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76830U - 吸尘器 - Google Patents

吸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76830U
CN203776830U CN201420119931.9U CN201420119931U CN203776830U CN 203776830 U CN203776830 U CN 203776830U CN 201420119931 U CN201420119931 U CN 201420119931U CN 203776830 U CN203776830 U CN 2037768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channel
dust catcher
outlet
microp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1993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海平
张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Cleva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Cleva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Cleva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Cleva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11993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768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768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7683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一种吸尘器,包括机头组件和收集桶,气流经过收集桶进入机头组件,所述机头组件内设有连续盘旋上升的气流风道,所述气流风道由隔板分成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之间通过一个第一出风口和多个微孔出口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和微孔出口设置在隔板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采用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串联,减小了吸尘器流量损失,可以使吸尘器具有较高的流量,同时在风道内采用微孔出口和第一出风口分别出气,产生扰流,降低了吸尘器噪音;同时,叶轮室内的叶轮产生的噪音被隔断在第一风道内,进一步降低了机器噪音。

Description

吸尘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尘器,特别涉及吸尘器风道结构。 
背景技术
    吸尘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所的清洁,吸尘器内通常设有风道,其作用在于提高吸尘器的性能,同时降低吸尘器的噪音。例如干湿两用的吸尘器,其在机头组件内设有风道,常见的风道类型有:单风道蜗壳型风道,环形风道,以及变截面的迷宫式风道(在风道内设计具有多个截面大小不同的部分以降低噪音)。上述风道设计结构使用在吸尘器上,大多不能有效兼顾吸尘器性能和噪音,因此,需要一种新的风道结构,使得吸尘器具有较好的性能,同时有效降低噪音,使用户的使用体验更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吸尘器,包括机头组件和收集桶,气流经过收集桶进入机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组件内设有连续盘旋上升的气流风道,所述气流风道由隔板分成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之间通过一个第一出风口和多个微孔出口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和微孔出口设置在隔板上。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附属技术方案:
优选的,所述机头组件包括电机、电机室和叶轮室,所述叶轮室位于电机室外部,且与第一风道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风道螺旋上升,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环绕电机室布置。 
优选的,所述机头组件包括中盖、下盖和托盘,所述第一风道位于托盘和下盖之间,所述第二风道位于中盖和下盖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出风口和微孔出口相邻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二风道具有风道出口,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之间设有风道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风道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的间距保持不变。 
优选的,所述多个微孔出口的总面积小于第一出风口的面积。 
优选的,所述微孔出口设置在孔板上,孔板的壁厚不完全一致。 
优选的,所述多个微孔出口的孔径和孔深不完全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采用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串联,减小了吸尘器流量损失,可以使吸尘器具有较高的流量,同时在风道内采用微孔出口和第一出风口分别出气,产生扰流,降低了吸尘器噪音;同时,叶轮室内的叶轮产生的噪音被隔断在第一风道内,进一步降低了机器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吸尘器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吸尘器机头组件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吸尘器机头组件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吸尘器下盖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吸尘器中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吸尘器100,其为一种干湿两用吸尘器,吸尘器100包括机头组件1和收集桶2,收集桶2上设有进气口21,所述收集桶2用来收集从进气口21进入吸尘器内部的杂物。所述收集桶2上方设有机头组件1,机头组件1与收集桶2可分离或配接。机头组件1包括上盖13,上盖13上设有手柄111,用户可提拉手柄111移动吸尘器或提起机头组件1。 
如图2至5所示,所述机头组件1还包括下盖11、中盖12、托盘14、第一风道3和第二风道4,吸尘器内的气流通过中盖12上的出气口16排出吸尘器。所述中盖12设置在下盖11上方,下盖11下方设有托盘14,托盘14下方与滤尘栏15连接。所述下盖11和中盖12之间设有电机室17,电机5竖直放置在电机室17内,电机室外部设有第一风道3和第二风道4,第一、第二风道环绕着电机室17,所述第一风道3和第二风道4均为环形风道,第二风道4设置在第一风道3上方且与第一风道3连通。所述电机5上设有叶轮511,所述叶轮511设置在电机室17外部的叶轮室51内,所述叶轮室51与第一风道3连通。所述第一风道3设置在下盖11和托盘14之间。第一风道3包括设置在下盖11上的第一侧壁31和第二侧壁32,所述第一、第二侧壁之间的间距保持不变。所述第一风道3在高度方向上逐渐升高,即第一风道3沿气流方向螺旋上升,使得气流在第一风道内流动更顺畅。 所述第一风道3和第二风道4之间设有隔板33,隔板33设置在下盖11上。所述隔板33上设有第一出风口34和多个微孔出口351,所述微孔出口351的开口方向朝上。第一风道3内的气流通过第一出风口34和微孔出口351进入第二风道4,经过第一出风口34和微孔出口351进入第二风道4内的气流互相干扰,从而抵消噪声的能量,从而降低噪音。所述第一出风口34为狭长形的开口,位于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之间,开口向上。所述微孔出口351设置在孔板35上,所述孔板35壁厚不均匀,优选的,孔板35还可具有一定的斜坡,板面具有一定起伏的类似于波纹的扰流板,使得气流之间形成扰流。所述微孔出口351的总面积小于第一出风口34的面积,微孔出口351的孔深及孔径都不完全相同,以产生不同波长的声音。所述微孔出口351的数量没有具体限制,只要满足微孔出口351的总面积小于第一出风口34的面积即可。所述第一出风口34中设有导风板341,导向板将第一出风口分成两个开口,其作用在于对气流进行导向。所述第二风道4设置在下盖11和中盖12之间,优选的,所述第二风道4可设计成风道截面积沿气流方向逐渐变大。所述第二风道4内设有风道板,其由位于中盖12上的上板121和位于下盖11上的下板112拼接构成。所述风道板位于第二出风口122和第一出风口34之间,将第二出风口和第一出风口隔开,从而截断第二风道4,使得进入第二风道4的气流不会直接从第二出风口122流出。所述第一出风口34与孔板35相邻,使得扰流效果更好。 
所述吸尘器100工作时,电机5带动叶轮511转动,叶轮511抽吸空气使得吸尘器内形成负压,吸尘器外部空气通过进气口21进入吸尘器内部,气流从托盘14中部开口进入叶轮511,从叶轮511四周流出的气流从叶轮室进入第一风道3,第一风道3内的气流沿第一风道运动,通过第一出风口34和微孔出口351进入第二风道4,气流经过第二风道4的第二出风口122离开风道,经出气口16排出吸尘器。本实施例中,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串联,即气流在第一风道内顺着风道盘旋朝向一个方向流动,然后上升到第二风道,沿第二风道流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采用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串联,减小了吸尘器流量损失,可以使吸尘器具有较高的流量,同时在风道内采用微孔出口和第一出风口分别出气,产生扰流,降低了吸尘器噪音;同时,叶轮室内的叶轮产生的噪音被隔断在第一风道内,进一步降低了机器噪音。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吸尘器,包括机头组件和收集桶,气流经过收集桶进入机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组件内设有连续盘旋上升的气流风道,所述气流风道由隔板分成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之间通过一个第一出风口和多个微孔出口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和微孔出口设置在隔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组件包括电机、电机室和叶轮室,所述叶轮室位于电机室外部,且与第一风道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螺旋上升,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环绕电机室布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组件包括中盖、下盖和托盘,所述第一风道位于托盘和下盖之间,所述第二风道位于中盖和下盖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和微孔出口相邻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道具有风道出口,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之间设有风道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出口设置在孔板上,孔板的壁厚不完全一致。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的间距保持不变。
9.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微孔出口的总面积小于第一出风口的面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微孔出口的孔径和孔深不完全一致。
CN201420119931.9U 2014-03-18 2014-03-18 吸尘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768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19931.9U CN203776830U (zh) 2014-03-18 2014-03-18 吸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19931.9U CN203776830U (zh) 2014-03-18 2014-03-18 吸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76830U true CN203776830U (zh) 2014-08-20

Family

ID=51313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19931.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76830U (zh) 2014-03-18 2014-03-18 吸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76830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08388A (zh) * 2015-12-16 2016-06-29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蒸汽吸尘器
CN107981778A (zh) * 2018-01-16 2018-05-04 小狗电器互联网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桶式吸尘器及其过滤风道
CN108903805A (zh) * 2018-08-17 2018-11-30 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海帕自清洁式吸尘器的电机底座
WO2022057012A1 (zh) * 2020-09-17 2022-03-24 天佑电器(苏州)有限公司 吸尘器及吹风机
WO2022063003A1 (en) * 2020-09-23 2022-03-31 Globe (jiangsu) Co., Ltd. Fan assembly and vacuum cleaner with fan assembly
WO2023124659A1 (zh) * 2021-12-31 2023-07-06 苏州欧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吸尘器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08388A (zh) * 2015-12-16 2016-06-29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蒸汽吸尘器
CN107981778A (zh) * 2018-01-16 2018-05-04 小狗电器互联网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桶式吸尘器及其过滤风道
CN107981778B (zh) * 2018-01-16 2023-09-12 小狗电器互联网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桶式吸尘器及其过滤风道
CN108903805A (zh) * 2018-08-17 2018-11-30 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海帕自清洁式吸尘器的电机底座
CN108903805B (zh) * 2018-08-17 2023-07-04 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海帕自清洁式吸尘器的电机底座
WO2022057012A1 (zh) * 2020-09-17 2022-03-24 天佑电器(苏州)有限公司 吸尘器及吹风机
WO2022063003A1 (en) * 2020-09-23 2022-03-31 Globe (jiangsu) Co., Ltd. Fan assembly and vacuum cleaner with fan assembly
WO2023124659A1 (zh) * 2021-12-31 2023-07-06 苏州欧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吸尘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76830U (zh) 吸尘器
CN207673614U (zh) 一种用于空气净化器的叶轮组件及空气净化器
CN204192510U (zh) 风道结构及具有其的表面清洁装置
CN106091062A (zh) 吸油烟机
CN106855257A (zh) 吸油烟机的壳体组件及吸油烟机
CN106524263B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105737351A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用出风格栅及空气净化器
CN207622095U (zh) 动态过滤网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风机和吸油烟机
CN203790744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的进出风改良结构
CN206222423U (zh) 抽油烟机
CN110345540B (zh) 吸油烟机
CN205047529U (zh) 离心风机及具有其的空调
CN209229819U (zh) 一种吸油烟机风道结构
CN201724288U (zh) 吸油烟机用油网装置
CN110360631A (zh) 一种便携移动式油烟机
CN105725924B (zh) 吸尘器和风道组件
CN204421301U (zh) 风道结构和空调器
CN205126108U (zh) 吸尘器电机
CN205079362U (zh) 空气净化器
CN204478204U (zh) 一种吸油烟机用的吸风净化装置
CN210267438U (zh) 气体净化一体机
CN106482190A (zh) 抽油烟机
CN208652863U (zh) 一种进风格栅、进风组件及其空气净化器
CN202223156U (zh) 具有新型电机罩的吸尘器
CN205372680U (zh) 具有油烟净化功能的风道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