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63912U - 锤头以及具有该锤头的破碎机 - Google Patents
锤头以及具有该锤头的破碎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663912U CN203663912U CN201320689925.2U CN201320689925U CN203663912U CN 203663912 U CN203663912 U CN 203663912U CN 201320689925 U CN201320689925 U CN 201320689925U CN 203663912 U CN203663912 U CN 20366391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ard
- face
- tup
- overlaying welding
- mild ste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rushing And Pulverization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调整相对于破碎或粉碎时的撞击的磨损特性的锤头。该锤头固定在能够转动的转子上,且在其与转子周围配置的反击式固定刀具之间进行破碎或粉碎,该锤头具有从该转子向该反击式固定刀具延长规定长度的主体部,该主体部在与该另一端部相反一侧的端部的转动方向前进侧具有:硬面堆焊部,其用于构成撞击负荷接收面;软钢部,其设置在硬面堆焊部的内侧且性质比该硬面堆焊部柔软,通过该硬面堆焊部的所述撞击负荷接收面和与所述撞击负荷接收面相交的端面形成第1棱边,该软钢部为了随着因破碎或粉碎动作而产生的硬面堆焊部的第1棱边的磨损而进行磨损,具有邻接所述端面且与所述端面共面的软钢部端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锤头以及破碎机,更详细来讲,使用该锤头能够调整破碎或粉碎时的撞击造成的磨损的特性(形态),另外,采用该破碎机,无论锤头是否磨损,都能够对破碎或粉碎对象物的粒度进行控制。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人们使用如下一种破碎机或粉碎机,即,该破碎机或粉碎机以焦炭用煤(炼焦煤)、废塑料、废料或废弃物、混凝土块等为对象进行破碎或粉碎。
例如,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公开有一种用于对焦炭用煤进行破碎的破碎机。
该破碎机具有壳体、锤击机构、反击式(被动式)固定刀具、转动驱动机构,其中,壳体具有用于将破碎或粉碎对象物投入破碎机内部的投入口,且在破碎机的内部形成破碎或粉碎空间,锤击机构具有:转子(转动体),其设置在壳体内且能够转动;锤杆,其一端固定在转子的外周部上;锤头,其被固定在锤杆的另一端部上,反击式固定刀具能够相对于锤击机构进行移动,从而确保与锤头的移动轨迹之间具有规定的间隔,转动驱动机构用于使锤击机构转动,该破碎机利用锤头和反击式固定刀具的协同动作,进行破碎或粉碎。
尤其是,如图10所示,在锤头100中,在锤头主体106的破碎侧顶端的短边平面102的整个表面和与之相连的长边侧表面104的一部分上形成深度为2mm~10mm的减厚部(材料被去除而形成的空间),对该减厚部实施硬面堆焊,以在其上形成倒U字形的硬面堆焊部101,从而填补了减厚部。
采用上述结构的锤头100时,在锤头主体106的破碎侧顶端的短边平面102的整个表面和与之相连的长边侧表面104的一部分上形成深度为2mm~10mm的减厚部(材料被去除而形成的空间),对该减厚部实施焊接,以在其上形成倒U字形的硬面堆焊部101,从而填补了减厚部。因而能够使承受撞击的部分全部由具有2mm~10mm足够厚度的硬面堆焊部覆盖。而且,由于硬面堆焊部形成在减厚部处,因而使该硬面堆焊部的端部既不会突出,也不会因撞击而剥离。因此,能够使锤头100长时间的维持良好的破碎能力。
但是,在现有的上述锤头以及具有该锤头的破碎机中,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第1问题:关于锤头100,在锤头100随着粉碎或破碎动作而产生磨损时,与没有设置硬面堆焊部相比,构成锤头100的撞击接收面(撞击承受面)的硬面堆焊部101能够提高锤头100的耐磨损性,但是,很难调整其磨损特性(磨损形态或者磨损方式)。
更详细来讲,如图11所示,用于接受撞击的硬面堆焊部101以在其宽度方向(图11中(A))和其高度方向(图11中(B))上分别形成圆角的方式(由线条表示磨损的情况变化)被磨损(参见图中R所示处)。换言之,硬面堆焊部101的撞击接收面由在其和端面之间形成的第1棱边(角部)103、在其和各个相对侧表面之间形成的第2棱边105及第3棱边107构成,并且第1棱边103、第2棱边105以及第3棱边107形成得较为尖锐,此时,由于分别构成第1棱边103、第2棱边105及第3棱边107的各构成面由相同材质的硬面堆焊部101构成,因此,第1棱边103、第2棱边105及第3棱边107均以角部被倒圆的方式被磨损。
当磨损以这样的磨损形态发生时,不得不更换锤头,该更换作业会降低粉碎或破碎的效率。
第2问题:由于很难调整上述锤头100的磨损特性,因而使具有上述锤头100的破碎机难以对粉碎或破碎对象物的粒度进行控制管理。
更详细来讲,反击式固定刀具能够相对于锤击机构进行移动,从而确保相对于锤头的转动轨迹之间具有规定的间隔,另外,在锤头的磨损加剧时,使反击式固定刀具相对于锤头移动并使其靠近该锤头,从而能够调整反击式固定刀具和锤头的顶端之间的间隔。
但是,当锤头以图11所示的方式磨损时,即使调整反击式固定刀具和锤头的顶端之间的间隔,在技术上,也很难对破碎对象物的粒度进行一定的控制管理,从而使粒度产生不均匀的情况,导致破碎物的品质劣化。
尤其是,用于制铁的焦炭用煤的粒度管理要求很严格,为了对该破碎对象物的粒度进行一定的控制管理,当锤头产生上述方式的磨损时,不得不更换锤头。
更具体来讲,在现有技术中,粒度调整是通过调整转子的转速或者调整锤头和反击式固定刀具之间的间隔来进行的,前者为通过调整锤头的撞击负荷接收面所产生的撞击力而进行的粒度调整且为粗调,另外,与前者相比,后者为微调,在粒度管理的要求较严格时,重点将在于后者上。
在这种情况下,与通过调整转子的转速而进行的粒度调整相比,在通过调整锤头和反击式固定刀具之间的间隔而进行的粒度调整的情况下,锤头的破碎侧顶端的短边平面102和位于转动方向前进侧(转动方向上的前方侧或者说转动方向的下游一侧)的第1棱边103处于更为苛刻的磨损条件下。
在这点上,在本技术领域内,人们希望一种能够调整该磨损特性的锤头以及通过像这样的锤头能够对粉碎或破碎对象物进行粒度管理(控制)的破碎机。
第3问题:很难有效地制作具有良好耐磨损性的锤头。
更详细来讲,一般,通过手工操作对由铸件构成的锤头主体进行硬面堆焊,因此,很难有效地制作锤头。另外,已做好的硬面堆焊部、尤其是撞击负荷接收面呈凹凸状且不平坦,第1棱边~第3棱边均呈不是很尖锐的状态,锤头的耐磨损性较低。
在这点上,如专利文献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发明者提出一种可操作性好且成本较低的作为锤头的撞击刀具。
更详细来讲,该撞击刀具由撞击刀具主体和埋入设置在该撞击刀具主体的顶端部内的硬质合金刀片构成,由合金钢和软钢等耐撞击性材料构成的撞击刀具主体由顶端部和基端部构成,在该顶端部,通过钎焊等埋入设有硬质合金刀片,该基端部具有螺栓孔,该螺栓孔用于通过螺栓(未图示)将撞击刀具主体安装在转鼓的刀具接收台(支承台)上,这些顶端部和基端部通过嵌合连接的方式相互连接固定。硬质合金刀片由耐磨损性优于撞击刀具主体的材料、例如超硬质合金、陶瓷等构成,通过钎焊加工被埋入顶端部内,并且朝半径方向外侧,沿着转鼓的转动方向倾斜,硬质合金刀片的顶端锐角部在顶端部的前表面和顶部表面的分界线露出。
采用该撞击刀具主体时,将撞击刀具主体分离成顶端部和基端部,从而通过钎焊加工以较轻较小型且容易处理的状态,将硬质合金刀片埋入设置在顶端部内,之后,该顶端部与基端部相连接,构成撞击刀具主体,因此,与一体的撞击刀具主体相比,具有上述结构的撞击刀具主体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且成本较低。
但是,利用手工操作,通过钎焊等将硬质合金刀片埋入设置在顶端部内,很难有效地制作撞击刀片主体,另外,将硬质合金刀片埋入设置在顶端部内,并使其朝半径方向外侧,沿着转鼓的转动方向倾斜,这与不埋入设置硬质合金刀片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撞击刀具主体的顶端棱边的耐磨损性,但是,在磨损方式上,只要不在位于撞击负荷接收面与撞击刀具主体的远离转鼓的远侧端面之间的整个第1棱边上设置硬质合金刀片,就会产生与第1技术问题点所述情况相同的问题,即,产生圆角式的磨损。
另外,第1棱边、位于撞击负荷接收面和各个撞击刀具主体的相对侧表面之间的第2棱边及第3棱边同样很难通过钎焊形成在铸造主体部上。尤其是,硬质合金刀片因含有很多钨成分而具有良好的耐磨损性,但是耐撞击性较差,还有焊接性不好,因而不得不通过不用熔化母材的钎焊加工方式来固定,从而导致耐撞击性差,发生硬质合金刀片脱落、破损情况的可能性提高。在这点上,需要只将硬质合金刀片的顶端锐角部埋入设置在撞击刀片主体内,使其朝半径方向的外侧,沿着转鼓的转动方向倾斜,并使其在顶端部的前表面和顶部表面的分界线露出,另外,通过钎焊加工方式设置硬质合金刀片则变得更加困难。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4-277709号
【专利文献2】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7-283243号
【专利文献3】日本授权实用新型第3028695号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调整由破碎或粉碎时的撞击造成的磨损的特性的锤头。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论锤头是否磨损,都能够对破碎或粉碎对象物进行粒度管理(管控)的破碎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锤头,固定在能够转动的转子上,且在其与配置在转子周围的反击式固定刀具之间进行破碎或粉碎,
该锤头具有从该转子一侧向该反击式固定刀具一侧延伸规定长度的主体部,
该主体部在与所述转子相反一侧的端部的转动方向前方侧具有:硬面堆焊部,其形成撞击负荷接收面;软钢部,其设置在该硬面堆焊部的内侧且材质比该硬面堆焊部柔软,
在该硬面堆焊部上,由所述撞击负荷接收面、和在所述端部侧与所述撞击负荷接收面相交的端面形成第1棱边,
该软钢部具有邻接所述端面且与所述端面共面的软钢部端面,从而能够随着因破碎或粉碎动作而产生的硬面堆焊部的第1棱边的磨损而被磨损。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将性质比硬面堆焊部柔软的软钢部设置在硬面堆焊部的棱边部的内侧,软钢部容易被磨损,能够随着因破碎或粉碎时的撞击负荷而引起的硬面堆焊部的磨损而不断磨损,因此,能够利用软钢部的这种性质来调整锤头的磨损特性。
即,采用具有上述结构的锤头时,当通过使转子转动来带动锤头转动,而使锤头的顶端部和反击式固定刀具协同动作对破碎或粉碎对象物进行破碎或粉碎时,由位于转动方向前进侧(转动方向下游一侧)的撞击负荷接收面,尤其是与撞击负荷接收面相交的端面构成的第1棱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磨损,此时,由设置在硬面堆焊部的内侧且比材质比硬面堆焊部软的软钢部,形成与(硬面堆焊部的)端面邻接且与该端面共面的软钢部端面,从而使软钢部能够随着因破碎或粉碎动作而产生的硬面堆焊部的第1棱边的磨损而进行磨损,由于软钢部更容易被磨损,因而这样就不会像现有技术那样在第1棱边产生圆角式的磨损,而是使第1棱边被磨损后保持尖锐的状态。
还有,本发明优选,所述主体部还在位于与所述转子相反一侧的端部的转动方向后方侧具有:硬面堆焊部,其构成撞击负荷接收面;软钢部,其设置在该硬面堆焊部的内侧且材质比该硬面堆焊部柔软,从而能够根据因破碎或粉碎动作而产生的所述硬面堆焊部的磨损程度来改变所述主体部的配置方向,以使原来位于转动方向后方侧的撞击负荷接收面位于转动方向前方侧。
另外,本发明优选,所述锤头固定在一端固定在转子外周部上的锤杆的另一端上,
所述主体部沿着该锤杆的长度方向延伸。
而且,本发明优选,在所述硬面堆焊部上,由所述撞击负荷接收面和与所述撞击负荷接收面交叉的一对相对侧表面分别形成第2棱边和第3棱边,
所述软钢部具有邻接所述相对侧表面且与所述相对侧表面共面的软钢部相对侧表面,从而能够随着因破碎或粉碎动作而产生的硬面堆焊部的该第2棱边和第3棱边的磨损而被磨损。
还有,本发明优选,所述硬面堆焊部和所述软钢部构成双层板,该双层板的硬面堆焊层和软钢层的分界面与该双层板的板面相平行,所述双层板的配置朝向使得,由位于硬面堆焊层侧的板面构成所述撞击负荷接收面。
另外,本发明优选,所述主体部具有铸造主体部,该铸造主体部具有一对相对正表面、上表面与一对相对侧表面,一对相对正表面中的一个位于所述撞击负荷接收面一侧、上表面位于反击式固定刀具一侧,所述双层板呈矩形状,且通过软钢层被焊接固定在该铸造主体部上,并且分别与所述上表面和所述相对侧表面共面。
还有,本发明优选,所述铸造主体部具有与所述双层板对接的对接面,且在所述铸造主体部上,以隔着该对接面的状态,在该对接面的侧方设置用于将所述双层板焊接固定在所述铸造主体部上的凹状焊接部。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破碎机具有:
壳体,其具有用于将破碎或粉碎对象物投入破碎机内部的投入口,且在破碎机的内部形成破碎或粉碎空间,
锤击机构具有:转子,其设置在该壳体内且能够转动;锤杆,其一端固定在转子的外周部上;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锤头,其被固定在该锤杆的另一端部上,
反击式固定刀具能够相对于锤击机构进行移动,从而确保与所述锤头的转动轨迹之间具有规定的间隔,
转动驱动机构用于使所述锤击机构转动,
所述反击式固定刀具隔着所述转子,配置在所述转子的侧方,
各所述反击式固定刀具沿着所述转子的外周部呈同心圆状且呈规定长度的圆弧状,
所述破碎机通过所述锤头的顶端部和所述反击式固定刀具的协同动作,进行破碎或粉碎。
采用具有上述结构的破碎机时,当通过使转子转动来带动锤头转动,而使锤头的顶端部和反击式固定刀具协同动作对破碎或粉碎对象物进行破碎或粉碎时,由位于转动方向前进侧(转动方向下游一侧)的撞击负荷接收面,尤其是与撞击负荷接收面相交的端面构成的第1棱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磨损,此时,由设置在硬面堆焊部的内侧且比材质比硬面堆焊部软的软钢部,形成与(硬面堆焊部的)端面邻接且与该端面共面的软钢部端面,由于软钢部更容易被磨损,因而使软钢部能够随着因破碎或粉碎动作而产生的硬面堆焊部的第1棱边的磨损而进行磨损,不会像现有技术那样在第1棱边产生圆角式的磨损,而是使第1棱边被磨损后保持尖锐的状态。因此,通过根据该磨损情况使反击式固定刀具沿着靠近锤击机构的方向相对移动来调整该反击式固定刀具相对于锤头的转动轨迹的距离,从而无论锤头是否磨损,该破碎机都能够对破碎或粉碎的对象物进行粒度管理。
还有,本发明优选,反击式固定刀具隔着转子,配置在转子的侧方,各个反击式固定刀具沿着转子的外周部呈同心圆状且呈规定长度的圆弧状,因此,当锤头的顶端部和反击式固定刀具协同动作,对破碎或粉碎对象物进行破碎或粉碎时,破碎或粉碎对象物不仅受到撞击负荷接收面的撞击,破碎或粉碎对象物在锤头的顶端部、即主体部的反击式固定刀具一侧的上表面和反击式固定刀具之间被破碎或粉碎的比例也很高,因此,在主体部的反击式固定刀具的上表面,于比软钢部端面还靠近转动方向后退侧(转动方向的上游一侧)设置槽,在槽上设置追加硬面堆焊部且使其与上表面大致共面,因此,在锤头的顶端部和反击式固定刀具协同动作,对破碎或粉碎对象物进行破碎或粉碎时,能够提高主体部的反击式固定刀具一侧的上表面的耐磨损性,另外,还能够提高对破碎或粉碎对象物的粒度管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的破碎机10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的锤头24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的锤头24的侧视示意图。
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的铸造主体部32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沿图3中的A-A线进行剖切而得到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的双层板50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将双层板50与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的铸造主体部32对接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的铸造主体部32的磨损情况的示意图。
图9是表示设置在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的铸造主体部32的上表面上的槽的变型例的局部示意图。
图10是表示现有的锤头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现有的锤头的磨损情况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T1:硬面堆焊部的厚度,T2:软钢部的厚度,D1:对接面的宽度,D2:凹状焊接部的宽度,S:固定刀具27和锤头之间的间隔,10:破碎机,12:壳体,14:投入口,16:排出口,18:转子,20:锤杆,22:锤杆销,24:锤头,25:破碎空间,26:磨碎板,28:气缸,32:铸造主体部,34:撞击负荷接收面,36:硬面堆焊部,38:软钢部,40:端面,42:第1棱边,43:内表面,44:软钢相对侧表面,44:相对侧表面,44:相对侧表面,46:第2棱边,48:第3棱边,50:双层板,52:对接面,53:销孔,54:凹状焊接部,57:棱边,59:棱边,62:相对正表面,63:倾斜面,64:上表面,66:相对侧表面,67:实心部,68:倾斜面,70:软钢焊接部,77:硬面堆焊部的端面部,79:软钢部的端面部,80:锤头部,81:硬面堆焊部的侧表面部,83:软钢部的侧表面部,85:软钢部的侧表面部,87:硬面堆焊部的侧表面部,89:突起部,100:锤头,101:硬面堆焊部,102:短边平面,103:第1棱边,104:长边侧表面,105:第2棱边,106:主体,107:第3棱边,108:销孔,200:矩形槽,201:追加硬面堆焊部,203:壁,201: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作为破碎对象,以焦炭用煤为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涉及的锤头、具有该锤头的破碎机、锤头的制作方法。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以及在附图中,如果在相应的数字符号后面附加上A、B,其指代的构成要素与数字符号所指代的相同,且表示该构成要素有多个。
图1是大致表示破碎机10的示意性剖视图,破碎机10具有壳体12、锤击机构、反击式固定刀具27、转动驱动机构,其中,壳体12用于在该破碎机10的内部形成破碎或粉碎空间,锤击机构具有:转子18,其设置在壳体内且能够转动;锤杆20,其一端固定在转子18的外周部上;锤头24,其被固定在锤杆20的另一端部上,反击式固定刀具27能够相对于锤击机构进行移动,从而确保与锤头24的转动轨迹之间具有规定的间隔,转动驱动机构用于使锤击机构转动,该破碎机利用锤头24和反击式固定刀具27的协同动作,进行破碎或粉碎。
在箱型的壳体12的上部设置有用于向破碎机10的内部投入煤块的投入口14,在箱型的壳体12的下部设置有用于排出被破碎的煤的排出口16。在壳体12的内部中央设置有以水平方向的轴线为中心转动的转子18,该转子18被马达(未图示)驱动转动。转子18的转动速度和转动方向可以根据煤的种类的不同发生变化。
在转子18的外周,通过锤杆销22枢支有多个锤杆20,在各锤杆20的顶端安装有锤头24。更详细来讲,多个锤杆20以等角度间隔设置在转子18的外周面上,所设置的锤杆20,即锤头的数量根据破碎机10所需的处理能力和马达的转速等来确定即可。
如图1所示,随着转子18的转动,锤杆20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转动。在转子18的两侧靠近锤头24的转动轨迹设置有截面呈内凹圆弧状的磨碎板26,该磨碎板26能够在上方与下方的气缸28的作用下进退移动(纸面上的左右方向)。
另外,像这样的由多个锤杆20形成的组可以沿着转子18的长度方向以适当的间隔设置多组。
更具体来讲,磨碎板26以包围设置在转子18上的锤击机构的方式而配置,且以能够在箭头所示方向上移动的方式被设置,并通过使其内部(与转子18相面对的面)下凹弯曲而成,反击式固定刀具27形成有多个,在将基部固定在壳体12上之后,使设置有活塞杆头的气缸28与磨碎板26相连接,由该气缸28调整锤头24和磨碎板26之间的间隙。
更详细来讲,反击式固定刀具27隔着转子18配置在转子18的两侧,各个反击式固定刀具27沿着转子18的外周部呈同心圆状且呈规定长度的圆弧状。
磨碎板26的或者说反击式固定刀具27的圆弧长度根据粉碎或破碎对象物的种类、目标粒度、转子18的转速、锤击机构的设置数量等适当确定即可。
由上面可知,从煤投入口14向壳体12内所投入的煤经转动的锤头24的撞击以及磨碎板26的表面的磨碎动作被粉碎成焦炭用原料煤,之后,由排出口16排出。
下面,说明锤头24,如图2和图3所示,锤头24具有主体部32,锤杆20的一端固定在转子18的外周部上,该主体部32固定在锤杆20的另一端上,且从转子18一侧向反击式固定刀具27一侧延伸规定长度。
主体部32在端部13的转动方向前进侧(转动方向的下游一侧)具有:硬面堆焊部36,其用于形成撞击负荷接收面34;软钢部38,其设置在硬面堆焊部36的内侧且材质比硬面堆焊部36柔软。
这里,硬面堆焊部意为电弧焊部,硬面堆焊就是以提高耐磨损性为目的,通过电弧焊在母材表面上焊接形成较硬的金属层。从良好的耐磨损性和耐撞击性的观点来看,作为硬面堆焊部的材质,优选珠光体系、马氏体系、13%铬不锈钢系、半奥氏体系、高猛奥氏体系的钢。
同样,主体部32在端部13的转动方向后退侧(转动方向上的后方侧或者说上游一侧)还具有:硬面堆焊部36,其用于形成撞击负荷接收面34;软钢部38,其设置在硬面堆焊部36的内侧且材质比硬面堆焊部36柔软。根据因破碎或粉碎而造成的硬面堆焊部36的磨损程度来改变主体部32的配置方向,以使转动方向后退侧(转动方向上的上游一侧)的撞击负荷接收面34位于转动方向前进侧(转动方向的下游一侧)。
通过硬面堆焊部36的撞击负荷接收面34和与该撞击负荷接收面34相交的端面40形成第1棱边42,另外,通过撞击负荷接收面34和与该撞击负荷接收面34相交的相对侧表面(相面对的侧表面)44还分别形成第2棱边46和第3棱边48。撞击负荷接收面34和端面40、撞击负荷接收面34和相对侧表面44分别相互垂直,从而使第1棱边42、第2棱边46和第3棱边48形成较为尖锐的状态。
软钢部38具有邻接端面40设置且与该端面40共面的软钢部端面41,从而能够随着因破碎或粉碎动作而产生的硬面堆焊部36的第1棱边42的磨损而被磨损,另外,软钢部38具有邻接各个相对侧表面44设置且与该相对侧表面44共面的软钢部相对表面47,从而能够随着因破碎或粉碎动作而产生的硬面堆焊部36的第2棱边46和第3棱边48的磨损而被磨损。
作为软钢部38的材质,使用容易焊接且比硬面堆焊部36性质柔软的即可,优选碳含量为0.13%~0.20%的软钢,但是,也可以使用碳含量比该软钢低的特级软钢、极软钢、或者碳含量比这两者高的半软钢中的一个,另外,在考虑因与破碎对象的关系而确定的软钢部的耐磨损性的基础上,适当地选择即可。
如图4和图5所示,主体部32是铸造主体部。由硬面堆焊部36和软钢部38构成双层板50,该双层板50由硬面堆焊层和软钢层构成。如后面说明所示,双层板50通过软钢部38被焊接固定在铸造主体部32上。
铸造主体部32例如由Cr-Mn低合金铸钢制成,具有一对相互面对的相对侧表面66、一对相互面对的相对正表面62及上表面(前表面)64,其中,在一对相对正表面62上分别形成撞击负荷接收面34,锤杆20的顶端内嵌在靠近转子一侧,在该靠近转子一侧配置有设置有销孔53的中空部,磨碎板一侧,即顶端部为截面呈龟甲状的实心部67且与中空部一体形成。另外,89为重量调整用的突起部。
实心部67具有与双层板50对接的、呈带状的对接面52,在该对接面52两侧,以隔着对接面52的状态设置有用于将双层板50焊接固定在铸造主体部32上的凹状焊接部54。
如图4和图5所示,在铸造主体部32的位于反击式固定刀具27一侧的上表面64上设置有槽200,且该槽200设置在端部13的转动方向后退侧(转动方向的上游一侧)的软钢部端面和设置在端部13的转动方向前进侧(转动方向的下游一侧)的软钢部端面之间,在该槽200上设置有追加硬面堆焊部201,该追加硬面堆焊部201与上表面64大致共面。
更具体来讲,铸造主体部32的反击式固定刀具27一侧的上表面64呈矩形状,在该上表面64上设置有被该上表面64的外周缘包围的矩形槽200,在该矩形槽200上设置有追加硬面堆焊部201,该追加硬面堆焊部201与上表面64大致共面。
从提高磨损性的观点来看,优选矩形槽200沿整个上表面64形成,以使铸造主体部32不被露出。
如图9所示,作为变型例,矩形槽200可以由铸造主体部32上的壁划分成多个。如图9中(A)所示,矩形槽200也可以被相互垂直交叉的铸造主体部32的壁203划分成2个区域,另外,如图9中(B)所示,矩形槽200还可以被铸造主体部32的壁203和壁204划分成4个区域。
总之,从耐磨损性的观点来看,矩形槽200的深度根据追加硬面堆焊部201的量来确定即可,另外,可以使矩形槽200A~200D之间的深度不同。
采用上述结构,在硬面堆焊部36磨损时,能够确保第1棱边42保持尖锐的状态,另外,由追加硬面堆焊部201来保护上表面64,当破碎或粉碎对象物在锤头24的顶端部、即铸造主体部32的位于反击式固定刀具27一侧的上表面64和反击式固定刀具27之间被破碎或粉碎时,上表面64会被磨损,而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提高上表面64的耐磨损性。
尤其是,在通过磨碎板26的移动来微调整铸造主体部32的反击式固定刀具27一侧的上表面64和反击式固定刀具27之间的间隔时,上表面64和转动方向前进侧(转动方向的上游一侧)的第1棱边42处于苛刻的磨损条件下,因而,这在技术上利于进行粒度管理控制。
对接面52设置在铸造主体部32的中心轴线上,凹状焊接部54关于该中心轴线呈轴对称设置。在将双层板50与对接面52对接后,由双层板50的位于软钢层侧的板面和铸造主体部32的倾斜面68构成凹状焊接部54,该凹状焊接部54从对接面52的棱边一侧向铸造主体部32的相对侧表面66一侧扩展,且穿过相对侧表面66。
优选各凹状焊接部54的宽度为铸造主体部32的宽度的10分之1~5分之1,另外,优选各凹状焊接部54的深度为双层板50的高度的2分之1以上。当凹状焊接部54的宽度为铸造主体部32的宽度的10分之1以下时,对接面52的宽度则会显得较大,在焊接时,容易将双层板50定位在铸造主体部32上,但是,焊接的区域则会变小,导致双层板50相对于铸造主体部32的固定性变差,反之,当凹状焊接部54的宽度为铸造主体部32的宽度的5分之1以上时,焊接的区域则会变大,双层板50相对于铸造主体部32的固定性良好,但是,对接面52的宽度则会变得较小,在焊接时,很难将双层板50定位在铸造主体部32上。另外,当凹状焊接部54的深度为双层板50的高度的2分之1以下时,双层板50相对于铸造主体部32的固定性变差。关于这点,如后面所述,可以通过将双层板50从外部焊接在铸造主体部32的正表面62上,使凹状焊接部54的深度为双层板50的高度的2分之1左右。
下面说明双层板50,如图6和图7所示,硬面堆焊层36和软钢层38的分界面与双层板50的板面相平行,当双层板50被焊接固定在铸造主体部32上时,其配置朝向为,使得该双层板50的位于硬面堆焊部36一侧的板面构成撞击负荷接收面34。双层板50的大小、尤其是高度h根据受到作为破碎对象物的煤的破碎量、转子的转速等影响的撞击负荷的大小来确定,为了能够确保相对于破碎或粉碎时所产生的撞击负荷的耐撞击性,需要将双层板50焊接固定在铸造主体部32上,从该观点来看,需要确定凹状焊接部54的大小。
当双层板50的厚度固定时,硬面堆焊层36的厚度越厚,软钢层38的厚度则相应变薄,从而使耐磨损性得到提高,但是,当有磨损发生时,软钢层38的磨损量相对于硬面堆焊层36的磨损显得很小,这样就很难被磨损后棱边仍然保持呈尖锐状态,另外,在通过焊接将硬面堆焊部36设置在作为母材的软钢层38上时,因焊接对母材所造成的热影响,使母材很容易产生热形变等。
相对地,软钢层38越厚,硬面堆焊层36的厚度则相应变薄,从而导致耐磨损性的降低,但是,当有磨损时,软钢层38磨损程度相对于硬面堆焊层36的磨损显得较大,这样就容易在磨损后仍然保持棱边呈尖锐的状态,另外,在通过焊接将硬面堆焊层36设置在作为母材的软钢层38上时,不易使母材因焊接对其所造成的热影响而产生热形变等。
优选根据上面的观点来确定硬面堆焊层36和软钢层38的各自厚度即可,尤其是硬面堆焊层36的厚度为软钢层38的厚度以下。
双层板50例如可以使用Hard Face Weld Company(公司名称)生产的产品名为ALCOPLATE的产品,该双层板50按照如下方式制成:利用规定的焊接材料,通过非气体保护焊接法在碳钢板(相当于SS400)上对其表面进行堆焊,从而形成呈平板状的板部件,然后,例如通过等离子切割将该板部件切割成矩形状,由于焊接时的冷却速度较快,因而使如此形成的双层板50具有良好的耐磨损性。
硬面堆焊部的成分为30%Cr+5~6%C,在下述试验条件下,通过所谓的橡胶轮试验而得到的耐磨损性如下所示。
试验负荷:8.8千克
试验时间:25分钟
转动速度:120RPM
橡胶轮圆盘尺寸:厚度为15毫米,外径为250毫米
粉体:硅砂6号
粉体下落量:300克/分钟
关于磨损减少量,当软钢(SS4400)为1.5911,ALCOPLATE为0.1117时,作为耐磨损比(软钢为1),ALCOPLATE为14.2。另外,关于ALCOPLATE的硬度,洛氏硬度为60~65,邵氏硬度为80~91,维氏硬度为690~830。
在铸造主体部32的相对正表面62上设有锥度,从而使铸造主体部32的相对正表面62之间的宽度朝反击式固定刀具27一侧变大。硬面堆焊部36的撞击负荷接收面34相对于铸造主体部32所对应的正表面62,以10mm以下范围的尺寸朝外侧突出为好。另外,硬面堆焊部36的撞击负荷接收面34的下端部可以从外侧被焊接固定在铸造主体部32上。
下面,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锤头24的制作方法。
首先,准备由硬面堆焊层36和软钢层38构成的双层板50,准备在上表面64上设置有矩形槽200的铸造主体部32,并且在该铸造主体部32上设置有用于对接双层板50的对接面52以及与用于焊接该双层板50的凹状焊接部54。
其中,双层板50的准备阶段(步骤)中具有:准备具有规定厚度的软钢板的阶段;在软钢板的一个的平面部的整体上进行硬面堆焊从而形成具有规定厚度的硬面堆焊层的阶段;将已被实施硬面堆焊的软钢板切割成规定的矩形形状且将硬面堆焊层的缘部加工成棱边尖锐的状态的阶段。
切割时,例如用等离子切割机进行切割,从而在双层板50的周侧面上,使得硬面堆焊层36的外周侧面和软钢层38的外周侧面相邻接且共面,使用这样的方式进行加工,与现有技术中在撞击负荷接收面加工成棱边圆润的状态下进行精加工的方式相比,能够在棱边尖锐的状态下进行精加工。
接下来,将双层板50的软钢层一侧与铸造主体部32的对接面52对接,并通过该软钢层38焊接固定双层板50,从而使双层板50的硬面堆焊层36形成为撞击负荷接收面34。
更详细来讲,利用作为斜坡口面的倾斜面68,将利用焊接线的焊枪分别插入凹状焊接部54的内部以及双层板50的下表面和倾斜面68之间,通过电弧焊进行焊接。
这样,通过将软钢层一侧的板内表面和下表面焊接固定在铸造主体部32上,使双层板50固定在该铸造主体部32上,这样,使双层板50不会在破碎时的撞击负荷作用下从铸造主体部32上脱落,从而能够加强固定双层板50。
接下来,对设置在上表面64上的矩形槽200进行追加硬面堆焊,使该堆焊部与上表面64共面,从而制作完成锤头24。
采用上面的锤头24的制作方法,将由硬面堆焊层36和性质比该硬面堆焊层36柔软的软钢层38构成的双层板50的软钢层一侧的板表面与铸造主体部32的对接面54对接定位,在该状态下,利用凹状焊接部54,通过软钢层38将双层板50焊接固定在铸造主体部32上,能够迅速地将该双层板50定位在该铸造主体部32上,而且,利用容易焊接的软钢层38能够容易且有效地制作锤头24,另外,由双层板50的硬面堆焊层36形成撞击负荷接收面34,而且,在双层板50的外周侧面,硬面堆焊层36的外周侧面和软钢层38的外周侧面相邻接且共面,这样,在由与撞击负荷接收面34相交的端面40和相对侧表面44构成的第1棱边42、第2棱边46及第3棱边48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磨损时,软钢层38也会随着破碎或粉碎动作时与硬面堆焊层36的第1棱边42、第2棱边46及第3棱边48的磨损而一起被磨损,能够提高锤头24的磨损性能,可见,可以制作出能够提高耐磨损性的锤头24。
如图8(由线条表示磨损的情况变化)所示,在具有上述结构的锤头24中,在将性质比硬面堆焊部36柔软的软钢部38设置在硬面堆焊部36的棱边部的内侧时,软钢部38随着因破碎或粉碎时的撞击负荷而引起的硬面堆焊部36的磨损而不断磨损,因此,能够利用软钢部38的这种性质来调整锤头24的磨损特性。
上面详细地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主旨精神的范围内,本技术领域人员可以进行各种修改或变更。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制铁用的煤作为破碎对象物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只要伴随着粉碎或破碎动作,出现锤头的撞击负荷结构面的磨损问题的,例如废塑料、废料或废弃物、混凝土块也可以适用于本实用新型。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双层板50焊接在铸造主体部32上的情况,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只要在构成撞击负荷接收面的硬面堆焊部36的内侧设置软钢部38,就也可以将硬面堆焊部36和软钢部38以分体结构设置在铸造主体部32上。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铸造主体部32的上表面64上设置槽200且在该槽200上设置追加硬面堆焊部201的情况,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在粒度管理不是很严格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槽200且不设置追加硬面堆焊部201,将上表面64作为平面来使用。
Claims (12)
1.一种锤头,固定在能够转动的转子上,且在其与配置在转子周围的反击式固定刀具之间进行破碎或粉碎,其特征在于,
该锤头具有从该转子一侧向该反击式固定刀具一侧延伸规定长度的主体部,
该主体部在与所述转子相反一侧的端部的转动方向前方侧具有:硬面堆焊部,其形成撞击负荷接收面;软钢部,其设置在该硬面堆焊部的内侧且材质比该硬面堆焊部柔软,
在该硬面堆焊部上,由所述撞击负荷接收面、和在所述端部侧与所述撞击负荷接收面相交的端面形成第1棱边,
该软钢部具有邻接所述端面且与所述端面共面的软钢部端面,从而能够随着因破碎或粉碎动作而产生的硬面堆焊部的第1棱边的磨损而被磨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锤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还在位于与所述转子相反一侧的端部的转动方向后方侧具有:硬面堆焊部,其构成撞击负荷接收面;软钢部,其设置在该硬面堆焊部的内侧且材质比该硬面堆焊部柔软,
从而能够根据因破碎或粉碎动作而产生的所述硬面堆焊部的磨损程度来改变所述主体部的配置方向,以使原来位于转动方向后方侧的撞击负荷接收面位于转动方向前方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锤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锤头固定在一端固定在转子外周部上的锤杆的另一端上,
所述主体部沿着该锤杆的长度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锤头,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硬面堆焊部上,由所述撞击负荷接收面和与所述撞击负荷接收面交叉的一对相对侧表面分别形成第2棱边和第3棱边,
所述软钢部具有邻接所述相对侧表面且与所述相对侧表面共面的软钢部相对侧表面,从而能够随着因破碎或粉碎动作而产生的硬面 堆焊部的该第2棱边和第3棱边的磨损而被磨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锤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硬面堆焊部和所述软钢部构成双层板,该双层板的硬面堆焊层和软钢层的分界面与该双层板的板面相平行,所述双层板的配置朝向使得,由位于硬面堆焊层侧的板面构成所述撞击负荷接收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锤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具有铸造主体部,该铸造主体部具有一对相对正表面、上表面与一对相对侧表面,一对相对正表面中的一个位于所述撞击负荷接收面一侧、上表面位于反击式固定刀具一侧,所述双层板呈矩形状,且通过软钢层被焊接固定在该铸造主体部上,并且分别与所述上表面和所述相对侧表面共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锤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铸造主体部具有与所述双层板对接的对接面,且在所述铸造主体部上,以隔着该对接面的状态,在该对接面的侧方设置用于将所述双层板焊接固定在所述铸造主体部上的凹状焊接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锤头,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硬面堆焊部上,由所述撞击负荷接收面和与所述撞击负荷接收面交叉的一对相对侧表面分别形成第2棱边和第3棱边,
所述软钢部具有邻接所述相对侧表面且与所述相对侧表面共面的软钢部相对侧表面,从而能够随着因破碎或粉碎动作而产生的硬面堆焊部的该第2棱边和第3棱边的磨损而被磨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锤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硬面堆焊部和所述软钢部构成双层板,该双层板的硬面堆焊层和软钢层的分界面与该双层板的板面相平行,所述双层板的配置朝向使得,由位于硬面堆焊层侧的板面构成所述撞击负荷接收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锤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具有铸造主体部,该铸造主体部具有一对相对正表面、上表面与一对相对侧表面,一对相对正表面中的一个位于所述撞击负荷接收面一侧、上表面位于反击式固定刀具一侧,所述双层板呈 矩形状,且通过软钢层被焊接固定在该铸造主体部上,并且分别与所述上表面和所述相对侧表面共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锤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铸造主体部具有与所述双层板对接的对接面,且在所述铸造主体部上,以隔着该对接面的状态,在该对接面的侧方设置用于将所述双层板焊接固定在所述铸造主体部上的凹状焊接部。
12.一种破碎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壳体,其具有用于将破碎或粉碎对象物投入破碎机内部的投入口,且在破碎机的内部形成破碎或粉碎空间,
锤击机构具有:转子,其设置在该壳体内且能够转动;锤杆,其一端固定在转子的外周部上;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锤头,其被固定在该锤杆的另一端部上,
反击式固定刀具能够相对于锤击机构进行移动,从而确保与所述锤头的转动轨迹之间具有规定的间隔,
转动驱动机构用于使所述锤击机构转动,
所述反击式固定刀具隔着所述转子,配置在所述转子的侧方,
各所述反击式固定刀具沿着所述转子的外周部呈同心圆状且呈规定长度的圆弧状,
所述破碎机通过所述锤头的顶端部和所述反击式固定刀具的协同动作,进行破碎或粉碎。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244332 | 2012-11-06 | ||
JP2012244332A JP5258126B1 (ja) | 2012-11-06 | 2012-11-06 | ハンマーヘッド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該ハンマーヘッドを有する破砕機 |
JP2013-110520 | 2013-05-27 | ||
JP2013110520A JP5750139B2 (ja) | 2013-05-27 | 2013-05-27 | ハンマーヘッド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663912U true CN203663912U (zh) | 2014-06-25 |
Family
ID=50960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689925.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63912U (zh) | 2012-11-06 | 2013-11-04 | 锤头以及具有该锤头的破碎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66391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67577A (zh) * | 2020-01-16 | 2020-05-19 | 上海雄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立轴式冲击破碎机用破碎壳 |
-
2013
- 2013-11-04 CN CN201320689925.2U patent/CN20366391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67577A (zh) * | 2020-01-16 | 2020-05-19 | 上海雄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立轴式冲击破碎机用破碎壳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030230926A1 (en) | Rotating cutter bit assembly having hardfaced block and wear washer | |
KR930004835Y1 (ko) | 분쇄기용 파쇄면부재 | |
CN106269068B (zh) | 用于碎裂机器的锤 | |
US20110248550A1 (en) | Weld-on cast carbon steel roll crusher tooth having silver-brazed tungsten carbide inserts on wear surfaces | |
US20030213861A1 (en) | Crusher wear components | |
CN204311334U (zh) | 铣刨机刀具 | |
Bołoz | Directions for increasing conical picks’ durability | |
US9476299B2 (en) | Mining and demolition tool | |
CN102451981B (zh) | 切割刀刃的制造方法及该方法制造的切割刀刃 | |
CN203663912U (zh) | 锤头以及具有该锤头的破碎机 | |
CN201588630U (zh) | 耐磨截齿 | |
JP5258126B1 (ja) | ハンマーヘッド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該ハンマーヘッドを有する破砕機 | |
CN104619420B (zh) | 再生的切断刀及剪切式粉碎机 | |
JP6765649B1 (ja) | ハンマーヘッド | |
JP5750139B2 (ja) | ハンマーヘッド | |
CN205587072U (zh) | 一种反击式破碎机堆焊用板锤 | |
CN205761436U (zh) | 辣椒专用破碎机锤片 | |
CN106863153A (zh) | 切割机刀具 | |
CN210440028U (zh) | 一种新型掘进机截割头 | |
CN210395061U (zh) | 一种道路工程刀具 | |
US1777605A (en) | Mill | |
CN201669829U (zh) | 轮胎破碎机的刀具 | |
CN206676448U (zh) | 一种高耐磨复合破碎机锤头 | |
CN207187825U (zh) | 锤柄全防护镶铸双金属复合锤头 | |
CN211989042U (zh) | 一种轮胎破碎机用耐磨刀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25 Termination date: 20191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