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35760U - 风扇 - Google Patents

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35760U
CN203835760U CN201420229812.9U CN201420229812U CN203835760U CN 203835760 U CN203835760 U CN 203835760U CN 201420229812 U CN201420229812 U CN 201420229812U CN 203835760 U CN203835760 U CN 2038357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pedestal
section
wind component
cr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2981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燕
豆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22981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357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357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3576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扇,包括:基座、气流装置以及出风部件,基座上形成有进风口;气流装置设在基座内;出风部件设在基座上,出风部件内形成有出风腔,出风腔与基座连通,出风部件上形成有狭缝出风口,狭缝出风口与出风腔相通,其中出风腔的邻近基座的一端的横截面积大于其远离基座的一端的横截面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风扇,气流装置设在基座内,在风扇外部看不到叶片,保证了外观的美观性且可以防止灰尘,而且解决了传统风扇由于风扇高速旋转带来的使用风险,提高了用户的使用安全性。另外,出风部件的邻近基座的一端的尺寸大于其远离基座的一端的尺寸,基座内的空气可以更多地进入到出风腔内,从而增加了出风量。

Description

风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风扇。
背景技术
传统的风扇从外部能够看见壳体内的叶片,叶片高速旋转时可能对用户带来一定的使用风险,另外叶片上很容易聚集灰尘而不好清理。而且,现有的无叶风扇的出风量较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风扇,所述风扇让叶片完全隐藏,且出风量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风扇,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形成有进风口;用于产生气流的气流装置,所述气流装置设在所述基座内;以及出风部件,所述出风部件设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出风部件内形成有出风腔,所述出风腔与所述基座连通,所述气流装置用于将气流送入所述出风腔中,所述出风部件上形成有狭缝出风口,所述狭缝出风口与所述出风腔相通,其中所述出风腔的邻近所述基座的一端的横截面积大于其远离所述基座的一端的横截面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风扇,气流装置设在基座内,在风扇外部看不到叶片,保证了外观的美观性且可以防止灰尘,而且解决了传统风扇由于风扇高速旋转带来的使用风险,提高了用户的使用安全性。另外,出风部件的邻近基座的一端的尺寸大于其远离基座的一端的尺寸,基座内的空气可以更多地进入到出风腔内,从而增加了出风量。
可选地,沿着从其邻近所述基座的一端到其远离所述基座的一端的方向,所述出风腔横截面积逐渐减小。
或者可选地,所述出风部件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基座相连;出风部,所述出风部设在所述连接部上,其中所述出风部的横截面积不变;以及过渡部,所述过渡部连接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出风部之间,其中所述过渡部的与所述连接部相连的一端的横截面积大于其与所述出风部相连的一端的横截面积。
进一步可选地,在所述出风部件的竖直截面上、所述过渡部沿着从与所述连接部相连的一端到与所述出风部相连的一端的方向直线、弧线或波浪线延伸。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过渡部的横截面形成为圆形、椭圆形、长圆形或多边形。
可选地,所述出风部件的邻近所述基座的一端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且远离所述基座的一端的横截面形状为椭圆形。
可选地,所述狭缝出风口为一个或多个,且沿所述出风部件的轴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狭缝出风口为多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出风部件的两侧壁上。
可选地,所述狭缝出风口被构造成其出风方向与其所在的出风部件的表面上法线方向偏离。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扇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风扇的正视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风扇的侧视图;
图4是沿图3中A-A线的剖面图;
图5a是沿图3中B-B线的剖面图;
图5b是图5a中所示的狭缝出风口的放大图;
图5c是图5a中所示的狭缝出风口的另一个放大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风扇的剖面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例的风扇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
100:风扇;
1:基座;11:进风口;12:翻边;
2:气流装置;21:电机;22:风轮;
3:出风部件;31:狭缝出风口;
32:连接部;33:出风部;34:过渡部;35:出风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扇100。
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扇100,包括基座1、气流装置2以及出风部件3。
基座1上形成有进风口11。具体地,参照图1-图4,基座1大体形成为圆柱体形状,当然,基座1还可以为正方体形状、棱柱体形状或圆台形状等,进风口11为多个,且多个进风口11在基座1的周壁上均匀分布,例如多个进风口11可以多排多列布置。可以理解,进风口11的数量、形状以及布置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风扇100而适应性改变,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特殊限定。
气流装置2用于产生气流,气流装置2设在基座1内,如图4、图6和图7所示,气流装置2包括电机21和连接在电机21轴上的风轮22,风轮22由电机21驱动转动,电机21和风轮22的中心轴线均沿竖直方向延伸,优选地,风轮22与基座1同轴布置,从而基座1外的空气可以通过进风口11被风轮22均匀地吸入基座1内,其中,风轮22可以为轴流风轮22。
进一步地,参照图4、图6和图7,基座1内还设有导风件,导风件环绕气流装置2布置,且位于气流装置2和基座1的内周壁之间,导风件的上端可以向上延伸至邻近基座1的顶壁、且下端向下延伸至进风口11的底壁的下方,从而外部的空气由进风口11进入基座1内部后,在导风件外周壁的止挡作用下,会在风轮22的作用下从导风件的下端自下而上的流经气流装置2,在此过程中,进入基座1内的空气基本上都会在风轮22的作用下导向风轮22的上方,从而有效地保证了风扇100的出风量和出风效率。
出风部件3设在基座1上,例如在图1-图4、图6和图7的示例中,出风部件3为中空结构,换言之,出风部件3内形成有出风腔35,出风部件3设在基座1的顶部,出风腔35与基座1内部连通,从而气流装置2可以将气流送入出风腔35中,其中出风部件3沿竖直方向延伸,优选地,出风部件3与基座1同轴设置,当然,出风部件3还可以不与基座1同轴设置,另外,出风部件3还可以设在基座1的侧壁上(图未示出)。在下面的描述中,均参考图1-图7且以出风部件3设在基座1的顶部为例进行说明。
出风部件3上形成有狭缝出风口31,狭缝出风口31贯穿出风部件3的侧壁且与出风腔35连通,由于出风腔35与基座1内部连通,从而狭缝出风口31与基座1内部相通,其中,狭缝出风口31可以沿出风部件3的轴向延伸,也可以沿出风部件3的周向延伸,且狭缝出风口31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狭缝出风口31”指的是狭窄细长的出风口,即该出风口的宽度远小于其长度。可以理解,狭缝出风口31的数量、形状以及在出风部件3上的设置方式等可以根据实际要求具体设计,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其中,出风腔35的邻近基座1的一端(例如,图1-图4中的下端)的横截面积大于其远离基座1的一端(例如,图1-图4中的上端)的横截面积。由此,如图4、图6和图7所示,由于出风部件3的下部空间(即邻近基座1的一侧空间)较大,从而可以容纳更多的由风轮22吹入的空气,换言之,使得更多的气流可以流入出风部件3内,从而增加了从狭缝出风口31喷出的空气量。从另一方面来说,由于出风部件3的上部尺寸较小,节省了材料,从而节约了成本。
工作时,外部的空气被基座1内的气流装置2从基座1的进风口11均匀吸入后流经出风部件3,最终从狭缝出风口31流出。由于出风部件3下部空间较大,从而可以加大气流流入出风部件3内,增大射出的空气量,且由于经过狭缝出风口31,迫使风速迅速增加,形成一股高速气流,高速气流带动周围的低速空气,从而大大增加了气流风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扇100,气流装置2设在基座1内,在风扇100外部看不到叶片,保证了外观的美观性且可以防止灰尘,而且解决了传统风扇100由于风扇100高速旋转带来的使用风险,提高了用户的使用安全性。另外,出风部件3的邻近基座1的一端的尺寸大于其远离基座1的一端的尺寸,基座1内的空气可以更多地进入到出风腔35内,从而增加了出风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沿着从其邻近基座1的一端到其远离基座1的一端的方向,出风腔35横截面积逐渐减小,如图1-图4所示,出风部件3的横向尺寸逐渐变化,从而出风部件3的强度高,可靠性好,且加工方便。
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在沿着从其邻近基座1的一端到其远离基座1的一端的方向上,出风腔35横截面积还可以先减小、再不变,具体地,参照图6和图7,出风部件3包括:连接部32、出风部33以及过渡部34,连接部32与基座1相连,此时出风部件3通过连接部32连接在基座1上,具体地,基座1的顶部具有竖直向上延伸的翻边12,翻边12的横截面积小于连接部32的横截面积,翻边12和连接部32的横截面积均从上到下保持不变,从而连接部32可以套设在翻边12外,其中连接部32可以与翻边12过盈配合,从而使得风扇100整体外形美观。
如图6和图7所示,出风部33设在连接部32的上方,过渡部34连接在连接部32和出风部33之间,其中,出风部33的横截面积从上到下保持不变,且出风部33的横截面积小于连接部32的横截面积,过渡部34的与连接部32相连的一端(例如,图6和图7中的下端)的横截面积大于其与出风部33相连的一端(例如,图6和图7中的上端)的横截面积,其中,过渡部34的横截面积从下到上可以逐渐减小,例如在出风部件3的竖直截面上、过渡部34沿着从与连接部32相连的一端到与出风部33相连的一端的方向弧线延伸(如图6所示),或者直线延伸(如图7所示),或者沿波浪线等延伸(图未示出)。可选地,过渡部34的横截面形成为圆形、椭圆形、长圆形或多边形等。
其中,当狭缝出风口31沿轴向延伸时,狭缝出风口31可以仅形成在出风部33上,也可以同时形成在出风部33和过渡部34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a所示,出风部件3的邻近基座1的一端(例如,图2和图3中的下端)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且远离基座1的一端(例如,图2和图3中的下端)的横截面形状为椭圆形。可以理解,出风部件3的上下两端的横截面形状还可以为其它形状,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地,在出风部件3的远离基座1的一端的横截面上,如图5a和5b所示,出风部件3的上端的横截面形成为椭圆形,狭缝出风口31可以位于椭圆的长轴的两个端点中的其中一个上,当然,狭缝出风口31还可以位于椭圆的长轴的两个端点中的另一上,或者狭缝出风口31为两个,且两个狭缝出风口31分别位于椭圆的长轴的两个端点上,此时风扇100可以同时向前且向后出风。
狭缝出风口31为多个,且分别设置在出风部件3的两侧壁上。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在出风部件3的远离基座1的一端的横截面上,如图5c所示,出风部件3的上端的横截面形成为椭圆形,狭缝出风口31为两个,且两个狭缝出风口31可以分别位于椭圆的短轴的两个端点上,从而风扇100可以同时从其两侧出风,优选地,每个狭缝出风口31被构造成其出风方向与其所在的出风部件3的表面上法线方向偏离,例如每个狭缝出风口31的出风方向均朝向出风部件3的前侧,从而可以从风扇100的两侧向前出风,并带动周围的空气向前流动,从而极大地增加了气流风量。或者,出风部件3的两侧壁上还可以分别设有两个以上的狭缝出风口31,两个以上的狭缝出风口31分别在出风部件3的相应侧壁上彼此间隔开设置(图未示出)。当然,狭缝出风口31还可以为一个,且该狭缝出风口31位于椭圆的短轴的两个端点中的任意一个上(图未示出)。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上形成有进风口;
用于产生气流的气流装置,所述气流装置设在所述基座内;以及
出风部件,所述出风部件设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出风部件内形成有出风腔,所述出风腔与所述基座连通,所述气流装置用于将气流送入所述出风腔中,所述出风部件上形成有狭缝出风口,所述狭缝出风口与所述出风腔相通,其中所述出风腔的邻近所述基座的一端的横截面积大于其远离所述基座的一端的横截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沿着从其邻近所述基座的一端到其远离所述基座的一端的方向,所述出风腔横截面积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部件包括: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基座相连;
出风部,所述出风部设在所述连接部上,其中所述出风部的横截面积不变;以及
过渡部,所述过渡部连接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出风部之间,其中所述过渡部的与所述连接部相连的一端的横截面积大于其与所述出风部相连的一端的横截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出风部件的竖直截面上、所述过渡部沿着从与所述连接部相连的一端到与所述出风部相连的一端的方向直线、弧线或波浪线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的横截面形成为圆形、椭圆形、长圆形或多边形。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部件的邻近所述基座的一端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且远离所述基座的一端的横截面形状为椭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狭缝出风口为一个或多个,且沿所述出风部件的轴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狭缝出风口为多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出风部件的两侧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狭缝出风口被构造成其出风方向与其所在的出风部件的表面上法线方向偏离。
CN201420229812.9U 2014-05-06 2014-05-06 风扇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357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29812.9U CN203835760U (zh) 2014-05-06 2014-05-06 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29812.9U CN203835760U (zh) 2014-05-06 2014-05-06 风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35760U true CN203835760U (zh) 2014-09-17

Family

ID=51513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29812.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35760U (zh) 2014-05-06 2014-05-06 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3576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05834A (zh) * 2016-04-14 2016-07-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05834A (zh) * 2016-04-14 2016-07-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5805834B (zh) * 2016-04-14 2019-01-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71875U (zh) 无叶片风扇
CN104863871A (zh) 风扇
CN201874898U (zh) 无叶片风扇
EP3179174B1 (en) Apparatus for both humidification and air cleaning
CN102230482A (zh) 无叶风扇
JP2019526023A (ja) 加湿量が向上された浮遊式加湿器
WO2018094788A1 (zh) 抽油烟机
KR101880484B1 (ko) 가습청정장치
JP2018532094A (ja) 加湿清浄装置
CN203835760U (zh) 风扇
JP2010223168A (ja) ヘッドランプクリーナーのモーターポンプ
CN203962432U (zh) 风扇
CN102758798A (zh) 一种具有降噪结构的风机装置
CN204532993U (zh) 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及具有所述机头的无叶风扇
CN103939984A (zh) 空调室内机
CN204126922U (zh) 吹风机
CN204253453U (zh) 吹风机
WO2018094784A1 (zh) 抽油烟机
CN202182069U (zh) 无叶风扇
CN104879307A (zh) 风扇
CN203835761U (zh) 风扇
CN206747095U (zh) 喷液管组件、清洗装置及空调器
CN104564852B (zh) 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及具有其的无叶风扇
CN204126960U (zh) 吹风机
CN206747103U (zh) 喷液管组件、清洗装置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