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59387U - 一种背光模组的遮光装置和显示面板的检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光模组的遮光装置和显示面板的检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59387U
CN203759387U CN201420068277.3U CN201420068277U CN203759387U CN 203759387 U CN203759387 U CN 203759387U CN 201420068277 U CN201420068277 U CN 201420068277U CN 203759387 U CN203759387 U CN 2037593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light module
shading element
shade
display panel
exiting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6827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辉
刘俊国
郑康
孟令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06827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593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593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5938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的遮光装置和显示面板的检测系统,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其可解决现有的对液晶显示面板进行光学和电学等方面的测试时存在的检测数据不够精确,检测过程较繁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的遮光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用于遮住背光模组的部分光亮区域的遮光元件,遮光元件设于背光模组的出光面外,能够在平行于背光模组出光面的方向上移动。本实用新型的显示面板的检测系统包括背光模组和上述背光模组的遮光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使显示面板的检测结果更准确且能简化检测过程。

Description

一种背光模组的遮光装置和显示面板的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背光模组的遮光装置和显示面板的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以其优良的品质而获广泛应用,其包括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两个部分。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背光模组对液晶显示面板进行光学和电学等方面的测试。现有技术中一般根据液晶显示面板的大小相应地选择背光模组的大小来完成上述测试。对显示面板进行检测时,如果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的尺寸不完全一致时,比如背光源大于显示面板尺寸,则显示面板的周边有亮光;背光源小于显示面板尺寸,则需来回移动显示面板才能完成检测。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技术中使用背光模组对液晶显示面板进行检测时,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的尺寸不完全一致时会对显示面板的检测结果带来不良影响,从而导致光学及电学参数的测试数据不够精确。另外,检测过程中当显示面板尺寸大小变化时,则需要相应尺寸大小的背光模组来进行匹配,背光模组无法实现通用,这样就需要预先准备多个不同尺寸大小的背光模组,由此导致检测过程也较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包括,针对现有技术中对液晶显示面板进行光学和电学等方面的测试时存在的检测数据不够精确,检测过程也较繁琐的问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的遮光装置和显示装置的检测系统,其能够使检测结果较准确且能简化检测过程。
解决本实用新型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背光模组的遮光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用于遮住背光模组的部分亮光区域的遮光元件,遮光元件设于背光模组的出光面外,能够在平行于背光模组出光面的方向上移动。
优选的是,所述遮光装置包括一个第一遮光元件,所述第一遮光元件的相邻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经过第一遮光元件内部的夹角为270度,且所述第一遮光元件相邻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在背光模组的出光面上的投影分别与背光模组的对应侧边平行或重合。
优选的是,所述遮光装置包括设置于背光模组出光面外侧不同平面内的且与背光模组出光面平行的第二遮光元件和第三遮光元件,第二遮光元件的第一侧边与第三遮光元件的第一侧边在背光模组的出光面上的投影分别与背光模组的对应侧边平行或重合,且两侧边的投影在不经过所述第二遮光元件的投影内部和所述第三遮光元件的投影内部的夹角为90度。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遮光装置还包括一个设置于背光模组出光面外侧且与背光模组出光面平行的第四遮光元件,其与第三遮光元件位于不同平面,且第四遮光元件的第一侧边与第二遮光元件的第一侧边在背光模组的出光面上的投影平行且相对。
优选的是,各所述遮光元件为遮光板。
优选的是,所述遮光装置还包括运动单元,所述运动单元用于驱动各所述遮光元件的移动。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遮光装置还包括用于感应显示面板边缘的传感器单元以及用于控制运动单元的控制器。
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多个用于感应显示面板的传感器,各传感器设于各所述遮光元件靠近显示面板的边缘处。
再优选的是,所述传感器是光感传感器或红外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的遮光装置,通过移动设于背光模组出光面外的遮光元件,从而遮住背光模组的部分亮光区域,进而使得未被遮住的背光模组的亮光区域的大小和待检测的显示面板的尺寸相适应,有效地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当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尺寸不一致时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使得对显示面板的检测结果更准确,也简化了检测过程。
解决本实用新型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显示面板的检测系统,其包括背光模组和上述背光模组的遮光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显示面板的检测系统包括上述背光模组的遮光装置,由此对显示面板进行检测时操作更方便,检测结果也更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背光模组的遮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遮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遮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第一遮光元件;11、第一遮光元件的第一侧边;12、第一遮光元件的第二侧边;2、第二遮光元件;21、第二遮光元件的第一侧边;3、第三遮光元件;31、第三遮光元件的第一侧边;4、显示面板;5、传感器;6、背光模组;7、第四遮光元件;71、第四遮光元件的第一侧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的遮光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用于遮住背光模组的部分亮光区域的遮光元件,遮光元件设于背光模组的出光面外,能够在平行于背光模组出光面的方向上移动。本实施例的遮光装置可通过移动遮光元件以遮住背光模组的部分亮光区域,从而使背光模组的未被遮住的亮光区域与待检测的显示面板的尺寸相一致。本实施例以检测显示面板为例,显然也可以对其他的基板进行检测。
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4为长方形,放置时使其两条侧边和背光模组6的两条侧边重合(即将显示面板4放在背光模组6的一个“角”上),之所以如此放置显示面板4和背光模组6,是因为此种情形下可以使用一个遮光元件即可满足背光模组6的未被遮住亮光的区域和显示面板4的尺寸大小相适应的要求。即优选的,第一遮光元件1的相邻的第一遮光元件的第一侧边11与第一遮光元件的第二侧边12相互垂直,也即第一遮光元件1的两个相邻侧边11、12经过第一遮光元件1内部的夹角为270度,且所述第一遮光元件1相邻的所述第一侧边11和第二侧边12在背光模组的出光面上的投影分别与背光模组的对应侧边平行或重合;也就是说,第一遮光元件1优选是一个大板被“切掉”一个矩形后的形状。制作第一遮光元件1时,可把第一遮光元件1做成如图1所示L型的形状,但显然第一遮光元件1的形状不限于L型的形状。
通过水平和上下移动第一遮光元件1,使第一遮光元件的第一侧边11和第一遮光元件的第二侧边12与显示面板4的两个侧边相重合,从而使得背光模组6的未被遮住亮光的区域和显示面板4的大小相一致,进而使得对显示面板4的检测更方便,也能保证较为准确的检测结果。
优选的,如图2所示,显示面板4为长方形,放置时使其两条侧边和背光模组6的两条侧边重合。所述遮光装置包括设置于背光模组6出光面外侧不同平面内的且与背光模组6出光面平行的第二遮光元件2和第三遮光元件3,第二遮光元件的第一侧边21与第三遮光元件3的第一侧边31在背光模组6的出光面上的投影分别与背光模组的对应侧边平行或重合,且两侧边的投影在不经过第二遮光元件2的投影内部和第三遮光元件3的投影内部的夹角为90度。制作时,第二遮光元件2和第三遮光元件3可以做成长条形。
具体地,通过分别移动第二遮光元件2,使第二遮光元件的第一侧边21和显示面板4的一个侧边重合,通过移动第三遮光元件3,使第三遮光元件的第一侧边31和显示面板4的另一个侧边重合,由此使得背光模组6的未被遮住亮光的区域和显示面板4的大小、形状保持一致。附图2中的箭头示出了各遮光元件的移动方向。
进一步优选的,如图3所示,所述遮光装置还包括一个第四遮光元件7,其形状可以为长条形,第四遮光元件7与第三遮光元件3位于不同平面,且在背光模组6的出光面上,第四遮光元件的第一侧边71的投影和第二遮光元件的第一侧边21的投影平行且相对。此种情形下,放置显示面板4时,其两个侧边不需要和背光模组6的两个侧边重合,可只保持显示面板4的底边和背光模组6的底边重合即可,通过移动第二遮光元件2、第三遮光元件3和第四遮光元件7以使背光模组6的未被遮住亮光的区域和显示面板4的大小保持一致,各遮光元件的移动方向如附图3中的箭头方向所示。
优选的,上述各遮光元件为遮光板,便于制作。
优选的,遮光装置还包括运动单元(附图中未示出),运动单元用于驱动各遮光元件的移动。运动单元可以采用已知的技术(例如导轨、气缸或卷轴机构等),在此不再详述。
包括了运动单元的遮光装置,其能够自动移动各遮光元件,从而遮光装置的自动化程度提高,进而提高了检测显示面板的效率。
进一步优选的,遮光装置还包括传感器单元和控制器。其中,传感单元与控制器连接,通过软件控制对控制器设置一定参数,使得传感单元在感应到显示面板4的边缘时,控制器控制运动单元停止移动遮光元件,从而使得检测过程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检测显示面板的效率。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多个用于检测显示面板的传感器5,各传感器5设于各所述遮光元件靠近显示面板4的边缘上以便于在检测中感应到显示面板4的边缘处。
再优选地是,传感器5为光感传感器。
当各遮光元件的边缘移动到显示面板4的边缘时,光感传感器的光学通路发生变化,从而感应到显示面板4,感应显示面板4的信号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发出的停止运动的信号,控制运动单元停止移动遮光元件。
或者,优选的,传感器5为红外传感器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使用测距传感器或接触式传感器等类型的传感器替代上述传感器,在此不再详述。
显然,还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本实施例中的遮光装置,通过移动各遮光元件也可实现对显示面板4的部分区域的检测。
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遮光装置,通过移动设于背光模组出光面外的遮光元件,从而遮住背光模组6的部分亮光区域,进而使得未被遮住的背光模组6的亮光区域的大小和待检测的显示面板4的尺寸相适应,有效地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当背光模组6和显示面板4尺寸不一致时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使得对显示面板4的检测结果更准确,也简化了检测过程。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检测系统,其包括背光模组和上述背光模组的遮光装置,当然还包括其他的如电源单元等已知的结构,在此不再详述。
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检测系统包括实施例1中的背光模组的遮光装置,由此对显示面板进行检测时操作更方便,检测结果也更准确。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模组的遮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用于遮住背光模组的部分亮光区域的遮光元件,遮光元件设于背光模组的出光面外,能够在平行于背光模组出光面的方向上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的遮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装置包括一个第一遮光元件,所述第一遮光元件相邻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经过所述第一遮光元件内部的夹角为270度,且所述第一遮光元件相邻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在背光模组的出光面上的投影分别与背光模组的对应侧边平行或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的遮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装置包括设置于背光模组出光面外侧不同平面内的且与背光模组出光面平行的第二遮光元件和第三遮光元件,第二遮光元件的第一侧边与第三遮光元件的第一侧边在背光模组的出光面上的投影分别与背光模组的对应侧边平行或重合,且两侧边的投影在不经过所述第二遮光元件的投影内部和所述第三遮光元件的投影内部的夹角为90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的遮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装置还包括一个设置于背光模组出光面外侧且与背光模组出光面平行的第四遮光元件,其与所述第三遮光元件位于不同平面,且第四遮光元件的第一侧边与第二遮光元件的第一侧边在背光模组的出光面上投影平行且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的遮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遮光元件为遮光板。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的遮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装置还包括运动单元,用于驱动各所述遮光元件的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的遮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装置还包括用于感应显示面板边缘的传感器单元以及用于控制运动单元的控制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的遮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多个用于感应显示面板的传感器,各传感器设于各所述遮光元件靠近显示面板的边缘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的遮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是光感传感器或红外传感器。
10.一种显示面板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光模组和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的遮光装置。
CN201420068277.3U 2014-02-17 2014-02-17 一种背光模组的遮光装置和显示面板的检测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593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68277.3U CN203759387U (zh) 2014-02-17 2014-02-17 一种背光模组的遮光装置和显示面板的检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68277.3U CN203759387U (zh) 2014-02-17 2014-02-17 一种背光模组的遮光装置和显示面板的检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59387U true CN203759387U (zh) 2014-08-06

Family

ID=51254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68277.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59387U (zh) 2014-02-17 2014-02-17 一种背光模组的遮光装置和显示面板的检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59387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26250A (zh) * 2017-10-27 2018-02-23 昆山精讯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遮光装置
CN108363226A (zh) * 2018-03-30 2018-08-03 蚌埠国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ips屏贴片后测试用背光箱
CN108414197A (zh) * 2018-03-08 2018-08-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面板点灯测试装置
WO2020019584A1 (zh) * 2018-07-25 2020-01-30 鲁周波 测试灯箱的遮光机构
WO2022027820A1 (zh) * 2020-08-03 2022-02-10 深圳回收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显示装置显示效果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26250A (zh) * 2017-10-27 2018-02-23 昆山精讯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遮光装置
CN108414197A (zh) * 2018-03-08 2018-08-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面板点灯测试装置
CN108363226A (zh) * 2018-03-30 2018-08-03 蚌埠国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ips屏贴片后测试用背光箱
WO2020019584A1 (zh) * 2018-07-25 2020-01-30 鲁周波 测试灯箱的遮光机构
WO2022027820A1 (zh) * 2020-08-03 2022-02-10 深圳回收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显示装置显示效果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59387U (zh) 一种背光模组的遮光装置和显示面板的检测系统
CN204758967U (zh) 点灯检测装置
CN104777943A (zh) 触控显示装置
CN203349851U (zh) 自动化测试夹具
CN103616167B (zh) 一种背光源发光均匀性自动检测系统
CN103324362A (zh) 一种阵列基板、光学式触摸屏和显示装置
KR20170030074A (ko) 액정 스크린 및 이동 단말기
CN102929452A (zh) 超声传感触摸屏
CN103558946A (zh) 触控结构、液晶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203606597U (zh) 一种背光模组、液晶显示装置及贴附遮光胶带的机器
CN102236474B (zh) 光学式触控装置
CN108414197A (zh) 一种面板点灯测试装置
CN203365348U (zh) 玻璃检测装置
CN203204265U (zh) 平板受取机台及对位精度检测设备
CN203465697U (zh) 一种阵列基板、光学式触摸屏和显示装置
CN202814348U (zh) 玻璃边缘测量装置
CN203759678U (zh) 一种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207923060U (zh) 一种2d光学表面尺寸检测仪及光学表面尺寸检测系统
CN101770318A (zh) 具有立体结构反光条的触摸电子白板装置
CN202939385U (zh) 测试模组角度装置
CN102122221B (zh) 光学式触摸屏、显示装置
CN105573562A (zh) 光学触控模块及其触控侦测方法
CN204440639U (zh) 一种高效的遥控器质量检验装置
CN104317081A (zh) 一种点灯设备
CN105162927B (zh) 多个投影图像的对位方法、投影显示模块及移动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06

Termination date: 2022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