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44208U - 两片型坯塑料燃油箱成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两片型坯塑料燃油箱成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44208U
CN203844208U CN201320789261.7U CN201320789261U CN203844208U CN 203844208 U CN203844208 U CN 203844208U CN 201320789261 U CN201320789261 U CN 201320789261U CN 203844208 U CN203844208 U CN 2038442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ilt
half module
fuel tank
central bracket
right hal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78926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岩
姜林
徐松俊
王震宇
吴陆顺
王昌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pp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pp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pp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pp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78926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442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442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4420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Blow-Moulding Or Thermoform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两片型坯塑料燃油箱成型系统,底座的上平面安装有横向导轨,横向导轨上安装有左锁模机构、右锁模机构、左半模和右半模;预成型模板的左、右端面分别与左、右半模的相向端面相吻合,内置件机构上安装有燃油箱内置配件,左、右半模之间设有中央支架,中央支架固定在底座上,中央支架的上平面设有与横向导轨相垂直的中央支架纵向导轨,中央支架纵向导轨上支撑有可沿中央支架纵向导轨移动的预成型固定座和内置件机械固定座;预成型模板固定于预成型固定座上,内置件机构被连接在三维机器人的机械手臂上,三维机器人位于底座的一侧且可将内置件机构固定在内置件机械固定座上。该机构结构简单,内置件机构固定可靠,机器人负荷小。

Description

两片型坯塑料燃油箱成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两片型坯塑料燃油箱成型系统,属于塑料燃油箱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塑料燃油箱内部需要安装功能零件,如防浪板、液体/蒸汽分离器、液位传感器、油泵等。为了实现油箱内的零件与箱体外的部件之间的连接,传统的方法是在燃油箱本体成型后,在箱壁上打孔、焊接和装配。减少在箱体壁上的开孔数量,减小开孔的尺寸有利于降低箱体内的燃油蒸汽对环境的排放量,但是这样做也为部件与箱体的连接增加了难度。
为了实现低排放的目标,将燃油箱上焊接和装配的组件放置到燃油箱的内部,是减少碳氢化合物向外泄漏的一个可行方法。对于传统的吹塑筒状型坯,要想实现组件内置,只能通过型坯端口将组件放到型坯内部,而型坯端口的尺寸较小,大尺寸的组件无法放入其中。为使内置零件具有增大的自由度,渐渐产生了两片型坯吹塑成型方法,两片型坯流至左、右半模之间,左、右半模合模后向型坯内吹气使左右型坯分别贴合在左半模、右半模的模腔壁上并成型。
公开号为102962942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塑料燃油箱成型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上平面沿长度方向安装有横向导轨,横向导轨上安装有在油缸驱动下可分别沿横向导轨移动的左锁模机构和右锁模机构,左锁模机构上安装有左半模,右锁模机构上安装有右半模,左、右半模上分别设有左、右型腔,左、右型腔相向布置且分别与燃油箱的左、右两半形状大小相同;左、右半模之间设有与横向导轨相垂直的纵向导轨,纵向导轨两端分别安装有可沿纵向导轨移动的预成型模板和内置件机构,预成型模板的左、右端面分别与左、右半模的相向端面相吻合,内置件机构上夹持有油箱内置零件。该装置无需在油箱上打孔焊接,增加了油箱的强度,提高了燃油箱的密封性能;但是由于内置件机构处于成型系统的纵向导轨上,人工向内置件机构上安装燃油箱内置配件不方便且不安全,需要设置相应的夹具完成向内置件机构上安装燃油箱内置配件,导致结构复杂,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两片型坯塑料燃油箱成型系统,其结构简单且工作效率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两片型坯塑料燃油箱成型系统,包括位于吹塑机纵向导轨上的底座,所述底座的上平面沿底座长度方向安装有横向导轨,所述横向导轨上安装有可分别沿横向导轨移动的左锁模机构和右锁模机构,所述左锁模机构上安装有左半模,所述右锁模机构上安装有右半模;该燃油箱成型系统还包括可进出于所述左、右半模之间的预成型模板和内置件机构,所述预成型模板的左、右端面分别与所述左、右半模的相向端面相吻合,所述内置件机构上安装有燃油箱内置配件,所述左、右半模之间设有中央支架,所述中央支架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中央支架的上平面设有与所述横向导轨相垂直的中央支架纵向导轨,所述中央支架纵向导轨上支撑有可沿中央支架纵向导轨移动的预成型固定座和内置件机械固定座;所述预成型模板固定于所述预成型固定座上,所述内置件机构被连接在三维机器人的机械手臂上,所述三维机器人位于所述底座的一侧且可将所述内置件机构固定在所述内置件机械固定座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型坯从模头中被挤出下落,成两片状,底座承载着成型系统停在模头下方,预成型模板在左半模与右半模之间,两片状型坯一片下落至左半模和预成型模板之间,另一片下落至右半模和预成型模板之间,待型坯落料结束后,左半模、右半模在油缸的作用下沿横向导轨相互靠拢且夹持在预成型模板两侧;之后,底座载着成型系统沿着吹塑机纵向导轨向三维机器人靠近,到达预定位置后,左、右型坯分别在左半模、右半模中吹塑预成型;在吹塑预成型期间,三维机器人将内置件机构固定在内置件机械固定座上,待吹塑预成型完成后,左半模、右半模同时打开,预成型固定座载着预成型模板移出,这时三维机器人推动内置件机构连同内置件机械固定座移动,使内置件机构移入左、右半模之间进行零件内置;零件内置焊接完毕后,三维机器人将内置件机构连同内置件机械固定座从左、右半模之间拉出,左半模、右半模在油缸的作用下沿横向导轨相向移动并合模,完成油箱左、右两料坯的合边;然后三维机器人将内置件机构提起转移到人工装配区,由操作工在人工装配区将内置配件安装到内置件机构中,继续下一个周期的动作,如此循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内置件机构的底板上分布有多个竖向插销孔,所述内置件机构的底板两侧上平面对称安装有插销座;所述内置件机械固定座包括移动底板和固定板,所述移动底板的下端面上固定有与所述中央支架纵向导轨相适配的滑座,所述移动底板的上方通过升降螺丝连接有所述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安装有分别与所述内置件机构底板上的竖向插销孔相适配的可升降竖向插销,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对称安装有分别与所述内置件机构底板上的插销座相适配的可伸缩横向插销。内置件机构的机器人抓接法兰被机器人的机械手臂抓住,然后内置件机构由机器人准确放置到固定板上,接着固定板上的可升降竖向插销分别插入内置件机构底板的插销孔中,可防止内置件机构在水平方向位移;同时固定板的可伸缩横向插销分别压在内置件机构的插销座上可防止内置件机构在垂直方向上窜动;升降螺丝可以调节固定板的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内置件机构底板的竖向插销孔与所述固定板上的可升降竖向插销分别设有四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内置件机构底板上的插销座与所述固定板的可伸缩横向插销分别设有两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两片型坯塑料燃油箱成型系统的立体图。
图2为中央支架的立体图。
图3为预成型固定座所承载的预成型模板及内置件机械固定座的立体图。
图4为内置件机构移入左、右半模之间进行零件内置的状态图。
图5为内置件机构移出,左、右半模合模的状态图。
图6为三维机器人将内置件机构转移至人工装配区进行内置配件安装的状态图。
图7为预成型模板在左、右半模之间的状态图。
图8为内置件机构的固定结构处于分离状态的立体图。
图9为内置件机构的固定结构处于结合状态的立体图。
图中:1.吹塑机纵向导轨;2.底座;3.横向导轨;4.右锁模机构;5.左锁模机构;6.右半模;7.左半模;7a.左半模滑座;8.连杆;9.油缸;10.中央支架;10a.中央支架纵向导轨;11.预成型固定座;12.预成型模板;13.内置件机构;13a.机器人抓接法兰;13b.竖向插销孔;13c.插销座;14.内置件机械固定座;14a.移动底板;14b.滑座;14c.升降螺丝;14d.固定板;14e.可升降竖向插销;14f.可伸缩横向插销;15.三维机器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两片型坯塑料燃油箱成型系统包括包括位于吹塑机纵向导轨1上的底座2,底座2的上平面沿底座长度方向安装有横向导轨3,横向导轨3上安装有可分别沿横向导轨移动的左锁模机构5和右锁模机构4,左锁模机构5上安装有左半模7,右锁模机构4上安装有右半模6;右半模6与左半模7相向而立,左半模7与左锁模机构的相向端面之间通过油缸9相互连接,左半模7的底部通过左半模滑座7a独立支撑在横向导轨上;右锁模机构与左锁模机构之间通过连杆8固定连接。右半模6上设有右型腔,左半模7上设有左型腔,右型腔和左型腔相向布置且分别与燃油箱的右、左两半形状大小相同。
左半模7、右半模6之间设有中央支架10,中央支架10固定在底座2上,中央支架10的上平面设有与横向导轨相垂直的中央支架纵向导轨10a,中央支架纵向导轨10a上支撑有可沿中央支架纵向导轨移动的预成型固定座11和内置件机械固定座14。
预成型模板12固定于预成型固定座11,预成型模板12的左、右端面分别与左半模7、右半模6的相向端面相吻合。内置件机构13通过机器人抓接法兰13a被连接在三维机器人15的机械手臂上,三维机器人15位于底座的一侧且可将内置件机构13固定在内置件机械固定座14上。
如图8和图9所示,内置件机构13的底板上分布有多个竖向插销孔13b,内置件机构13的底板两侧上平面对称安装有插销座13c;内置件机械固定座包括移动底板14a和固定板14d,移动底板14a的底面安装有滑座14b,移动底板14a的上方通过升降螺丝14c连接有固定板14d,固定板14d上安装有分别与内置件机构13底板上的竖向插销孔13b相适配的可升降竖向插销14e,固定板14d的两侧对称安装有分别与内置件机构底板上的插销座13c相适配的可伸缩横向插销14f。内置件机构13底板的竖向插销孔13b与固定板14d上的可升降竖向插销14e分别设有四个。内置件机构13底板上的插销座13c与固定板14d的可伸缩横向插销14f分别设有两对。
内置件机构13的机器人抓接法兰13a被机器人的机械手臂抓住,然后内置件机构13由机器人准确放置到固定板14d上,接着固定板1上的可升降竖向插销14e分别插入内置件机构底板的竖向插销孔13b中,可防止内置件机构在水平方向位移;同时固定板14d的可伸缩横向插销14f分别压在内置件机构的插销座13c上可防止内置件机构在垂直方向上窜动;调节升降螺丝14c可以调节固定板的高度。
工作时,型坯从模头中被挤出下落,成两片状,底座2承载着成型系统停在模头下方,预成型模板12在左半模7与右半模6之间,两片状型坯一片下落至左半模7和预成型模板12之间,另一片下落至右半模6和预成型模板12之间,待型坯落料结束后,左半模7、右半模6在油缸9的作用下沿横向导轨3相互靠拢且夹持在预成型模板12两侧;之后,底座2载着成型系统沿着吹塑机纵向导轨1向三维机器人15靠近,到达预定位置后,左、右型坯分别在左半模7、右半模6中吹塑预成型;在吹塑预成型期间,三维机器人15将内置件机构13固定在内置件机械固定座14上。
如图4所示,待吹塑预成型完成后,左半模7、右半模6同时打开,预成型固定座11载着预成型模板12移出,这时三维机器人15推动内置件机构13连同内置件机械固定座14移动,使内置件机构13移入左半模7、右半模6之间进行零件内置。
如图5所示,零件内置焊接完毕后,三维机器人15将内置件机构13连同内置件机械固定座14从左、右半模之间拉出,左半模7、右半模6在油缸9的作用下沿横向导轨相向移动并合模,完成油箱左、右两料坯的合边。
然后如图6所示,内置件机械固定座14将内置件机构13释放,三维机器人15将内置件机构13转移到人工装配区,由操作工在人工装配区将内置配件安装到内置件机构13中。
接着如图7所示,预成型模板12再次来到左半模7和右半模6之间,型坯落下,继续下一个周期的动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例如也可以左半模与左锁模机构固定连接,油缸与右半模连接等等,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两片型坯塑料燃油箱成型系统,包括位于吹塑机纵向导轨上的底座,所述底座的上平面沿底座长度方向安装有横向导轨,所述横向导轨上安装有可分别沿横向导轨移动的左锁模机构和右锁模机构,所述左锁模机构上安装有左半模,所述右锁模机构上安装有右半模;该燃油箱成型系统还包括可进出于所述左、右半模之间的预成型模板和内置件机构,所述预成型模板的左、右端面分别与所述左、右半模的相向端面相吻合,所述内置件机构上安装有燃油箱内置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半模之间设有中央支架,所述中央支架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中央支架的上平面设有与所述横向导轨相垂直的中央支架纵向导轨,所述中央支架纵向导轨上支撑有可沿中央支架纵向导轨移动的预成型固定座和内置件机械固定座;所述预成型模板固定于所述预成型固定座上,所述内置件机构被连接在三维机器人的机械手臂上,所述三维机器人位于所述底座的一侧且可将所述内置件机构固定在所述内置件机械固定座上;所述内置件机构的底板上分布有多个竖向插销孔,所述内置件机构的底板两侧上平面对称安装有插销座;所述内置件机械固定座包括移动底板和固定板,所述移动底板的下端面上固定有与所述中央支架纵向导轨相适配的滑座,所述移动底板的上方通过升降螺丝连接有所述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安装有分别与所述内置件机构底板上的竖向插销孔相适配的可升降竖向插销,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对称安装有分别与所述内置件机构底板上的插销座相适配的可伸缩横向插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片型坯塑料燃油箱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件机构底板的竖向插销孔与所述固定板上的可升降竖向插销分别设有四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两片型坯塑料燃油箱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件机构底板上的插销座与所述固定板的可伸缩横向插销分别设有两对
CN201320789261.7U 2013-12-05 2013-12-05 两片型坯塑料燃油箱成型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442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89261.7U CN203844208U (zh) 2013-12-05 2013-12-05 两片型坯塑料燃油箱成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89261.7U CN203844208U (zh) 2013-12-05 2013-12-05 两片型坯塑料燃油箱成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44208U true CN203844208U (zh) 2014-09-24

Family

ID=51557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789261.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44208U (zh) 2013-12-05 2013-12-05 两片型坯塑料燃油箱成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4420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93571A (zh) * 2018-05-18 2018-08-14 亚普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内置件焊接辅助工装
EP3705261A4 (en) * 2017-10-31 2020-12-02 Kyoraku Co., Ltd. MOLDING PRODUCTION PROCESS, MOLDING DIE, MOLDING PRODUCTION APPARATUS, BURR ELIMINATION PROCESS AND BURR REMOVAL DEVICE
EP4220768A3 (en) * 2017-10-31 2023-08-30 Kyoraku Co., Ltd. Molding production method, molding die, molding production apparatus, burr removal method, and burr removal device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705261A4 (en) * 2017-10-31 2020-12-02 Kyoraku Co., Ltd. MOLDING PRODUCTION PROCESS, MOLDING DIE, MOLDING PRODUCTION APPARATUS, BURR ELIMINATION PROCESS AND BURR REMOVAL DEVICE
US11590683B2 (en) 2017-10-31 2023-02-28 Kyoraku Co., Ltd. Molding production method, molding die, molding production apparatus, burr removal method, and burr removal device
EP4220768A3 (en) * 2017-10-31 2023-08-30 Kyoraku Co., Ltd. Molding production method, molding die, molding production apparatus, burr removal method, and burr removal device
CN108393571A (zh) * 2018-05-18 2018-08-14 亚普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内置件焊接辅助工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44208U (zh) 两片型坯塑料燃油箱成型系统
CN107718474A (zh) 一种快速冷却且冲击力小的注塑成型模具
CN205238493U (zh) 注塑机模具冷却系统
CN203293544U (zh) 一种两片型坯塑料燃油箱成型机构
CN102248664A (zh) 吹塑成型汽车油箱的自动绷料递送嵌件的装置
CN209095912U (zh) 一种具备缓冲功能的简易型漏斗成型模具
CN203637150U (zh) 两片型坯塑料燃油箱成型装置
CN202088447U (zh) 吹塑成型汽车油箱的自动绷料递送嵌件的装置
CN202985924U (zh) 一种塑料燃油箱成型装置
CN112810113B (zh) 一种吹塑模具及吹塑工艺
CN103722730A (zh) 塑料注吹成型机充液式锁模机构
CN102179918B (zh) 一种吹塑中空箱体的装置
CN210257222U (zh) 一种吹瓶机
CN205651430U (zh) 一种蓄电池外壳气动打孔装置
CN210061977U (zh) 方便吹塑异型制品的模具
CN204505799U (zh) 一种塑料燃油箱的生产工装
CN211709574U (zh) 一种双反凸模压门板用成型模具
CN205498026U (zh) 一步法注吹装置
CN105636761A (zh) 吹塑成形品的制造装置以及制造方法
CN203665788U (zh) 双工位抽真空平板硫化机
CN202377348U (zh) 三通成形设备
CN214720061U (zh) 一种具有快速脱模机构的模具座
CN200974282Y (zh) 液压脊瓦成型机
CN217553019U (zh) 一种pe异形瓶盖注塑模具
CN209289674U (zh) 一种箱体成型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24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