、7a固定於側片6與背面片材3之樹脂薄膜31之間,但亦可固定於背面片材3之不織布32之非肌膚對向面。片材7a使用接著劑或熔合等方法而固定。
進而,如圖1所示,尿布1A係於背面片材3之樹脂薄膜31之非肌膚對向面,於較沿尿布1A之橫向(X方向)延伸之中心線更靠腹側部A之區域印刷有印記8a,於較沿尿布1A之橫向(X方向)延伸之中心線更靠背側部B之區域印刷有印記8b。於尿布1A中,如圖1所示,印記8a及印記8b於自背面片材3側觀察外觀時可透過背面片材3之不織布32被視認。
如圖1所示,印記8a與印記8b成為互不相同之印記。此處,所謂印記,係指包括花紋、設計圖。所謂花紋,係指由規則地印刷之複數個圖形與該圖形之顏色所形成之花紋,亦包括規則地印刷各個微小之圖形而粗略地觀察時成為滿塗佈狀之花紋。而且,所謂不同之印記,係指如下情形,即,印記8a及印記8b中一者為花紋且另一者為設計圖;印記8a及印記8b中一者之設計圖與另一者之設計圖不同;印記8a 及印記8b中一者之花紋與另一者之花紋不同。此處,所謂「花紋不同」,係指包括如下情形,即,(a)形成此印記之各個圖形之形態(形狀、大小)不同;(b)即便形成此印記之各個圖形之形態相同,其配置位置亦不同;而且,包括如下情形,即,(c)即便形成此印記之各個圖形之形態相同,其顏色亦不同。以下,舉例對該等具體地進行說明。
(a)形成此印記之各個圖形之形態(形狀、大小)不同之情形
例如,圖1所示之印記8a係藍色之星型形狀之圖形於縱向(Y方向)及橫向(X方向)分別隔開等間隔均勻地分散配置而形成。圖1所示之星形形狀之印記8a係其面積為5cm2 左右者,以4列4行分別配置於縱向(Y方向)及橫向(X方向)。
與此相對,圖1所示之印記8b係藍色之正圓形狀之圖形於縱向(Y方向)及橫向(X方向)分別隔開等間隔均勻地分散配置而形成。圖1所示之正圓形狀之印記8b係其面積為5cm2 左右者,以4列4行分別配置於縱向(Y方向)及橫向(X方向)。
如此,圖1所示之印記8a與印記8b係形成印記8a之星形形狀之圖形之形態與形成印記8b之正圓形狀之圖形之形態不同而花紋不同之例。
除此以外,例如,圖4(a)所示之印記8a係藍色之正圓形狀之圖形於縱向(Y方向)及橫向(X方向)分別隔開等間隔均勻地分散配置而形成。圖4(a)所示之正圓形狀之印記8a係其面積為0.05cm2 左右者。
與此相對,圖4(a)所示之印記8b係藍色之正圓形狀之圖形於縱向(Y方向)及橫向(X方向)分別呈鋸齒狀均勻地分散配置而形成。圖4(a)所示之正圓形狀之印記8b係其面積為0.3cm2 左右者。
如此,圖4(a)所示之印記8a與印記8b係形成印記8a之正圓形狀之圖形之大小與形成印記8b之正圓形狀之圖形之大小不同而花紋不同之 例。
(b)即便形成此印記之各個圖形之形態相同,其配置位置亦不同之情形
例如,圖4(b)所示之印記8a係藍色之正圓形狀之圖形於縱向(Y方向)及橫向(X方向)分別呈鋸齒狀均勻地分散配置而形成。圖4(b)所示之正圓形狀之印記8a係其面積為5cm2 左右者。
與此相對,圖4(b)所示之印記8b係藍色之正圓形狀之圖形於縱向(Y方向)及橫向(X方向)分別隔開等間隔呈4列4行均勻地分散配置而形成。圖4(b)所示之正圓形狀之印記8b之面積與印記8a之面積相同。
如此,圖4(b)所示之印記8a與印記8b係形成印記8a之正圓形狀之圖形與形成印記8b之正圓形狀之圖形之形狀、大小相同但配置位置不同而花紋不同之例。
(c)即便形成此印記之各個圖形之形態相同,其顏色亦不同之情形
例如,圖4(c)所示之印記8a係藍色之微小之圖形於縱向(Y方向)及橫向(X方向)分別密集地配置而形成為滿塗佈狀。
與此相對,圖4(c)所示之印記8b係紅色之微小之圖形於縱向(Y方向)及橫向(X方向)分別密集地配置而形成為滿塗佈狀。
如此,圖4(c)所示之印記8a與印記8b係形成印記8a之圖形與形成印記8b之圖形相同但滿塗佈狀之顏色不同而花紋不同之例。
此處,所謂「顏色不同」,係指具有人在視覺上可充分辨別出之色差。於計算色差之情形時,使用JIS-Z-8729中規定之「L* a* b*表色系」中之△E* 值。此處,△E* 係利用下式(1)而求得之值。
△E* =[(△L* )2 +(△a* )2 +(△b* )2 ]1/2 …(1)
(△L* 、△a* 、△b* 係兩顏色間之L* 值、a* 值、b* 值之差。例如,△L* 係根據△L* =L* 2 -L* 1 而計算。)
因此,作為人在視覺上可充分辨別出之色差即不同之顏色,較佳為△E* 值為8以上。
於「L* a* b* 表色系」中,L* 表示亮度,a* 、b* 表示顏色之方向,a* 表示大致紅色方向,-a* 表示大致綠色方向,b* 表示大致黃色方向,-b* 表示大致藍色方向。該等值可使用日本電色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簡易型分光色差計NF333(商品名)而獲得。
於利用簡易型分光色差計NF333之計測方法中,以訂書機式(stapler type)安裝8mm之ND120感測器而進行計測。
進而,就視認性之方面而言,不同之顏色較佳為處於補色關係之顏色。
又,如圖1所示,尿布1A係於對展開狀態之吸收性本體5自背面片材3側觀察外觀時吸收性本體5之胯下部C中之沿著縱向(Y方向)之兩側緣部5s1分別配置有標記印記9。所謂展開狀態,係指上述尿布1A於長邊方向及寬度方向上伸展而尿布中所配置之彈性構件伸展之狀態。所謂側緣部5s1,係指吸收性本體5之側部5s中之位於橫向(X方向)外側之緣部之部分。於尿布1A中,如圖1所示,標記印記9係於橫向(X方向)上較長之矩形狀之圖形。於尿布1A中,如圖2所示,標記印記9係印刷於背面片材3之樹脂薄膜31之非肌膚對向面,自背面片材3側觀察外觀時可透過背面片材3之不織布32被視認。就視認性之觀點而言,標記印記9之大小較佳為0.3cm2 以上5cm2 以下,進而較佳為1.0cm2 以上3.0cm2 以下。再者,上述尿布1A處於自然狀態(彈性構件收縮而形成有皺襞之狀態)之情形時,以縱貫上述標記印記9之方式配置之胯下部C之彈性構件與經固定之片材一起收縮而形成皺襞,因此,標記印記9處於在該狀態下自背面側觀察外觀時完全看不到或者能夠視認一部分之狀態。
如圖3所示,尿布1A係於以腹側部A與背側部B重疊之方式在胯 下部C摺疊之狀態下自背面片材3側觀察外觀時可視認該胯下部C之摺疊區域10形成有靠近腹側部A之摺疊部腹側區域10a及靠近背側部B之摺疊部背側區域10b。所謂本創作中之摺疊區域10,係指在將拋棄式尿布收納於包裝中之狀態下將該包裝拆封時可自拆封部視認之處於摺疊狀態之吸收性物品(拋棄式尿布)之胯下部C之區域,短邊方向之長度為0.5~2cm,長邊方向之長度與吸收性物品之胯下部之寬度相等。由於尿布1A之厚度之大部分為吸收體之厚度,故摺疊區域之短邊方向之長度之大部分為經摺疊之吸收體之厚度。該等尺寸係設想經包裝之狀態,利用丙烯酸板(15×30cm)自腹側部與背側部夾持1片吸收性物品經摺疊之狀態之尿布,並自一側施加5kPa之壓縮荷重(包裝狀態),對此時之摺疊區域進行測定而獲得。
若使用尿布1A具體地進行說明,則如圖3所示,尿布1A係沿著將分別配置於尿布1A之兩側緣部5s1、5s1之標記印記9彼此連結之假想線IL(參照圖1),以尿布1A之腹側部A與背側部B重疊之方式,所謂對折地摺疊。而且,進而,將較於胯下部C兩側部朝著內側變細之吸收性芯體41更靠寬度方向(X方向)外側之部分以標記印記9為基準自非肌膚對向面側朝著肌膚對向面側向內側彎折,而將尿布1A摺疊。所謂摺疊區域10,係指自胯下部C之背面片材3側觀察外觀時可視認如此般摺疊之尿布1A之狀態之區域。而且,所謂摺疊部腹側區域10a,係指摺疊區域10中之較假想線IL更靠腹側部A之區域,所謂摺疊部背側區域10b,係指摺疊區域10中之較假想線IL更靠背側部B之區域。假想線IL(參照圖1)係形成於與尿布1A中沿橫向(X方向)延伸之中心線相同之位置。
由於尿布1A如上述般摺疊,故標記印記9係如圖3所示,於尿布1A經摺疊之狀態下自背面片材3側觀察外觀時無法被視認。又,標記印記9較佳為於將尿布1A穿著於穿著者之狀態下自背面片材3側觀察 外觀時亦無法被視認。
又,如圖3所示,於摺疊部腹側區域10a及摺疊部背側區域10b分別配置有於摺疊部腹側區域10a與摺疊部背側區域10b互不相同之印記8a1、8b1,該印記8a1、8b1係於後視時,至少於任一個區域10a、10b之外周緣被分割。此處,所謂摺疊部腹側區域10a或摺疊部背側區域10b之外周緣,係指於以吸收性物品(尿布1A)之背側部B及腹側部A各自之肌膚接觸面側相對之方式於胯下部C對折之狀態下,對在該胯下部C自背面片材3側翻折之部分觀察外觀(後視),將沿寬度方向(X方向)對橫向較長之面(即摺疊區域)繪製沿寬度方向延伸之縱向平分線時之腹側設為摺疊部腹側區域10a,將背側設為摺疊部背側區域10b時,該等區域之後視時之腹側之外周之輪廓或背側之外周之輪廓。若具體地進行說明,則如上所述,印記8a、8b係花紋,配置於尿布1A之腹側部A之印記8a係下述之構成材料之本色為白色系以外之顏色例如藍色之星型形狀之圖形均勻地分散配置而形成的花紋,配置於尿布1A之背側部B之印記8b亦為白色系以外之顏色例如藍色之正圓形狀之圖形均勻地分散配置而形成的花紋。因此,於尿布1A經摺疊之狀態下,如圖3所示,自胯下部C之背面片材3側觀察外觀時,於摺疊部腹側區域10a,印記8a之一部分印記8a1於摺疊部腹側區域10a之外周緣被分割,於摺疊部背側區域10b,印記8b之一部分印記8b1於摺疊部背側區域10b之外周緣被分割,而成為互不相同之印記。即,於摺疊部腹側區域10a,星型形狀之圖形於橫向(X方向)排列複數個而形成之印記8a1於摺疊部腹側區域10a之外周緣被分割,而配置有經分割之星型形狀於橫向(X方向)排列複數個而成之印記8a1之一部分,於摺疊部背側區域10b,正圓形狀之圖形於橫向(X方向)排列複數個而形成之印記8b1於摺疊部背側區域10b之外周緣被分割,而配置有半圓形狀於橫向(X方向)排列複數個而成之印記8b1之一部分,印記8a1之一部分與印 記8b1之一部分成為互不相同之印記。
若根據圖4(a)~圖4(c)所示之其他例,對在摺疊部腹側區域10a與摺疊部背側區域10b配置有互不相同之印記8a1、8b1之情況具體地進行說明,則圖4(a)所示之印記8a係藍色之正圓形狀之圖形均勻地分散配置而形成之花紋,圖4(a)所示之印記8b係藍色之正圓形狀之圖形呈鋸齒狀均勻地分散配置而形成之花紋。因此,於尿布經摺疊之狀態下,如圖5(a)所示,自胯下部C之背面片材3側觀察外觀時,於摺疊部腹側區域10a配置有印記8a之一部分印記8a1即正圓形狀之圖形於橫向(X方向)排列複數個而形成之印記8a1,於摺疊部背側區域10b配置有印記8b之一部分印記8b1即正圓形狀之圖形於橫向(X方向)排列複數個而形成之印記8b1,該印記8b1之位於X方向之兩端之部分於摺疊部背側區域10b之外周緣被分割,印記8a1與印記8b1之一部分成為互不相同之印記。
又,圖4(b)所示之印記8a係藍色之正圓形狀之圖形呈鋸齒狀均勻地分散配置而形成之花紋,圖4(b)所示之印記8b係藍色之正圓形狀之圖形均勻地分散配置而形成之花紋。因此,於尿布經摺疊之狀態下,如圖5(b)所示,自胯下部C之背面片材3側觀察外觀時,於摺疊部腹側區域10a,正圓形狀之圖形於橫向(X方向)排列2個而形成之印記8a1於摺疊部腹側區域10a之外周緣被分割,而配置有半圓形狀於橫向(X方向)排列2個而成之印記8a1之一部分,於摺疊部背側區域10b,正圓形狀之圖形於橫向(X方向)排列複數個而形成之印記8b1於摺疊部背側區域10b之外周緣被分割,而配置有半圓形狀於橫向(X方向)排列複數個而形成之印記8b1之一部分,印記8a1之一部分與印記8b1之一部分成為互不相同之印記。
又,圖4(c)所示之印記8a係藍色之微小之圖形密集地配置而形成為滿塗佈狀之花紋,圖4(c)所示之印記8b係紅色之微小之圖形密集地 配置而形成為滿塗佈狀之花紋。因此,於尿布經摺疊之狀態下,如圖5(c)所示,自胯下部C之背面片材3側觀察外觀時,於摺疊部腹側區域10a配置有印記8a於摺疊部腹側區域10a之外周緣經分割之印記8a1即藍色之滿塗佈狀之印記8a1,於摺疊部背側區域10b配置有印記8b於摺疊部背側區域10b之外周緣經分割之印記8b1即紅色之滿塗佈狀之印記8b1,印記8a1與印記8b1係以互不相同之顏色著色,而成為不同之印記。
又,於尿布1A經摺疊之狀態下,如圖3所示,自胯下部C之背面片材3側觀察外觀時,摺疊部腹側區域10a之印記8a1與摺疊部背側區域10b之印記8b1係於將上述摺疊區域10沿寬度方向(X方向)橫向較長地連通之素色區域10c被分斷。作為素色區域10c,列舉尿布1A之構成材料之本色之區域或未施加印刷之區域。所謂被分斷,係指如下狀態,即,上述素色區域10c自吸收性物品(尿布1A)之寬度方向之一端部起,在不利用印記遮擋之狀態下,呈一直線或蜿蜒地不中斷地連續形成至另一端部,並且具有一定以上之寬度。就視認性之方面而言,一定以上之寬度為1mm以上,較佳為3mm以上。若對構成材料之本色進行說明,則指尿布1A中構成尿布1A之尤其背面片材3之顏色,具體而言,指包括樹脂薄膜31之顏色與不織布32之顏色之顏色,多數情況下為白色系之顏色,但並不限定於白色系。於尿布1A中,如圖1、圖3所示,素色區域10c(本色區域)包含將標記印記9彼此連結之假想線IL(尿布1A中沿橫向(X方向)延伸之中心線),沿著假想線IL而形成為連續線狀。再者,於圖5(a)~圖5(c)所示之尿布中亦相同。又,一般地,於尿布之胯下部,沿著沿縱向(Y方向)延伸之中心線CL而配置有通知排尿之有無之指示劑,該指示劑並非利用印刷而形成者,而且,係寬度較窄之線狀者,因此,即便配置有指示劑,亦不認為會妨礙素色區域10c(本色區域)之連續線狀。就印記8a1與印記8b1之辨識性 之觀點而言,沿橫向(X方向)形成為連續線狀之本色區域10c之寬度(Y方向之長度)較佳為0.5mm以上10mm以下,進而較佳為1.0mm以上3.0mm以下。
接下來,一面參照圖6一面對尿布1A之較佳之製造方法進行說明。
圖6所示之尿布1A之製造方法主要與先前之所謂之縱向流動方式之展開型拋棄式尿布之製造方法相同。具體而言,如圖6所示,製造吸收性本體5之連續體50,該連續體50包含:背面片材3之連續體,其係依序印刷有印記8a、一對標記印記9、9、及印記8b之樹脂薄膜31之連續體與不織布32之連續體之積層體;正面片材2之連續體;複數個吸收體4、4…,其等以一對標記印記9、9為基準沿搬送方向(Y方向)間歇性地配置於兩片材之連續體間;及複數根腿部褶皺形成用之彈性構件62,其等沿搬送方向(Y方向)伸展;且該彈性構件62係以縱貫上述一對標記印記之方式配置。繼而,製造如下之連續體,該連續體沿著吸收性本體5之連續體50之搬送方向(Y方向)之兩側部分別配置有配設有立體褶皺形成用之彈性構件61之側片6之連續體60,進而,對吸收性本體5之連續體50中所包含之吸收體4中之每一吸收體4以向吸收性本體5之連續體50之寬度方向(X方向)外側突出之方式配置有一對片材7a、7a及一對伸縮片7b、7b。繼而,於在搬送方向(Y方向)上相鄰之吸收體4彼此之間分別切斷該連續體,藉此,連續地製造各個尿布1A。繼而,一面將各個尿布1A之兩側部各者中較吸收性芯體41更靠寬度方向(X方向)外側之部分朝著內側彎折,一面以尿布1A之腹側部A與背側部B重疊之方式對折地摺疊,而連續地製造摺疊狀態之尿布1A。
於圖6所示之尿布1A之製造方法中,於尿布1A伸展之狀態下,根據一對標記印記9、9之位置資訊確定連續體之切斷位置與連續體之彎 折位置。具體而言,使用顏色感測器(未圖示),自背面片材3側對連續體照射來自光源之照射光,並檢測其反射光,藉此,獲取一對標記印記9、9之位置資訊而進行。由於如此般根據一對標記印記9、9之位置資訊而進行,故能夠使摺疊狀態之尿布1A中自背面片材3側觀察外觀時可視認胯下部C之摺疊部腹側區域10a之印記8a1與摺疊部背側區域10b之印記8b1始終固定。又,由於如上述般使用顏色感測器(未圖示)進行檢測,故較佳為標記印記9之顏色與印記8a及印記8b之顏色不同,例如,由於在尿布1A中印記8a為藍色且印記8b為藍色,故標記印記9之顏色較佳為橙色,就即便印記8a、8b印刷於整面亦容易進行檢測之觀點而言,進而較佳為與印記8a、8b之顏色處於補色關係。
於圖7中表示將複數片如上述般形成之尿布1A重疊地收容於包裝101中而成之吸收性物品(拋棄式尿布)之包裝構造體100。如圖7所示,包裝構造體100係於圖中之Z方向上較長之長方體形狀者。圖7中之Z方向係將複數個經摺疊之尿布1A重疊之方向,換言之,與尿布1A之厚度方向為同方向,圖7中之X方向係與經摺疊之尿布1A之寬度方向為同方向。收容尿布1A之包裝101係由具有可撓性之片材所形成者。
如圖7所示,包裝構造體100形成為包含於X方向對向之一對對向面(側面)、(側面)、於Z方向對向之一對對向面(側面)、(側面)、頂面、及底面之六面體。本實施形態之包裝構造體100係於在Z方向對向之一對對向面(側面)、(側面)彼此之間將複數個經摺疊之尿布1A以一體地壓縮之狀態收容而形成。所收容之複數個尿布1A係以各尿布1A之摺疊區域10朝向頂面側之方式重合。再者,圖7所示之包裝構造體100係將頂面側之取出口整面打開之狀態。若如此般打開頂面側之取出口,則如圖7所示,能夠自頂面側之取出口整面看到所收容之複數個尿布1A各自之摺疊區域10。於圖7所示之包裝構造體100中,配置 於摺疊區域10之印記8a1、8b1係於相鄰之尿布1A彼此相同。
對本實施形態之尿布1A之形成材料進行說明。
作為正面片材2及背面片材3,通常,若為拋棄式尿布等吸收性物品中所使用者,則各自可無特別限制地使用。例如,作為正面片材2,可使用親水性且液體透過性之不織布等,作為構成背面片材3之樹脂薄膜31,可使用液體不透過性或撥水性之樹脂薄膜,作為構成背面片材3之不織布32,可使用液體不透過性或撥水性之不織布等。作為形成立體褶皺或腿部褶皺之側片6,通常,若為拋棄式尿布等吸收性物品中所使用者,則各自可無特別限制地使用,可使用伸縮性之薄膜、不織布、織物或其等之積層片材等。作為立體褶皺形成用之彈性構件61、腿部褶皺形成用之彈性構件62,可使用包含天然橡膠、聚胺基甲酸酯、聚苯乙烯-聚異戊二烯共聚物、聚苯乙烯-聚丁二烯共聚物、丙烯酸乙酯-乙烯等聚乙烯-α烯烴共聚物等之線狀之伸縮性材料。
作為伸縮片7b,例如,可使用(1)可伸長之纖維層與彈性纖維層之兩面或單面一體化而成之片材、(2)可伸長之纖維層與網狀之彈性片材之兩面或單面一體化而成之片材、(3)可伸長之纖維層與包含彈性薄膜之彈性片材之兩面或單面一體化而成之片材。
又,作為片材7a,通常,若為拋棄式尿布等吸收性物品中所使用者,則可無特別限制地使用,例如,可使用液體不透過性之不織布等。
印記8a之印刷、印記8b之印刷、及一對標記印記9、9之印刷使用可適用於吸收性物品之印刷之油性油墨,可使用通常使用之含有染料或顏料等、有機溶劑或油系溶劑等、界面活性劑等者。作為印刷方法,可無特別限制地使用各種公知之印刷方法,例如,列舉輥式凹版印刷方式、噴墨方式、模塗機方式、網版印刷方式等等。
對於正面片材2、背面片材3、側片6、伸縮片7b及片材7a之固定,通常,使用拋棄式尿布等吸收性物品中使用之熱熔式接著劑或加熱壓花、超音波壓花、高頻壓花等熔合方法。
接下來,對使用上述本創作之第1實施形態之拋棄式尿布1A時之作用效果進行說明。
如圖1、圖3所示,尿布1A係於以腹側部A與背側部B重疊之方式在胯下部C摺疊之狀態下自背面片材3側觀察外觀時可視認胯下部C之摺疊區域10之摺疊部腹側區域10a及摺疊部背側區域10b分別配置有不同之印記8a1與印記8b1,而且,印記8a1之一部分於摺疊部腹側區域10a之外周緣被分割,印記8b1之一部分於摺疊部背側區域10b之外周緣被分割。因此,即便如圖7所示,包裝複數片尿布1A,亦容易瞬間辨別出為1片尿布1A,於經包裝之狀態下,亦可逐片地取出。又,可於取出之階段中對尿布1A之腹側部A與背側部B加以區別。
又,尿布1A係如圖1、圖3所示,摺疊部腹側區域10a之印記8a1與摺疊部背側區域10b之印記8b1於素色區域10c(本色區域)被分斷,因此,即便如圖7所示,包裝複數片尿布1A,對胯下部C自背面片材3側觀察外觀時,亦更容易瞬間辨別出為1片尿布1A。
又,就於將複數片摺疊狀態之尿布1A重疊地包裝之狀態下容易瞬間辨別出為1片尿布1A的觀點而言,較佳為如圖8(a)、(b)所示,配置於摺疊區域10之印記8a1、8b1於相鄰之尿布1A彼此不同,而且,進而較佳為印記8a1之一部分於摺疊部腹側區域10a之外周緣被分割,印記8b1之一部分於摺疊部背側區域10b之外周緣被分割。具體而言,所謂配置於摺疊區域10之印記8a1、8b1,係指包括摺疊部腹側區域10a之印記8a之一部分與摺疊部背側區域10b之印記8b之一部分之印記。而且,於圖8(a)中,示出於相鄰之尿布1A彼此形成配置於摺疊區域10之印記8a1、8b1之各個圖形之形態相同但其顏色不同之情形為 例。又,於圖8(b)中,示出於相鄰之尿布1A彼此形成配置於摺疊區域10之印記8a1、8b1之各個圖形之形態不同之情形為例,交替地配置圖3所示之尿布1A與圖5(c)所示之尿布而構成。若如此般於相鄰之尿布1A彼此配置於摺疊區域10之印記8a1、8b1不同,則更容易瞬間辨別出為1片尿布1A,即便製品之折痕稍微偏移,亦可容易地加以區別。尤其,若印記8a1之一部分於摺疊部腹側區域10a之外周緣被分割,且印記8b1之一部分於摺疊部背側區域10b之外周緣被分割,則更容易辨認相鄰之尿布1A、1A彼此。
接下來,根據圖9~圖12對本創作之第2實施形態之拋棄式尿布進行說明。
關於第2實施形態之拋棄式尿布1B(以下,亦稱為「尿布1B」),對與第1實施形態之拋棄式尿布1A不同之方面進行說明。未特別說明之方面與尿布1A相同,而適當應用尿布1A之說明。
如圖9所示,尿布1B係於背面片材3之樹脂薄膜31之非肌膚對向面,僅於較沿尿布1B之橫向(X方向)延伸之中心線更靠背側部B之區域印刷有印記8b。於尿布1B中,如圖9所示,印記8b係自背面片材3側觀察外觀時可透過背面片材3之不織布32被視認。再者,尿布1B雖然如圖9所示,僅於靠近背側部B之區域印刷有印記8b,但亦可僅於靠近腹側部A之區域印刷有印記8a。
於尿布1B中,如圖9所示,印記8b係設計圖。作為設計圖,亦可為例如圖11(a)所示之設計圖。再者,印記8b於尿布1B中雖然如圖9所示為設計圖,但亦可為例如圖11(b)所示之花紋。圖11(b)所示之印記8b係藍色之微小之圖形於縱向(Y方向)及橫向(X方向)分別密集地配置而形成為滿塗佈狀。
如圖10所示,尿布1B係於以腹側部A與背側部B重疊之方式在胯下部C摺疊之狀態下自背面片材3側觀察外觀時可視認該胯下部C之摺 疊區域10形成有靠近腹側部A之摺疊部腹側區域10a及靠近背側部B之摺疊部背側區域10b。由於如上所述於尿布1B中僅於靠近背側部B之區域印刷有印記8b,故僅於摺疊部背側區域10b配置有印記8b1。若具體地進行說明,則如上所述,印記8b係設計圖。因此,於尿布1B經摺疊之狀態下,如圖10所示,自胯下部C之背面片材3側觀察外觀時,於摺疊部背側區域10b配置有印記8b之一部分印記8b1即利用設計圖之一部分而形成之印記8b1,且印記8b1於摺疊部背側區域10b之外周緣進而被分割。
若根據圖11(a)~圖11(b)所示之其他例對僅於摺疊部腹側區域10a及摺疊部背側區域10b之任一者配置有印記8a1、8b1之情況具體地說明,則圖11(a)所示之印記8b係與圖10所示之印記8b之設計圖不同之設計圖。因此,於尿布經摺疊之狀態下,如圖12(a)所示,自胯下部C之背面片材3側觀察外觀時,於摺疊部背側區域10b配置有印記8b之一部分印記8b1即利用設計圖之一部分而形成之印記8b1,且印記8b1於摺疊部背側區域10b之外周緣進而被分割。
又,圖11(b)所示之印記8b係藍色之微小之圖形密集地配置而形成為滿塗佈狀之花紋。因此,於尿布經摺疊之狀態下,如圖11(b)所示,自胯下部C之背面片材3側觀察外觀時,於摺疊部背側區域10b配置有印記8b之一部分印記8b1即藍色之滿塗佈狀之印記8b1,且印記8b1於摺疊部背側區域10b之外周緣進而被分割。
對使用上述尿布1B時之作用效果進行說明。
關於尿布1B之效果,對與尿布1A之效果不同之方面進行說明。未特別說明之方面與尿布1A之效果相同,而適當應用尿布1A之效果之說明。
如圖9、圖10所示,尿布1B係僅於以腹側部A與背側部B重疊之方式在胯下部C摺疊之狀態下自背面片材3側觀察外觀時可視認胯下部C 之摺疊區域10之摺疊部背側區域10b配置有印記8b1。因此,即便包裝複數片尿布1B,亦容易瞬間辨別出為1片尿布1B,於經包裝之狀態下,亦可逐片地取出。又,可於取出之階段中對尿布1B之腹側部A與背側部B加以區別。
本創作之吸收性物品並不受上述第1實施形態之尿布1A及第2實施形態之尿布1B任何限制,可適當進行變更。又,上述第1~第2實施形態之尿布1A~1B中之各構成要件可於不損害本創作之主旨之範圍內適當進行組合而實施。
例如,於上述第1~第2實施形態之尿布1A~1B中,背面片材3如圖2所示由樹脂薄膜31與不織布32之積層體所形成,但亦可由1片片材所形成。於由1片片材所形成之情形時,於其非肌膚對向面印刷印記8a及印記8b之至少一者。
本創作之吸收性物品除尿布1A~1B之展開型拋棄式尿布以外,亦可為短褲型拋棄式尿布、經期衛生棉等。
關於上述實施形態,進而揭示以下之吸收性物品。
<1>
一種吸收性物品,其包含縱長之吸收性本體,該吸收性本體包含液體透過性之正面片材、液體難透過性之背面片材、及配置於該等片材間之吸收體,且劃分為於穿著時位於穿著者之腹側之腹側部、位於背側之背側部及配置於該腹側部與該背側部之間之胯下部,上述吸收性物品於以上述腹側部與上述背側部重疊之方式在上述胯下部摺疊之狀態下自上述背面片材側觀察外觀時可視認該胯下部之摺疊區域形成有靠近上述腹側部之摺疊部腹側區域及靠近上述背側部之摺疊部背側區域,僅於上述摺疊部腹側區域及上述摺疊部背側區域之任一者配置有印記或者於上述摺疊部腹側區域及上述摺疊部背側區域分別配置有 於該摺疊部腹側區域與該摺疊部背側區域互不相同之印記,該印記至少於任一個區域之外周緣被分割。
<2>
如上述<1>之吸收性物品,其中於上述摺疊部腹側區域及上述摺疊部背側區域分別配置有於該摺疊部腹側區域與該摺疊部背側區域互不相同之印記,且該印記分別為花紋,上述摺疊部腹側區域之印記與上述摺疊部背側區域之印記於將上述摺疊區域沿寬度方向橫向較長地連通之素色區域被分斷。
<3>
如上述<1>之吸收性物品,其中僅於上述摺疊部腹側區域及上述摺疊部背側區域之任一者配置有印記,且該印記係花紋或設計圖。
<4>
如上述<1>至<3>中任一項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印記之印刷面中吸收性物品之構成材之本色為白色系,上述印記被著色為白色系以外之顏色。
<5>
如上述<1>至<4>中任一項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摺疊部腹側區域之印記與上述摺疊部背側區域之印記以不同之顏色被著色。
<6>
如上述<1>至<5>中任一項之吸收性物品,其中於對展開狀態之該吸收性本體自上述背面片材側觀察外觀時上述吸收性本體之上述胯下部中之沿著縱向之兩側緣部分別配置有標記印記,該吸收性物品沿著將上述標記印記彼此連結之假想線摺疊。
<7>
如上述<1>至<6>中任一項之吸收性物品,其中於上述吸收性本體,於沿著縱向之兩側部分別介隔上述正面片材而配置有側片, 該側片係遍及該正面片材之肌膚對向面側且縱向之側部整個區域地配設並固定,各該側片之橫向之內側之端部成為自由端,立體褶皺形成用之彈性構件以縱向上伸長狀態配設並固定於該自由端附近,於穿著時,藉由該彈性構件之收縮力,距離自由端特定寬度之部分自上述正面片材分離而形成立體褶皺。
<8>
如上述<7>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側片之橫向之外側之端部與上述背面片材固定,於各該側片之外側之端部與該背面片材之間,於胯下部,腿部褶皺形成用之彈性構件以縱向上伸長狀態配設並固定,於穿著時,藉由該彈性構件之收縮力而形成腿部褶皺。
<9>
如上述<1>至<8>中任一項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標記印記係於上述吸收性物品經摺疊之狀態下自上述背面片材側觀察外觀時無法被視認。
<10>
如上述<1>至<9>中任一項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標記印記之顏色與上述印記之顏色處於補色關係。
<11>
如上述<6>至<10>中任一項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標記印記之大小為0.3cm2 以上5cm2 以下,較佳為1.0cm2 以上3.0cm2 以下。
<12>
如上述<1>至<11>中任一項之吸收性物品,其中於將複數片摺疊狀態之上述吸收性物品重疊地包裝成背側部與腹側部為相同朝向之狀態下,配置於上述摺疊區域之印記於相鄰之該吸收性物品彼此不同。
<13>
如上述<1>至<12>中任一項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印記係花紋或設計圖,花紋係由規則地印刷之複數個圖形與該圖形之顏色所形成之花紋。
<14>
如上述<1>至<13>中任一項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不同之印記係如下情形中之任一情形,即,印記中一者為花紋且另一者為設計圖;印記中一者之設計圖與另一者之設計圖不同;印記中一者之花紋與另一者之花紋不同。
<15>
如上述<1>至<13>中任一項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不同之花紋係如下情形中之任一情形,即,(a)形成此印記之各個圖形之形態(形狀、大小)不同;(b)形成此印記之各個圖形之形態相同但其配置位置不同;(c)形成此印記之各個圖形之形態相同但其顏色不同。
<16>
如上述<15>之吸收性物品,其中形成上述印記之各個圖形之形態(形狀、大小)不同之情形時,該印記係藍色之星型形狀之圖形於縱向及橫向分別隔開等間隔均勻地分散配置而形成。
<17>
如上述<15>之吸收性物品,其中形成上述印記之各個圖形之形態相同但其配置位置不同之情形時,該印記係藍色之正圓形狀之圖形於縱向及橫向分別呈鋸齒狀均勻地分散配置而形成。
<18>
如上述<15>之吸收性物品,其中形成上述印記之各個圖形之形態相同但其顏色不同之情形時,該印記係藍色之微小之圖形於縱向及橫向分別形成為滿塗佈狀。
<19>
一種包裝構造體,其係將複數片上述<1>至<18>中任一項之吸收性物品重疊地收容於包裝中而成之吸收性物品之包裝構造體,配置於上述摺疊區域之印記於相鄰之該吸收性物品彼此不同。
<20>
如上述<1>至<18>中任一項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吸收性物品係拋棄式尿布。
<21>
如上述<20>之吸收性物品,其中於上述吸收性物品之上述吸收性本體,於沿著縱向之兩側部分別介隔上述正面片材而配置有側片,該側片係遍及該正面片材之肌膚對向面側且縱向之側部整個區域地配設並固定,該側片之橫向之內側之端部成為自由端,立體褶皺形成用之彈性構件以縱向上伸長狀態配設並固定於自由端附近,於穿著時,藉由該彈性構件之收縮力,距離自由端特定寬度之部分自該正面片材分離而形成立體褶皺。
<22>
如上述<21>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側片之橫向之外側之端部與上述背面片材固定,於該側片之外側之端部與該背面片材之間,於胯下部,腿部褶皺形成用之彈性構件以縱向上伸長狀態配設並固定,於穿著時,藉由該彈性構件之收縮力而形成腿部褶皺。
<23>
如上述<20>至<22>中任一項之吸收性物品,其包含連設於上述吸收性本體之背側部之左右兩外側之左右一對伸縮片。
1A‧‧‧拋棄式尿布
8a1‧‧‧印記
8b1‧‧‧印記
10‧‧‧摺疊區域
10a‧‧‧摺疊部腹側區域
10b‧‧‧摺疊部背側區域
10c‧‧‧素色區域
A‧‧‧腹側部
B‧‧‧背側部
C‧‧‧胯下部
IL‧‧‧假想線
X‧‧‧方向

Claims (21)

  1. 一種吸收性物品,其包含縱長之吸收性本體,該吸收性本體包含液體透過性之正面片材、液體難透過性之背面片材、及配置於該等片材間之吸收體,且劃分為於穿著時位於穿著者之腹側之腹側部、位於背側之背側部及配置於該腹側部與該背側部之間之胯下部,上述吸收性物品於以上述腹側部與上述背側部重疊之方式在上述胯下部摺疊之狀態下自上述背面片材側觀察外觀時可視認該胯下部之摺疊區域形成有靠近上述腹側部之摺疊部腹側區域及靠近上述背側部之摺疊部背側區域,僅於上述摺疊部腹側區域及上述摺疊部背側區域之任一者配置有印記或者於上述摺疊部腹側區域及上述摺疊部背側區域分別配置有於該摺疊部腹側區域與該摺疊部背側區域互不相同之印記,該印記至少於任一個區域之外周緣被分割。
  2. 如請求項1之吸收性物品,其中於上述摺疊部腹側區域及上述摺疊部背側區域分別配置有於該摺疊部腹側區域與該摺疊部背側區域互不相同之印記,且該印記分別為花紋,上述摺疊部腹側區域之印記與上述摺疊部背側區域之印記於將上述摺疊區域沿寬度方向橫向較長地連通之素色區域被分斷。
  3. 如請求項1之吸收性物品,其中僅於上述摺疊部腹側區域及上述摺疊部背側區域之任一者配置有印記,且該印記係花紋或設計圖。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印記之印刷面中吸收性物品之構成材之本色為白色系,上述印記被著色為白 色系以外之顏色。
  5. 如請求項4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摺疊部腹側區域之印記與上述摺疊部背側區域之印記以不同之顏色被著色。
  6.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吸收性物品,其中於對展開狀態之該吸收性本體自上述背面片材側觀察外觀時上述吸收性本體之上述胯下部中之沿著縱向之兩側緣部分別配置有標記印記,該吸收性物品沿著將上述標記印記彼此連結之假想線摺疊。
  7.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吸收性物品,其中於上述吸收性本體,於沿著縱向之兩側部分別介隔上述正面片材而配置有側片,該側片係遍及該正面片材之肌膚對向面側且縱向之側部整個區域地配設並固定,各該側片之橫向之內側之端部成為自由端,立體褶皺形成用之彈性構件以縱向上伸長狀態配設並固定於該自由端附近,於穿著時,藉由該彈性構件之收縮力,距離自由端特定寬度之部分自上述正面片材分離而形成立體褶皺。
  8. 如請求項7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側片之橫向之外側之端部與上述背面片材固定,於各該側片之外側之端部與該背面片材之間,於胯下部,腿部褶皺形成用之彈性構件以縱向上伸長狀態配設並固定,於穿著時,藉由該彈性構件之收縮力而形成腿部褶皺。
  9. 如請求項6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標記印記係於上述吸收性物品經摺疊之狀態下自上述背面片材側觀察外觀時無法被視認。
  10.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標記印記之顏色與上述印記之顏色處於補色關係。
  11. 如請求項6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標記印記之大小為0.3cm2 以上5cm2 以下。
  12.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吸收性物品,其中於將複數片摺疊狀態之上述吸收性物品重疊地包裝成背側部與腹側部為相同朝向之狀態下,配置於上述摺疊區域之印記於相鄰之該吸收性物品彼此不同。
  13.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印記係花紋或設計圖,花紋係由規則地印刷之複數個圖形與該圖形之顏色所形成之花紋。
  1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不同之印記係如下情形中之任一情形:印記中一者為花紋且另一者為設計圖;印記中一者之設計圖與另一者之設計圖不同;印記中一者之花紋與另一者之花紋不同。
  15.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不同之花紋係如下情形中之任一情形:(a)形成此印記之各個圖形之形態(形狀、大小)不同;(b)形成此印記之各個圖形之形態相同但其配置位置不同;(c)形成此印記之各個圖形之形態相同但其顏色不同。
  16. 如請求項15之吸收性物品,其中形成上述印記之各個圖形之形態(形狀、大小)不同之情形時,該印記係藍色之星型形狀之圖形於縱向及橫向分別隔開等間隔均勻地分散配置而形成。
  17. 如請求項15之吸收性物品,其中形成上述印記之各個圖形之形態相同但其配置位置不同之情形時,該印記係藍色之正圓形狀之圖形於縱向及橫向分別呈鋸齒狀均勻地分散配置而形成。
  18. 如請求項15之吸收性物品,其中形成上述印記之各個圖形之形態相同但其顏色不同之情形時,該印記係藍色之微小之圖形於縱向及橫向分別形成為滿塗佈狀。
  19.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吸收性物品係 拋棄式尿布。
  20. 如請求項19之吸收性物品,其包含連設於上述吸收性本體之背側部之左右兩外側之左右一對伸縮片。
  21. 一種包裝構造體,其係將複數片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吸收性物品重疊地收容於包裝中而成之吸收性物品之包裝構造體,配置於上述摺疊區域之印記於相鄰之該吸收性物品彼此不同。
TW103200467U 2013-01-28 2014-01-09 吸收性物品及包裝構造體 TWM48502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12924A JP6227253B2 (ja) 2013-01-28 2013-01-28 吸収性物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85021U true TWM485021U (zh) 2014-09-01

Family

ID=51264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200467U TWM485021U (zh) 2013-01-28 2014-01-09 吸收性物品及包裝構造體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227253B2 (zh)
CN (1) CN203898560U (zh)
RU (1) RU143527U1 (zh)
TW (1) TWM485021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15316B2 (ja) * 2014-12-26 2018-10-31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による印刷工程を含むおむつの製造方法
WO2016203599A1 (ja) * 2015-06-18 2016-12-22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に係るシート状部材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AU2018294083A1 (en) * 2017-06-30 2019-12-19 Unicharm Corporation Absorbent-article packaging body
JP7252433B2 (ja) 2019-10-15 2023-04-05 株式会社瑞光 使い捨て着用物品の製造における印刷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54549B2 (ja) * 2003-09-03 2007-08-08 株式会社リブドゥ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パンツ型使い捨ておむつ
JP4975678B2 (ja) * 2008-04-17 2012-07-11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カラーデザインを有する使い捨て紙おむつ
TWM405257U (en) * 2010-10-14 2011-06-11 Po-An Tsai Paper diaper with improved buckle structu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143527U1 (ru) 2014-07-27
JP6227253B2 (ja) 2017-11-08
CN203898560U (zh) 2014-10-29
JP2014144049A (ja) 2014-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039375A1 (en) Method of producing a composite multi-layered printed absorbent article
AU2010332412B2 (en) Package with indicative windows
JP5951186B2 (ja) 個包装製品
JP5631165B2 (ja) 吸収性物品
JP5922970B2 (ja) 吸収性物品の包装体
JP5513874B2 (ja) 吸収性物品
US20180221215A1 (en) Method of producing a multi-layered printed absorbent article
EP2086771A2 (en) Substrates with printed patterns thereon providing a three-dimensional appearance
WO2012015803A9 (en) Absorbent articles with printed graphics thereon providing a three dimensional appearance
TWM485021U (zh) 吸收性物品及包裝構造體
JP2011524309A (ja) 小型模型を有する吸収性製品
TWM486404U (zh) 吸收性物品
JP2004261354A (ja) 吸収性物品
TW201529053A (zh) 吸收性物品
JP2005177160A (ja) 吸収性物品
JP2012095845A (ja) 使い捨ておむつ
JP2024094173A (ja) 吸収性物品の個装体
WO2023243502A1 (ja) 吸収性物品及び吸収性物品群
JP2024094172A (ja) 吸収性物品の個装体
WO2020095762A1 (ja) 吸収性物品包装体、及び、吸収性物品包装体のパッケージ
EP3326598A1 (en) Method of creating multiple patterns
JP2018104100A (ja) 吸収性物品包装体、及び、吸収性物品のパッケー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