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87578U - 弹力夹持端子和插拔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弹力夹持端子和插拔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87578U
CN203787578U CN201320897482.6U CN201320897482U CN203787578U CN 203787578 U CN203787578 U CN 203787578U CN 201320897482 U CN201320897482 U CN 201320897482U CN 203787578 U CN203787578 U CN 2037875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or
contact
leg
side wall
location divi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89748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F·哈特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go Verwaltungs GmbH
Original Assignee
Wago Verwaltungs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go Verwaltungs GmbH filed Critical Wago Verwaltungs GmbH
Priority to CN20132089748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875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875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8757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力夹持端子。接触件(2)具有导体接触部(16)、从导体接触部(16)伸出的侧壁部(12)和从侧壁部(12)伸出的弹性定位部(9)。弹性定位部(9)布置成与对置的导体接触部(16)间隔以便提供导体容纳空间。弹腿式弹簧(3)具有直接或间接贴靠接触件(2)的定位腿(7)、具有用于夹持电导体(30)的夹持边缘(5)的夹持腿(4)和使定位腿(7)和夹持腿(4)相互连接的弹性弯曲部(6)。横隔板(20)从侧壁部(12)和/或导体接触部(16)弯曲。横隔板(20)具有倾斜于导体接触部(16)的平面沿弹性定位部(9)方向延伸的上升倾斜面(21)并且布置在由导体接触部(16)和侧壁部(12)限定边界的导体引入通道内,以形成用于要引入导体引入通道中的、要夹持的电导体(30)的自由端的止挡。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插拔连接器。

Description

弹力夹持端子和插拔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接触件的弹力夹持端子,该接触件具有导体接触部、从导体接触部伸出的侧壁部和从侧壁部伸出的弹性定位部。弹性定位部布置成与相对的导体接触部间隔以便提供导体容纳空间。此外,弹力夹持端子具有弹腿式弹簧,该弹簧具有:它与接触件相直接地或者间接地贴靠的定位腿(Anlageschenkel)、具有用于夹持电导体的夹持边缘的夹持腿和使定位腿和夹持腿相互连接的弹性弯曲部。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具有绝缘材料壳体的插拔连接器。
背景技术
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公开了弹力夹持端子。
DE29608176U1公开了一种具有笼式张力弹簧的弹性连接夹,该笼式张力弹簧平放在弯曲成U形的汇流排上。叉形触头(也称为瓣形触头)与弯曲成U形的汇流排相连接。汇流排的U形弯曲部形成要夹持的电导体的去绝缘端部的导体收集室。
DE202005018168U1公开了一种具有弹腿式弹簧的弹性连接插塞,该弹腿式弹簧平放在接触架上。支座从接触架的底座部分进行弯曲,该支座用作夹持弹腿式弹簧的夹持腿的止挡。该支座布置成倾斜于接触架的导体接触部的对置平面。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弹力夹持端子,该连接件在尽可能简单且节省材料地进行构造时还很紧凑,及为容纳要夹持的电导体的自由端提供导引。
这个技术问题通过一种弹力夹持端子来解决,它具有:接触件,它具有导体接触部、从导体接触部伸出的侧壁部和从侧壁部伸出的弹性定位部,其中,弹性定位部布置成与对置的导体接触部间隔以便提供导体容纳空间;及连接件具有:弹腿式弹簧,该弹簧具有与接触件相直接地或者间接地贴靠的定位腿、具有用于夹持电导体的夹持边缘的夹持腿和使定位腿和夹持腿相互连接的弹性弯曲部;
这个技术问题还通过一种具有绝缘材料壳体的插拔连接器来解决,其中在该绝缘材料壳体中安装了至少一个这种弹力夹持端子。
在开头所述的那种弹力夹持端子中提出,横隔板从侧壁部和/或导体接触部弯出。该横隔板具有倾斜于导体接触部平面朝弹性定位部方向延伸的上升倾斜面。该横隔板布置在由导体接触部和侧壁部限定边界的导体引入通道内,以形成引入到导体引入通道中的、要夹持的电导体的自由端的止挡。
通过使横隔板从接触件的侧壁部和/或导体接触部弯出,可以以一种简单且便宜的方式,用接触件的材料来形成要夹持和引入到弹力夹持端子的导体引入通道内的电导体的止挡。该横隔板为此弯曲成使得它伸入到电导体的导体引入通道内。在这种情况下,横隔板构造成,使得它具有一个倾斜于导体接触部平面、朝弹性定位部方向延伸的上升倾斜面。按照这种方法,导体容纳空间由横隔板来限制,并且为了将待夹持的电导体的自由端从弹性定位部沿对置的导体接触部的方向导引,提供了上升倾斜面。
这种横隔板不仅可以简单地且便宜地由接触件来制造出。而且,该横隔板具有这样的优点,即弹力夹持端子的结构可以非常紧凑。在弹腿式弹簧的自由端和弹性定位部之间的自由空间可以用来容纳横隔板和尤其是容纳横隔板的上升倾斜面。此外,任选的是,在适当测量的情况下,通过上升倾斜面为弹腿式弹簧的夹持腿的自由端提供过载止挡。
如果插入式接触件沿导体插入方向从接触件伸出,那么是特别有利的。插入式接触件优选设计为叉式接触件。按照这种方法,弹力夹持端子可以用来形成插拔连接器,其中反向插拔连接器的合适的销触头与叉式接触件可以形成导电连接。
在这种情况下尤其有利的是,第一叉式接触桥接件与弹性定位部形成一体,该桥接件从弹性定位部指向导体接触部地转向到偏转部。然后,叉式接触桥接件从偏转部开始大约平行(即以正负20度的角度)于导体接触部地沿插入方向向前延伸离开接触件。然后,第二叉式接触桥接件成一体地形成在第一叉式接触桥接件上,该第二叉式接触桥接件在第一叉式接触桥接件附近延伸以形成叉式插入式接触件。
此外,叉式接触件可以按照这种方式由接触件的材料形成一体。为此,接触件用合适的变换方法冲制或切割并且弯曲以便形成叉式接触件。
通过偏转部,叉式接触桥接件与接触件柔性连接成,使得作用于叉式接触桥接件上的力必要时导致叉式接触桥接件的偏转,但是,该偏转借助弹性偏转部不能传递给弹性定位部。因此,借助偏转部提供用于抵消作用在叉式接触件的力和扭矩的公差补偿。
如所示那样,该偏转部可以形成具有两个偏转角的S形,或者可选地形成具有超过2个偏转角的蛇形。
如果叉式接触桥接件的自由端部具有朝向彼此的接触拱曲部,那么是有利的。因此,销接触件导电地接触该接触拱曲部上定义的接触点。因此,叉式接触桥接件的弹力集中在接触拱曲部上,这提高了表面压力。
如果导体接触部具有形成用于要夹持的电导体的夹持边缘的拱曲部,那么对于弹力夹持端子的所述实施形式是有利的。因此,要夹持的电导体也以减小的接触面接触定义的夹持边缘,其中弹腿式弹簧的夹持力集中在该夹持边缘上。也因此最佳地提高了用来夹持电导体的表面压力。
导体接触部具有优选多个沿电导体的插入方向相续布置的桥接件。优选沿插入方向在拱曲部后面具有这些桥接件。借助这些桥接件,减小了电导体在导体接触部上的接触面,从而按照这种方法改善了电导体与接触件的导电连接。
如果弹腿式弹簧的定位腿伸入到侧壁部和弹性定位部之间的自由空间中并且与弹性定位部相平面地贴靠,那么是尤其有利的。按照这种方法,弹腿式弹簧的定位腿悬置在侧壁部和弹性定位部之间的自由空间内,即悬置在接触件内,并且位置固定。
如果定位腿以一侧固定在弹性定位部上,这一侧在定位腿伸入到位于侧壁部和弹性定位部之间的自由空间内的安装状态下位于侧壁部的对面,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是尤其有利的。因此当定位腿以这一侧伸入到侧壁部和弹性定位部之间的自由空间内并且在此停靠在接触件上时,定位腿以对置侧通过合适的措施例如通过卡紧、熔焊、钎焊、拧紧或者夹持位置固定在弹性定位部上。此外,例如定位腿的至少一个材料压板可以伸入到弹性定位部的空隙中,并且在那儿通过合适的弯曲把定位腿固定在弹性定位部上。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实施例和附图来详细解释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
图1是具有接触件和设置于其上的弹腿式弹簧的弹力夹持端子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弹力夹持端子的弹腿式弹簧的立体图;
图3是图1的弹力夹持端子的接触件的立体图;
图4是图1的弹力夹持端子的立体斜视图;
图5是用于图1和4的弹力夹持端子的弹腿式弹簧的立体斜视图;
图6是图3的接触件的立体斜视图;
图7是具有多个弹力夹持端子的插拔连接器的侧面被部分剖开的立体图;
图8是从图7的斜前方看去的插拔连接器的侧部被部分剖开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从上面倾斜地看去的、弹力夹持端子1实施方式的透视图。弹力夹持端子1由两个部分、即接触件2和悬置在接触件2内的弹腿式弹簧3形成。弹腿式弹簧3以本身已知的方式具有带自由夹持端的夹持腿4,该自由夹持端形成用于支承在要夹持的、没有示出的电导体上的夹持边缘5。弹性拱部6与夹持腿4连接,该弹性拱部6过渡成定位腿7。
接触件2由导电金属板形成。它具有主体段8,弹性定位部9从该主段进行拐弯。弹性定位部9通过连接桥接件10与主体段8相互连接成一体。
清楚的是,弹腿式弹簧3的定位腿7平放在弹性定位部9的下侧上并且在那里支撑在接触件2上。此外,定位腿7从侧部伸出的凸出部11a、11b伸入到弹性定位部9和主体段8在那里连接的侧壁部12之间的自由空间内。因此,凸出部11a、11b支撑在侧壁部12的上部正面边缘13上。
在定位腿7与凸出部11a、11b对置的侧上,三角形材料凸耳14从定位腿7向上弯曲。材料凸耳14伸入到弹性定位部9的空隙15中。空隙15布置成海湾的形状,并且与材料凸耳14匹配成,使得定位腿7借助材料凸耳14进一步位置固定在弹性定位部9上。
接触件2形成用于沿导体插入方向L可插入的电导体的导体引入通道。该导体引入通道由横向于侧壁部12延伸的导体接触部16来限制。导体接触部16具有拱曲部17,该拱曲部17形成一个预定的、用于要夹持的电导体的夹持边缘。此外,与导体接触部16邻接的电导体通过弹腿式弹簧3的自由夹持端5借助弹腿式弹簧3的弹力压紧在隆起部17上,并且以这种方式与接触件2导电地接触。
沿导体插入方向L在隆起部17的后面,可选地具有另外的槽18,这些槽形成了中间的桥接件19。借助这些桥接件19成功地减少了电导体在隆起部17区域内的电接触面并且因此使夹持弹簧5的夹持力聚中在尽可能小的面积上。因此提高了表面压力,从而把电导体导电地夹持在导体接触部16上。
沿导体插入方向L在夹持腿4和槽18或者桥接件19的后面,横隔板20从接触件2弯出。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横隔板20与侧壁部12形成一体,并且横向于导体引入通道从侧壁部12突出地拐弯。在横隔板20与侧壁部12连接成一体的拐弯段上邻接有上升倾斜面21,该上升倾斜面21从侧壁部12露出,并且沿与导体插入方向L相反的方向以它的自由端倾斜地从导体接触部16的平面延伸到弹性定位部9。因此,提供了导体导引倾斜面,通过该导体导引倾斜面,电导体的自由端沿导体接触部16的方向向下导引。上升倾斜面21与夹持腿4的长度匹配,使得夹持腿4的自由夹持端5在弹腿式弹簧3偏转时与上升倾斜面21对接。
已知的是,主体段8由一个与夹持腿4的夹持端5邻接的导体接触部16和一个与之成一个角度(优选直角)地突出的侧壁部12形成。连接桥接件10与侧壁部15的上部正面边缘13邻接,并且转变成弹性定位部9。在这种情况下,弹性定位部9平行于导体接触部16。接触件2以这样的方式形成为U形并且形成部分封闭的、用来容纳电导体的接触体。
此外,清楚的是,在横隔板20和它的上升倾斜面21附近,插式接触件22沿导体插入方向L与弹性定位部9连接。该插式接触件22形成为叉式接触件。为此,偏转部23从弹性定位部9的平面沿导体接触部的方向首先向下弯曲。然后,偏转部23过渡成大约平行于导体接触部16沿导体插入方向L延伸的段。以这种方式,第一叉式接触桥接件24(也是叉式接触齿或者叉式接触片)与偏转部23连接。叉式接触桥接件24的自由端通过从叉式接触桥接件24的平面向下,然后又向上弯曲提供接触拱曲部25。连接桥接件26从第一叉式接触桥接件23向下沿导体接触部16平面的方向离开,第二叉式接触桥接件27与连接桥接件26连接。此外,第二叉式接触桥接件27具有接触拱曲部25。第一和第二叉式接触桥接件24、27的这两个接触拱曲部25相互对准并且构造为,使得接触销可以容纳在这两个叉式接触桥接件24、27之间并且通过如此形成的叉式接触件20的弹力而可以被导电地接触。
清楚的是,偏转部23与弹性接触部9相连接,该偏转部23直接布置在横隔板20的上升倾斜面21上方。在这种方式中,利用了在弹性定位部9的平面和横隔板20之间的自由空间,从而把叉式接触件22尽可能紧凑地连接在接触件2上。
横隔板20上方的空间被利用来把叉式接触件22定位在弹性定位部9的平面和导体接触部16的平面之间的平面内。弯曲成S形的偏转部23提供了第一和第二叉式接触桥接件24、27与接触件2的弹性连接。若现在沿与导体插入方向L相反的方向把插入力施加在叉式接触件22上,偏转部23可以稍微弹性地偏移并且可以吸收作用在叉式接触件22上的力。
图2是从图1看去的弹力夹持端子的弹腿式弹簧3的立体图。显然,夹持腿4具有夹持端5,该夹持端相对于夹持腿4与弹性拱部6连接的部分加宽。弹性拱部6在弯曲成U形的弹腿式弹簧3弯曲之后过渡成定位腿7。两个止动钩11a、11b相互隔开地布置在定位腿7的侧面。止动钩11a、11b相对于定位腿7相应侧的中间凹槽28伸出。以这种方式,连接桥接件10可以布置在凹槽28内,即布置在止动钩11a、11b之间的间隙内。在这种情况下,止动钩11a、11b的间隔优选最佳地与连接桥接件10的长度匹配,使得定位腿7通过连接桥接件10在移动之前位置固定。
此外可以看出,材料压板14在与止动钩11a、11b对置侧从定位腿7中露出。对此,材料压板14可以通过凹槽从定位腿7部分地自由切割或者自由冲制,然后该压板14通过形成倾斜延伸的折痕,向上从定位腿7的平面弯曲出来。
图3是图1的弹力夹持端子1的接触件2的立体图。显然,主体段8由导体接触部形成,侧壁部12从导体接触部垂直地向上伸出。导体接触部16具有用来形成预定夹持边缘的拱曲部17,在插入电导体时,弹腿式弹簧3的夹持力聚中在该夹持边缘上。按此方法提高电导体在导体接触部16上的表面压力。
沿导体插入方向L在拱曲部17的后面,在导体接触部16的表面中形成三个槽18。因此桥接件19保持在这些槽18之间,而这些槽18为电导体提供接触位置。
此外,显然的是,弹性定位部9从侧壁部12伸出,弹性定位部9通过连接桥接件10与侧壁部12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弹性定位部9平行于导体接触部16的平面延伸。
此外,显然的是,与连接桥接件10对置地,在弹性定位部9中形成三角形凹口。该凹口15形成了内边缘29相对于弹性定位部9的侧边缘倾斜地延伸的三角形海湾部。内边缘29用作材料凸耳14的材料压板的相应倾斜延伸的折痕的止挡。此外,通过使材料凸耳14弯曲出来,形成止挡,该止挡沿与导体插入方向L相反的方向作用。
此外,显然的是,沿导体插入方向L在拱曲部17的后面,横隔板20布置在从弹性定位部9到插入式接触件22的过渡部的下方。它通过材料凸耳从侧壁部12的弯曲而由接触件3形成一体。横隔板20具有倾斜延伸的平面,即上升倾斜面21。在一方面,通过上升倾斜面21为弹腿式弹簧3的夹持腿4提供了过载止挡,通过该过载止挡,防止夹持腿4过度偏转。此外,上升倾斜面21提供了导体室,以容纳插入的电导体的自由端。
图4以从斜前方的视图示出了图1的弹力夹持端子的立体图。显然,电导体30沿导体插入方向L首先导引通过接触件2的L形主体段8。该主体段8通过导体接触部16和与之垂直的侧壁部12来形成。大约在拱曲部17的区域内,侧壁部12通过形成凸缘进一步向上拉伸,从而通过连接桥接件10过渡成横向的弹性定位部9。
显然,弹腿式弹簧3的夹持腿4具有夹持边缘5的自由端,在静止状态下,未插入电导体30,沿导体插入方向L在拱曲部17的后面,顶撞在导体接触段16上。
此外可以看出,横隔板20从侧壁部12伸出并因此在导体接触部16和横隔板20之间存在自由空间。
图5是沿图4的视向看去的弹腿式弹簧3的立体图。在这种情况下显然的是,在弹性弯曲部6处,另一个凸出部31从侧面伸出。该凸出部31设置用于把弹腿式弹簧3进一步安装固定在绝缘材料壳体内。
此外,显然的是,夹持端5从夹持腿4的平面稍稍弯回,从而提供用来夹持电导体30的最佳夹持边缘。
图6仍然是从图4的视向看去的接触部件2的立体图。在这种情况下,再次可以看到位于导体接触部16和横隔板20之间的自由空间。但是可选地,也可以想到,横隔板20直接地与导体接触部16相邻接,或者甚至与导体接触部16连接成一体,并且从导体接触部16的平面向上弯曲。
图7是具有绝缘材料壳体33的插拔连接器32的立体图,前述类型的两个弹力夹持端子1沿相对于导体插入方向L的横向并排地安装在该绝缘材料壳体33内。可以看到的是,绝缘材料壳体33在前侧相应地具有两个并排的导体引入孔34,这两个导体引入孔通到绝缘材料壳体33的内室中。相应地,电导体30沿导体插入方向L插入到附属的导体引入孔34中。因此,电导体30的去绝缘端部35借助弹腿式弹簧3的夹持端5通过弹力压靠在导体接触部16的拱曲部17上并且在此导电接触。
显然,横隔板20沿导体插入方向L看在夹持端5的后面,挡住导体插入路线,并且为电导体30的去绝缘端部35提供导体导引装置和未端止挡。
为了打开形成在夹持弹簧3和导体接触部16之间的夹持部位,即从电导体30的去绝缘端部35上拿下夹持腿4,按键件36可移动地安装在绝缘材料壳体33内。各按键件36具有操作凸出部37,该操作凸出部从下部抓住相关的夹持腿4,并且使它沿与弹腿式弹簧3的弹力相反的弹性定位部9方向运动。
此外,显然的是,插入轮廓38与导体引入孔34对置,该插入轮廓38包围插入式接触件22并且具有前侧孔用于把接触销引入到插入式接触件22的相关叉式接触件中。在插入轮廓38的上侧具有编码销39,通过该编码销来确保,仅在允许的取向中,可以把插入轮廓38插入到插拔配合连接器中。
图8再次以从前面倾斜地看去的立体图示出了插拔连接器32。在这里,可以看到插入轮廓38的正面接触销孔40,这些销孔40通向相关的插入式接触件22(叉式接触件)。

Claims (10)

1.一种弹力夹持端子(1),它具有: 
接触件(2),它具有导体接触部(16)、从导体接触部(16)伸出的侧壁部(12)和从侧壁部(12)伸出的弹性定位部(9),其中,所述弹性定位部(9)布置成与对置的导体接触部(16)相间隔以便提供导体容纳空间; 
并且,所述弹力夹持端子还具有: 
弹腿式弹簧(3),所述弹腿式弹簧具有与接触件(2)相直接地或者间接地贴靠的定位腿(7)、带有用于夹持电导体(30)的夹持边缘(5)的夹持腿(4)和使所述定位腿(7)和所述夹持腿(4)相互连接的弹性弯曲部(6); 
其特征在于, 
从侧壁部(12)和/或导体接触部(16)弯出横隔板(20),其中,所述横隔板(20)具有倾斜于所述导体接触部(16)的平面朝所述弹性定位部(9)的方向延伸的上升倾斜面(21),并且,所述横隔板(20)布置在由所述导体接触部(16)和所述侧壁部(12)限定边界的导体引入通道内,以形成用于要引入所述导体引入通道中的、要夹持的电导体(30)的自由端的止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力夹持端子(1),其特征在于,插入式接触件(22)沿导体插入方向(L)从所述接触件(2)伸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力夹持端子(1),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式接触件(22)是叉式接触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力夹持端子(1),其特征在于,第一叉式接触桥接件(24)与弹性定位部(9)形成一体,所述第一叉式接触桥接件(24)从所述弹性定位部(9)指向所述导体接触部(16)地偏转到偏转部(23)并且从所述偏转部(23)开始近似平行于所述导体接触部(16)地延伸离开所述接触件(2),其中,第二叉式接触桥接件(27)一体地成型在第一叉式接触桥接件(24)上,所述第二叉式接触桥接件(27)在所述第一叉式接触桥接件(24)旁边延伸以形成叉式插入式接触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弹力夹持端子(1),其特征在于,所述叉式接触桥接件(24、27)的自由端部具有朝向彼此的接触拱曲部(25)。 
6.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弹力夹持端子(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接触部(16)具有为要夹持的电导体(30)形成夹持边缘的拱曲部(1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弹力夹持端子(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接触部(16)具有多个沿电导体(30)的插入方向相续布置的桥接件(19)。 
8.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弹力夹持端子(1),其特征在于,所述弹腿式弹簧(3)的定位腿(7)伸入到所述侧壁部(12)和所述弹性定位部(9)之间的自由空间中并且平面地贴靠在所述弹性定位部(9)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弹力夹持端子(1),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腿(7)以其侧部固定在所述弹性定位部(9)上,该侧部在定位腿(7)伸入到位于侧壁部(12)和弹性定位部(9)之间的自由空间内的安装状态下位于侧壁部(12)的对面。 
10.一种具有绝缘材料壳体(33)的插拔连接器(32),其特征在于,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至少一个弹力夹持端子(1)安装在绝缘材料壳体(33)内。 
CN201320897482.6U 2013-12-26 2013-12-26 弹力夹持端子和插拔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875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97482.6U CN203787578U (zh) 2013-12-26 2013-12-26 弹力夹持端子和插拔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97482.6U CN203787578U (zh) 2013-12-26 2013-12-26 弹力夹持端子和插拔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87578U true CN203787578U (zh) 2014-08-20

Family

ID=513237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897482.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87578U (zh) 2013-12-26 2013-12-26 弹力夹持端子和插拔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87578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17419A (zh) * 2015-02-10 2015-05-13 苏州工业园区丰年科技有限公司 连接器
CN105552605A (zh) * 2014-10-22 2016-05-04 西蒙独资有限公司 用于电连接的快接端子装置
CN109713490A (zh) * 2019-01-17 2019-05-03 山东太德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拔插接线插头
CN109863646A (zh) * 2016-09-29 2019-06-07 泰科电子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导电叶片的电气连接系统
CN110034421A (zh) * 2019-05-16 2019-07-19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唐山供电公司 一种接地连接装置及接地方法
CN112397909A (zh) * 2019-08-15 2021-02-23 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接触元件和连接元件
CN114578893A (zh) * 2020-11-17 2022-06-03 金舜逸 间接触摸携带品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52605A (zh) * 2014-10-22 2016-05-04 西蒙独资有限公司 用于电连接的快接端子装置
CN104617419A (zh) * 2015-02-10 2015-05-13 苏州工业园区丰年科技有限公司 连接器
CN109863646A (zh) * 2016-09-29 2019-06-07 泰科电子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导电叶片的电气连接系统
CN109713490A (zh) * 2019-01-17 2019-05-03 山东太德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拔插接线插头
CN110034421A (zh) * 2019-05-16 2019-07-19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唐山供电公司 一种接地连接装置及接地方法
CN110034421B (zh) * 2019-05-16 2023-11-10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唐山供电公司 一种接地连接装置及接地方法
CN112397909A (zh) * 2019-08-15 2021-02-23 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接触元件和连接元件
CN114578893A (zh) * 2020-11-17 2022-06-03 金舜逸 间接触摸携带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87578U (zh) 弹力夹持端子和插拔连接器
CN204885499U (zh) 弹簧力接线夹和具有弹簧力接线夹的插接连接器
KR102372258B1 (ko) 접속 단자 및 접속 단자용 스프링 장착식 단자 접점
JP4719806B2 (ja) 回路基板用接続端子
US8292677B2 (en) Plug-in connector
CN101305502B (zh) 安装于电路板上的板对板连接器
US826772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high intensity contacts
US20050153604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3144085U (ja) コネクタ
CN101938053A (zh) 多极连接器
KR20180053299A (ko) 도체 연결 접촉 요소
CN103633471B (zh) 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
CN104518315A (zh) 连接器
CN106981754A (zh) 连接器
CN113054450B (zh) 端子模块、连接器以及嵌合结构
CN107026333B (zh) 用于轨装式接线端子的横向连接器
CN102157855A (zh) 连接器
JP2008053190A (ja) コネクタ
US8491338B1 (en) Battery connector
CN201311996Y (zh) 连接端子及低压电气装置
CN101645557A (zh) 电连接器端子
CN104412464A (zh) 连接器
CN106257762A (zh) 连接器
US8052445B2 (en)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and socket connector having the contact
CN105529548A (zh) 线状导体连接用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