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92760U - 用于蓄热器的填压工装 - Google Patents

用于蓄热器的填压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92760U
CN203792760U CN201420133054.0U CN201420133054U CN203792760U CN 203792760 U CN203792760 U CN 203792760U CN 201420133054 U CN201420133054 U CN 201420133054U CN 203792760 U CN203792760 U CN 2037927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d die
storage heater
hopper
frock
t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3305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志锋
周小虎
曾明
陈斌
王叶
钟明生
李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42013305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927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927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9276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蓄热器的填压工装,包括:用于定位蓄热器的底模支撑组件;料斗,料斗具有贯通设置的盛料腔,料斗位于底模支撑组件的上方,且料斗设置为使得蓄热器的外侧壁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料斗的盛料腔内;上压模,上压模的底端伸入料斗的盛料腔内。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填压工装时,蓄热器放置在底模支撑组件上进行定位,料斗放置在底模支撑组件上,蓄热器位于底模支撑组件和料斗之间,工作人员在盛料腔内放入固体相变蓄热材料(粉状物料),而后通过上压模将固体相变蓄热材料压合在蓄热器内,从而完成填压蓄热材料的工艺过程。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的填压工装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特点。

Description

用于蓄热器的填压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热器制造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蓄热器的填压工装。
背景技术
蓄热器应用于空调领域中,主要用于根据使用情况吸、放热能。
为了保证蓄热器的蓄热可靠性,需要在蓄热器上设置蓄热材料。
现有技术中还没有能将固体相变蓄热材料(例如:粉状物料)填充在蓄热器上的填压工装,因而无法解决在蓄热器上填充固体相变蓄热材料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蓄热器的填压工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在蓄热器上填充固体相变蓄热材料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蓄热器的填压工装,包括:用于定位蓄热器的底模支撑组件;料斗,料斗具有贯通设置的盛料腔,料斗位于底模支撑组件的上方,且料斗设置为使得蓄热器的外侧壁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料斗的盛料腔内;上压模,上压模的底端伸入料斗的盛料腔内。
进一步地,底模支撑组件包括中心支撑模,中心支撑模的上表面与蓄热器的内侧壁形状相适应地设置,料斗位于中心支撑模的上方。
进一步地,底模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挡板,支撑挡板为多个,多个支撑挡板绕蓄热器的周向设置,支撑挡板朝向蓄热器的一侧具有支撑凸沿,蓄热器的外侧壁支撑在支撑凸沿上,料斗的下端位于支撑凸沿的上方。
进一步地,底模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底模,支撑底模的上端与蓄热器的下端形状相适应地配合,料斗位于支撑底模的上方。
进一步地,底模支撑组件具有用于容纳蓄热器的安装腔体,料斗的下端伸入安装腔体内。
进一步地,底模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底模,支撑底模的上端与蓄热器的下端形状相适应地配合;中心支撑模,中心支撑模设置在支撑底模上,且中心支撑模的上表面与蓄热器的内侧壁形状相适应地设置;支撑挡板,支撑挡板为多个,多个支撑挡板绕支撑底模的周向设置,且支撑挡板朝向蓄热器的一侧具有支撑凸沿,蓄热器的外侧壁支撑在支撑凸沿上,料斗的下端位于支撑凸沿的上方,支撑底模、中心支撑模和支撑挡板之间形成安装腔体。
进一步地,填压工装还包括:固定板,底模支撑组件设置在固定板上;用于将蓄热器与底模支撑组件分离的推出组件,推出组件设置在固定板上,且推出组件的操作端伸入蓄热器的下方,推出组件的操作端在竖直方向上高度可调节地设置。
进一步地,填压工装还包括防护盖,防护盖具有防护腔体,防护盖设置在固定板上,且推出组件位于防护腔体内。
进一步地,上压模的上端具有限位凸沿,填压工装还包括用于支撑上压模的限位凸沿的限位柱,限位柱高度可调节地设置在底模支撑组件的一侧。
进一步地,料斗的上端具有止挡凸沿,止挡凸沿搭设在支撑挡板的上端。
本实用新型中的底模支撑组件用于定位蓄热器,料斗具有贯通设置的盛料腔,料斗位于底模支撑组件的上方,且料斗20设置为使得蓄热器的外侧壁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料斗的盛料腔内,上压模的底端伸入料斗的盛料腔内。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填压工装时,蓄热器放置在底模支撑组件上进行定位,料斗放置在底模支撑组件上,蓄热器位于底模支撑组件和料斗之间,工作人员在盛料腔内放入固体相变蓄热材料(粉状物料),而后通过上压模将固体相变蓄热材料压合在蓄热器内,从而完成填压蓄热材料的工艺过程。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的填压工装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填压工装中各部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底模支撑组件的爆炸图;以及
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推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10、底模支撑组件;11、中心支撑模;12、支撑挡板;12a、支撑凸沿;12b、避让孔;13、支撑底模;13a、避让槽;14、安装腔体;20、料斗;21、盛料腔;22、止挡凸沿;23、把手;24、本体;30、上压模;31、限位凸沿;40、固定板;50、推出组件;51、固定座;52、气缸;53、操作杆;54、连接头;55、枢接轴;60、防护盖;70、限位柱;71、柱体;72、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蓄热器的填压工装。如图1至图3所示,填压工装包括料斗20、上压模30和用于定位蓄热器的底模支撑组件10,料斗20具有贯通设置的盛料腔21,料斗20位于底模支撑组件10的上方,且料斗20设置为使得蓄热器的外侧壁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料斗20的盛料腔21内;上压模30的底端伸入料斗20的盛料腔21内。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填压工装时,蓄热器放置在底模支撑组件10上进行定位,料斗20放置在底模支撑组件10上,蓄热器位于底模支撑组件10和料斗20之间,工作人员在盛料腔21内放入固体相变蓄热材料(粉状物料),而后通过上压模30将固体相变蓄热材料压合在蓄热器内,从而完成填压蓄热材料的工艺过程。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的填压工装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中的底模支撑组件10具有用于容纳蓄热器的安装腔体14,料斗20的下端伸入安装腔体14内。由于底模支撑组件10具有用于容纳蓄热器的安装腔体14,因而蓄热器放置在安装腔体14内具有定位可靠的特点,从而保证了填压工装的填压效果和使用可靠性。
如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底模支撑组件10包括支撑底模13、中心支撑模11和支撑挡板12,支撑底模13的上端与蓄热器的下端形状相适应地配合;中心支撑模11设置在支撑底模13上,且中心支撑模11的上表面与蓄热器的内侧壁形状相适应地设置;支撑挡板12为多个,多个支撑挡板12绕支撑底模13的周向设置,且支撑挡板12朝向蓄热器的一侧具有支撑凸沿12a,蓄热器的外侧壁支撑在支撑凸沿12a上,料斗20的下端位于支撑凸沿12a的上方,支撑底模13、中心支撑模11和支撑挡板12之间形成安装腔体14。由于蓄热器的外形较为复杂,因而为了避免蓄热器在填压蓄热材料的过程中受压损坏,需要对蓄热器进行多点定位,从而保证了蓄热器的定位可靠性。由于支撑底模13的上端与蓄热器的下端形状相适应地配合,因而避免蓄热器的下端结构在受压过程中受力变形或隐裂,从而保证了底模支撑组件10的使用可靠性。由于中心支撑模11设置在支撑底模13上、且中心支撑模11的上表面与蓄热器的内侧壁形状相适应地设置,因而保证蓄热器在承受压力时其内侧壁得到可靠的支撑力,且避免蓄热器内侧壁上的盘管在受压过程中受力变形或隐裂,从而保证了底模支撑组件10的使用可靠性。由于蓄热器的外侧壁支撑在支撑挡板12的支撑凸沿12a上,因而使蓄热器在承受压力时其外侧壁得到可靠地支撑,从而避免蓄热器在受压过程中受力变形或隐裂,从而保证了底模支撑组件10的使用可靠性。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底模支撑组件10仅包括中心支撑模11,中心支撑模11的上表面与蓄热器的内侧壁形状相适应地设置,料斗20位于中心支撑模11的上方。由于蓄热器通过中心支撑模11定位,因而保证蓄热器在承受压力时其内侧壁得到可靠地支撑,同时由于中心支撑模11的上表面与蓄热器的内侧壁形状相适应地设置,因而能够有效避免蓄热器内侧壁上的盘管在受压过程中受力变形或隐裂,从而保证了底模支撑组件10的使用可靠性。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底模支撑组件10仅包括支撑挡板12,支撑挡板12为多个,多个支撑挡板12绕蓄热器的周向设置,支撑挡板12朝向蓄热器的一侧具有支撑凸沿12a,蓄热器的外侧壁支撑在支撑凸沿12a上,料斗20的下端位于支撑凸沿12a的上方。由于蓄热器的外侧壁支撑在支撑挡板12的支撑凸沿12a上,因而使蓄热器在承受压力时其外侧壁得到可靠地支撑,从而避免蓄热器在受压过程中受力变形或隐裂,从而保证了底模支撑组件10的使用可靠性。由于支撑挡板12为多个、且多个支撑挡板12绕蓄热器的周向设置,因而保证蓄热器在多个方向上均可得到稳定地支撑,从而提高了底模支撑组件10的使用可靠性。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底模支撑组件10仅包括支撑底模13,支撑底模13的上端与蓄热器的下端形状相适应地配合,料斗20位于支撑底模13的上方。由于蓄热器通过支撑底模13定位,因而保证蓄热器在承受压力时有支撑底模13为其提供可靠的支撑力,同时由于支撑底模13的上端与蓄热器的下端形状相适应地配合,因而避免蓄热器的下端结构在受压过程中受力变形或隐裂,从而保证了底模支撑组件10的使用可靠性。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上压模30的上端具有限位凸沿31,填压工装还包括用于支撑上压模30的限位凸沿31的限位柱70,限位柱70高度可调节地设置在底模支撑组件10的一侧。由于设置有限位柱70,因而限位柱70与上压模30的限位凸沿31配合,有效避免上压模30过度下压而导致蓄热器损毁,从而提高了填压工装的使用可靠性。由于限位柱70高度可调节地设置在底模支撑组件10的一侧,因而工作人员通过调节限位柱70的高度,可以改变上压模30的下压高度,从而使蓄热材料的填压效果具有可控性。
优选地,上压模30的下端与蓄热器的外侧壁形状相适应地设置。由于上压模30的下端与蓄热器的外侧壁形状相适应地设置,因而通过上压模30压合的蓄热材料形成的蓄热层其各处的厚度均匀,从而使蓄热器具有蓄热性能稳定、一致性好、外形美观的特点。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限位柱70为两个,两个限位柱70分别设置在底模支撑组件10的两侧。由于底模支撑组件10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柱70,因而当两个限位柱70高度一致时,上压模30的限位凸沿31应同时与上述两个限位柱70接触,使上压模30在压合料斗20内的蓄热材料时具有压合力稳定、均匀的特点,从而保证了蓄热材料的填压效果。
优选地,限位柱70包括柱体71和螺栓72,柱体71具有空心腔体,空心腔体的内表面具有内螺纹,螺栓72与柱体71螺纹连接。由于螺栓72与柱体71螺纹连接,因而通过调节螺栓72旋拧在柱体71上的高度,可以控制限位柱70的整体高度,从而有效控制上压模30的下压高度,进而提高了填压工装的使用可靠性。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料斗20的上端具有止挡凸沿22,止挡凸沿22搭设在支撑挡板12的上端。由于止挡凸沿22搭设在支撑挡板12的上端,因而有效避免料斗20过度下压而导致蓄热器损毁,从而提高了填压工装的使用可靠性。
优选地,料斗20的下端与蓄热器的外侧壁的形状相适应地设置。由于料斗20的下端与蓄热器的外侧壁的形状相适应地设置,因而当料斗20放置在蓄热器上时,料斗20的下端与蓄热器的外侧壁的接合处具有接触间隙小的特点,从而有效避免填充在盛料腔21内的蓄热材料从缝隙处泄漏,进而提高了料斗20的使用可靠性。
如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料斗20包括本体24和把手23,盛料腔21贯通本体24设置,把手23设置在本体24上。由于设置有把手23,因而方便工作人员对料斗20进行取放的操作,从而提高了料斗20的使用可靠性。
如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料斗20具有把手23一侧的支撑挡板12上设置有用于避让把手23的开口。
如图1至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填压工装还包括固定板40和用于将蓄热器与底模支撑组件10分离的推出组件50,底模支撑组件10设置在固定板40上,推出组件50设置在固定板40上,且推出组件50的操作端伸入蓄热器的下方,推出组件50的操作端在竖直方向上高度可调节地设置。由于推出组件50的操作端伸入蓄热器的下方,且推出组件50的操作端在竖直方向上高度可调节地设置,因而当推出组件50动作时,推出组件50可以将蓄热器从底模支撑组件10中顶出、使二者分离,从而保证了填压工装的操作可靠性、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优选地,推出组件50为多个,多个推出组件50绕蓄热器的周向间隔设置。由于设置有多个推出组件50,因而当多个推出组件50共同作用时,蓄热器的多处将同时受到推力,从而保证蓄热器能够顺利与底模支撑组件10分离,避免蓄热器因受力不均而卡死在底模支撑组件10内,进而提高了填压工装的使用可靠性。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推出组件50为四个,四个推出组件50两两对称设置在底模支撑组件10的两侧。
优选地,推出组件50包括固定座51、气缸52和操作杆53,固定座51设置在固定板40上,且固定座51位于底模支撑组件10的一侧;气缸52设置在固定座51上;气缸52的气缸杆与操作杆53的第一端可枢转地连接,操作杆53的第二端为操作端,操作杆53与底模支撑组件10可枢转地连接。进一步地,支撑挡板12具有用于避让操作杆53的避让孔12b,支撑底模13具有用于避让操作杆53的避让槽13a,操作杆53的第二端穿过避让孔12b伸入避让槽13a内。当气缸52动作时,气缸52的气缸杆伸出带动操作杆53的第二端向上运动,从而将蓄热器向上顶起,进而使蓄热器与底模支撑组件10分离。
优选地,推出组件50还包括连接头54和枢接轴55,气缸杆通过连接头54与操作杆53的第一端可枢转地连接;操作杆53通过枢接轴55与底模支撑组件10的支撑挡板12可枢转地连接。由于设置有连接头54,因而保证了气缸52的气缸杆与操作杆53的连接可靠性和运动稳定性,从而保证了推出组件50的使用可靠性。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填压工装还包括防护盖60,防护盖60具有防护腔体,防护盖60设置在固定板40上,且推出组件50位于防护腔体内。优选地,支撑挡板12也位于防护腔体内。由于推出组件50位于防护盖60的防护腔体内,因而有效避免外界异物撞击推出组件50而导致推出组件50损毁,从而保证了推出组件50的使用可靠性、延长了推出组件50的使用寿命。优选地,防护盖60为两个。
优选地,填压工装还包括机床,固定板40和限位柱70均设置在机床上,且上压模30安装在机床的机头处。当机床的机头运动时,机头带动上压模30上下运动。进一步地,机床为油压机。例如型号为315T型的油压机。
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填压工装的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填压工装安装到机床上接上气源;
步骤二、将蓄热器安装到底模支撑组件10上;
步骤三、将料斗20放在底模支撑组件10上;
步骤四、向料斗20的盛料腔21内填充蓄热材料;
步骤五、启动机床,以使机床带动上压模30下压,上压模30的限位凸沿31抵压在限位柱70上,此时机床不动作,使上压模30在该位置滞留一段时间,保压等待;
步骤六、机床回位;
步骤七、推出组件50动作,以使蓄热器与底模支撑组件10分离;
步骤八、将料斗20、蓄热器从底模支撑组件10中取出;
步骤九、进入下一个循环。
本实用新型中的填压工装具有定位可靠性高、填压效果好、成型精准、蓄热材料不易泄漏、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的特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蓄热器的填压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定位蓄热器的底模支撑组件(10);
料斗(20),所述料斗(20)具有贯通设置的盛料腔(21),所述料斗(20)位于所述底模支撑组件(10)的上方,且所述料斗(20)设置为使得所述蓄热器的外侧壁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料斗(20)的所述盛料腔(21)内;
上压模(30),所述上压模(30)的底端伸入所述料斗(20)的所述盛料腔(2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支撑组件(10)包括中心支撑模(11),所述中心支撑模(11)的上表面与所述蓄热器的内侧壁形状相适应地设置,所述料斗(20)位于所述中心支撑模(11)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支撑组件(10)包括支撑挡板(12),所述支撑挡板(12)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挡板(12)绕所述蓄热器的周向设置,所述支撑挡板(12)朝向所述蓄热器的一侧具有支撑凸沿(12a),所述蓄热器的外侧壁支撑在所述支撑凸沿(12a)上,所述料斗(20)的下端位于所述支撑凸沿(12a)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支撑组件(10)包括支撑底模(13),所述支撑底模(13)的上端与所述蓄热器的下端形状相适应地配合,所述料斗(20)位于所述支撑底模(13)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支撑组件(10)具有用于容纳所述蓄热器的安装腔体(14),所述料斗(20)的下端伸入所述安装腔体(14)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填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支撑组件(10)包括:
支撑底模(13),所述支撑底模(13)的上端与所述蓄热器的下端形状相适应地配合;
中心支撑模(11),所述中心支撑模(11)设置在所述支撑底模(13)上,且所述中心支撑模(11)的上表面与所述蓄热器的内侧壁形状相适应地设置;
支撑挡板(12),所述支撑挡板(12)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挡板(12)绕所述支撑底模(13)的周向设置,且所述支撑挡板(12)朝向所述蓄热器的一侧具有支撑凸沿(12a),所述蓄热器的外侧壁支撑在所述支撑凸沿(12a)上,所述料斗(20)的下端位于所述支撑凸沿(12a)的上方,所述支撑底模(13)、所述中心支撑模(11)和所述支撑挡板(12)之间形成所述安装腔体(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压工装还包括:
固定板(40),所述底模支撑组件(10)设置在所述固定板(40)上;
用于将所述蓄热器与所述底模支撑组件(10)分离的推出组件(50),所述推出组件(50)设置在所述固定板(40)上,且所述推出组件(50)的操作端伸入所述蓄热器的下方,所述推出组件(50)的操作端在竖直方向上高度可调节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填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压工装还包括防护盖(60),所述防护盖(60)具有防护腔体,所述防护盖(60)设置在所述固定板(40)上,且所述推出组件(50)位于所述防护腔体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模(30)的上端具有限位凸沿(31),所述填压工装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上压模(30)的所述限位凸沿(31)的限位柱(70),所述限位柱(70)高度可调节地设置在所述底模支撑组件(10)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填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20)的上端具有止挡凸沿(22),所述止挡凸沿(22)搭设在所述支撑挡板(12)的上端。
CN201420133054.0U 2014-03-21 2014-03-21 用于蓄热器的填压工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927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33054.0U CN203792760U (zh) 2014-03-21 2014-03-21 用于蓄热器的填压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33054.0U CN203792760U (zh) 2014-03-21 2014-03-21 用于蓄热器的填压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92760U true CN203792760U (zh) 2014-08-27

Family

ID=51375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33054.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92760U (zh) 2014-03-21 2014-03-21 用于蓄热器的填压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9276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53026A (zh) * 2014-12-25 2015-04-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粉料的填压成型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53026A (zh) * 2014-12-25 2015-04-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粉料的填压成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92760U (zh) 用于蓄热器的填压工装
CN202846622U (zh) 一种塑胶片材冲裁治具结构
CN114000533B (zh) 一种风力发电场施工用地下强固预埋件
CN204353295U (zh) 一种自动喷油冲孔装置
CN206588940U (zh) 一种机器人底座
CN202845635U (zh) 锥形闭口钢桶成型设备
CN206154761U (zh) 药物专用压片机
CN205465080U (zh) 一种汽车非金属零部件衬套安装设备
CN203317659U (zh) 多组分塑胶射出成型机转盘夹具装置
CN113085100A (zh) 一种用于成型热塑性复合材料芯模的模具
CN203546386U (zh) 一种雕孔绣花机压布料结构
CN206678140U (zh) 模框活动式砌块压制模
CN206382699U (zh) 点焊机焊接压力控制装置
CN204635270U (zh) 一种鞋中底板的取料气缸
CN205465097U (zh) 电能表铭牌安装机
CN205217704U (zh) 电极连接片模压成型机
CN207320695U (zh) 电缆沟盖板压合设备
CN203541986U (zh) 一种汽车手控阀压装密封圈座的装配装置
CN205354858U (zh) 一种用于干式点火线圈铜头装配的治具
CN205629871U (zh) C型卡圈压装结构
CN203779844U (zh) 热成型模具定位器
CN211492071U (zh) 一种多孔蒸压加气砌块的成型模箱
CN202155720U (zh) 回转盘上压紧气缸供气装置
CN213052696U (zh) 一种蓄电池铸焊机压壳结构
CN208303670U (zh) 一种高效率五金冲压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27

Termination date: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