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10396U -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用播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用播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10396U
CN203810396U CN201420222951.9U CN201420222951U CN203810396U CN 203810396 U CN203810396 U CN 203810396U CN 201420222951 U CN201420222951 U CN 201420222951U CN 203810396 U CN203810396 U CN 2038103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l
end plate
pipe
inclined tube
eccentric ho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2295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西平
陈效
熊孝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Yibin Huimei Lin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Yibin Huimei Lin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Yibin Huimei Lin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Yibin Huimei Lin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22295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103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103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1039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用播煤装置,包括落煤直管、第一落煤斜管、第二落煤斜管、播煤口和连接在第二落煤斜管上的密封风管,还包括播煤风风室,播煤风风室由圆筒体、第一偏心环端板、第二偏心环端板和呈圆台状的播煤管构成,播煤管位于圆筒体内,圆筒体底部开有播煤风入口,圆筒体内壁与播煤管外壁之间连接第一偏心环端板和第二偏心环端板,第一偏心环端板与第二落煤斜管下端连接,第二偏心环端板与播煤口连接,第二偏心环端板上分布有播煤风喷嘴。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播煤风风室结构,使播煤风风向与播煤口中心轴线方向一致,使播煤风有效抵消来自炉膛内烟气的正压,防止烟气返窜,减小播煤口内壁受损程度,保证播煤装置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用播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均匀给煤且能防止部分炉膛内烟气返窜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用播煤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循环流化床锅炉发展较快。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所需的一次风和二次风分别从炉膛的底部和侧墙送入,燃料的燃烧主要在炉膛中完成,炉膛四周布置有水冷壁用于吸收燃烧所产生的部分热量。流化床上的大的颗粒被一次风吹起来,处在悬浮状态,这部分具有流体的性质,小的颗粒被吹走,气流带出炉膛的固体物料在气固分离器中被收集并通过返料装置送回炉膛,这部分成了循环燃烧,这就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基本工作原理。 
当固体颗粒中有流体通过时,随着流体速度逐渐增大,固体颗粒开始运动,且固体颗粒之间的摩擦力也越来越大,当流速达到一定值时,固体颗粒之间的摩擦力与它们的重力相等,每个颗粒可以自由运动,所有固体颗粒表现出类似流体状态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流态化。对于液固流态化的固体颗粒来说,颗粒均匀地分布于床层中,称为“散式”流态化。而对于气固流态化的固体颗粒来说,气体并不均匀地流过床层,固体颗粒分成群体作紊流运动,床层中的空隙率随位置和时间的不同而变化,这种流态化称为“聚式”流态化。固体颗粒床料、流体流化风以及完成流态化过程的设备称为流化床。循环流化床锅炉属于“聚式”流态化。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单锅筒,自然循环方式,总体上分为前部及尾部两个竖井。前部竖井为总吊结构,四周有膜式水冷壁组成。自下而上,依次为一次风室、密相区、稀相区,尾部烟道自上而下依次为高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及省煤器、空气预热器。尾部竖井采用支撑结构,两竖井之间由立式旋风分离器相连通,分离器下部联接回送装置及灰冷却器。燃烧室及分离器内部均设有防磨内衬,前部竖井用敖管炉墙,外置金属护板,尾部竖井用轻型炉墙,由八根钢柱承受锅炉全部重量,锅炉采用床下点火油或煤气,分级燃烧。
公开号为CN 202501490U,公开日为2012年10月24日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非机械式给煤装置,包括落煤管,其顶端为落煤管入口,底端为给煤喷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播煤风风室,所述播煤风风室设于落煤管给煤喷口底部,并通过朝向给煤喷口的播煤风喷嘴与落煤管连通。
该专利文献公开的给煤装置,在给煤喷口处设置播煤风风室和播煤风风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抵消一部分来自炉膛内烟气的正压,但是,由于从播煤风风嘴出来的播煤风风向和给煤喷口中心轴线方向并不一致,导致大部分播煤风直接吹向给煤喷口内壁,加剧了煤料对给煤喷口内壁的冲击,使给煤喷口内壁受损,而只有很少部分的播煤风才用于抵消来自炉膛内烟气的正压,容易导致炉膛内烟气返窜,污染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用播煤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播煤风风室结构,使播煤风风向与播煤口中心轴线方向一致,能够保证大部分播煤风直接用以抵消来自炉膛内烟气的正压,从而有效防止烟气返窜,减少污染,避免播煤风直接吹向播煤口内壁,降低煤料对播煤口内壁的冲击力,减小播煤口内壁受损程度,提高整个播煤装置播煤稳定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用播煤装置,包括落煤直管、第一落煤斜管、第二落煤斜管、播煤口和连接在第二落煤斜管上的密封风管,落煤直管下端与第一落煤斜管上端连通,第一落煤斜管下端与第二落煤斜管上端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第二落煤斜管与播煤口之间的播煤风风室,所述播煤风风室由圆筒体、第一偏心环端板、第二偏心环端板和呈圆台状的播煤管构成,所述播煤管位于圆筒体内,圆筒体底部开有播煤风入口,圆筒体内壁与播煤管外壁之间连接所述第一偏心环端板和第二偏心环端板,第一偏心环端板与第二落煤斜管下端连接,第二偏心环端板与播煤口连接,所述第二偏心环端板上分布有播煤风喷嘴。
所述播煤口由圆锥台管形成,圆锥台管大底面与播煤风风室连通。
所述播煤风喷嘴均匀布置在第二偏心环端板上。
所述密封风管的出风口上焊接有聚风盘,聚风盘呈喇叭状,聚风盘的盘面上均匀分布有出风孔。
所述聚风盘的盘面位于第一落煤斜管与第二落煤斜管连接处的正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本实用新型与公开号为CN 202501490U,公开日为2012年10月24日的中国专利文献相比,播煤风风室设置在第二落煤斜管与播煤口之间,播煤风风室由圆筒体、第一偏心环端板、第二偏心环端板和呈圆台状的播煤管构成,播煤管位于圆筒体内,圆筒体底部开有播煤风入口,圆筒体内壁与播煤管外壁之间连接所述第一偏心环端板和第二偏心环端板,第一偏心环端板与第二落煤斜管下端连接,第二偏心环端板与播煤口连接,采用这样的结构,当煤料从第二落煤斜管进入播煤风风室,由于播煤管呈圆台状,播煤管外壁与圆筒体内壁之间的腔体便形成偏心环,煤料进入播煤管时重心下移,能够充分利用煤的自身重力作用,减小阻力,便于煤迅速进入播煤口,防止煤料堆积,加之播煤风喷嘴出来的播煤风风向与播煤口中心轴线方向一致,能够保证大部分播煤风直接用以抵消来自炉膛内烟气的正压和吹送煤料,从而有效防止烟气返窜,减少污染,避免播煤风直接吹向播煤口内壁,降低煤料对播煤口内壁的冲击力,减小播煤口内壁受损程度,使煤料进入炉膛更顺畅,提高整个播煤装置播煤稳定可靠性。
二、本实用新型与公开号为CN 202501490U,公开日为2012年10月24日的中国专利文献相比,播煤口由圆锥台管形成,圆锥台管大底面与播煤风风室连通,采用圆锥形播煤口有利于缩小炉膛烟气与播煤口形成的截面积,亦可进一步提高从播煤风喷嘴出来的播煤风动压,提高了播煤能力,同时还能抵消部分来自炉膛烟气的动压,起到辅助密封的作用。
三、本实用新型与公开号为CN 202501490U,公开日为2012年10月24日的中国专利文献相比,播煤风喷嘴均匀布置在第二偏心环端板上,从播煤风入口出来的播煤风进入圆筒体内壁与播煤管外壁形成的腔体内,再通过均匀布置在第二偏心环端板上的播煤风喷嘴喷出,进入播煤口内的播煤风整体风量分散更均匀,利于煤料均匀进入炉膛,不在播煤口与炉膛连接处拥堵。
    四、本实用新型与公开号为CN 202501490U,公开日为2012年10月24日的中国专利文献相比,密封风管的出风口上焊接有聚风盘,从密封风管进风口进来的风能够持续不断的积聚在聚风盘内,由于聚风盘呈喇叭状,且聚风盘的盘面上均匀分布有出风孔,经积聚后的密封风穿过出风孔形成高速均匀的风压,有效补偿密封风风压损失,混合播煤风喷嘴出来的播煤风,进一步增强了进入播煤口的风压,从而更进一步抵消来自炉膛内烟气的正压,防止烟气返窜。
五、本实用新型与公开号为CN 202501490U,公开日为2012年10月24日的中国专利文献相比,聚风盘的盘面位于第一落煤斜管与第二落煤斜管连接处的正下方,密封风在聚风盘内积聚后经出风孔出去的风对直吹向从第一落煤斜管落下的煤料,有效阻止煤料在第一落煤斜管与第二落煤斜管转角处堆积,使煤料顺利经第二落煤斜管、播煤口落入炉膛内,保证整个炉膛内煤料的正常供应。
本实用新型无论是从技术方案还是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均与现有技术不同,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播煤风风室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聚风盘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落煤直管,2、第一落煤斜管,3、第二落煤斜管,4、播煤口,5、密封风管,6、播煤风风室,7、圆筒体,8、第一偏心环端板,9、第二偏心环端板,10、播煤管,11、播煤风入口,12、播煤风喷嘴,13、聚风盘,14、出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用播煤装置,包括落煤直管1、第一落煤斜管2、第二落煤斜管3、播煤口4和连接在第二落煤斜管3上的密封风管5,落煤直管1下端与第一落煤斜管2上端连通,第一落煤斜管2下端与第二落煤斜管3上端连通,还包括位于第二落煤斜管3与播煤口4之间的播煤风风室6,所述播煤风风室6由圆筒体7、第一偏心环端板8、第二偏心环端板9和呈圆台状的播煤管10构成,所述播煤管10位于圆筒体7内,圆筒体7底部开有播煤风入口11,圆筒体7内壁与播煤管10外壁之间连接所述第一偏心环端板8和第二偏心环端板9,第一偏心环端板8与第二落煤斜管3下端连接,第二偏心环端板9与播煤口4连接,所述第二偏心环端板9上分布有播煤风喷嘴12。
    本实施例为最基本的实施方式,结构简单,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保证大部分播煤风直接用以抵消来自炉膛内烟气的正压和吹送煤料,从而有效防止烟气返窜,减少污染,避免播煤风直接吹向播煤口4内壁,降低煤料对播煤口4内壁的冲击力,减小播煤口4内壁受损程度,使煤料进入炉膛更顺畅,提高整个播煤装置播煤稳定可靠性。
实施例2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用播煤装置,包括落煤直管1、第一落煤斜管2、第二落煤斜管3、播煤口4和连接在第二落煤斜管3上的密封风管5,落煤直管1下端与第一落煤斜管2上端连通,第一落煤斜管2下端与第二落煤斜管3上端连通,还包括位于第二落煤斜管3与播煤口4之间的播煤风风室6,所述播煤风风室6由圆筒体7、第一偏心环端板8、第二偏心环端板9和呈圆台状的播煤管10构成,所述播煤管10位于圆筒体7内,圆筒体7底部开有播煤风入口11,圆筒体7内壁与播煤管10外壁之间连接所述第一偏心环端板8和第二偏心环端板9,第一偏心环端板8与第二落煤斜管3下端连接,第二偏心环端板9与播煤口4连接,所述第二偏心环端板9上分布有播煤风喷嘴12。
所述播煤口4由圆锥台管形成,圆锥台管大底面与播煤风风室6连通。
本实施例为一较佳实施方式,播煤口4由圆锥台管形成,圆锥台管大底面与播煤风风室6连通,采用圆锥形播煤口4有利于缩小炉膛烟气与播煤口4形成的截面积,亦可进一步提高从播煤风喷嘴12出来的播煤风动压,提高了播煤能力,同时还能抵消部分来自炉膛烟气的动压,起到辅助密封的作用。
实施例3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用播煤装置,包括落煤直管1、第一落煤斜管2、第二落煤斜管3、播煤口4和连接在第二落煤斜管3上的密封风管5,落煤直管1下端与第一落煤斜管2上端连通,第一落煤斜管2下端与第二落煤斜管3上端连通,还包括位于第二落煤斜管3与播煤口4之间的播煤风风室6,所述播煤风风室6由圆筒体7、第一偏心环端板8、第二偏心环端板9和呈圆台状的播煤管10构成,所述播煤管10位于圆筒体7内,圆筒体7底部开有播煤风入口11,圆筒体7内壁与播煤管10外壁之间连接所述第一偏心环端板8和第二偏心环端板9,第一偏心环端板8与第二落煤斜管3下端连接,第二偏心环端板9与播煤口4连接,所述第二偏心环端板9上分布有播煤风喷嘴12。
所述播煤口4由圆锥台管形成,圆锥台管大底面与播煤风风室6连通。
所述播煤风喷嘴12均匀布置在第二偏心环端板9上。
本实施例为又一较佳实施方式,播煤风喷嘴12均匀布置在第二偏心环端板9上,从播煤风入口11出来的播煤风进入圆筒体7内壁与播煤管10外壁形成的腔体内,再通过均匀布置在第二偏心环端板9上的播煤风喷嘴12喷出,进入播煤口4内的播煤风整体风量分散更均匀,利于煤料均匀进入炉膛,不在播煤口4与炉膛连接处拥堵。
实施例4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用播煤装置,包括落煤直管1、第一落煤斜管2、第二落煤斜管3、播煤口4和连接在第二落煤斜管3上的密封风管5,落煤直管1下端与第一落煤斜管2上端连通,第一落煤斜管2下端与第二落煤斜管3上端连通,还包括位于第二落煤斜管3与播煤口4之间的播煤风风室6,所述播煤风风室6由圆筒体7、第一偏心环端板8、第二偏心环端板9和呈圆台状的播煤管10构成,所述播煤管10位于圆筒体7内,圆筒体7底部开有播煤风入口11,圆筒体7内壁与播煤管10外壁之间连接所述第一偏心环端板8和第二偏心环端板9,第一偏心环端板8与第二落煤斜管3下端连接,第二偏心环端板9与播煤口4连接,所述第二偏心环端板9上分布有播煤风喷嘴12。
所述播煤口4由圆锥台管形成,圆锥台管大底面与播煤风风室6连通。
所述播煤风喷嘴12均匀布置在第二偏心环端板9上。
所述密封风管5的出风口上焊接有聚风盘13,聚风盘13呈喇叭状,聚风盘13的盘面上均匀分布有出风孔14。
本实施例为又一较佳实施方式,密封风管5的出风口上焊接有聚风盘13,从密封风管5进风口进来的风能够持续不断的积聚在聚风盘13内,由于聚风盘13呈喇叭状,且聚风盘13的盘面上均匀分布有出风孔14,经积聚后的密封风穿过出风孔14形成高速均匀的风压,有效补偿密封风风压损失,混合播煤风喷嘴12出来的播煤风,进一步增强了进入播煤口4的风压,从而更进一步抵消来自炉膛内烟气的正压,防止烟气返窜。
实施例5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用播煤装置,包括落煤直管1、第一落煤斜管2、第二落煤斜管3、播煤口4和连接在第二落煤斜管3上的密封风管5,落煤直管1下端与第一落煤斜管2上端连通,第一落煤斜管2下端与第二落煤斜管3上端连通,还包括位于第二落煤斜管3与播煤口4之间的播煤风风室6,所述播煤风风室6由圆筒体7、第一偏心环端板8、第二偏心环端板9和呈圆台状的播煤管10构成,所述播煤管10位于圆筒体7内,圆筒体7底部开有播煤风入口11,圆筒体7内壁与播煤管10外壁之间连接所述第一偏心环端板8和第二偏心环端板9,第一偏心环端板8与第二落煤斜管3下端连接,第二偏心环端板9与播煤口4连接,所述第二偏心环端板9上分布有播煤风喷嘴12。
所述播煤口4由圆锥台管形成,圆锥台管大底面与播煤风风室6连通。
所述播煤风喷嘴12均匀布置在第二偏心环端板9上。
所述密封风管5的出风口上焊接有聚风盘13,聚风盘13呈喇叭状,聚风盘13的盘面上均匀分布有出风孔14。
所述聚风盘13的盘面位于第一落煤斜管2与第二落煤斜管3连接处的正下方。
本实施例为最佳实施方式,聚风盘13的盘面位于第一落煤斜管2与第二落煤斜管3连接处的正下方,密封风在聚风盘13内积聚后经出风孔14出去的风对直吹向从第一落煤斜管2落下的煤料,有效阻止煤料在第一落煤斜管2与第二落煤斜管3转角处堆积,使煤料顺利经第二落煤斜管3、播煤口4落入炉膛内,保证整个炉膛内煤料的正常供应。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描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还可对本实用新型作出一些显而易见的改变,但这些改变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用播煤装置,包括落煤直管(1)、第一落煤斜管(2)、第二落煤斜管(3)、播煤口(4)和连接在第二落煤斜管(3)上的密封风管(5),落煤直管(1)下端与第一落煤斜管(2)上端连通,第一落煤斜管(2)下端与第二落煤斜管(3)上端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第二落煤斜管(3)与播煤口(4)之间的播煤风风室(6),所述播煤风风室(6)由圆筒体(7)、第一偏心环端板(8)、第二偏心环端板(9)和呈圆台状的播煤管(10)构成,所述播煤管(10)位于圆筒体(7)内,圆筒体(7)底部开有播煤风入口(11),圆筒体(7)内壁与播煤管(10)外壁之间连接所述第一偏心环端板(8)和第二偏心环端板(9),第一偏心环端板(8)与第二落煤斜管(3)下端连接,第二偏心环端板(9)与播煤口(4)连接,所述第二偏心环端板(9)上分布有播煤风喷嘴(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用播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煤口(4)由圆锥台管形成,圆锥台管大底面与播煤风风室(6)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用播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煤风喷嘴(12)均匀布置在第二偏心环端板(9)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用播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风管(5)的出风口上焊接有聚风盘(13),聚风盘(13)呈喇叭状,聚风盘(13)的盘面上均匀分布有出风孔(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用播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风盘(13)的盘面位于第一落煤斜管(2)与第二落煤斜管(3)连接处的正下方。
CN201420222951.9U 2014-05-04 2014-05-04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用播煤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103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22951.9U CN203810396U (zh) 2014-05-04 2014-05-04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用播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22951.9U CN203810396U (zh) 2014-05-04 2014-05-04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用播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10396U true CN203810396U (zh) 2014-09-03

Family

ID=514491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22951.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10396U (zh) 2014-05-04 2014-05-04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用播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1039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31709A (zh) * 2019-05-07 2019-08-16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偏心式风冷给煤口结构
CN112325277A (zh) * 2020-12-16 2021-02-05 无锡华光环保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锅炉螺旋给煤机的播煤风布置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31709A (zh) * 2019-05-07 2019-08-16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偏心式风冷给煤口结构
CN112325277A (zh) * 2020-12-16 2021-02-05 无锡华光环保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锅炉螺旋给煤机的播煤风布置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28590B (zh) 一种生物质循环流化床直燃装置
CN105090980B (zh) 一种旋流式流化床焚烧装置
CN103822205B (zh) 内置双进口旋风分离器的循环流化床燃烧装置
CN101387403A (zh) 流化床焚烧炉、循环流化床焚烧炉以及焚烧系统
CN1305074A (zh) 一种变截面型循环流化床燃烧设备
CN103953923B (zh) 一种播煤装置
CN107191922A (zh) 低氮燃烧循环流化床锅炉
CN203810396U (zh)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用播煤装置
CN203893169U (zh)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用给煤装置
CN203810397U (zh) 一种播煤装置
CN204084345U (zh) 一种带有双偏心中心筒的新型循环流化床锅炉旋风分离器
CN104676617A (zh) 一种焚烧锅炉烟道防积灰结构
CN202101217U (zh) 生物质卧式水火管蒸汽锅炉
CN204629539U (zh) 焚烧锅炉烟道防积灰结构
CN206861513U (zh) 一种烟气回燃的多流程低NOx卧式循环流化床锅炉
CN203810395U (zh) 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播煤装置
CN205299508U (zh) 一种环保节能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用分离返料系统
CN205299488U (zh) 环保节能型循环流化床锅炉
CN203893167U (zh) 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密封风播煤装置
CN203893168U (zh) 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给煤装置
CN203893170U (zh) 一种密封风播煤装置
CN207702452U (zh) 一种用于流化床锅炉的布风装置
CN102563627B (zh) 一种具有低污染排放特性的高效煤粉工业锅炉
CN209602469U (zh) 一种气化炉
CN201281345Y (zh) 流化床焚烧炉、循环流化床焚烧炉以及焚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03

Termination date: 201905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