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51379U - 一种壳体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壳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51379U
CN203851379U CN201420213704.2U CN201420213704U CN203851379U CN 203851379 U CN203851379 U CN 203851379U CN 201420213704 U CN201420213704 U CN 201420213704U CN 203851379 U CN203851379 U CN 2038513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nding
shell structure
plate
groove
flat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1370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永华
孙洁湘
周雅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Huaguan Trademark Prin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Huaguan Trademark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Huaguan Trademark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Huaguan Trademark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21370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513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513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5137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Finishing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壳体结构,由一板件沿一折弯线折弯形成,其特征在于:板件具有依序连接的一第一平板部、一折弯部以及一第二平板部。折弯线位于折弯部,折弯部具有彼此相对的一折弯内表面以及一折弯外表面,折弯内表面具有朝向折弯外表面形成的一凹槽。板件更具有一涂层,位于折弯外表面。板件为沿折弯线向内折弯,以使第一平板部以及第二平板部夹有一角度。如此,涂层可完全覆盖板件,以使折弯部的折弯外表面不暴露于外界。

Description

一种壳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壳体结构,特别是涉及了一种具有涂层的壳体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装置的性能越来越强大,相反的,其体积却越来越小。如此,以符合消费者对于电子装置能轻便携带并具多功能的期待。
再者,电子装置的外观亦随着技术的进步而能具有更为美观的设计以及质感。举例来说,可于电子装置的壳体上涂布一涂层,以提升使用者接触时的触感以及增进质感的优点。此外,涂层的设置亦可使壳体具有一定程度的防绣性以及抗水性。
举例来说,在现有技术中,通常为先涂布涂层于一板件上,再运用加工机使板件弯折,形成具有一特定形状的壳体,得以使壳体容置其它电子组件。然而,当板件弯折时,涂层于弯折处可能会受到板件材料的挤压而造成破裂。因此,涂层的破裂会使板件外露,破坏壳体的外观,进而影响壳体的防绣性以及抗水性。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壳体结构,用于解决板件弯折而使涂层破裂的问题。
本新型的一实施例揭露一种壳体结构,一种壳体结构,由一板件沿一折弯线折弯形成,其特征在于:
该板件具有依序连接的一第一平板部、一折弯部以及一第二平板部,该折弯线位于该折弯部,该折弯部具有彼此相对的一折弯内表面以及一折弯外表面,该折弯内表面具有朝向该折弯外表面形成的一凹槽,该板件更具有一涂层,位于该折弯外表面,该板件为沿该折弯线向内折弯,以使该第一平板部以及该第二平板部夹有一角度。
前述的一种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凹槽具有一深度,该板件具有一厚度,该厚度大于或等于该深度的2倍。
前述的一种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深度实质为0.1至0.3毫米,该厚度实质为0.8毫米。
前述的一种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凹槽具有一宽度及一深度,该宽度与该深度的比为5:2至15:2。
前述的一种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宽度为1至1.5毫米,该深度实质为0.2至0.5毫米。
前述的一种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凹槽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面及一第二侧面,该折弯线至该第一侧面以及该第二侧面的距离比为1比1。
前述的一种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凹槽的宽度为1.5毫米,该折弯线与该第一侧面之间的距离实质为0.75毫米,该折弯线与该第二侧面之间的距离实质为0.75毫米。
前述的一种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平板部具有一第一外表面,该第二平板部具有一第二外表面,该第一外表面以及该第二外表面分别连接该折弯外表面的两侧,该涂层亦位于该第一外表面以及该第二外表面上。
前述的一种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壳体结构的曲率半径为1.0至2.5毫米。
根据本新型揭露的壳体结构中,折弯部的折弯内表面具有凹槽,而折弯外表面上系涂覆有涂层。当板件沿穿过凹槽的折弯线弯折时,凹槽提供折弯部材料于折弯时被挤压的余裕空间,以使材料填补于凹槽内,进而避免折弯部的材料向折弯外表面过度突出,造成涂层破裂的问题。如此,本新型的壳体结构可维持涂层的完整,以维持其防绣性以及抗水性。
以上之关于本新型内容之说明及以下之实施方式之说明系用以示范与解释本新型之原理,并且提供本新型之专利申请范围更进一步之解释。
附图说明
第1图为根据本新型一实施例的壳体结构的剖切示意图。
第2图为第1图的壳体结构沿着折弯线L折弯后的剖切示意图。
第3图为根据本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壳体结构的剖切示意图。
第4图为第3图的壳体结构沿着折弯线L折弯后的剖切示意图。
第5图为根据本新型又一实施例的壳体结构的剖切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 板件,10 第一平板部,11 第一外表面,12 第一内表面,20 第二平板部,21 第二外表面,22 第二内表面,30 折弯部,31 折弯外表面,32 折弯内表面,321 凹槽,3211 第一侧面,3212 第二侧面,3213 底面,3214 弧面,40 涂层,D 深度,D1、D2 距离,L 折弯线,T 厚度,W 宽度,θ、θ1 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新型之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了解本新型之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之内容、申请专利范围及图式,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可轻易地理解本新型相关之目的及优点。以下之实施例系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新型之观点,但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新型之范畴。
本新型提供一种壳体结构,其可系由一板件多次弯折而形成一立体的壳体结构。壳体结构可应用于一电子装置,以容置多个电子组件。壳体结构的外表面覆盖有一层涂层,当板件弯折变形以成型时,涂层亦随之弯折且不会于弯折处破裂。
以下介绍本案壳体结构中板件的一弯折处为例。请参照图1,其为根据本新型一实施例的壳体结构的剖切示意图。
壳体结构包含一板件1,其具有依序连接的一第一平板部10、一折弯部30以及一第二平板部20。第一平板部10具有彼此相对的一第一外表面11以及一第一内表面12。折弯部30具有彼此相对的一折弯外表面31以及一折弯内表面32。第二平板部20具有彼此相对的一第二外表面21以及一第二内表面22。更进一步来说,折弯部30的折弯外表面31系位于第一平板部10的第一外表面11以及第二平板部20的第二外表面21之间,且彼此共平面;折弯部30的折弯内表面32系位于第一平板部10的第一内表面12以及第二平板部20的第二外表面21之间,且亦彼此共平面。此外,板件1具有一折弯线L,折弯线L贯穿而位于折弯部30中。
以下介绍折弯部30的详细结构。折弯部30的折弯内表面32具有一凹槽321,此凹槽321系由折弯内表面32而朝向折弯外表面31凹陷形成。凹槽321具有一第一侧面3211、一第二侧面3212以及一底面3213。底面3213系介于第一侧面3211及第二侧面3212之间,且第一侧面3211及第二侧面3212系彼此相对。详细来说,第一侧面3211系邻近于第一平板部10的第一内表面12,而第二侧面3212邻近于第二平板部20的第二内表面22,且底面3213系介于折弯内表面32以及折弯外表面31之间。
在本新型中,板件1更具有一涂层40,至少部分的涂层40位于折弯外表面31。在本实施例以及部份的其它实施例中,涂层40亦位于第一平板部10的第一外表面11以及第二平板部20的第二外表面21上。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以及部份的其它实施例中,涂层40系完全覆盖于第一外表面11、第二外表面21以及折弯外表面31上,以避免第一外表面11、第二外表面21以及折弯外表面31暴露于外界。在本新型中,涂层40的材质可以是聚氨脂压克力(Polyurethane Acrylate)、聚酯压克力(Polyester Acrylate)或环氧压克力(Epoxy Acrylate),但上述之材质非用以限定本新型。
以下介绍壳体结构的制造方式。请继续参照图1,板件1系沿折弯线L向内折弯。更进一步来说,当板件1沿折弯线L弯折时,第一平板部10的第一内表面12与第二平板部20的第二内表面22彼此面对面逐渐靠近,以使原本彼此平行的第一平板部10以及第二平板部20之间夹有一角度θ(以本实施例来说,角度θ为90度,但角度的数值非用以现定本新型,其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进而形成立体的壳体结构(请参照图2,其为图1的壳体结构沿着折弯线L折弯后的剖切示意图)。举例来说,第一平板部10可视为壳体结构的底板,第二平板部20可视为壳体结构的侧板。如此,电子组件可容置于第一平板部10(底板)以及第二平板部20(侧板)所形成的容置空间内。
更进一步来说,凹槽321具有一深度D以及一宽度W,而板件1以及涂层40共具有一厚度T。在本实施例以及部分的其它实施例中,厚度T大于或等于深度D的2倍,且宽度W与深度D的比为5:2至15:2。如此,这样的凹槽321设计可使板件1弯折时,提供折弯部30的材料变形的余裕空间,进而避免折弯部30的材料过多朝向折弯外表面31变形,破坏涂层40而使涂层40破裂,以暴露折弯外表面41的问题。再者,在本实施例以及部分的其它实施例中,壳体结构的曲率半径为1.0至2.5 mm。折弯线L至第一侧面3211以及第二侧面3212的距离比为2比1。板件1的厚度T实质为0.8毫米,而凹槽321的深度D实质上可为0.2至0.5毫米,其宽度W可为1至1.5毫米。在本实施例中,凹槽321的宽度W为1.5毫米。在实施例中,折弯线L与第一侧面3211之间的距离D1与折弯线L与第二侧面3212之间的距离D2的比值为1:1,且折弯线L与第一侧面3211之间的距离D1实质为0.75毫米,折弯线L与第二侧面3212之间的距离D2实质为0.75毫米。然而上述板件1及其凹槽321的尺寸与相对关系非用以限定本新型。
详细来说,本案之板件1可经由公模以及母模的模具折弯方式而形成壳体结构。其中,壳体结构之折弯角的曲率半径数值系可为公模的内导角曲率半径乘以板件之厚度。也就是说,当公模的内导角曲率半径为定值时,壳体结构的曲率半径与板件之厚度成正比。是以,当需要缩小壳体结构之折弯角的曲率半径时,可减少板件之折弯部的厚度即可达成。是以,本案折弯部之凹槽321的深度D可视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以下介绍另一实施例的壳体结构,请共同参照图3和图4,其中图3为根据本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壳体结构的剖切示意图以及图4系为图3的壳体结构沿着折弯线L折弯后的剖切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类似,故相同标号代表相似结构,且重复之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差异在于凹槽321所具有的第一侧面3211与第二侧面3212系彼此相连而夹有一角度θ1。如此,当壳体1沿折弯线L弯折后,第一侧面3211与第二侧面3212系可彼此相靠合,以大幅缩小凹槽321的体积(如图4所示),甚至完全可完全填补凹槽321。在本实施例以及部分的其它实施例中,第一侧面3211与第二侧面3212所夹之角度θ1可为45至90度,如此有利于板件1之折弯。
以下介绍另一实施例的壳体结构,请参照图5,其系为根据本新型又一实施例的壳体结构的剖切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类似,故相同标号代表相似结构,且重复之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差异在于凹槽321具有一弧面3214,弧面3214的端缘连接折弯内表面32。这样具有弧面3214的凹槽321亦有利于板件1折弯时,避免涂层40受到折弯部30挤压而破裂,同时亦避免折弯部30的材料过度朝向折弯内表面32挤压凸出。
综合上述,本新型揭露的壳体结构中,折弯部的折弯内表面具有凹槽,而折弯外表面上系涂覆涂层。当板件沿穿过凹槽的折弯线弯折时,凹槽提供折弯部材料于折弯时被挤压的余裕空间,以使材料填补于凹槽内,进而避免折弯部的材料向折弯外表面突出,造成涂层破裂的问题。如此,本新型的壳体结构可维持涂层的完整,以维持其防绣性以及抗水性。
虽然本新型以前述之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新型,任何熟习相像技艺者,在不脱离本新型之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之更动与润饰,因此本新型之专利保护范围须视本说明书所附之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9)

1.一种壳体结构,由一板件沿一折弯线折弯形成,其特征在于:
该板件具有依序连接的一第一平板部、一折弯部以及一第二平板部,该折弯线位于该折弯部,该折弯部具有彼此相对的一折弯内表面以及一折弯外表面,该折弯内表面具有朝向该折弯外表面形成的一凹槽,该板件更具有一涂层,位于该折弯外表面,该板件为沿该折弯线向内折弯,以使该第一平板部以及该第二平板部夹有一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凹槽具有一深度,该板件具有一厚度,该厚度大于或等于该深度的2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深度实质为0.1至0.3毫米,该厚度实质为0.8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凹槽具有一宽度及一深度,该宽度与该深度的比为5:2至15: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宽度为1至1.5毫米,该深度实质为0.2至0.5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凹槽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面及一第二侧面,该折弯线至该第一侧面以及该第二侧面的距离比为1比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凹槽的宽度为1.5毫米,该折弯线与该第一侧面之间的距离实质为0.75毫米,该折弯线与该第二侧面之间的距离实质为0.75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平板部具有一第一外表面,该第二平板部具有一第二外表面,该第一外表面以及该第二外表面分别连接该折弯外表面的两侧,该涂层亦位于该第一外表面以及该第二外表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壳体结构的曲率半径为1.0至2.5毫米。
CN201420213704.2U 2014-04-29 2014-04-29 一种壳体结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513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13704.2U CN203851379U (zh) 2014-04-29 2014-04-29 一种壳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13704.2U CN203851379U (zh) 2014-04-29 2014-04-29 一种壳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51379U true CN203851379U (zh) 2014-09-24

Family

ID=51564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13704.2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51379U (zh) 2014-04-29 2014-04-29 一种壳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5137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22600A (zh) * 2016-11-29 2018-06-05 深圳市三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外壳结构及其连接方法
CN108356483A (zh) * 2018-01-09 2018-08-03 瑞宏精密电子(太仓)有限公司 一种可避免笔记本加工折弯处r角nil拉伸开裂的制作工艺
CN113689798A (zh) * 2018-02-13 2021-11-23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可弯折显示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22600A (zh) * 2016-11-29 2018-06-05 深圳市三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外壳结构及其连接方法
CN108356483A (zh) * 2018-01-09 2018-08-03 瑞宏精密电子(太仓)有限公司 一种可避免笔记本加工折弯处r角nil拉伸开裂的制作工艺
CN113689798A (zh) * 2018-02-13 2021-11-23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可弯折显示器
CN113689798B (zh) * 2018-02-13 2023-08-22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可弯折显示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51379U (zh) 一种壳体结构
TWI599295B (zh) 移動終端殼體及其製造方法
CN106603768A (zh) 一种3d结构的手机壳体及其加工工艺
JP2009506165A5 (zh)
CN111016415A (zh) 纹理转印母模、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壳体、电子设备
CN109462958A (zh) 透明盖板、电子设备、模具
CN110856384A (zh) 电子设备壳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TW202105339A (zh) 顯示裝置
KR20150010621A (ko) 전자장치 케이스 및 그 제조방법
CN203297920U (zh) 硬质弯折板
MX2017003777A (es) Metodo y plantillas para formar un contenedor de exhibicion listo para colocarse en estante.
US20220408570A1 (en) Electronic device housing,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4778300A (zh) 包装纸盒的三维设计方法
CN104507674B (zh) 经蚀刻多层薄片
CN201052854Y (zh) 盒体结构
WO2017016100A1 (zh) 金属箱壳体圆弧角接筋的拉伸工艺
JP2021034705A (ja) 金属板、金属樹脂複合体、半導体デバイス及び、金属板の製造方法
CN207521238U (zh) 一种移动终端和点胶治具
CN204078280U (zh) 容积可变周转箱
CN205648239U (zh) 移动设备及其外壳
CN209520237U (zh) 制造软包电池壳体的装置
CN105984076A (zh) 一种双色注塑成型外壳及注塑模具
JP2018125824A (ja) センサケースとそれを用いたセンサおよびセンサケースの製造方法、とセンサの製造方法
CN110198373A (zh) 保护壳
CN202557921U (zh) 长方形倒角包装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