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78627U - 多工位催化剂自动涂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工位催化剂自动涂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78627U
CN203678627U CN201420041304.8U CN201420041304U CN203678627U CN 203678627 U CN203678627 U CN 203678627U CN 201420041304 U CN201420041304 U CN 201420041304U CN 203678627 U CN203678627 U CN 2036786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station
fixture
lift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4130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成轩
范炳洪
姚义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FANQUN DRY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FANQUN DRY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FANQUN DRY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FANQUN DRY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04130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786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786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7862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工位催化剂自动涂覆装置,包括用于输送载体并对载体定位检测的输送装置,用于抓取并传递载体的上下线载体机器人,用于接收上下线载体机器人传送过来的载体并将载体输送到不同加工工位的传输装置,用于涂覆载体的涂覆工位,所述涂覆工位包括一次涂覆工位、二次涂覆工位及冷却装置。该多工位催化剂自动涂覆装置通过传输装置与各涂覆装置的密切配合,自动化程度高,机械加工精度高,设备整体稳定性好,得到的产品质量好,具备开放式操作窗口,通过更换载体夹具,可以实现多品种的涂覆及二次涂覆,一机多用,使用范围非常广。

Description

多工位催化剂自动涂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催化剂的涂覆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工位催化剂自动涂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催化剂涂覆工艺需要经过称重、涂浆、喷吹及干燥等多道加工工艺,工艺流程十分繁琐。现有的一些厂家在对载体进行涂覆加工时,称重、涂浆、喷吹及干燥等工序都是分开加工的,需要先对载体进行称重,然后再由人工搬运到涂浆工位,涂好浆后再由人工搬运到喷吹工位,喷吹完后再搬运到干燥工位,不仅费时费力,降低了加工效率,而且搬运过程中可能由于时间较长而导致浆料直接风干,或者由于搬运过程中载体放置不平整而导致浆料在载体上分布不均匀,大大影响了产品的质量。
虽然有些厂家也开始采用生产线来优化催化剂涂覆工艺,一般都是通过输送带自动将载体输送到各加工工位,然而该类生产线装置较为复杂,体积庞大,需要很大的占地面积,且加工效率依然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方便、自动化程度高、加工效率高、产品质量好的多工位催化剂自动涂覆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工位催化剂自动涂覆装置,包括
用于输送载体并对载体定位检测的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步进式载体上线链板输送线、步进式载体下线链板输送线及定位检测机构,所述定位检测机构分别设置在步进式载体上线链板输送线、步进式载体下线链板输送线上;
用于抓取并传递载体的上下线载体机器人,所述上下线载体机器人设置在步进式载体上线链板输送线、步进式载体下线链板输送线之间;
用于接收上下线载体机器人传送过来的载体并将载体输送到不同加工工位的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包括旋转台、摆动缸及若干夹具,所述摆动缸与旋转台连接,所述夹具固定在旋转台外缘,夹具沿旋转台周向均匀设置;
用于涂覆载体的涂覆工位,所述涂覆工位包括一次涂覆工位、二次涂覆工位及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设置在一次涂覆工位、二次涂覆工位之间,一次涂覆工位、冷却装置、二次涂覆工位依次沿旋转台周向均匀设置并与各夹具相对应,所述一次涂覆工位、二次涂覆工位均包括依次设置的干称重装置、涂浆装置、喷吹装置、湿称重装置及烘干装置。
首先,考虑到现有技术中催化剂涂覆工艺的称重、涂浆、喷吹及干燥等多道加工工艺之间运送载体都是通过人工搬运或者采用运输带传送,不仅加工效率差,还大大降低了产品的质量。因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全新的旋转式传输装置,通过传输装置与各涂覆工位的配合,该传输装置可以将上一工位加工好的载体自动传送到相邻的下一加工工位,各工位同时加工,加工效率非常高,且相邻两工位之间传递时间较短,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另外,考虑到催化剂涂覆工艺中可能需要对载体进行二次涂覆,即对载体涂覆两种相同或者两种不同的催化剂。现有技术中,都是采用两套相同的涂覆工位,先对载体进行一次涂覆,然后再将载体传送到另一涂覆工位进行二次涂覆,不仅设备成本较高,占地面积大,加工效率也差。而本实用新型则是将一次涂覆工位、二次涂覆工位依次环绕在传输装置周围,通过与传输装置的配合,不仅降低了设备成本,减小了设备的占地面积,还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
由于载体较脆,在传输过程中如果没有夹紧,掉落下来很容易摔碎,如果夹的较紧,也容易将载体夹坏,为了能够牢牢地夹住载体同时不会损坏载体,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夹具,包括一夹块,夹块内开设有直径略大于载体的通孔,通孔内设置有一圈气囊,当载体进入通孔内时,往气囊内充气,充满气的气囊即可牢牢地夹住载体,而不会损伤载体。同时,夹块通过气动旋转接头与旋转台连接,使得整个夹具具有旋转功能,便于加工。另外,根据载体的大小,本实用新型的夹具也可更换成与载体大小相匹配,实现了多品种载体的涂覆。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两道称重工序,即载体在涂浆前进行一次称重(干称重),在涂浆喷吹后再进行一次称重(湿称重),以保证涂覆浆料后的载体达到喷涂标准,降低次品率。
现有技术中载体称重时,一般都是采用人工搬运将载体送到称重装置上,称重装置一般都是固定的,人工将载体搬到称重装置上时,由于载体较重,放下时如果较快会碰伤载体,需要小心轻放,如果放置的位置不准确,还需要不断调整。因此本实用新型对称重装置进行了改进。本实用新型的称重装置包括干称重装置及湿称重装置,两者结构相同,包括台秤、升降托架及电机,所述台秤固定在升降托架顶部,台秤对应设置在夹具下方,所述电机控制升降托架上下移动。与将载体放到称重装置上称重的方法相反,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称重装置的升降,将称重装置靠到载体上,从而降低了载体发生损坏的可能,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现有的涂浆装置在涂浆时,一般都是直接将整个载体全部放入浆液料槽内,浸泡一段时间后再取出,然而由于载体内的通孔的孔径较小,如果有灰尘等杂质,会使浆液无法进入通孔内,经常会导致载体的通孔内壁涂覆不均匀,同时浸泡过程中还会造成浆料的浪费。因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涂浆装置,所述涂浆装置包括固定式浆液料槽、隔膜泵、升降溢流式恒液面浸浆液槽、升降式抽吸风罩、抽吸风机及防虹吸风机,所述固定式浆液料槽通过隔膜泵与升降溢流式恒液面浸浆液槽连接,所述升降溢流式恒液面浸浆液槽对应设置在夹具下方,所述升降式抽吸风罩盖设在升降溢流式恒液面浸浆液槽上,所述抽吸风机与升降式抽吸风罩内部连通,所述防虹吸风机与抽吸风机连接。在对载体涂覆时,升降溢流式恒液面浸浆液槽内放满浆液(即催化剂),通过控制升降溢流式恒液面浸浆液槽上下移动使其到达载体的下表面,升降溢流式恒液面浸浆液槽内始终填满了浆液,载体的下表面全部沉浸在浆液内,然后通过抽吸风机将浆液往上吸,浆液通过载体内的通孔不断向上,即使通孔内有杂质堵塞,抽吸风机的压力也会将杂质吸出,从而使得载体的通孔内壁都能均匀的涂覆浆液。由于升降溢流式恒液面浸浆液槽内浆液被“吸走”,液面会下降,使得载体底部脱离升降溢流式恒液面浸浆液槽的液面,因此,固定式浆液料槽会不断地往升降溢流式恒液面浸浆液槽内送浆料,使得升降溢流式恒液面浸浆液槽内的液面是恒定的。另外,当升降溢流式恒液面浸浆液槽内因为放入载体而导致浆液溢出时,溢出的浆液会流入升降溢流式恒液面浸浆液槽外围的排料槽,收集到固定式浆液料槽内循环使用,不会造成材料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喷吹装置包括用于密封载体的风筒及用于向风筒内通入空气的压缩空气罐,所述风筒包括升降式上密封风筒及升降式下密封风筒,所述升降式下密封风筒对应设置在夹具下方,所述升降式上密封风筒盖设在升降式下密封风筒上,所述压缩空气罐通过脉冲阀门与升降式上密封风筒内部连通。通过升降式上密封风筒及升降式下密封风筒的上下移动可以将载体密封在风筒内进行喷吹,将载体的通孔内多余的浆液吹出,并将吹出的浆液收集再利用,从而使得载体的通孔内壁涂覆较为均匀。
为了使得产品质量更好,本实用新型在一次涂覆工位上设置了两套烘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用于密封载体的密封罩、用于向密封罩内通入空气的第一风机以及用于加热空气的加热器,所述密封罩包括上罩及下罩,所述上罩、下罩分别与第一风机连接,所述第一风机与加热器连接。上罩及下罩将载体密封起来进行热风烘干。
由于载体在烘干后温度可能较高,不能直接进行二次涂覆,因此本实用新型在一次涂覆工位及二次涂覆工位之间设置有两套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用于密封载体的冷却罩及用于向冷却罩内通入空气的第二风机,所述冷却罩包括上冷却罩及下冷却罩,所述下冷却罩对应设置在夹具下方,所述上冷却罩盖设在下冷却罩上,所述第二风机分别与上冷却罩、下冷却罩内部连通。冷却装置与烘干装置类似,是在密封的冷却罩内采用冷风喷吹,从而快速的降低载体的问题,便于二次涂覆。
二次涂覆工位与一次涂覆工位基本相同,也是包括依次设置的干称重装置、涂浆装置、喷吹装置、湿称重装置及烘干装置,二次涂覆工位涂覆的浆料与一次涂覆工位涂覆的浆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只需要在涂浆装置的固定式浆液料槽更换不同的浆料即可。
二次涂覆后的载体再通过上下线载体机器人抓取,送到步进式载体下线链板输送线上即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共十四道工位,即在传输装置的旋转台上设置了十四套夹具,每道工位上都有载体被加工,即可有十四个载体同时加工,加工效率非常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多工位催化剂自动涂覆装置通过传输装置与各涂覆装置的密切配合,自动化程度高,机械加工精度高,设备整体稳定性好,得到的产品质量好,具备开放式操作窗口,通过更换载体夹具,可以实现多品种的涂覆及二次涂覆,一机多用,使用范围非常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工位催化剂自动涂覆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干称重装置或湿称重装置与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涂浆装置及喷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干称重装置或湿称重装置与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多工位催化剂自动涂覆装置,包括
用于输送载体10并对载体10定位检测的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步进式载体上线链板输送线、步进式载体下线链板输送线及定位检测机构,所述定位检测机构分别设置在步进式载体上线链板输送线、步进式载体下线链板输送线上;
用于抓取并传递载体10的上下线载体机器人1,所述上下线载体机器人1设置在步进式载体上线链板输送线、步进式载体下线链板输送线之间;
用于接收上下线载体机器人1传送过来的载体10并将载体10输送到不同加工工位的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包括旋转台7、摆动缸及若干夹具8,所述摆动缸与旋转台7连接,所述夹具8固定在旋转台7外缘,夹具8沿旋转台7周向均匀设置;
用于涂覆载体10的涂覆工位,所述涂覆工位包括一次涂覆工位、二次涂覆工位及冷却装置9,所述冷却装置9设置在一次涂覆工位、二次涂覆工位之间,一次涂覆工位、冷却装置9、二次涂覆工位依次沿旋转台7周向均匀设置并与各夹具8相对应,所述一次涂覆工位、二次涂覆工位均包括依次设置的干称重装置2、涂浆装置3、喷吹装置4、湿称重装置5及烘干装置6。
输送装置采用步进式载体上线链板输送线、步进式载体下线链板输送线,即普通的皮带运输,载体10通过人工放置在输送装置上,步进式载体上线链板输送线能将载体10自动输送到上下线载体机器人1处,步进式载体下线链板输送线能将加工好的载体10输出。步进式载体上线链板输送线、步进式载体下线链板输送线上均设置有定位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是否有载体10通过,并将信息反馈给控制系统。
上下线载体机器人1采用可自由转向的机械手,能够准确抓取步进式载体上线链板输送线输送过来的载体10,并将载体10准确送到旋转台7的夹具8中。同时,上下线载体机器人1也能够抓取夹具8中已经加工好的载体10,并将载体10送到步进式载体下线链板输送线上,以便后续收集。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夹具8,包括一夹块,夹块内开设有直径略大于载体10的通孔,通孔内设置有一圈气囊,当载体10进入通孔内时,往气囊内充气,充满气的气囊即可牢牢地夹住载体10,而不会损伤载体10。另外,根据载体10的大小,本实用新型的夹具8也可更换成与载体10大小相匹配,实现了多品种载体10的涂覆。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两道称重工序,即载体10在涂浆前进行一次称重(干称重),在涂浆喷吹后再进行一次称重(湿称重),以保证涂覆浆料后的载体10达到喷涂标准,降低次品率。
如图2、图4所示的称重装置(干称重装置2或湿称重装置5),两者结构相同,包括台秤21、升降托架22及电机23,所述台秤21固定在升降托架22顶部,台秤21对应设置在夹具8下方,所述电机23控制升降托架22上下移动。与将载体10放到称重装置上称重的方法相反,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称重装置的升降,将称重装置靠到载体10上,从而降低了载体10发生损坏的可能,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如图3所示的涂浆装置3,所述涂浆装置3包括固定式浆液料槽31、隔膜泵32、升降溢流式恒液面浸浆液槽33、升降式抽吸风罩34、抽吸风机35及防虹吸风机36,所述固定式浆液料槽31通过隔膜泵32与升降溢流式恒液面浸浆液槽33连接,所述升降溢流式恒液面浸浆液槽33对应设置在夹具8下方,所述升降式抽吸风罩34盖设在升降溢流式恒液面浸浆液槽33上,所述抽吸风机35与升降式抽吸风罩34内部连通,所述防虹吸风机36与抽吸风机35连接。在对载体10涂覆时,升降溢流式恒液面浸浆液槽33内放满浆液,通过控制升降溢流式恒液面浸浆液槽33上下移动使其内的液面到达载体10的下表面,载体10的下表面全部沉浸在浆液内,然后通过抽吸风机35将浆液往上吸,浆液通过载体10内的通孔不断向上,即使通孔内有杂质堵塞,抽吸风机35的压力也会将杂质吸出,从而使得载体10的通孔内壁都能均匀的涂覆浆液。另外,当升降溢流式恒液面浸浆液槽33内因为放入载体10而导致浆液溢出时,溢出的浆液会流入升降溢流式恒液面浸浆液槽33外围的排料槽,重新被隔膜泵32抽到固定式浆液料槽31内循环使用,不会造成材料的浪费。
如图3所示的喷吹装置4,包括用于密封载体10的风筒及用于向风筒内通入空气的压缩空气罐43,所述风筒包括升降式上密封风筒41及升降式下密封风筒42,所述升降式下密封风筒42对应设置在夹具8下方,所述升降式上密封风筒41盖设在升降式下密封风筒42上,所述压缩空气罐43通过脉冲阀门44与升降式上密封风筒41内部连通。通过升降式上密封风筒41及升降式下密封风筒42的上下移动可以将载体10密封在风筒内进行喷吹,将载体10的通孔内多余的浆液吹出,并将吹出的浆液收集再利用,从而使得载体10的通孔内壁涂覆较为均匀。
为了使得产品质量更好,本实用新型在一次涂覆工位上设置了两套烘干装置6。
如图2所示的烘干装置6,包括用于密封载体10的密封罩、用于向密封罩内通入空气的第一风机63以及用于加热空气的加热器64,所述密封罩包括上罩61及下罩62,所述上罩61、下罩62分别与第一风机63连接,所述第一风机63与加热器64连接。上罩61及下罩62将载体10密封起来,第一风机63吹出的冷风经加热器64加热,得到热风,热风送入密封罩内将载体10烘干。     
由于载体10在烘干后温度可能较高,不能直接进行二次涂覆,因此本实用新型在一次涂覆工位及二次涂覆工位之间设置有两套冷却装置9。
如图4所示的冷却装置9,包括用于密封载体10的冷却罩及用于向冷却罩内通入空气的第二风机93,所述冷却罩包括上冷却罩91及下冷却罩92,所述下冷却罩92对应设置在夹具8下方,所述上冷却罩91盖设在下冷却罩92上,所述第二风机93分别与上冷却罩91、下冷却罩92内部连通。冷却装置9与烘干装置6类似,是在密封的冷却罩内采用冷风喷吹,从而快速的降低载体10的温度,便于二次涂覆。
二次涂覆工位与一次涂覆工位基本相同,也是包括依次设置的干称重装置2、涂浆装置3、喷吹装置4、湿称重装置5及烘干装置6,二次涂覆工位涂覆的浆料与一次涂覆工位涂覆的浆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只需要在涂浆装置3的固定式浆液料槽31内更换不同的浆料即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共十四道工位,即在传输装置的旋转台7上设置了十四套夹具8,每道工位上都有载体10被加工,即可有十四个载体10同时加工,加工效率非常高。
加工时,先将载体10放在输送装置的步进式载体上线链板输送线,定位检测机构检测到载体10,将信息反馈给控制系统,此时上下线载体机器人1开始运作;上下线载体机器人1抓取步进式载体上线链板输送线上的载体10,并将载体送到传输装置的旋转台7的夹具8上;夹具8内的气囊鼓起,将载体10牢牢夹住,摆动缸控制旋转台7旋转,将载体10带入下一工位(干称重工位),干称重装置2的电机23控制升降托架22及台秤21上升,并使台秤21靠近载体10下表面,此时气囊慢慢松开,台秤21即可对载体10进行干称重;干称重好的载体10继续被夹具8夹紧,旋转台7旋转,将载体10带入下一工位(涂浆工位),隔膜泵32将固定式浆液料槽31内的浆液抽入升降溢流式恒液面浸浆液槽33内,使得升降溢流式恒液面浸浆液槽33内充满浆液,盖上升降式抽吸风罩34,抽吸风机35开始吸气,升降溢流式恒液面浸浆液槽33内的浆液顺着载体10的通孔不断上升,直到达到载体10最上端,从而使得载体10的通孔内壁涂覆浆料;涂浆好的载体10继续被送入下一工位(喷吹工位),电机控制升降式上密封风筒41、升降式下密封风筒42闭合,将载体10罩住,脉冲阀门44通过脉冲将压缩空气罐43内的空气送入风筒内,从而将载体10的通孔内多余的浆料吹出,使得载体10的通孔内壁涂覆更加均匀;喷吹好的载体10继续被送入下一工位(湿称重工位),该工位与干称重工位相同,是为了测量喷涂好浆料的载体10重量,与未喷涂浆料的载体10作对比,计算出喷涂的浆料的重量,防止出现次品;湿称重后的载体10继续被送入下一工位(烘干工位),电机控制上罩61和下罩62闭合,将载体10密封起来,第一风机63吹出冷风,加热器64对冷风加热,通过自动风阀送入密封罩内,从而将载体10烘干,为了得到更好的产品,这里采用了二次烘干;此时,载体10的一次涂覆已完成,上下线载体机器人1可以直接将涂覆好的载体10抓取并送到步进式载体下线链板输送线上,完成加工。如果需要进行二次涂覆,经烘干后的载体10被旋转台7直接送入下一工位(冷却工位),电机控制上冷却罩91、下冷却罩92闭合,将载体10密封,第二风机93往冷却罩内送入冷风,将载体10冷却;经二次冷却后的载体10继续送入二次涂覆工位,二次涂覆工位与一次涂覆工位相同操作,依次经干称重装置2、涂浆装置3、喷吹装置4、湿称重装置5及烘干装置6加工,最后由上下线载体机器人1将二次涂覆好的载体10抓取并送到步进式载体下线链板输送线上,完成加工。
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多工位催化剂自动涂覆装置通过传输装置与各涂覆装置的密切配合,自动化程度高,机械加工精度高,设备整体稳定性好,得到的产品质量好,具备开放式操作窗口,通过更换载体10夹具8,可以实现多品种的涂覆及二次涂覆,一机多用,使用范围非常广。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9)

1.一种多工位催化剂自动涂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输送载体并对载体定位检测的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步进式载体上线链板输送线、步进式载体下线链板输送线及定位检测机构,所述定位检测机构分别设置在步进式载体上线链板输送线、步进式载体下线链板输送线上;
用于抓取并传递载体的上下线载体机器人,所述上下线载体机器人设置在步进式载体上线链板输送线、步进式载体下线链板输送线之间;
用于接收上下线载体机器人传送过来的载体并将载体输送到不同加工工位的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包括旋转台、摆动缸及若干夹具,所述摆动缸与旋转台连接,所述夹具固定在旋转台外缘,夹具沿旋转台周向均匀设置;
用于涂覆载体的涂覆工位,所述涂覆工位包括一次涂覆工位、二次涂覆工位及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设置在一次涂覆工位、二次涂覆工位之间,一次涂覆工位、冷却装置、二次涂覆工位依次沿旋转台周向均匀设置并与各夹具相对应,所述一次涂覆工位、二次涂覆工位均包括依次设置的干称重装置、涂浆装置、喷吹装置、湿称重装置及烘干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催化剂自动涂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包括夹块及气囊,所述夹块内开设有通孔,所示气囊环绕在通孔内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催化剂自动涂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称重装置或湿称重装置包括台秤、升降托架及电机,所述台秤固定在升降托架顶部,台秤对应设置在夹具下方,所述电机控制升降托架上下移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催化剂自动涂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浆装置包括固定式浆液料槽、隔膜泵、升降溢流式恒液面浸浆液槽、升降式抽吸风罩、抽吸风机及防虹吸风机,所述固定式浆液料槽通过隔膜泵与升降溢流式恒液面浸浆液槽连接,所述升降溢流式恒液面浸浆液槽对应设置在夹具下方,所述升降式抽吸风罩盖设在升降溢流式恒液面浸浆液槽上,所述抽吸风机与升降式抽吸风罩内部连通,所述防虹吸风机与抽吸风机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催化剂自动涂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吹装置包括用于密封载体的风筒及用于向风筒内通入空气的压缩空气罐,所述风筒包括升降式上密封风筒及升降式下密封风筒,所述升降式下密封风筒对应设置在夹具下方,所述升降式上密封风筒盖设在升降式下密封风筒上,所述压缩空气罐通过脉冲阀门与升降式上密封风筒内部连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催化剂自动涂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涂覆工位上设置有两套烘干装置。
7.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多工位催化剂自动涂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用于密封载体的密封罩、用于向密封罩内通入空气的第一风机以及用于加热空气的加热器,所述密封罩包括上罩及下罩,所述上罩、下罩分别与第一风机连接,所述第一风机与加热器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催化剂自动涂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涂覆工位及二次涂覆工位之间设置有两套冷却装置。
9.如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多工位催化剂自动涂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用于密封载体的冷却罩及用于向冷却罩内通入空气的第二风机,所述冷却罩包括上冷却罩及下冷却罩,所述下冷却罩对应设置在夹具下方,所述上冷却罩盖设在下冷却罩上,所述第二风机分别与上冷却罩、下冷却罩内部连通。
CN201420041304.8U 2014-01-23 2014-01-23 多工位催化剂自动涂覆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786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41304.8U CN203678627U (zh) 2014-01-23 2014-01-23 多工位催化剂自动涂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41304.8U CN203678627U (zh) 2014-01-23 2014-01-23 多工位催化剂自动涂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78627U true CN203678627U (zh) 2014-07-02

Family

ID=51000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41304.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78627U (zh) 2014-01-23 2014-01-23 多工位催化剂自动涂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7862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52466A (zh) * 2014-01-23 2014-04-30 常州市范群干燥设备有限公司 多工位催化剂自动涂覆装置
CN106000789B (zh) * 2016-08-04 2018-08-21 济南卓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片式元件用涂玻璃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52466A (zh) * 2014-01-23 2014-04-30 常州市范群干燥设备有限公司 多工位催化剂自动涂覆装置
CN106000789B (zh) * 2016-08-04 2018-08-21 济南卓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片式元件用涂玻璃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52466A (zh) 多工位催化剂自动涂覆装置
CN101454629B (zh) 容器涂覆系统和方法
CN206886248U (zh) 一种用于粉料的投料站
CN203678627U (zh) 多工位催化剂自动涂覆装置
CN204454534U (zh) 一种油墨包装灌装系统
CN104841596A (zh) 粉末喷涂固化系统
CN102756920A (zh) 一种连续式密相正压气力输送设备和输送方法
CN109094824A (zh) 一种颗粒饲料称量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7185857A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颜色分选双传送带装置
CN109470590A (zh) 一种物料在线水分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07321996A (zh) 金属粉末密闭连续后处理系统
CN106670041B (zh) 一种全自动喷涂机及其喷涂方法
CN208606972U (zh) 一种玻璃酒瓶的裂纹检测装置
CN112497431B (zh) 一种双向加压的稳定型限位制砖机
CN101975643B (zh) 一种罐体试水检漏自动化生产线及方法
CN107284711A (zh) 一种锅巴生产用自动包装机
CN106356476A (zh) 一种动力电池盖板自动组装方法
CN207522041U (zh) 调温阀自动组装和检测生产线
CN203428352U (zh) 送料装置
CN205818391U (zh) 自动称重式主料的下料装置
CN109470592A (zh) 在线水分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N206543677U (zh) 一种工件整体自动化装置
CN106475382A (zh) 玻璃瓶罐在线清洁装置及方法
CN207240273U (zh) 一种用于洗衣机甩干桶水封的唇口加工装置
CN215002859U (zh) 一种将除尘灰直接输送与喷吹进回转窑焙烧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