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14747U - 无心磨送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心磨送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14747U
CN203714747U CN201320804387.7U CN201320804387U CN203714747U CN 203714747 U CN203714747 U CN 203714747U CN 201320804387 U CN201320804387 U CN 201320804387U CN 203714747 U CN203714747 U CN 2037147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vel board
conveyer
plane
plate
p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80438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格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Rilang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Rilang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Rilang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Rilang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80438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147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147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1474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Emptying Of Bunkers, Hoppers, And Tan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心磨的送料装置,该送料装置利用斜角板驱动装置使斜角板进行上下运动,在所述斜角板上下运动时将料棒从料槽中推送到位于料槽上方的传送装置上,再利用传送装置将料棒输送到无心磨的输入口,在传送装置输送的过程中,利用挡板将多余的料棒挡掉,从而保障一次只有一个料棒进入无心磨入口。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送料装置,机械化程度高,与人工送料的方式相比,提高了至少5倍以上的生产效率,并且,机械化的操作也保障了送料的质量,特别适合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Description

无心磨送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零部件加工器械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无心磨的送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无心磨的送料都是采用人工送料,即采用人工将料棒整理排列后放到传送带上,通过传送带送进无心磨中,在传送的过程中,还得人工监控,看料棒是否有掉落等。这种送料方式存在诸多不足,首先,人工送料效率低,花费大量时间和劳动力;其次,人工送料受操作人员的影响,放料容易掉落,影响整个生产过程;再次,在人工送料过程中,通常会采用整列机进行排列,整列机不仅速度慢,而且噪音大、所需电力功率也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目前的无心磨送料方式效率低、速度慢等不足,提供了一种效率高、速度快的无心磨的自动送料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心磨的送料装置,所述送料装置包括传送装置、传送装置驱动、挡板、斜角板、定位板、斜角板导轨、斜角板驱动装置、第二驱动和料槽;其中,所述传送装置安装于所述料槽的上方,用于传送料棒,所述料槽用于放置料棒;所述传送装置驱动为所述传送装置提供动力,驱动所述传送装置运转;所述挡板固定安装于所述传送装置的传送方向上的中后方,位于料棒输出端之前,所述挡板仅容纳一个料棒通过;所述定位板固定于所述料槽中与所述传送装置对应的地方,所述定位板与所述传送装置的传送方向平行,且所述定位板的最高平面与所述传送装置相当;所述斜角板与所述定位板平行并接触,所述斜角板的两个侧边与所述斜角板导轨滑动连接,所述斜角板导轨固定;所述斜角板的底端与所述斜角板驱动装置接触,所述斜角板驱动装置的转动带动所述斜角板沿着所述斜角板导轨上下移动;当所述斜角板运动到最上方时,其最高的平面与所述定位板的最高的平面的高度相当,当所述斜角板运动到最下方时,其最低的平面与所述料槽的底面相当;所述第二驱动为所述斜角板驱动装置提供动力,以驱动所述斜角板驱动装置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其中,斜角板的最高的平面与定位板的最高的平面相当的高度是指,便于斜角板的最高平面上的料棒滑到定位板的最高平面上的高度;而斜角板最低的平面与料槽的底面相当,是以便于料棒滑到斜角板的平面上,然后将料棒推送到定位板的平面上。
优选地,所述定位板由低到高包括三个固定板,其中最高的固定板的顶端平面与所述传送装置的高度相当;所述斜角板由低到高也包括三个动板;在所述料槽中,所述斜角板和所述定位板的安装方式为,由低到高依序交叉安装所述斜角板和所述定位板;在所述斜角板运动到最上方时,其由低到高的各动板分别与所述定位板的由低到高的各固定板高度相当;在所述斜角板运动到最下方时,其各动板与低一阶的所述定位板的固定板高度相当,同时所述斜角板中最低的动板的平面与所述料槽的底面相当。
需要说明的是,最高的固定板的顶端平面与传送装置的高度相当,其中相当是指,在定位板的固定板的顶端平面为倾斜面时,倾斜面的最低处与传送装置的平面齐平;由低到高的各动板分别与定位板的由低到高的各固定板高度相当,或者,各动板与低一阶的定位板的固定板高度相当,是指,在动板和固定板的顶端平面为斜面时,动板的顶端斜面的最低处与固定板的顶端斜面的最高处齐平;斜角板中最低的动板的平面与料槽的底面相当,是指,动板的顶端斜面的最高处与料槽的底面齐平。
优选地,所述定位板的各固定板和所述斜角板的各动板的顶端平面为向着所述传送装置方向倾斜的斜面。其中,向着所述传送装置方向倾斜是指,各固定板或动板的靠近传送装置的一边较低,而远离传送装置的一边较高。
需要说明的是,顶端平面倾斜只是一种使料棒自动滑落的方式,可以是整个平面都是倾斜的;也可以是一部分倾斜,另一部分为水平的平面。
将顶端平面设计为倾斜的斜面,并且采用三个动板和固定板,在运行时,全部的动板是在斜角板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同时一起做上下往返运动的,动板运动时固定板是静止不动的;第一动板把棒料从料槽里向上推送,当往上运动到第一动板的斜面与第一固定板的斜面重合时,棒料在第一动板的斜面上受到重力的作用下滑滚到第一固定板的斜面上,接着当第二动板往下回到第二动板的斜面与第一固定板的斜面重合时,棒料在第一固定板的斜面上受到重力的作用下滑滚到第二动板的斜面上,接着当第二动板往上运动到第二动板的斜面与第二固定板的斜面重合时,棒料在第二动板的斜面上受到重力的作用下滑滚到第二固定板的斜面上,接着当第三动板往下回到第三动板的斜面与第二固定板的斜面重合时,棒料在第二固定板的斜面上受到重力的作用下滑滚到第三动板的斜面上,接着当第三动板往上运动到第三动板的斜面与第三固定板的斜面重合时,棒料在第三动板的斜面上受到重力的作用下滑滚到第三固定板的斜面上,最后棒料在第三固定板的斜面上受到重力的作用下滑滚到传送装置上。自动排序时,动板把不平行于传送装置的料棒顶落掉回料箱,同时在斜面的作用下把一些基本平行于传送装置或留在斜面上的料棒重新排序使其平行于传送装置,排序好的料棒通过斜面滑滚到传送装置上。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中,将料棒从料槽推送到传送装置上是采用三个动板和固定板配合,可以理解的是,根据具体设计需求,在同样作用原理下,也可以采用更多或更少个数的动板和固定板配合。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动板和固定板的个数,除了传送距离的决定因素以外,三个动板和固定板配合,还有利于自动排序,经过三级推送,在推送过程中,有足够时间将没排序好的料棒顶落。其中,斜面重合是指,两个斜面由于倾斜角度相同,在动板运动到位时与固定板两者的顶端斜面重合为一个平面。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送料装置还包括回收槽,所述回收槽的入口位于所述挡板的正下方,所述回收槽的出口与料槽相通。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挡板将部分料棒挡下,只容一个料棒通道,所以会有部分料棒掉落传送带,因此,在该位置设置一个回收槽就便于将掉落的料棒接住,并且,由于回收槽的出口又是与料槽相通的,因此,料棒就直接调回至料槽中,继续循环。
优选地,所述挡板的入口端的平面为向着料棒传送方向倾斜的斜面,即斜面与料棒传送方向的角度小于90度,以便于将多余的料棒挡落。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送料装置还包括润滑液存储槽和润滑液泵,所述润滑液泵将所述润滑液存储槽中的润滑液抽送至所述传送装置上最前端的料棒上。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减小料棒之间以及料棒与送料装置之间的磨擦,本实用新型特别引入了润滑液,该润滑液是直接输送到传送带的最前端的。其中,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有关于传送装置的前端、后端等的方位描述,都是指在传送装置的传送方向上,位于传送方向上游的即为前端,位于传送方向下游的即为后端,中后方即在传送方向上,传送装置的偏下游的方向。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送料装置还包括送料导向条,所述送料导向条分别与传送装置的输出端和所述无心磨的输入端工艺承接,以便将料棒送入传送方向无心磨中。需要说明的是,送料导向条实际上就是安装在传送装置的输出端上,料棒通过该送料导向条进入无心磨的输入端。
优选地,所述传送装置驱动和所述第二驱动均为马达。在本实用新型中,分别采用了两个马达驱动传送装置和斜角板驱动装置。
优选地,所述斜角板导轨为滚珠导轨,通过滚珠实现所述斜角板的滑动。
优选地,所述斜角板驱动装置为曲柄轮,所述第二驱动通过皮带轮和皮带带动所述曲柄轮转动。
优选地,所述传送装置为传送皮带,传送装置驱动通过皮带轮驱动所述传送皮带运转。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无心磨的送料装置,利用上下运动的斜角板将料棒从料槽中传送到传送装置上,然后通过传送装置送至无心磨,并通过挡板确定每次只有一个料棒能进入无心磨;整个过程自动完成,控制斜角板和传送装置的速度即可调控送料速度。本实用新型的送料装置,机械化程度高,与人工送料的方式相比,提高了至少5倍以上的生产效率,并且机械化的操作也保障了送料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无心磨的送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送料装置的斜角板和定位板的局部放大图,图示为斜角板处于最下方位置时,其动板与下一阶的定位板的固定板重合的状态;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送料装置的挡板的局部放大图,图示为料棒通过挡板的情形;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送料装置的送料导向条的局部放大图,图示为料棒经过送料导向条时的情形。
附图标记说明:
传送装置1、传送装置驱动2、挡板3、斜角板4、定位板5、斜角板导轨6、斜角板驱动装置7、第二驱动8、料槽9、回收槽10、润滑液存储槽11、润滑液泵12、送料导向条13、被挡板挡落的料棒14、润滑液输送出口15、送料装置机架16、润滑液吸管17、润滑液回收管18、润滑液传送管19、斜角板驱动装置传动皮带20、第二驱动固定底座2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审查员能够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他目的,现结合所附较佳实施例附以附图详细说明如下,本附图所说明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无心磨送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送料装置包括传送装置1、传送装置驱动2、挡板3、斜角板4、定位板5、斜角板导轨6、斜角板驱动装置7、第二驱动8、料槽9、回收槽10、润滑液存储槽11、润滑液泵12和送料导向条13。其中,传送装置固定在送料装置机架16内,传送装置为传送皮带,传送装置1安装于料槽9的上方,用于传送料棒,料槽9用于放置料棒;传送装置驱动2为传送装置1提供动力,驱动传送装置1运转;挡板3固定安装于传送装置1的传送方向上的中后方,位于料棒输出端之前,挡板3仅容纳一个料棒通过;定位板5固定于料槽9中与传送装置1对应的地方,定位板5与传送装置的传送方向平行,且定位板5的最高平面与传送装置1齐平;斜角板4与定位板5平行并接触,斜角板4的两个侧边与斜角板导轨6滑动连接,斜角板导轨6固定;斜角板4的底端与斜角板驱动装置7接触,斜角板驱动装置传动皮带20环绕在斜角板驱动装置7上,斜角板驱动装置7的转动带动斜角板4沿着斜角板导轨6上下移动,斜角板驱动装置7具体为曲柄轮;斜角板4运动到最上方时其最高的平面与定位板5的最高的平面的高度相当,斜角板4运动到最下方时其最低的平面与料槽9的底面相当;第二驱动8为斜角板驱动装置7提供动力,第二驱动8坐落在第二驱动固定底座21上,驱动斜角板驱动装置7转动;回收槽10的入口位于挡板3的正下方,回收槽10出口与料槽9相通;润滑液存储槽11和润滑液泵12安装料槽9的底端,润滑液泵12将润滑液存储槽11中的润滑液抽送至所述传送装置上最前端的料棒上;此处,请结合参阅图4,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送料装置的送料导向条的局部放大图,图示为料棒经过送料导向条时的情形。如图4所示,送料导向条13安装在传送装置的输出端上,送料导向条13分别与传送装置1的输出端和无心磨的输入端工艺承接,用于将料棒送入无心磨的输入端。
请参阅图2和图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送料装置的斜角板和定位板的局部放大图,图示为斜角板处于最下方位置时,其动板与下一阶的定位板的固定板重合的状态;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送料装置的挡板的局部放大图,图示为料棒通过挡板的情形。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实际上就是通过斜角板4的上下移动,将料槽中的料棒输送到传送装置上,然后,在经过挡板3时,将多余的料棒挡掉,仅容一个料棒通过,供给无心磨;因此,定位板5的最高平面是与传送带齐平的,斜角板4运动到最高上方时,其最高的平面也是与传送带或定位板5的最高平面高度相当的。
另外,为了便于料棒自动滑落,在本实用新型中,斜角板4的各动板和定位板5的各固定板的顶端平面是向传送装置方向倾斜的,具体的说,可以是动板和固定板顶端平面整体倾斜,或者,顶端平面部分倾斜;这样,在斜角板4的各动板上升到与定位板5的固定板相当的高度时,料棒就自动滑到定位板的固定板的顶端平面上,然后自动滑到传送装置1上。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斜角板4的最高平面与定位板5的最高的平面的高度相当,就是指,在斜角板4的倾斜的平面中,其最低处与定位板5的最高处齐平。在本实施例中,传送装置驱动2和第二驱动8均为马达。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中,定位板4由低到高包括三个固定板,其中最高的固定板的顶端平面与传送装置1的高度相当;斜角板4由低到高也包括三个动板;在料槽中,斜角板4和定位板5的安装方式为,由低到高依序交叉安装斜角板4、定位板5;在斜角板4运动到最上方时,由低到高的各动板分别与定位板5由低到高的各固定板高度相当;在斜角板4运动到最下方时,其各动板与低一阶的定位板5的固定板高度相当,同时斜角板4中最低的动板的平面与料槽的底面相当。在斜角板4运动到最上方时,其各动板顶端的斜面与固定板顶端的斜面相重合,因此,料棒自动滑落。
需要说明的是,在传送料棒时,料棒是先被送到定位板4的较低的固定板的平面上,然后再送到较高的固定板的平面上,最后送到最高的固定板的平面上,进而滑落到传送装置1上;这实际上就是分段传送的一种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考虑到传送距离的要求,具体将其分为三段,因此,在优选的方案中包括三个动板和三个固定板,这个方案基本上可以适用于任何条件下的送料。可以理解的是,在从料槽到传送装置的高度不是很高,即通过斜角板传送的距离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可以仅仅采用一个动板和一个固定板,直接进行传送,也是可以的;又或者,斜角板传送的距离比较大时,根据具体需求,分为更多段,采用更多的斜角板的动板和更多的定位板的固定板交叉排布,进行传送,这些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分为多段传送还有一个因素需要考虑的就是,在推送过程中,有充足的时间将没有排序好的料棒顶落。
在本实用新型中,传送装置驱动2和第二驱动8都是马达驱动,斜角板导轨6为滚珠导轨,第二驱动8的马达通过皮带和皮带轮带动斜角板驱动装置7。传送装置1也是皮带传送,由传送装置驱动2的马达驱动。另外,为了便于将多余的料棒挡落,仅由一个料棒通过,挡板3的入口端的平面为斜面,该斜面具体的向着料棒传送方向倾斜。
本实用新型的送料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向料槽中放置足量的料棒,第二驱动8的马达转动,驱动斜角板驱动装置7转动,进而带动斜角板4的各动板上下移动,斜角板4的动板向上移动时,将位于其顶端平面的料棒送到定位板5的顶端,然后料棒滑到传送皮带上,传送装置驱动2的马达驱动皮带将料棒运送至无心磨;斜角板4每次向上移动都推送部分料棒到传送皮带上。在传送皮带传送料棒的过程中,采用挡板3对料棒进行过滤,每次仅容许一个料棒通过,从而保障了每次只有一个料棒从无心磨的入口端进入。为了减小磨擦,本实用新型的送料装置还特别设计了一个润滑液存储槽,送料装置运行的同时,开启润滑液液泵,通过润滑液吸管17和润滑液传送管19,将润滑液存储槽中的润滑液抽送至传送装置上最前端的料棒上,即润滑液输送出口15处,对料棒进行润滑,从而减小料棒的磨擦;料槽中的润滑液通过润滑液回收管18回收到润滑液存储槽中。
本实用新型的无心磨送料装置,自动化程度高,整个过程自动完成,节约了劳动力;并且,与人工送料的方式相比,效率还提高了至少5倍,人工送料每框料棒整列大概需要十几分钟,本实用新型的自动送料装置仅使用两三分钟就可以完成送料。同时,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自动送料装置,与之前采用整列机相比,整列机噪音大、功率高,大概需要1500W,并且,由于需要配合人工操作,效率比较低;而本实用新型的自动送料装置噪音小于70分贝,功率800W不到就可满足需求,全过程自动化进行,效率高,送料质量也大大提高。
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意在证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技术方案的实际应用,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内,当可作各种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无心磨的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装置包括传送装置(1)、传送装置驱动(2)、挡板(3)、斜角板(4)、定位板(5)、斜角板导轨(6)、斜角板驱动装置(7)、第二驱动(8)和料槽(9);其中:
传送装置(1)安装于料槽(9)的上方,用于传送料棒,料槽(9)用于放置料棒;传送装置驱动(2)为传送装置(1)提供动力,驱动传送装置(1)运转;
挡板(3)固定安装于传送装置(1)的传送方向上的中后方,位于料棒输出端之前,挡板(3)仅容纳一个料棒通过;
定位板(5)固定于料槽(9)中与传送装置(1)对应的地方,定位板(5)与传送装置(1)的传送方向平行,且定位板(5)的最高平面与传送装置(1)相当;
斜角板(4)与定位板(5)平行并接触,斜角板(4)的两个侧边与斜角板导轨(6)滑动连接,斜角板导轨(6)固定;斜角板(4)的底端与斜角板驱动装置(7)接触,斜角板驱动装置(7)的转动带动斜角板(4)沿着斜角板导轨(6)上下移动;
当斜角板(4)运动到最上方时,其最高的平面与定位板(5)的最高的平面的高度相当,当斜角板(4)运动到最下方时,其最低的平面与料槽(9)的底面相当;
第二驱动(8)为斜角板驱动装置(7)提供动力,以驱动斜角板驱动装置(7)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板(5)由低到高包括三个固定板,其中最高的固定板的顶端平面与传送装置(1)的高度相当;斜角板(4)由低到高也包括三个动板;
在料槽(9)中,斜角板(4)和定位板(5)的安装方式为由低到高依序交叉安装斜角板(4)和定位板(5);
在斜角板(4)运动到最上方时,其由低到高的各动板分别与定位板(5)的由低到高的各固定板高度相当;在斜角板(4)运动到最下方时,其各动板与低一阶的定位板(5)的固定板高度相当,同时斜角板(4)中最低的动板的平面与料槽(9)的底面相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斜角板(4)的各个所述动板和定位板(3)的各个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平面为向着传送装置(1)方向倾斜的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传送装置驱动(2)和第二驱动(8)均为马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斜角板导轨(6)为滚珠导轨,通过滚珠实现斜角板(4)的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斜角板驱动装置(7)为曲柄轮,第二驱动(8)通过皮带轮和皮带带动斜角板驱动装置(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挡板(3)的入口端的平面为向着料棒传送方向倾斜的斜面。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装置还包括回收槽(10),所述回收槽(10)的入口位于挡板(3)的正下方,回收槽(10)的出口与料槽(9)相通。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装置还包括润滑液存储槽(11)和润滑液泵(12),所述润滑液泵(12)将润滑液存储槽(11)中的润滑液抽送至传送装置(1)上最前端的料棒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装置还包括送料导向条(13),所述送料导向条(13)分别与传送装置(1)的输出端和所述无心磨的输入端工艺承接,以便将料棒送入所述无心磨中。
CN201320804387.7U 2013-12-06 2013-12-06 无心磨送料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147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04387.7U CN203714747U (zh) 2013-12-06 2013-12-06 无心磨送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04387.7U CN203714747U (zh) 2013-12-06 2013-12-06 无心磨送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14747U true CN203714747U (zh) 2014-07-16

Family

ID=51153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804387.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14747U (zh) 2013-12-06 2013-12-06 无心磨送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14747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15226A (zh) * 2016-08-11 2016-11-16 宁波甬龙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上料机
CN108438838A (zh) * 2018-03-16 2018-08-24 瑞博泰克自动化设备(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花键轴轴套件整理装置
CN108502442A (zh) * 2018-04-20 2018-09-07 佛山市翰南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供料机
CN110817369A (zh) * 2019-12-18 2020-02-21 苏州杰锐思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料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15226A (zh) * 2016-08-11 2016-11-16 宁波甬龙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上料机
CN108438838A (zh) * 2018-03-16 2018-08-24 瑞博泰克自动化设备(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花键轴轴套件整理装置
CN108502442A (zh) * 2018-04-20 2018-09-07 佛山市翰南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供料机
CN110817369A (zh) * 2019-12-18 2020-02-21 苏州杰锐思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料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14747U (zh) 无心磨送料装置
CN104477625B (zh) 叉管自动送料机
CN103639856B (zh) 一种无心磨的送料装置
CN105398786A (zh) 一种钢管上料装置
CN104139982A (zh) 冲压收料摆盘机
CN103008790A (zh) 一种管件自动化平口机
CN110465763A (zh) 一种电池板与汇流条焊接设备
CN102602721B (zh) 一种连续上板设备
CN204096472U (zh) 一种吹瓶机的手柄上料机构
CN206382246U (zh) 一种快递运输系统及快递件分拣平台
CN113060474B (zh) 一种圆环链生产上料装置
CN108861526B (zh) 一种湿式自动排料装置
CN109809165A (zh) 一种工业自动化的料架提升回转装置
CN203181775U (zh) 自动喂料系统
CN205838055U (zh) 一种物料的连续供给机构
CN101342991A (zh) 理瓶机
CN202130577U (zh) 一种丸状颗粒加料机构
CN202880408U (zh) 一种蜗杆专用送料机
CN108098499B (zh) 单工位自动倒角机
CN110253428A (zh) 一种用于衣架砂光机的自动投料机及间歇输送机
CN108082874A (zh) 一种面料加工用辊体输送搬运机构
CN103706343B (zh) 一种吸附材料熔喷生产设备
CN103863798A (zh) 轴承产线进料排序系统
CN204339270U (zh) 一种型材自动加工设备
CN209256231U (zh) 一种轴承装配机用自动上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16

Termination date: 201712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