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06776U - 电感模块及其基座 - Google Patents

电感模块及其基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06776U
CN203706776U CN201420082065.0U CN201420082065U CN203706776U CN 203706776 U CN203706776 U CN 203706776U CN 201420082065 U CN201420082065 U CN 201420082065U CN 203706776 U CN203706776 U CN 2037067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destal
magnetic core
inductor module
coil
indu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8206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喜镇
陈义霖
廖晟恩
张治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lta Opto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Delta Opto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lta Opto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Delta Opto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to CN20142008206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067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067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0677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感模块及其基座。电感模块设置于电路板上,且包括基座、电感器及绝缘元件。基座包括顶面、底面及凹槽,其中凹槽设置于顶面。电感器设置于基座的顶面,且包括环状磁芯及至少一线圈,其中环状磁芯具有通孔,该至少一线圈绕设于环状磁芯。绝缘元件包括固定部及延伸部,其中固定部与延伸部连接,固定部容设于基座的凹槽,延伸部设置于环状磁芯的通孔,且延伸部的自由端部低于环状磁芯的上表面。本实用新型的电感模块可有效地降低整体高度、可判别导接脚的顺序,且可防止将电感模块的导接脚误插于电路板的导孔。

Description

电感模块及其基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感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降低整体高度的电感模块及其基座。
背景技术
现今,电感器已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电子装置中。传统电感器安装于电路板的方式为直接将其线圈的出线端插接于电路板的对应导孔,然而此种安装方式不易进行作业,且电感器于电路板上的高度不易控制。
为解决前述问题,利用基座的辅助来将电感器安装于电路板的电感模块于是被发展与应用。传统的电感模块包括电感器及基座,其中电感器设置于基座上。一般而言,欲将电感模块安装于电路板上时,会先将电感器的磁芯中置入一绝缘元件以隔绝缠绕于该磁芯上的线圈,其中绝缘元件固定且相对凸出于磁芯的上表面,之后将安装绝缘元件的电感器设置于基座上,然后再将基座的导接脚插设于电路板的对应导孔。
然而传统的电感模块仍存在待解决的问题,其一为绝缘元件固定于电感器的上表面而使其相对凸出于电感器,因此电感模块将因绝缘元件的设置而使整体高度增加。再者,由于电感模块的基座具有多导接脚,当电感模块欲安装于电路板上时,不易分辨电感模块的导接脚顺序,因此容易发生导接脚顺序错误无法正确地插设于电路板的对应导孔的问题,进而导致电子装置无法正常运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感模块及其基座,其可有效地降低整体高度、可判别导接脚的顺序,且可防止将电感模块的导接脚误插于电路板的导孔。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感模块,设置于电路板上,且包括基座、电感器及绝缘元件。基座包括顶面、底面及凹槽,其中凹槽设置于顶面。电感器设置于基座的顶面,且包括环状磁芯及至少一线圈,其中环状磁芯具有通孔,该至少一线圈绕设于环状磁芯。绝缘元件包括固定部及延伸部,其中固定部与延伸部连接,固定部容设于基座的凹槽,延伸部设置于环状磁芯的通孔,且延伸部的自由端部低于环状磁芯的上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该线圈包括一第一线圈及一第二线圈,该第一线圈及该第二线圈相互分隔地分别绕设于该环状磁芯的两相对段部,其中该绝缘元件的该延伸部设置于该第一线圈与该第二线圈之间。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该绝缘元件的该固定部以粘固、紧配或卡合方式固定于该基座的该凹槽。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该绝缘元件的该固定部与该环状磁芯的一下表面接触。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该基座还包括多个导接脚,其中所述多个导接脚相分隔地设置于该基座的该底面。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该电路板包括多个导孔,且该电感模块的该基座的所述多个导接脚对应于该电路板的所述多个导孔。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该电路板包括一第一导孔、一第二导孔、一第三导孔以及一第四导孔,该电感模块的该基座包括分别对应于该电路板的该第一导孔、该第二导孔、该第三导孔以及该第四导孔的一第一导接脚、一第二导接脚、一第三导接脚以及一第四导接脚。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该基座还包括一定位元件,邻设于该基座的一侧边,且由该基座的该底面向下延伸。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该电路板包括一定位孔,且该基座的该定位元件对应于该定位孔。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基座,包括顶面、底面、侧边、定位元件以及多个导接脚。顶面具有凹槽,其中顶面用于设置电感器。定位元件邻设于侧边,且由底面向下延伸。多个导接脚相分隔地设置于该底面。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感模块及其基座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感模块及其基座,可避免绝缘元件凸出于环状磁芯而可以有效地降低整体高度。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电感模块及其基座,可利用其定位元件的设置以便于判别导接脚的顺序,且具有防呆及定位的功能而可以避免将电感模块的导接脚误插于电路板的导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电感模块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电感模块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电感模块安装于电路板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         电感模块
2         基座
21        顶面
22        底面
23        凹槽
24        侧边
25        定位元件
26        导接脚
261       第一导接脚
262       第二导接脚
263       第三导接脚
264       第四导接脚
3         电感器
31        环状磁芯
311       上表面
312       下表面
32        线圈
321       第一线圈
322       第二线圈
33        通孔
4         绝缘元件
41        延伸部
410       自由端部
411       第一长度
412       第一宽度
42        固定部
421       第二长度
422       第二宽度
5         电路板
51        导孔
511       第一导孔
512       第二导孔
513       第三导孔
514       第四导孔
52        定位孔
6         粘着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后段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态样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电感模块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电感模块1包含基座2、电感器3及绝缘元件4,其中基座2具有顶面21、底面22、凹槽23、侧边24以及多个导接脚26。基座2的顶面21供电感器3设置,多个导接脚26相分隔地设置于基座2的底面22。电感器3包括环状磁芯31及一组或多组线圈32。环状磁芯31具有一通孔33,该一组或多组线圈32绕设于环状磁芯31。绝缘元件4包括延伸部41及固定部42,其中延伸部41与固定部42连接。绝缘元件4的延伸部41设置于环状磁芯31的通孔33,绝缘元件4的固定部42容设于基座2的凹槽23,其中绝缘元件4的延伸部41的自由端部410低于该环状磁芯31的上表面311,借此可降低电感模块1的整体高度。
于一些实施例中,电感器3的线圈32包括第一线圈321及第二线圈322,第一线圈321及第二线圈322相互分隔地绕设于环状磁芯31的两相对段部。绝缘元件4的延伸部41由环状磁芯31的下表面312插设于环状磁芯31的通孔33,且位于第一线圈321与第二线圈322之间,用以隔绝通孔33中的第一线圈321与第二线圈322。绝缘元件4的固定部42与环状磁芯31的下表面312直接接触,且容置于基座2的凹槽23中。
于一些实施例中,绝缘元件4的延伸部41与固定部42垂直地连接,且延伸部41连接于固定部42的中心区域,其中延伸部41与固定部42以一体成型为较佳。于一些实施例中,绝缘元件4的延伸部41具有第一长度411及第一宽度412,该第一长度411小于等于环状磁芯31的通孔33的高度,该第二宽度412小于等于环状磁芯31的通孔33的直径。电感器3与绝缘元件4设置于该基座2的顶面21上,基座2的凹槽23可延伸至基座2的顶面21的两相对侧边,但不以此为限。绝缘元件4的固定部42的厚度小于等于基座2的凹槽23的宽度,绝缘元件4的固定部42具有第二长度421以及第二宽度422,其中第二长度421小于等于凹槽23的长度,第二宽度422小于等于凹槽23的深度,使绝缘元件4的固定部42可容置且固定于基座2的凹槽23内,且亦可用于辅助隔离绕设于环状磁芯31的线圈32。于一些实施例中,绝缘元件4的固定部42可利用黏固、紧配或卡合的方式固定于基座2的凹槽23,且不以此为限。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电感模块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如图1及图2所示,绝缘元件4的固定部42与环状磁芯31的下表面312接触,且相对突出于环状磁芯31的下表面312。突出于环状磁芯31的绝缘元件4的固定部42可容置且固定于基座2的凹槽23内,其中绝缘元件4的固定部42以借由粘着元件6固定于基座2的凹槽23为较佳,且绝缘元件4的延伸部41的自由端部410相对低于环状磁芯31的上表面311,因此可避免绝缘元件4凸出于环状磁芯31,进而使电感模块1的整体高度可以降低,并且可以达到有效隔绝线圈32的功效。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电感模块安装于电路板的示意图。于本实施例中,电感模块1的基座2、电感器3及绝缘元件4的结构与图1所示实施例相似,其中相同符号代表相似的元件,于此不再赘述,惟本实施例的基座2更可包含一定位元件25,该定位元件25邻设于基座2的侧边24,且由基座2的底面22向下延伸。较佳的,定位元件25由基座2的底面22垂直向下延伸。设置于基座2的底面22的多个导接脚26可包括例如第一导接脚261、第二导接脚262、第三导接脚263以及第四导接脚264,其中第一导接脚261、第二导接脚262、第三导接脚263以及第四导接脚264相分隔地设置于基座2的底面22,且第一导接脚261、第二导接脚262、第三导接脚263以及第四导接脚264可分别与多个线圈32的对应的出线端连接。电路板5包括多个导孔51及一定位孔52,其中电路板5的多个导孔51可包括例如第一导孔511、第二导孔512、第三导孔513以及第四导孔514,其中基座2的第一导接脚261、第二导接脚262、第三导接脚263以及第四导接脚264对应于电路板5的第一导孔511、第二导孔512、第三导孔513以及第四导孔514,且基座2的定位元件25对应于电路板5的定位孔52。当电感模块1欲安装于电路板5上时,电感模块1的基座2的定位元件25可作为一防呆及定位机构,以使作业人员可便于判别导接脚26的顺序且可正确地将电感模块1的第一导接脚261、第二导接脚262、第三导接脚263及第四导接脚264插接于电路板5上对应的第一导孔511、第二导孔512、第三导孔513以及第四导孔514,借此可避免将电感模块1的导接脚误插于电路板5的导孔。
综合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感模块及其基座,其可避免绝缘元件凸出于环状磁芯而可以有效地降低整体高度。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电感模块及其基座,可利用其定位元件的设置以便于判别导接脚的顺序,且具有防呆及定位的功能而可以避免将电感模块的导接脚误插于电路板的导孔。
即使本实用新型已由上述的实施例详细叙述而可由本行业技术人员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修饰,然而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感模块,设置于一电路板上,其特征在于,该电感模块包括:
一基座,包括一顶面、一底面及一凹槽,其中该凹槽设置于该顶面;
一电感器,设置于该基座的该顶面,且包括一环状磁芯及至少一线圈,其中该环状磁芯具有一通孔,该至少一线圈绕设于该环状磁芯;以及
一绝缘元件,包括一固定部及一延伸部,其中该固定部与该延伸部连接,该固定部容设于该基座的该凹槽,该延伸部设置于该环状磁芯的该通孔,且该延伸部的一自由端部低于该环状磁芯的一上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线圈包括一第一线圈及一第二线圈,该第一线圈及该第二线圈相互分隔地分别绕设于该环状磁芯的两相对段部,其中该绝缘元件的该延伸部设置于该第一线圈与该第二线圈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元件的该固定部以粘固、紧配或卡合方式固定于该基座的该凹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元件的该固定部与该环状磁芯的一下表面接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基座还包括多个导接脚,其中所述多个导接脚相分隔地设置于该基座的该底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感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电路板包括多个导孔,且该电感模块的该基座的所述多个导接脚对应于该电路板的所述多个导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感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电路板包括一第一导孔、一第二导孔、一第三导孔以及一第四导孔,该电感模块的该基座包括分别对应于该电路板的该第一导孔、该第二导孔、该第三导孔以及该第四导孔的一第一导接脚、一第二导接脚、一第三导接脚以及一第四导接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基座还包括一定位元件,邻设于该基座的一侧边,且由该基座的该底面向下延伸。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感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电路板包括一定位孔,且该基座的该定位元件对应于该定位孔。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模块的基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顶面,具有一凹槽,其中该顶面用于设置一电感器;
一底面;
一侧边;
一定位元件,邻设于该侧边,且由该底面向下延伸;以及多个导接脚,相分隔地设置于该底面。
CN201420082065.0U 2014-02-25 2014-02-25 电感模块及其基座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067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82065.0U CN203706776U (zh) 2014-02-25 2014-02-25 电感模块及其基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82065.0U CN203706776U (zh) 2014-02-25 2014-02-25 电感模块及其基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06776U true CN203706776U (zh) 2014-07-09

Family

ID=51057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82065.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06776U (zh) 2014-02-25 2014-02-25 电感模块及其基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0677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73206A (zh) * 2018-10-19 2019-01-25 伊顿智能动力有限公司 用于支承电感器的支架装置、电感器装置以及不间断电源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73206A (zh) * 2018-10-19 2019-01-25 伊顿智能动力有限公司 用于支承电感器的支架装置、电感器装置以及不间断电源
CN109273206B (zh) * 2018-10-19 2021-08-31 伊顿智能动力有限公司 用于支承电感器的支架装置、电感器装置以及不间断电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98124B1 (en) Magnetic circuit board stacking component
CN102592804B (zh) 先进的电子顶盖设备及方法
US7446637B1 (en) Parent-child leadframe type transformer
TWI420546B (zh) 一種電感器模組及其基座
US20120025941A1 (en) Iron-core coil assembly
CN107946049A (zh) 线圈组件和包括该线圈组件的供电单元
US9183974B1 (en) Bobbin apparatus for reducing gap losses in magnetic components
TW201526039A (zh) 變壓器組合結構及其承座
CN203706776U (zh) 电感模块及其基座
KR101610339B1 (ko) 코일 부품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2832013B (zh) 一种电感器模块及其基座
WO2013128341A3 (en) Wire arrangement for an electronic circui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110254648A1 (en) Movable transformer embedded into an opening of a pcb and a method of installing the same
CN204348490U (zh) 一种电子变压器骨架
CN106356180A (zh) 绝缘变压器安装基板及电源装置
CN103021631B (zh) 变压器
TWI457954B (zh) 磁性元件
US20130171874A1 (en) Connector having filtering module
CN204348491U (zh) 一种电子变压器骨架
US20140145813A1 (en) Planar high voltage transformer
CN203706834U (zh) 一种防爆隔离变压器
CN203787269U (zh) 网络变压器
KR200312344Y1 (ko) 초크 코일
CN203982975U (zh) 多孔磁芯变压器
KR101654319B1 (ko) 단일화된 모듈형 직류 변환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