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22427U - 定子与机壳装配工装 - Google Patents

定子与机壳装配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22427U
CN203722427U CN201420013728.3U CN201420013728U CN203722427U CN 203722427 U CN203722427 U CN 203722427U CN 201420013728 U CN201420013728 U CN 201420013728U CN 203722427 U CN203722427 U CN 2037224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casing
diameter
plate
st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1372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凤霞
韩志峰
黄科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Kaibang Motor Manufacture Co Ltd
Henan Kaibang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Kaibang Motor Manufacture Co Ltd
Henan Kaibang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Kaibang Motor Manufacture Co Ltd, Henan Kaibang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42001372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224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224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2242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定子与机壳装配工装,安装在油压机的工作台上,用于将定子压入机壳中,包括底座装置、定位装置、限位装置和弹性装置,弹性装置安装在底座装置上,限位装置安装在弹性装置的上方,定位装置安装在限位装置中,且与底座装置连接,限位装置与弹性装置连接,并能够相对于定位装置上下运动。本实用新型的定子与机壳装配工装,通过底座装置、限位装置和定位装置进行装配,改变定子放置及机壳放置的位置点及受力点,以减少定子的铁芯或机壳变形或伤线,并且通过弹性装置将含有定子的机壳弹出,避免卡紧难以取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操作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定子与机壳装配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将定子装入机壳的定子与机壳装配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定子装入机壳为简易工装,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将定子装入机壳的方法为:将定子放在工装上,定子电源线在U形槽中,再将机壳扣在定子铁芯上,然后开启油压机,将机壳压入。但是,定子装入机壳的简易工装在操作使用时,铁芯稍有放偏容易伤绕组,机壳放置时要求高难度大,容易使倾斜垂直度难保证,甚至压偏,或定子伤线(包括漆包线和电源线)。同时,定子压入卷板机壳完成后,因机壳内圆与工装的内孔的配合问题很容易卡紧而难以取出工件,不仅操作要求高难度大而且生产效率低。
鉴于上述缺陷,本发明人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发明创造。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定子装入机壳中难度大、定位不准确等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便于将定子装入机壳中且能够准确定位的定子与机壳装配工装。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定子与机壳装配工装,安装在油压机的工作台上,用于将定子压入机壳中,包括底座装置、定位装置、限位装置和弹性装置;
所述弹性装置安装在所述底座装置上;
所述限位装置安装在所述弹性装置的上方;
所述定位装置安装在所述限位装置中,且与所述底座装置连接;
所述限位装置与所述弹性装置连接,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定位装置上下运动。
上述目的还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实现。
其中,所述底座装置包括圆形底座、多个第一连接件和多个定位件;
所述圆形底座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通孔;
所述定位件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
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通孔安装到所述第一连接孔中。
其中,所述定位件安装到油压机的工作台的定位槽中;
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数量与所述定位件的数量相等;
所述定位槽的数量与所述定位件的数量相等。
其中,所述圆形底座的中心处设置有凸台和立柱;
所述立柱的高度大于所述凸台的高度;
所述立柱的直径小于所述凸台的直径;
所述凸台上设置有环形凹槽;
所述环形凹槽的内径与所述立柱的内径相适应。
其中,所述弹性装置包括弹簧和防护罩;
所述弹簧安装在所述圆形底座的凸台的环形凹槽中,所述立柱穿设在所述弹簧中;
所述弹簧的内径大于所述环形凹槽的内径,小于所述环形凹槽的外径;
所述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的高度与所述立柱的高度相一致。
其中,所述防护罩的截面形状为环形;
所述防护罩安装在所述圆形底座上;
所述防护罩的高度大于所述弹簧的高度;
所述防护罩的内径与所述圆形底座的外径相适应。
其中,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顶出抬板、多个顶出杆、多个第二连接件和机壳安装板;
所述顶出抬板的中心位置上设置有第一阶梯孔;
所述立柱穿过所述第一阶梯孔与所述顶出抬板连接;
所述机壳安装板安装到所述顶出抬板的上方;
在所述机壳安装板与所述顶出抬板之间安装多个所述顶出杆;
所述机壳安装板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顶出杆连接;
所述机壳安装板的中心位置上设置有第二阶梯孔;
机壳安装到所述机壳安装板的第二阶梯孔内;
所述机壳安装板的边缘位置设置有多个第二连接通孔;
所述顶出杆与所述机壳安装板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多个第二连接孔;
所述第二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二连接通孔安装到所述第二连接孔中。
其中,所述第一阶梯孔分别为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
所述立柱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安装到所述第一通孔中;
所述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顶出抬板设置有所述第一通孔的表面与所述立柱的端面平齐;
所述顶出抬板设置有所述第一通孔的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凹槽;
所述顶出杆与所述顶出抬板连接的一端安装到所述凹槽中;
所述第二阶梯孔分别为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
所述第三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四通孔的直径;
机壳安装到所述第三通孔中;
按压机壳,机壳穿过所述第四通孔;
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弹簧的直径;
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与所述立柱的直径相适应;
所述第三通孔的直径与所述机壳的直径相适应;
所述凹槽的直径与所述顶出杆的直径相适应。
其中,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三连接件、机壳定位板和模芯;
所述机壳定位板上设置有第三阶梯孔;
所述立柱上设置有第三连接孔;
所述第三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三阶梯孔将所述机壳定位板固定到所述立柱上;
所述机壳定位板的端面与所述立柱的端面相接触;
所述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机壳定位板的端面与所述顶出抬板设置有所述第一通孔的表面相接触;
所述模芯安装到所述第三阶梯孔中。
其中,所述第三阶梯孔分为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
所述第五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六通孔的直径;
所述第三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五通孔安装到第六通孔和所述第三连接孔中,连接所述机壳定位板与所述立柱;
所述模芯安装到所述第五通孔中;
所述机壳定位板上还设置有多个第七通孔;
所述顶出杆穿过所述机壳定位板上的第七通孔安装到所述顶出抬板的凹槽中;
所述第七通孔的直径与所述顶出杆的外径相适应;
多个所述第七通孔在所述机壳定位板上的位置与多个所述凹槽在所述顶出抬板上的分布位置相对应;
所述第七通孔的数量与所述顶出杆的数量相一致;
所述模芯的外径与所述第五通孔的内径相适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定子与机壳装配工装,结构设计简单合理,通过底座装置、限位装置和定位装置进行装配,改变定子放置及机壳放置的位置点及受力点,以减少定子的铁芯或机壳变形或伤线,同时增设弹性装置,完成机壳压入后,通过弹性装置直接将含有定子的机壳弹出,避免卡紧难以取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操作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定子与机壳装配工装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定子与机壳装配工装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定子与机壳装配工装的主视剖视图;
图4为图2所示的定子与机壳装配工装的俯视图;
图5为图2所示的定子与机壳装配工装安装有机壳的主视剖视图;
图6为图2所示的定子与机壳装配工装未完成定子压入机壳的立体图;
图7为图2所示的定子与机壳装配工装完成定子压入机壳后的立体图;
图8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定子与机壳装配工装完成的含有定子的机壳的立体图;
图9为图2所示的定子与机壳装配工装的爆炸图;
其中:
100-定子与机壳装配工装;
  110-底座装置;
    111-圆形底座;
      1111-立柱;1112-凸台;
    112-第一连接件;
    113-定位件;
  120-弹性装置;
    121-弹簧;
    122-防护罩;
  130-限位装置;
    131-顶出抬板;
      1311-第一阶梯孔;
      1312-凸柱;
    132-顶出杆;
    133-机壳安装板;
      1331-第二阶梯孔;
    134-第二连接件;
  140-定位装置;
    141-机壳定位板;
      1411-第三阶梯孔;
    142-模芯;
    143-第三连接件;
200-定子;
300-机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定子与机壳装配工装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2至图9,本实用新型的定子与机壳装配工装100,安装在油压机的工作台上,用于将定子200压入机壳300中,包括底座装置110、定位装置140、限位装置130和弹性装置120。
底座装置110安装在油压机(未示出)的工作台上,弹性装置120安装在底座装置110上,限位装置130安装在弹性装置120的上方,定位装置140安装在限位装置130中,且与底座装置110连接,定位装置140固定不动,限位装置130与弹性装置120连接,并能够相对于定位装置140上下运动。
弹性装置120可以使定子200与机壳300完成压装后的工件(装配好的机壳300和定子200)自动弹出,容易取出,避免卡死现象,提高生产效率;限位装置130可以减少机壳300或定子200的铁芯变形,提高垂直度,以及保证机壳300与定子200的铁芯的同轴度,有效保护定子200的绕组漆包线,增加可靠性;定位装置140可以减少放置机壳300及定子200的铁芯的操作难度,提高位置度,增加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定子与机壳装配工装100通过底座装置110、弹性装置120、限位装置130和定位装置140装置进行装配,改变定子200放置及机壳300放置的位置点及受力点,以减少定子200的铁芯或机壳300变形或伤线,同时增设弹性装置120,完成机壳300压入后,通过弹性装置120直接将工件弹出,避免卡紧难以取出工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操作劳动强度。
如图2和图3所示,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底座装置110包括圆形底座111、多个第一连接件112和多个定位件113,圆形底座11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通孔,定位件113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第一连接件112穿过第一连接通孔安装到第一连接孔中。
油压机的工作台上设置有多个定位槽,定位件113安装到定位槽中,定位槽在油压机的工作台上的位置与圆形底座111上第一连接通孔的位置相对应,保证底座装置110中的定位件113能够与定位槽准确配合。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通孔均匀分布在圆形底座111的表面上,相应的定位槽也均匀分布在油压机的工作台上,保证受力均匀。
圆形底座111通过第一连接件112连接到定位件113上,再将定位件113安装到油压机的工作台上的定位槽内,来保证本实用新型的定子与机壳装配工装100固定牢靠。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件112的数量与定位件113的数量相等,定位槽的数量与定位件113的数量相等,以保证第一连接件112与圆形底座111、定位件113配合准确。
定位槽的截面形状、尺寸与定位件113的截面形状、尺寸相一致,保证定位件113能够安装到定位槽,且不会产生晃动。定位件113的第一连接通孔的直径与第一连接件112的直径相适应,保证第一连接件112能够与定位件113配合准确。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件为定位键,相应的定位槽为定位键槽。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圆形底座111的中心处设置有凸台1112和立柱1111,立柱1111的高度大于凸台1112的高度,立柱1111的直径小于凸台1112的直径,凸台1112上设置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的内径与立柱1111的内径相适应。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弹性装置120包括弹簧121和防护罩122,弹簧121安装在圆形底座111的凸台1112的环形凹槽中,立柱1111穿设在弹簧121中,防护罩122的截面形状为环形,防护罩122安装在圆形底座111上。
弹簧121为运动部件,随着机壳300压入,通过顶出抬板131将弹簧121下压,弹簧121处于压缩状态,卸压后弹簧121将顶出抬板131顶起,将工件弹出,取下工件后,弹簧121处于自由状态,从而完成一个循环动作。同时,防护罩122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
进一步地,弹簧121的内径大于环形凹槽的内径,小于环形凹槽的外径,保证弹簧121不会径向窜动。弹簧121处于自由状态时的高度与立柱1111的高度相一致,防护罩122的高度大于弹簧121的高度,防护罩122的内径与圆形底座111的外径相适应。
如图4至图6所示,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限位装置130包括顶出抬板131、多个顶出杆132、多个第二连接件134和机壳安装板133,顶出抬板131的中心位置上设置有第一阶梯孔1311,立柱1111穿过第一阶梯孔1311与顶出抬板131连接,机壳安装板133安装到顶出抬板131的上方,在机壳安装板133与顶出抬板131之间安装多个顶出杆132。
机壳安装板133通过第二连接件134与顶出杆132连接,机壳安装板133的中心位置上设置有第二阶梯孔1331,机壳300安装到机壳安装板133的第二阶梯孔1331内,机壳安装板133的边缘位置设置有多个第二连接通孔,顶出杆132与机壳安装板133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多个第二连接孔,多个第二连接件134分别穿过第二连接通孔安装到多个第二连接孔中。
顶出抬板131为运动连接的部件,连接机壳安装板133,随着机壳300压入或弹出而上下运动。顶出杆132为参与运动的部件。用第二连接件134将顶出杆132固定在机壳安装板133上,保证机壳安装板133的圆周位置,而且顶出杆132穿过定位装置140中的机壳定位板141,安装到顶出抬板131的凹槽中,这样机壳安装板133在上下滑动时,可以保证机壳安装板133与机壳定位板141之间的位置精度。
机壳安装板133为机壳300放置定位及压装运动的装置。机壳300直接放在第二阶梯孔1331中,起定位作用,机壳安装板133的下端通过顶出杆132连接顶出抬板131,当机壳300压入完成时,在弹簧121弹力下,将工件顶出。
如图2和图5所示,进一步地,顶出抬板131上设置有多个凸柱1312,多个凸柱1312均匀分布在顶出抬板131的边缘位置,凸柱1312的高度与顶出抬板131到机壳安装板133的距离相适应,通过多个凸柱1312进一步保证顶出抬板131与机壳安装板133同步运动的平稳性。
如图7所示,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机壳安装板133还设置有用于供定子200的绕组漆包线和电源线穿过的开口。
在安装时,机壳安装板133的开口与两个凸柱1312之间的间隙相对应,且保证定子200的绕组漆包线和电源线能穿过间隙。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第一阶梯孔1311分别为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的直径小于第二通孔的直径,立柱1111穿过第二通孔,安装到第一通孔中。
弹簧121处于自由状态时,顶出抬板131设置有第一通孔的表面与立柱1111的端面平齐,顶出抬板131设置有第一通孔的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凹槽,顶出杆132与顶出抬板131连接的一端安装到凹槽中。
第二阶梯孔1331分别为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第三通孔的直径大于第四通孔的直径,机壳300安装到第三通孔中,按压机壳300,机壳300穿过第四通孔。
进一步地,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弹簧121的直径,第一通孔的直径与立柱1111的直径相适应,第三通孔的直径与机壳300的直径相适应,凹槽的直径与顶出杆132的直径相适应。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第二连接件134的数量与顶出杆132的数量相等,第二连接件134的数量与第二连接通孔的数量相等,第二连接件134的数量与第二连接孔的数量相等。
机壳300安装到机壳安装板133中,机壳安装板133受到下压力,并传递给顶出杆132,进而传递给顶出抬板131,顶出抬板131将下压力传递给弹簧121,弹簧121处于压缩状态。
如图3、图5、图8和图9所示,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定位装置140包括第三连接件143、机壳定位板141和模芯142,机壳定位板141上设置有第三阶梯孔1411,立柱1111上设置有第三连接孔,第三连接件143穿过第三阶梯孔1411将机壳定位板141固定到立柱1111上,机壳定位板141的端面与立柱1111的端面相接触。
弹簧121处于自由状态时,机壳定位板141的端面与顶出抬板131设置有第一通孔的表面相接触,模芯142安装到第三阶梯孔1411中。
机壳定位板141是用于定位的装置,通过第三连接件143固定在圆形底座111的立柱1111上。机壳300压入时,机壳300的下表面接触机壳定位板141的上表面,表明机壳300压入到位,停止压入工作,从而起到定位作用。
模芯142为POM材质,且截面形状为环形,放置在机壳定位板141上,引导定子200定位,防止定子200的铁芯偏移或错位,同时又不伤绕组漆包线及电源线。
进一步地,机壳定位板141的下边开槽,确保定子200的绕组漆包线和电源线外移,而且不伤绕组漆包线和电源线。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第三阶梯孔1411分别为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第五通孔的直径大于第六通孔的直径,第三连接件143穿过第五通孔安装到第六通孔和第三连接孔中,连接机壳定位板141与立柱1111,模芯142安装到第五通孔中。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机壳定位板141上还设置有多个第七通孔,顶出杆132穿过机壳定位板141上的第七通孔安装到顶出抬板131的凹槽中,保证机壳定位板141与机壳安装板133的位置精度。
进一步地,第七通孔的直径与顶出杆132的外径相适应。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多个第七通孔在机壳定位板141上的位置与多个凹槽在顶出抬板131上的分布位置相对应,第七通孔的数量与顶出杆132的数量相一致,模芯142的外径与第五通孔的内径相适应。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连接件112、第二连接件134与第三连接件143上均设置有外螺纹,相应的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第三连接孔、第一连接通孔与第二连接通孔均为螺纹孔。
本实用新型的定子与机壳装配工装100,将定子200装入机壳300的过程如下:
将定子200套在定子与机壳装配工装100的模芯142上,将机壳300放在机壳安装板133上,按下油压机的按钮,机壳300受到下压力向下运动,并将下压力传递给顶出抬板131,此时弹簧121处于压缩状态,机壳300压入到位后,松开按钮,完成机壳300压入,卸压后,弹簧121开始处于逐渐恢复到自由状态,将顶出抬板131顶出,带动顶出杆132和机壳安装板133同步向上运动,此时将工件弹出,取出工件,弹簧121完成复位,完成一次压装工作。
上述实用新型的定子与机壳装配工装,结构设计简单合理,通过底座装置、限位装置和定位装置进行装配,改变定子放置及机壳放置的位置点及受力点,以减少定子的铁芯或机壳变形或伤线,同时增设弹性装置,完成机壳压入后,通过弹性装置直接将含有定子的机壳弹出,避免卡紧难以取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操作劳动强度。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定子与机壳装配工装,安装在油压机的工作台上,用于将定子压入机壳中,其特征在于:
包括底座装置、定位装置、限位装置和弹性装置;
所述弹性装置安装在所述底座装置上;
所述限位装置安装在所述弹性装置的上方;
所述定位装置安装在所述限位装置中,且与所述底座装置连接;
所述限位装置与所述弹性装置连接,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定位装置上下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与机壳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装置包括圆形底座、多个第一连接件和多个定位件;
所述圆形底座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通孔;
所述定位件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
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通孔安装到所述第一连接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子与机壳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件安装到油压机的工作台的定位槽中;
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数量与所述定位件的数量相等;
所述定位槽的数量与所述定位件的数量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子与机壳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形底座的中心处设置有凸台和立柱;
所述立柱的高度大于所述凸台的高度;
所述立柱的直径小于所述凸台的直径;
所述凸台上设置有环形凹槽;
所述环形凹槽的内径与所述立柱的内径相适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子与机壳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装置包括弹簧和防护罩;
所述弹簧安装在所述圆形底座的凸台的环形凹槽中,所述立柱穿设在所述弹簧中;
所述弹簧的内径大于所述环形凹槽的内径,小于所述环形凹槽的外径;
所述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的高度与所述立柱的高度相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子与机壳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罩的截面形状为环形;
所述防护罩安装在所述圆形底座上;
所述防护罩的高度大于所述弹簧的高度;
所述防护罩的内径与所述圆形底座的外径相适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子与机壳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顶出抬板、多个顶出杆、多个第二连接件和机壳安装板;
所述顶出抬板的中心位置上设置有第一阶梯孔;
所述立柱穿过所述第一阶梯孔与所述顶出抬板连接;
所述机壳安装板安装到所述顶出抬板的上方;
在所述机壳安装板与所述顶出抬板之间安装多个所述顶出杆;
所述机壳安装板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顶出杆连接;
所述机壳安装板的中心位置上设置有第二阶梯孔;
机壳安装到所述机壳安装板的第二阶梯孔内;
所述机壳安装板的边缘位置设置有多个第二连接通孔;
所述顶出杆与所述机壳安装板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多个第二连接孔;
所述第二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二连接通孔安装到所述第二连接孔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子与机壳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阶梯孔分别为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
所述立柱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安装到所述第一通孔中;
所述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顶出抬板设置有所述第一通孔的表面与所述立柱的端面平齐;
所述顶出抬板设置有所述第一通孔的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凹槽;
所述顶出杆与所述顶出抬板连接的一端安装到所述凹槽中;
所述第二阶梯孔分别为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
所述第三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四通孔的直径;
机壳安装到所述第三通孔中;
按压机壳,机壳穿过所述第四通孔;
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弹簧的直径;
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与所述立柱的直径相适应;
所述第三通孔的直径与所述机壳的直径相适应;
所述凹槽的直径与所述顶出杆的直径相适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子与机壳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三连接件、机壳定位板和模芯;
所述机壳定位板上设置有第三阶梯孔;
所述立柱上设置有第三连接孔;
所述第三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三阶梯孔将所述机壳定位板固定到所述立柱上;
所述机壳定位板的端面与所述立柱的端面相接触;
所述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机壳定位板的端面与所述顶出抬板设置有所述第一通孔的表面相接触;
所述模芯安装到所述第三阶梯孔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定子与机壳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阶梯孔分为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
所述第五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六通孔的直径;
所述第三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五通孔安装到第六通孔和所述第三连接孔中,连接所述机壳定位板与所述立柱;
所述模芯安装到所述第五通孔中;
所述机壳定位板上还设置有多个第七通孔;
所述顶出杆穿过所述机壳定位板上的第七通孔安装到所述顶出抬板的凹槽中;
所述第七通孔的直径与所述顶出杆的外径相适应;
多个所述第七通孔在所述机壳定位板上的位置与多个所述凹槽在所述顶出抬板上的分布位置相对应;
所述第七通孔的数量与所述顶出杆的数量相一致;
所述模芯的外径与所述第五通孔的内径相适应。
CN201420013728.3U 2014-01-09 2014-01-09 定子与机壳装配工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224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13728.3U CN203722427U (zh) 2014-01-09 2014-01-09 定子与机壳装配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13728.3U CN203722427U (zh) 2014-01-09 2014-01-09 定子与机壳装配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22427U true CN203722427U (zh) 2014-07-16

Family

ID=51161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13728.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22427U (zh) 2014-01-09 2014-01-09 定子与机壳装配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22427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60366A (zh) * 2016-07-01 2016-11-23 迪克斯汽车电器(上海)有限公司 新能源汽车用电机的定子与机壳的热套工装
CN109378954A (zh) * 2018-10-16 2019-02-22 合肥凯邦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将电机机壳导入定子铁芯的装置及电机
CN111371258A (zh) * 2019-12-19 2020-07-03 丹东山川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双速电机制动噪音的接线定位方法
WO2021121248A1 (zh) * 2019-12-19 2021-06-24 江苏久知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定子组件压入机
CN117294096A (zh) * 2023-11-22 2023-12-26 苏州英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机定子装配装置及工艺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60366A (zh) * 2016-07-01 2016-11-23 迪克斯汽车电器(上海)有限公司 新能源汽车用电机的定子与机壳的热套工装
CN106160366B (zh) * 2016-07-01 2018-05-18 迪克斯汽车电器(上海)有限公司 新能源汽车用电机的定子与机壳的热套工装
CN109378954A (zh) * 2018-10-16 2019-02-22 合肥凯邦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将电机机壳导入定子铁芯的装置及电机
CN111371258A (zh) * 2019-12-19 2020-07-03 丹东山川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双速电机制动噪音的接线定位方法
CN111371258B (zh) * 2019-12-19 2021-06-01 丹东山川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双速电机制动噪音的接线定位方法
WO2021121248A1 (zh) * 2019-12-19 2021-06-24 江苏久知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定子组件压入机
CN117294096A (zh) * 2023-11-22 2023-12-26 苏州英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机定子装配装置及工艺
CN117294096B (zh) * 2023-11-22 2024-02-02 苏州英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机定子装配装置及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22427U (zh) 定子与机壳装配工装
CN204320921U (zh) 一种汽车零件一体式斜冲孔冲压模具
CN103681441B (zh) 一种用于半导体芯片封装的顶针治具机构
CN205008926U (zh) 夹具
CN204381158U (zh) 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的落料模定位装置
CN203557084U (zh) 压电机转子轴工装
CN203649114U (zh) 控制箱本体仪表孔冲孔工装
CN203596717U (zh) 一种电机转子入轴装置
CN204396607U (zh) 用于高速冲槽机上硅钢片托片的装置
CN202667420U (zh) 上下模具存放限位器
CN202984446U (zh) 薄料翻孔模具
CN205270707U (zh) 压铆装置
CN105150161B (zh) 用于磁性模组的把手
CN203371478U (zh) 一种轴承定位压装复位装置
CN202592908U (zh) 贴胶治具
CN104511776B (zh) 发动机缸体左右侧面悬挂凸台端面铣削夹具
CN202318205U (zh) 弹性销压入装置
CN203092034U (zh) 电机用铁芯焊接装置
CN203991933U (zh) 冲压内藏侧冲装置
CN206382403U (zh) 一种配件精密冲孔机
CN205414129U (zh) 端子冲压模具
CN207013972U (zh) 自动上密封圈机构
CN204707405U (zh) 定位铆接组合治具
CN104057281A (zh) 后滑块铆接工装
CN204867131U (zh) 一种铝板缝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16

Termination date: 202101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