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82913U - 一种淬火用温控冷却油循环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淬火用温控冷却油循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582913U
CN203582913U CN201320762619.7U CN201320762619U CN203582913U CN 203582913 U CN203582913 U CN 203582913U CN 201320762619 U CN201320762619 U CN 201320762619U CN 203582913 U CN203582913 U CN 2035829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oil
quenching
circulation device
temperature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76261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玉和
刘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AN HUIXIN INDUSTRIAL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AN HUIXIN INDUSTRIAL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AN HUIXIN INDUSTRIAL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JINAN HUIXIN INDUSTRIAL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76261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5829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5829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58291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淬火用温控冷却油循环装置,包括冷却管道、水泵和冷却塔,其特征是,在淬火油池的内部空腔的底部铺设有至少一个浸没在冷却油中的冷却管道,且所述冷却管道的两端、水泵和冷却塔之间通过管道联通并组成一个输送冷却水的回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却油循环装置,通过循环流动的水对冷却油进行降温,代替了以往的直接将冷却油置于冷却池中进行风冷冷却,能迅速将冷却油降至所需温度,提高了冷却效率;循环流动的水实时对冷却油进行冷却,不需要将冷却油转移到冷却池中进行冷却,可连续进行淬火作业,避免了在冷却油的冷却时间内炉火温度的持续加热造成的资源浪费。

Description

一种淬火用温控冷却油循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淬火工艺,具体地说是一种淬火用油冷介质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淬火是将金属工件加热到某一适当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随即浸入淬冷介质中快速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淬火的目的是使过冷奥氏体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得到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然后配以不同温度的回火,以大幅提高钢的硬度、强度、耐磨性、疲劳轻度以及韧性,从而满足各种机械零件和工具的不同使用要求。在磨料用钢球的淬火工艺中,淬火油池中的冷却油的温度需要控制在80℃–120℃之间,以保证良好的淬火效果;烧红的钢球不断地投入到淬火油池中进行冷却,油池中冷却油的温度也不断的升高,当油温高于120℃时,不但钢球淬火后的硬度、强度等达不到要求,而且冷却油容易发生自燃现象。现有淬火设备中,是将淬火油池中的油通过水泵抽到冷却池中进行冷却,而冷却池中的油冷却到80℃–120℃之间的时间比较长,影响淬火工序的连续进行,势必造成炉火温度的浪费、成本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淬火用冷却油的冷却循环装置,用于快速降低淬火油池中冷却油的温度至所需温度,以保证连续淬火工序的进行。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淬火用温控冷却油循环装置,包括冷却管道、水泵和冷却塔,其特征是,
在淬火油池的内部空腔的底部铺设有至少一个浸没在冷却油中的冷却管道,且所述冷却管道的两端、水泵和冷却塔之间通过管道联通并组成一个输送冷却水的回路。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管道包括L形的进水管、L形的出水管和S形往复迂回的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将进水管与出水管连接起来组成一个整体。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管包括若干个共面且平行设置的金属直管,一半圆形管将位于一侧的两相邻直管的末端连接起来组成一个U形。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管道包括L形的进水管、L形的出水管和螺线形的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将进水管与出水管连接起来组成一个整体。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管由若干个半圆形管首尾连接而成。
进一步地,在所述冷却管道的外壁上镀有一层铜膜。
进一步地,在联通所述冷却管道与冷却塔的管道上设有一控制冷却水流量的阀门。
进一步地,在所述淬火油池内侧面上铺设有第二冷却管道。
进一步地,在所述淬火油池外侧设有与水泵连接用于强制冷却油上下循环的自循环管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却油循环装置,通过循环流动的水对冷却油进行降温,代替了以往的直接将冷却油置于冷却池中进行风冷冷却,能迅速将冷却油降至所需温度,提高了冷却效率;循环流动的水实时对冷却油进行冷却,不需要将冷却油转移到冷却池中进行冷却,可连续进行淬火作业,避免了在冷却油的冷却时间内炉火温度的持续加热造成的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淬火设备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冷却管道的俯视图;
图4所示为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中:1油缸,2圆盘,3钢丝绳,4托盘,5淬火油池,6冷却油,7水泵,7′水泵,8管道,9冷却池,10温度传感器,11冷却塔,12冷却管道,13出水管,14进水管,15直管,16半圆形管,17自循环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现有用作磨料的钢球的淬火设备连接图,下面结合附图对现有设备进行详细描述。在地面上设有一淬火油池5,淬火油池5中盛有冷却油6,冷却油6用于对加热到到一定温度的钢球进行冷却以提高钢球的强度、硬度、耐磨性和韧性等。在淬火油池5的上方设有一竖直放置的油缸1,油缸1的缸筒固定在车间内的支架上;工作时,油缸1的活塞杆做竖直方向的伸缩运动。在油缸1活塞杆的自由端固定安装一金属圆盘2,在圆盘2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四个通孔,在四个通孔中分别固定一钢丝绳3,四根钢丝绳3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一托盘4上,圆盘2实质为一连接件,用于将油缸1活塞杆和钢丝绳3连接起来,圆盘2的形状不仅限于上述描述。托盘4为一个一面敞口的环形金属件,托盘4的底部设置钢丝网,在托盘4上放置加热到一定温度成烧红状态的的钢球,通过控制油缸1使油缸1活塞杆做伸出动作,放置有烧红钢球的托盘4便被置入淬火油池5中的冷却油6中,以进行淬火冷却作业。由于烧红的钢球温度很高,随着淬火工序的连续进行,淬火油池5中冷却油6的温度不断升高;对于用作磨料的钢球,在进行淬火冷却时,要求冷却油6的温度介于80℃至120℃之间;当冷却油6油温高于120℃时,冷却后得到的钢球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较差。为便于对油温高于120℃的冷却油6进行降温,在淬火油池5的侧面联通有一管道8,为防止漏油,在管道与淬火油池5的连接处设有一密封法兰,以保证良好的密封性。管道8的另一端与水泵7连接,水泵7通过管道8与冷却池9下部联通,水泵7用于将淬火油池5中的冷却油抽取到冷却池9中。冷却池9为一个方形的金属件,冷却油6在冷却池9中进行冷却并降温至80℃至120℃之间。在冷却池9的中部通过管道连接有另一水泵,该水泵通过管道与淬火油池5联通并将冷却至所需温度的冷却油抽回到淬火油池5中。为便于监测淬火油池5中冷却油6的温度,在淬火油池5的内壁上固定一温度传感器10,以便于实时对淬火油池5中的冷却油6进行温度监测。在这种冷却方式下,冷却池9中的冷却油油温降至所需的80℃至120℃之间,需要较长的时间;并且将冷却油抽回到淬火油池中也需要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仍然在对炉中待淬火冷却的钢球进行加热,造成了资源浪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改进,转换冷却方式,如图2所示,在淬火油池5的底部铺设有冷却管道12,冷却管道12中为流动的冷却水,冷却管道12的一端与水泵7′联通,水泵7′与冷却塔11联通,冷却管道12的另一端直接与冷却塔11联通,并在与冷却塔11联通的冷却管道12上设有阀门,以调节冷却管道12中冷却水的流量,便于控制淬火油池中的温度。如图3所示,冷却管道12包括进水管14、出水管13和冷却管,进水管14和出水管13均为L形金属管,用于与其它设备连接;进水管14和出水管13之间通过冷却管连接,冷却管包括若干根共面且平行设置的直管15,位于一侧的相邻两直管15末端之间通过一半圆形管16连接并使得两直管15连接处成一个平躺的U形。若干个半圆形管16将平行设置的直管15连接起来,使得冷却管成一个S形往复迂回的波浪形,如图3所示。进水管14直接与冷却塔11联通,出水管13与水泵7′联通,水泵7′通过管道与冷却塔11联通,水泵7′将冷却管中的冷却水经出水管13抽取到冷却塔11中进行降温,冷却塔11中降温后的冷却水又经进水管14流回到冷却管中对淬火油池5中的冷却油6进行冷却。水在淬火油池5、出水管13、水泵7′、冷却塔11、进水管14、冷却管之间进行循环流动,以实时对淬火油池5中的冷却油6进行冷却;冷却油6始终盛放在淬火油池5中,可随时将烧红的钢球放入到淬火油池5中进行淬火冷却;避免了因等待冷却油油温降至所需温度的时间里,对炉中温度持续加热造成的资源浪费。
为增加淬火冷却油在淬火油池内的流动性能冷却效果,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在淬火油池外侧设有自循环管道,且自循环管道、水泵将底部温度较低的冷却油强制抽排到淬火油池的上部,使得冷却油在池内形成循环流动。 

Claims (9)

1.一种淬火用温控冷却油循环装置,包括冷却管道、水泵和冷却塔,其特征是,
在淬火油池的内部空腔的底部铺设有至少一个浸没在冷却油中的冷却管道,且所述冷却管道的两端、水泵和冷却塔之间通过管道联通并组成一个输送冷却水的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淬火用温控冷却油循环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冷却管道包括L形的进水管、L形的出水管和S形往复迂回的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将进水管与出水管连接起来组成一个整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淬火用温控冷却油循环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冷却管包括若干个共面且平行设置的金属直管,一半圆形管将位于一侧的两相邻直管的末端连接起来组成一个U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淬火用温控冷却油循环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冷却管道包括L形的进水管、L形的出水管和螺线形的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将进水管与出水管连接起来组成一个整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淬火用温控冷却油循环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冷却管由若干个半圆形管首尾连接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淬火用温控冷却油循环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冷却管道的外壁上镀有一层铜膜。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淬火用温控冷却油循环装置,其特征是,在联通所述冷却管道与冷却塔的管道上设有一控制冷却水流量的阀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淬火用温控冷却油循环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淬火油池内侧面上铺设有第二冷却管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淬火用温控冷却油循环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淬火油池外侧设有与水泵连接用于强制冷却油上下循环的自循环管道。
CN201320762619.7U 2013-11-28 2013-11-28 一种淬火用温控冷却油循环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829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62619.7U CN203582913U (zh) 2013-11-28 2013-11-28 一种淬火用温控冷却油循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62619.7U CN203582913U (zh) 2013-11-28 2013-11-28 一种淬火用温控冷却油循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582913U true CN203582913U (zh) 2014-05-07

Family

ID=505808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762619.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82913U (zh) 2013-11-28 2013-11-28 一种淬火用温控冷却油循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58291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89834A (zh) * 2013-11-28 2014-02-19 济南惠信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淬火用温控冷却油循环装置
CN106244777A (zh) * 2016-07-29 2016-12-21 玉环县金泰机械锻造有限公司 一种锻件的淬火方法
CN110791632A (zh) * 2019-12-20 2020-02-14 南京天马轴承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滚子淬火槽循环冷却水节能控制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89834A (zh) * 2013-11-28 2014-02-19 济南惠信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淬火用温控冷却油循环装置
CN106244777A (zh) * 2016-07-29 2016-12-21 玉环县金泰机械锻造有限公司 一种锻件的淬火方法
CN106244777B (zh) * 2016-07-29 2017-05-31 玉环县金泰机械锻造有限公司 一种锻件的淬火方法
CN110791632A (zh) * 2019-12-20 2020-02-14 南京天马轴承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滚子淬火槽循环冷却水节能控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89834A (zh) 一种淬火用温控冷却油循环装置
CN204897990U (zh) 一种复式感应淬火冷却槽
CN203582913U (zh) 一种淬火用温控冷却油循环装置
CN106435099A (zh) 一种钢丝感应加热水浴淬火热处理工艺
CN107988468A (zh) 一种适用于等温淬火的装置
CN204589246U (zh) 钢丝的水冷却喷淬装置和水冷却系统
CN208293035U (zh) 一种适应于淬火加热的感应线圈
CN210657041U (zh) 一种淬火油槽淬火油循环装置
CN104561471A (zh) 热处理生产线
RU92378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рогрева бетона и грунта
CN101168790A (zh) 淬火油槽快冷装置
CN105543464A (zh) 一种具有喷水装置的齿轮淬火器
CN109929977A (zh) 用于热处理淬火工艺的冷却循环系统
CN202048800U (zh) 一种工频感应熔炼炉感应体冷却水套
CN102722190B (zh) 一种机床节能型油温控制系统
CN201154974Y (zh) 轧辊快速均匀冷却装置
CN204080015U (zh) 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退火炉炉辊
CN210596166U (zh) 一种双循环热处理淬火油水冷装置
CN202415643U (zh) 钢管热处理设备
CN102312063A (zh) 一种淬火装置
CN103882199B (zh) 特长杆件淬火冷却的方法和系统
CN202989220U (zh) 一种对胎圈钢丝进行热处理水浴淬火的装置
CN105154632A (zh) 一种针对变截面长杆类零件的分层淬火工艺方法
CN207176009U (zh) 淬火油冷却装置
CN202047094U (zh) 一种箱式淬火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07

Termination date: 202111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