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17782U - 用于双离合器变速箱的飞轮连接盘 - Google Patents

用于双离合器变速箱的飞轮连接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17782U
CN203717782U CN201320590194.6U CN201320590194U CN203717782U CN 203717782 U CN203717782 U CN 203717782U CN 201320590194 U CN201320590194 U CN 201320590194U CN 203717782 U CN203717782 U CN 2037177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ywheel
hole
double clutch
clutch gearbox
l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59019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伟荣
姜超
叶兴成
周雄江
向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Motor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Motor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Motor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Motor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59019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177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177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1778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双离合器变速箱的飞轮连接盘,其包括:本体,其具有第一孔和至少一个第二孔,第一孔位于本体的中心,第二孔分别位于本体的周边;中心花键毂,其固连到第一孔上,用于通过其内花键与双离合器变速箱内的双离合器输入端的外花键过盈装配将扭矩从飞轮连接盘传递到双离合器输入端;以及至少一个连接件,其分别固连到第二孔上,用于将飞轮连接盘连接到飞轮上。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紧凑且稳定性好,吸震和减震效果佳,它能可靠地实现扭矩传递,并能最大限度地节省材料,可有效提升动力总成NVH性能。

Description

用于双离合器变速箱的飞轮连接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力总成传动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双离合器变速箱的飞轮连接盘。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对于手动变速箱MT而言,其扭矩传递连接方式通常为:发动机曲轴——飞轮——离合器压盘——离合器摩擦片——离合器摩擦片内花键——变速箱输入轴外花键——变速箱输入轴。对于自动变速箱AT来讲,它的扭矩传递连接方式通常为:发动机曲轴——飞轮——液力变矩器泵轮、导轮、涡轮——涡轮内花键——变速箱输入轴外花键——变速箱输入轴。这些现有方式在诸如机械连接(扭矩传递)方式、吸振减振效果、节省材料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因此需要加以研究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双离合器变速箱的飞轮连接盘,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及其他方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双离合器变速箱的飞轮连接盘,所述飞轮连接盘包括:
本体,其具有第一孔和至少一个第二孔,所述第一孔位于所述本体的中心,所述第二孔分别位于所述本体的周边;
中心花键毂,其固连到所述第一孔上,用于通过其内花键与双离合器变速箱内的双离合器输入端的外花键过盈装配将扭矩从飞轮连接盘传递到双离合器输入端;以及
至少一个连接件,其分别固连到所述第二孔上,用于将所述飞轮连接盘连接到飞轮上。
在上述用于双离合器变速箱的飞轮连接盘中,可选地,所述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
在上述用于双离合器变速箱的飞轮连接盘中,可选地,所述本体被构造成三角形或类似三角形。
在上述用于双离合器变速箱的飞轮连接盘中,可选地,所述三角形或类似三角形具有中心对称结构。
在上述用于双离合器变速箱的飞轮连接盘中,可选地,所述第二孔设有6个,其中在呈三角形或类似三角形的所述本体的每一个角区域上布置有2个所述第二孔,并且在所述本体上设置有3个开口,每一个所述开口布置在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之间。
在上述用于双离合器变速箱的飞轮连接盘中,可选地,所述本体通过金属板件冲压成型。
在上述用于双离合器变速箱的飞轮连接盘中,可选地,所述金属板件厚度为2.5mm。
在上述用于双离合器变速箱的飞轮连接盘中,可选地,所述中心花键毂通过激光焊固连到所述第一孔上。
在上述用于双离合器变速箱的飞轮连接盘中,可选地,所述中心花键毂与所述第一孔之间的激光焊深度为2.8mm。
在上述用于双离合器变速箱的飞轮连接盘中,可选地,所述连接件为螺母,其通过凸焊固连到所述第二孔上。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势在于以下方面:(1)由于在结构上采用了创新型设计,因此为双离合器变速箱(例如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等)与发动机之间的扭矩传递接口提供了新型解决方案,并且其整体结构更为紧凑且稳定性好。(2)在功能上能可靠地实现扭矩传递,并且当飞轮连接盘的本体部分例如采用薄钢板材料冲压制成时,可有效改变其刚度特性,在工作运转中能较好地容忍发动机曲轴的轴向和径向偏差,使其易于产生形变来实现吸震、减震效果,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衰减发动机轴向的窜动和扭振,有效提升动力总成NVH性能。(3)由于还采用了优化的连接盘形状设计,即轻型化设计,因此可以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节省材料,降低了产品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双离合器变速箱的飞轮连接盘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 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 3是图1所示实施例与飞轮处于待装配状态下的立体视图。
图 4是图1所示实施例与飞轮处于已装配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 5是图1所示实施例与飞轮处于已装配状态下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将以示例方式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双离合器变速箱的飞轮连接盘的结构、特点以及优点,然而所有的描述仅是用来进行说明的,而不应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形成任何的限制。此外,在本文所提及的各实施例中予以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者被显示或隐含在各附图中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仍然可以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任意组合或者删减,从而获得可能未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实用新型的更多其他实施例。
在图1和图2中通过举例方式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双离合器变速箱的飞轮连接盘的一个实施例,并且还在图3、图4和图5中进一步展示出了如何将该实施例与飞轮装配在一起,下面就结合这些附图来具体说明这个实施例的基本结构。
如图1和图2所述,在上述实施例中,该飞轮连接盘包括本体1以及装设在它上面的中心花键毂3和6个连接件2。其中,本体1可以采用金属板件(例如厚度为2.5mm或者其他的任何适宜尺寸等,当采用钢板冲压成型时,飞轮连接盘在工作运转中能较好地容忍曲轴的轴向、径向偏差,从而能一定程度上衰减发动机轴向的窜动和扭振,提升动力总成NVH性能)冲压成型,并且在该本体1的中部设置了安装孔,以便将中心花键毂3例如采用激光焊等连接方式固连到该安装孔上,从而通过中心花键毂3的内花键与双离合器变速箱内的双离合器输入端的外花键之间进行过盈装配,由此实现扭矩从飞轮连接盘到双离合器输入端的扭矩传递。在本实施例中,双离合器可选择采用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并且可在其中集成离合器和扭转减震器(TVD, torsional vibration damper),因此无需匹配额外的双质量飞轮(DMF, dual mass flywheel),即作为举例具体来讲,可将飞轮连接盘的中心花键毂3的内花键与扭转减震器输入端的外花键进行过盈装配。
由于在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上述过盈配合设计而使得其间没有配合间隙,因此能够减少或避免产生敲击噪音等NVH问题。针对给出的这个实施例,这种上述过盈配合设计的保持力最小能到达1800N,而装配时最大允许的压配力可以是45kN,在允许的轴向、径向偏差范围内其最大传递扭矩设计值可达到1080Nm。此外,在可选情形下,可以将中心花键毂3与第一孔之间的激光焊深度设置为2.8mm。当然,根据实际应用需要,也完全允许将上述的激光焊深度调整设置为其他数值。
此外,如图1所示,在该本体1的周边上设置了6个安装孔,可以采用例如凸焊等连接方式将上述的6个连接件2分别与这些安装孔固装到一起,以便如图3所示地,通过上述连接件2与配合件7相互配合而将该飞轮连接盘连接到飞轮5上。仅作为举例,上述连接件2可以采用螺母形式,而配合件7可以采用螺栓形式,以便通过一个或多个这样的螺栓穿过设置飞轮5上的安装通孔而与采用螺母形式的连接件2刚性连接在一起,从而将扭矩从飞轮传递到飞轮连接盘。此外,飞轮5还可以使用另外的螺栓与发动机曲轴后端面连接,以此实现扭矩由发动机曲轴到该飞轮5的传递。
再举例而言,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允许在飞轮5上朝向飞轮连接盘的一侧上可选地设置凹陷区域6,以便用来部分地或者全部嵌装入飞轮连接盘,从而实现更稳定可靠的连接来传递发动机扭矩。
作为举例情形,在给出的这个实施例中,将该飞轮连接盘的本体1整体构造成三角形的外形形状。当然在其他情形下也允许将飞轮连接盘的本体1构造成类似三角形,这种三角形或类似三角形是稳定性较好的结构,因此有利于保证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稳定性和可靠性。此外,根据应用需要还可以将这样的三角形或类似三角形进一步构造成具有中心对称结构。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基于轻型化设计并且节省材料、降低制造成本等方面的考虑,还可以在该飞轮连接盘的本体1上设置一个或多个开口4,并且这些开口的具体形状可以任意选择。例如,如图1、图3或图4等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就是在呈三角形形状的本体1的每一个角区域(即本体1的周边)设置了三组安装孔(每组两个安装孔),同时每组安装孔与位于本体1中部的安装孔之间设置了一个开口4,通过采用这种优化的连接盘形状设计,就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不仅通过改变飞轮连接盘的刚度特性而使其易于产生形变,增强了吸震和减震效果,而且由此可实现轻型化设计,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省材料并且减轻重量。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双离合器变速箱的飞轮连接盘具有上述技术优势和特点,因此非常适合将其安装配置到双离合器变速箱上,而且也适合将这样的双离合器变速箱装设到汽车上。本实用新型为双离合器变速箱与发动机之间的扭矩传递接口提供了不同于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采用该技术方案不仅能降低制造成本、节省材料并且减少安装空间,而且能稳定可靠地传递发动机扭矩,并且吸振减振效果好,因此有利于实现发动机与变速箱的良好匹配。
以上列举了实例来详细阐明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双离合器变速箱的飞轮连接盘,这些示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实施方式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形和改进。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并为本实用新型的各项权利要求所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双离合器变速箱的飞轮连接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连接盘包括:
本体,其具有第一孔和至少一个第二孔,所述第一孔位于所述本体的中心,所述第二孔分别位于所述本体的周边;
中心花键毂,其固连到所述第一孔上,用于通过其内花键与双离合器变速箱内的双离合器输入端的外花键过盈装配将扭矩从飞轮连接盘传递到双离合器输入端;以及
至少一个连接件,其分别固连到所述第二孔上,用于将所述飞轮连接盘连接到飞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双离合器变速箱的飞轮连接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双离合器变速箱的飞轮连接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被构造成三角形或类似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双离合器变速箱的飞轮连接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或类似三角形具有中心对称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用于双离合器变速箱的飞轮连接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孔设有6个,其中在呈三角形或类似三角形的所述本体的每一个角区域上布置有2个所述第二孔,并且在所述本体上设置有3个开口,每一个所述开口布置在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用于双离合器变速箱的飞轮连接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通过金属板件冲压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用于双离合器变速箱的飞轮连接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件厚度为2.5mm。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用于双离合器变速箱的飞轮连接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花键毂通过激光焊固连到所述第一孔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用于双离合器变速箱的飞轮连接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花键毂与所述第一孔之间的激光焊深度为2.8mm。
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用于双离合器变速箱的飞轮连接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螺母,其通过凸焊固连到所述第二孔上。
CN201320590194.6U 2013-09-24 2013-09-24 用于双离合器变速箱的飞轮连接盘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177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90194.6U CN203717782U (zh) 2013-09-24 2013-09-24 用于双离合器变速箱的飞轮连接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90194.6U CN203717782U (zh) 2013-09-24 2013-09-24 用于双离合器变速箱的飞轮连接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17782U true CN203717782U (zh) 2014-07-16

Family

ID=51156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590194.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17782U (zh) 2013-09-24 2013-09-24 用于双离合器变速箱的飞轮连接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1778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92281A (zh) * 2022-05-30 2022-09-02 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连接离合器的飞轮总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92281A (zh) * 2022-05-30 2022-09-02 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连接离合器的飞轮总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58998B1 (ko) 차량용 토크 컨버터
US20160195159A1 (en) Centrifugal-pendulum vibration absorbing device
CN102878218B (zh) 一种混合动力系统传动总成用扭转减震联轴器及连接方法
CN101683820A (zh) 用于混合动力车的整体化的阻尼器和起动机环齿轮
US20150292593A1 (en) Vehicle flexible driving plate having torsional damper
CN203717782U (zh) 用于双离合器变速箱的飞轮连接盘
CN104455198A (zh) 减振器及汽车
CN108374868B (zh) 一种带有周向弹簧的低负载减振齿轮
US9976624B2 (en) Damper and pre-damper assembly
CN207830455U (zh) 发动机挠性飞轮
CN205858993U (zh) 减振机构及离合器减振盘
CN113898699B (zh) 双质量飞轮
CN215634868U (zh) 一种自动变速箱动力系统
CN203926471U (zh) 一种发动机曲轴与双离合自动变速器输入轴的连接结构
CN211624127U (zh) 用于液力联接装置的阻尼系统、液力联接装置和机动车辆
CN210949828U (zh) 集成多级减振功能的花键结构
CN211314972U (zh) 集成预减振的飞轮减振器
KR20130072900A (ko) 차량용 토크 컨버터
KR20120039307A (ko) 차량용 토크 컨버터
CN209892691U (zh) 基于非线性扭转隔振原理的双质量飞轮
CN210686847U (zh) 一种带有减振垫片的离心摆式双质量飞轮
CN210135205U (zh) 零件敲击抑制装置
CN112360925A (zh) 零件敲击抑制装置
CN214304941U (zh) 一种过载减振器
CN220337414U (zh) 减震齿轮总成、发动机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16

Termination date: 202109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