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37809U - 一种短管冲孔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短管冲孔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37809U
CN203737809U CN201420028869.2U CN201420028869U CN203737809U CN 203737809 U CN203737809 U CN 203737809U CN 201420028869 U CN201420028869 U CN 201420028869U CN 203737809 U CN203737809 U CN 2037378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rt tube
transshipment acitivity
frame
punching
transh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2886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02886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378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378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3780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短管冲孔设备,该短管冲孔设备包括用于导入短管的进料机构、用于对所述短管进行冲孔的冲孔机构、用于取出所述进料机构中的短管的第一转运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一转运机构取出的短管传递给所述冲孔机构的第二转运机构;所述第一转运机构设置在所述进料机构的一侧,所述第一转运机构夹持所述短管的一端并将所述短管的另一端向所述第二转运机构伸出,所述第二转运机构与所述冲孔机构相对设置。本实用新型的短管冲孔设备效率高,人力成本小。

Description

一种短管冲孔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短管加工,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对短管箱的短管进行冲孔的短管冲孔设备。
背景技术
由于很多短管都是需要先冲孔才能用于装配的,本实用新型中的短管是指长度800mm以下各种材质、管形的管。现有的方案中一般通过人工将需要冲孔的一端插入冲孔设备中,在一个面完成冲孔后再手动转动另一个面进行冲孔,这样的方案生产效率低下,而且需要大量的人力来控制短管及操作设备,非常不便,也大大提高了所消耗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效率高,人力成本小的短管冲孔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短管冲孔设备,包括用于导入短管的进料机构、用于对所述短管进行冲孔的冲孔机构、用于取出所述进料机构中的短管的第一转运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一转运机构取出的短管传递给所述冲孔机构的第二转运机构;
所述第一转运机构设置在所述进料机构的一侧,所述第一转运机构夹持所述短管的一端并将所述短管的另一端向所述第二转运机构伸出,所述第二转运机构与所述冲孔机构相对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短管冲孔设备中,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进料机架、用于通过皮带带动所述短管的皮带传输装置、用于防止短管脱落的阻挡件、用于检测所述皮带传输装置的传输方向的末端是否有短管的第一传感器及用于在所述皮带传输装置的末端存在短管时将短管从所述皮带传输装置的侧部推出的进料推出气缸;
所述皮带传输装置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进料机架上,所述阻挡件、第一传感器和进料推出气缸分别安装在所述进料机架上,所述第一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皮带上方。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短管冲孔设备中,所述进料机架上固定有用于拨动所述短管的拨平结构,所述拨平结构设置在所述皮带上方,当所述短管通过任意一面水平放置于所述皮带上时的高度的最大值大于最小值时,所述拨平结构的最下端距所述皮带的距离大于所述最小值,且小于所述最大值。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短管冲孔设备中,所述进料机构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短管位置的限位件和用于安装所述限位件的安装件,所述安装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进料机架上,所述限位件竖直设置且与所述皮带传输装置的传输方向平行;所述短管置于限位件的一侧,所述进料推出气缸位于所述限位件的另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短管冲孔设备中,所述皮带传输装置的起始端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斜杆,所述斜杆固定安装在所述进料机架上;
所述短管冲孔设备还包括储料机构,所述储料机构包括用于储料的储料框、和用于带动所述储料框的驱动装置;
所述储料框包括底板和竖直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两个侧板,每个所述侧板上竖直设置有多个凸起,每一侧板上的一个凸起与另一侧板上的另一凸起相对,所述短管架设于两个所述侧板上且架设于所述侧板上的一端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凸起之间;两个侧板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斜杆之间的距离;
所述驱动机构将所述储料框带动至所述斜杆之间并使所述短管与所述斜杆相接,带动所述储料框向下运动使所述凸起的最高处低于所述斜杆后将所述储料框带离所述斜杆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短管冲孔设备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有滑轨的储料底座、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滑轨上的储料安装板、用于水平推动所述储料安装板的水平气缸和用于竖直推动所述储料框的竖直气缸,所述水平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储料底座上,所述竖直气缸固定在所述储料安装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短管冲孔设备中,所述冲孔机构上设置有多个依次排列、用于固定短管并对所述短管进行冲孔的冲孔组件,所述第二转运机构包括第二转运安装座、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转运安装座上的第二转运机架、用于夹持所述短管一端的第二夹持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转运机架水平运动的第二转运驱动装置及用于将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向所述冲孔组件或第一转运机构水平伸出的第二转运推出气缸;所述第二转运机架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的运动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包括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转运机架上的第二连接件及用于夹持所述短管的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第二夹持件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转运机架受所述第二转运驱动装置带动使靠近所述进料机构的一个第二夹持组件与所述第一转运机构相对后推出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第二夹持组件获取所述短管后将所述短管远离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的一端传递给所述冲孔组件进行冲孔;靠近所述进料机构的一个第二夹持组件受驱动以获取下一个短管,与靠近所述进料机构的一个第二夹持组件相邻的第二夹持组件受驱动以获取所述冲孔组件固定的短管,同时第二夹持件转动第一预设角度后将短管传递给下一个冲孔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短管冲孔设备中,所述冲孔组件包括用于套装所述短管的内模、用于固定安装所述内模的内模座和用于冲孔的冲头,所述内模与所述短管相匹配,所述冲头固定安装在所述内模上方;所述内模内设置有用于积存冲孔废料的空腔且所述内模的上端面设置有预留孔,所述预留孔与所述冲头对应,所述内模的下端面还设置有用于漏出废料的漏出孔,所述漏出孔与所述预留孔错开设置;所述内模还设置有用于与气管相连的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与所述空腔相通。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短管冲孔设备中,所述冲孔机构还包括用于推出套装在所述内模上的短管的推出件,所述推出件与所述内模分别置于所述内模座的两侧,所述内模座上设置有推出孔,所述推出件可滑动地插装在所述推出孔内,且与所述内模相贴。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短管冲孔设备中,所述短管冲孔设备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短管水平转动180度的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运机构与所述冲孔机构之间,所述转向机构包括转向机架、安装在所述转向机架上的转向安装座和用于夹取短管的转向夹组件,所述转向夹组件与所述转向安装座转动连接;
所述转向夹组件转动所述短管后将所述短管传递给冲孔组件或第二夹持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短管冲孔设备中,所述短管冲孔设备还包括用于判断所述短管的待冲孔面是否为预设面的判断模块,所述判断模块与所述第一转运机构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转运机构将取出的所述短管传递至所述判断模块,当所述短管的待冲孔面是预设面时,所述第一转运机构将所述短管传递至所述第二转运机构,否则所述第一转运机构将所述短管绕短管的轴向方向转动第二预设角度后将所述短管传递至所述第二转运机构或者所述第一转运机构将所述短管传递至所述第二转运机构后所述第二转运机构将所述短管绕短管的轴向方向转动第二预设角度。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短管冲孔设备中,所述判断模块包括判断机架、用于检测所述短管的插接部、用于固定所述插接部的固定轴及用于检测所述插接部位置的接近开关;所述固定轴一端固定在所述插接部上,另一端可滑动地插装在所述判断机架上,所述固定轴上套装有弹簧,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插接部与判断机架相抵;
所述插接部朝向所述第一转运机构的端面上固定有插接组件,所述插接组件包括第一台阶部和固定在所述第一台阶部端面上的第二台阶部,所述第一台阶部的端面与所述短管的待冲孔面为预设面时的管形相匹配;
当第一转运机构将短管传递至所述判断模块时,如果所述短管的待冲孔面为预设面,则所述短管套装在所述第一台阶部上,否则所述短管套装在所述第二台阶部上且与所述第一台阶部的端面相抵,并推动所述插接部向所述判断机架运动,所述接近开关检测到所述插接部发生位移并指示所述第一转运机构在所述短管脱离所述判断模块后将所述短管转动第二预设角度或在所述第一转运机构将所述短管传递至所述第二转运机构后所述第二转运机构将所述短管绕短管的轴向方向转动第二预设角度。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短管冲孔设备中,所述第一转运机构包括第一转运安装座、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转运安装座上的第一转运机架、用于夹持所述短管一端的第一夹持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运机架水平运动的第一转运驱动装置及用于将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向所述进料机构、判断模块或第二转运机构水平伸出的第一转运推出气缸;所述第一转运机架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的运动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转运机架上的第一连接件及用于夹持所述短管的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一夹持件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短管冲孔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施例的短管冲孔设备在短管置于设备中后自动完成短管的冲孔,可以节约人力成本,同时可以批量冲孔,使冲孔流程更加快速高效。
进一步的,通过设置转向机构,本实用新型的冲孔设备可以一次完成短管两端各四个面的冲孔工作,与人工一个完成一端一面相比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短管冲孔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储料机构、进料机构及第一转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进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进料机构的正视图;
图5是图3中拨平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储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第一转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冲孔机构、第二转运机构、转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第二转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第二转运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第二转运机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冲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冲孔机构后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冲孔机构的内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内模与内模座的装配示意图;
图16是转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判断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检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短管冲孔设备中,如图1所示,该短管冲孔设备包括进料机构1、冲孔机构2、第一转运机构3及第二转运机构4。
第一转运机构3设置在进料机构1的一侧,第二转运机构4与冲孔机构2相对设置。进料机构1用于导入短管,第一转运机构3用于从进料机构1中取出短管,第一转运机构3夹持短管的一端并将短管的另一端向第二转运机构4伸出,第二转运机构4将获取短管后将其传递给冲孔机构2,冲孔机构2在短管预定位置上进行冲孔。
本实施例的短管冲孔设备在短管置于设备中后自动完成短管的冲孔,可以节约人力成本,同时可以批量冲孔,使冲孔流程更加快速高效。
参照图3、图4所示,进料机构包括进料机架101、皮带传输装置102、阻挡件103、第一传感器104和进料推出气缸105。
皮带传输装置102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进料机架101上,阻挡件103、第一传感器104和进料推出气缸105分别固定安装在进料机架101上。第一传感器104设置在短管的预设推出位置的上方。阻挡件103设置在皮带传输装置102的传输方向的前方。进料推出气缸105设置在皮带传输装置102的传输方向的末端,且与其分离。
进料机架可包括安装机架和调节底板,安装机架用于安装皮带传输装置等部件,调节底板用于固定安装机架。安装机架上固定有连接件,连接件通过螺栓与安装底板固定,通过调节螺栓与安装底板的螺接程度来调节安装机架的高度。依照以上原理,还可以设置用于调节安装机架水平位置的调节板。通过调节安装机架水平及竖直方向的位置,可以用于在管形变化后对皮带传输装置102进行调节,从而使短管在推出位置时不同管形的中心轴能够保持在同一位置。
皮带传输装置102通过皮带带动短管,其结构可以是并列设置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滚轴,皮带套装在滚轴上。阻挡件103用于防止短管从皮带传输装置102的传输方向的末端脱落,当短管被带至皮带传输装置102的传输方向的末端时,传输方向最前端的短管靠在阻挡件103上,阻挡件103可以是固定在进料机架101上的阻挡板,也可以通过设置气缸来进行阻挡;如果设置气缸,则活塞杆推出时,短管被阻挡在皮带上,活塞杆收缩时,短管可以从皮带上脱落。第一传感器104用于检测皮带传输装置102的传输方向的末端是否有短管,在皮带传输装置102的末端存在短管时进料推出气缸105的活塞杆推动短管将其从皮带传输装置102的侧部推出或使其从皮带传输装置102的侧部伸出;同时,如果阻挡件为气缸时,该气缸可以在第一传感器104检测到皮带末端存在短管时推出活塞杆,而平时可以收起活塞杆。第一传感器优选设置两个分别设置在皮带传输装置的两侧,同时对短管进行定位。当然阻挡板与气缸也可以同时设置。在另一实施例中同时设置阻挡板及气缸,该实施例中阻挡板为L型板,第一传感器104设置在L型板的水平板的上方,当该水平板上没有短管时,气缸推出活塞杆挡在短管的推出路径上,同时皮带传动输送短管,当第一感应器104感应到有短管在皮带末端的水平板上时,给出信号给控制设备,如PLC,PLC指示进料推出气缸105推出短管,第一转运机构3夹住短管一端并将短管向外带动同时气缸活塞杆收起,以避免对短管横向移动的阻挡。
参见图5所示,为了防止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短管叠放在一起,进料机架101上还固定有用于拨动短管的拨平结构106。拨平结构106设置在皮带上方,且其最低点应低于两个短管叠放在一起时的高度。拨平结构106可以是两端分别固定在进料机架101上,也可以是其上端固定在进料机架101上;当拨平结构10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进料机架101上时,进料机架101上至少应设置有高出皮带的侧板,拨平结构固定在侧板上;如果拨平结构106的上端固定在进料机架上时,则侧板上还应该固定有平行于皮带设置的横板,拨平结构106可以是板状结构,也可以是框架,或者在上述结构上固定拨片。拨片可通过螺栓固定在上述板状结构或框架上,通过更换拨片或调节螺栓的螺接程度可以快速调整允许通过的高度。
此外,拨平结构106还可以用于将进行冲孔的短管推至同一状态。如果短管的截面为正方形、圆形等图形,短管置于皮带上时的高度始终相等。如果短管的截面并非以上图形时,此时杆通过任意一面水平放置于皮带上时的高度的最大值大于最小值,其不同的面置于皮带上时将不能保证短管的高度相同。所以,为保证将短管放置在皮带上的高度相同,拨平结构106的最下端距皮带的距离大于该高度的最小值,且小于最大值。而这种短管的截面一般为长方形、圆角矩形等图形,这些短管只会存在两个不同的高度,所以只需将拨平结构的最下端距皮带的高度设置在这两个值即可,当经过拨平结构106后长方形的长所在的面将与皮带接触。
进一步地,参照图2所示,为了对短管的长度进行统一,进料机构1还可包括用于限制短管位置的限位件107和用于安装限位件的安装件。限位件107与进料机架101之间形成了短管的传输通道,该传输通道的宽度只需略大于短管的长度即可。安装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进料机架101上,限位件107设置且与皮带传输装置102的传输方向平行,其可以是竖直设置的限位板,限位板的一侧可以固定一安装位,安装位用于安装进料推出气缸105,于是进料推出气缸105的推出位移只需固定设置即可,每次调节限位板后即可不必设置进料推出气缸105。短管置于限位件的一侧,进料推出气缸105位于限位件的另一侧。限位件107可以固定在安装件上,也可以滑动安装在安装件上,以适应不同长度的短管。此外,也可以直接将限位件安装在拨平结构106的下端,或者安装件即为拨平结构106的一部分。
短管可以是通过人工置于皮带上,也可以通过其他设备放置。参见图6所示,皮带传输装置102的起始端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斜杆108,斜杆108固定安装在进料机架101上。
参见图2、图6所示,短管冲孔设备还包括储料机构5,储料机构包括用于储料的储料框510和用于带动储料框510的驱动装置520。
储料框510包括底板511和竖直固定在底板511上的两个侧板512,每个侧板512上竖直设置有多个凸起513,每一侧板512上的一个凸起513与另一侧板512上的另一凸起513相对,短管架设于两个侧板512上且架设于侧板512上的一端分别设置在两个凸起513之间;两个侧板512之间的距离小于斜杆108之间的距离。
驱动机构520将储料框510带动至斜杆108之间并使短管与斜杆108相接,带动储料框510向下运动使凸起513的最高处低于短管后将储料框510带离斜杆108之间。每四个凸起513形成一个短管的容置空间,每个容置空间中可储存多个短管,驱动机构520可以根据皮带的传送速度及冲孔进度将短管按照容置空间的顺序依次导入进料机构1中,也可以同时将所有短管导入。
优选的是,驱动装置520包括设置有滑轨的储料底座521、可滑动地安装在滑轨上的储料安装板522、用于水平推动储料安装板522的水平气缸523和用于竖直推动储料框510的竖直气缸524,水平气缸523固定安装在储料底座521上,竖直气缸524固定在储料安装板522上。
参见图7所示,第一转运机构3包括第一转运安装座301、可滑动地安装在第一转运安装座301上的第一转运机架302、用于夹持短管一端的第一夹持组件303、用于驱动第一转运机架302水平运动的第一转运驱动装置304及用于将第一夹持组件303向进料机构1或第二转运机构4水平伸出的第一转运推出气缸305。
第一转运机架302与第一夹持组件303的运动方向相互垂直;第一夹持组件303包括可滑动地安装在第一转运机架301上的第一连接件303a及用于夹持短管的第一夹持件303b,第一连接件303a与第一夹持件303b转动连接。
第一夹持组件303经第一转运推出气缸305驱动推出将进料机构1的侧部夹住伸出的短管后将其抽出进料机构1,第一转运机架302由第一转运驱动装置304水平推出,使第一夹持组件303与第二转运机构4相对,第一夹持组件303经第一转运推出气缸305推出并将短管传递给第二转运机构4,第一转运驱动装置304将第一转运机架302推回原位置,第一夹持组件303与短管的抽出位置相对以准备抽出下一根短管。
参见图8、图12所示,冲孔机构2上设置有多个依次排列、用于固定短管并对短管进行冲孔的冲孔组件。参见图9、图10、图11所示,第二转运机构4包括第二转运安装座401、第二转运机架402、第二夹持组件403、第二转运驱动装置404及第二转运推出气缸405。
第二转运机架402可滑动地安装在第二转运安装座401上,第二转运驱动装置404用于驱动第二转运机架402水平运动,第二转运推出气缸405用于将第二夹持组件403向冲孔组件或第一转运机构3水平伸出,第二转运机架402与第二夹持组件403的运动方向相互垂直。
除了用于接收第一转运机构3相配合的第二夹持组件403及用于最后将短管送出设备的第二夹持组件403,其他第二夹持组件403每相邻两个的间距与相邻两个冲孔组件的间距相等。第二夹持组件403包括可滑动地安装在第二转运机架上402的第二连接件403a及用于夹持短管的第二夹持件403b,第二连接件403a与第二夹持件403b转动连接,当短管完成一个面的冲孔后,第二夹持件403b可转动一定的角度使冲孔组件对短管的另一面进行冲孔。
优选的,第二转运机架402受第二转运驱动装置404带动使靠近进料机构1的一个第二夹持组件403与第一转运机构3相对后推出第二夹持组件403,第二夹持组件403获取短管后第二转运驱动装置404带动第二转运机架402远离进料机构并与一个冲孔组件相对,第二转运推出气缸405推出该第二夹持组件403将短管远离第二夹持组件403的一端传递给冲孔组件进行冲孔;冲孔时冲孔组件对短管进行固定,该第二夹持组件403放开短管并按上述工作原理去夹取下一个短管,同时与该第二夹持组件403相邻的下一个第二夹持组件403受驱动以获取冲孔组件固定的短管,并将短管传递给下一个冲孔组件,在传递的过程中,第二夹持件403相对连接件转动第一预设角度,使短管的另一个面朝上设置。
当四面均需冲孔时,可以通过上述实施方式依次经过四个冲孔组件进行冲孔,如果相对的两面冲孔的位置相同时,也可以一次穿透相对的两面以同时完成两面的冲孔。此外,第二夹持组件403优选为比冲孔组件多一个,该第二夹持组件403设置在第二转运机构4的末端,当完成冲孔后,最后一个第二夹持组件403取下短管将其带出冲孔设备。
如图9所示,第二转运推出气缸405可以作用于第二转运机架以带动所有第二夹持组件403运动,结合图10所示,第二转运机架还可包括用于设置第二转运机架402的第二转运底座406,第二转运底座406可滑动地安装在第二转运安装座401上,其运动的方向与第二夹持组件403的运动方向相同,用于在运行之前调整冲孔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之间的距离。第二转运机架402可滑动地安装在第二转运底座406上,第二转运驱动装置404固定在第二转运底座406,用于带动第二转运机架往复运动。参见图11,第二转运推出气缸405也可以分别安装在每个第二夹持组件403末端并单独推动其对应的第二夹持组件403。
参见图12、图13所示,冲孔组件包括用于套装短管的内模210、用于固定安装内模210的内模座220和用于冲孔的冲头230。内模210与短管相匹配,冲头230固定安装在内模210上方。当短管伸入冲孔机构2时其端部套装在内模210上,此外,为了对短管起导向作用,还可以在内模210两侧分别设置夹紧件240。
参见图14、图15所示,内模210内设置有用于积存冲孔废料的空腔且内模的上端面设置有预留孔212,预留孔212与冲头230对应。冲头230对短管冲孔后穿过预留孔212,冲孔废料从预留孔212进入空腔中。内模210的下端面还设置有用于漏出冲孔废料的漏出孔,漏出孔与预留孔212错开设置。内模210还设置有用于与气管相连的进气孔214,进气孔214与空腔相通,定期从进气孔中鼓入空气,如在一次冲孔后鼓入空气,从而将残留在内模中的废料从漏出孔吹出。
此外,内模210之上还可以固定设置外模,外模中设置与冲头230相匹配的空腔,该空气与预留孔212相对设置。外模对冲头230具有导向作用,避免其偏离原定的冲压轨迹。
参见图13,冲孔机构2还包括用于推出套装在内模210上的短管的推出件250,推出件250与内模210分别置于内模座220的两侧,内模座220上设置有推出孔252,推出件250可滑动地插装在推出孔252内,且与内模210相贴。短管套在内模210上时,推出件250的端部与短管相抵。完成冲孔后,推出件250向外推出短管,从而避免第二夹持组件403无法抽出短管,可以加快冲孔效率。推出件250可以是推杆。进一步的,用于固定内模的安装孔应与推出孔252相通,为了提高推出效率,可分别在两侧设置一推出孔252,相应每个推出孔252插装一个推杆。
一般的,如果短管的两端均需冲孔,则必须人为地将短管转向插入冲孔机构2中或者重新放置到进料机构1上。于是,参见图8所示,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短管冲孔设备还包括用于将短管水平转动180度的转向机构6。转向机构6设置在第二转运机构4与冲孔机构2之间,当冲孔机构2完成短管的一端冲孔后,将短管从冲孔机构2中取出或者在第二转运机构4从冲孔机构2中取出短管后夹取短管后,将短管水平转动180度,重新传递给第二转运机构4或冲孔机构2。
参见图1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转向机构6包括转向机架601、转向安装座602及转向夹组件603。转向安装座602安装在转向机架601上,转向夹组件603用于夹取短管并与转向安装座602转动连接。转向夹组件603可以包括与转向安装座602转动连接部分和用于夹取的夹取部分,连接部分可以设置升降气缸,在需要夹取时,升降气缸推出活塞杆从而将夹取部分推出并夹取短管并在收回活塞杆后转向夹组件603转动180度。之后,升降气缸重新伸出,转向夹组件603转动短管后将短管传递给冲孔组件或第二夹持组件403。其中转向安装座602与转向夹组件603的一种连接方式是通过转向气缸连接,转向安装座602与转向夹组件603分别安装在转向气缸的两端,当需要转动时,转向气缸带动转向夹组件603转动,该种实施方式中,升降气缸设置在转动气缸与转向夹组件603。
优选的,转向夹组件603从第二夹持组件403上获取短管,在转向的同时,第二转运机构4向进料机构1方向运动,转向后转向夹组件603将短管传递给下一个第二夹持组件403。
此外,转向机架601上还可以设置滑杆或滑轨,该滑杆或滑轨与进料机构的传输方向平行,转向安装座602可滑动地安装在该滑杆或滑轨上,可以方便地调节转向夹组件相对第二转运机构4或冲孔组件的位置。
如果短管一端冲孔后重新从进料机构1导入以完成另一端的冲孔,为防止对已冲孔的一端重新冲孔,参见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短管冲孔设备还可以设置检测模块8。该检测模块8包括检测机架801,安装在检测机架801上的检测固定件802及检测气缸803。检测模块8可设置在第一转运机构3和第二转运机构4之间。
当短管送至检测模块8后,检测固定件802对其固定,检测气缸803分别对短管各个面的特定位置进行检测,如是否能穿过该面,以判断该位置是否有孔,如果有孔则表示检测端已被冲孔,而相对的一端尚未冲孔,可进行冲孔,否则检测端未经冲孔,传递至第二转运机构4后需先经过转向机构6转动180度才可进行冲孔。
由于冲孔机构2的各个冲孔位都是根据短管的各个面来设置的,故应确保每个面在其对应的冲孔位进行冲孔。以短管的截面为梯形为例,即使有拨平结构6对短管拨至相同高度,但也不能保证所有短管均是其梯形较短底边所在的面朝下或较长底边所在的面朝下。在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的基础上,参见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短管冲孔设备还包括用于判断短管的待冲孔面是否为预设面的判断模块7。
判断模块7与第一转运机构3相对设置,第一转运机构3将取出的短管传递至判断模块7,当短管的待冲孔面是预设面时,第一转运机构3将短管传递至第二转运机构4,否则第一转运机构3将短管绕短管的轴向方向转动第二预设角度后将短管传递至第二转运机构4或在第一转运机构3将短管传递至第二转运机构4后第二转运机构4将短管绕短管的轴向方向转动第二预设角度。本实施例中,第一转运机构3优选设置两个第一夹持组件303。靠近进料机构1的第一夹持组件303从进料机构1中抽出短管时,靠近第二转运机构4的第一夹持组件303从判断模块7上抽出短管;然后靠近进料机构1的第一夹持组件303将从进料机构1中抽出的短管传递给判断模块7,同时靠近第二转运机构4的第一夹持组件303根据上述方式将从判断模块7上取下的短管传递至第二转运机构403。
判断模块7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判断模块7包括判断机架701、插接部702、固定轴703、弹簧及接近开关704。
插接部702固定在固定轴703上;固定轴703一端固定在插接部702上,且另一端可滑动地插装在判断机架701上。弹簧套装在固定轴703上且两端分别与插接部702与判断机架701相抵。其中,插接部702用于检测短管,固定轴703用于固定插接部702,接近开关704用于检测插接部702位置。
插接部702朝向第一转运机构3的端面上固定有插接组件706,插接组件706包括第一台阶部706a和固定在第一台阶部706a端面上的第二台阶部706b,第一台阶部706a的端面与短管的待冲孔面为预设面时的管形相匹配。
当第一转运机构3将短管传递至判断模块7时,如果短管的待冲孔面是否为预设面,则短管套装在第一台阶部706a上,否则短管不能套入第一台阶部706a,其套装在第二台阶部706b上且与第一台阶部706a的端面相抵,并推动插接部702向判断机架701运动,接近开关704检测到插接部702发生位移并指示第一转运机构3在短管脱离判断模块7后将短管转动第二预设角度或在第一转运机构3将短管传递至第二转运机构4后第二转运机构4将短管绕短管的轴向方向转动第二预设角度。
判断模块7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判断模块7包括判断机架701、插接部702、固定轴703及接近开关704,插接部702上可滑动地嵌装有插接组件706。当短管推入判断模块7时,同时推动插接组件706,如果接近开关704检测到插接组件706产生一个较大位移,则认为其整个插入短管内,则认为短管待冲孔面是否为预设面;如果接近开关704检测到插接组件706不动或者产生一个较小位移,则认为其需要转动第二预设角度。
如以截面为梯形为例,设置截面梯形较长底边所在的面为预设面,则第一台阶部706a与此状态下的短管相匹配,而较短底边所在的面为待冲孔面时,短管只能套装在第二台阶部706b上,由于第一转运机构3将短管推出的距离是一定的,当短管不能套装在第一台阶部706a上时,只能推动插接部702继续运动,于是插接部702发生位移,此时接近开关704将指示第一夹持组件303之后将其转动180度。
此外,如果短管的截面图形一侧较尖且相对的一侧较钝也可以适应上述的实施方式。为适应不同形状的短管,插接部702可以包括固定有插接组件706的固定部和安装部,固定部可拆卸地固定在安装部上,当短管形状改变时,可直接更换固定部。固定部可以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部上。
优选的,判断机架上还可以设置第二传感器707,该第二传感器707用于检测插接部702前端是否有短管,当第二传感器707检测到存在短管时,可给予信号以停止设备运行。判断机架上还可以设置用于放置短管的平台708,平台可滑动地安装在判断机架701上,并固定在合适的位置。短管伸入判断模块7后,其下端面与平台708相贴。
该方法可通过上述实施例的短管冲孔设备实施,此处不再重复描述。
虽然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变换及等同替代。另外,针对特定情形或材料,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各种修改,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而应当包括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全部实施方式。

Claims (13)

1.一种短管冲孔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导入短管的进料机构(1)、用于对所述短管进行冲孔的冲孔机构(2)、用于取出所述进料机构(1)中的短管的第一转运机构(3)、用于将所述第一转运机构(3)取出的短管传递给所述冲孔机构(2)的第二转运机构(4);所述第一转运机构(3)设置在所述进料机构(1)的一侧,所述第一转运机构(3)夹持所述短管的一端并将所述短管的另一端向所述第二转运机构(4)伸出,所述第二转运机构(4)与所述冲孔机构(2)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管冲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构(1)包括进料机架(101)、用于通过皮带带动所述短管的皮带传输装置(102)、用于防止短管脱落的阻挡件(103)、用于检测所述皮带传输装置(102)的传输方向的末端是否有短管的第一传感器(104)及用于在所述皮带传输装置(102)的末端存在短管时将短管从所述皮带传输装置(102)的侧部推出的进料推出气缸(105);
所述皮带传输装置(102)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进料机架(101)上,所述阻挡件(103)、第一传感器(104)和进料推出气缸(105)分别安装在所述进料机架(101)上,所述第一传感器(104)设置在预设推出位置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短管冲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架(101)上固定有用于拨动所述短管的拨平结构(106),所述拨平结构(106)设置在所述皮带上方,当所述短管通过任意一面水平放置于所述皮带上时的高度的最大值大于最小值时,所述拨平结构(106)的最下端距所述皮带的距离大于所述最小值,且小于所述最大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短管冲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构(1)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短管位置的限位件(107)和用于安装所述限位件的安装件,所述安装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进料机架(101)上,所述限位件(107)竖直设置且与所述皮带传输装置(102)的传输方向平行;所述短管置于限位件(107)的一侧,所述进料推出气缸(105)位于所述限位件(107)的另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短管冲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传输装置(102)的起始端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斜杆(108),所述斜杆(108)固定安装在所述进料机架(101)上;
所述短管冲孔设备还包括储料机构(5),所述储料机构(5)包括用于储料的储料框(510)、和用于带动所述储料框(510)的驱动装置(520);
所述储料框(510)包括底板(511)和竖直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两个侧板(512),每个所述侧板(512)上竖直设置有多个凸起(513),每一侧板(512)上的一个凸起(513)与另一侧板(512)上的另一凸起(513)相对,所述短管架设于两个所述侧板(512)上且架设于所述侧板(512)上的一端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凸起(513)之间;两个侧板(512)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斜杆(108)之间的距离;
所述驱动机构(520)将所述储料框(510)带动至所述斜杆(108)之间并使所述短管与所述斜杆(108)相接,带动所述储料框(510)向下运动使所述凸起(513)的最高处低于所述斜杆(108)后将所述储料框(510)带离所述斜杆(108)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短管冲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520)包括设置有滑轨的储料底座(521)、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滑轨上的储料安装板(522)、用于水平推动所述储料安装板(522)的水平气缸(523)和用于竖直推动所述储料框(510)的竖直气缸(524),所述水平气缸(523)固定安装在所述储料底座(521)上,所述竖直气缸(524)固定在所述储料安装板(522)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管冲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孔机构(2)上设置有多个依次排列、用于固定短管并对所述短管进行冲孔的冲孔组件,所述第二转运机构(4)包括第二转运安装座(401)、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转运安装座(401)上的第二转运机架(402)、用于夹持所述短管一端的第二夹持组件(403)、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转运机架(402)水平运动的第二转运驱动装置(404)及用于将所述第二夹持组件(403)向所述冲孔组件或第一转运机构(3)水平伸出的第二转运推出气缸(405);所述第二转运机架(402)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403)的运动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二夹持组件(403)包括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转运机架(402)上的第二连接件(403a)及用于夹持所述短管的第二夹持件(403b),所述第二连接件(403a)与第二夹持件(403b)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转运机架(402)受所述第二转运驱动装置(404)带动使靠近所述进料机构(1)的一个第二夹持组件(403)与所述第一转运机构(3)相对后推出所述第二夹持组件(403),第二夹持组件(403)获取所述短管后将所述短管远离所述第二夹持组件(403)的一端传递给所述冲孔组件进行冲孔;靠近所述进料机构(1)的一个第二夹持组件(403)受驱动以获取下一个短管,与靠近所述进料机构(1)的一个第二夹持组件(403)相邻的第二夹持组件(403)受驱动以获取所述冲孔组件固定的短管,同时第二夹持件(403b)转动第一预设角度后将短管传递给下一个冲孔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短管冲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孔组件包括用于套装所述短管的内模、用于固定安装所述内模(210)的内模座(220)和用于冲孔的冲头(230),所述内模(210)与所述短管相匹配,所述冲头(230)固定安装在所述内模(210)上方;所述内模(210)内设置有用于积存冲孔废料的空腔且所述内模(210)的上端面设置有预留孔(212),所述预留孔(212)与所述冲头(230)对应,所述内模(210)的下端面还设置有用于漏出冲孔废料的漏出孔,所述漏出孔与所述预留孔(212)错开设置;所述内模(210)还设置有用于与气管相连的进气孔(214),所述进气孔与所述空腔相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短管冲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孔机构(2)还包括用于推出套装在所述内模上的短管的推出件(250),所述推出件(250)与所述内模(210)分别置于所述内模座(220)的两侧,所述内模座(220)上设置有推出孔(252),所述推出件(250)可滑动地插装在所述推出孔(252)内,且与所述内模(210)相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短管冲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短管冲孔设备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短管水平转动180度的转向机构(6),所述转向机构(6)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运机构(4)与所述冲孔机构(2)之间,所述转向机构(6)包括转向机架(601)、安装在所述转向机架(601)上的转向安装座(602)和用于夹取短管的转向夹组件(603),所述转向夹组件(603)与所述转向安装座(602)转动连接;
所述转向夹组件(603)转动所述短管后将所述短管传递给冲孔组件或第二夹持组件(403)。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短管冲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短管冲孔设备还包括用于判断所述短管的待冲孔面是否为预设面的判断模块(7),所述判断模块(7)与所述第一转运机构(3)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转运机构(3)将取出的所述短管传递至所述判断模块(7),当所述短管的待冲孔面是预设面时,所述第一转运机构(3)将所述短管传递至所述第二转运机构(4),否则所述第一转运机构(3)将所述短管绕短管的轴向方向转动第二预设角度后将所述短管传递至所述第二转运机构(4)或者所述第一转运机构(3)将所述短管传递至所述第二转运机构(4)后所述第二转运机构(4)将所述短管绕短管的轴向方向转动第二预设角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短管冲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7)包括判断机架(701)、用于检测所述短管的插接部(702)、用于固定所述插接部(702)的固定轴(703)及用于检测所述插接部(702)的接近开关(704);所述固定轴(703)一端固定在所述插接部(702)上,另一端可滑动地插装在所述判断机架(701)上,所述固定轴(703)上套装有弹簧,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插接部(702)与判断机架(701)相抵;
所述插接部(702)朝向所述第一转运机构(3)的端面上固定有插接组件(706),所述插接组件(706)包括第一台阶部(706a)和固定在所述第一台阶部(706a)端面上的第二台阶部(706b),所述第一台阶部(706a)的端面与所述短管的待冲孔面为预设面时的管形相匹配;
当第一转运机构(3)将短管传递至所述判断模块(7)时,如果所述短管的待冲孔面为预设面,则所述短管套装在所述第一台阶部(706a)上,否则所述短管套装在所述第二台阶部(706b)上且与所述第一台阶部(706a)的端面相抵,并推动所述插接部(702)向所述判断机架(701)运动,所述接近开关(704)检测到所述插接部(702)发生位移并指示所述第一转运机构(3)在所述短管脱离所述判断模块(7)后将所述短管转动第二预设角度或在所述第一转运机构(3)将所述短管传递至所述第二转运机构(4)后所述第二转运机构(4)将所述短管绕短管的轴向方向转动第二预设角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短管冲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运机构(3)包括第一转运安装座(301)、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转运安装座(301)上的第一转运机架(302)、用于夹持所述短管一端的第一夹持组件(303)、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运机架(302)水平运动的第一转运驱动装置(304)及用于将所述第一夹持组件(303)向所述进料机构(1)、判断模块(7)或第二转运机构(4)水平伸出的第一转运推出气缸(305);所述第一转运机架(302)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303)的运动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夹持组件(303)包括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转运机架(301)上的第一连接件(303a)及用于夹持所述短管的第一夹持件(303b),所述第一连接件(303a)与第一夹持件(303b)转动连接。
CN201420028869.2U 2014-01-16 2014-01-16 一种短管冲孔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378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28869.2U CN203737809U (zh) 2014-01-16 2014-01-16 一种短管冲孔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28869.2U CN203737809U (zh) 2014-01-16 2014-01-16 一种短管冲孔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37809U true CN203737809U (zh) 2014-07-30

Family

ID=51337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28869.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37809U (zh) 2014-01-16 2014-01-16 一种短管冲孔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37809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26131A (zh) * 2018-01-09 2018-07-27 伟业精密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拉伸侧孔成型工艺
CN110899472A (zh) * 2019-12-12 2020-03-24 广州英固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拉杆管材冲孔设备
CN114226548A (zh) * 2021-11-29 2022-03-25 嘉兴市远超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管材全自动加工工艺及加工设备
CN114226548B (zh) * 2021-11-29 2024-05-14 嘉兴市远超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管材全自动加工工艺及加工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26131A (zh) * 2018-01-09 2018-07-27 伟业精密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拉伸侧孔成型工艺
CN110899472A (zh) * 2019-12-12 2020-03-24 广州英固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拉杆管材冲孔设备
CN114226548A (zh) * 2021-11-29 2022-03-25 嘉兴市远超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管材全自动加工工艺及加工设备
CN114226548B (zh) * 2021-11-29 2024-05-14 嘉兴市远超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管材全自动加工工艺及加工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95589B (zh) 电芯加工装置及方法
CN204477101U (zh) 精密轴承保持架装配机
CN104810540B (zh) 电芯加工装置
CN207256444U (zh) 一种自动破竹设备
CN103433509A (zh) 一种金属杆自动切削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5834637U (zh) 压轴机
CN203737809U (zh) 一种短管冲孔设备
CN206720306U (zh) 塑料箱码垛机
CN106392615A (zh) 一种ir-cut组件自动化组立装置
CN207773562U (zh) 一种旋转装箱机
CN202527627U (zh) 一种led灯粒管脚切断折弯机
CN103219149A (zh) 多组多工位磁环绕线机
CN102901480A (zh) 一种焊接检测装置及自动焊接机
CN204491013U (zh) 片式集成电路材料电镀设备的收料装置
CN207090488U (zh) 一种送料装置
CN104795587B (zh) 电芯加工装置
CN105643270B (zh) G夹装配设备
CN104795590B (zh) 电芯加工装置
CN107414956A (zh) 冲切成型设备
CN104810541B (zh) 电芯加工装置
CN207900399U (zh) 一种管材套丝机
CN103448208B (zh) 吊粒产品的注塑后自动化处置工艺和设备
CN104795588B (zh) 电芯加工装置
CN203973669U (zh) 一种纸花盆打孔装置
CN109202427A (zh) 一种手柄穿线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30

Termination date: 202001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