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10581U - 车载空气净化器 - Google Patents

车载空气净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10581U
CN203810581U CN201420249681.0U CN201420249681U CN203810581U CN 203810581 U CN203810581 U CN 203810581U CN 201420249681 U CN201420249681 U CN 201420249681U CN 203810581 U CN203810581 U CN 2038105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air purifier
upper cover
vehicular air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4968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ir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张涛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张涛 filed Critical 张涛
Priority to CN20142024968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105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105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1058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滤芯、涡流风扇、负离子发生器、冷触媒灭菌模块、控制电路板和外接电源线;壳体包括围成腔室的上盖、外壳和底盖;上盖的四周形成有进风口,底盖上形成有出风口;滤芯设置于腔室内并且靠近上盖;涡流风扇设置于底盖上并位于腔室内,涡流风扇位于滤芯的下方;负离子发生器置于腔室内且其负离子输出头靠近并朝向出风口;冷触媒灭菌模块置于靠近出风口;控制电路板与涡流风扇、负离子发生器、按键式按钮和壳体上的电源接口电连接;外接电源线的输入端与车载电源连接,外接电源线的输出端与电源接口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对车内PM2.5、TVOC污染物有效净化,同时还能够灭菌抗菌。而且噪音小、循环效率高。

Description

车载空气净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净化器,尤其涉及一种车载空气净化器,适用于小型客车车内空气净化。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空气污染加重,城市大气污染特别是可吸入颗粒物PM2.5的污染持续严重,PM2.5超标日益成为大概率事件,如何日常防护成为众多科研机构及商家的研究课题。众多的空气净化设备推向市场,家用、商用,大型、小型的空气净化设备不一而足。这其中也包括用于车内的空气净化设备。
目前用于车内的空气净化设备,特别是用于小型客车的空气净化设备,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1、受设计体积所限,空气净化设备的通风量小。众所周知,作为专业的空气净化设备,对空间内空气的单位时间的过滤次数,是决定净化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以居室用空气净化设备而言,国标要求每小时过滤8遍以上,空气净化设备适用面积的标注数值即以此为依据计算得出。就一般家用小型客车的内部空间体积计算,应为3m3-6m3,因此,应用于小型客车的空气净化设备的通风量应保证在32m3/小时-50m3/小时以上为宜。考虑到汽车密封度的问题及行驶中自然进风的问题,应把通风量控制在50m3/小时-70m3/小时为宜。
2、受前一时期,大气污染并未引起足够重视,车内净化目标主要以清除装饰材料所产生的有机污染物及实现杀菌功能的影响,目前应用于小型客车内的主要的空气净化设备多以负离子、等离子、高压静电场、臭氧、活性炭吸附等技术手段为主,针对清除PM2.5所涉及的技术手段欠缺。
3、安装固定方式不符合道路行驶安全。目前,大型客车用的空气净化设备可以安装在行李架或顶窗上,对于适用于小型客车的空气净化设备往往安装于扶手箱、水杯架或仪表台上。对于安装在仪表台上的空气净化设备,实际上是不符合道路安全要求的,交通部门和车辆管理部门一再提示,不要在仪表台、通风口上放置香水瓶或任何硬质物品,一方面会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当发生车辆碰撞时易对乘员造成危害。对于安装在扶手箱或水杯架上的空气净化设备,在夜间行驶时,空气净化设备上的指示灯(如小小的led电源指示灯,在黑暗的驾驶舱内则会显得很亮,何况很多设备上电源指示灯、状态灯等由很多个led指示灯构成)会干扰驾驶员的视线,影响安全驾驶。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车辆在夜间开启大灯后会主动调低仪表灯的亮度的原因。
4、对于以过滤方式实现空气净化的空气净化设备,应该考虑外形和进出风口的设置位置,以使循环风实现大循环,尽量避免小循环,以利于对空间内气体的扰动,利于空间内气体广泛的参与过滤循环过程,目前小型客车车用空气净化设备往往受体积及设计思路所限,对上述问题没有提供解决方案。
5、车辆在启动过程中,为保护车辆电器安全,一般采用马达启动瞬间除启动电机外,对其他用电设备断电,发动机启动后再二次供电的模式。对车载取电口—点烟器口电源也不例外,因此,就存在对车载空气净化设备启动电流两次冲击的问题,这会影响空气净化设备的使用寿命,特别是对有负离子或等离子功能的空气净化设备,对该模块的电路冲击更大,如何解决该问题,目前未有解决方案。
6、车载空气净化设备毕竟用于车辆内,不同于家用空气净化器,使用环境有燃油泄露的可能性,车辆还需不定时进入加油站等防爆等级要求更高的场所,因此,在设计上要额外关注,对负离子、等离子发生器高电压反应包应做好安全防护,对臭氧发生器、高压静电场等模块应舍弃,就目前产品看,未有明确的技术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安全、净化效果优良及能够量产化的车载空气净化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车载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滤芯、涡流风扇、负离子发生器、冷触媒灭菌模块、控制电路板和外接电源线;
所述壳体包括上盖、外壳和底盖,所述上盖盖设于所述外壳的顶部,所述底盖盖设于所述外壳的底部,所述上盖、外壳和底盖围成一腔室;所述上盖的四周形成有进风口,所述底盖上形成有出风口;所述外壳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涡流风扇开关及高低速切换的按键式按钮,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电源接口;
所述滤芯设置于所述腔室内并且靠近所述上盖,以使从进风口进入的空气首先通过所述滤芯;
所述涡流风扇设置于所述底盖上并位于所述腔室内,所述涡流风扇位于所述滤芯的下方,涡流风扇同时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所述负离子发生器设置于所述腔室内并且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的负离子输出头靠近并且朝向所述出风口;
所述冷触媒灭菌模块设置于所述腔室内并靠近所述出风口处;
所述控制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外壳上并位于所述腔室内,并且与所述按键式按钮和电源接口电连接;
所述外接电源线的输入端与车载电源连接,所述外接电源线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源接口连接以通过车载电源为所述车载空气净化器提供电能。
作为优选,所述上盖包括顶板、由所述顶板四周向下延伸的侧板以及由所述侧板底端向上外翻以形成坡面的外沿,所述侧板上开设有多个侧向进风的所述进风口。
作为优选,所述外壳为四面体形,所述四面体形的四个面均为凸弧面,相邻两个凸弧面之间圆弧过渡;所述外壳的内部靠近上端水平设置有用于架设所述滤芯的呈栅格状的托架;所述底盖为四边形,所述底盖的四边均向上翻折并向内收形成凹弧面,所述凹弧面的顶缘与所述凸弧面的下缘相吻合,其中相邻的三个所述凹弧面上开设有所述出风口,所述涡流风扇的吹风口朝向位于中间的一个所述凹弧面,所述涡流风扇的吹风口与其相对的所述凹弧面之间形成主出风通道。
作为优选,所述滤芯包括三层滤网和围设在所述三层滤网外缘用于固定三层滤网的外框,所述三层滤网分别从上到下依次为HEPA滤网、蜂窝网状活性炭滤网和纳米银离子无纺布滤网,HEPA滤网采用打褶结构,打褶密度为3-4褶/cm;所述滤芯与所述上盖的距离为0.5cm-1.0cm。
作为优选,所述外接电源线采用线控烟斗插,所述线控烟斗插包括包覆耐磨外皮的电源线和连接在电源线两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入端用于与车内点烟器连接,所述输出端与所述电源接口连接,所述输入端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涡流风扇开关及高低速切换的按压开关。
作为优选,所述负离子发生器采用全包密封结构,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的负离子输出头采用镍铬合金线输出头,所述负离子输出头通过固定架固定在所述主出风通道内,使所述负离子输出头与所述出风方向形成10度至20度的夹角。
作为优选,所述冷触媒灭菌模块设置在主出风通道内,并采用多孔陶瓷承载纳米二氧化钛催化酶和254nm波长紫外光led光源。
作为优选,所述上盖、外壳和底盖均由苯乙烯-丁二烯-丙烯腈共聚体的工程塑料一体注塑成型,所述外壳的上端形成有卡槽,所述上盖具有与所述卡槽配合的卡扣以与所述外壳相互扣合;所述托架的下部四周设置有中部具有用于穿设螺钉的连接孔的连接柱;所述底盖的内表面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连接柱相对应的支脚,所述支脚内开设有贯通至所述底盖外表面的通孔,所述螺钉穿设于所述通孔和连接孔内用于将所述底盖和所述外壳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底盖的下表面的通孔内安装有防滑硅胶钉;所述底盖上穿设有用于将所述车载空气净化器固定在车内的束带,所述束带内侧为魔术粘扣。
作为优选,所述外壳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的电源指示灯、高速指示灯和低速指示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车载空气净化器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车载空气净化器能够对车内PM2.5(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0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有效净化,净化效率能达到F8级—F9级,(对0.4um的颗粒物过滤效率为70%—95%),即能达到中高效过滤器的技术水平。
2、本实用新型的车载空气净化器能够净化车内TVOC(Total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污染物。由于设置有熔喷聚丙烯纤维纳米银离子滤网层,从而解决在车辆工况条件下,车内振动条件下活性炭颗粒发生二次粉尘污染的问题,同时还能够灭菌抗菌。
3、本实用新型的车载空气净化器由于采用涡流风扇,能够降低其运行噪音。同时出风口和进风口的独特设计能有效降低小循环,提高对车内空间气体的扰动,提高循环效率,进而提高净化效率。
4、本实用新型的车载空气净化器的内的负离子发生器设计安装合理,以保证车内空间负离子量达标,同时保证不得影响加油安全。
5、本实用新型的车载空气净化器的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更换滤芯简单方便,利于控制成本、利于量产。
6、本实用新型的车载空气净化器的安装便捷,位置合理,并不得影响安全驾驶、控制便捷、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载空气净化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载空气净化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载空气净化器的另一个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载空气净化器的进出风情况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载空气净化器的去除上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载空气净化器的滤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载空气净化器的上盖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载空气净化器的上盖的背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载空气净化器的底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载空气净化器的底盖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载空气净化器的线控烟斗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盖                      2-外壳
3-底盖                      4-滤芯
5-涡流风扇                  6-负离子发生器
7-冷触媒灭菌模块            8-控制电路板
9-线控烟斗插                10-进风口
11-出风口                   12-顶板
13-侧板                     14-外沿
15-按键式按钮               16-HEPA滤网
17-蜂窝网状活性炭滤网       18-纳米银离子无纺布滤网
19-凸弧面                   20-托架
21-凹弧面                   22-电源线
23-输入端                   24-输出端
25-按压开关                 26-容置腔
27-开口                     28-负离子输出头
29-led指示灯                30-卡扣
31-支脚                     32-通孔
33-防滑硅胶钉                  35-束带
36-保护盖                      37-塑料卡钉
38-扳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车载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滤芯4、涡流风扇5、负离子发生器6、冷触媒灭菌模块7、控制电路板8和外接电源线9。
继续结合图1,所述壳体包括上盖1、外壳2和底盖3,上盖1盖设于外壳2的顶部,底盖3盖设于外壳2的底部,上盖1、外壳2和底盖3围成一腔室。上盖1的四周形成有进风口10,底盖3上形成有出风口11。外壳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涡流风扇5开关及高低速切换的按键式按钮15,外壳2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电源接口(图中未示出);滤芯4设置于靠近上盖1的腔室内,以使从进风口10进入的空气首先通过滤芯4;涡流风扇5设置于底盖3上并位于腔室内,涡流风扇5并位于滤芯4的下方,涡流风扇5同时与控制电路板8电连接;负离子发生器6设置于腔室内并靠近出风口11处;冷触媒灭菌模块7设置于腔室内并靠近出风口11处;控制电路板8设置于外壳2上并位于腔室内;外接电源线的输入端与车内点烟器连接,外接电源线的输出端与电源接口连接以通过车载电源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载空气净化器提供电能。控制电路板8可以采用印制电路板,并且由必要的电气元器件构成电路结构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介绍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车载空气净化器的各部件的具体结构。
如图6所示,滤芯4包括三层滤网和围设在三层滤网外缘用于固定三层滤网的外框(图中未标示),三层滤网分别从上到下依次为HEPA(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 filter高效空气过滤)滤网16(HEPA滤网指能达到HEPA标准的滤网)、蜂窝网状活性炭滤网17和纳米银离子无纺布滤网18。HEPA滤网16选择采用日本阿波罗公司生产的HEPA高效复合滤网,该HEPA滤网16为超细玻璃纤维构成驻极体滤网,过滤效率达到F9级,作为第一层滤网,由进风口10进来的空气首先通过HEPA滤网16。蜂窝网状活性炭滤网17采用蜂窝网状填充柱状椰壳活性炭制成,作为第二层滤网;纳米银离子无纺布滤网18为熔喷聚丙烯纤维纳米银离子滤网,作为第三层滤网,以对蜂窝网状活性炭滤网17中因车辆振动及风动导致的活性炭碰撞而产生的二次粉尘污染加以过滤,同时纳米银离子具有良好的抗菌抑菌作用,实验数据显示对大肠杆菌、霉菌等细菌常温下的灭菌率达到99%以上。HEPA滤网16采用打褶结构,打褶密度为3-4褶/cm,使HEPA滤网16的效的迎风面积达到0.18㎡。
为了充分扩大滤芯4的面积和体积,使其几乎占据腔室的上部的整个平面的全部面积,本实施例中滤芯4的整体尺寸为195mm×125mm×20mm。针对该尺寸的滤芯4,蜂窝网状活性炭滤网17填充30g柱状椰壳活性炭。纳米银离子无纺布滤网18采用42g/平方米的滤材。滤芯4能够实现对车内PM2.5的有效净化。滤芯4的初始风阻设定为40pa。滤芯4的外框的内侧固定有突出的无纺布条(图中未示出),拉住该无纺布条,能方便的取出滤网,对滤网进行更换。
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中的上盖1包括顶板12、侧板13和外沿14,顶板12为一平板,侧板13由顶板11四周向下延伸而形成,侧板13由其底端向上外翻形成坡面的外沿14,进风口10开设在侧板13上。为了保证进风效果,进风口10在侧板13上均匀分布并开设有多个。多个进风口10围绕顶板12的整个四周。由于坡面的外沿14的设置,使进风口10形成侧向进风的进风口。滤芯4设置于上盖的下方,进风口10的设计使得滤芯4迎风方向360度环绕侧向进风,同时使上盖1与滤芯4的间距为0.5cm-1.0cm,使360度进入的空气形成环绕,以使滤芯4上表面承受的平均进风压力均匀,提高滤芯4的效率。同时,侧向进风的设计,能有效降低小循环,提高对车内空间气体扰动,提高净化效率。在本实施例中,外沿14与顶板12的夹角为45度,使进风口10形成45度侧向进风。
继续结合图1至图5,本实施例中的外壳2为四面体形,四面体形的四个面均为凸弧面19,相邻两个凸弧面9之间圆弧过渡;外壳的内部靠近上端水平设置有用于架设滤芯4的呈栅格状的托架20。托架20的四周至少设置有两个相对的向上突出的用于固定滤芯4的塑料卡钉37,当更换滤芯4时,扳开突出的用于固定滤芯4的塑料卡钉37,即可方便的拿出滤芯4,对滤芯4进行更换。
如图9和图10所示,底盖3为四边形,底盖4的四边均向上翻折并向内收形成凹弧面21,凹弧面21的顶缘与外壳2的下缘相吻合。其中相邻的三个凹弧面21上开设有出风口11。涡流风扇5的吹风口朝向位于中间的一个凹弧面21,涡流风扇5的吹风口与其相对的凹弧面21之间形成主出风通道(图中未示出)。本实施例中在底盖3上设计三个出风口11,其中位于中间的一个为主出风口(主出风口位于较长的一面上),另外两个为侧出风口,多出风口的设计有利于降低风噪,各出风口11的出风方向均垂直于其凹弧面21,内收式凹弧面结构,减少回流风,并提高出风口初速度,增大循环弧度,增加对车内空气的扰动。并避免对风中所携带的负离子阻隔干扰。图4中用箭头示出了进风和出风情况。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涡流风扇5采用直流双滚珠静音电机,额定电压12v,功率4.8w,涡流风扇5设置两档转速,两档转速分别为3000rpm(对应于前述高速)和1500rpm(对应于前述低速)。涡流风扇5的出风量为1.33立方米/min和0.77立方米/min,有效保证本实用新型的车载空气净化器的整体循环风量为50—80立方米/小时,实现对车内空间过滤10-15遍/小时。经测试噪音约为高转速40db,低转速20db。涡流风扇5的吹风口安装在主出风口内侧,正对主出风口。如图9所示,底盖3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上端敞口的容置腔26,容置腔26的侧壁上开设有开口27。涡流风扇5设置于容置腔26内,且涡流风扇5的吹风口正对开口27,以使从涡流风扇5出来的风直接经出风口11进入到车内空间。
本实施例中外接电源线采用如图11所示的线控烟斗插9,线控烟斗插9包括包覆耐磨外皮的电源线22和连接在电源线22两端的输入端23和输出端24,输入端23用于与车内点烟器连接,输出端24与电源接口连接,输入端23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涡流风扇5开关及高低速切换的按压开关25。线控烟斗插9通过车内点烟器接入12v直流电源,线控烟斗插9内置1000毫安保险丝。通过线控烟斗插9上的按压开关25的控制,实现切断着车时二次电流对控制电路板8及负离子发生器6的电流冲击,控制电路板8可以通过设置高转速、低转速控制切换及延时控制的数模电路结构,以实现对涡流风扇高转速、低转速、开关机的控制。电源线22在3米-5米之间,以方便本实用新型的车载空气净化器安放位置的选择。
控制电路板8设置在与主出风通道位于同一侧的外壳2的内壁上,控制电路板8外设置有保护盖36。如图2所示,外壳2的外表面上设置三个与控制电路板8电连接的led指示灯29,分别为电源指示灯、高速指示灯、低速指示灯。该三个led指示灯29与控制电路板8设置在外壳2的同一面凸弧面19上。
如图1所示,由于负离子非常脆弱,容易与空间内固体物发生碰撞从而灭失,因此,因尽量使负离子发生器6产生的负离子以最短的行进距离散布于车内宽阔的立体空间内,以提高空间内实际的负离子保有量,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负离子发生器6的负离子输出头28采用镍镉合金线输出头,杜绝静电火花形成,符合车内使用安全要求。该负离子输出头28通过固定架固定在保护盖36上,并使其位于主出风通道内。使负离子输出头28与出风方向形成10-20度的夹角,使输出的负离子以最小的行进距离及最高的输出速度输出到车内空间,有效避免负离子在行进过程中其他物体发生碰撞,影响散布到车内空间的负离子保有数量,经实测,负离子浓度可达到5000000pcs/立方厘米(高转速工况,出风口10cm处实测)。
继续结合图1,冷触媒灭菌模块7安装在保护盖36上,并使其位于主出风通道内,并采用多孔陶瓷承载纳米二氧化钛催化酶和254nm波长紫外光led光源。通过二氧化钛冷触媒催化技术实现对细菌及病毒等有机物质的催化分解,从而实现杀菌灭菌的功能,分解功能过程为:细菌病毒(成分碳氢氧氮化合物)→光触媒催化→二氧化碳+水+少量氮氢化合物。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车载空气净化器的上盖1、外壳2和底盖3均由ABS(苯乙烯-丁二烯-丙烯腈共聚体)工程塑料一体注塑成型。外壳2的上端内壁上形成有卡槽(图中未示出),上盖1的外缘设置有与卡槽相对应的卡扣30(如图8所示),通过卡扣30与卡槽配合,上盖1与外壳2相互扣合,上盖1还设有扳钮38,推开扳钮38即可从外壳上卸下上盖1。托架20的下部四周设置有中部具有用于穿设螺钉的连接孔的连接柱(图中未示出);如图1和图9所示,底盖3的内表面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连接柱相对应的支脚31,支脚31内开设有贯通至底盖3外表面的通孔32,螺钉(图中未示出)穿设于通孔32和连接孔内用于将底盖3和外壳2固定连接。
如图10所示,底盖3的下表面的通孔32内安装有防滑硅胶钉33,以保证本实用新型的车载空气净化器安放于后排座车后部置物挡板上时不易滑动,并可减缓车辆行驶时造成的主机的震动。底盖3上穿设有束带35,束带35内侧为魔术粘扣。通过束带35,可将本实用新型的车载空气净化器牢固绑缚固定在座位靠背头枕的两个金属立柱上或头枕后面,推荐固定在副驾驶头枕后面,以实现出风口11位于车内空间中部,利于提高净化效率。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车载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滤芯、涡流风扇、负离子发生器、冷触媒灭菌模块、控制电路板和外接电源线;
所述壳体包括上盖、外壳和底盖,所述上盖盖设于所述外壳的顶部,所述底盖盖设于所述外壳的底部,所述上盖、外壳和底盖围成一腔室;所述上盖的四周形成有进风口,所述底盖上形成有出风口;所述外壳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涡流风扇开关及高低速切换的按键式按钮,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电源接口;
所述滤芯设置于所述腔室内并且靠近所述上盖,以使从进风口进入的空气首先通过所述滤芯;
所述涡流风扇设置于所述底盖上并位于所述腔室内,所述涡流风扇位于所述滤芯的下方,涡流风扇同时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所述负离子发生器设置于所述腔室内并且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的负离子输出头靠近并且朝向所述出风口;
所述冷触媒灭菌模块设置于所述腔室内并靠近所述出风口处;
所述控制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外壳上并位于所述腔室内,并且与所述按键式按钮和电源接口电连接;
所述外接电源线的输入端与车载电源连接,所述外接电源线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源接口连接以通过车载电源为所述车载空气净化器提供电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包括顶板、由所述顶板四周向下延伸的侧板以及由所述侧板底端向上外翻以形成坡面的外沿,所述侧板上开设有多个侧向进风的所述进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四面体形,所述四面体形的四个面均为凸弧面,相邻两个凸弧面之间圆弧过渡;所述外壳的内部靠近上端水平设置有用于架设所述滤芯的呈栅格状的托架;所述底盖为四边形,所述底盖的四边均向上翻折并向内收形成凹弧面,所述凹弧面的顶缘与所述凸弧面的下缘相吻合,其中相邻的三个所述凹弧面上开设有所述出风口,所述涡流风扇的吹风口朝向位于中间的一个所述凹弧面,所述涡流风扇的吹风口与其相对的所述凹弧面之间形成主出风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包括三层滤网和围设在所述三层滤网外缘用于固定三层滤网的外框,所述三层滤网分别从上到下依次为HEPA滤网、蜂窝网状活性炭滤网和纳米银离子无纺布滤网,HEPA滤网采用打褶结构,打褶密度为3-4褶/cm;所述滤芯与所述上盖的距离为0.5cm-1.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电源线采用线控烟斗插,所述线控烟斗插包括包覆耐磨外皮的电源线和连接在电源线两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入端用于与车内点烟器连接,所述输出端与所述电源接口连接,所述输入端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涡流风扇开关及高低速切换的按压开关。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离子发生器采用全包密封结构,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的负离子输出头采用镍铬合金线输出头,所述负离子输出头通过固定架固定在所述主出风通道内,使所述负离子输出头与所述出风方向形成10度至20度的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触媒灭菌模块设置在主出风通道内,并采用多孔陶瓷承载纳米二氧化钛催化酶和254nm波长紫外光led光源。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外壳和底盖均由苯乙烯-丁二烯-丙烯腈共聚体的工程塑料一体注塑成型,所述外壳的上端形成有卡槽,所述上盖具有与所述卡槽配合的卡扣以与所述外壳相互扣合;所述托架的下部四周设置有中部具有用于穿设螺钉的连接孔的连接柱;所述底盖的内表面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连接柱相对应的支脚,所述支脚内开设有贯通至所述底盖外表面的通孔,所述螺钉穿设于所述通孔和连接孔内用于将所述底盖和所述外壳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的下表面的通孔内安装有防滑硅胶钉;所述底盖上穿设有用于将所述车载空气净化器固定在车内的束带,所述束带内侧为魔术粘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的电源指示灯、高速指示灯和低速指示灯。
CN201420249681.0U 2014-05-15 2014-05-15 车载空气净化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105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49681.0U CN203810581U (zh) 2014-05-15 2014-05-15 车载空气净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49681.0U CN203810581U (zh) 2014-05-15 2014-05-15 车载空气净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10581U true CN203810581U (zh) 2014-09-03

Family

ID=514493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49681.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10581U (zh) 2014-05-15 2014-05-15 车载空气净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10581U (zh)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13552A (zh) * 2015-02-13 2015-05-13 江门市佳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杀菌消毒净化器
CN104748282A (zh) * 2015-04-24 2015-07-01 佛山市顺德区源乐仕厨卫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的空气净化器
CN104764129A (zh) * 2015-04-30 2015-07-08 太仓市大友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空气净化器
CN104764110A (zh) * 2015-04-30 2015-07-08 太仓市大友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花瓶式空气净化器
CN104776516A (zh) * 2015-04-30 2015-07-15 太仓市大友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花瓶式空气净化器
CN104776517A (zh) * 2015-04-30 2015-07-15 太仓市大友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净化器
CN105042712A (zh) * 2015-07-31 2015-11-11 无锡市日升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化工实验中的净化器
CN105091305A (zh) * 2015-01-27 2015-11-25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气净化器及其底座组件
CN106037279A (zh) * 2016-06-17 2016-10-26 王夫春 一种多功能烘干杀菌智能衣柜
CN106042845A (zh) * 2015-04-10 2016-10-26 Cnk合伙有限公司 车辆用空调机的空气过滤装置
CN107289614A (zh) * 2016-04-01 2017-10-24 青岛海高设计制造有限公司 圆形空调前盖及圆形空调
CN107364314A (zh) * 2017-09-05 2017-11-21 王录强 一种车载空气净化器
CN107650629A (zh) * 2017-09-06 2018-02-02 安徽乐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车载空气净化器
CN110103681A (zh) * 2019-06-03 2019-08-09 湖北美标汽车制冷系统有限公司 顶置净化模块
CN111619320A (zh) * 2020-07-10 2020-09-04 饶奕邦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车内空气过滤装置
TWI779330B (zh) * 2020-08-12 2022-10-01 首利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能淨化空氣的主機設備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91305A (zh) * 2015-01-27 2015-11-25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气净化器及其底座组件
CN104613552A (zh) * 2015-02-13 2015-05-13 江门市佳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杀菌消毒净化器
CN106042845A (zh) * 2015-04-10 2016-10-26 Cnk合伙有限公司 车辆用空调机的空气过滤装置
CN104748282A (zh) * 2015-04-24 2015-07-01 佛山市顺德区源乐仕厨卫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的空气净化器
CN104764129A (zh) * 2015-04-30 2015-07-08 太仓市大友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空气净化器
CN104764110A (zh) * 2015-04-30 2015-07-08 太仓市大友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花瓶式空气净化器
CN104776516A (zh) * 2015-04-30 2015-07-15 太仓市大友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花瓶式空气净化器
CN104776517A (zh) * 2015-04-30 2015-07-15 太仓市大友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净化器
CN105042712A (zh) * 2015-07-31 2015-11-11 无锡市日升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化工实验中的净化器
CN107289614A (zh) * 2016-04-01 2017-10-24 青岛海高设计制造有限公司 圆形空调前盖及圆形空调
CN106037279A (zh) * 2016-06-17 2016-10-26 王夫春 一种多功能烘干杀菌智能衣柜
CN107364314A (zh) * 2017-09-05 2017-11-21 王录强 一种车载空气净化器
CN107650629A (zh) * 2017-09-06 2018-02-02 安徽乐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车载空气净化器
CN110103681A (zh) * 2019-06-03 2019-08-09 湖北美标汽车制冷系统有限公司 顶置净化模块
CN111619320A (zh) * 2020-07-10 2020-09-04 饶奕邦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车内空气过滤装置
TWI779330B (zh) * 2020-08-12 2022-10-01 首利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能淨化空氣的主機設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10581U (zh) 车载空气净化器
CN201768456U (zh) 一种复合型车载空气净化装置
CN204383130U (zh) 一种Ix35车载空气净化装置
CN203666342U (zh) 车用pm2.5一体式空气净化处理器
CN204432314U (zh) 一种多重过滤的车载净化器
CN203404864U (zh) 一种智能车载净化器
CN110103679A (zh) 一种车载空气净化器
CN202056967U (zh) 一种机动车空气净化器
CN204329185U (zh) 车载空气净化器
CN204472496U (zh) 一种用于汽车内的空气净化装置
CN203454282U (zh) 车载自动空气净化器
CN201350822Y (zh) 车用多功能ic自动控制空气净化器
CN206186748U (zh) 一种彩光香薰空气净化器
CN206762500U (zh) 一种车载型具有除霾除尘功能的室外大气净化器
CN206724320U (zh) 负离子空气净化器
CN202896239U (zh) 车载空气净化器
CN205615319U (zh) 一种车载空气净化器装置
CN204730344U (zh) 智能多功能车载空气净化器
CN203964204U (zh) 具有空气监测功能的空气净化器
CN201287609Y (zh) 车用空气净化器
CN103216888A (zh) 空气净化器
CN203454278U (zh) 一种车载空气净化器
CN206841126U (zh) 一种汽车天窗集成车载空气净化器
CN202399863U (zh) 车载空气净化器
CN204128082U (zh) 一种多功能车载空气净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017

Address after: Room 201a, No. 1093, Luyuan South Street, Tongzhou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air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institute

Address before: 100026 Beijing city Chaoyang District Shifoying East Hospital No. 131 room 2-404

Patentee before: Zhang Tao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03

Termination date: 202005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