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75211U - 电机机壳的内壳体的卷曲加工模具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电机机壳的内壳体的卷曲加工模具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75211U
CN203875211U CN201420277554.1U CN201420277554U CN203875211U CN 203875211 U CN203875211 U CN 203875211U CN 201420277554 U CN201420277554 U CN 201420277554U CN 203875211 U CN203875211 U CN 2038752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ndrel
push rod
inner housing
die
baff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7755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浩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gdian Group DMEGC Magne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gdian Group DMEGC Magne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gdian Group DMEGC Magne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gdian Group DMEGC Magne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27755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752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752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7521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机机壳的内壳体的卷曲加工模具结构,包括上、下模座,导柱,导套,上、下凹模,芯轴,芯轴移动导轨,芯轴顶杆,顶杆导套,左、右挡板,前、后挡板;左、右挡板的下端分别和下凹模的左、右侧面固连,左、右挡板的上端伸在下凹模的上表面外;左挡板的右侧面上设有和内壳体卷曲板料上的咬合缺口滑动配合的凸起条,右挡板的左侧面上设有和内壳体卷曲板料上的咬合舌头滑动配合的凹槽;前、后挡板的下端分别和下凹模的前、后侧面固连,前、后挡板的上端伸在下凹模的上表面外;前、后挡板的上端均设有一个U形缺口,芯轴的前端位于前、后挡板的上端所设的U形缺口内。有益效果是:可以有效地提高电机机壳的内壳体的加工制造效率和质量。

Description

电机机壳的内壳体的卷曲加工模具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型电机外壳冲压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微型电机机壳的内壳制造的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雨刮电机等微型电机的机壳一般外壳体和内壳体组装在一起构成。机壳的内壳体通常用钢板卷曲后再焊接制成,对内壳体的形状精度有不利影响。还有一种机壳的内壳体是采用在内壳体卷曲后的相连边缘两边分别设置若干咬合缺口和咬合舌头,利用咬合舌头和咬合缺口的咬合配合作用来加工制造雨刮电机的机壳之内壳体,从而提高内壳体的加工制造效率和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适于雨刮电机的机壳之内壳体的卷曲加工的、有利于提高内壳体的加工制造效率和质量的模具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机机壳的内壳体的卷曲加工模具结构,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导柱、导套、上凹模、下凹模、芯轴、芯轴移动导轨、芯轴顶杆、顶杆导套;上凹模和导套固定在上模座上;下凹模、导柱和芯轴移动导轨固定在下模座上;芯轴的一端悬置在上、下凹模的凹口之间,芯轴的另一端与芯轴导轨滑动配合;芯轴顶杆的上端和芯轴与芯轴导轨滑动配合的一端相连,芯轴顶杆的下端和机床上的顶杆气缸的活塞杆相连;此外所述电机机壳的内壳体的卷曲加工模具结构还包括有左挡板、右挡板、前挡板和后挡板;左、右挡板的下端分别和下凹模的左、右侧面固连,左、右挡板的上端伸在下凹模的上表面外;左挡板的右侧面上设有和内壳体卷曲板料上的咬合缺口滑动配合的凸起条,右挡板的左侧面上设有和内壳体卷曲板料上的咬合舌头滑动配合的凹槽;前、后挡板的下端分别和下凹模的前、后侧面固连,前、后挡板的上端伸在下凹模的上表面外;前、后挡板的上端均设有一个U形缺口,芯轴的前端位于前、后挡板的上端所设的U形缺口内。 
使用前,首先把制有咬合缺口和咬合舌头的、用于卷曲成形的、平整的内壳体卷曲板料摆放到芯轴的上方,内壳体卷曲板料上的咬合舌头伸在右挡板的左侧面上的凹槽内,左挡板的右侧面上的凸起条则插在内壳体卷曲板料上的咬合缺口内。左、右挡板配合起来约束卷曲开始时内壳体卷曲板料不会出现左右和前后移动,同时可以对内壳体卷曲板料的摆放位置进行准确定位。前、后挡板配合起来,可以更加可靠地约束内壳体卷曲板料在卷曲过程中出现前后移动。其中咬合舌头和咬合缺口形状相同,但咬合舌头要比咬合缺口大些,卷曲完成后咬合舌头和咬合缺口紧配合地咬合在一起。内壳体卷曲板料在芯轴上方摆放好后,就可以开始进行卷曲作业了: 
首先上凹模下移,上凹模的凹口的左右两边缘首先和内壳体卷曲板料接触;上凹模继续下移,芯轴在芯轴顶杆的支撑下保持不动,上凹模的凹口把内壳体卷曲板料挤压贴靠在芯轴表面,内壳体卷曲板料被卷曲成倒U形;
上凹模继续下移,推动卷曲成倒U形的内壳体卷曲板料和芯轴下移,卷曲成倒U形的内壳体卷曲板料的倒U形两侧壁的下边缘和下凹模的凹口相接触;
上凹模继续下移,卷曲成倒U形的内壳体的倒U形两侧壁在下凹模的凹口的作用下卷曲成形,最后咬合舌头挤入咬合缺口,内壳体卷曲板料被卷曲成内壳体成品;
上凹模上移,芯轴在芯轴顶杆的作用下带着卷曲成形的内壳体成品上移。当上凹模和芯轴都移到上止点位置后,从芯轴上取下已卷曲成形的内壳体成品,也就完成了一个内壳体的卷曲成形作业,然后再在芯轴上方放入新的一块内壳体卷曲板料后就可以开始新一轮的内壳体成品卷曲加工。
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电机机壳的内壳体的卷曲加工,内壳体成品一次卷曲成形而不需要再进行焊接加工等工序,因此可以有效地提高电机机壳的内壳体的加工制造效率和质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工作可靠性高。 
作为优选,左、右挡板的下端均采用螺栓结构和下凹模固连。本优选方案,结构简单合理,安装和检修维护方便。 
作为优选,前、后挡板的下端均采用螺栓结构和下凹模固连。本优选方案,结构简单合理,安装和检修维护方便。 
作为优选,机床上的顶杆气缸设置在下模座的下方,下模座上设有通孔,顶杆导套同轴固定在通孔上,芯轴顶杆穿过通孔和顶杆导套。本优选方案,芯轴顶杆的两端分别伸在下模座上下表面之外,结构简单,工作可靠。 
作为优选,芯轴移动导轨包括左导轨、右导轨;左、右导轨相互对置地设在后挡板的后方;左、右导轨的下端均通过螺栓结构固定在下模座的上表面上,从而实现芯轴移动导轨固定在下模座上;芯轴在其与芯轴移动导轨滑动配合的一端固设有滑座,所述芯轴通过滑座和导轨滑动配合,芯轴顶杆的上端与滑座的下端相连而实现芯轴顶杆与芯轴的相连。 
作为优选,顶杆气缸为双活塞杆气缸,相应地通孔、顶杆导套和芯轴顶杆均为两个。本优选方案,结构稳定性高,工作可靠性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电机机壳的内壳体的卷曲加工,内壳体成品一次卷曲成形而不需要再进行焊接加工等工序,因此可以有效地提高电机机壳的内壳体的加工制造效率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待卷曲的内壳体卷曲板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上模和芯轴均位于上止点,图中未画出位于后挡板之后的芯轴移动轨道,固定在芯轴后端的、用于实现芯轴和芯轴移动轨道滑动配合的滑座】;
图3是图2的左视示意图【图中未画出导套和导柱结构】;
图4是内壳体卷曲板料被卷曲成倒U形示意图;
图5是被卷曲成倒U形的内壳体板料的U形两个侧壁下端与下凹模相接触的示意图;
图6是内壳体板料被完全卷曲成内壳体的示意图;
图7是内壳体板料被完全卷曲成内壳体后上模和芯轴退回到上止点的示意图;
图8芯轴和芯轴移动导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9是待卷曲的内壳体卷曲板料放置在芯轴上时左挡板和内壳体卷曲板料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待卷曲的内壳体卷曲板料放置在芯轴上时右挡板和内壳体卷曲板料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图1是待卷曲的内壳体卷曲板料16的结构示意图,其右端设有咬合缺口16.1,其左端设有咬合舌头16.2,咬合缺口16.1和咬合舌头16.2的个数均为两个,咬合舌头16.2和咬合缺口16.1形状相同,但咬合舌头16.2要比咬合缺口16.1大些,卷曲完成后咬合舌头16.2和咬合缺口16.1紧配合地咬合在一起。 
如图2、图3、图5、图8、图9、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上模座1、下模座2、导柱3、导套4、上凹模5、下凹模6、芯轴7、芯轴移动导轨8、芯轴顶杆9、顶杆导套10、左挡板12、右挡板13、前挡板14和后挡板15; 
上凹模5和导套4固定在上模座1上;下凹模6、导柱3和芯轴移动导轨8固定在下模座2上;芯轴7的一端悬置在上、下凹模5、6的凹口5.1、6.1之间,芯轴7的另一端与芯轴导轨8滑动配合;其中上凹模5的凹口5.1为半圆形前后走向的、上凹圆柱槽,上凹圆柱槽的两下缘斜向上、向外扩张;下凹模6的凹口6.1为下凹圆柱槽,下凹圆柱槽的两上缘斜向上、向外扩张;卷曲完成时上凹圆柱槽和下凹圆柱槽恰好合在一起形成一圆柱面;芯轴顶杆9的上端和芯轴7与芯轴导轨8滑动配合的一端相连,芯轴顶杆9的下端和机床上的顶杆气缸11的活塞杆相连;左、右挡板12、13的下端分别和下凹模6的左、右侧面固连,左、右挡板12、13的上端伸在下凹模6的上表面外;作为优选,本实施例左、右挡板12、13的下端均采用螺栓结构和下凹模6固连,其中螺栓的个数均为两个;左挡板12的右侧面上设有和内壳体卷曲板料16上的咬合缺口16.1滑动配合的凸起条12.1,右挡板13的左侧面上设有和内壳体卷曲板料16上的咬合舌头16.2滑动配合的凹槽13.1;前、后挡板14、15的下端分别和下凹模6的前、后侧面固连,前、后挡板14、15的上端伸在下凹模6的上表面外;作为优选,本实施例前、后挡板14、15的下端均采用螺栓结构和下凹模6固连,螺栓的个数均为四个;前、后挡板14、15的上端均设有一个U形缺口,芯轴7的前端位于前、后挡板14、15的上端所设的U形缺口内;作为优选,本实施前挡板14和后挡板15两者全等;
其中机床上的顶杆气缸11设置在下模座2的下方,下模座2上设有通孔2.1,顶杆导套10同轴固定在通孔2.1上,芯轴顶杆9穿过通孔2.1和顶杆导套10;芯轴移动导轨8包括左导轨8.1、右导轨8.2;左、右导轨8.1、8.2相互对置地设在后挡板15的后方;左、右导轨8.1、8.2的下端均通过螺栓结构固定在下模座2的上表面上,从而实现芯轴移动导轨8固定在下模座2上;作为优选,本实施例左、右导轨8.1、8.2均先通过两根定位销定位且均采用四个螺栓固定在下模座2的上表面上,左导轨8.1的右端和右导轨8.2的左端各设有一竖直走向的滑槽,左导轨8.1的右端的前部和右导轨8.2的左端的前部各设有一竖直走向的L形滑行凹缺;芯轴7在其与芯轴移动导轨8滑动配合的一端固设有滑座7.1,所述芯轴7通过滑座7.1和导轨8滑动配合,芯轴顶杆9的上端与滑座7.1的下端相连而实现芯轴顶杆9与芯轴7的相连;作为优选,本实施例滑座7.1包括滑座主体7.1.1和圆柱形定位块7.1.2,滑座主体7.1.1的左、右两端分别为与左导轨8.1的右端和右导轨8.2的左端滑动配合的凹形,滑座主体7.1.1的前端设有一竖直走向的定位槽用于防止芯轴7转动,滑座主体7.1.1的后端设有一用于放置圆柱形定位块7.1.2的定位沉孔,滑座主体7.1.1的前端的定位槽和滑座主体7.1.1的后端的定位沉孔之间设有导通所述定位槽和所述定位沉孔的圆柱孔;芯轴7的前、后端均为圆柱体形,芯轴7的前、后端圆柱体形成凸形,芯轴7的前端圆柱体的后端左右两侧设有一缺口,芯轴7的后端圆柱体插在所述圆柱孔内,芯轴7的前端圆柱体的后端卡在所述定位槽里,穿过圆柱形定位块7.1.2的螺栓旋入设置在芯轴7的后端圆柱体的后端面上螺孔而把芯轴7和滑座主体7.1固定在一起;本实施例,顶杆气缸11为双活塞杆气缸,顶杆气缸11的双活塞杆的上端用连接板连在一起,相应地通孔2.1、顶杆导套10和芯轴顶杆9均为两个,两个芯轴顶杆9的下端和顶杆气缸11的双活塞杆的上端上的连接板连在一起,从而实现芯轴顶杆9和顶杆气缸11的活塞杆的相连。本实施,上模座1的左右两端各设一个导套4,相应地下模座2的左右两端各设一个与导套4配合导柱3。
上模座1和下模座2在机床上的具体安装连接结构、上模座1的具体移动机构、顶杆气缸11的具体结构及其在机床上的具体安装结构、导柱3与下模座2的连接结构、导套4与上模座1的连接结构、上凹模5与上模座1的连接结构、下凹模6与下模座2的连接结构等,均因系简单或公知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如图1、图2所示,使用时,首先把图1所示的制有咬合缺口16.1和咬合舌头16.2的、用于卷曲成形的、平整的内壳体卷曲板料16摆放到芯轴7的上方,如图9和图10所示,内壳体卷曲板料16上的咬合舌头16.2伸在右挡板13的左侧面上的凹槽13.1内,左挡板12的右侧面上的凸起条12.1则插在内壳体卷曲板料16上的咬合缺口16.1内。左、右挡板12、13配合起来约束卷曲开始时内壳体卷曲板料16不会出现左右和前后移动,同时可以对内壳体卷曲板料16的摆放位置进行准确定位。前、后挡板14、15配合起来,可以更加可靠地约束内壳体卷曲板料16在卷曲过程中出现前后移动。内壳体卷曲板料16在芯轴7上方摆放好后,就可以开始进行以下卷曲作业了: 
如图4所示,首先上模座1带动上凹模5下移,上凹模5的凹口5.1的左右两边缘首先和内壳体卷曲板料16接触;上凹模5继续下移,芯轴7在芯轴顶杆9的支撑下保持不动,上凹模5的凹口5.1把内壳体卷曲板料16挤压贴靠在芯轴7表面;内壳体卷曲板料16被卷曲成倒U形;
如图5所示,上模座1带动上凹模5继续下移,推动卷曲成倒U形的内壳体卷曲板料16和芯轴7下移,卷曲成倒U形的内壳体卷曲板料16的倒U形两侧壁的下边缘和下凹模6的凹口6.1相接触;
如图6所示,上模座1带动上凹模5继续下移,卷曲成倒U形的内壳体卷曲板料16的倒U形两侧壁在下凹模6的凹口6.1的作用下卷曲成形,最后咬合舌头16.2挤入咬合缺口16.1,咬合舌头16.2和咬合缺口16.1咬合固定相连在一起,内壳体卷曲板料16被卷曲成内壳体成品;
如图7所示,上模座1带动上凹模5上移,芯轴7在芯轴顶杆9的作用下带着卷曲成形的内壳体成品上移,上凹模5和芯轴7最后均到达上止点。当上凹模5和芯轴7都移到上止点位置后,从芯轴7上取下已卷曲成形的内壳体成品,也就完成了一个内壳体的卷曲成形作业,然后再在芯轴7上方放入新的一块内壳体卷曲板料16后就可以开始新一轮的内壳体成品卷曲加工。
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电机机壳的内壳体的卷曲加工,内壳体成品一次卷曲成形而不需要再进行焊接加工等工序,因此可以有效地提高电机机壳的内壳体的加工制造效率和质量。 
以上所述之具体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范围。凡依照本实用新型之形状、结构所作的等效变化理应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电机机壳的内壳体的卷曲加工模具结构,包括上模座(1)、下模座(2)、导柱(3)、导套(4)、上凹模(5)、下凹模(6)、芯轴(7)、芯轴移动导轨(8)、芯轴顶杆(9)、顶杆导套(10);上凹模(5)和导套(4)固定在上模座(1)上;下凹模(6)、导柱(3)和芯轴移动导轨(8)固定在下模座(2)上;芯轴(7)的一端悬置在上、下凹模(5、6)的凹口(5.1、6.1)之间,芯轴(7)的另一端与芯轴导轨(8)滑动配合;芯轴顶杆(9)的上端和芯轴(7)与芯轴导轨(8)滑动配合的一端相连,芯轴顶杆(9)的下端和机床上的顶杆气缸(11)的活塞杆相连;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左挡板(12)、右挡板(13)、前挡板(14)和后挡板(15);左、右挡板(12、13)的下端分别和下凹模(6)的左、右侧面固连,左、右挡板(12、13)的上端伸在下凹模(6)的上表面外;左挡板(12)的右侧面上设有和内壳体卷曲板料(16)上的咬合缺口(16.1)滑动配合的凸起条(12.1),右挡板(13)的左侧面上设有和内壳体卷曲板料(16)上的咬合舌头(16.2)滑动配合的凹槽(13.1);前、后挡板(14、15)的下端分别和下凹模(6)的前、后侧面固连,前、后挡板(14、15)的上端伸在下凹模(6)的上表面外;前、后挡板(14、15)的上端均设有一个U形缺口,芯轴(7)的前端位于前、后挡板(14、15)的上端所设的U形缺口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机壳的内壳体的卷曲加工模具结构,其特征是:左、右挡板(12、13)的下端均采用螺栓结构和下凹模(6)固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机壳的内壳体的卷曲加工模具结构,其特征是:前、后挡板(14、15)的下端和均采用螺栓结构和下凹模(6)固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电机机壳的内壳体的卷曲加工模具结构,其特征是:机床上的顶杆气缸(11)设置在下模座(2)的下方,下模座(2)上设有通孔(2.1),顶杆导套(10)同轴固定在通孔(2.1)上,芯轴顶杆(9)穿过通孔(2.1)和顶杆导套(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机壳的内壳体的卷曲加工模具结构,其特征是:芯轴移动导轨(8)包括左导轨(8.1)、右导轨(8.2);左、右导轨(8.1、8.2)相互对置地设在后挡板(15)的后方;左、右导轨(8.1、8.2)的下端均通过螺栓结构固定在下模座(2)的上表面上,从而实现芯轴移动导轨(8)固定在下模座(2)上;芯轴(7)在其与芯轴移动导轨(8)滑动配合的一端固设有滑座(7.1),所述芯轴(7)通过滑座(7.1)和导轨(8)滑动配合,芯轴顶杆(9)的上端与滑座(7.1)的下端相连而实现芯轴顶杆(9)与芯轴(7)的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机壳的内壳体的卷曲加工模具结构,其特征是:顶杆气缸(11)为双活塞杆气缸,相应地通孔(2.1)、顶杆导套(10)和芯轴顶杆(9)均为两个。
CN201420277554.1U 2014-05-27 2014-05-27 电机机壳的内壳体的卷曲加工模具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752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77554.1U CN203875211U (zh) 2014-05-27 2014-05-27 电机机壳的内壳体的卷曲加工模具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77554.1U CN203875211U (zh) 2014-05-27 2014-05-27 电机机壳的内壳体的卷曲加工模具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75211U true CN203875211U (zh) 2014-10-15

Family

ID=51675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77554.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75211U (zh) 2014-05-27 2014-05-27 电机机壳的内壳体的卷曲加工模具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7521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07406A (zh) * 2015-05-13 2015-09-16 中航飞机起落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开缝衬套成型制造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07406A (zh) * 2015-05-13 2015-09-16 中航飞机起落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开缝衬套成型制造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37857A (zh) 复合抽芯式精密模具
CN210172469U (zh) 一种轮毂锻造模具
CN203875211U (zh) 电机机壳的内壳体的卷曲加工模具结构
CN110385358A (zh) 一种汽车用s型铝合金型材保险杠的成型模具
CN109249469A (zh) 一种门窗型材百叶固定条模具
CN207359542U (zh) 一种机械脱模勾锁结构
CN207643621U (zh) 一种用于汽车类注塑模具的带圆弧抽芯机构
CN202640668U (zh) 模具结构
CN212551554U (zh) 一种具有辅助脱膜结构的锻造模具
CN204503988U (zh) 一种双滑联动成型钣金内卷边的冲压模具
CN209036692U (zh) 一种门窗型材百叶固定条模具
CN107825690B (zh) 一种快换式模组化真空吸塑成型模具
CN208827004U (zh) 一种先退位后回位的双角度滑块机构
CN203862946U (zh) 一种三角头连接螺栓成型工序模具
CN209061918U (zh) 一种用于管件端头剪切修边的组合模具
CN203725604U (zh) 用于侧成型加工的模具
CN203578542U (zh) 一种免焊针头部的成型冲压模具
CN203077560U (zh) 一种弯管型芯抽芯机构
CN206154651U (zh) 用于注塑模具的滑块结构
CN203289280U (zh) 一种电机定子线包整形模
CN206154628U (zh) 一种高效高精高质的注塑模具
CN215619381U (zh) 一种成型模具滑动顶出结构
CN203541272U (zh) 冲压模具侧翻边机构
CN204700149U (zh) 一次性倒钩弯曲成型模具
CN209812992U (zh) 延迟滑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15

Termination date: 202105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