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92804B - 先进的电子顶盖设备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先进的电子顶盖设备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92804B
CN102592804B CN201110369812.XA CN201110369812A CN102592804B CN 102592804 B CN102592804 B CN 102592804B CN 201110369812 A CN201110369812 A CN 201110369812A CN 102592804 B CN102592804 B CN 1025928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ing
inductance device
inductance
opening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6981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92804A (zh
Inventor
詹姆斯·道格拉斯·林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ulse 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Pulse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ulse 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Pulse Elec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5928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928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928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928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02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30Fastening or clamping coils, windings, or parts thereof together; Fastening or mounting coils or windings on core, casing, or other support
    • H01F27/306Fastening or mounting coils or windings on core, casing or other suppor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02Electromagnet, transformer or inductor
    • Y10T29/49071Electromagnet, transformer or inductor by winding or coiling

Abstract

一种用在如电子电路中的低构形、小尺寸和高性能的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提供最大的爬电距离和/或电气间隙。在一项实施例中,该装置配置为占据较小面积,且该装置使用需隔开的两个或多个绕组。示范性装置包含由整体式构造制成的自引线顶盖,该顶盖包括具有空腔的大体上为盒状的支撑主体,从而用于安装具有主绕组和副绕组的电路元件,该支撑主体具有基座和多个引线,该多个引线通常从邻近于所述基座的该支撑主体水平向外延伸,该支撑主体具有一个侧部开口,该侧部开口位于具有引线的一侧上,从而可将该电感装置装载到该空腔中;以及布线通道,该布线通道位于该基座的顶部上,以便最大化该电子装置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还公开了型芯和其它实施例。

Description

先进的电子顶盖设备及方法
优先级
本申请案主张以相同标题在2011年11月8日申请的第13/291,545号美国专利申请案的优先权,所述第13/291,545号美国专利申请案主张以相同标题在2010年11月15日申请的第61/413,913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案的优先权,前述各美国专利申请案的全文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专利申请文件中。
版权
本专利文档内容的一部分含有受版权保护的材料。如果本专利文档或本专利揭示内容出现在专利商标局的专利文件或记录中,那么版权所有者对任何人复制本专利文档或本专利揭示内容并无异议,否则,版权所有者将保留所有版权权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电组件和电子组件的封装,更明确地说,在一个示范性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封装,所述封装经配置以最大化具有需要隔开的两个或多个绕组的电感装置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具有不同配置的电感电子装置不计其数。这些电感装置中有许多利用了所谓的表面安装技术,从而更有效率地自动大规模生产组件密度较高的电路板。这种方法可以将某些封装好的组件自动放置在印刷电路板顶部预先选定的位置,这样来让组件引线与对应的焊盘对齐并堆到这些焊盘的顶部。接着,使印刷电路板曝露于红外线下或接受汽相焊接技术的处理,以使焊料回焊,藉此在装置的引线与所述引线在印刷电路板上的对应导电路径之间建立永久的电连接。
本文中图1到图4所示为现有技术电感装置的两个实例。虽然图1到图4所示的两个现有技术装置都足以执行自身的机械功能和电功能,但是所述两个装置不能解决最大化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问题,这个问题在需要进一步减小电子组件的大小时尤其值得考虑。特别参见ISO60664-1,定义1.32和1.3.3,所述定义以引用方式并入本专利申请文件中。本文中,电气间隙包括两个导电组件之间通过空气的最短距离,而爬电距离包括两个导电组件之间沿绝缘体的最短距离(通过空气)。
举例来说,图1到图2的现有技术封装利用在底面20中形成有敞开空腔的顶盖元件10,其中缠绕式线圈30安装在两行引脚40、50之间。在此装置中,除非装置磁芯60被公认的绝缘体(带子、塑料套等)盖住,否则所述磁芯被视为导体。因此,“实际”总电气间隙等于从主引脚40到磁芯60的空隙70加上从磁芯60到副引脚50的空隙80。“实际”总电气间隙中将总电气间隙减掉了磁芯60的直径。此情形同样适用于许多具有成形磁芯/磁筒的封装。
类似的逻辑可适用于图3到图4的现有技术自引线电感装置。
因此,尽管存在多种现有技术的电感装置配置,但是仍然非常需要小型装置(包含占据面积较小的装置),因为小型装置可以充分解决例如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等问题,同时提供相对于现有技术装置改进的电性能或至少与现有技术装置相当的电性能。也非常需要将此类装置与传统的自动“拾放”机器或其它生产机器结合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提供(特别是)紧凑的电感设备和使用并制造所述电感设备的方法来解决前述需求。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揭示一种优化了爬电距离和/或电气间隙的电子组件。在一项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包括表面安装电感装置,所述表面安装电感装置包括主绕组和副绕组,副绕组经由横向(侧部)端口进行布线,以便增大爬电距离和/或电气间隙。在一个变体中,所述电感装置是自引线装置。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揭示一种电感装置。在一项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包括:自引线顶盖,所述顶盖包括:基座部分;多个自引线端子,所述自引线端子在基座部分的至少两侧上从基座部分向外突出;横向端口,所述横向端口安置在所述两侧中的至少一侧附近;以及绕组柱;以及一个或多个导电绕组,所述绕组经布线以配合自引线端子中的至少一个端子且所述绕组至少部分安置在绕组柱周围。导电绕组中的至少一些绕组经由所述端口引出,且所述至少一些导电绕组被布线到安置在至少两侧中不接近于所述端口的一侧上的端子。
在另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电感装置包含:缠绕式电子组件;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具有开口的空腔;以及安置在外壳各侧上的多个接口端子。所述开口指向所述各侧中的一侧,从而增加了电感装置的爬电距离和/或电气间隙中的至少一者。
在一个变体中,接口端子安置在外壳的相反侧上。
在另一个变体中,所述开口实质上正交于与电感装置相关联的安装平面,且接口端子中有一部分置于外壳的离空腔的开口最远的一侧上。
在另一个变体中,所述多个接口端子置于电感装置的基座部分上,且基座部分和外壳包括实质上整体的组件。
在第三实施例中,所述电感装置包含:顶盖,所述顶盖包括:基座部分;外壳部分;多个端子,所述端子在基座部分的至少两侧上从基座部分向外突出;以及横向端口,所述横向端口置于外壳部分中且接近于所述两侧中的至少侧;以及一个或多个导电绕组,所述绕组经布线以配合所述端子中的至少一个端子,且所述绕组至少部分安置在横向端口的边缘周围。
在一个变体中,导电绕组中的至少一些绕组经由所述端口引出,而且所述一些导电绕组被布线到安置在至少两侧中不接近于所述端口的那侧上的端子。
在另一个变体中,可配置所述横向端口,以便电子组件能够经由所述端口插入到外壳部分内。
在又一个变体中,所述电感装置进一步包含安置在顶盖的外壳部分外的绕组布线通道。
在再一个变体中,所述电感装置进一步包括邻近于所述绕组布线通道的保持特征。
在另一个变体中,横向端口边缘进一步包含一个或多个凹口特征,且外壳部分包含成形磁芯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揭示一种优化了爬电距离/电气间隙的顶盖元件。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揭示一种制造前述电感装置的方法。在一项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含:通过至少一个主绕组和一个副绕组对电子组件进行缠绕,所述主绕组和副绕组具有与之相关联的配线末端;将缠绕式电子组件放置在外壳空腔内,所述外壳空腔具有开口,所述开口实质上正交于与电感装置相关联的安装表面;将所述主配线末端或副配线末端中的一者端接到邻近于所述开口的一个或多个接口端子;以及将所述主配线末端或副配线末端中的另一者端接到与所述开口相反的一个或多个接口端子。
在一个变体中,将所述主配线末端或副配线末端中的另一者端接到与所述开口相反的一个或多个接口端子,该动作进一步包含在所述开口的边缘周围为所述主配线末端或副配线末端中的另一者布线。
在另一个变体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含将所述主配线末端或副配线末端中的另一者安置到线缆布线通道中,所述线缆布线通道安置在所述开口的边缘与和所述开口相反的一个或多个接口端子之间。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揭示一种优化电子装置中的爬电距离和/或电气间隙的方法。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揭示一种操作优化了爬电距离和/或电气间隙的电子装置的方法。
参考下文给出的附图和示范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所属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便能立刻认识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参阅下文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加明确本发明的特征、目标和优点,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自引线表面安装共面顶盖的顶部透视图。
图2是图1的现有技术自引线表面安装共面顶盖的底部正视图。
图3是现有技术自引线表面安装线圈引线管的顶部正视图。
图4是图3的现有技术自引线表面安装线圈引线管的顶部正视图(部分被切掉),其图示内部空腔和缠绕的线圈。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项实施例的顶盖元件的顶部透视图。
图6是并有图5所示的顶盖元件的自引线电感装置的一项实施例的顶部透视图。
图7到图8图示根据本发明的电感装置的另一项实施例,其中聚合物顶盖元件与内部磁筒和电力铁或铁氧体磁芯组件结合使用。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电感装置的另一项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其中使用成形磁芯组合件。
图10的逻辑流程图所示为用于制造图6所示的自引线电感装置的工艺流程的一项示范性实施例。
本专利申请文件中所公开的所有图的版权归普思电子有限公司(PulseElectronics,Inc)所有(2009-2010)。保留所有权利。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考附图,在附图中,相同数字始终指相同零件。
本专利申请文件中使用术语“磁筒”、“管”(或“线圈架”)和“绕组柱”,这些术语并不限于指安置在电感装置或其它装置上或装置内或者作为所述装置的一部分的任何结构或组件,所述结构或组件有助于形成或维持装置的一个或多个绕组。
本专利申请文件中所使用的术语“电组件”和“电子组件”可互换使用,且所述术语指适合于提供一定电调节功能和/或信号调节功能的组件,所述组件包括但不限于电感反应器(“扼流圈”)、变压器、滤波器、晶体管、有空隙的芯式螺旋管、电感器(耦合式或其它类型)、电容器、电阻器、运算放大器和二极管,所述组件不是离散组件就是集成电路、不是单独的就是组合起来的。
本专利申请文件中所使用的术语“电感装置”是指使用或实施电感的任何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但不限于电感器、变压器和电感反应器(即“扼流圈”)。
本专利申请文件中所使用的术语“信号调节”或“调节”应被理解为包含但不限于信号变压、滤波和噪声抑制、信号分裂、阻抗控制和校正、电流限制、电容控制,以及时间延迟。
本专利申请文件中所使用的术语“顶”、“底”、“侧”、“上”、“下”等等仅意味着一个组件相对于另一个组件的位置或几何形状,而决不意味着是绝对的参照系或任何所要求的定向。举例来说,当组件安装到另一个装置(例如,安装到PCB的下侧)时,所述组件的“顶”部实际上可在“底”部下方。
概述
本发明提供(特别是)改进的电子设备以及用于制造和使用所述电子设备的方法。如先前所论述,对于典型现有技术中具有两个或多个绕组的电感装置而言,其绕组末端的端接方式通常是,按最便捷的线路通过线缆将绕组末端连到其相应的引线上(参见前述图1到图4的论述)。这种端接布置减小了装置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如果所述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不够大,那么可能会(尤其是)因为损坏绝缘材料而降低装置的可靠性和/或性能。小型应用突出了空间和性能的重要,而这类应用要求电性能优越以及成本低廉。
本发明适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可通过提供一种电子组件封装配置来完成,在一项实施例中,这种配置是在封装主体外的周围布置使用三重绝缘线缆的绕组之一,从而最大化主绕组与副绕组之间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有利地是,基本顶盖元件可以按不同方式进行配置,从而适合于不同类型的用途(例如,电感器、变压器等)和表面安装或通孔应用。顶盖元件的几何形状还可随需要而变化,以便满足性能/成本/大小“设计空间”的特定需求。
此外,在顶盖元件的示范性配置中放置开口是为了散热;也就是,与一些现有技术敞开底部摂的设计相比,由顶盖元件的空腔内部的电子元件产生的热易于向外和向上流动,而现有技术的设计可能会有更多的热能无法散逸。
有利地是,所述装置的示范性实施例还适合于拾放、带-卷轴和其它类似的自动制造装置进行使用,且所述装置的示范性实施例还是自引线装置,从而不必插入模制的导电引线,在一些情况下,插入模制的导电引线会增加装置的总成本。
还公开了多组件和替代(例如,成形磁芯)实施例。
示范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
现在对本发明的设备和方法的各种实施例和变体进行详细描述。虽然主要论述了实施主绕组和副绕组的电感装置,但是本专利申请文件中所述的各种设备和方法并不限于此。事实上,本专利申请文件描述了多种设备和方法,其中的许多设备和方法均可用于制造任何数目的电子或信号调节组件,这些电子或信号调节组件将受益于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增加。
此外,进一步了解到,在许多情况下,具体实施例所述的某些特征可用于所述实施例所涵盖的一项或多项其它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所属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易于认识到,本专利申请文件中所述的许多特征具有更广泛的用途,而不限于所述的具体实例或实施方案。
顶盖和电感装置-
现参考图5,图示为结合电感装置使用的顶盖元件500的示范性实施例。图5的顶盖元件500具备若干设计特征,可以让所得到的电感装置结构紧凑、易于制造、电性能相对较高、及制造成本相对较低,并且可以确保在制造过程中进行结构重复制造。这些设计特征包含:(1)实质上整体的构造;(2)通过增加用于连接绕组的线缆长度来最大化爬电距离;以及(3)通过移除磁芯缩短主引线与副引线之间的路径而最大化电气间隙;以及(4)在顶盖元件内增加横向或侧部开口/排热孔。
在一项示范性实施例中,图5的顶盖元件500是由注射模制的聚合物以整体配置的形式生产的。在一项实施方案中,所述聚合物是耐高温(例如,焊料回焊操作期间的高温)的材料,例如,众所周知的液晶聚合物(LCP)、酚醛树脂等等。具体而言,使用高温聚合物尤其可让以下两种操作使用顶盖:(1)浸焊或类似操作(即,将顶盖直接曝露于熔融焊料而不会造成损坏);以及(2)焊料回焊工艺,从而将顶盖表面安装到例如PCB或母板等衬底上。
图5实施例的整体式顶盖元件构造包含主体部分,所述主体部分的外壳配置一般为盒状,用于固持一个或多个电组件或电子组件,并且为电组件提供从所述主体部分向外突出的端接引线,但应了解所述外壳配置可使用其它形状。此外,盒状主体部分包含安置在具有自引线支架或端子柱504一侧上的一个侧部开口502,从而可以将电子组件装载到外壳空腔中和进行散热。另外,顶盖元件500包括绕组布线通道506,绕组布线通道506位于基座平面510的顶面508上并沿外壳的外部延伸。在各替代性实施例(未图示)中,绕组布线通道可位于顶盖元件的其它各部分上。举例来说,布线通道可沿顶盖元件的基座平面510的底部或沿盒状外壳的顶部512进行定位。
由于图5实施例的组件进行整体模制从而形成整体式主体,因此有利地是,无需分开获得多个离散组件并进行组装。
许多自引线端子504从顶盖元件500突出,在所示实例中,虽然生产所述端子504的材料和制造过程与制成下侧主体所用的材料和过程相同,但对于实践本发明而言这项要求并非绝对。还可使用其它类型的端子,相关实例将于随后在本专利申请文件中进行描述。例如,以下专利中描述了自引线端子的用法:1993年5月18日发布的题为“自引线表面安装共面顶盖(Selfleadedsurfacemountedcoplanarheader)”的第5,212,345号共同拥有的美国专利,所述美国专利的内容全文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专利申请文件中。虽然自引线端子504的形状通常是圆形或椭圆形,以便在线缆卷绕端子时接纳线缆绕组而不会损坏线缆,但可根据需要使用其它形状(例如,八边形、六边形、正方形、长方形等等)。可选凸缘516位于端子的外端,这有助于将绕组维持在端子的收纳所述绕组的线轴部分。或者,也可采用凹口或其它形状,从而有助于将配线末端保持在所要位置。
图5所示的顶盖元件500还包含两个或多个凹口特征507,所述凹口特征507安置在顶盖元件的开口侧上、盒状上部与基座平面510的接口处。这些特征507有助于为绕组布线并对其进行导引,如图6清楚显示。虽然这些特征位于所述接口处,但是所述这些特征可根据所要的绕组布线要求放置在其它位置。
此外,所示实施例包含两个“翼状”保持特征509,从而有助于在一个或多个接受布线的绕组从顶盖元件500的开口侧延伸到闭合侧时,将所述绕组保持在恰当位置。所属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应了解,这些特征实际上可具有任何形状或类型,包含但不限于具有或不具有摩擦配合件、夹具或甚至是粘合剂的闭合通道和敞开的“盒状”通道。
应了解,虽然图5的实施例图示了八(8)个端子,但是可使用更多或更少的端子以便(例如)提供更少或更多的附加电连接。
自引线端子的替代方案是,使用插入式模制金属引线或后插入式金属引线(例如,“鸥型翼”引线或甚至是通孔引脚型端子)代替图5所示的自引线端子。此类引线可为表面安装引线或通孔引线(或这两者的混合方式),具体根据所要应用而定。根据本发明,还可使用其它类型的表面安装方法,例如,与电感装置顶盖元件500配套的离散端子阵列,或者例如球栅阵列(BGA)等整体式端子阵列。
接着,将导电配线末端紧固到相应的自引线端子,例如,卷绕端子一圈或多圈。还应认识到,在某些实施例中,可能希望使两个或多个配线末端卷绕同一个端子。为了确保在此类情况下形成电接触,可根据需要使用低熔点焊料或其它材料。
图6图示装载有电感装置的图5的顶盖元件500,虽然所述电感装置包括(i)两个主绕组602,其由电子领域所熟知的“磁”线形成,以及(ii)一个副绕组604,其由所属领域中已知的三重绝缘线缆形成,但应认识到,根据本发明可使用其它类型和数目的绕组。举例来说,绝缘线缆可用于主绕组和副绕组,或者主绕组可为绝缘的(例如,三重绝缘)且副绕组由磁线形成。根据所要的应用和性能要求(例如,UL绝缘标准要求),可使用无数不同的组合。
主绕组和副绕组缠绕一个或多个磁芯元件607,例如,具有螺旋管形和基于电力铁或铁氧体的构造的磁芯元件,虽然所述磁芯元件607为电子领域所熟知,但应了解,根据本发明,可使用其它材料和/或形状。可将副绕组604布线为:从基座平面510的顶面上的顶盖元件的开口602开始、沿元件500的盒状部分的外部,最终端接到自引线端子504。在各替代性实施例中,顶盖元件可在各种位置提供布线通道,如先前所述。请注意,缠绕端子504的绕组602、604的部分在顶盖元件500的底面的下方延伸,这样,所述部分可通过表面安装方式安装到外部衬底,如本先前专利申请文件所述。
在所示实施例的各替代实施例中,所述端子可升高或者降低,以便(例如)容纳更大或更小规格的绕组,具体取决于实施特定装置的需要。
此外,还可将支座或“支脚”(未图示)加到顶盖下侧,以便在所安装的装置下提供(特别是)冲洗区域,从而去除腐蚀性化学化合物;或者,加入支座或“支脚”可相对于衬底上的端子垫的高度来调整装置在衬底上的安装高度(在某些情况下这个高度可以不同);例如,参见先前并入本专利申请文件中的第5,212,345号美国专利。或者,可使绕组的底面与顶盖基座的底面共面(这样,绕组的底部与顶盖的基座平面同时有效地接触一个平坦表面),或者端子的底部可在顶盖基座的平面下方延伸(如图5所示);仍参见1994年5月3日发布的标题为“自引线表面安装线圈引线管(Selfleadedsurfacemountcoilleadform)”的第5,309,130号共同拥有的美国专利,所述美国专利全文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专利申请文件中。
应了解,虽然图5到图6的实施例显示位于顶盖元件500的内部空腔内的单个电感装置,但顶盖元件和装置(包含随后在本专利申请文件中参考图7到图9所描述的其它实施例的顶盖元件和装置)可经建构以容纳多个电感装置,例如,所述电感装置可采用并排式、叠置式或前后式配置(未图示)。在此类情况下,也有可能会根据需要“交叉”相应装置的绕组,或者可能要将绕组布线成不交叉状态,这具体取决于所要的配置。
现参考图7到图8,描述本发明的电感装置的又一个配置。如各图所示,所述装置包括大体上类似于图5的顶盖元件500,但是收纳于内部空腔中的电感装置包含磁筒或其它线圈架712,以及两个电力铁或铁氧体部分卷绕式磁芯元件710a、710b,以便通过使两个磁芯元件之间存在空隙而获得较高的电感值或较高的电流饱和水平,但应认识到,可根据应用的需要而使用单片卷绕式元件或另外的其它配置。
型芯实施例-
在另一项替代性实施例(图9)中,可使用型芯装置(例如,电力铁或铁氧体)作为电感装置的基础,例如,以下公开案中所述的型芯装置:颁予吉尔马丁(Gilmartin)等人的在2010年2月4日公布的标题为“无定形电子装置组合件和操作方法(FORM-LESSELECTRONICDEVICEASSEMBLIESANDMETHODSOFOPERATION)”第20100026438号共同拥有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案,所述美国专利申请公开案的内容全文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专利申请文件中。举例来说,在一个此类配置中,形成有两个型芯零件902、904或“半体”,以便形成用于主绕组和副绕组(未图示)的内部通道906,副绕组可根据需要形成为一个或多个接合式绕组且安置在内部通道内。内部通道与成形磁芯侧部(与现有技术装置上的底部相反)的绕组端口908连通。如本专利申请文件中图5的实施例所示,一组端子910(自引线端子或其它类型,例如,通过与磁芯零件的底部配套的端子阵列)安置在磁芯侧部开口附近,而另一组端子912安置在与所述开口相反的磁芯组合件的另一侧上。这样,绕组引出开口908的一部分卷绕或缠绕在磁芯组合件的侧部(如本专利申请文件中图5的实施例所示),从而提供先前本专利申请文件中所述的所要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特性。
此外,前述替代例的组合可用在另一项替代性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所属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将明白这些以及其它变化。
示范性电感装置应用-
如先前所述,本专利申请文件中所述的示范性电感装置可用在不同操作应用中。除了宽带RF变压器之外,本专利申请文件中所述的电感装置的其它可能的电应用包含但不限于共模扼流圈、电力和隔离变压器、平衡-不平衡变压器、定向耦合器,这些装置尤其可用在基本电感器、放大器和信号监视器点中;以及RF分割器和组合器,这两个装置尤其可用在电缆媒介产品和配电装备中。根据本发明,所属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将能明白这些和其它电感装置应用。
制造方法-
现参考图10,现在详细描述用于制造本发明的方法1000的一项示范性实施例。
应认识到,虽然以下描述的依据是图5到图6的装置,但是所述方法在经过适当调整之后一般可用于本专利申请文件中所公开的装置的其它各种配置和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电装置制造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了解此类调整。
在所述方法的第一步骤1002中,提供一个或多个自引线顶盖元件500和电力铁或铁氧体螺旋管磁芯606。顶盖和螺旋管可从外部机构购得,顶盖和螺旋管也可由组装工人在当地制造。在一项实施例中,如先前所述,虽然顶盖可使用聚合物领域众所周知的标准注射模制工艺来制造,但可使用其它构造和工艺。
接下来,提供一个或多个主绕组602和副绕组(步骤1004)。如上文所述,虽然主绕组优选为基于铜的合金“磁线”,但可使用其它类型的导体(单股、多股类型等等)。如上文所述,虽然副绕组604可包括基于铜的合金“三重绝缘线缆”,但这并非是对实践本发明的要求。
按照步骤1006,接下来将绕组602、604以所要的配置(例如,图6中的配置)缠绕到螺旋管磁芯上。螺旋管磁芯可采用手工缠绕,也可在缠绕机上缠绕。
在步骤1008处,将所缠绕的螺旋管装载到顶盖元件500中。将主绕组引线缠绕到最接近顶盖元件主体中侧部开口502的所要自引线端子支架504上。将副绕组引线布线为:从顶盖元件主体中侧部开口502开始、通过顶盖基座顶部上的布线通道,最终缠绕到位于顶盖相反侧上的所要自引线端子支架504上。
接下来,按照步骤1010,将每一个缠绕式顶盖放置在(例如)所属领域已知的组合件和焊料固定架上,且将绕组602、604的自由端端接到缠绕式顶盖的端子。在本实施例中,进行这种端接包括(i)将自由端连接到端子504上,且以缠绕或其它方式将自由端固定在恰当位置(步骤1012),(ii)清理端子上过多的所有引线(步骤1014),以及(iii)根据需要使用(例如)可溶于水或基于树脂的焊剂以及低熔点焊料将自由端与端子接合(步骤1016)。在方法1000的一个变体中,虽然将缠绕式顶盖端子504浸没到约395摄氏度C(+/-10C)的焊料中,并停留2到4秒,但可使用其它方法、其它类型的焊料和焊料构形。或者,可利用导电环氧树脂来将绕组接合到顶盖上,且所述导电环氧树脂提供导电表面以便与外部衬底配套。
最后,按照步骤1018和1020,使用超声波清洗机有选择地清洗顶盖(例如,用去离子水或异丙醇或另一种溶剂清洗2到5分钟),接着根据需要进行测试,从而完成装置制造过程。
应认识到,虽然按照方法步骤的具体顺序来描述本发明的某些方面,但这些描述只是较宽泛地说明本发明的方法,可根据特定应用的要求对本发明进行修改。在某些情形下,有些步骤可能不需要或者是可选的。另外,可将某些步骤或功能添加到所公开的各实施例中,也可以改变两个或多个步骤的执行次序。所有此类变化都应属于本专利申请文件中所公开并主张的本发明。
虽然上文的具体实施方式已展示、描述并指出应用于各种实施例的本发明的新颖特征,但是应理解,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对所述装置或工艺的形式和细节进行各种省略、取代和改变,而这些操作不会导致与本发明脱离。前述说明为目前预期用于执行本发明的最佳模式。此说明并非对本发明进行限制,而是对本发明的一般原理进行说明。本发明的范围应参考权利要求书来确定。

Claims (19)

1.一种电感装置,其包括:
缠绕式电子组件,该缠绕式电子组件具有安置于其上的绕组;
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具有开口的空腔;以及
多个接口端子,所述接口端子安置在所述外壳的各侧上,所述多个接口端子从所述外壳水平向外延伸;
其中所述开口朝向所述各侧中的一侧;并且
其中所述绕组的一部分引出所述外壳的所述开口,且沿所述外壳的外部在所述电感装置的基座部分的基座平面上布线,并端接到安置在所述外壳的离所述外壳的所述空腔的所述开口最远的一侧上的一部分所述多个接口端子,从而增加所述电感装置的爬电距离和/或电气间隙中的至少一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装置,其中所述接口端子安置在所述外壳的相反侧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装置,其中所述开口实质上正交于与所述电感装置相关联的安装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装置,其中所述多个接口端子安置在所述电感装置的所述基座部分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感装置,其中所述基座部分和所述外壳形成为实质上整体的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感装置,其中所述基座部分、所述外壳和所述多个接口端子形成为实质上整体的配置。
7.一种电感装置,其包括:
顶盖,所述顶盖包括:
基座部分;
外壳部分;
多个端子,所述多个端子从所述基座部分水平向外突出且安置在所述基座部分的至少两侧上;以及
横向端口,所述横向端口放置在所述外壳部分中且接近所述至少两侧之一;以及
一个或多个导电绕组,所述一个或多个导电绕组经布线以配合所述多个端子中的至少一个端子,且所述绕组至少部分安置在所述横向端口的边缘周围,其中所述导电绕组中的至少一些导电绕组引出所述外壳部分的所述横向端口,且沿所述外壳部分的外部在所述基座部分的基座平面上布线,并端接到安置在所述外壳部分的所述至少两侧中的离所述横向端口最远的一侧上的一部分所述多个端子,从而增加所述电感装置的爬电距离和/或电气间隙中的至少一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感装置,其中所述横向端口经过配置,以便电子组件能够经由所述端口插入到所述外壳部分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感装置,所述电感装置进一步包括绕组布线通道,所述绕组布线通道安置在所述顶盖的所述外壳部分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感装置,其中所述绕组布线通道沿所述基座部分的顶面进行安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感装置,其中所述绕组布线通道沿所述基座部分的底面进行安置。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感装置,其中所述绕组布线通道沿所述外壳部分的顶面进行安置。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感装置,所述电感装置进一步包括邻近所述绕组布线通道安置的保持特征。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感装置,其中所述横向端口边缘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凹口特征。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感装置,其中所述外壳部分包括型芯装置。
16.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感装置,所述电感装置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磁芯元件,所述一个或多个磁芯元件安置在所述外壳部分内。
17.一种制造电感装置的方法,其包括:
通过至少一个主绕组和一个副绕组对电子组件进行缠绕,所述主绕组和所述副绕组分别具有与之相关联的主配线末端和副配线末端;
将所述经过缠绕的电子组件放置在外壳的空腔内,所述空腔具有开口,所述开口实质上正交于与所述电感装置相关联的安装表面;
将所述主配线末端或所述副配线末端中的一者端接到邻近于所述开口的一个或多个接口端子,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口端子从所述外壳水平向外延伸;以及
将所述主配线末端或所述副配线末端中的另一者端接到与所述开口相反的一个或多个接口端子,
其中所述主绕组或所述副绕组之一引出所述开口且沿所述外壳的外部在所述电感装置的基座部分的基座平面上布线,从而增加所述电感装置的爬电距离和/或电气间隙中的至少一者。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主配线末端或所述副配线末端中的另一者端接到与所述开口相反的一个或多个接口端子的所述动作进一步包括在所述开口的边缘周围为所述主配线末端或所述副配线末端中的所述另一者布线。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将所述主配线末端或所述副配线末端中的所述另一者安置到线缆布线通道中,所述线缆布线通道安置在所述开口的所述边缘与和所述开口相反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口端子之间。
CN201110369812.XA 2010-11-15 2011-11-15 先进的电子顶盖设备及方法 Active CN1025928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41391310P 2010-11-15 2010-11-15
US61/413,913 2010-11-15
US13/291,545 US9646755B2 (en) 2010-11-15 2011-11-08 Advanced electronic header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13/291,545 2011-11-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92804A CN102592804A (zh) 2012-07-18
CN102592804B true CN102592804B (zh) 2015-12-09

Family

ID=46047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69812.XA Active CN102592804B (zh) 2010-11-15 2011-11-15 先进的电子顶盖设备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3) US9646755B2 (zh)
CN (1) CN102592804B (zh)
TW (1) TWI470656B (zh)
WO (1) WO201206792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3206453B4 (de) * 2013-04-11 2015-02-12 SUMIDA Components & Modules GmbH Gehäuse mit verlängerten Kriech- und Luftstrecken und elektrisches Bauelement mit derartigem Gehäuse
WO2014200459A1 (en) * 2013-06-10 2014-12-18 Schneider Electric Solar Inverters Usa, Inc. An electronics system and method of forming same
US10951123B2 (en) 2015-04-23 2021-03-16 Chicony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ower conversion system
US9559609B2 (en) 2015-04-23 2017-01-31 Chicony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Integrated power-converting module
CN108140629A (zh) 2015-08-07 2018-06-08 韦沙戴尔电子有限公司 模制体和用于高电压应用的具有模制体的电气装置
WO2017169737A1 (ja) * 2016-04-01 2017-10-05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コイル部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DE102018202669B3 (de) * 2018-02-22 2019-07-04 SUMIDA Components & Modules GmbH Induktives Bauelement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induktiven Bauelements
WO2020092636A1 (en) * 2018-11-01 2020-05-07 Bourns, Inc. Low-profile housing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s
CN110060855B (zh) * 2019-05-17 2021-03-16 中山展晖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双线包的固定块
DE102020106982A1 (de) 2020-03-13 2021-09-16 Tdk Electronics Ag Bauelement mit Wicklungsträger und Kern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Bauelements
US11769625B2 (en) * 2020-12-08 2023-09-26 P-Duke Technology Co., Ltd. Transformer apparatus reducing magnetic field interference
DE102021100885A1 (de) 2021-01-18 2022-07-21 Neosid Pemetzrieder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r Zustandsüberwachung eines elektrischen Leiternetzes
CN117712786A (zh) 2022-09-06 2024-03-15 伍尔特电子明康有限公司 转接口组件、感应装置以及用于装配感应装置的方法
CN116364391B (zh) * 2023-06-01 2023-09-08 捷蒽迪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电感支撑架及电感封装结构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12345A (en) * 1992-01-24 1993-05-18 Pulse Engineering, Inc. Self leaded surface mounted coplanar header
US5309130A (en) * 1992-10-26 1994-05-03 Pulse Engineering, Inc. Self leaded surface mount coil lead form
CN101383216A (zh) * 2007-07-04 2009-03-11 株式会社田村制作所 安装在电路基板上的带有绝缘用罩的变压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81180A (en) 1998-09-22 2000-06-27 Power Trends, Inc. Toroid coil holder with removable top
US6456180B1 (en) * 1999-04-29 2002-09-24 Bel-Fuse, Inc. Line interface transformer
US6501362B1 (en) * 2000-11-28 2002-12-31 Umec Usa, Inc. Ferrite core
JP2002198236A (ja) * 2000-12-27 2002-07-12 Minebea Co Ltd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US7002074B2 (en) 2002-03-27 2006-02-21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Self-leaded surface mount component holder
US6753749B1 (en) * 2003-06-05 2004-06-22 Artesyn Technologies, Inc. Toroidal transformer enclosure
US7598837B2 (en) * 2003-07-08 2009-10-06 Pulse Engineering, Inc. Form-less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JPWO2005119709A1 (ja) * 2004-06-04 2008-04-03 スミダコーポレ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インダクタ
JP4407692B2 (ja) * 2006-12-14 2010-02-03 Tdk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
US7768370B2 (en) * 2007-08-29 2010-08-03 Hammond Power Solu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unting a circuit board to a transformer
US7884693B2 (en) * 2007-09-04 2011-02-08 Robertshaw Controls Company Two piece bi-metal coil terminal and electrical coil assembly incorporating same
TWI452584B (zh) * 2008-04-30 2014-09-11 Pegarton Corportation 網路變壓器及使用網路變壓器的網路模組與電子裝置
US8102237B2 (en) * 2008-06-12 2012-01-24 Power Integrations, Inc. Low profile coil-wound bobbin
CN201323122Y (zh) * 2008-11-28 2009-10-0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子元件
US9151782B2 (en) * 2009-07-31 2015-10-06 Pulse Electronics, Inc. Current sensing devices and methods
TWM378474U (en) * 2009-12-02 2010-04-11 Top Victory Invest Ltd Transformer structur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12345A (en) * 1992-01-24 1993-05-18 Pulse Engineering, Inc. Self leaded surface mounted coplanar header
US5309130A (en) * 1992-10-26 1994-05-03 Pulse Engineering, Inc. Self leaded surface mount coil lead form
CN101383216A (zh) * 2007-07-04 2009-03-11 株式会社田村制作所 安装在电路基板上的带有绝缘用罩的变压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119864A1 (en) 2012-05-17
US20170338022A1 (en) 2017-11-23
WO2012067923A1 (en) 2012-05-24
US10361022B2 (en) 2019-07-23
US20190122802A1 (en) 2019-04-25
US10079088B2 (en) 2018-09-18
TW201230094A (en) 2012-07-16
US9646755B2 (en) 2017-05-09
CN102592804A (zh) 2012-07-18
TWI470656B (zh) 2015-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92804B (zh) 先进的电子顶盖设备及方法
JP5827216B2 (ja) 表面実装用磁気装置
US8498124B1 (en) Magnetic circuit board stacking component
JP5699133B2 (ja) 表面実装磁性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10285492A1 (en) Ferrite core coil
JP2008112753A (ja) 横型低背コイル部品及びその巻線端末のはんだ付け方法
US20110140823A1 (en) Transformer module
US20110115594A1 (en) Magnetic element, fabricating process thereof, and assembly of magnetic element and circuit carrier
KR20080034747A (ko) 인덕터
US20120025941A1 (en) Iron-core coil assembly
JP2010027747A (ja) 巻線部品
CN107946049A (zh) 线圈组件和包括该线圈组件的供电单元
KR20040054586A (ko) 전자부품, 트랜스, 인덕터 및 전자부품의 제조방법
US20120206230A1 (en) Low-loss choke structure with no air gap
US8917524B2 (en) Multi-function inductor and manufacture thereof
US7839249B2 (en) Splitter
US20080214052A1 (en) Connector device
KR102173774B1 (ko) 코일 모듈 및 그 제조방법
US9536652B2 (en) Inductor
US6867676B1 (en) Transformer
TWM339129U (en) Magnetic module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the same
JP2013168476A (ja)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CN210039828U (zh) 电子设备及其磁性组件
JP4341096B2 (ja) チョークコイル
US7659803B2 (en) Transformer with fixed pi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