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42604U - 一种载玻片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载玻片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42604U
CN203842604U CN201420261571.6U CN201420261571U CN203842604U CN 203842604 U CN203842604 U CN 203842604U CN 201420261571 U CN201420261571 U CN 201420261571U CN 203842604 U CN203842604 U CN 2038426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per bracket
lower carriage
slide
slide stand
object sl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6157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鲜飞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CapitalBi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CapitalBi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CapitalBio Corp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2026157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426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426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4260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载玻片架。它包括上支架、下支架和至少1个提手;所述上支架和所述下支架通过所述提手相连接,所述上支架与所述下支架之间设有间距,且该间距可调,所述上支架设于所述下支架的上部;所述上支架和所述下支架上均设有若干对能容纳载玻片的凹槽,且设于所述上支架上的凹槽与设于所述下支架上的凹槽的数量相等且位置相对应;所述下支架上设有承载载玻片的支撑平面;所述提手与所述上支架和所述下支架之间为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大批量的载玻片的清洗与表面化学处理。本实用新型规范了载玻片的清洗与表面化学处理过程;提高了微阵列基片的生产效率与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载玻片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载玻片架,特别涉及一种容纳载玻片且用于载玻片清洗、离心、烘干与表面化学处理的载玻片架。
背景技术
微阵列芯片作为一种快速高效的检测工具而广泛应用于疾病预测与诊断、基因组功能研究、突变检测、SNP分析、药物筛选、法医鉴定、环境监测等。微阵列芯片是将大量特定序列的DNA、蛋白或其他生物组份为探针点,以矩阵形式固定于微阵列基片上,目前的微阵列基片大多采用经过表面化学处理后的特殊载玻片。
载玻片的表面化学处理极为重要,它直接影响探针点与载玻片的结合强度与效率,进而影响结果的检出。由于载玻片表面覆有碎屑、污物等,在各种化学处理前必需清洗。一般地,载玻片清洗过程包括:铬酸洗液浸泡、10%NaOH清洗、1%HCl清洗、超纯水清洗后甩干等工序。清洗洁净后的载玻片,进行表面化学处理。表面化学处理过程包括:载玻片烘干、化学反应、清洗、甩干、烘干等工序。
载玻片的清洗过程与表面化学处理过程,具有如下特点:
(1)为节省成本与减少微阵列基片批间差异,需要一次性清洗与表面化学处理的载玻片数量很多。
(2)载玻片之间不得相互接触与碰撞,以防划伤。
(3)涉及到的工序很多,这些工序在不同的工位上完成,因此需要载玻片在工位之间传递。
(4)为防止污染与交叉反应,上一道工序用到的试剂不能随载玻片或容纳载玻片的工具带到下一道工序。
(5)载玻片需要在铬酸洗液中长时间浸泡(如过夜),并且可能接触到的化学试剂种类很多,如:强酸、碱液、超纯水、醇类、APTES、Poly-L-Lysine、DETA、戊二醛等。
(6)载玻片需要离心,需要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烘干。
以上特点决定了载玻片的清洗与表面化学处理过程需要一种载玻片架,并且,此种载玻片架必须满足如下要求:
(1)能容纳尽可能多的载玻片;
(2)材料能耐受强酸、强碱、醇类、醛类等试剂;
(3)材料不能太坚硬,足够柔性,以防止碰伤、划伤载玻片;
(4)材料能承受高温;
(5)结构有提手,方便在工序间流转;
(6)结构无死角,防止清洗后试剂残留;
(7)结构能承受一定离心力。
目前,对于载玻片架,已有许多文献与宣传资料报道。根据公开的载玻片架文献或产品宣传资料,载玻片架的材料多用不锈钢、铜等金属,不但太坚硬容易碰伤、划伤载玻片,而且生物惰性不好容易污染试剂;有的载玻片架用玻璃材料,能容纳的载玻片数量太少且不适合离心;另外,结构上大多存在易残留试剂的死角。对于完全能满足上述要求的载玻片架,尚未见到公开报道。为此,有必要开发满足上述要求的载玻片架,对规范操作与提高载玻片的清洗与表面化学处理的高效性、可靠性,进而推动微阵列芯片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商业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载玻片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性能可靠、清洗后无残留的特点,能够用于载玻片的清洗与表面化学处理。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载玻片架,包括上支架、下支架和至少1个提手;
所述上支架和所述下支架通过所述提手相连接,所述上支架与所述下支架之间设有间距,且该间距可调,所述上支架设于所述下支架的上部;
所述上支架和所述下支架上均设有若干对能容纳载玻片的凹槽,且设于所述上支架上的凹槽与设于所述下支架上的凹槽的数量相等且位置相对应;
所述下支架上设有承载载玻片的支撑平面;
所述提手与所述上支架和所述下支架之间为活动连接。
上述的载玻片架,所述提手可为U形提手;可选择柔软且生化惰性好的塑料棒材制成;
所述U形提手的2个侧壁通过设于所述上支架和所述下支架上的通孔Ⅰ与所述上支架和所述下支架相连接,且所述U形提手与所述通孔Ⅰ之间为间隙配合;
所述U形提手的2个侧壁上设有能控制所述上支架和/或所述下支架的相对位置的限位机构,以控制所述上支架与所述下支架之间的距离。
上述的载玻片架,所述限位机构为套设于所述U形提手的侧壁上的凸起,所述凸起的最大长度大于所述通孔Ⅰ的直径,以卡住所述上支架。
上述的载玻片架,所述上支架的下表面设有供离心机吊篮支撑的凹面,可用于离心。
上述的载玻片架,所述下支架的下表面上设有至少1个通孔Ⅱ,以使液体试剂流出,优选设于所述支撑平面上。
上述的载玻片架,所述上支架和所述下支架上均设有容纳载玻片的凹槽的数量为1~1000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载玻片架,其中的上支架、下支架和提手均可以由聚四氟乙烯、聚碳酸酯、聚丙烯、聚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制成;由于聚四氟乙烯惰性极好且有柔性,优先选择。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设计,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能一次性大批量清洗载玻片并进行表面化学处理,可以提高生产批量,同时节省成本与减少微阵列基片批间差异。
2、本实用新型选择惰性很好的塑料,如:聚四氟乙烯,不但耐受高温,而且能耐受强酸、强碱、醇类、醛类等试剂,避免在清洗与表面化学处理过程中发生反应而带来污染。
3、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材料具有柔性,并且设计有分隔载玻片的凹槽结构,能避免碰伤、划伤载玻片与产生玻璃碎屑。
4、本实用新型设计有提手,方便人手或机械手在工序间高效流转。
5、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无死角,且提手与上支架、下支架之间为活动连接,可以有效避免试剂残留,防止试剂由上道工序带到下道工序。
6、本实用新型设计有供离心机吊篮支撑的平面,可用于离心。
7、本实用新型的可制造性好,可以采用机加工工艺制造。
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大批量的载玻片的清洗与表面化学处理。本实用新型规范了载玻片的清洗与表面化学处理过程;提高了微阵列基片的生产效率与质量;对推动微阵列芯片在疾病预测与诊断、指导用药、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农业及环境监测、食品卫生检测、司法鉴定等领域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商业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载玻片架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载玻片架的前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载玻片架拆卸后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载玻片架中上支架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载玻片架中下支架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载玻片架中提手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载玻片架装载载玻片后的立体图。
图8为将本实用新型生产的微阵列基片用于新生儿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的结果扫描图。
图中各标记如下:
1上支架、2下支架、3提手、4凹槽、5支撑平面、6通孔Ⅰ、7限位结构、8凹面、9通孔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载玻片架,由上支架1、下支架2与两个U形的提手3组成。其中,上支架1和下支架2上有三组共87对凹槽4,能够容纳87片载玻片;下支架2上有承载载玻片的支撑平面5;提手3连接上支架1与下支架2,连接方式为活动连接,活动连接是指上支架1或/与下支架2相对于提手3能发生一定量的上下、左右或前后移动。
提手3选择柔软且惰性好的聚四氟乙烯棒材制成;上支架1和下支架2上均有通孔Ⅰ6,通孔Ⅰ6的直径大于提手3的侧壁的直径;提手3通过通孔Ⅰ6连接上支架1与下支架2;提手3上有能控制上支架与下支架的相对位置、上支架或/与下支架相对于提手移动距离的限位结构7;限位结构7是棒材压扁后的凸起,凸起的最大长度大于通孔Ⅰ6的直径,每个提手上共有6个凸起。上支架1的下表面设计供离心机吊篮支撑的凹面8;下支架2的下表面有多个通透液体试剂的通孔Ⅱ9,通孔Ⅱ9的位置优选容纳载玻片的凹槽4处,以防止死角产生。
本实用新型中,上支架1、下支架2与提手3的材料可以为聚四氟乙烯、聚碳酸酯、聚丙烯、聚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优先选择聚四氟乙烯,通过机加工工艺制造。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载玻片架内装载了87片载玻片;利用12个载玻片架,一次性能完成1044片载玻片的清洗与表面化学处理。图8给出了利用图7所示载玻片架生产的微阵列基片、点样后生产的微阵列芯片进行新生儿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的结果扫描图,其中:图8(A)为标准阴性对照,图8(B)为遗传性耳聋基因阳性。

Claims (7)

1.一种载玻片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支架、下支架和至少1个提手;
所述上支架和所述下支架通过所述提手相连接,所述上支架与所述下支架之间设有间距,且该间距可调,所述上支架设于所述下支架的上部;
所述上支架和所述下支架上均设有若干对能容纳载玻片的凹槽,且设于所述上支架上的凹槽与设于所述下支架上的凹槽的数量相等且位置相对应;
所述下支架上设有承载载玻片的支撑平面;
所述提手与所述上支架和所述下支架之间为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玻片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为U形提手;
所述U形提手的2个侧壁通过设于所述上支架和所述下支架上的通孔Ⅰ与所述上支架和所述下支架相连接,且所述U形提手与所述通孔Ⅰ之间为间隙配合;
所述U形提手的2个侧壁上设有能控制所述上支架和/或所述下支架的相对位置的限位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玻片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为套设于所述U形提手的侧壁上的凸起,所述凸起的最大长度大于所述通孔Ⅰ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载玻片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的下表面设有供离心机吊篮支撑的凹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载玻片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架的下表面上设有至少1个通孔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载玻片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Ⅱ设于所述支撑平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载玻片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和所述下支架上均设有容纳载玻片的凹槽的数量为1~1000对。
CN201420261571.6U 2014-05-21 2014-05-21 一种载玻片架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426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61571.6U CN203842604U (zh) 2014-05-21 2014-05-21 一种载玻片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61571.6U CN203842604U (zh) 2014-05-21 2014-05-21 一种载玻片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42604U true CN203842604U (zh) 2014-09-24

Family

ID=51555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61571.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42604U (zh) 2014-05-21 2014-05-21 一种载玻片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4260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74745A (zh) * 2015-09-09 2015-12-23 通用生物系统(安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玻璃片表面化学处理的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0369394A (zh) * 2019-08-16 2019-10-25 河北北方学院 一种与超声清洗设备配合实现共振清洗的载片清洗支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74745A (zh) * 2015-09-09 2015-12-23 通用生物系统(安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玻璃片表面化学处理的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0369394A (zh) * 2019-08-16 2019-10-25 河北北方学院 一种与超声清洗设备配合实现共振清洗的载片清洗支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62008B (zh) 检测绵羊繁殖能力的试剂盒及其使用方法
CN105039542B (zh) 一种利用寡聚核苷酸探针染液涂染染色体的新方法
CN108642159A (zh) 生物芯片检测系统
CN105505766A (zh) 一种进行固相pcr反应的自动化微流工作站及方法
CN203842604U (zh) 一种载玻片架
CN108060240B (zh) 一种用于插入缺失多态性检测的荧光标记复合扩增试剂盒及其应用
CN113278716A (zh) 分析绵羊毛用性状的基因芯片、分子探针组合、试剂盒及应用
KR101974915B1 (ko) 게놈 분석 장치 및 사용 방법
CN101838702A (zh) 高通量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方法
CN111394219A (zh) 集成式数字pcr系统
CN103911456A (zh) 一种辅助诊断阿尔茨海默病的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CN103409514A (zh) 一种基于芯片的高通量高灵敏检测5-羟甲基化胞嘧啶的方法
EP1826573A3 (en) Nucleic acid sample testing apparatus
CN104328201A (zh) 一种辅助诊断阿尔茨海默病的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CN208667748U (zh) 生物芯片检测系统
Sanka et al. EasyFlow: user-friendly workflow for image-based droplet analysis with multipurpose modules
Wang et al. A PGD pregnancy achieved by embryo 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 with confirmation by non-invasive prenatal diagnosis.
Zhigalina et al. Correction of the embryonic karyotype at the preimplantation stage of human development
Kievskaya et al. The study of chromosomal abnormalities in fetuses with ultrasound markers and malformations
Savvina et al. Oligonucleotide microarray based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diagnostic of 3-M syndrome, SOPH syndrome, tyrosinemia type 1, methaemoglobinaemia type 1, nonsyndromic hearing loss and deafness (DFNB1)
Wu et al. Genome-wide measurement of DNA replication fork directionality and quantification of DNA replication initiation and termination with Okazaki fragment sequencing
WO2018087303A1 (en) Electrochemical dna detection
Zhu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a pair of twins as blood group chimeras
Kolonelou et al. Addressing the Stability of Polygonal DNA Nanostructures In Vitro and In Vivo
Kopperger et al. Real Time Actuation of a DNA Based Robotic Ar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