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91165U - 马达 - Google Patents

马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91165U
CN203691165U CN201320822488.7U CN201320822488U CN203691165U CN 203691165 U CN203691165 U CN 203691165U CN 201320822488 U CN201320822488 U CN 201320822488U CN 203691165 U CN203691165 U CN 2036911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unit
base portion
bus
motor
portion conn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82248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巴永祚
栾宝君
王鑫
馆形和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Corp
Priority to CN20132082248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911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911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91165U/zh
Priority to US14/548,441 priority patent/US9509196B2/en
Priority to EP14197645.6A priority patent/EP2884632B1/en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马达。该马达包括:定子,具有电枢线圈;母线单元,具有与所述电枢线圈电连接的线圈连接母线和焊接有多个电子部件的电子部件连接母线;以及母线保持部件,用于保持所述母线单元,其中所述电子部件连接母线包括:电子部件焊接部,所述多个电子部件焊接至所述电子部件焊接部的上端,从而形成多个焊接点;基部,由所述母线保持部件保持;以及基部连接部,连接所述电子部件焊接部和所述基部,其中,相邻的焊接点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基部连接部的最窄处的宽度。通过将电子部件连接母线设置成向多个方向容易变形的构造,在保持与多个电子部件的引线的焊接强度的同时能够防止引线的断裂。

Description

马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达。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有母线单元的马达。
背景技术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101926075A中公开了一种马达。该马达包括母线单元和用于支承所述母线单元的母线保持部件。所述母线单元包括用于给线圈供电的多个线圈连接母线和焊接有多个电子部件的多个电子部件连接母线。所述多个线圈连接母线和所述多个电子部件连接母线由所述母线保持部件支承。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马达中的一个电子部件连接母线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电子部件连接母线53具有电子部件连接部533。两个电子部件(例如电阻器和/或电容器)可以焊接至电子部件连接部533的末端533a。
通常,马达在运行时产生的热量会传递到电子部件。由于受到该热量的影响,在马达运行时和马达停止时,在该电子部件上产生冷热冲击,与电子部件连接母线53连接的电子部件的引线有发生变形甚至断裂的可能性,特别是在电子部件连接母线53与多个电子部件连接的情况下。另外,在将多个电子部件沿不同的方向配置的情况下,在沿其中一个方向配置的电子部件的引线发生变形时,由于力的相互作用,电子部件连接母线也会向该方向发生变形,从而使得沿其他方向配置的电子部件受到更大的力,从而导致沿其他方向配置的电子部件的引线更容易发生变形甚至断裂。
因此,急需一种能够防止电子部件的引线发生断裂的马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马达。
上述目的通过如下的马达实现,该马达包括:定子,具有电枢线圈;母线单元,具有与所述电枢线圈电连接的线圈连接母线和焊接有多个电子部件的电子部件连接母线;以及母线保持部件,用于保持所述母线单元,其中所述电子部件连接母线包括:电子部件焊接部,所述多个电子部件焊接至所述电子部件焊接部的上端,从而形成多个焊接点;基部,由所述母线保持部件保持;以及基部连接部,连接所述电子部件焊接部和所述基部,其中,相邻的焊接点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基部连接部的最窄处的宽度。
通过将电子部件连接母线设置成容易向多个方向变形的构造,在保持与多个电子部件的引线的焊接强度的同时能够防止电子部件的引线的断裂。
附图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过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进行的以上和以下描述会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优点,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马达中的一个电子部件连接母线的立体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马达的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示出了图2的马达的母线单元和母线保持部件的俯视图。
图4(a)-(h)分别示出了图2的马达的电子部件连接母线的剖视图。
图5(a)-(d)示出了图2的马达的电子部件的引线与电子部件连接母线的电子部件焊接部的仰视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2的马达的母线保持部件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参照附图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马达的实施例。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应当理解,下面的实施例和附图仅是举例性的,并不应被视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组合。
在本文中,术语“轴向”表示马达的轴的中心轴线OO’的方向,“径向”表示以轴的中心轴线OO’为中心的半径方向,“上”表示“轴向”上转子所处的一侧,“下”表示“轴向”上母线保持部件所处的一侧。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马达的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马达1包括轴2、转子3、壳体4、定子5、母线单元6和母线保持部件7。轴2具有旋转轴线OO’。转子3安装于轴2且能够与轴2一起旋转。转子3具有转子磁体3a和转子铁芯3b,其中转子铁芯3b固定于轴2,转子磁体3a固定在固定于轴2的转子铁芯3b的外周面。壳体4是以旋转轴线OO’为中心的大致圆筒形。定子5具有定子铁芯5a、绝缘体5b和电枢线圈5c。电枢线圈5c由导线介由绝缘体5b缠绕于定子铁芯5a的导线而形成。定子5固定于壳体4的内周面,与转子3径向对置。母线单元6和母线保持部件7位于转子3和定子5的下方。在壳体4的上部和母线保持部件7的下部分别保持有球轴承8a和8b。轴2由被球轴承8a和8b支承为能够旋转。
另外,马达1还包括传感器磁铁9,其配置在转子3的下方,并且由固定于轴2的传感器轭10保持。母线保持部件7保持有多个霍尔IC11,并且使所述多个霍尔IC11与传感器磁铁9径向对置。霍尔IC11配置于母线保持部件7的顶面,用于输出与传感器磁铁9的位置对应的霍尔信号。
马达1可以是用于车辆的变速箱进行换挡或者离合器的驱动的无刷马达。
图3示出了图2的马达的母线单元和母线保持部件的俯视图。母线保持部件7由绝缘性材料(例如树脂)形成,并具有母线保持主体部12和连接器部13。母线保持主体部12在俯视时具有大致圆形形状,连接器部13设置于母线保持主体部12的径向外侧,如图3所示。母线保持主体部12具有底部14,多个电子部件,例如多个电阻15和多个电容器16配置于母线保持主体部12的底部14。
母线单元6包括与定子5的电枢线圈5c电连接给电枢线圈5c供电的多个线圈连接母线(未示出)以及与多个电子部件电连接的多个电子部件连接母线17。电子部件,例如电阻15和/或电容器16,连接到电子部件连接母线17的电子部件焊接部。多个电子部件连接母线17、多个电阻15以及多个电容器16构成霍尔IC电路。霍尔IC电路是向各霍尔IC11(位于母线保持主体部12的顶部)供给电源并向控制装置(未示出)输出由各霍尔IC11输出的霍尔信号的电路。如图3中示出,多个电子部件的引线可以沿不同方向焊接于电子部件连接母线17,也可以沿大致相同方向焊接于电子部件连接母线17。
图4(a)-(h)分别示出了图2的马达的电子部件连接母线的剖视图。如图4(a)所示,电子部件连接母线17包括电子部件焊接部18、基部19和连接电子部件焊接部18和基部19的基部连接部20。多个电子部件焊接至电子部件焊接部的末端,从而形成多个焊接点。基部19由母线保持部件7保持。在图4(a)-(h)中,相邻的焊接点X和Y之间的距离A大于基部连接部29的最窄处的宽度B或B+C。这样配置的电子部件连接母线容易变形,从而在维持电子部件与电子部件连接母线的连接强度的同时能够防止电子部件的引线的断裂。特别是当将多个电子部件沿不同方向配置的情况下,构成如此结构的电子部件连接母线能够容易向多个方向变形,从而能够防止沿不同方向配置的电子部件的引线的断裂。
如图4(a)所示,焊接点X和Y可以位于电子部件焊接部18的末端的两侧(相对于基部连接部),这样电子部件连接母线更易于变形,更好地防止电子部件引线断裂。例如:当两个电子部件以夹角180度沿相反方向配置的情况下,由于连接电子部件焊接部的两端受到相反方向的拉力,基部连接部容易发生扭力方向的变形,即,连接电子部件焊接部的两端可以同时向相反方向发生变形,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电子部件的引线的断裂的可能性。基部连接部20可以具有大致均匀的宽度B。电子部件焊接部18的宽度可以大于基部连接部20的宽度,这样易于布置焊接点,使相邻焊接点的距离更大,从而电子部件连接母线更易于变形,更好地防止电子部件引线断裂。更优选地,相邻的焊接点X和Y之间的距离A为基部连接部29的最窄处的宽度(B或B+C)的1.2倍以上,这样电子部件连接母线更易于变形,更好地防止电子部件引线断裂。俯视时,焊接点X和Y与基部连接部20的最窄处可以不重叠,这样电子部件连接母线更易于变形,更好地防止电子部件引线断裂。
如图4(b)所示,焊接点X和Y可以位于电子部件焊接部18的末端的两侧(相对于基部连接部)。基部连接部20可以具有不均匀的宽度,其最窄处位于靠近基部19的一侧。俯视时,焊接点X和Y与基部连接部20的最窄处可以不重叠。
如图4(c)所示,焊接点X和Y可以位于电子部件焊接部18的末端的两侧(相对于基部连接部)。基部连接部20可以具有不均匀的宽度,其最窄处位于基部连接部20的中央。俯视时,焊接点X和Y与基部连接部20的最窄处可以不重叠。
如图4(d)所示,焊接点X和Y可以位于电子部件焊接部18的末端的同一侧(相对于基部连接部)。基部连接部20可以具有大致均匀的宽度B。电子部件焊接部18的宽度可以大于基部连接部20的宽度。俯视时,焊接点X和Y与基部连接部20的最窄处可以不重叠。
如图4(e)和(f)所示,电子部件连接母线17具有多个基部连接部,例如图中示出两个相邻的基部连接部20和20’。相邻的焊接点X和Y之间的距离为A,相邻的基部连接部20和20’的最窄处的宽度分别为B和C,其中,A大于B和C的总和,这样电子部件连接母线更易于变形,更好地防止电子部件引线断裂。俯视时,焊接点X和Y与基部连接部20的最窄处可以不重叠
如图4(g)和(h)所示,电子部件连接母线17具有多个基部连接部,例如图中示出两个相邻的基部连接部20和20’。相邻的焊接点X和Y之间具有断开部21。俯视时,焊接点X和Y与基部连接部20的最窄处可以不重叠。如图4(g)所示,焊接点X和Y比基部连接部20和20’更靠近断开部21。这样电子部件连接母线更易于变形,更好地防止电子部件引线断裂。
图5(a)-(d)示出了图2的马达的电子部件的引线与电子部件连接母线的电子部件焊接部的仰视示意图。图中示出电子部件焊接部18的末端18a以及焊接至末端18a的两个相邻的电子部件的引线22和23。如图5(a)所示,引线22和23的方向基本一致。如图5(b)所示,引线22和23的方向成锐角。如图5(c)所示,引线22和23的方向成钝角。如图5(d)所示,引线22和23的方向大致成180度。在多个电子部件沿不同方向(相邻电子部件的引线之间的角度大于90度)配置时,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部件连接母线能够向多个方向容易地变形,从而在维持连接强度的同时防止电子部件的引线的断裂。
图6示出了图2的马达的母线保持部件的局部剖视图。如图6所示,母线保持部件7具有保持电子部件连接母线17(虚线所示)的端子台24,端子台24具有包围电子部件连接母线17的基部连接部18的贯通孔25;至少电子部件焊接部18的末端18a从贯通孔25的下方露出,以便于电子部件的焊接。剖视时,贯通孔25为上窄下宽的梯形结构,便于插入电子部件连接母线17。同时,当电子部件连接母线受到电子部件的拉力作用时,由于贯通孔25为上窄下宽的梯形结构,位于下端的电子部件焊接部更容易向受力方向变形,从而防止了电子部件的引线的断线。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优点。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焊接点位于所述电子部件焊接部的末端的两侧。这样电子部件连接母线更易于变形,更好地防止电子部件引线断裂。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电子部件沿不同的方向配置。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部件连接母线易于变形,能够防止沿不同方向配置的电子部件的引线断裂。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俯视时,所述焊接点与所述基部连接部的最窄处不重叠。这样电子部件连接母线更易于变形,更好地防止电子部件引线断裂。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剖视时,所述电子部件焊接部的宽度大于所述基部连接部的宽度。易于布置焊接点,使相邻焊接点的距离更大,从而电子部件连接母线更易于变形,更好地防止电子部件引线断裂。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基部连接部的最窄处位于所述基部连接部的中央。提供不同的基部连接部结构。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基部连接部的最窄处位于靠近所述基部的一侧。提供不同的基部连接部结构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电子部件连接母线具有多个基部连接部,所述相邻的焊接点之间的距离大于相邻的基部连接部的最窄处的宽度的总和。这样电子部件连接母线更易于变形,更好地防止电子部件引线断裂。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电子部件连接母线具有多个基部连接部,所述相邻的焊接点之间具有断开部。这样电子部件连接母线更易于变形,更好地防止电子部件引线断裂。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焊接点比所述基部连接部更靠近断开部。这样电子部件连接母线更易于变形,更好地防止电子部件引线断裂。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母线保持部件具有保持电子部件连接母线的端子台;所述端子台具有包围所述电子部件连接母线的基部连接部的贯通孔;所述电子部件焊接部从所述贯通孔的下方露出;剖视时,所述贯通孔为上窄下宽的梯形结构。便于插入所述电子部件连接母线。同时,当电子部件连接母线受到电子部件的拉力作用时,由于贯通孔为上窄下宽的梯形结构,位于下端的电子部件焊接部更容易向受力方向变形,从而防止了电子部件的引线的断线。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相邻的焊接点之间的距离为所述基部连接部的最窄处的宽度的1.2倍以上。这样电子部件连接母线更易于变形,更好地防止电子部件引线断裂。

Claims (12)

1.一种马达,包括:
定子,具有电枢线圈;
母线单元,具有与所述电枢线圈电连接的线圈连接母线和焊接有多个电子部件的电子部件连接母线;以及
母线保持部件,用于保持所述母线单元,
其中所述电子部件连接母线包括:
电子部件焊接部,所述多个电子部件焊接至所述电子部件焊接部的末端,从而形成多个焊接点;
基部,由所述母线保持部件保持;以及
基部连接部,连接所述电子部件焊接部和所述基部,
其特征在于:
相邻的焊接点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基部连接部的最窄处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点位于所述电子部件焊接部的末端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电子部件沿不同的方向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俯视时,所述焊接点与所述基部连接部的最窄处不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剖视时,所述电子部件焊接部的宽度大于所述基部连接部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连接部的最窄处位于所述基部连接部的中央。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连接部的最窄处位于靠近所述基部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部件连接母线具有多个基部连接部,所述相邻的焊接点之间的距离大于相邻的基部连接部的最窄处的宽度的总和。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部件连接母线具有多个基部连接部,所述相邻的焊接点之间具有断开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点比所述基部连接部更靠近断开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线保持部件具有保持电子部件连接母线的端子台;
所述端子台具有包围所述电子部件连接母线的基部连接部的贯通孔;
所述电子部件焊接部从所述贯通孔的下方露出;
剖视时,所述贯通孔为上窄下宽的梯形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相邻的焊接点之间的距离为所述基部连接部的最窄处的宽度的1.2倍以上。
CN201320822488.7U 2013-12-12 2013-12-12 马达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6911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22488.7U CN203691165U (zh) 2013-12-12 2013-12-12 马达
US14/548,441 US9509196B2 (en) 2013-12-12 2014-11-20 Motor
EP14197645.6A EP2884632B1 (en) 2013-12-12 2014-12-12 Moto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22488.7U CN203691165U (zh) 2013-12-12 2013-12-12 马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91165U true CN203691165U (zh) 2014-07-02

Family

ID=510130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822488.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691165U (zh) 2013-12-12 2013-12-12 马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9116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16782A (zh) * 2013-12-12 2015-06-17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
WO2016051904A1 (ja) * 2014-09-30 2016-04-07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モータ
CN106797153A (zh) * 2014-09-30 2017-05-31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16782A (zh) * 2013-12-12 2015-06-17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
CN104716782B (zh) * 2013-12-12 2018-08-14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
WO2016051904A1 (ja) * 2014-09-30 2016-04-07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モータ
CN106797153A (zh) * 2014-09-30 2017-05-31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
CN106797153B (zh) * 2014-09-30 2018-11-23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79641B2 (en) Motor including busbar holder and busbars
JP5092412B2 (ja) レゾルバおよびレゾルバの製造方法
CN101517866B (zh) 无刷电动机的定子
CN203691165U (zh) 马达
JP4697597B2 (ja) ブスバーおよびモータ
CN111033956B (zh) 汇流条单元以及马达
US9509196B2 (en) Motor
US20200244141A1 (en) Motor
JP2014207827A (ja) モータ用接続部材及びモータ装置
CN108730210A (zh) 送风装置
US8274187B2 (en) Rotor and vibration motor
CN112260453A (zh) 具有改善轴电流的电机
CN108037307A (zh) 基于磁电原理的三余度转速测量装置
CN104716782A (zh) 马达
CN104734388B (zh) 分块定子和具有其的电机
US20090152973A1 (en) Winding Module for Motor
KR101778302B1 (ko) 인슐레이터, 이를 갖는 스테이터 및 이를 갖는 모터
CN111033957B (zh) 汇流条单元和马达
CN109980856B (zh) 马达
US20090152965A1 (en) Winding Assembly for Motor
KR101113531B1 (ko) 코일 접속부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모터
JP7024776B2 (ja) モータ
JP6473613B2 (ja) プログラマブル電子モジュールおよび超小型電動機
WO2022097320A1 (ja) モータ駆動装置
CN201150016Y (zh) 马达线圈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