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83213U - 一种多层升降机侧置纵向平移立体车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层升降机侧置纵向平移立体车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783213U CN203783213U CN201320772363.8U CN201320772363U CN203783213U CN 203783213 U CN203783213 U CN 203783213U CN 201320772363 U CN201320772363 U CN 201320772363U CN 203783213 U CN203783213 U CN 20378321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rtical shift
- micro
- traversing
- platen
- roll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4
- 238000013519 trans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10 flushing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748 scra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93 scratch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层升降机侧置纵向平移立体车库,包括车库框架,车库框架内设置有若干泊车层,车库框架内设置有与每层泊车层连通的升降通道,每层泊车层上设置有横向贯通的横移输送通道,横移输送通道的至少一侧设置有若干个泊车位,泊车位上设置有底座,底座用于与移动台板配合,横移输送通道内设置有台板横移输送机构,升降通道内设置有台板升降机构,台板横移输送机构用于将台板在台板升降机构和泊车位的底座之间往返输送,升降通道对应的地面上设置有停取车口。该立体车库结构简单,采用多层小车配合台板升降机构输送车辆,安全可靠,自动化程度高,解决车辆进出方向与泊车位设计角度不一致的现象,提高了地上空间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停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层升降机侧置纵向平移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车辆无处停放的问题是城市的社会、经济、交通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的结果,现有的停车场不管是地面上的、地下的、还是楼顶层的停车场均存在着占地面积大、浪费有限土地资源、取停车时出现刮蹭、耗费大量人力管理的缺陷,于是立体车库应运而生。立体车库不仅占用空间小,管理方便,停车和取车的效率与地下车库相比大大提高,同时提高了城市空间利用率。现有立体车库包括升降纵移式等简易立体车库和高塔垂直升降式等高端立体车库。简易式立体车库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缺点是占地面积过大,立体车库的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高塔垂直升降式立体车库吸收自动控制技术,但是单次取车时间过长,往往造成取车出入口堵塞。另外,目前城市中土地资源紧张,停车库周围路面和停车库的位置决定了车辆进出方向,实际设计中会出现车辆进出方向与泊车位设计角度不一致的现象。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空间并保证最大停取车效率成为立体车库设计者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地上占地面积小、取车时间短、能停放更多车辆的多层升降机侧置纵向平移立体车库。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层升降机侧置纵向平移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车库包括车库框架,所述车库框架内设置有若干泊车层,所述车库框架内设置有与每层泊车层连通的升降通道,每层所述泊车层上设置有横向贯通的横移输送通道,横移输送通道的至少一侧设置有若干个泊车位,所述泊车位上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用于与移动台板配合,所述横移输送通道内设置有台板横移输送机构,所述升降通道内设置有台板升降机构,所述台板横移输送机构用于将台板在台板升降机构和泊车位的底座之间往返输送,所述升降通道对应的地面上设置有停取车口。
为了减少立体车库地上占用空间,充分利用地下空间,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立体车库设置在地下,横移输送通道的两侧设置有若干个泊车位,所述停取车口的地面上设置有回转盘机构,所述回转盘机构用于将车辆停放角度调整至与台板升降机构相配合。
为了实现地上车辆在停取车口和泊车位之间的上下升降,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台板升降机构包括轿厢和驱动所述轿厢沿升降通道竖向移动的升降驱动机构,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升降通道旁的卷扬机,所述卷扬机两侧设置有卷筒,所述轿厢包括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的立柱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所述升降通道外周立柱上的竖向导轨相配合,所述主体框架上对称设置有至少三个吊装块,所述吊装块上方分别设置有于吊装块位置相对应的槽轮,吊装块与升降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升降钢丝绳绕过相应的槽轮,升降钢丝绳的另一端连接在相应侧的卷筒上。
为了尽量减少台板与底座之间的摩擦力,使台板平移更顺畅,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台板下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两组纵移滚轮组,每组纵移滚轮组包括至少两个纵移滚轮,所述纵移滚轮的轴心与车辆进出方向相垂直,所述纵移滚轮与所述底座上的纵向导轨相配合。
当轿厢升降至一定高度时,轿厢和小车之间通过纵移机构实现台板交接,为了使轿厢在台板交接的时候相对位置稳定,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轿厢两端下方分别设置有平层机构,所述平层机构包括平层电机,所述平层电机输出端的平层主动链轮通过平层传动链与平层从动链轮连接,所述平层从动链轮通过平层传动轴与摆杆的中心连接,所述摆杆的两端分别与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平层锁紧杆的一端铰接,所述升降通道外周的立柱上设置有锁合块,所述平层锁紧杆的另一端与锁合块配合。
为了实现台板及台板上的车辆在轿厢和泊车位之间的输送,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台板横移输送机构包括设置在横移输送通道两侧立柱上的横移导轨,所述横移导轨与泊车层位置一一对应,横移导轨上配合设置有小车,小车包括底框,所述台板下端的纵移滚轮与底框上的纵向导轨相配合,所述底框上设置有横移机构,所述横移机构驱动所述小车沿横移导轨移动,所述底框上方设置有微进机构,所述微进机构包括纵移机构和分别设置在所述纵移机构两侧的微进滚轮,所述纵移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台板纵向移动,所述微进滚轮与所述底框上的导向轨道相配合,所述微进机构还包括微进驱动机构,所述微进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微进机构纵向微进。
为了实现小车在升降通道旁至泊车位旁的横向平移,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横移机构包括设置在底框上的横移电机,所述横移电机通过横移传动轴与主动横移滚轮连接,所述主动横移滚轮设置在所述底框一侧的两端,所述底框另一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从动横移滚轮,所述主动横移滚轮和从动横移滚轮与横移导轨滚动配合。
为了实现台板在小车和泊车位及轿厢之间的纵向平移,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纵移机构包括与台板纵移方向一致的链轮支架,所述链轮支架上设置有至少两排平行的链轮组,每组链轮组中分别包括主动纵移链轮和设置在所述链轮支架两端的从动纵移链轮,所述主动纵移链轮通过纵移传动轴与纵移驱动电机连接,每组链轮组中的主动纵移链轮和两侧的从动纵移链轮外周分别套设有纵移传动链,两相邻的纵移传动链相对应的链节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销轴,所述销轴用于与所述台板两端的挂钩相配合。
泊车位和小车之间设置有一定空隙,为了实现底座上的纵向导轨和底框上的纵向导轨对接,同时将销轴钩挂于挂钩中,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微进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框上的微进驱动电机、微进主动链轮连接和微进从动链轮,所述微进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微进主动链轮连接,所述微进主动链轮的一侧设置有微进从动链轮,微进链条绕过微进主动链轮和微进从动链轮,所述微进链条的两端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纵移机构的链轮支架上,所述微进链条与台板纵移方向相平行。
为了使小车上的纵移导轨结构简洁,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纵移机构设置在所述底框上端中心,所述纵移机构和底框上的纵向导轨之间设置有耐磨钢板,所述导向轨道设置在与纵移机构接近的耐磨钢板侧面,所述微进滚轮的轴心与所述耐磨钢板所在平面相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多层升降机侧置纵向平移立体车库结构简单,在保证地上占地面积小的前提下停放更多车辆;采用多层小车配合台板升降机构输送车辆,安全可靠,自动化程度高,缩短了单个车辆停放时间,有效避免了高塔垂直升降式立体车库取车出入口堵塞的缺陷,停车和取车更趋有序高效;采用回转盘机构用于将车辆停放角度调整至与台板升降机构相配合,解决了车辆进出方向与泊车位设计角度不一致的现象,提高了地上空间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层升降机侧置纵向平移立体车库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1中台板升降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轿厢及台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平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6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12是图2中小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横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7中台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2中底框与微进机构分离状态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中纵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6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2中微进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8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库框架;2、升降通道;3、泊车位;4、底座;5、台板;6、台板横移输送机构;7、台板升降机构;8、停取车口;9、回转盘机构;10、轿厢;11、升降驱动机构;12、卷扬机;13、卷筒;14、主体框架;15、导向槽;16、竖向导轨;17、吊装块;18、槽轮;19、升降钢丝绳;20、纵移滚轮组;21、纵移滚轮;22、平层机构;23、平层电机;24、平层传动链;25、平层从动链轮;26、平层传动轴;27、摆杆;28、连杆;29、平层锁紧杆;30、锁合块;31、横移导轨;32、小车;33、底框;34、横移机构;35、微进机构;36、微进滚轮;37、纵移机构;38、导向轨道;39、微进驱动机构;40、横移电机;41、横移传动轴;42、主动横移滚轮;43、从动横移滚轮;44、链轮支架;45、链轮组;46、主动纵移链轮;47、从动纵移链轮;48、纵移传动轴;49、纵移传动链;50、销轴;51、挂钩;52、微进驱动电机;53、微进主动链轮;54、微进从动链轮;55、微进链条;56、耐磨钢板;57、横移输送通道;58、平层主动链轮;59、纵移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19所示,实施例为一种多层升降机侧置纵向平移立体车库,包括车库框架1,车库框架1内设置有若干泊车层,车库框架1内设置有与每层泊车层连通的升降通道2,每层泊车层上设置有横向贯通的横移输送通道57,横移输送通道57的至少一侧设置有若干个泊车位3,泊车位3上设置有底座4,底座4用于与移动台板5配合,横移输送通道57内设置有台板横移输送机构6,升降通道2内设置有台板升降机构7,台板横移输送机构6用于将台板5在台板升降机构7和泊车位3的底座4之间往返输送,升降通道2对应的地面上设置有停取车口8。
在本实施例中,立体车库设置在地下,横移输送通道57的两侧设置有若干个泊车位3,停取车口8的地面上设置有回转盘机构9,回转盘机构9用于将车辆停放角度调整至与台板升降机构7相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台板升降机构7包括轿厢10和驱动轿厢10沿升降通道2竖向移动的升降驱动机构11,升降驱动机构11包括与升降通道2旁的卷扬机12,卷扬机12两侧设置有卷筒13,轿厢10包括主体框架14,主体框架14的立柱上设置有导向槽15,导向槽15与升降通道2外周立柱上的竖向导轨16相配合,主体框架14上对称设置有至少三个吊装块17,吊装块17上方分别设置有于吊装块17位置相对应的槽轮18,吊装块17与升降钢丝绳19的一端固定,升降钢丝绳19绕过相应的槽轮18,升降钢丝绳19的另一端连接在相应侧的卷筒13上。
在本实施例中,台板5下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两组纵移滚轮组20,每组纵移滚轮组20包括至少两个纵移滚轮21,纵移滚轮21的轴心与车辆进出方向相垂直,纵移滚轮21与底座4上的纵向导轨相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轿厢10两端下方分别设置有平层机构22,平层机构22包括平层电机23,平层电机23输出端的平层主动链轮58通过平层传动链24与平层从动链轮25连接,平层从动链轮25通过平层传动轴26与摆杆27的中心连接,摆杆27的两端分别与连杆28的一端铰接,连杆28的另一端分别与平层锁紧杆29的一端铰接,升降通道2外周的立柱上设置有锁合块30,平层锁紧杆29的另一端与锁合块30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台板横移输送机构6包括设置在横移输送通道57两侧立柱上的横移导轨31,横移导轨31与泊车层位置一一对应,横移导轨31上配合设置有小车32,小车32包括底框33,台板5下端的纵移滚轮21与底框33上的纵向导轨相配合,底框33上设置有横移机构34,横移机构34驱动小车32沿横移导轨31移动,底框33上方设置有微进机构35,微进机构35包括纵移机构37和分别设置在纵移机构37两侧的微进滚轮36,纵移机构37用于驱动台板5纵向移动,微进滚轮36与底框33上的导向轨道38相配合,微进机构35还包括微进驱动机构39,微进驱动机构39用于驱动微进机构35纵向微进。
在本实施例中,横移机构34包括设置在底框33上的横移电机40,横移电机40通过横移传动轴41与主动横移滚轮42连接,主动横移滚轮42设置在底框33一侧的两端,底框33另一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从动横移滚轮43,主动横移滚轮42和从动横移滚轮43与横移导轨31滚动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纵移机构37包括与台板5纵移方向一致的链轮支架44,链轮支架44上设置有至少两排平行的链轮组45,每组链轮组45中分别包括主动纵移链轮46和设置在链轮支架44两端的从动纵移链轮47,主动纵移链轮46通过纵移传动轴48与纵移驱动电机59连接,每组链轮组45中的主动纵移链轮46和两侧的从动纵移链轮47外周分别套设有纵移传动链49,两相邻的纵移传动链49相对应的链节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销轴50,销轴50用于与台板5两端的挂钩51相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微进驱动机构39包括固定设置在底框33上的微进驱动电机52、微进主动链轮53连接和微进从动链轮54,微进驱动电机52的输出端连接微进主动链轮53连接,微进主动链轮53的一侧设置有微进从动链轮54,微进链条55绕过微进主动链轮53和微进从动链轮54,微进链条55的两端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于纵移机构37的链轮支架44上,微进链条55与台板5纵移方向相平行。
在本实施例中,纵移机构37设置在底框33上端中心,纵移机构37和底框33上的纵向导轨之间设置有耐磨钢板56,导向轨道38设置在与纵移机构37接近的耐磨钢板56侧面,微进滚轮36的轴心与耐磨钢板56所在平面相垂直。
上述车库可以部分设置在地下或完全设置在地上。
上述车库中升降机构、纵移机构和横移机构中台板或小车与车库框架和/或地面发生碰撞的钢梁上均设置有缓冲块或者缓冲柱,避免发生碰撞而影响车库的正常运行,减少维护成本。
本实用新型多层升降机侧置纵向平移立体车库的工作过程如下:设备待机状态时,停取车口对应升降通道,升降通道内轿厢上的台板与停取车口地面齐平,小车处于停车状态;停车时,驾驶者直接将车辆停放到停取车口内的台板上,驾驶者下车之后,控制系统驱动回转盘机构转动一定角度,使台板上车辆与立体车库中泊车位的方向一致,接着升降机构将台板降至目标泊车位所在的泊车层高度,轿厢下方的平层机构与升降通道周围的立柱上的锁合块锁紧,保证轿厢的相对位置稳定,偏于进行台板的纵向平移,然后小车上的微进机构启动,微进机构向轿厢一端微进,使台板侧面的挂钩勾住纵移传动链之间的销轴,随着纵移传动链的运动,给台板施加纵移的拉力,并在纵移传动链的驱动下,台板从轿厢滑到小车上,接着堆垛机小车通过横移机构驱动位移至目标泊车位旁,再次驱动微进机构,微进机构向目标泊车位一端微进,使台板更靠近目标泊车位,纵移机构给台板施加纵移的推送力,将台板推送至泊车位底座的纵向导轨上。
当需要取某一泊车位停放的车辆时,按下列操作进行:堆垛机目标泊车层的小车沿横移导轨运动直至停放在需取车辆的泊车位旁,小车上的微进机构向泊车位一端微进,使台板侧面的挂钩勾住纵移传动链之间的销轴,纵移机构给台板施加纵移的拉力,并在纵移传动链的驱动下,台板沿小车底框上的纵向导轨滑至小车上,然后小车横移至停取车位旁,同时升降机构的轿厢降至与小车齐平的高度,微进机构向停取车位一端微进,使台板更靠近轿厢,同时纵移机构推送台板由从小车滑至轿厢。台板升降机构带动轿厢升至停取车口,回转盘机构带动台板转动一定角度,使台板上车辆与停取方向一致,驾驶者直接驶离。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多层升降机侧置纵向平移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车库包括车库框架,所述车库框架内设置有若干泊车层,所述车库框架内设置有与每层泊车层连通的升降通道,每层所述泊车层上设置有横向贯通的横移输送通道,横移输送通道的至少一侧设置有若干个泊车位,所述泊车位上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用于与移动台板配合,所述横移输送通道内设置有台板横移输送机构,所述升降通道内设置有台板升降机构,所述台板横移输送机构用于将台板在台板升降机构和泊车位的底座之间往返输送,所述升降通道对应的地面上设置有停取车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升降机侧置纵向平移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车库设置在地下,横移输送通道的两侧设置有若干个泊车位,所述停取车口的地面上设置有回转盘机构,所述回转盘机构用于将车辆停放角度调整至与台板升降机构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升降机侧置纵向平移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台板升降机构包括轿厢和驱动所述轿厢沿升降通道竖向移动的升降驱动机构,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升降通道旁的卷扬机,所述卷扬机两侧设置有卷筒,所述轿厢包括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的立柱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所述升降通道外周立柱上的竖向导轨相配合,所述主体框架上对称设置有至少三个吊装块,所述吊装块上方分别设置有于吊装块位置相对应的槽轮,吊装块与升降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升降钢丝绳绕过相应的槽轮,升降钢丝绳的另一端连接在相应侧的卷筒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升降机侧置纵向平移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台板下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两组纵移滚轮组,每组纵移滚轮组包括至少两个纵移滚轮,所述纵移滚轮的轴心与车辆进出方向相垂直,所述纵移滚轮与所述底座上的纵向导轨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升降机侧置纵向平移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两端下方分别设置有平层机构,所述平层机构包括平层电机,所述平层电机输出端的平层主动链轮通过平层传动链与平层从动链轮连接,所述平层从动链轮通过平层传动轴与摆杆的中心连接,所述摆杆的两端分别与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平层锁紧杆的一端铰接,所述升降通道外周的立柱上设置有锁合块,所述平层锁紧杆的另一端与锁合块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层升降机侧置纵向平移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台板横移输送机构包括设置在横移输送通道两侧立柱上的横移导轨,所述横移导轨与泊车层位置一一对应,横移导轨上配合设置有小车,小车包括底框,所述台板下端的纵移滚轮与底框上的纵向导轨相配合,所述底框上设置有横移机构,所述横移机构驱动所述小车沿横移导轨移动,所述底框上方设置有微进机构,所述微进机构包括纵移机构和分别设置在所述纵移机构两侧的微进滚轮,所述纵移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台板纵向移动,所述微进滚轮与所述底框上的导向轨道相配合,所述微进机构还包括微进驱动机构,所述微进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微进机构纵向微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层升降机侧置纵向平移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机构包括设置在底框上的横移电机,所述横移电机通过横移传动轴与主动横移滚轮连接,所述主动横移滚轮设置在所述底框一侧的两端,所述底框另一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从动横移滚轮,所述主动横移滚轮和从动横移滚轮与横移导轨滚动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层升降机侧置纵向平移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纵移机构包括与台板纵移方向一致的链轮支架,所述链轮支架上设置有至少两排平行的链轮组,每组链轮组中分别包括主动纵移链轮和设置在所述链轮支架两端的从动纵移链轮,所述主动纵移链轮通过纵移传动轴与纵移驱动电机连接,每组链轮组中的主动纵移链轮和两侧的从动纵移链轮外周分别套设有纵移传动链,两相邻的纵移传动链相对应的链节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销轴,所述销轴用于与所述台板两端的挂钩相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层升降机侧置纵向平移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进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框上的微进驱动电机、微进主动链轮连接和微进从动链轮,所述微进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微进主动链轮连接,所述微进主动链轮的一侧设置有微进从动链轮,微进链条绕过微进主动链轮和微进从动链轮,所述微进链条的两端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纵移机构的链轮支架上,所述微进链条与台板纵移方向相平行。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层升降机侧置纵向平移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纵移机构设置在所述底框上端中心,所述纵移机构和底框上的纵向导轨之间设置有耐磨钢板,所述导向轨道设置在与纵移机构接近的耐磨钢板侧面,所述微进滚轮的轴心与所述耐磨钢板所在平面相垂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772363.8U CN203783213U (zh) | 2013-11-28 | 2013-11-28 | 一种多层升降机侧置纵向平移立体车库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772363.8U CN203783213U (zh) | 2013-11-28 | 2013-11-28 | 一种多层升降机侧置纵向平移立体车库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783213U true CN203783213U (zh) | 2014-08-20 |
Family
ID=51319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772363.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783213U (zh) | 2013-11-28 | 2013-11-28 | 一种多层升降机侧置纵向平移立体车库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783213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69945A (zh) * | 2013-11-28 | 2014-03-26 | 江苏启良停车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多层升降机侧置纵向平移立体车库 |
CN104265034A (zh) * | 2014-10-16 | 2015-01-07 | 占福林 | 全自动立体车库 |
CN104712161A (zh) * | 2015-01-30 | 2015-06-17 | 江苏普腾停车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悬臂式智能平面移动车库 |
CN109110427A (zh) * | 2018-10-25 | 2019-01-01 | 临工集团济南重机有限公司 | 一种发动机输送装置 |
-
2013
- 2013-11-28 CN CN201320772363.8U patent/CN203783213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69945A (zh) * | 2013-11-28 | 2014-03-26 | 江苏启良停车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多层升降机侧置纵向平移立体车库 |
CN103669945B (zh) * | 2013-11-28 | 2015-11-18 | 江苏启良停车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多层升降机侧置纵向平移立体车库 |
CN104265034A (zh) * | 2014-10-16 | 2015-01-07 | 占福林 | 全自动立体车库 |
CN104712161A (zh) * | 2015-01-30 | 2015-06-17 | 江苏普腾停车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悬臂式智能平面移动车库 |
CN109110427A (zh) * | 2018-10-25 | 2019-01-01 | 临工集团济南重机有限公司 | 一种发动机输送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669945B (zh) | 一种多层升降机侧置纵向平移立体车库 | |
CN203022403U (zh) | 一种环状旋转式立体车库 | |
CN201771231U (zh) | 具中置升降机的立体停车库 | |
CN206554576U (zh) | 一种全自动化存取车辆梳齿结构立体多层停车库 | |
CN203783213U (zh) | 一种多层升降机侧置纵向平移立体车库 | |
CN107605214A (zh) | 一种垛式旋转升降机械车库及其方法 | |
CN202493061U (zh) | 梳齿中置式横向平面移动车库 | |
CN104005583A (zh) | 龙门式立体停车系统及其存取车方法 | |
CN103015774B (zh) | 一种停车位无电机的梳叉式塔库 | |
CN103643823B (zh) | 一种地下多层升降机侧置式停车设备 | |
CN202645089U (zh) | 汽车转运装置 | |
CN203716574U (zh) | 一种地下多层升降机侧置式停车设备 | |
CN103643821B (zh) | 一种多层立体停车库 | |
CN201367751Y (zh) | 一种改进的叉梳式立体车库汽车搬运装置 | |
CN205243106U (zh) | 一种智能存取车库 | |
CN103556855B (zh) | 一种多层动力外置升降横移停车设备 | |
CN203846824U (zh) | 一种多层立体停车库 | |
CN106193728B (zh) | 一种多层升降横移式液压立体车库 | |
CN203547197U (zh) | 一种多层动力外置升降横移停车设备 | |
CN105507632A (zh) | 双井道垂直升降车库 | |
CN108386033A (zh) | 一种二层无避让停车装置 | |
CN204940967U (zh) | 一种无避让滑轨式小区立体停车库及存取车装置 | |
CN208899939U (zh) | 一种桥式无避让立体车库 | |
CN203905565U (zh) | 龙门式立体停车系统 | |
CN203594253U (zh) | 一种高塔式立体车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2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1118 |
|
C25 |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