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66555U - 车辆座椅操作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座椅操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66555U
CN203766555U CN201420136405.3U CN201420136405U CN203766555U CN 203766555 U CN203766555 U CN 203766555U CN 201420136405 U CN201420136405 U CN 201420136405U CN 203766555 U CN203766555 U CN 2037665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
seat
cam
pivotable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3640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田幸史
后藤直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Sei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Sei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Seiki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665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6655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 B60N2/23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by gear-pawl type mechanisms
    • B60N2/235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by gear-pawl type mechanisms with internal paw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 B60N2/23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by gear-pawl type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 B60N2/23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by gear-pawl type mechanisms
    • B60N2/235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by gear-pawl type mechanisms with internal pawls
    • B60N2/2358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by gear-pawl type mechanisms with internal pawls and provided with memory loc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 B60N2/23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by gear-pawl type mechanisms
    • B60N2/235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by gear-pawl type mechanisms with internal pawls
    • B60N2/23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by gear-pawl type mechanisms with internal pawls linearly mova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辆座椅操作装置包括:输入侧构件,该输入侧构件执行操作输入;输出侧构件,该输出侧构件基于输入侧构件的操作而运动以操作座椅调整机构;以及速度改变机构(Mv),该速度改变机构(Mv)根据输入侧构件的操作位置而改变输出侧构件的运动量相对于输入侧构件的操作量的变化率。

Description

车辆座椅操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座椅操作装置。
背景技术
JP2007-144131A(参考文献1)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车辆座椅斜倚设备的车辆座椅操作装置。换言之,如图32中所示,切换凸轮(未示出)设置于盘状锁定机构200中,该盘状锁定机构200选择性地在允许和限制座椅靠背相对于座椅垫的倾倒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并且,偏置构件201也设置在盘状锁定机构200中,该偏置构件201将凸轮枢转偏置至切换至限制状态的一侧上。而且,台阶状且大致柱状铰接轴205插入锁定机构200中,并且大致拱形操作构件206以一体地枢转的方式连接至铰接轴205。凸轮被插入使得铰接轴205一体地枢转,并且凸轮通过操作构件206的操作并抵抗偏置构件201的偏置力而枢转至切换至允许状态的一侧。
例如还建议,除了操作构件206以外,还将第二操作构件(未示出)设置于座椅靠背的上部部分并将其联结至构成输出侧构件的铰接轴205,并且铰接轴205(凸轮)通过作为输入侧构件的第二操作构件的操作并抵抗偏置构件201的偏置力而枢转至切换至允许状态的一侧。同样还实现的是,为了在除了座椅靠背相对于锁定机构200的角度调整的常规操作以外的操作中利用,允许第二操作构件的最大操作量大于操作构件206的最大操作量,这种操作的示例包括允许从入座状态向前倒状态的变化(后文中称为“前倒”)的操作。
上述铰接轴205(输出侧构件)的枢转量(运动量)响应于第二操作构件(输入侧构件)的操作量的增加而以恒定的变化率增加。然而,在持续直到切换至允许状态位置的操作以及随后的操作期间,凸轮的枢转速度(运动速度)与最佳运动速度不同,因而需要使凸轮的枢转速度最佳化。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需要这样一种车辆座椅操作装置,其能够根据输入侧构件的操作位置而改变相对于操作量的输出侧构件的运动量的变化率。
本公开的方面涉及一种车辆座椅操作装置,其包括:输入侧构件,所述输入侧构件执行操作输入;输出侧构件,所述输出侧构件基于所述输入侧构件的操作而运动以操作座椅调整机构;以及速度改变机构,所述速度改变机构根据所述输入侧构件的操作位置而改变所述输出侧构件的运动量相对于所述输入侧构件的操作量的变化率。
根据该构造,相对于输入侧构件的操作量的输出侧构件的运动量的变化率由速度改变机构根据输入侧构件的操作位置而变化,并且输出侧构件能够相对于座椅调整机构在操作位置的操作以最佳的变化率运动。
在本公开的方面中的车辆座椅操作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速度改变机构包括:基部构件,所述基部构件轴向地支撑所述输出侧构件;滑轮,所述滑轮由所述输出侧构件轴向地支撑;抵接部,所述抵接部设置在所述输出侧构件中;缆索,所述缆索由所述滑轮悬挂以便转向,所述缆索的一个终端锁定至所述输入侧构件并且所述缆索的另一终端锁定至所述基部构件;以及抵接件,所述抵接件固定至所述缆索的从所述滑轮朝向所述输入侧构件延伸的部分、并且能够响应于所述输入侧构件的操作量的增大而抵靠所述抵接部。
根据该构造,抵接件在输入侧构件的操作起动之前的阶段中从输出侧构件的抵接部上分离,并且输出侧构件经由滑轮被缆索牵引以相对于基部构件枢转(运动)。如此,输出侧构件的枢转量基于平分在关于滑轮的缆索的终端侧与抵接件侧的、与输入侧构件的操作量相互关联的缆索的牵引量,并且因此输出侧构件的枢转速度相对较慢。
在跟随当抵接件抵靠输出侧构件的抵接部时输入侧构件的操作的阶段中,输出侧构件枢转(运动)同时在抵接部被缆索牵引。因此,输出侧构件的枢转量基于与输入侧构件的操作量相互关联的缆索的牵引量,并且因此输出侧构件的枢转速度相对较快。
这样,通过使用设置在输出侧构件等上的滑轮的极为简单的构造,输出侧构件能够相对于座椅调整机构在输入侧构件的操作位置的操作以最佳的变化率(枢转速度)运动(枢转)。
在根据本公开的方面中的车辆座椅操作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速度改变机构包括:基部构件,所述基部构件轴向地支撑所述输入侧构件;滑轮,所述滑轮由所述输入侧构件轴向地支撑;抵接部,所述抵接部设置在所述输入侧构件中;缆索,所述缆索转向以便能够响应于所述输入侧构件的操作量的增大而绕着所述滑轮卷绕,所述缆索的一个终端锁定至所述输出侧构件并且所述缆索的另一终端锁定至所述基部构件;以及抵接件,所述抵接件固定至所述缆索的从所述滑轮朝向所述输出侧构件延伸的部分,所述抵接件抵接所述抵接部,并且抵接件能够响应于所述输入侧构件的操作量的增大而从所述抵接部分离。
根据该构造,在输入侧构件构件的操作开始之前的阶段中,缆索随着抵接件被抵接部挤压而被牵引。输出侧构件随着缆索被牵引而枢转(运动)。如此,输出侧构件的枢转量基于与输入侧构件的操作量相互关联的缆索的牵引量,并且因此输出侧构件的枢转速度相对较慢。
在跟随缆索绕着滑轮卷绕时输入侧构件的操作的阶段中,缆索被滑轮牵引同时从滑轮上退卷。输出侧构件枢转(运动)同时被缆索牵引。在该情形中,缆索的牵引量基于在关于滑轮的抵接件侧和缆索的终端侧上加倍的输入侧构件的操作量,并且因此输出侧构件的枢转速度相对较快。
这样,通过使用设置在输入侧构件等上的滑轮的极为简单的构造,输出侧构件能够相对于座椅调整机构等在输入侧构件的操作位置的操作以最佳的变化率(枢转速度)运动(枢转)。
在本公开的方面中的车辆座椅操作装置中,优选的是,抵接部和抵接件中的一者模制成具有朝向另一者凸出的弧形形状。
根据该构造,抵接部和抵接件以处于大致线形接触的状态彼此抵接,并且抵接部与抵接件之间的力的传递能够被稳定。
在本公开的方面中的车辆座椅操作装置中,优选的是,从输出侧构件的轴心至抵接部与抵接件的抵接部位的距离设定成小于从输出侧构件的轴心到滑轮的轴心的距离。
根据该构造,与从输出侧构件的轴心到滑轮的轴心的距离和从输出侧构件的轴心到抵接部与抵接件的抵接部位的距离相等的情形相比,相对于输入侧构件的操作量的输出侧构件的运动量的变化率(枢转速度)能够以两个距离的比值(>1)作为乘数地增加。
在本公开的方面中的车辆座椅操作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座椅调整机构具有:第一构件,所述第一构件固定至座椅垫侧和座椅靠背侧中的一者;第二构件,所述第二构件固定至所述座椅垫侧和所述座椅靠背侧中的另一者并且由所述第一构件以可枢转方式支撑;杆,所述杆的径向方向运动由形成在所述第一构件中的引导槽引导,所述杆具有能够与设置在所述第二构件中的内齿接合和脱离的外齿;凸轮,所述凸轮以可枢转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一构件中,所述凸轮在沿一个方向枢转的解锁操作状态中通过将所述杆牵引至径向方向内侧而释放所述外齿与所述内齿之间的接合,并且所述凸轮在沿另一方向枢转的锁定操作状态中通过将所述杆挤压至径向方向外侧而使所述外齿与所述内齿接合;偏置构件,所述偏置构件朝向锁定操作侧枢转偏置所述凸轮;作为所述输入侧构件的操作构件,所述操作构件在所述解锁操作状态中经由所述输出侧构件而促使所述凸轮抵抗所述偏执构件的偏置力而枢转至解锁操作侧;以及记忆环,所述记忆环在直径减小的弹性变形状态下以可枢转方式设置在与所述内齿同轴地形成在所述第二构件中的容置凹部中,所述记忆环具有第一解锁接合表面和第一锁定接合表面,所述第一解锁接合表面形成在所述记忆环的内周表面上并且与设置在所述杆中的杆侧接合突出部接合使得所述杆的外齿不能够与所述内齿接合,所述第一锁定接合表面与所述第一解锁接合表面在周向方向上相邻,所述第一锁定接合表面形成在所述内周表面上,并且所述第一锁定接合表面释放所述杆侧接合突出部使得所述杆的外齿能够与所述内齿接合,在作为所述解锁操作的第一解锁操作的状态下,所述记忆环与被牵引至径向方向内侧的所述杆的杆侧接合突出部、在所述第一解锁接合表面与所述第一锁定接合表面的边界位置处在径向方向上半接合,以限制所述杆侧接合突出部从所述第一锁定接合表面朝向所述第一解锁接合表面升起/骑置,从而在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二构件的相对枢转期间所述记忆环与所述第一构件一体地枢转,在作为所述解锁操作的第二解锁操作的状态下,所述记忆环通过释放与所述杆侧接合突出部的径向方向接合而允许所述杆侧接合突出部从所述第一锁定接合表面朝向所述第一解锁接合表面升起,以及,在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二构件的与所述座椅靠背的前倒相对应的相对枢转期间所述记忆环与所述第二构件一体地枢转。
根据该构造,当记忆环的第一锁定接合表面与第一解锁接合表面的边界位置定位在杆的杆侧接合突出部时,杆的外齿能够与内齿接合。如此,杆经由凸轮被偏置构件偏置,并且外齿与内齿接合。这样,座椅靠背相对于座椅垫的倾倒被限制。
而且,在第一解锁操作状态下,杆被凸轮牵引至径向方向的内侧并且外齿与内齿之间的接合被释放。这样,座椅靠背相对于座椅垫的倾倒被允许。而且,在第一解锁操作状态下,记忆环的第一锁定接合表面与第一解锁接合表面的边界位置定位在杆的杆侧接合突出部,并且因此,杆侧接合突出部从第一锁定接合表面升起至第一解锁接合表面的升起通过与杆侧接合突出部的径向方向的半接合而被限制。在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的相对枢转状态下,记忆环与第一构件一体地枢转。
在第二解锁操作状态下,杆被凸轮牵引至径向方向的内侧并且外齿与内齿之间的接合被释放。这样,座椅靠背相对于座椅垫的倾倒被允许。
在该情形中,记忆环与杆侧接合突出部的径向方向的接合被释放并且允许杆侧接合突出部从第一锁定接合表面升起至第一解锁接合表面。而且,杆(即,第一构件)与记忆环的相对枢转与在杆侧接合突出部被允许升起至第一解锁接合表面的一侧相对应。而且,记忆环通过由记忆环自身的弹性变形而引起的与第二构件的摩擦接合而与第二构件一体地枢转。换言之,在第二解锁状态下,当座椅靠背从操作时的角度位置向前倾倒时,第二构件与记忆环一体地枢转。
在该情形中,在杆侧接合突出部升起至第一解锁接合表面的位置处的杆的外齿不能够与内齿接合。换言之,在第二解锁操作状态下,座椅靠背——座椅靠背的相对于座椅垫的倾倒被允许——能够向前倾倒同时保持该被允许状态。
在第二解锁操作(在后文中也称为“记忆位置”)期间,在倾倒被允许的状态下的座椅靠背的倾倒能够随着第一锁定接合表面到达杆的杆侧接合突出部,即,随着第一锁定接合表面返回原始角度位置而被限制。换言之,在第二解锁操作状态下向前倾倒的座椅靠背的倾倒随着座椅靠背响应于前倒的释放而返回至记忆位置而被限制。这样,座椅靠背的角度位置能够返回至记忆位置。
在该情形中,借助速度改变机构等,通过增加在操作构件从第一解锁操作状态改变至第二解锁操作状态时被枢转的输出侧构件(和凸轮)的变化率,能够减小记忆环的误操作可能性。
根据本公开的方面,相对于输出侧构件的操作量的输出侧构件的运动量的变化率能够根据输入侧构件的操作量而变化。
附图说明
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所考虑的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前述的以及另外的特征和特点将变得更明显,附图中:
图1为示出本文中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所应用的车辆座椅设备的主视图;
图2为沿着图1中的II-II线截取的截面图;
图3为示出示出车辆座椅设备及其操作的侧视图;
图4为示出锁定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5A为沿着图1中的VA-VA线截取的锁定机构的锁定状态的截面图,而图5B为沿着图5A中的VB-VB线截取的截面图;
图6为示出在中立位置处的锁定机构的第一解锁操作状态的截面图;
图7为示出在直立位置处的锁定机构的第一解锁操作状态的截面图;
图8为示出在大倒位置处的锁定机构的第一解锁操作状态的截面图;
图9为示出在中立位置处的锁定机构的第二解锁操作状态的截面图;
图10为示出在从中立位置前倒期间锁定机构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11为示出在从大倒斜位置前倒期间锁定机构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12为沿着图1中的XII-XII线截取的锁定机构的锁定状态的截面图;
图13为示出锁定机构的第一解锁操作状态的截面图;
图14为示出锁定机构的第二解锁操作状态的截面图;
图15为示出凸轮的旋转角度与杆的滑动量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16为示出比较中的第一杆侧槽凸轮部与第二杆侧槽凸轮部的说明图;
图17为示出在第一操作构件与第二操作构件的非操作状态下第一操作构件及其周边结构的侧视图;
图18为示出在第一操作构件的第一解锁操作状态下第一操作构件及其周边结构的侧视图;
图19为示出在第二操作构件的第二解锁操作状态下第一操作构件及其周边结构的侧视图;
图20A为示出在第一操作构件与第二操作构件的非操作状态下释放连杆及其周边结构的侧视图,而图20B为沿着图20A中的XXB-XXB线截取的截面图;
图21A至图21D为示出在第二操作构件的第二解锁操作状态下的速度改变机构的说明图;
图22为示出第二操作构件的操作角度与释放连杆的运动量之间的、以及第二操作构件的操作角度与第二操作构件的操作负荷/载荷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23为示出在第一操作构件的第一解锁操作状态下释放连杆及其周边结构的侧视图;
图24为示出根据本文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在第一操作构件与第二操作构件的非操作状态下释放连杆及其周边结构的侧视图;
图25为示出在第一操作构件的第一解锁操作状态下释放连杆及其周边结构的侧视图;
图26为示出在第一操作构件与第二操作构件的非操作状态下第二操作构件及其周边结构的主视图;
图27A至图27C为示出在第二操作构件的第二解锁操作状态下速度改变机构的操作的说明图;
图28为示出止动件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29A至图29C为示出在座椅靠背处于就座区域中时止动件机构的操作的说明图;
图30A至图30C为示出在座椅靠背处于非就座区域中时止动件机构的操作的说明图;
图31为示出本文公开的改型实施方式的水平截面图;以及
图32为示出相关技术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图1至图23对包括步入式机构的车辆座椅设备进行描述。在后文的描述中,前后方向、宽度方向以及上下方向与车辆的相应方向相一致。而且,对于成对地设置在两个宽度方向侧上的构件的一部分,给朝向车辆前方布置在左边和右边的构件的附图标记分别附上“L”和“R”。
如图1中所示,沿宽度方向并置的一对下部导轨1以沿前后方向(与图1中的纸面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方式固定在车辆底板(未示出)上,并且一对上部导轨2以能够沿前后方向运动的方式由两个下部导轨1分别支撑。下部导轨1和上部导轨2构成座椅滑动机构,并且通过滑动锁定装置(未示出)而选择性地允许上部导轨2相对于下部导轨1的前后方向的运动。
垫框架3安装在两个上部导轨2上,垫框架3具有大致方形框架形状并形成座椅垫的框架。在垫框架3中,由板材形成的一对下部板4L和4R分别通过焊接固定在构成其两个宽度方向侧部部分的一对垫侧框架3a的后端部部分中的外侧表面上。形成座椅靠背的框架的大致方形框架形状的座椅靠背框架6经由一对锁定机构5L和5R以可枢转(可倾倒)的方式连接至两个下部板4L和4R。
换言之,构成座椅靠背框架6的两个宽度方向侧部部分的一对靠背侧框架6a以使其下端部部分与垫侧框架3a的后端部部分(下部板4L和4R)的相应的宽度方向内侧相邻的方式布置。而且如图2中所示,具有沿宽度方向延伸的轴线的一对棒状铰接轴91L和91R,连同两个下部板4L和4R等等,分别贯通两个靠背侧框架6a的下端部部分。两个铰接轴91L和91R分别以可枢转的方式支撑两个锁定机构5L和5R的位于靠背侧框架6a侧的构件(第二构件20L和20R)。
在两个铰接轴91L和91R的相应的宽度方向内侧端部部分中,两个铰接轴91L和91R固定至与两个铰接轴91L和91R同轴地沿宽度方向延伸的筒状连接轴92使得筒状连接轴92与两个铰接轴91L和91R一体地枢转。换言之,两个铰接轴91L和91R经由连接轴92彼此结合地/联动地枢转。如上,座椅靠背框架6经由两个锁定机构5L和5R以能够绕着连接轴92等等的轴线枢转的方式连接至两个下部板4L和4R。这样/以该方式,可以相对于座椅垫调整座椅靠背的角度位置(倾斜角度)。
如图1中所示,延伸至铰接轴91L和91R的上侧上的宽度方向外侧的固定凸缘7L和7R以突出的方式设置在下部板4L和4R上,并且,延伸至下部板4L和4R的上侧上的宽度方向外侧的大致L形可动凸缘8L和8R与固定凸缘7L和7R连接至靠背侧框架6a的外侧表面。涡卷弹簧(未示出)的内端部部分和外端部部分分别锁定至固定凸缘7L和7R以及可动凸缘8L和8R。涡卷弹簧相对于座椅垫沿前倒方向枢转偏置座椅靠背。
如图3中所示,座椅靠背(座椅靠背框架6)构造为能够关于铰接轴91L和91R的轴线相对于座椅垫(座椅垫框架3)在向前的大倾斜角的“前倒位置”与向后的大倾斜角的“大倒位置”之间的范围内倾倒。
换言之,如图3中放大示出的,具有大致爪形的前侧止动件4a和后侧止动件4b以突出的方式设置在下部板4L和4R的上部部分中的径向方向外侧上,使得可动凸缘8L和8R的枢转轨迹分别在关于铰接轴91L和91R的轴线的两个周向侧部部分中被阻挡。这样,座椅靠背(座椅靠背框架6)相对于座椅垫(座椅垫框架3)的倾倒范围限制于可动凸缘8L和8R抵靠前侧止动件4a或后侧止动件4b的范围。换言之,在可动凸缘8L和8R抵靠前侧止动件4a时座椅靠背(座椅靠背框架6)的角度位置与前倒位置对应,而在可动凸缘8L和8R抵靠后侧止动件4b时座椅靠背(座椅靠背框架6)的角度位置与大倒位置对应。可动凸缘8L和8R以及前侧止动件4a构成前侧止动机构。
而且,座椅靠背相对于座椅垫的倾倒范围粗略地划分为前倒位置侧的“前倒区域”和大倒位置侧的“调整区域”。在“竖立位置”——该位置为前倒区域与调整区域之间的边界上的角度位置——处,座椅靠背处于直立状态。上述锁定机构5L和5R主要在调整区域中调整并维持座椅靠背相对于座椅垫的角度位置。
调整区域可以被进一步划分为竖立位置侧的“就座区域”和大倒位置侧的“非就座区域”。就座区域与非就座区域之间的边界上的角度位置称为“定点返回位置”。在例如在适合于一般坐姿的座椅靠背的倾倒范围内座椅靠背从就座区域的任何角度位置倾倒至前倒位置的情况下,随后座椅靠背被升起,前倒被释放,并且座椅靠背能够返回至就座区域中的前倒紧之前的原始角度位置(全记忆范围)。
在例如在适合于特殊坐姿(例如,打盹姿势)的座椅靠背的倾倒范围内座椅靠背从非就座区域的任何角度位置倾倒至前倒位置的情况下,随后座椅靠背被升起,前倒被释放,并且座椅靠背能够安置在非就座区域中的定点返回位置处(定点返回范围)。
在图中,由实线示出的座椅靠背(座椅靠背框架6)的预定角度位置为一般入座的人入座时最常采用的座椅靠背的角度位置(后文中称为“中立位置”)。
前倒区域的前倒位置为用以改善入座到座椅的后部座椅侧的座椅靠背的角度位置。当座椅靠背朝向前倒位置倾倒时,上述滑动锁定装置被释放等等以使得座椅垫相对于车辆底板滑动地向前运动(所谓的步入式功能)。
接下来,将描述位于一侧上的锁定机构5L。
如图2中所示,锁定机构5L具有呈盘状的第一构件10L和第二构件20L。第一构件10L通过焊接与铰接轴91L(连接轴92)同心地被固定至下部板4L的内侧表面(座椅垫侧)中,并且类似地,第二构件20L通过焊接与铰接轴91L(连接轴92)同心地被固定至靠背侧框架6a的下端部部分的外侧表面(座椅靠背侧)中。第一构件10L和第二构件20L通过由金属板形成的环状保持器29L而在轴向方向上被保持。
如图4、图5A和图5B中所示,第一构件10L通过金属板等的半冲裁来模制,并具有敞开至第二构件20L侧的圆形凹部11。凹部11具有围绕铰接轴91L(第一构件10L和第二构件20L)的轴线的内周表面11a。
三个扇形凸部12以周向上相等的角度间隔布置在第一构件10L的凹部11中。每个凸部12具有形成在其两个周向方向侧上的引导壁13和14。沿周向方向彼此面对的相邻的凸部12的引导壁13和14关于轴线沿径向方向彼此平行地延伸,并且形成大致U形的槽状引导槽15,大致U形的槽状引导槽15与凹部11的底面一起以周向上相等的角度间隔关于轴线沿径向方向延伸。引导槽15在中央部分中彼此连通并且整体上具有大致Y形形状。
而且,在第一构件10L的三个引导槽15彼此连通的中央部分中形成有大致圆形的通孔16。通孔16具有以预定角度位置形成在径向方向外侧上的锁定孔16a。
如图5A和图5B中所示,第二构件20L通过金属板等的半冲裁来模制、具有外周表面20a,外周表面20a的外直径等于第一构件10L的内周表面11a的内直径,并且第二构件20L具有敞开至第一构件10L侧的圆形凹部21。内齿部22绕着铰接轴91L(第一构件10L和第二构件20L)的轴线在凹部21的内周表面21a上的整个圆周上形成。而且,大致圆形的容置凹部23与凹部21同心地形成在凹部21的内周侧上。朝向中心突出的大致弧形的接合突出部24L以预定角度位置形成在容置凹部23的内周表面23a上。第二构件20L的外周表面20a以滑动接触的方式与第一构件10L的内周表面11a配合。
如图4中所示,在第一构件10L的内周表面11a与第二构件20L的外周表面20a配合的状态下,保持器29L安装在第一构件10L与第二构件20L的外周部上。在通过保持器29L允许相对枢转的状态下,第一构件10L和第二构件20L沿轴向方向被保持。
而且,在第一构件10L与第二构件20L之间设置有三个第一杆31L、32L和33L、凸轮34L、作为偏置构件的涡卷弹簧35、挤压构件36L以及记忆环60。
第一杆31L至33L安装在两个相邻的引导壁13和14之间并且绕着轴线沿周向方向以相等的角度间隔布置。第一杆31L至33L通过钢材的锻造加工等而生产而成,并且具有沿轴向方向不均匀地形成的第一块体41和第二块体42。在第一杆31L至33L中,第一块体41沿径向方向布置在第二构件20L的内周表面21a侧上,而第二块体42布置在第二构件20L的轴中央侧。第一块体41和第二块体42的两个宽度端部部分形成为彼此一致并且形成为彼此平行的直线。
能够与第二构件20L的内齿22接合的外齿43形成在第一块体41的弧形外端部(面对第二构件20L的内齿22的端面)中,并且,在第二块体42中,第一杆侧槽凸轮部44L以沿着板厚度方向贯通的方式设置在宽度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分中。
如图5A中所示,在两个宽度端部部分与两个引导壁13和14滑动接触的状态下,第一杆31L至33L关于轴线沿径向方向的运动被引导。第一杆31L至33L沿着两个引导壁13和14沿径向方向向前和向后地运动,使得外齿43和内齿22彼此接合或彼此释放(脱离)。
在本文中,在第一块体41的内端部(为反向于外端部的端面的背面)处与凸轮34L的外周部接合的内面凸轮部45L形成在两个第一杆31L和33L中。形成在第一杆31L和33L的台阶部中的内面凸轮部45L具有位于第一杆31L和33L的周向方向中央部分中和位于两个周向方向侧上的三个杆侧凸轮表面45aL、45bL和45cL。杆侧凸轮表面45aL、45bL和45cL面对凸轮34L的外周部(凸轮表面51L)。杆侧凸轮表面45aL、45bL和45cL构成具有在由凸轮34L沿图中示出的逆时针方向(在后文中称为“锁定旋转方向”)的枢转而引起的锁定操作期间接近凸轮34L的外周部的倾斜表面的凸轮表面。
而且,弧形第一杆侧接合突出部46L以在第一杆31L和33L中突出的方式设置在第二块体42的径向方向外侧上,使得沿径向方向面对容置凹部23(内周表面23a)。第一杆侧接合突出部46L布置在第一杆31L和33L的周向方向中央部分中。
在第一块体41的内端部(为反向于外端部的端面的背面)处与凸轮34L的外周部接合的内面凸轮部47L形成在另一个第一杆32L中。形成在第一杆32L的台阶部中的内面凸轮部47L具有与杆侧凸轮表面45aL和45bL一样的杆侧凸轮表面47aL和47bL以及取代杆侧凸轮表面45cL的杆侧凸轮表面47cL。杆侧凸轮表面47cL面对凸轮34L的外周部(凸轮表面51L),并且模制成使得在沿周向方向面对杆侧凸轮表面47cL的引导壁13与杆侧凸轮表面47cL之间形成楔形空间。换言之,以使得引导壁13与杆侧凸轮表面47cL之间的间隙沿径向向外方向变得更窄的方式执行模制过程。
而且,弧形第一杆侧接合突出部48L以在第一杆32L中突出的方式设置在第二块体42的径向方向外侧上,使得沿径向方向面对容置凹部23(内周表面23a)。第一杆侧接合突出部48L沿第一杆32L的周向方向布置在沿图中的顺时针方向位于前面的那一侧的部分处。
凸轮34L布置成使得能够在第二构件20L的凹部21中在第一杆31L至33L的内周侧上绕着第二构件20L等的轴线枢转。换言之,凸轮34L通过板状钢板的压力加工等而生产而成,并且基本上具有不带台阶的扁平板状。以沿着轴线在板厚度方向上贯通的方式形成的大致椭圆形凸轮配合孔34a形成在凸轮34L的中央部分中。当铰接轴91L的末端部分插入凸轮配合孔34a内时,凸轮34L能够在第一杆31L至33L(第一块体41)的内周侧上与铰接轴91L等一体地枢转。
凸轮34L在其外周部中以周向上相等角度间隔具有三组凸轮表面51L。每个凸轮表面51L具有位于其周向方向中央部分中和位于两个周向方向侧上的三个挤压凸轮部51aL、51bL和51cL。两个挤压凸轮部51aL和51bL能够抵靠第一杆31L和33L的两个面对的杆侧凸轮表面45aL和45bL或第一杆32L的两个面对的杆侧凸轮表面47aL和47bL。当凸轮34L沿锁定旋转方向枢转时,两个挤压凸轮部51aL和51bL挤压杆侧凸轮表面45aL、45bL、47aL和47bL。
另一个挤压凸轮部51cL能够抵靠第一杆31L和33L的另一面对的杆侧凸轮表面45cL,并且在凸轮34L沿锁定旋转方向枢转时挤压杆侧凸轮表面45cL。替代地,挤压凸轮部51cL使球体状挤压构件36L容置在上述的形成在第一杆32L的杆侧凸轮表面47cL与引导壁13之间的楔形空间和自身中。挤压构件36L能够沿径向方向运动同时与杆侧凸轮表面47cL和引导壁13滑动接触。挤压凸轮部51cL能够外接挤压构件36L,并且在凸轮34L沿锁定旋转方向枢转时挤压挤压构件36L。
换言之,当凸轮34L沿锁定旋转方向枢转时,挤压凸轮部51aL至51cL被保持在分别抵靠第一杆31L和33L的杆侧凸轮表面45aL至45cL、第一杆32L的杆侧凸轮表面47aL和47bL以及挤压构件36L(与其挤压接触)的角度位置。
挤压构件36L被凸轮34L挤压成与引导壁13和杆侧凸轮表面47cL中的每一者挤压接触。在该情形下,挤压构件36L的挤压力被划分为第一杆32L的运动方向分量(径向方向分量)的分力和该杆的与运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宽度方向分量(周向方向分量)的分力。使得第一杆32L与引导壁13彼此分离的周向方向力通过由使用第一杆32L的宽度方向分量的分力进行的挤压而引起的楔作用而产生,从而第一杆32L的宽度端部部分与引导壁14之间的间隙被填充。这样,座椅靠背相对于座椅垫的游隙被抑制。
在由凸轮34L沿图中的顺时针方向(在后文中称为“解锁旋转方向”)的枢转引起的解锁操作期间,挤压凸轮部51aL和51bL从第一杆31L和33L的杆侧凸轮表面45aL和45b或第一杆32L的杆侧凸轮表面47aL和47bL分离。而且,挤压凸轮部51cL从第一杆31L和33L的杆侧凸轮表面45cL分离或从挤压构件36L分离。
如图4中所示,多个(三个)接合突出部52L彼此在周向上分开地以突出的方式设置在凸轮34L的侧表面上。接合突出部52L插入第一杆31L至33L的第一杆侧槽凸轮部44L并且与第一杆侧槽凸轮部44L接合。第一杆侧槽凸轮部44L和接合突出部52L以通过利用凸轮34L沿解锁旋转方向的枢转而沿径向向内方向移动第一杆31L至33L的方式发挥作用。
换言之,如图5A中所示,第一杆侧槽凸轮部44L模制成使得朝向凸轮34L的解锁旋转方向(图中的顺时针方向)基本上沿径向向外方向渐进。这样,当凸轮34L沿解锁旋转方向枢转时,第一杆侧槽凸轮部44L被挤压的第一杆31L至33L沿径向向内方向被拉引向接合突出部52L。
如图4中所示,涡卷弹簧35沿锁定旋转方向枢转偏置凸轮34L以使第一杆31L至33L沿与第二构件20L接合的径向方向运动,并且被容置在第一构件10L的通孔16中。涡卷弹簧35通过将大致矩形的扁平线条等弯曲成预定螺旋形状而形成,并且被置于第一构件10L与凸轮34L之间。换言之,涡卷弹簧35的外端部部分35a被锁定至锁定孔16a,并且内端部部分35b被锁定至以突出的方式设置在凸轮34L的端面上的锁定部(未示出)。
凸轮34L由涡卷弹簧35的偏置力而相对于第一构件10L沿锁定旋转方向(图5A中的逆时针方向)枢转偏置,第一杆31L至33L被凸轮表面51L沿径向向外方向挤压,并且每个外齿43与第二构件20L的内齿22接合。
如图5A和图5B中所示,记忆环60具有在一个部位处被分断的环状,记忆环60能够通过朝向径向内侧的弹性变形而减小直径,并且能够通过朝向径向外侧的弹性恢复而增大直径。记忆环60被容置成在分断的部分S定位在相邻的第一杆31L和32L的第一杆侧接合突出部46L与48L之间的状态下以及在直径减小的状态下能够相对于第二构件20L的容置凹部23沿周向方向滑动即枢转。
在记忆环60中,对于分断的部分S第一杆31L侧的侧部部分相对地减小直径,并且弧形的该部分的外周表面和内周表面形成枢转允许部61和第一解锁接合表面62。而且,记忆环60具有弧形定点返回突出部63,该弧形定点返回突出部63从第一解锁接合表面62的周向方向中央部分突出向径向方向内侧。
此外,记忆环60允许对于分断的部分S在第一杆32L(第一杆侧接合突出部48L)侧的侧部端部部分突出向径向方向内侧以形成接合部64。接合部64设置/设定成使得无论沿着引导槽15在径向方向上运动的第一杆32L的位置如何,接合部64始终与第一杆侧接合突出部48L在径向方向位置交叠。因此,在接合部64与第一杆侧接合突出部48L相邻时,记忆环60相对于第一杆32L沿图中的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即,记忆环60相对于第一构件10L沿图中的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始终被限制/控制。
被夹置在记忆环60的第一解锁接合表面62与接合部64之间的弧形内周表面形成第一锁定接合表面65,第一锁定接合表面65的内直径大于第一解锁接合表面62的内直径。第一解锁接合表面62与第一锁定接合表面65之间的边界位置(台阶)设定成例如当第一杆31L沿着引导槽15运动至径向方向外侧时,即,当第一杆31L的外齿43与内齿22接合时,该边界位置在径向方向位置始终与定位在第一锁定接合表面65的第一杆侧接合突出部46L交叠。因此,在该情形中,记忆环60相对于第一杆31L沿图中的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即,记忆环60相对于第一构件10L沿图中的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始终被限制。第一解锁接合表面62与第一锁定接合表面65之间的台阶形边界位置形成限制表面66。
如图6中所示,限制表面66设定成当第一杆31L通过凸轮34L的解锁操作而沿着引导槽15运动至径向方向内侧时,即,当第一杆31L的外齿43与内齿22之间的接合被释放时,限制表面66始终与定位在第一锁定接合表面65的第一杆侧接合突出部46L在径向方向位置部分地交叠。因此,同样地在该情形中,由于在限制表面66上与第一杆侧接合突出部46L在径向方向上半接合,因此记忆环60相对于第一杆31L沿图中的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即,相对于第一构件10L沿图中的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始终被限制。在该情形中凸轮34L的解锁操作也称为第一解锁操作。
换言之,在第一杆31L至33L的外齿43与内齿22接合的状态下以及在第一杆31L至33L的外齿43与内齿22之间的接合通过凸轮34L的第一解锁操作而被释放的状态下,记忆环60相对于第一构件10L的枢转始终被限制。
在本文中,设置于第二构件20L中的接合突出部24L沿周向方向布置在枢转允许部61中。因此,当记忆环60相对于第一构件10L的枢转被限制时,允许接合突出部24L(第二构件20L)在枢转允许部61的范围内的枢转。图5A和图6示出了座椅靠背处于中立位置处的状态。
如图7中所示,随着接合突出部24L到达枢转允许部61的终端端部,在外齿43与内齿22之间的接合被释放的状态下相对于记忆环60(以及第一构件10L)沿图中的逆时针方向枢转的第二构件20L的枢转在被限制。在该情形中第二构件20L相对于第一构件10L的旋转使得座椅靠背相对于座椅垫向前倾倒,这在后文中称为向前旋转。因此,在第二构件20L的向前旋转中接合突出部24L到达枢转允许部61的终端端部的状态与座椅靠背的竖立位置相对应。
而且,如图8中所示,随着接合突出部24L到达枢转允许部61的终端端部,相对于记忆环60(以及第一构件10L)沿图中的顺时针方向枢转的第二构件20L的枢转在外齿43与内齿22之间的接合被释放的状态下被限制。在该情形中第二构件20L相对于第一构件10L的旋转使得座椅靠背相对于座椅垫向后倾倒,这在后文中称为向后旋转。因此,在第二构件20L的向后旋转中接合突出部24L到达枢转允许部61的终端端部的状态与座椅靠背的大倒位置相对应。
如图9中所示,限制表面66设定成当第一杆31L通过凸轮34L的解锁操作沿着引导槽15进一步运动至径向方向内侧时,限制表面66不与第一杆侧接合突出部46L在径向方向位置交叠。因此,在该情形中,记忆环60从在限制表面66上与第一杆侧接合突出部46L的径向方向接合被释放,并且因此,相对于第一杆31L沿图中的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即,相对于第一构件10L沿图中的逆时针方向的旋转被允许。与此同时,记忆环60能够通过由记忆环60自身的弹性变形而引起的与第二构件20L的摩擦接合而与第二构件20L一体地枢转。
因此,当在该状态下第二构件20L开始相对于第一构件10L向前旋转时,记忆环60开始以相对于第二构件20L的相对位置被维持的方式一体地枢转。于是,定位在限制表面66的第一杆侧接合突出部46L从第一锁定接合表面65朝向第一解锁接合表面62升起/骑置至第一解锁接合表面62。在该情形中,第一杆31L——第一杆31L与内齿22的接合被释放——的径向方向外侧运动通过第一解锁接合表面62——第一杆侧接合突出部46L在该处升起——被限制,并且该释放状态被维持。这类似于经由凸轮34L结合/联动的其他的第一杆32L和33L。在该情形中凸轮34L的解锁操作称为第二解锁操作。
在本文中,如图10中所示,在当座椅靠背处于中立位置时第二构件20L与记忆环60一起向前旋转的情形中,至与座椅靠背的前倒位置相对应的旋转位置的旋转量相对较小。因此,在升起至第一解锁接合表面62的第一杆侧接合突出部46L到达定点返回突出部63的阶段中,座椅靠背向前倾倒通过前倒位置。换言之,在座椅靠背到达前倒位置的状态下,与第一解锁接合表面62的定点返回突出部63相比,第一杆侧接合突出部46L定位得进一步位于限制表面66侧。
因此,当前倒通过向上拉座椅靠背而被释放时,第二构件20L与记忆环60一起向后旋转,并且在第一锁定接合表面65到达第一杆侧接合突出部46L的时刻第一杆31L能够与内齿22接合。这类似于经由凸轮34L结合的其他的第一杆32L和33L。随着第一杆31L至33L与内齿22接合第二构件20L与记忆环60一起的进一步的向后旋转被限制。在该情形中第二构件20相对于第一构件10L的旋转位置与第二构件20L通过凸轮34L的第二解锁操作与记忆环60一起开始被枢转的旋转位置相一致。换言之,座椅靠背的后倒被限制的角度位置与座椅靠背通过凸轮34L的第二解锁操作开始向前倾倒的初始角度位置(在后文中称为“记忆位置”)相一致。
如图11中所示,在当座椅靠背处于大倒位置时第二构件20L与记忆环60一起向前旋转的情形中,至与座椅靠背的前倒位置相对应的旋转位置的旋转量相对较大。因此,即使在升起至第一解锁接合表面62的第一杆侧接合突出部46L到达定点返回突出部63时,座椅靠背也未到达向前倾倒位置。在该情形中,记忆环60在定点返回突出部63中沿径向方向与第一杆侧接合突出部46L接合,并且,相对于第一杆31L沿图中的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即,相对于第一构件10L沿图中的逆时针方向的枢转进一步被限制。换言之,记忆环60相对于第一构件10L的枢转始终被限制,并且记忆环60能够相对于第二构件20L枢转。换言之,即使在座椅靠背到达前倒位置的阶段中,记忆环60仍然维持定点返回突出部63与第一杆侧接合突出部46L的抵接状态。
因此,当前倒通过向上拉座椅靠背而被释放时,第二构件20L与记忆环60一起向后旋转,并且在第一锁定接合表面65到达第一杆侧接合突出部46L的时刻第一杆31L能够与内齿22接合。这类似于经由凸轮34L结合的其他的第一杆32L和33L。随着第一杆31L至33L与内齿22接合,第二构件20L与记忆环60一起的进一步的向后旋转被限制。
在该情形中第二构件20相对于第一构件10L的旋转量与对应于限制表面66与定点返回突出部63之间的角度的预定角度相一致。换言之,座椅靠背的后倒被限制的角度位置与从前倒位置以该预定角度向后倾倒的角度位置相一致。座椅靠背的上述定点返回位置与在该情形中返回的角度位置相对应。换言之,如果在座椅靠背向前倾倒至前倒位置时第二构件20L相对于第一构件10L的旋转量超过预定角度,也就是说,在座椅的前倒起动时的角度位置被包括在定点返回位置与大倒位置之间的范围内的非就座区域中的情形中,在前倒通过向上拉座椅靠背而释放时设定点返回位置。这是为了通过在从用于特殊坐姿的非就座区域开始进行前倒的情形中在释放前倒之后将座椅靠背容置在就座区域中而提高操作性。
接下来,将描述位于相反侧上的锁定机构5R。
如图2中所示,锁定机构5R具有呈盘状的第一构件10R和第二构件20R。第一构件10R通过焊接与铰接轴91R(连接轴92)同心地固定至下部板4R的内侧表面(座椅垫侧)中,并且类似地,第二构件20R通过焊接与铰接轴91R(连接轴92)同心地固定至靠背侧框架6a的下端部部分的外侧表面(座椅靠背侧)。第一构件10R和第二构件20R通过由金属板形成的环状保持器29R而在轴向方向上被保持。
如图12中所示,第一构件10R通过金属板的半冲裁等来模制,并且,除了为对称的之外,第一构件10R具有与第一构件10L大致类似的结构。
第二构件20R由金属板的半冲裁等来模制,并且,除了为对称的之外,第二构件20R具有与第二构件20L大致类似的结构。以相等的角度间隔布置的多个(三个)大致弧形的接合突出部24R以朝向中心突出的方式设置在容置凹部23的内周表面23a上。第二构件20R在接合突出部24R的内周表面上形成第二解锁接合表面26,并且在相邻的接合突出部24R之间的内周表面23a上形成第二锁定接合表面27。
而且,在第一构件10R与第二构件20R之间设置有三个第二杆31R、32R和33R、凸轮34R、挤压构件36R,以及涡卷弹簧35。
第二杆31R至33R通过钢材的锻造加工等而生产而成,并且,除了为对称的之外,第二杆31R至33R分别具有与第一杆31L至33L大致类似的结构。在第二块体42中,第二杆侧槽凸轮部44R以沿着板厚度方向贯通的方式设置在宽度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分中。
而且,弧形第二杆侧接合突出部46R在第二杆31R至33R中以突出的方式在第二块体42的径向方向外侧上设置成使得沿径向方向面对容置凹部23(内周表面23a)。第二杆侧接合突出部46R布置在第二杆31R至33R的周向方向中央部分中。
在本文中,在第一块体41的内端部(为反向于外端部的端面的背面)处与凸轮34R的外周部接合的内面凸轮部45R形成在两个第二杆31R和33R中。形成在第二杆31R和33R的台阶部中的内面凸轮部45R具有位于第二杆31R和33R的周向方向中央部分中和位于两个周向方向侧上的三个杆侧凸轮表面45aR、45bR和45cR。杆侧凸轮表面45aR、45bR和45cR面对凸轮34R的外周部(凸轮表面51R)。杆侧凸轮表面45aR、45bR和45cR构成具有在由凸轮34R沿图中示出的逆时针方向(在后文中称为“锁定旋转方向”)的枢转而引起的锁定操作期间接近凸轮34R的外周部的倾斜表面的凸轮表面。
在第一块体41的内端部(为反向于外端部的端面的背面)处与凸轮34R的外周部接合的内面凸轮部47R形成在另一个第二杆32R中。形成在第二杆32R的台阶部中的内面凸轮部47R具有与杆侧凸轮表面45aR和45bR一样的杆侧凸轮表面47aR和47bR以及取代杆侧凸轮表面45cR的杆侧凸轮表面47cR。杆侧凸轮表面47cR面对凸轮34R的外周部(凸轮表面51R),并且模制成使得在沿周向方向面对杆侧凸轮表面47cR的引导壁13与杆侧凸轮表面47cR之间形成楔形空间。换言之,以使得引导壁13与杆侧凸轮表面47cR之间的间隙沿径向向外方向变得更窄的方式执行模制过程。
凸轮34R通过板状钢板的压力加工等而生产而成,并且,除了为对称的之外,凸轮34R具有与凸轮34L大致类似的结构。当铰接轴91R的末端部分插入凸轮配合孔34a内时,凸轮34R能够在第二杆31R至33R的内周侧上与铰接轴91L等一体地枢转。换言之,左边的凸轮34L和右边的凸轮34R(锁定机构5L和5R)经由铰接轴91L和91R以及连接轴92以彼此同步地操作的方式连接。
凸轮34R在其外周部中以周向上相等角度间隔具有三组凸轮表面51R。每个凸轮表面51R具有位于其周向方向中央部分中和位于两个周向方向侧上的三个挤压凸轮部51aR、51bR和51cR。两个挤压凸轮部51aR和51bR能够抵靠第二杆31R和33R的两个面对的杆侧凸轮表面45aR和45bR或第二杆32R的两个面对的杆侧凸轮表面47aR和47bR。当凸轮34R沿锁定旋转方向枢转时,两个挤压凸轮部51aR和51bR挤压杆侧凸轮表面45aR、45bR、47aR和47bR。
另一个挤压凸轮部51cR能够抵靠第二杆31R和33R的另一面对的杆侧凸轮表面45cR,并且在凸轮34R沿锁定旋转方向枢转时挤压杆侧凸轮表面45cR。替代地,挤压凸轮部51cR将球体状挤压构件36R容置在上述的形成在第二杆32R的杆侧凸轮表面47cR与引导壁13之间的楔形空间和自身中。挤压构件36R能够沿径向方向运动同时与杆侧凸轮表面47cR和引导壁13滑动接触。挤压凸轮部51cR能够外接挤压构件36R,并且在凸轮34R沿锁定旋转方向枢转时挤压挤压构件36R。
换言之,当凸轮34R沿锁定旋转方向枢转时,挤压凸轮部51aR至51cR被保持在分别抵靠第二杆31R和33R的杆侧凸轮表面45aR至45cR、第二杆32R的杆侧凸轮表面47aR和47bR以及挤压构件36R(与其挤压接触)的角度位置。
挤压构件36R被凸轮34R挤压成与引导壁13和杆侧凸轮表面47cR中的每一者挤压接触。在该情形下,挤压构件36R的挤压力被划分为第二杆32R的运动方向分量(径向方向分量)的分力和该杆的与运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宽度方向分量(周向方向分量)的分力。使得第二杆32R与引导壁13彼此分离的周向方向力通过由使用第二杆32R的宽度方向分量的分力进行的挤压而引起的楔作用而产生,从而第二杆32R的宽度端部部分与引导壁14之间的间隙被填充。这样,座椅靠背相对于座椅垫的游隙被抑制。
如图13中所示,在由凸轮34R沿图中的顺时针方向(在后文中称为“解锁旋转方向”)的枢转引起的解锁操作期间,挤压凸轮部51aR和51bR从第二杆31R和33R的杆侧凸轮表面45aR和45bR或第二杆32R的杆侧凸轮表面47aR和47bR分离。而且,挤压凸轮部51cR从第二杆31R和33R的杆侧凸轮表面45cR分离或从挤压构件36R分离。
如图12中所示,多个(三个)接合突出部52R彼此在周向上分开地以突出的方式设置在凸轮34R的侧表面上。接合突出部52R插入第二杆31R至33R的第二杆侧槽凸轮部44R并且与第二杆侧槽凸轮部44R接合。第二杆侧槽凸轮部44R和接合突出部52R以通过利用凸轮34R沿解锁旋转方向的枢转而沿径向向内方向移动第二杆31R至33R的方式发挥作用。
换言之,如图13中所示,第二杆侧槽凸轮部44R模制成使得朝向凸轮34R的解锁旋转方向(图中的顺时针方向)基本上沿径向向外方向渐进。这样,当凸轮34R沿解锁旋转方向枢转时,第二杆侧槽凸轮部44R被挤压的第二杆31R至33R沿径向向内方向被拉引向接合突出部52R。
凸轮34R由涡卷弹簧35的偏置力而相对于第二构件10R沿锁定旋转方向(图12中的逆时针方向)枢转偏置,第二杆31R至33R被凸轮表面51R沿径向向外方向挤压,并且每个外齿43与第二构件20R的内齿22接合。
当第二杆31R至33R沿着引导槽15运动至径向方向外侧时,即,当第二杆31R至33R的外齿43与内齿22接合时,第二杆侧接合突出部46R定位在相邻的接合突出部24R之间,即,定位在第二锁定接合表面27。
如图13中所示,接合突出部24R设定成当第二杆31R至33R通过凸轮34R的解锁操作而沿着引导槽15运动至径向方向内侧时,即,当第二杆31R至33R的外齿43与内齿22之间的接合被释放时,接合突出部24R始终与定位在第二锁定接合表面27的第二杆侧接合突出部46R在径向方向位置部分地交叠。
因此,在第二锁定接合表面27的范围内允许第二杆侧接合突出部46R相对于第二构件20R的相对枢转。在该情形中凸轮34R的解锁操作也称为第一解锁操作。
随着接合突出部24R到达第二杆侧接合突出部46R,在外齿43与内齿22之间的接合被释放的状态下相对于第一构件10R沿图中的顺时针方向枢转的第二构件20R的枢转被限制。在该情形中第二构件20R相对于第一构件10R的旋转称为向前旋转。
随着接合突出部24R到达第二杆侧接合突出部46R,在外齿43与内齿22之间的接合被释放的状态下相对于第一构件10R沿图中的逆时针方向枢转的第二构件20R的枢转被限制。在该情形中第二构件20R相对于第一构件10R的旋转称为向后旋转。
如图14中所示,接合突出部24R设定成当第二杆31R至33R通过凸轮34R的解锁操作沿着引导槽15进一步运动至径向方向内侧时,即,当第二杆31R至33R的外齿43与内齿22之间的接合被释放时,接合突出部24R不与定位在第二锁定接合表面27的第二杆侧接合突出部46R在径向方向位置交叠。
因此,在该情形中,第二构件20R从在接合突出部24R中与第二杆侧接合突出部46R的径向方向接合被释放,并且因此,相对于第二杆31R至33R沿图中的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即,相对于第一构件10R沿图中的顺时针方向的进一步旋转被允许。
因此,当在该状态下第二构件20R开始相对于第一构件10R向前旋转时,定位在第二锁定接合表面27的第二杆侧接合突出部46R作出响应而开始从第二锁定接合表面27升起至第二解锁接合表面26。在该情形中,第二杆31R至33R——第二杆31R至33R与内齿22的接合被释放——的径向方向外侧运动通过第二解锁接合表面26——第二杆侧接合突出部46R在该处升起——被限制,并且该释放状态被维持。因此,在该情形中第二构件20R向前旋转被允许直至到达与座椅靠背的前倒位置相对应的旋转位置。在该情形中凸轮34R的解锁操作也称为第二解锁操作。
因此,当前倒通过向上拉座椅靠背而被释放时,第二构件20R向后旋转,并且第二杆31R至33R能够在第二杆侧接合突出部46R到达第二锁定接合表面27的时刻/时间点与内齿22接合。然而,为了使第二杆31R至33R与内齿22接合,经由连接轴92等而结合/联动的位于相反侧上的第一杆33L至33L需要能够与内齿22接合。换言之,第二杆31R至33R与内齿22接合时的操作被与返回记忆位置等相关联的相反侧上的第一杆31L至33L的操作限制。换言之,即使在与返回记忆位置等相关联的功能仅仅在锁定机构5L中设置在一侧的构造中,整体上该装置的功能也被满足。而且,由于第二杆31R至33R与第一杆31L至33L一起与内齿22接合,第二构件20R的进一步的向后旋转被限制。理所当然的是,在该情形中第二构件20R相对于第一构件10R的旋转位置与对应于座椅靠背的记忆位置或定点返回位置的旋转位置相一致。
如图1中所示,在本文中,铰接轴91R的从一侧的下部板4R沿轴向方向突出的末端部分联结至由板材等形成的第一操作构件71,并且,连接至铰接轴91R的凸轮34R构造为在第一操作构件71的末端部分处于上拉操作(在后文中称为“第一解锁操作”)时在第一解锁操作侧枢转。在该情形中,相反侧上的凸轮34L经由连接轴92和铰接轴91L也枢转至第一解锁操作侧。
伸展至座椅靠背框架6的角部的安装构件6b设置在图的左上部中的其肩部中。在安装构件6b中,由板材等形成的臂状第二操作构件72以能够沿上下方向枢转的方式由轴73支撑。第二操作构件72始终由返回弹簧(未示出)向下地枢转偏置。而且,在安装构件6b中,止动件74a和74b设置在第二操作构件72的上侧和下侧,并且第二操作构件72的操作范围由止动件74a和74b限定。
而且,铰接轴91L的从一侧的下部板4L沿轴向方向突出的末端部分联结至由板材等形成的释放连杆100。释放连杆100的末端部分经由缆索75连接至第二操作构件72的纵向方向中间部分,该缆索75被引导至具有柔性的双管型缆索的外筒T等中。连接至铰接轴91L的凸轮34L构造为在第二操作构件72的末端部分处于上拉操作(在后文中称为“第二解锁操作”)时在第二解锁操作侧枢转。在该情形中,相反侧上的凸轮34R经由连接轴92和铰接轴91R也枢转至第二解锁操作侧。
缆索75的外筒T的一个终端由形成在安装构件6b中的缆索保持器6c保持,而另一个终端由固定至下部板4L的缆索保持器104保持。在图1中,未示出外筒T和缆索75的中间部分。
在本文中,将参照图15描述始于第一杆31L和第二杆31R的外齿43通过涡卷弹簧35的偏置力与第二构件20L和20R的内齿22接合的状态下的凸轮34L和34R的旋转角度的凸轮34L和34R的旋转角度θ和与之对应的为第一杆31L和第二杆31R的从内齿22分离的径向方向运动量的滑动量SL之间的关系。由于其他的第一杆32L和33L以及第二杆32R和33R分别与第一杆31L和第二杆31R联动,因此将省略对这些部件的描述。
在图15中,旋转角度θ1表示与第一操作构件71处于第一解锁操作时的最大操作量相对应的旋转角度θ,而旋转角度θ2(>θ1)表示与第二操作构件72处于第二解锁操作时的最大操作量相对应的旋转角度θ。因此,旋转角度θ2与和第二操作构件72抵靠止动件74a的操作量相对应的凸轮34L的旋转角度θ相一致。而且,滑动量S1表示在凸轮34L和34R的第二解锁操作期间第一杆31L的滑动量SL的变化,而滑动量S2表示在凸轮34L和34R的第二解锁操作期间第二杆31R的滑动量SL的变化。
旋转角度θ3表示在凸轮34L和34R的解锁操作期间接合突出部52L和52R通过空走部段抵靠第一杆侧接合突出部46L和第二杆侧接合突出部部46R时的旋转角度θ。此外,旋转角度θ4表示与当第一杆31L和第二杆31R的外齿43与第二构件20L和20R的内齿22的齿尖释放时的滑动量Sr相对应的旋转角度θ。
滑动量S3表示第一杆31L和第二杆31R的外齿43与第二构件20L和20R的内齿22在它们通过涡卷弹簧35的偏置力而彼此接合时的滑动量SL的变化。换言之,当第一杆31L和第二杆31R的外齿43与第二构件20L和20R的内齿22彼此接合时,滑动量SL设定为相等地变化。在该情形中滑动量SL的变化通过第一杆31L和第二杆31R的内面凸轮部45L和45R以及凸轮34L和34R的凸轮表面51L和51R的形状而调整和设定。
如图中明显而知的,滑动量S1和S2设定为使得当凸轮34L和34R的第二解锁操作被起动时并且第一杆31L和第二杆31R的外齿43与第二构件20L和29R的内齿22的齿尖释放最初完成时滑动量SL相等地变化。
而且,在第二杆31R的第二杆侧接合突出部46R升起至第二构件20R的第二解锁接合表面26的附近设定不同的变化。
换言之,第一杆31L的第一杆侧接合突出部46L升起至记忆环60的第一解锁接合表面62时的滑动量St1设定为大于第二杆31R的第二杆侧接合突出部46R升起至第二构件20R的第二解锁接合表面26时的滑动量St2。这是为了减小由于部件不规则等原因而造成的第一杆31L的第一杆侧接合突出部46L升起至记忆环60的第一解锁接合表面62时的旋转角度θ(第一操作构件71的操作量)比第二杆31R的第二杆侧接合突出部46R升起至第二构件20R的第二解锁接合表面26时的旋转角度θ(第二操作构件72的操作量)小的可能性。这样,不管记忆环60与第二构件20L的一体式枢转,也就是说,不管在第二解锁操作状态等之下执行记忆位置设定等等,都抑制了座椅靠背的前倒不可能超过预定角度范围的情形。
而且,从第二杆31R的第二杆侧接合突出部46R升起至第二构件20R的第二解锁接合表面26时的旋转角度θ的附近起,相对于旋转角度θ的增量的第一杆31L的滑动量S1的增量设定为大于第二杆31R的滑动量S2的增量。换言之,第一杆31L从内齿22上分离的径向方向运动速度设定为大于第二杆31R从内齿22上分离的径向方向运动的速度。这是为了抑制尽管第一杆31L的第一杆侧接合突出部46L升起至记忆环60的第一解锁接合表面62时的滑动量St1被设定为大于第二杆31R的第二杆侧接合突出部46R升起至第二构件20R的第二解锁接合表面26时的滑动量St2仍然通过第一杆31L和第二杆31R之间的两个运动速度的差而引起的正时偏移。这样,在第二解锁操作状态下,不管座椅靠背的前倒超过预定角度范围,都抑制了记忆环60和第二构件20L不能够一体地枢转的情形,也就是说,抑制了不能够设定记忆位置的情形等。
如图16中所示,第一杆31L的第一杆侧接合突出部46L升起至记忆环60的第一解锁接合表面62时的滑动量SL的变化以及第二杆31R的第二杆侧接合突出部46R升起至第二构件20R的第二解锁接合表面26时的滑动量SL通过与凸轮34L和34R的接合突出部52L和52R接合的第一杆侧槽凸轮部44L和第二杆侧槽凸轮部44R的形状而调整和设定。换言之,与由图16中的双点划线画出并且也与第二杆31R的牵引相关联的第二杆侧槽凸轮部44R的内壁表面44aR相比,由图16中的实线画出并且与在将第二杆31R的第二杆侧接合突出部46R升起至第二构件20R的第二解锁接合表面26的附近的第一杆31L的牵引相关联的第一杆侧槽凸轮部44L的内壁表面44aL被升起至更远的径向方向外侧。这样,实现了第一杆31L从内齿22上分离的径向方向运动速度的相对增加。
接着,将对第一操作构件71及其周边结构进行描述。
如图17中所示,第一操作构件71模制成大致拱形,并且由铰接轴91R的末端部分以可枢转的方式支撑。第一操作构件71具有可动止动件71a,可动止动件71a关于铰接轴91R大致沿着径向方向从第一操作构件71的基部端部部分延伸至上前侧。可动止动件71a布置在绕着铰接轴91R在图中的顺时针方向上相对于固定凸缘7R位于前面的那一侧,并且布置成使得可动止动件71a的枢转轨迹被固定凸缘7R阻挡。而且,第一操作构件71通过在下部板4R和第一操作构件71之间延伸的返回弹簧76而被偏置并保持(拉引)于预定初始枢转位置。
因此,如图18中所示,第一操作构件71的末端部分处于上拉操作(第一解锁操作)时的最大枢转范围限制于直至可动止动件71a抵靠固定凸缘7R的范围。在该情形中与第一操作构件71的操作量相对应的旋转角度θ与旋转角度θ1相一致。
而且,如图17中所示,铰接轴91R的末端部分与第一操作构件71的外侧即固定凸缘7R的下侧相邻,并且末端部分插入由板材形成的连杆构件80中并固定至该连杆构件80。绕着铰接轴91R的弧形的长孔81形成在连杆构件80的末端部分中。以可滑动的方式插入长孔81中的销77固定至第一操作构件71。
如上所述,第一操作构件71以能够相对于铰接轴91R的末端部分枢转的方式被支撑,并且由返回弹簧76偏置并保持于预定初始枢转位置。连杆构件80始终由涡卷弹簧35沿旋转方向(图17中的顺时针方向)枢转偏置于与铰接轴91R结合成一体的凸轮34R的锁定操作侧,并且通常布置于长孔81的一个端部部分(前端部部分)锁定至位于初始枢转位置的第一操作构件71的销77的位置。
因此,如图18中所示,在第一操作构件71的第一解锁操作状态下连杆构件80的长孔81的一个端部部分(前端部部分)被销77挤压,并且连杆构件80与第一操作构件71一体地沿图中的逆时针方向枢转。铰接轴91R通过连杆构件80的枢转沿同一方向一体地枢转。在该情况下,与铰接轴91R结合成一体的凸轮34R抵抗涡卷弹簧35的偏置力而处于第一解锁操作。
相反,当连杆构件80在图17中示出的状态下沿图中的逆时针方向枢转时,长孔81中的销77的运动如图19所示被允许,并且连杆构件80的枢转不传递至第一操作构件71。
接着,将对释放连杆105及其周边结构进行描述。
如图20A和图20B中所示,释放连杆105模制成I形,并且铰接轴91L的末端部分插入至释放连杆105并固定至释放连杆105。换言之,释放连杆105始终由涡卷弹簧35沿旋转方向(图20A中的逆时针方向)枢转偏置于与铰接轴91L结合成一体的凸轮34L的锁定操作侧,并且通常与之保持于预定初始枢转位置。
而且,向外侧(与图20A中的纸面正交的前侧)立起的大致L形引导件106形成于释放连杆105的纵向方向中间部分的下部部分中。大致U形的缆索插入槽106a形成在引导件106中。引导件106具有大致平面状抵接部106b,抵接部106b关于缆索插入槽106a形成在引导件106的两个侧部部分中。此外,具有与铰接轴91L的轴线平行的轴线的滑轮107沿轴向支撑在释放连杆105的末端部分中。
向外侧(与图20A中的纸面正交的前侧)立起的大致L形缆索终端保持托架108固定至下部板4L的后下部。从固定至下部板4L的下端部部分的缆索保持器104上延伸的缆索75向后延伸穿过缆索插入槽106a并由滑轮107悬挂以向下转向,另外,缆索75的终端75a锁定至缆索终端保持托架108。而且,位于引导件106与滑轮107之间的朝引导件106侧凸出的弧形抵接件109固定至缆索75。
在上述构造中,当释放连杆105保持于初始枢转位置时,抵接部106b和抵接件109分离。而且,抵接部106b相对于抵接件109在缆索75的位置处的切线方向倾斜。
因此,如从图21A至图21B的变化所示出的,当缆索75通过第二操作构件72的第二锁定操作被牵引时缆索75经由滑轮107向下拉引释放连杆105,并且允许抵接件109到达抵接部106b同时引起释放连杆105沿图中的顺时针方向枢转。在该情形中释放连杆105的枢转量基于跟随第二操作构件72的第二解锁操作的、平分在关于滑轮107的缆索75的终端75a侧与抵接件109侧的缆索75牵引量,并且因此释放连杆105的枢转速度相对较慢。
如从图21B至图21C的变化所示出的,当缆索75通过第二操作构件72的第二解锁操作被进一步牵引时,抵接件109在其弧形最顶部抵靠抵接部106b。
然后,如从图21C至图21D的变化所示出的,当缆索75通过第二操作构件72的第二解锁操作被进一步牵引时,缆索75通过使用抵接件109将释放连杆105的引导件106(抵接部106b)直接向下挤压,并且引起释放连杆105沿图中的顺时针方向枢转。在该情形中释放连杆105的枢转量基于跟随第二操作构件72的第二解锁操作的缆索75的牵引量,并且因此释放连杆105的枢转速度相对较快。
缆索75、抵接部106b(引导件106)、滑轮107、缆索终端保持托架108(下部板4L)以及抵接件109构成速度改变机构Mv。
抵接件109和抵接部106b以通过抵接件109的弧形性质处于大致线形接触的状态抵接,并且因此,抵接件109与抵接部106b之间的力的传递被稳定。特别地,如图21C中所示,在抵接件109开始抵靠抵接部106b时抵接件109与抵接部106b的抵接位置在缆索75的中心线上(即,沿缆索75的牵引方向)彼此匹配,并且因此,被抵接件109挤压的抵接部106b的响应,即,释放连杆105的响应大幅度地被最大化。
而且,例如在图21C中,假设从释放连杆105的轴心到抵接件109与抵接部106b的抵接部位的距离为L1,而从释放连杆105的轴心到滑轮107的轴心的距离为L2,距离L1设定成比距离L2小。这样,与从释放连杆105的轴心到滑轮107的轴心的距离和从释放连杆105的轴心到抵接件109与抵接部106b的抵接部位的距离相等的情形相比,相对于第二操作构件72的操作量释放连杆105的枢转量的变化率(枢转速度)能够以其比值(=L2/L1>1)作为乘数地增加,并且此外,可以提高释放连杆105的响应。
在本文中,将参照图22对第二操作构件72处于抵靠止动件74b的状态下从第二操作构件72的操作角度(操作量)开始的第二操作构件72的操作角度α与释放连杆105的运动量(枢转量)以及与和之相对应的第二操作构件72的操作负荷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理所当然的是,释放连杆105的运动量与凸轮34L的旋转角度θ以及第一杆31L至33L的运动链(杆滑动量)相互关联。
在图22中,操作角度α1表示与上述的当第一杆31L至33L的外齿43与第二构件20L的内齿22的齿尖释放时的滑动量Sr和旋转角度θ4相对应的操作角度α。而且,操作角度α2(>α1)表示在第二操作构件72处于抵靠止动件74a的状态下第二操作构件72的操作角度α,即,最大操作角度α2。以实线画出的曲线对应本实施方式对应,以虚线画出的曲线对应相关技术的示例。其中,在最大操作角度α2处第二操作构件72的操作负荷与释放连杆105的运动量是共同的并且彼此相当的。
如图中明显而知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操作角度α1处相对于第二操作构件72的操作角度α的释放连杆105的枢转量的变化率(枢转速度)增倍。换言之,图21C中示出的抵接件109与抵接部106b的抵接位置在缆索75的轴心线上彼此匹配的状态被设定为与上述的齿尖释放的正时相一致。
这是为了通过相对地降低在第二操作构件72的第二锁定操作起动后第一杆31L至33L的外齿43与第二构件20L的内齿22立即处于接合状态在操作时期中释放连杆105的运动速度,并且例如接触阻力和周边的摩擦阻力之类的操作阻力在齿尖释放的正时/时刻到达峰值。
替代地,这是为了相对地增加在操作负荷突然降低的正时的释放连杆105的运动速度并迅速地完成随后的锁定机构5L等的操作(例如,将第一杆侧接合突出部46L从第一锁定接合表面65升起至第一解锁接合表面62,即,记忆设定,等等)。
如图23中所示,当第一操作构件71处于第一解锁操作状态下时,释放连杆105沿图中的顺时针方向枢转。在该情形中,释放连杆105使抵接部106b从抵接件109上分离并且使滑轮107从缆索75的转向部上分离。换言之,释放连杆105的枢转不传递至第二操作构件72。
当铰接轴91L、连接轴92以及铰接轴91R通过第二操作构件72的第二解锁操作和释放连杆105一起枢转时,连杆构件80与它们一体地枢转。在该情形中,长孔81中的销77的运动如上所述被允许,并且连杆构件80的枢转不传递至第一操作构件71。
这样,第一操作构件71和72中的一个的解锁操作抑制了第一操作构件71和第二操作构件72中的另一个的摆动。
接着,将描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第二操作构件72的操作量释放连杆105(以及凸轮34L等)的运动量的变化率由速度改变机构Mv根据第二操作构件72的操作位置而变化,并且因此,释放连杆105能够相对于锁定机构5L在操作位置的操作以最佳的变化率运动。
通过上述的本实施方式可以实现以下的效果。
(1)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第二操作构件72的释放连杆105的枢转量(运动量)的变化率由速度改变机构Mv根据第二操作构件72的操作位置而变化,并且因此,释放连杆105能够相对于锁定机构5L等在操作位置的操作以最佳的变化率枢转(运动)。
(2)在本实施方式中,抵接件109在第二操作构件72的操作起动之前的阶段中从释放连杆105的抵接部106b上分离,并且释放连杆105相对于下部板4L枢转(运动)同时经由滑轮107被牵引至缆索75。因此,释放连杆105的枢转量基于平分在关于滑轮107的缆索75的终端75a侧与抵接件109侧的、与第二操作构件72的操作量相互关联的缆索75的牵引量,并且因此释放连杆105的枢转速度相对较慢。
在跟随当抵接件109抵靠释放连杆105的抵接部106b时第二操作构件72的操作的阶段中,释放连杆105枢转(运动)同时在抵接部106b被缆索75牵引。因此,释放连杆105的枢转量基于与第二操作构件72的操作量相互关联的缆索75的牵引量,并且因此释放连杆105的枢转速度相对较快。
这样,通过使用设置在释放连杆105等中的滑轮107的极为简单的构造,释放连杆105能够相对于锁定机构5L等在第二操作构件72的操作位置的操作以最佳的变化率(枢转速度)运动(枢转)。
(3)在本实施方式中,抵接件109模制成朝向抵接部106b凸出的弧形,并且因此抵接件109和抵接部106b以处于大致线形接触的状态抵接,并且抵接件109与抵接部106b之间的力的传递被稳定。
(4)在本实施方式中,从释放连杆105的轴心到抵接件109与抵接部106b的抵接部位的距离L1设定为小于从释放连杆105的轴心到滑轮107的轴心的距离L2。如此,与从释放连杆105的轴心到滑轮107的轴心的距离和从释放连杆105的轴心到抵接件109与抵接部106b的抵接部位的距离相等的情形相比,相对于第二操作构件72的操作量释放连杆105的枢转量(运动量)的变化率(枢转速度)能够以其比值(=L2/L1>1)作为乘数地增加。
(5)在本实施方式中,释放连杆105的运动速度相对地降低直至彼此接合的第一杆31L至33L的外齿43与第二构件20L的内齿22的齿尖释放。如此,能够抑制操作负荷的突然增加。替代地,能够减少由第二操作构件72的误操作而引起的锁定机构5L等的立刻的误操作的可能性。
而且,在齿尖释放的正时释放连杆105的运动速度相对地增加。这样,能够迅速地完成随后的锁定机构5L等的操作(例如,将第一杆侧接合突出部46L从第一锁定接合表面65升起至第一解锁接合表面62,即,记忆设定,等等)。
(6)在本实施方式中,不需要根据释放连杆105(凸轮34L)的枢转速度的变化而变化锁定机构5L自身,并且因此能够减小设计负荷。
(7)在本实施方式中,尽管由于部件不规则等原因而造成第一杆侧接合突出部46L从第一锁定接合表面65升起至第一解锁接合表面62时的第二操作构件72的操作量被设定成大于第二杆侧接合突出部46R从第二锁定接合表面27升起至第二解锁接合表面26时的第二操作构件72的操作量,仍然能够通过第一杆31L与第二杆31R至33R之间的运动速度的之间的差而抑制正时偏移。在通过第二操作构件72执行的第二解锁操作状态下,不管座椅靠背的前倒超过调整区域,都抑制了记忆环60和第二构件20L不能够一体地枢转的情形,也就是说,抑制了不能够设定记忆位置的情形。
(8)在本实施方式,在通过第二操作构件72实现的第二解锁操作状态下,第一杆侧接合突出部46L从第一锁定接合表面65升起至第一解锁接合表面62时第一杆31L的径向方向的运动量设定成大于第二杆侧接合突出部46R从第二锁定接合表面27升起至第二解锁接合表面26时第二杆31R至33R的径向方向的运动量。这样,能够减小由于部件不规则等原因造成的第一杆侧接合突出部46L从第一锁定接合表面65升起至第一解锁接合表面62时第二操作构件72的操作量小于第二杆侧接合突出部46R从第二锁定接合表面27升起至第二解锁接合表面26时第二操作构件72的操作量的可能性。因此,在通过第二操作构件72执行的第二解锁操作状态下,不管记忆环60与第二构件20L的一体式枢转,也就是说,不管下执行记忆位置设定等等,都能够抑制座椅靠背的前倒不可能超过调整区域的情形。
(9)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二操作构件72在第二解锁操作状态下设定第一杆31L(32L和33L)与第二杆31R至33R的操作的变化能够通过利用第一杆侧槽凸轮部44L(内壁表面44aL)和第二杆侧槽凸轮部44R(内壁表面44aR)的形状以极为简单的构造执行。
(10)如图5B中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座椅靠背的调整区域的设定相关联的第二构件20L(容置凹部23)的接合突出部24L和与记忆位置设定等相关联的第一杆31L的第一杆侧接合突出部46L两者都沿径向方向布置成使得在记忆环60的轴向方向的位置处至少部分的交叠以便能够与记忆环60接合。这样,通过将第二构件20L的接合突出部24L从记忆环60的轴向方向的位置转移,与座椅靠背的调整区域的设定与记忆环60相独立地被执行的情形不同,能够抑制轴向方向的尺寸的增大。
(11)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座椅靠背从比预定角度位置更进一步地向后倾倒的状态(入座区域)向前倾倒至预定前倒位置的情形中,跟随前倒的释放座椅靠背的角度位置能够设定至定点返回位置。这样,在座椅靠背从在第二操作构件72实现的第二解锁操作状态下大程度地向后倾倒的状态下向前倾倒至预定前倒位置的情形中,能够避免返回至跟随前倒的释放的状态,即,不适合用于一般目的的状态。换言之,通过将座椅靠背的角度位置设定至定点返回位置,能够减少由于不得不重新调整角度位置以便处于适合用于一般目的的状态而带来的不便。
(1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解锁操作和第二解锁操作能够通过第一操作构件71和第二操作构件72彼此独立地被执行,并且能够抑制误操作。特别地,第一操作构件71的最大操作量设定为小于对于第二解锁操作所需的操作量,并且即使在第一操作构件71操作值最大量时仍能够减小第二解锁操作量。
(13)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当座椅靠背处于就座区域中时前倒至预定前倒位置的情形中,跟随前倒的释放座椅靠背能够返回至记忆位置。
(14)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与由于定点返回突出部63布置在记忆环60的末端(分断部分S)的一部分中而使记忆环60延长至末端的情形相比,能够容易地执行直径减小的弹性变形。
第二实施方式
将参照图24至图30对包括步入式机构的车辆座椅设备进行描述。通常,第二实施方式以将第一实施方式的速度改变机构安装在第二操作构件侧的方式发生构造上的变化,因此,将省略对类似零部件的详细说明。
如图24中所示,替换释放连杆105的释放连杆100模制成大致L形,并且铰接轴91L的末端部分插入至释放连杆100并固定至释放连杆100。换言之,释放连杆100始终由涡卷弹簧35沿旋转方向(图24A中的逆时针方向)枢转偏置于与铰接轴91L结合成一体的凸轮34L的锁定操作侧,并且通常保持于预定初始枢转位置。而且,绕着铰接轴91L的弧形长孔101形成在释放连杆100的末端部分中。
从缆索保持器104(第二操作构件)延伸的缆索125的终端125b以可滑动的方式插入长孔101中。在释放连杆100保持于初始枢转位置的状态下,缆索125的终端125b定位在长孔101的一个端部部分(下端部部分)中。因此,当缆索125被牵引时,释放连杆100与铰接轴91L一起枢转。在该情形中,与铰接轴91L结合成一体的凸轮34L如上所述抵抗涡卷弹簧35的偏置力而处于第二解锁操作中。
而且,如图25中所示,当释放连杆100沿图中的顺时针方向枢转时,终端125b沿长孔101的运动被允许,并且释放连杆100的枢转不传递至缆索125等。
如图26中所示,替换第二操作构件72的第二操作构件121由返回弹簧(未示出)而偏置并保持于抵抗止动件74b的初始枢转位置(操作角度),并且速度改变机构Mv1设置在第二操作构件121侧。换言之,向外侧(与图26中的纸面正交的前侧)立起的大致L形引导件122形成于第二操作构件121的纵向方向中间部分的下部部分中。大致U形的缆索插入槽122a形成在引导件122中。引导件122具有大致平面状抵接部122b,抵接部122b关于缆索插入槽122a形成在引导件122的两个侧部部分中。此外,与引导件122相比,具有与轴73的轴线平行的轴线的滑轮123沿轴向支撑在第二操作构件121的更靠近轴73侧的中间部分中。
位于轴73与滑轮123之间且位于两者下方、向外侧(与图26中的纸面正交的前侧)立起的大致L形缆索终端保持托架124固定至安装构件6b。从缆索保持器6c延伸的缆索125向上延伸穿过缆索插入槽122a的缆索125、向上转向以能够绕着滑轮123卷绕,另外,缆索125的终端125a锁定至缆索终端保持托架124。而且,位于引导件122与滑轮123之间的朝引导件122侧凸出的弧形抵接件126固定至缆索125。
在上述构造中,当第二操作构件121保持于初始枢转位置时,抵接部122b和抵接件126彼此抵靠。因此,抵接件126与抵接部122b以通过抵接件126的弧形形状的大致线形接触的状态而抵接,并且抵接件126与抵接部122b之间的力的传递被稳定。而且,抵接部122b相对于抵接件126在缆索125的位置处的切线方向倾斜。
如从图27A至图27B的变化所示出的,当第二操作构件121处于第二解锁操作中时,缆索125随着抵接件126被抵接部122b挤压而被牵引。这样,随着长孔101的一个端部部分(下端部部分)被终端125b挤压,释放连杆100沿图中的顺时针方向枢转。释放连杆100被枢转。在该情形中,释放连杆100的枢转量基于与第二操作构件121的操作角度(操作量)相互关联/相关的缆索125的牵引量,并且因此释放连杆100的枢转速度相对较慢。
如图27B中所示,在抵接件126开始从抵接部106b上分离的状态下,其抵接部位在缆索125的中心线上彼此匹配,并且因此,被抵接部122b挤压的抵接件126的响应,即,释放连杆100的响应被最大化。而且,在该情形中,滑轮123到达缆索125的转向部。
因此,如从图27B至图27C的变化所示出的,当第二操作构件121的第二解锁操作进一步进行时,缆索125被滑轮123牵引同时从滑轮123上退卷。在该情形中,缆索125的牵引量基于在关于滑轮123的抵接件126侧和其终端125a侧上加倍的第二操作构件121的操作量,并且因此释放连杆100的枢转速度相对较快。
而且,如上所述,跟随第二操作构件121的第二解锁操作,与铰接轴91L结合成一体的凸轮34L通过释放连杆100抵抗涡卷弹簧35的偏置力而处于第二解锁操作中。
如上所述,第二操作构件121的操作角度(操作量)α与释放连杆105的运动量(枢转量)以及第二操作构件72的操作负荷之间的关系以和第一实施方式(参照图22)类似的方式获得。
如图25中所示,当铰接轴91R、连接轴92以及铰接轴91L通过第一操作构件71的第一解锁操作和连杆构件80一起枢转时,释放连杆100与它们一体地枢转。在该情形中,在上述的长孔101中的终端125b的运动被允许,并且释放连杆100的枢转不传递至第二操作构件121。
而且,当铰接轴91L、连接轴92以及铰接轴91R通过第二操作构件121的第二解锁操作和释放连杆100一起枢转时,连杆构件80与它们一体地枢转。在该情形中,在上述的长孔81中的销77的运动被允许,并且连杆构件80的枢转不传递至第一操作构件71。
这样,第一操作构件71和72中的一个的解锁操作抑制了第一操作构件71和第二操作构件72中的另一个的摆动。
如图24中所示,绕着铰接轴91L沿周向方向向上延伸的大致拱形的切换件102形成在释放连杆100的纵向方向中间部分中。切换件102的基部端部部分的外周表面具有作为绕着铰接轴91L形成的圆形第一凸轮表面的操作限制表面102a。而且,切换件102的末端部分的外周表面具有大致直线状的操作允许表面120b,与圆形部分相比,该操作允许表面102b朝向末端沿着操作限制表面102a朝向更靠内的内周侧形成。切换件102构成止动件机构110,止动件机构110在当座椅靠背处于就座区域中时第二操作构件72处于解锁操作中的情形下将座椅的后倒限制于定点返回位置(预定限制角度位置)。
换言之,同样如图28中所示,止动件机构110构造为具有可动凸缘8L、切换件102、止动件连杆112以及止动件连杆偏置构件113,止动件连杆112通过销111以可枢转的方式在切换件102的上方连接在下部板4L的后上部(即,位于后侧止动件4b的附近)。
止动件连杆112具有大致拱形的止动件片112a并且具有作为第二凸轮表面的大致凹湾状接合表面112b,止动件片112a由板材等形成并且绕着铰接轴91L大致沿着周向方向朝向可动凸缘8L延伸,接合表面112b朝着释放连杆100(切换件102)向下延伸。当绕着销111主要在图中的顺时针方向上枢转时,止动件连杆112的进一步的枢转随着接合表面112b抵靠切换件102的外周表面而被限制。
止动件连杆偏置构件113由扭转线圈弹簧等形成,并且止动件连杆偏置构件113的一个终端锁定至固定至下部板4L的销111,而另一个终端锁定至止动件片112a将止动件连杆112偏置至绕着销111沿图中的顺时针方向枢转的一侧。
这里,将对止动件机构110的操作进行描述。
在图29A中,第二操作构件72处于非操作状态并且释放连杆100保持于初始枢转位置。而且,座椅靠背在就座区域中相对地位于前倒侧的一边。在该情形中,被止动件连杆偏置构件113枢转偏置的止动件连杆112以接合表面112b抵靠切换件102的操作限制表面102a。因此,随着接合表面112b绕着铰接轴91L由操作限制表面102a相对地挤压至径向方向外侧,止动件连杆112引起止动件片112a接近铰接轴91L侧。与可动凸缘8L相比,止动件片112a的外周表面绕着铰接轴91L大致沿着周向方向设置于更靠内的内周侧上。
此外,相对于座椅,可动凸缘8L比止动件片112a的前端部更靠前,并且可动凸缘8L将止动件片112a向上打开。
如图29B中所示当第二操作构件72处于第二解锁操作状态下时,跟随释放连杆100沿图中的顺时针方向的枢转,切换件102的操作允许表面102b到达止动件连杆112的接合表面112b,即,切换件102的操作限制表面102a释放止动件连杆112的接合表面112b使得由止动件连杆偏置构件113枢转偏置的止动件连杆112的止动件的止动件片112a突出以阻挡可动凸缘8L的枢转轨迹。
因此,即使座椅靠背在该状态下将向后倾倒,该如图29C中所示该倾倒在可动凸缘8L抵靠止动件片112a的时刻被限制。在该情形中,座椅靠背设定于定点返回位置。
而且,跟随第二操作构件72的第二解锁操作以阻挡可动凸缘8L的枢转轨迹的方式突出的止动件片112a被跟随第二操作构件72的释放释放连杆100沿图中的逆时针方向枢转时运动至止动件片112a的操作限制表面102a再次挤压。这样,与可动凸缘8L相比,止动件片112a的外周表面绕着铰接轴91L大致沿着周向方向设置于更靠内的内周侧上。换言之,锁定操作凸轮34L的涡卷弹簧35的偏置力设定为充分大于止动件连杆偏置构件113的偏置力。
在图30A中,第二操作构件72处于非操作状态,并且释放连杆100保持于初始枢转位置。而且,座椅靠背在就座区域中相对地位于后倒侧的一边。在该情形中,可动凸缘8L定位在止动件片112a之上并且限制止动件连杆112绕着销111沿图中的顺时针方向的枢转。
如图30B中所示当第二操作构件72处于第二解锁操作状态下时,释放连杆100与止动件连杆112一起沿图中的顺时针方向枢转,止动件连杆112的枢转由被安装的可动凸缘8L进行限制。
因此,如图30C中所示,止动件片112a引起可动凸缘8L的枢转轨迹保持打开,并且座椅靠背向后倾倒直至可动凸缘8L抵靠后侧止动件4b,即,直至到达大倒位置。
如图25中所示即使第一操作构件71处于第一解锁操作状态下,释放连杆100沿图中的顺时针方向枢转。然而,在该情形中第一操作构件71的操作量相对较小,并且释放连杆100(切换件102)与止动件连杆112的接合表面112b在操作限制表面102a的范围内处于滑动接触。因此,不管座椅靠背的状态(就座区域或非就座区域),止动件连杆112的止动件片112a都不可动凸缘8L的枢转轨迹。换言之,在第一操作构件71的第一解锁操作状态下,座椅靠背能够在不被止动件机构110阻碍的情况下在调整区域中调整角度。
在图28中,以可枢转的方式置于靠背侧框架6a与锁定机构5L之间的中继环115具有在上前侧上沿径向方向延伸的挤压件115a以及在后侧沿径向方向延伸的缆索连接部115b。
挤压件115a布置在座椅靠背的前倒之时的可动凸缘8L的枢转轨迹上,并且,随着跟随座椅靠背的前倒而挤压件115a被可动凸缘8L挤压,中继环115一体地枢转。缆索连接部115b经由缆索(未示出)连接至上述滑动锁定装置。中继环115跟随座椅靠背朝前倒位置的倾倒而枢转,并释放滑动锁定装置。这样,座椅垫相对于车辆底板滑动地向前运动。
而且,图28中右下侧的涡卷弹簧116相对于上述的座椅垫沿前倒方向枢转偏置座椅靠背。涡卷弹簧116的外端部部分116a锁定至可动凸缘8L并且内端部部分116b锁定至固定凸缘7L。
中继环115和涡卷弹簧116也设置在座椅的相反侧。
如上文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了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1)、(3)和(5)至(14)以外,还可以实现以下的效果。
(1)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操作构件121的操作开始之前的阶段中,缆索125随着抵接件126被抵接部122b挤压而被牵引。释放连杆100枢转(运动)同时被缆索125牵引。这样,释放连杆100的枢转量基于与第二操作构件121的操作量相互关联的缆索125的牵引量,并且因此释放连杆100的枢转速度可以相对较慢。
在跟随缆索125绕着滑轮123卷绕时第二操作构件121的操作的阶段中,缆索125被滑轮123牵引同时从滑轮123上退卷。释放连杆100枢转(运动)同时被缆索125牵引。在该情形中,缆索125的牵引量基于在关于滑轮123的抵接件126侧和缆索125的终端75a侧上加倍的第二操作构件121的操作量,并且因此释放连杆100的枢转速度相对较快。
这样,通过使用设置在第二操作构件121侧等上的滑轮123的极为简单的构造,释放连杆100能够通过锁定机构5L等在第二操作构件121的操作位置的操作以最佳的变化率(枢转速度)运动(枢转)。
(2)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以集中的方式绕着其轴线布置的锁定机构5L和5R能够实现座椅靠背在调整区域中相对于座椅垫的倾倒以及座椅靠背相对于座椅垫倾倒至预定前倒位置的倾倒,并且能够进一步简化该结构。
(3)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操作构件121等的第二解锁操作状态下,止动件连杆112——止动件连杆112的接合表面112b从操作限制表面102a上释放——被止动件连杆偏置构件113偏置并且枢转以与座椅靠背的后倒方向相对应的可动凸缘8L的枢转轨迹。这样,座椅靠背的后倒方向的倾倒能够在抵靠可动凸缘8L的止动件连杆112的角度位置(预定限制角度位置)处被限制。
(4)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座椅靠背处于非就座区域时(处于沿后倒方向比预定角度位置更进一步地倾倒的状态下),即,当座椅靠背已经一定程度地处于后倒姿势并且因此被允许进一步地向后倾倒时,止动件连杆112不成功地阻挡可动凸缘8L的枢转轨迹的情况能够被可动凸缘8L阻碍。
(5)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在第一操作构件71的第一解锁操作状态下,接合表面112b仍抵靠操作限制表面102a。这样,在第一操作构件71的第一解锁操作状态下,以接合表面112b与操作限制表面102a滑动接触的止动件连杆112打开可动凸缘8L的枢转轨迹。因此,座椅靠背的倾倒不被止动件连杆112限制并且座椅靠背在调整区域中的角度位置的调整不受阻碍。
(6)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切换件102形成在连杆构件80中,也能够构成类似的止动件机构110。换言之,不管锁定机构的记忆功能是否存在,止动件机构都能够通过共享止动件连杆112等而构成。
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如下变化。
如图31中所示,记忆环150可以具有被省略的定点返回突出部63的第一解锁接合表面151。在该情形中,不管在座椅靠背前倒之时的角度位置,第一解锁接合表面151都继续相对于第一杆侧接合突出部46L运动直至到达前倒位置。当前倒通过向上拉座椅靠背而被释放时,第二构件20L与记忆环150一起向后旋转,并且在第一锁定接合表面65到达第一杆侧接合突出部46L的时刻第二构件20L与记忆环150一起的进一步的向后旋转被限制。换言之,不管在座椅靠背前倒之时的角度位置如何,座椅靠背都能够通过释放前倒而返回至记忆位置。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抵接件109与抵接部106b彼此抵靠并且它们的抵靠位置在缆索75的中心线上彼此匹配的正时(图21C中示出的状态)可以从第一杆31L至33L的外齿43与第二构件20L的内齿22的齿尖释放的正时偏移。例如,齿尖释放可以设定成在抵接件109与抵接部106b的抵接位置在缆索75的中心线上彼此匹配的正时之前的正时(例如,图21B中所示的状态)执行。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从释放连杆105的轴心到抵接件109与抵接部106b的抵接部位的距离L1可以设定成等于或长于从释放连杆105的轴心到滑轮107的轴心的距离L2。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由释放连杆105轴向地支撑以改变释放连杆105的速度的滑轮的数量不限。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从第二操作构件121的轴心到抵接件126与抵接部122b的抵接部位的距离可以设定成小于从第二操作构件121的轴心到滑轮123的轴心的距离。这样,例如与从第二操作构件121的轴心到滑轮123的轴心的距离等于从第二操作构件121的轴心到抵接件126与抵接部122b的抵接部位的距离的情形相比,相对于第二操作构件121的操作量释放连杆100的枢转量的变化率(枢转速度)能够以距离的比值作为乘数地增加,并且此外,可以提高释放连杆100的响应。
替代地,从第二操作构件121的轴心到抵接件126与抵接部122b的抵接部位的距离可以设定成等于或长于从第二操作构件121的轴心到滑轮123的轴心的距离。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由第二操作构件121轴向地支撑以改变释放连杆105的速度的滑轮的数量不限。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二操作构件121与铰接轴91L的连接结构仅为示例,而且,例如,从第二操作构件121延伸的缆索125的终端125b可以直接连接至铰接轴91L。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可以省略止动件机构110。
在每个实施方式中,以第二操作构件72和121的最大操作角度α2对相关技术的示例而言是常见的这一假设为依据而改变释放连杆100和105的枢转速度。相反,可以使释放连杆100和105的枢转速度改变为以使得,例如,比相关技术的示例中更大程度地减小第二操作构件72和121的最大操作角度。
在每个实施方式中,抵接件109和126可以模制成平面状并且抵接部106b和122b可以模制为朝向抵接件109和126凸出的弧形形状。替代地,所有的抵接件109和126以及抵接部106b和122b可以模制成平面状。
在每个实施方式中,如果第二操作构件72和121与释放连杆100和105之间的弯曲能够被吸收,则缆索75和125可以不容置在外筒T中。
在每个实施方式中,释放连杆100和105的枢转速度(运动速度)根据第二操作构件72和121的操作量(操作角α)在前面和后面的两个阶段中改变。然而,释放连杆100和105的枢转速度(运动速度)可以在三个或更多个阶段中改变。
在每个实施方式中,速度改变机构可以构造为具有齿轮机构、凸轮机构、连杆机构或上述机构的组合。
在每个实施方式中,通过记忆环60的定点返回突出部63实现的定点返回位置可以设定成通过其装置中的变化而实现的任何位置。然而,记忆位置设定等在座椅靠背的角度位置位于比定点返回位置更靠后的后倒侧时不起作用,并且因此,优选地,定点返回位置设定在例如比中立位置更靠后的后倒侧上。
在每个实施方式中,记忆环60的定点返回突出部63可以延伸至记忆环60的末端(分断的部分S)。
在每个实施方式中,如果允许弹性变形以减小直径,则记忆环60和150可以具有不带分断的部分S的联结的圆环状。
在每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操作构件71与铰接轴91R的连接机构仅为示例,并且,例如,第一操作构件71可以直接连接至铰接轴91R。
在每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操作构件71和第二操作构件72和121与铰接轴91R和91L之间的连接关系可以颠倒。
在每个实施方式中,座椅靠背的调整区域可以通过使第二构件20L(容置凹部23)的接合突出部24L与第一杆31L至33L的第一杆侧接合突出部46L接合而设定。换言之,与座椅靠背的调整区域的设定相关联的第二构件20L(容置凹部23)的接合突出部24L以及与记忆位置等的设定相关联的第一杆31L的第一杆侧接合突出部46L可以以不在记忆环60的沿轴向方向的位置处交叠的方式布置。
替代地,具有记忆功能的锁定机构5L可以不具有设定座椅靠背的调整区域的功能(接合突出部24L和枢转允许部61)。
在每个实施方式中,可以设置与锁定机构5R对称的结构来代替锁定机构5L。换言之,可以采用不具有记忆功能的锁定机构。
在每个实施方式中,可以设置与锁定机构5L对称的结构来代替锁定机构5R。换言之,可以将具有设定座椅靠背的调整区域的功能(接合突出部24L和枢转允许部61)的锁定机构5L以及记忆功能的锁定机构5L以相同的方式采用为左部锁定机构和右部锁定机构。
在每个实施方式中,锁定机构5L的杆的数量可以为至少等于二的任何数量,并且,可以根据所需的锁定强度、全记忆范围等采用任何恰当的数量。而且,所有的多个杆可以具有相同形状或不同形状。此外,多个杆可以不以相等的角度间隔布置,并且它们的运动方向可以不完全与铰接轴91L的径向方向相一致。
在每个实施方式中,锁定机构5R的杆的数量可以为任意的,并且,可以根据所需的锁定强度、全记忆范围等采用任何恰当的数量。而且,所有的多个杆可以具有相同形状或不同形状。此外,多个杆可以不以相等的角度间隔布置,并且它们的运动方向可以不完全与铰接轴91R的径向方向相一致。
而且,多个杆中的一个可以连接至凸轮34R以与凸轮34R的解锁操作协作/联动,并且其他的杆可经由恰当的连接构件与凸轮34R的解锁操作协作。
在每个实施方式中,如果单个锁定机构5L的座椅靠背的至少调整区域被包含在内,则单个锁定机构5R的座椅靠背的调整区域可以有所不同。即使在该情形中,锁定机构5R被操作以跟随锁定机构5L,并且因此记忆位置的设定和调整区域的设定均可整体上通过该装置而获得。然而,优选的是,锁定机构5L和5R(接合突出部24L和接合突出部24R)彼此一起工作以便在考虑强度时对调整区域进行设定。
在每个实施方式中,下部板4L和4R可以一体地形成在对应的第一构件10L和10R中。类似地,两个靠背侧框架6a均可以一体地形成在相应的第二构件20L和20R中。
在每个实施方式中,锁定机构5L的第一构件10L和第二构件20L与座椅垫侧(下部板4L)和座椅垫侧(靠背侧框架6a)之间的固定关系可以颠倒。类似地,锁定机构5R的第一构件10R和第二构件20R与座椅垫侧(下部板4R)和座椅垫侧(靠背侧框架6a)之间的固定关系可以颠倒。
在每个实施方式中,两个铰接轴91L和91R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与连接轴92一体成形。
在每个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省略第一操作构件71并且切换第二操作构件72和121的操作量而执行第一解锁操作和第二解锁操作。
在每个实施方式中,第二操作构件72和121可以布置在座椅垫后部部分中(后部座椅侧的脚部)。
在此公开的实施方式可以采用于不包括步入式机构的车辆座椅设备中。
在此公开的实施方式可以应用于其他的座椅调整机构,例如车辆座椅滑动设备和升降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的模式、原理和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在前面的说明中被描述。然而,旨在被保护的本实用新型不理解为限于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此外,在本文中描述的实施方式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的情况下,可以由他人做出变型和修改。因此,明确打算将落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所有的这些变型、修改和等同物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中。

Claims (6)

1.一种车辆座椅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入侧构件,所述输入侧构件执行操作输入;
输出侧构件,所述输出侧构件基于所述输入侧构件的操作而运动以操作座椅调整机构;以及
速度改变机构(Mv),所述速度改变机构(Mv)根据所述输入侧构件的操作位置而改变所述输出侧构件的运动量相对于所述输入侧构件的操作量的变化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操作装置,
其中,所述速度改变机构包括:
基部构件,所述基部构件轴向地支撑所述输出侧构件;
滑轮(107),所述滑轮(107)由所述输出侧构件轴向地支撑;
抵接部(106b),所述抵接部(106b)设置在所述输出侧构件中;
缆索(75),所述缆索(75)由所述滑轮悬挂以便转向,所述缆索的一个终端锁定至所述输入侧构件并且所述缆索的另一终端锁定至所述基部构件;以及
抵接件(106),所述抵接件(106)固定至所述缆索的从所述滑轮朝向所述输入侧构件延伸的部分、并且能够响应于所述输入侧构件的操作量的增大而抵靠所述抵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操作装置,
其中,所述速度改变机构包括:
基部构件,所述基部构件轴向地支撑所述输入侧构件;
滑轮(107),所述滑轮(107)由所述输入侧构件轴向地支撑;
抵接部(106b),所述抵接部(106b)设置在所述输入侧构件中;
缆索(75),所述缆索(75)转向以便能够响应于所述输入侧构件的操作量的增大而绕着所述滑轮卷绕,所述缆索的一个终端锁定至所述输出侧构件并且所述缆索的另一终端锁定至所述基部构件;以及
抵接件(106),所述抵接件(106)固定至所述缆索的从所述滑轮朝向所述输出侧构件延伸的部分,所述抵接件(106)抵接所述抵接部,并且抵接件(106)能够响应于所述输入侧构件的操作量的增大而从所述抵接部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辆座椅操作装置,
其中,所述抵接部和所述抵接件中的一者模制成具有朝向另一者凸出的弧形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座椅操作装置,
其中,从所述输出侧构件的轴心至所述抵接部与所述抵接件的抵接部位的距离设定成短于从所述输出侧构件的轴心至所述滑轮的轴心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操作装置,
其中,所述座椅调整机构包括:
第一构件(10L),所述第一构件(10L)固定至座椅垫侧和座椅靠背侧中的一者;
第二构件(20L),所述第二构件(20L)固定至所述座椅垫侧和所述座椅靠背侧中的另一者并且由所述第一构件以可枢转方式支撑;
杆(31L、32L、33L),所述杆(31L、32L、33L)的径向方向运动由形成在所述第一构件中的引导槽(15)引导,所述杆具有能够与设置在所述第二构件中的内齿(22)接合和脱离的外齿(43);
凸轮(34L),所述凸轮(34L)以可枢转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一构件中,所述凸轮(34L)在沿一个方向枢转的解锁操作状态中通过将所述杆牵引至径向方向内侧而释放所述外齿与所述内齿之间的接合,并且所述凸轮(34L)在沿另一方向枢转的锁定操作状态中通过将所述杆挤压至径向方向外侧而使所述外齿与所述内齿接合;
偏置构件(35),所述偏置构件(35)朝向锁定操作侧枢转偏置所述凸轮;
作为所述输入侧构件的操作构件,所述操作构件在所述解锁操作状态中经由所述输出侧构件而促使所述凸轮抵抗所述偏执构件的偏置力而枢转至解锁操作侧;以及
记忆环(60),所述记忆环(60)在直径减小的弹性变形状态下以可枢转方式设置在与所述内齿同轴地形成在所述第二构件中的容置凹部(23)中,
所述记忆环具有第一解锁接合表面(62)和第一锁定接合表面(65),所述第一解锁接合表面(62)形成在所述记忆环的内周表面上并且与设置在所述杆中的杆侧接合突出部(46L)接合使得所述杆的外齿不能够与所述内齿接合,所述第一锁定接合表面(65)与所述第一解锁接合表面在周向方向上相邻,所述第一锁定接合表面(65)形成在所述内周表面上,并且所述第一锁定接合表面(65)释放所述杆侧接合突出部使得所述杆的外齿能够与所述内齿接合,
在作为所述解锁操作的第一解锁操作的状态下,所述记忆环与被牵引至径向方向内侧的所述杆的杆侧接合突出部、在所述第一解锁接合表面与所述第一锁定接合表面的边界位置处在径向方向上半接合,以限制所述杆侧接合突出部从所述第一锁定接合表面朝向所述第一解锁接合表面升起,从而在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二构件的相对枢转期间所述记忆环与所述第一构件一体地枢转,
在作为所述解锁操作的第二解锁操作的状态下,所述记忆环通过释放与所述杆侧接合突出部的径向方向接合而允许所述杆侧接合突出部从所述第一锁定接合表面朝向所述第一解锁接合表面升起,以及,在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二构件的与所述座椅靠背的前倒相对应的相对枢转期间所述记忆环与所述第二构件一体地枢转。
CN201420136405.3U 2013-03-22 2014-03-24 车辆座椅操作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6655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59885 2013-03-22
JP2013059885A JP6115224B2 (ja) 2013-03-22 2013-03-22 車両用シート操作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66555U true CN203766555U (zh) 2014-08-13

Family

ID=50235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36405.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66555U (zh) 2013-03-22 2014-03-24 车辆座椅操作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205766B2 (zh)
EP (1) EP2783909B1 (zh)
JP (1) JP6115224B2 (zh)
CN (1) CN203766555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80124A (zh) * 2014-10-03 2016-04-13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手动的上部座椅靠背支撑件
CN107097694A (zh) * 2016-01-19 2017-08-29 康斯博格内部系统二号股份有限公司 座椅控制系统
CN107364452A (zh) * 2016-04-21 2017-11-21 波马公司 通过架空缆索的运送设施和方法
CN107364369A (zh) * 2017-07-24 2017-11-21 延锋安道拓座椅有限公司 具有调角器过载保护功能的汽车座椅骨架
CN107757430A (zh) * 2016-08-23 2018-03-06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靠背组件以及机动车
CN108146309A (zh) * 2016-12-06 2018-06-12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用于体育场式座椅缓冲垫收起定位的惯性止动连接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95810B2 (ja) * 2012-10-23 2016-03-30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US9623774B2 (en) * 2013-03-22 2017-04-18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Seat reclining device for vehicles
US9969302B2 (en) * 2015-09-11 2018-05-15 Shiroki Corporation Walk-in seat
US9834117B2 (en) 2015-10-06 2017-12-0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Release mechanism for a reclining vehicle seat
DE102016115267B4 (de) * 2016-08-17 2023-07-06 Grammer Aktiengesellschaft Vorrichtung zum Einstellen einer Rückenlehnenneigung und Verfahren zur Montage der Vorrichtung
JP7067113B2 (ja) * 2018-02-26 2022-05-16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JP6760329B2 (ja) * 2018-05-09 2020-09-23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32214B4 (de) * 1999-07-09 2011-12-29 Lear Corp. Fahrzeugsitz
DE60235308D1 (de) * 2001-08-01 2010-03-25 Ts Tech Co Ltd Anhebbarer und verschiebbarer Klappsitz für Kraftfahrzeug und mit entsprechendem Fahrzeugboden
JP4091370B2 (ja) 2002-07-16 2008-05-28 シロキ工業株式会社 ウォークインシート
US7252320B2 (en) * 2004-09-16 2007-08-07 Ts Tech Co., Ltd. Foldable and storable seat for vehicle
US7201425B2 (en) * 2004-09-17 2007-04-10 Ts Tech Co., Ltd. Foldable and storable seat for vehicle
US7614701B2 (en) * 2004-09-21 2009-11-10 Schukra Of North America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te release actuating system
EP1705056A3 (en) * 2005-03-25 2008-02-06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Seat apparatus having a retractable seat
DE202005013621U1 (de) * 2005-08-30 2007-01-11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Coburg Betätigungselement für eine Zugseil getriebene Vorrichtung sowie Lordosenstütze
JP4494314B2 (ja) * 2005-08-30 2010-06-30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シート装置
DE602006019181D1 (de) * 2005-09-20 2011-02-10 Mazda Motor Vorrichtung für Kraftfahrzeugsitze
JP2007144131A (ja) 2005-11-07 2007-06-14 Aisin Seiki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DE102005059473B4 (de) * 2005-12-13 2008-03-06 Faurecia Autositze Gmbh Kraftfahrzeugsitz
JP5193554B2 (ja) * 2007-10-09 2013-05-08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JP5207791B2 (ja) * 2008-03-24 2013-06-12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車両用格納シート
US8287024B2 (en) * 2008-03-24 2012-10-16 Ts Tech Co., Ltd. Seat locking device and stowable vehicle seat
CN101970260B (zh) * 2008-03-26 2013-11-13 东京座椅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车用收起座椅
JP5422943B2 (ja) * 2008-08-29 2014-02-19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JP5495205B2 (ja) * 2009-12-09 2014-05-21 タカラベルモント株式会社 医療用診察椅子
CA2817403C (en) * 2010-11-09 2017-01-31 Tever Technik Vertriebs- Und Beteiligungs-Gmbh & Co. Beratungs Kg Height-adjustable pedestal
JP5641227B2 (ja) * 2011-01-14 2014-12-17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及びシート装置
EP2664490A4 (en) * 2011-01-14 2018-02-21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Seat reclining device and seat device
JP5821650B2 (ja) * 2012-01-19 2015-11-24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80124A (zh) * 2014-10-03 2016-04-13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手动的上部座椅靠背支撑件
CN105480124B (zh) * 2014-10-03 2019-07-19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手动的上部座椅靠背支撑件
CN107097694A (zh) * 2016-01-19 2017-08-29 康斯博格内部系统二号股份有限公司 座椅控制系统
CN107097694B (zh) * 2016-01-19 2020-10-02 康斯博格内部系统二号股份有限公司 座椅控制系统和用于车辆的座椅组件
CN107364452A (zh) * 2016-04-21 2017-11-21 波马公司 通过架空缆索的运送设施和方法
CN107757430A (zh) * 2016-08-23 2018-03-06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靠背组件以及机动车
CN107757430B (zh) * 2016-08-23 2020-11-10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靠背组件以及机动车
CN108146309A (zh) * 2016-12-06 2018-06-12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用于体育场式座椅缓冲垫收起定位的惯性止动连接件
CN108146309B (zh) * 2016-12-06 2022-03-01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用于体育场式座椅缓冲垫收起定位的惯性止动连接件
CN107364369A (zh) * 2017-07-24 2017-11-21 延锋安道拓座椅有限公司 具有调角器过载保护功能的汽车座椅骨架
CN107364369B (zh) * 2017-07-24 2019-05-24 延锋安道拓座椅有限公司 具有调角器过载保护功能的汽车座椅骨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284983A1 (en) 2014-09-25
EP2783909A1 (en) 2014-10-01
EP2783909B1 (en) 2015-11-18
JP6115224B2 (ja) 2017-04-19
US9205766B2 (en) 2015-12-08
JP2014184782A (ja) 2014-10-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66555U (zh) 车辆座椅操作装置
JP6089848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CN102596140B (zh) 轮椅以及床
CN102398535B (zh) 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
CN201123561Y (zh) 椅子结构
CN203186146U (zh) 脚垫装置
CN102009606B (zh) 儿童安全座椅
CN103978918A (zh) 车辆座椅
CN103042952B (zh) 车辆座椅
JP2015527146A (ja) 調整可能なバックレスト及びシートを備えた椅子
NO20063970L (no) Seteanording
KR20120011317A (ko) 차량용 차일드 시트
CN104228691A (zh) 车辆用行李室构造
US8720994B2 (en) System for adjust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between two furniture parts
CN103661688A (zh) 自行车立管调整装置
KR20130035165A (ko) 요동 베드
CN103716495B (zh) 图像读取设备
KR101672965B1 (ko) 헤드레스트 이동장치
US7681948B2 (en) Automotive seat
AU680342B2 (en) Chair
US20200196764A1 (en) Chair
KR20050063665A (ko) 승용물용 시트
CN115429559A (zh) 轮椅以及轮椅的行走方法
KR20050030302A (ko) 차량 시트 리클라이너
US10761555B2 (en) Shifting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13

Termination date: 202103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