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21200U - 一种立切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立切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621200U CN203621200U CN201420008934.5U CN201420008934U CN203621200U CN 203621200 U CN203621200 U CN 203621200U CN 201420008934 U CN201420008934 U CN 201420008934U CN 203621200 U CN203621200 U CN 20362120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tting
- vertical
- die
- cut
- pun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aping Metal By Deep-Drawing,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属于高端装备中用于加工汽车零部件的冲切模具,特指一种将产品一分为二的立切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上模座装设有立切凸模,立切凸模由安装单元和切入单元构成,切入单元包括用于冲切拉深件的底部平面的左横切部、右横切部,用于冲切拉深件的顶部圆角位和立面的左斜切部、右斜切部,用于冲切拉深件的顶部平面的中间横切部以及用于冲切拉深件的底部圆角位的左圆角切入部、右圆角切入部,下模座装设有两个立切凹模,两个立切凹模间隔设置形成供立切凸模的切入单元切入的冲切槽。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合理地设计了产品的冲切顺序,生产效率高,制造成本低,产品质量稳定,冲切后产品不变形,产品冲切批峰小和批峰去除容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属于高端装备中用于加工汽车零部件的冲切模具,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可以将产品一分为二的立切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零部件及其它产品中经常有一些产品单独成形或拉深,工艺复杂,且成形或拉深效果差,产品质量不稳定,模具加工制造成本高,而左右对称的两产品或同一产品合在一起拉深,则拉深成形工艺简单,拉深产品质量稳定,效果好,模具加工制造成本低,但是如何冲切两对称产品将其一分为二或一分为多个产品是模具生产制造的一个难题。目前,现有的冲切模具仍存在冲切后产品切口面不平整,切刀口有较大批峰,或冲切凸模设计不当,产品撕裂及变形严重,或采用铣刀片铣削加工而使产品冲切面批峰大,批峰去除难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冲切后产品不变形、产品冲切批峰小和批峰去除容易的立切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立切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装设有立切凸模,所述立切凸模由安装单元和切入单元构成,所述切入单元包括用于冲切拉深件的底部平面的左横切部、右横切部,用于冲切拉深件的顶部圆角位和立面的左斜切部、右斜切部,用于冲切拉深件的顶部平面的中间横切部以及用于冲切拉深件的底部圆角位的左圆角切入部、右圆角切入部,所述左横切部、左圆角切入部、左斜切部、中间横切部、右斜切部、右圆角切入部、右横切部依次设置,所述左横切部和右横切部向下延伸的长度分别大于中间横切部向下延伸的长度,所述左斜切部和右斜切部与中间横切部形成“︹”形结构,所述左圆角切入部和右圆角切入部分别呈凸出于左横切部和右横切部的弧形结构,所述下模座装设有两个立切凹模,两个立切凹模间隔设置形成供立切凸模的切入单元切入的冲切槽。
进一步而言,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模座装设有外脱板,所述外脱板通过装设在上模座上的第一氮气弹簧与上模座活动连接,所述外脱板上开设有供立切凸模通过的通孔。
进一步而言,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模座装设有两个内脱板,两个内脱板分别通过装设在上模座上的第二氮气弹簧与上模座活动连接,两个内脱板分别位于立切凸模的两侧。
进一步而言,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模座开设有凸模定位槽,所述立切凸模的安装单元通过内六角螺丝和防松螺垫固定在凸模定位槽。
进一步而言,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立切凸模的安装单元的厚度大于切入单元的厚度。
进一步而言,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模座与两个立切凹模之间分别装设有下垫板,所述下模座、下垫板和立切凹模上开设有用于安装顶料机构的安装槽,所述顶料机构包括顶料销、顶料弹簧和螺塞,所述顶料弹簧装设在顶料销和螺塞之间,所述顶料销能够在顶料弹簧的弹性作用下伸出立切凹模。
进一步而言,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立切凹模的两侧分别装设有下模靠块,所述下模靠块通过内六角螺丝固定在下模座,所述下模座与下模靠块之间装设有方形定位键进行定位。
进一步而言,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模靠块的一侧装设有与立切凸模相滑配的耐磨块,所述耐磨块通过平头螺丝与下模靠块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立切凸模能够保证产品最初被冲切时冲切点为产品的顶部圆角位,冲切受力点在圆角法线位置,这样产品向下的冲剪力将确保受力最小,冲切过程中产品基本不变形,另外,在冲切产品的底部圆角位及周边底部平面时首先对底部圆角位进行冲切,避免了斜面冲切的拉力,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合理地设计了产品的冲切顺序,生产效率高,制造成本低,产品质量稳定,冲切后产品不变形,产品冲切批峰小和批峰去除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立切模具开模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立切模具闭模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立切模具开模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立切模具闭模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立切凸模和立切凹模的结构示意图(阴影部分为立切凸模切入立切凹模后的位置深度);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立切凸模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拉深件冲切后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立切模具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立切模具的最佳实例,并不因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考图1至图6,图中示出了一种立切模具,其包括上模座1和下模座2,上模座1装设有立切凸模3和主要由外脱板6、第一氮气弹簧7内脱板8及第二氮气弹簧9构成的上脱板机构,上模座1开设有凸模定位槽,立切凸模3通过内六角螺丝10和防松螺垫11固定在凸模定位槽。
具体而言,如图2、图5和图6所示,立切凸模3由与上模座1固定连接的安装单元31和切入单元32构成,立切凸模3的安装单元31的厚度大于切入单元32的厚度。切入单元32包括用于冲切拉深件20的底部平面的左横切部321、右横切部322,用于冲切拉深件20的顶部圆角位和立面的左斜切部323、右斜切部324,用于冲切拉深件20的顶部平面的中间横切部325以及用于冲切拉深件20的底部圆角位的左圆角切入部326、右圆角切入部327,左横切部321、左圆角切入部326、左斜切部323、中间横切部325、右斜切部324、右圆角切入部327、右横切部322依次设置,左横切部321和右横切部322向下延伸的长度分别大于中间横切部325向下延伸的长度,左斜切部323和右斜切部324与中间横切部325形成“︹”形结构,左斜切部323和右斜切部324分别相对于竖直方向形成一定的斜角,使得左斜切部323和右斜切部324保证了拉深件最初被冲切时冲切点为拉深件的顶部圆角位,冲切受力点在圆角法线位置,这样拉深件向下的冲剪力将确保受力最小,冲切过程中拉深件基本不变形。其中,斜角的设计大小与产品厚度及产品材料强度有关,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料厚所选取的斜度不同,如下面表一所示:
板厚 | 普通钢板(MIN.角度) | 440N以上钢板(MIN.角度) |
0.6 | 4° | 5° |
0.8 | 5° | 7° |
1 | 7° | 8° |
1.2 | 8° | 9° |
1.4 | 9° | 10° |
1.6 | 10° | 12° |
1.8 | 12° | 13° |
2.0 | 13° | 15° |
2.3 | 15° | 17° |
如图5所示,左圆角切入部326和右圆角切入部327分别呈凸出于左横切部321和右横切部322的弧形结构,左圆角切入部326和右圆角切入部327的R角设计时要比拉深件20的底部圆角位大,左圆角切入部326和右圆角切入部327初始切料时要保证接触点在圆角法线位置,在冲切拉深件20的底部圆角位及周边底部平面时要确保首先对底部圆角位进行冲切,避免斜面冲切的拉力。另外,中间横切部325的切入量在立切凸模设计的过程中一般取2~5mm深,左圆角切入部326和右圆角切入部327的切入量要比中间横切部325的切入量大3mm左右,为5~8mm。
在本实施例中,外脱板6通过装设在上模座1上的第一氮气弹簧7与上模座1活动连接,外脱板6上开设有供立切凸模3通过的通孔。内脱板8设置有两个,两个内脱板8分别通过装设在上模座1上的第二氮气弹簧9与上模座1活动连接,两个内脱板8分别位于立切凸模3的两侧。其中,内脱板8可以压紧拉深件20的顶部平面,使拉深件20紧贴立切凹模4,有利于立切凸模3的初始冲切,外脱板6则可以压住拉深件20的底部平面,外脱板6和内脱板8可以分别调整压料力和脱料力,避免了因拉深件的高度差异而导致局部压料不到位或压料力不够等问题;另外,通过内脱板8上的第二氮气弹簧9的不同行程控制,可以将产品从外脱板6脱出来。
如图3所示,下模座2装设有两个立切凹模4,两个立切凹模4间隔设置形成供立切凸模3的切入单元32切入的冲切槽5。下模座2与两个立切凹模4之间分别装设有下垫板12,下模座2、下垫板12和立切凹模4上开设有用于安装顶料机构的安装槽,顶料机构包括顶料销13、顶料弹簧14和螺塞15,顶料弹簧14装设在顶料销13和螺塞15之间,顶料销13能够在顶料弹簧14的弹性作用下伸出立切凹模4。
为减少侧向力的作用或者抵消侧向力对立切凸模3的影响,以保证立切凸模3冲切时不受太大的侧向力影响,立切凹模4的两侧分别装设有下模靠块16,下模靠块16通过内六角螺丝10固定在下模座,下模座2与下模靠块16之间装设有方形定位键17进行定位。下模靠块16的一侧装设有与立切凸模3相滑配的耐磨块18,耐磨块18通过平头螺丝19与下模靠块16固定连接。立切凸模3可以通过下模靠块16和耐磨块18先行导向,再进行冲剪产品,下模靠块16和耐磨块18可以延长立切凸模3的使用寿命,提高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将拉深件20放置在立切凹模4上,由立切凹模4的外形定位后,启动压力机开关,压力机带动上模座1下行,内脱板8在第二氮气弹簧9的作用下,与拉深件20接触,将顶料销13压入立切凹模4内,压力机继续下行,内脱板8在立切凹模4的反作用力下向上运行,外脱板6开始向下压住拉深件20的底部平面,立切凸模3的左斜切部323、右斜切部324开始冲切拉深件20的顶部圆角位,立切凸模3的侧面开始与耐磨块18滑配导向,压力机继续下行,外脱板6在立切凹模4的反作用力下开始向上运行,立切凸模3的左斜切部323、右斜切部324继续冲切拉深件20的立面,然后左圆角切入部326和右圆角切入部327冲破拉深件20的底部圆角位,最后中间横切部325、左横切部321和右横切部322分别将拉深件20的顶部平面及底部平面冲切剖开,如图7所示,拉深件20一分为二,冲切成两个对称的产品;
当拉深件20冲切完成后,压力机带动立切凸模3上行,而外脱板6和内脱板8下行,然后立切凸模3脱离耐磨块18,立切凸模3脱离产品和立切凹模4,压力机继续上行,外脱板6脱离产品,内脱板8下行,内脱板8脱离产品,顶料销13顶出产品,操作人员取出产品,放入另一个拉深件20,继续下一循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合理地设计了产品的冲切顺序,生产效率高,制造成本低,产品质量稳定,冲切后产品不变形,产品冲切批峰小和批峰去除容易。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立切模具,包括上模座(1)和下模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1)装设有立切凸模(3),所述立切凸模(3)由安装单元(31)和切入单元(32)构成,所述切入单元(32)包括用于冲切拉深件的底部平面的左横切部(321)、右横切部(322),用于冲切拉深件的顶部圆角位和立面的左斜切部(323)、右斜切部(324),用于冲切拉深件的顶部平面的中间横切部(325)以及用于冲切拉深件的底部圆角位的左圆角切入部(326)、右圆角切入部(327),所述左横切部(321)、左圆角切入部(326)、左斜切部(323)、中间横切部(325)、右斜切部(324)、右圆角切入部(327)、右横切部(322)依次设置,所述左横切部(321)和右横切部(322)向下延伸的长度分别大于中间横切部(325)向下延伸的长度,所述左斜切部(323)和右斜切部(324)与中间横切部(325)形成“︹”形结构,所述左圆角切入部(326)和右圆角切入部(327)分别呈凸出于左横切部(321)和右横切部(322)的弧形结构,所述下模座(2)装设有两个立切凹模(4),两个立切凹模(4)间隔设置形成供立切凸模(3)的切入单元(32)切入的冲切槽(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1)装设有外脱板(6),所述外脱板(6)通过装设在上模座(1)上的第一氮气弹簧(7)与上模座(1)活动连接,所述外脱板(6)上开设有供立切凸模(3)通过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1)装设有两个内脱板(8),两个内脱板(8)分别通过装设在上模座(1)上的第二氮气弹簧(9)与上模座(1)活动连接,两个内脱板(8)分别位于立切凸模(3)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1)开设有凸模定位槽,所述立切凸模(3)的安装单元(31)通过内六角螺丝(10)和防松螺垫(11)固定在凸模定位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切凸模(3)的安装单元(31)的厚度大于切入单元(32)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2)与两个立切凹模(4)之间分别装设有下垫板(12),所述下模座(2)、下垫板(12)和立切凹模(4)上开设有用于安装顶料机构的安装槽,所述顶料机构包括顶料销(13)、顶料弹簧(14)和螺塞(15),所述顶料弹簧(14)装设在顶料销(13)和螺塞(15)之间,所述顶料销(13)能够在顶料弹簧(14)的弹性作用下伸出立切凹模(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切凹模(4)的两侧分别装设有下模靠块(16),所述下模靠块(16)通过内六角螺丝(10)固定在下模座,所述下模座(2)与下模靠块(16)之间装设有方形定位键(17)进行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立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靠块(16)的一侧装设有与立切凸模(3)相滑配的耐磨块(18),所述耐磨块(18)通过平头螺丝(19)与下模靠块(16)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008934.5U CN203621200U (zh) | 2014-01-07 | 2014-01-07 | 一种立切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008934.5U CN203621200U (zh) | 2014-01-07 | 2014-01-07 | 一种立切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621200U true CN203621200U (zh) | 2014-06-04 |
Family
ID=508077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008934.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21200U (zh) | 2014-01-07 | 2014-01-07 | 一种立切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621200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68851A (zh) * | 2015-10-27 | 2016-01-27 | 亿和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 应用于冲床生产的拉伸模具结构 |
CN109365637A (zh) * | 2018-12-31 | 2019-02-22 | 许昌市儒燕科技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覆盖件的多工位冲压模具 |
CN110976638A (zh) * | 2019-11-26 | 2020-04-10 | 苏州冬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多重导向机构的显示器背壳冲压模具 |
-
2014
- 2014-01-07 CN CN201420008934.5U patent/CN20362120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68851A (zh) * | 2015-10-27 | 2016-01-27 | 亿和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 应用于冲床生产的拉伸模具结构 |
CN109365637A (zh) * | 2018-12-31 | 2019-02-22 | 许昌市儒燕科技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覆盖件的多工位冲压模具 |
CN110976638A (zh) * | 2019-11-26 | 2020-04-10 | 苏州冬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多重导向机构的显示器背壳冲压模具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621200U (zh) | 一种立切模具 | |
CN201543716U (zh) | 壳体侧冲孔模具 | |
CN203044651U (zh) | 一种制动器齿座冲压模 | |
CN204052627U (zh) | 压线卡弯曲模 | |
CN203459547U (zh) | 控制弯曲回弹的向下折弯成形模具 | |
CN201304442Y (zh) | 金属微孔冲压机构 | |
CN202021260U (zh) | 圆形拉伸件侧边切割模具 | |
CN204974783U (zh) | 车轮螺母多工位挤压模具 | |
CN203578537U (zh) | 大清块圆弧形空调用散热翅片模具 | |
CN102909256A (zh) | 一种壳体侧冲孔模具 | |
CN102019319A (zh) | 一种电缆桥架“l”型连接片模具的结构 | |
CN204604456U (zh) | 一种带有浮动定位结构的冲切模具 | |
CN103350158A (zh) | 一种气门锁夹生产装置 | |
CN203791481U (zh) | 多用v形弯曲模 | |
CN102989891A (zh) | 一种制动器齿座冲压模 | |
CN216606847U (zh) | 一种冲切下料后成型的冲压模具 | |
CN205380198U (zh) | 一种钢板弹簧切头和压槽复合加工装置 | |
CN203972644U (zh) | 一种外链板模具 | |
CN204486642U (zh) | 双弹性顶件器 | |
CN207941851U (zh) | 一种新型侧冲孔模具 | |
CN203356409U (zh) | 无废料多工位连续进料模具 | |
CN202239271U (zh) | 轿车后轮罩前连接板成型模 | |
CN205217799U (zh) | 一种叶片冲压模具 | |
CN204429949U (zh) | 一种送料顺畅的冲切模具 | |
CN203917577U (zh) | 一种加工沟槽的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04 Termination date: 20160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