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20872U - 一种新型埋管式v型铜水套流槽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埋管式v型铜水套流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20872U
CN203820872U CN201420182420.1U CN201420182420U CN203820872U CN 203820872 U CN203820872 U CN 203820872U CN 201420182420 U CN201420182420 U CN 201420182420U CN 203820872 U CN203820872 U CN 2038208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body
water pipe
described cell
chute
run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8242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续龙
吴玲
陆金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to CN20142018242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208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208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2087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Branch Pipes, Bend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流槽,所述流槽包括:槽体,所述槽体内限定出横截面为倒三角形的流道,所述流道的上表面敞开;水管,所述水管分别埋设在所述槽体的两侧壁内,所述水管的两端从所述槽体内露出以分别形成进水口和出水口。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流槽可广泛用于冶金行业液态冰铜、炉渣等的引流,具有便于清理、安全可靠、冷却水不易泄漏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埋管式V型铜水套流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铜水套流槽。
背景技术
在冶金工业中,从冶炼炉中排出的炉渣和冰铜通过流槽进行引流。相关技术中的流槽的横截面通常为弧形或半圆形,在清理时十分麻烦。并且,一旦流槽的底部被熔体冲刷掉,高温熔体会与通有冷却水的水管直接接触,引起熔体放炮和水泄露,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流槽,该流槽具有便于清理、安全可靠、冷却水不易泄漏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提出一种流槽,所述流槽包括:槽体,所述槽体内限定出横截面为倒三角形的流道,所述流道的上表面敞开;水管,所述水管分别埋设在所述槽体的两侧壁内,所述水管的两端从所述槽体内露出以分别形成进水口和出水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槽体,通过将流道的横截面设置成倒三角形,相比相关技术中流道的横截面为弧形或半圆形的流槽,本实用新型的槽体的流道的设置角度,更加便于工作人员对流道进行清理。此外,通过将水管埋设在槽体的两侧壁内,可以使水管避开槽体的底部,使流道的正下方没有水管,这样即使流道的底部被熔体冲刷掉,也不会露出水管,由此可以避免高温熔体与水管直接接触而引起熔体放炮或水泄露,消除了安全隐患。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流槽可广泛用于冶金行业液态冰铜、炉渣等的引流,具有便于清理、安全可靠、冷却水不易泄漏等优点。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流槽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所述槽体的横截面为V形。槽体的结构简单合理、所需的生产材料更少。
所述流道的两侧壁面圆弧过渡。由此可以避免所述槽体开裂。
所述槽体上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从所述槽体的一个外侧壁面经所述槽体的底面延伸到所述槽体的另一外侧壁面上。由此可以加强槽体的结构强度。
所述水管为U形,所述水管的两端分别延伸出所述槽体,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分别邻近所述槽体的上沿,所述进水口邻近所述槽体的一端,所述出水口邻近所述槽体的另一端。这样可以使水管内的冷却水与流道内的熔体进行充分换热。
所述水管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连接活接头的外螺纹。由此可以便于水管的连接。
所述槽体的上端设有向外延伸的翻边,所述翻边位于所述水管的两端上方。这样可以避免从流道溢出或溅出的高温熔体烫坏露出的水管。
所述翻边设有凹口。由此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
所述槽体的两端分别一体地设有连接法兰,所述槽体为多个,多个所述槽体通过所述法兰依次首尾相接,所述槽体的每个侧壁内埋设有至少两根所述水管。由此可以方便流槽之间的连接。
所述槽体为铜槽体。这样可以保证流槽具有足够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流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流槽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流槽1、槽体10、流道11、加强筋12、翻边13、凹口14、水管20、进水口21、出水口22、连接法兰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流槽1。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流槽1包括槽体10和水管20。
槽体10内限定出横截面为倒三角形的流道11,流道11的上表面敞开(上下方向如图1和图2中的箭头A所示)。这里需要理解地是,流道11的横截面为倒三角形,并非指绝对的倒三角形,而是大体为倒三角形,例如,棱角处可以适当倒角。水管20分别埋设在槽体10的两侧壁内,水管20的两端从槽体10内露出以分别形成进水口21和出水口22。其中,槽体10的两侧壁是指,槽体10的位于流道11的两侧的部分,即槽体10上除了位于流道11正下方以外的部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槽体10,通过将流道11的横截面设置成倒三角形,相比相关技术中流道的横截面为弧形或半圆形的流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槽体10的流道11的设置角度,更加便于工作人员对流道11进行清理。此外,通过将水管20埋设在槽体10的两侧壁内,可以使水管20避开槽体10的底部,使流道11的正下方没有水管20,这样即使流道11的底部被熔体冲刷掉,也不会露出水管20,由此可以避免高温熔体与水管20直接接触而引起熔体放炮或水泄露,消除了安全隐患。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流槽1可广泛用于冶金行业液态冰铜、炉渣等的引流,具有便于清理、安全可靠、冷却水不易泄漏等优点。
具体而言,槽体10为铜槽体,水管20为铜管,槽体10通过浇铸成形,水管20浇铸时预埋在槽体10中。以保证流槽1的结构强度。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流槽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槽体10的横截面为大体V形。由此可以限定出横截面为倒三角形的流道11,且槽体10的结构简单合理、所需的生产材料更少。
为了使熔体在流道11内流动的更加顺畅,可以使流道11的两侧壁面在下端连接处圆弧过渡,由此可以降低槽体10的内应力,避免使用时开裂,且可以进一步便于清理流道11的底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示例中,水管20为大体U形,水管20的中部沿槽体10的侧壁下凹,水管20的两端分别从槽体10的外侧壁面伸出,进水口21和出水口22分别邻近槽体10的上沿,进水口21邻近槽体10的一端,出水口22邻近槽体10的另一端。由此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大水管20在槽体10的侧壁内的长度,以增大水管20与槽体10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使水管20内的冷却水与流道11内的熔体进行充分换热。
其中,水管20的两端分别设有外螺纹,通过所述外螺纹可以在水管20的端部连接活接头,由此可以便于水管20的连接,提高水管20连接的密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槽体10上设有加强筋12,加强筋12大体为V形,加强筋12从槽体10的一个外侧壁面经槽体10的底面延伸到槽体10的另一外侧壁面上。换言之,加强筋12可以沿槽体10的外壁面的周向绕设在槽体10的外壁面上。由此可以加强槽体10的结构强度,使引流过程更加可靠。
如图1和图2所示,槽体10的上端设有朝向流道11的外部水平延伸的翻边13,翻边13位于水管20的两端上方。由此可以利用翻边13阻挡从流道11溢出或溅出的高温熔体,避免从流道11溢出或溅出的高温熔体烫坏露出的水管20。
有利地,为了节省材料、降低成本,可以在翻边13上开设凹口14,且凹口14的开设位置避开从槽体10露出的水管2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流槽1可以相互连接,以提高输送距离。为了便于流槽1之间的连接,可以在槽体10的两端分别一体地设置连接法兰30,连接法兰30可以为大体V形,多个槽体10可以通过连接法兰30依次首尾相接,以连通多个槽体10上的流道11。
其中,每个流槽1的长度可以为800-1600毫米,每个槽体10的每个侧壁内埋设有至少两根水管20。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流槽,其特征在于,包括: 
槽体,所述槽体内限定出横截面为倒三角形的流道,所述流道的上表面敞开; 
水管,所述水管分别埋设在所述槽体的两侧壁内,所述水管的两端从所述槽体内露出以分别形成进水口和出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的横截面为V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的两侧壁面圆弧过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上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从所述槽体的一个外侧壁面经所述槽体的底面延伸到所述槽体的另一外侧壁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为U形,所述水管的两端分别延伸出所述槽体,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分别邻近所述槽体的上沿,所述进水口邻近所述槽体的一端,所述出水口邻近所述槽体的另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连接活接头的外螺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的上端设有向外延伸的翻边,所述翻边位于所述水管的两端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设有凹口。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的两端分别一体地设有连接法兰,所述槽体为多个,多个所述槽体通过所述法兰依次首尾相接,所述槽体的每个侧壁内埋设有至少两根所述水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为铜槽体。 
CN201420182420.1U 2014-04-15 2014-04-15 一种新型埋管式v型铜水套流槽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208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82420.1U CN203820872U (zh) 2014-04-15 2014-04-15 一种新型埋管式v型铜水套流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82420.1U CN203820872U (zh) 2014-04-15 2014-04-15 一种新型埋管式v型铜水套流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20872U true CN203820872U (zh) 2014-09-10

Family

ID=51476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82420.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20872U (zh) 2014-04-15 2014-04-15 一种新型埋管式v型铜水套流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2087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52570A (zh) * 2014-04-15 2014-07-30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埋管式v型铜水套流槽
CN111432943A (zh) * 2017-12-01 2020-07-17 克力宝胶粘剂化学有限公司 熔化热熔粘合剂的设备和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52570A (zh) * 2014-04-15 2014-07-30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埋管式v型铜水套流槽
CN111432943A (zh) * 2017-12-01 2020-07-17 克力宝胶粘剂化学有限公司 熔化热熔粘合剂的设备和方法
CN111432943B (zh) * 2017-12-01 2022-08-30 克力宝胶粘剂化学有限公司 熔化热熔粘合剂的设备和方法
US11458652B2 (en) 2017-12-01 2022-10-04 Klebchemie M. G. Becker Gmbh & Co. Kg Device and method for melting a hot-melt adhes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90467B (zh) 一种冶炼接水滤渣槽
CN203253921U (zh) 一种冶炼接水滤渣槽
CN203820872U (zh) 一种新型埋管式v型铜水套流槽
CN102728827B (zh) 提高钢液洁净度的连铸中间包
CN201760586U (zh) 连铸中间包吹氩挡渣墙
CN202779748U (zh) 一种薄板坯连铸中间包控流装置
CN204770627U (zh) 一种单流通道式感应加热弯管式通道中间包装置
CN103952570A (zh) 一种新型埋管式v型铜水套流槽
CN204381348U (zh) 一种中间包挡渣墙装置
CN203755036U (zh) 用于洗衣机的进水管组件及洗衣机
CN206484012U (zh) 一种防溢流的铁水包
KR101242575B1 (ko) 슬래그 배출구 냉각장치를 구비한 용융로
CN205165860U (zh) 防炉渣回流的铁水扒渣板
KR101266699B1 (ko) 유리 시트 제조 장치, 유리 시트 제조 방법 및 성형체
CN205309262U (zh) 一种压铸模防止冷却水流到模具内的排水槽结构
CN210789208U (zh) 一种对称型流场的连铸四流中间包
CN204097547U (zh) 一种锡渣还原炉及焊接设备
CN105665667A (zh) 用于连铸中间包防溅钢事故的摆槽及其制造方法
CN204212843U (zh) 用于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和具有该冷却系统的发动机
CN204803623U (zh) 洗衣机以及排水阀
KR101264238B1 (ko) 침지노즐
CN206803766U (zh) 一种出铁切换装置
CN207086890U (zh) 镍铁铸铁装置
CN203803444U (zh) 一种用于铁水降温的搅拌桨
CN204318446U (zh) 液体加热器及其加热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10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