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71530U - 连接器壳体及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壳体及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71530U
CN203871530U CN201420283439.5U CN201420283439U CN203871530U CN 203871530 U CN203871530 U CN 203871530U CN 201420283439 U CN201420283439 U CN 201420283439U CN 203871530 U CN203871530 U CN 2038715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lock
shell
housing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8343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江华
陈思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yco Electronics Technology Suzhou Industrial Par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yco Electronics Technology Suzhou Industrial Par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co Electronics Technology Suzhou Industrial Park Co Ltd filed Critical Tyco Electronics Technology Suzhou Industrial Par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28343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715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715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71530U/zh
Priority to US14/725,610 priority patent/US9525230B2/en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36Securing a plurality of contact members by one locking piece or operation
    • H01R13/4367Insertion of locking piece from the rear
    • H01R13/4368Insertion of locking piece from the rear comprising a temporary and a final locking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36Securing a plurality of contact members by one locking piece or operation
    • H01R13/4361Insertion of locking piece perpendicular to direction of contact insertion
    • H01R13/4362Insertion of locking piece perpendicular to direction of contact insertion comprising a temporary and a final locking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22Securing in resilient one-piece base or case, e.g. by friction; One-piece base or case formed with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 H01R13/4223Securing in resilient one-piece base or case, e.g. by friction; One-piece base or case formed with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comprising integral flexible contact retaining finger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连接器壳体及连接器,连接器包括壳体和端子位置确保件,壳体包含本体和至少一个端子接收部分,所述至少一个端子接收部分具有从本体向后延伸的尾部,端子位置确保件能够从壳体后端插入壳体并与所述至少一个端子接收部分配合形成预锁位置和锁止位置,当处于预锁位置时,端子位置确保件整体包容在壳体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由于端子位置确保件处于预锁位置时能够整体包容于壳体内,从而在产品包装时能够采用层叠和挤靠等方式,从而能够降低包装和输送成本。

Description

连接器壳体及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壳体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连接器产品尤其是汽车连接器产品多使用端子位置确保件(Terminal Position Assurance或TPA)插入壳体的形式来实现二次锁定功能。
图1和图2分别示出了一种连接器组装前和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这种连接器由壳体100’和TPA200’组成。壳体100’包含本体101’和至少一个端子接收内腔102’。每个端子接收内腔102’具有从本体101’前壁中央向前延伸出本体101’的头部103’和向后延伸入本体101’内的尾部104’。每个端子接收内腔102’都具有从内底面108’前端向上竖直延伸再向后水平延伸形成的第一水平弹性悬臂105’。第一水平弹性悬臂105’与内底面108’之间形成锁止槽109’。TPA200’具有能够插入锁止槽109’的锁止板201’,锁止板201’的前端直接搭接在端子接收内腔102’的内底面108’之上。组装前(当TPA处于预锁位置时),锁止板201’未插入锁止槽109’,TPA200’的后端外露出壳体100’。组装后(当TPA处于锁止位置时),锁止板201’插入锁止槽109’,TPA200’才整体包容于壳体100’内。由于组装前TPA200’的后端需要外露出壳体100’,容易受外力挤压造成锁止板201’错误插入锁止槽109’,造成连接器失效。从而这种连接器在包装时不能相互挤靠,组装前要采用托盘包装,包装成本较高,包装空间要求较大。
上述内容仅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以及符合专利法相关要求而作出,并不意味着该部分的内容均为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连接器,其能克服上述现有连接器的某个或某些缺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包括壳体和端子位置确保件,壳体包含本体和至少一个端子接收部分,所述至少一个端子接收部分具有从本体向后延伸的尾部,端子位置确保件能够从壳体后端插入壳体并与所述至少一个端子接收部分配合形成预锁位置和锁止位置,当处于预锁位置时,端子位置确保件整体包容在壳体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端子接收部分的尾部外周形成第一外壳,端子位置确保件具有与第一外壳对配的第二外壳。这种情况下,端子接收部分设置有至少一个接收端子的端子接收内腔,和设置在所述端子接收内腔内的端子阻挡件;端子位置确保件设置有端子锁止件;端子阻挡件与第一外壳的内底面之间形成用来接收端子锁止件的锁止槽。
优选情况下,第一外壳的内底面向后延伸长度小于端子阻挡件的向后延伸长度。
优选情况下,第一外壳的下壳体具有自后端起连续延伸缺口或凹槽,当处于预锁位置时,端子锁止件的前端位于缺口或凹槽上方。更优选情况下,缺口或凹槽的前端位于端子阻挡件后端的下方,当处于预锁位置时,端子锁止件的前端与端子阻挡件的下表面抵接。
优选情况下,第一外壳的下壳体具有自后端起连续延伸多个缺口或凹槽;端子锁止件包括多个第二弹性悬臂结构,多个第二弹性悬臂结构之间相互间隔分开,并分别对应于多个缺口或凹槽。
优选情况下,端子阻挡件具有前倾斜引导面和后垂直锁止面。
优选情况下,第二外壳具有从内底面向前伸出的预定位凸条,第一外壳的内底面具有接收预定位凸条的接收槽。
优选情况下,第二外壳的上下壳体之间具有竖直连接板,竖直连接板具有位于上下壳体之内的主体部分以及从主体部分前端中央向前伸出上下壳体的凸出部分。
更优选情况下,竖直连接板的凸出部分的前端面上具有第一和第二预锁凸点,第二外壳上具有接收第一和第二预锁凸点的预锁接收孔和第二预锁挡块。
更优选情况下,竖直连接板的主体部分的表面中央具有终锁凸点,第一外壳上具有接收终锁凸点的终锁挡块。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端子,端子能够插入到所述至少一个端子接收内腔中,并且当端子位置确保件处于锁止位置时,端子被锁止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壳体,其能克服现有技术中连接器壳体的某个或某些缺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壳体,包括本体和端子接收部分,所述端子接收部分具有向后延伸的尾部,所述尾部的外周形成第一外壳;所述端子接收部分设置有至少一个接收端子的端子接收内腔,和设置在所述端子接收内腔内的端子阻挡件;所述端子阻挡件与所述第一外壳的内底面之间形成锁止槽;第一外壳的内底面向后延伸长度小于端子阻挡件的向后延伸长度。
优选情况下,第一外壳的下壳体具有自后端起连续延伸缺口或凹槽,所述缺口或凹槽的前端位于所述端子阻挡件后端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是提供又一种连接器,其能克服现有技术中连接器的某个或某些缺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包括上述的连接器壳体和端子位置确保件,所述端子位置确保件能够从所述壳体后端插入所述壳体并与所述端子接收部分配合形成预锁位置和锁止位置。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外壳的下壳体具有自后端起连续延伸缺口或凹槽,所述缺口或凹槽的前端位于所述端子阻挡件后端的下方;所述端子位置确保件设置有端子锁止件;当所述连接器处于预锁位置时,所述端子锁止件的前端位于缺口或凹槽上方,并与所述端子阻挡件后端的下表面抵接。优选情况下,所述端子锁止件包括多个第二弹性悬臂结构,所述多个第二弹性悬臂结构之间相互间隔分开。
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端子,所述端子能够插入到所述端子接收部分中,并且当端子位置确保件处于锁止位置时,所述端子被锁止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由于TPA处于预锁位置时能够整体包容于壳体内,从而在产品包装时能够采用层叠和挤靠等方式,从而能够降低包装和输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已知连接器组装前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一种已知连接器组装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3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壳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3B为图3A所示连接器壳体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图3C为图3B所示连接器壳体的部分立体放大示意图;
图4A和图4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TPA的不同角度立体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组装前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与端子组装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组装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组装前的另一剖面示意图;
图9为图8中连接器预锁时的剖面示意图;以及
图10为图8中连接器锁止时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描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说明,而非用于对其作出任何限制。全部附图中相同的标号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图3A-3C和图4A-4B分别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示意图,连接器包括壳体100和TPA200。壳体100和TPA200均可以由任何合适的材料例如PBT通过模塑工艺一体注塑成型。图5至图7分别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组装前,组装中和组装后的剖面示意图。
如图中所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壳体100包含本体101和端子接收部分102。端子接收部分102中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接收端子的端子接收内腔103。端子接收内腔103通常为多个并排邻接设置,在一个汽车连接器的具体实施例中,为8个并排设置的端子接收内腔103。TPA200能够从壳体100后端插入壳体100并与所述端子接收部分102配合形成预锁位置(组装前)和锁止位置(组装后)。
端子接收部分102具有从本体101向后延伸的尾部104。参见图3和图4,端子接收部分102的尾部104外周形成第一外壳,TPA200具有与第一外壳对配的第二外壳。如以下示例中所述,TPA200上的第二外壳可套设在端子接收部分102尾部104的第一外壳上,实现本体101和TPA200的连接。
端子接收部分102的每个端子接收内腔103中都具有端子阻挡件105,用以防止安装在端子接收内腔103中的端子意外从中退出。例如,端子阻挡件105具有前倾斜引导面106和后垂直锁止面107,后垂直锁止面107可配合端子上的相应止退结构。在如图所示的示例中,第一外壳具有一内底面108。端子阻挡件105可以是从第一外壳的内底面108前端向上延伸再向后水平延伸形成的第一弹性悬臂结构。端子阻挡件105与第一外壳的内底面108之间相互间隔,形成锁止槽109。如下所述,锁止槽109可用于在锁止位置容纳TPA200上的端子锁止件201,从而防止壳体100中的端子阻挡件105受力偏置,将端子固定在连接器中。
参见图4A-4B,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TPA200具有端子锁止件201。在如图7所示的连接器组装后的锁止位置,端子锁止件201可延伸进入壳体100中的锁止槽109,位于端子阻挡件105和第一外壳的内底面108之间,以阻止端子阻挡件105在使用中因受力而偏置,导致安装在端子接收内腔103中的端子意外从中退出。在如图所示的示例中,端子锁止件201从第二外壳的内底面上方向前水平延伸。优选地,端子锁止件201形成与每个端子阻挡件105相对应的多个第二弹性悬臂结构,多个第二弹性悬臂结构之间相互间隔分开,形成梳状端子锁止件201(参见图4A和图4B中所示)。如以下示例中所述,梳状的端子锁止件201有利于在预锁位置插入端子时,端子阻挡件105与对应的端子锁止件201部分一同偏置变形,便于将端子插入端子接收内腔103。
如图3A-3C中所示,在壳体100的端子接收内腔103中,第一外壳的内底面108向后延伸长度小于端子阻挡件105的向后延伸长度(参见图5至图7)。例如,第一外壳的下壳体后端在对应端子接收内腔103的下方具有缺口或凹槽110。又如图5至图6中所示,缺口或凹槽110由第一外壳的下壳体后端起连续延伸,缺口或凹槽110的前端位于端子阻挡件105后端的下方。当TPA200处于预锁位置时,端子锁止件201的前端位于缺口或凹槽110上方并与第一外壳下壳体相间隔。在向端子接收内腔103插入端子300时,端子300按压端子阻挡件105及其下方的端子锁止件201使其向缺口或凹槽110内偏置,以便端子300进入端子接收内腔103。
又如图5和图6中所示,当TPA200处于预锁位置时,端子锁止件201与端子阻挡件105的下表面抵接。此时,TPA200整体包容于壳体100内,从而相比于已有连接器(参见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在具有相同大小壳体的情况下,TPA200处于预锁位置时能够没有外露地包容于壳体100内。
参见图3A-3C和图4A-4B所示,TPA200上的第二外壳具有从内底面向前伸出的预定位凸条202,壳体100上第一外壳的下壳体上具有接收预定位凸条202的接收槽111。当TPA200与壳体100开始配合组装时,先通过预定位凸条202和接收槽111进行壳体100和TPA200配合预定位。
参见图4A-4B以及图8至图10中所示,TPA200上第二外壳的上下壳体之间具有竖直连接板205。图4A和图4B中示出了一对连接板205。竖直连接板205具有位于上下壳体之内的主体部分206以及从主体部分206前端向前延伸的凸出部分207。在图中所示的示例中,凸出部分207向前延伸并突出第二外壳。竖直连接板205的凸出部分207的前端面上具有第一预锁凸点203a,竖直连接板205的主体部分206的表面中央具有第二预锁凸点203b。第二外壳上具有分别与第一和第二预锁凸点203a、203b对应的配合结构,包括第一预锁接收孔113a和第二预锁挡块113b(参见图8至图10中所示)。如图9所示,当第一和第二预锁凸点203a、203b分别与第一预锁接收孔113a和第二预锁挡块113b配合后,TPA200能够相对壳体100固定地保持在预锁位置。
竖直连接板205的主体部分206的表面中央具有终锁凸点204。在如图8所示的示例中,终锁凸点204与竖直连接板205上的第二预锁凸点203b连成一体,形成一凸出部分;第二预锁凸点203b和终锁凸点204分别位于该凸出部分的前后两侧。继续参见图8,第一外壳上具有配合终锁凸点204的终锁挡块114。如图10中所示,当竖直连接板205终锁凸点204与第一外壳上的终锁挡块114配合后,能够使TPA200相对壳体100保持在锁止位置。
上文中所述的预定位凸条202和竖直连接板205的设置个数没有限制,具体实施中可以根据第二外壳的宽度大小和强度要求进行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连接器还包括端子300。在如图6所示的示例中,端子300具有接触部分301和接线部分303。接触部分301设置有卡槽305,用于配合端子阻挡件105上后垂直锁止面107,阻止端子300从连接器壳体100中退出。
当连接器处于预锁状态时(也即TPA200处于预锁位置),端子300能够从端子接收部分102的前端向尾部104插入到端子接收内腔103中。在插入过程中,端子300的接触部分301抵压端子阻挡件105,使端子阻挡件105向下弯曲,同时压住端子锁止件201向缺口或凹槽110中弯曲。当端子300的接触部分301端部越过端子阻挡件105的前倾斜引导面106后,端子300前端被壳体100上设置的端子挡块112(参见图3C所示)阻挡,不得继续插入。此时,端子300被后垂直锁止面107限制住不能从壳体100中退出,即向前移动,从而在插入方向设定在组装后的所需位置。此时,端子阻挡件105和端子锁止件201反弹回原位,端子阻挡件105上的后垂直锁止面107配合端子300上的止退结构,阻止端子退出。此后,推动TPA200向前运动,使端子锁止件201插入到锁止槽109中,从而使端子锁止件201与端子阻挡件105以及第一外壳的内底面108紧密配合。这样,端子阻挡件105和端子锁止件201不再发生弯曲,从而使端子300被牢固地锁止在连接器中(也即TPA200处于锁止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由于TPA200处于预锁位置时能够整体包容于壳体100内,从而在产品包装时能够采用层叠和挤靠等方式,从而能够降低包装和输送成本。
本文中所提到的位置或方向术语“前”、“后”是相对于端子插入方向而言,端子插入方向定义为从前往后插入连接器中。
尽管参考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将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教导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壳体及连接器还可以有许多变化形式。本实用新型中不同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各个部件,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教导的精神和发明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互换和重新组合,由此得到的连接器壳体及连接器同样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将意识到有不同的方式来改变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参数,例如尺寸、形状、或元件或材料的类型,均落入本实用新型和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

Claims (19)

1.一种连接器,包括壳体和端子位置确保件,其特征在于,
壳体包含本体和至少一个端子接收部分,所述至少一个端子接收部分具有从本体向后延伸的尾部,端子位置确保件能够从壳体后端插入壳体并与所述至少一个端子接收部分配合形成预锁位置和锁止位置,当处于预锁位置时,端子位置确保件整体包容在壳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端子接收部分的尾部外周形成第一外壳,端子位置确保件具有与第一外壳对配的第二外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端子接收部分设置有至少一个接收端子的端子接收内腔,和设置在所述端子接收内腔内的端子阻挡件;端子位置确保件设置有端子锁止件;端子阻挡件与第一外壳的内底面之间形成用来接收端子锁止件的锁止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外壳的内底面向后延伸长度小于端子阻挡件的向后延伸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外壳的下壳体具有自后端起连续延伸缺口或凹槽,当处于预锁位置时,端子锁止件的前端位于缺口或凹槽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缺口或凹槽的前端位于端子阻挡件后端的下方,当处于预锁位置时,端子锁止件的前端与端子阻挡件的下表面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外壳的下壳体具有自后端起连续延伸多个缺口或凹槽;端子锁止件包括多个第二弹性悬臂结构,多个第二弹性悬臂结构之间相互间隔分开,并分别对应于多个缺口或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端子阻挡件具有前倾斜引导面和后垂直锁止面。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二外壳具有从内底面向前伸出的预定位凸条,第一外壳的内底面具有接收预定位凸条的接收槽。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二外壳的上下壳体之间具有竖直连接板,竖直连接板具有位于上下壳体之内的主体部分以及从主体部分前端中央向前伸出上下壳体的凸出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竖直连接板的凸出部分的前端面上具有第一和第二预锁凸点,第二外壳上具有接收第一和第二预锁凸点的预锁接收孔和第二预锁挡块。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竖直连接板的主体部分的表面中央具有终锁凸点,第一外壳上具有接收终锁凸点的终锁挡块。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端子,端子能够插入到所述至少一个端子接收内腔中,并且当端子位置确保件处于锁止位置时,端子被锁止固定。
14.一种连接器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和端子接收部分,所述端子接收部分具有向后延伸的尾部,所述尾部的外周形成第一外壳;所述端子接收部分设置有至少一个接收端子的端子接收内腔,和设置在所述端子接收内腔内的端子阻挡件;所述端子阻挡件与所述第一外壳的内底面之间形成锁止槽;第一外壳的内底面向后延伸长度小于端子阻挡件的向后延伸长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连接器壳体,其特征在于,第一外壳的下壳体具有自后端起连续延伸缺口或凹槽,所述缺口或凹槽的前端位于所述端子阻挡件后端的下方。
16.一种连接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连接器壳体和端子位置确保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位置确保件能够从所述壳体后端插入所述壳体并与所述端子接收部分配合形成预锁位置和锁止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外壳的下壳体具有自后端起连续延伸缺口或凹槽,所述缺口或凹槽的前端位于所述端子阻挡件后端的下方;所述端子位置确保件设置有端子锁止件;当所述连接器处于预锁位置时,所述端子锁止件的前端位于缺口或凹槽上方,并与所述端子阻挡件后端的下表面抵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锁止件包括多个第二弹性悬臂结构,所述多个第二弹性悬臂结构之间相互间隔分开。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端子,所述端子能够插入到所述端子接收部分中,并且当端子位置确保件处于锁止位置时,所述端子被锁止固定。
CN201420283439.5U 2014-05-29 2014-05-29 连接器壳体及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715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83439.5U CN203871530U (zh) 2014-05-29 2014-05-29 连接器壳体及连接器
US14/725,610 US9525230B2 (en) 2014-05-29 2015-05-29 Connector having terminal position assurance articl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83439.5U CN203871530U (zh) 2014-05-29 2014-05-29 连接器壳体及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71530U true CN203871530U (zh) 2014-10-08

Family

ID=51652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83439.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71530U (zh) 2014-05-29 2014-05-29 连接器壳体及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525230B2 (zh)
CN (1) CN20387153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53131A (zh) * 2016-05-31 2017-12-08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二次锁、连接组件、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108539473A (zh) * 2017-03-01 2018-09-14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端子单元
CN109390738A (zh) * 2017-08-08 2019-02-26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连接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02327B2 (ja) * 2014-03-31 2018-03-2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EP3227972A1 (de) * 2014-12-03 2017-10-11 Hirschmann Automotive GmbH Steckverbindung mit verbessertem verriegelungselement
FR3040553B1 (fr) * 2015-08-31 2022-08-12 Delphi Int Operations Luxembourg Sarl Connecteur pour vehicules automobiles et procede de montage d'un tel connecteur
DE102019108978A1 (de) * 2019-04-05 2020-10-08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Verbindergehäuse sowie elektrischer Verbinder
JP7062344B2 (ja) * 2020-04-09 2022-05-0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55748B2 (ja) * 2001-11-29 2006-12-13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3896896B2 (ja) * 2002-05-23 2007-03-2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4082176B2 (ja) * 2002-10-30 2008-04-30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4186866B2 (ja) * 2004-05-07 2008-11-26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7278883B2 (en) * 2005-09-26 2007-10-09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housing with terminal position assurance (TPA) member
US7387545B2 (en) * 2006-03-24 2008-06-17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pre-locked terminal position assurance (TPA)
JP2012216343A (ja) * 2011-03-31 2012-11-08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JP5754412B2 (ja) * 2012-04-26 2015-07-29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53131A (zh) * 2016-05-31 2017-12-08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二次锁、连接组件、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107453131B (zh) * 2016-05-31 2024-04-16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二次锁、连接组件、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108539473A (zh) * 2017-03-01 2018-09-14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端子单元
CN109390738A (zh) * 2017-08-08 2019-02-26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9390738B (zh) * 2017-08-08 2022-03-01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525230B2 (en) 2016-12-20
US20150349449A1 (en) 2015-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71530U (zh) 连接器壳体及连接器
CN205159663U (zh) 卡连接器
US7118417B2 (en) Connector with lock arm
KR20170033318A (ko) 전기 커넥터
CN201178198Y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105609992B (zh) 电连接器
CN101682138B (zh) 连接器
CN102957043A (zh) 插头
CN109314337A (zh) 连接器
CN109314336A (zh) 连接器
CN109038000B (zh) 正反插usb插座
EP2572407A1 (en) Plug-in connector and a plug-in module system
CN110165428A (zh) 一种刺破式电连接器
CN201812961U (zh) 双面电连接的电连接插座构造
CN103531960B (zh) 卡连接器
CN106797087A (zh) 连接器
CN103262352A (zh) 具有增强结构的连接器
CN105789957B (zh) 双面两用正反插连接头
CN209860187U (zh) Type-c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103579814B (zh) 电连接器组件以及壳体
CN101415301B (zh) 容器盒、具有容器盒的电接线盒以及模制容器盒的方法
CN200994028Y (zh) 线缆连接器
CN102055106B (zh) 连接器、系列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CN108258549B (zh) 一种公母端相同的自插连接器
CN106486871B (zh) 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