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56733U - 冲头模具 - Google Patents

冲头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556733U
CN203556733U CN201320672479.4U CN201320672479U CN203556733U CN 203556733 U CN203556733 U CN 203556733U CN 201320672479 U CN201320672479 U CN 201320672479U CN 203556733 U CN203556733 U CN 2035567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ir
drift
conduit
stream
prolong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67247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岛启二
下方智久
田边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ahi Seiki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Seiki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Seiki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ahi Seiki Manufacturing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5567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55673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37/00Tools as parts of machin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B21D37/16Heating or coo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24/00Special deep-drawing arrangements in, or in connection with, pr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28/00Shaping by press-cutting; Perforating
    • B21D28/24Perforating, i.e. punching ho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51/00Making hollow objects
    • B21D51/16Making hollow obje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the objects
    • B21D51/18Making hollow obje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the objects vessels, e.g. tubs, vats, tanks, sinks,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haping Metal By Deep-Drawing, Or The Like (AREA)
  • Mounting, Exchange, And Manufacturing Of Dies (AREA)
  • Branch Pipes, Bend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冲头材料的成品率提高及加工成本降低、并抑制工件的成形不合格的冲头模具。本实用新型的冲头模具(10)通过向冲头支架(20)固定冲头(11)而成,将形成于冲头的前端的平板状的冲头头部(12)插入冲模(66)的成形孔(66A)而成形薄型箱体(P),其中,将冲头整体在与冲头头部相同的方向上设为扁平板状,在冲头的宽度方向上的靠近两端的两处位置设置从冲头的基端面延伸至靠近前端位置的一对竖孔(15、15),并在上述竖孔内游隙嵌合一对导管(16、16)而在各导管与各竖孔的内表面之间形成导管外制冷剂流路(15A、15A),使制冷剂从导管内的导管内制冷剂流路(16A、16A)与导管外制冷剂流路的一方朝向另一方流通。

Description

冲头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将形成于冲头的前端的平板状的冲头头部插入到冲模的成形孔而成形薄型箱体的冲头模具。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此类冲头模具所具备的冲头,例如已知有图9A及图9B所示的冲头。该冲头1在与冲头头部4相反的基端侧形成有圆柱状的柄2,该柄2由未图示的冲头支架固定。另外,从冲头1的基端面朝向前端延伸的冷却路3形成于冲头1的中心部,由在该冷却路3中流通的制冷剂来进行冲头头部4的冷却。需要说明的是,作为能够利用上述的冲头1来成形薄型箱体的冲压机,已知有下述在先技术文献所述的多工位压力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60740号公报(段落[0032]~[0044]、第2图)
实用新型概要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冲头通过由工具钢等材料切出而制作,而为了使现有的冲头1具有圆柱状的柄2,强令由圆柱形或棱柱形的材料的切出。因此,在柄2以外的平板状部分处加工余量(切削量)变多,从而在材料的成品率、加工成本方面存在问题。
另外,在平板状的冲头头部4中,在其宽度方向上的靠近两端的部分容易产生与工件间的摩擦热。然而,在现有的冲头1中,冲头头部4的宽度方向上的靠近两端的部分难以充分地冷却,因此存在容易产生因摩擦热而导致的成形不合格(例如,表面粗糙等)这样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冲头材料的成品率提高及加工成本降低且抑制工件的成形不合格的冲头模具。
解决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完成的技术方案1的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冲头模具通过在冲头支架上固定冲头而成,形成于所述冲头的前端的平板状的冲头头部插入到冲模的成形孔而成形薄型箱体,该冲头模具的特征在于,冲头整体在与冲头头部相同的方向上呈扁平板状,在冲头的宽度方向上的靠近两端的两处位置设置从冲头的基端面延伸至靠近前端位置的一对竖孔,并且在竖孔内各自游隙嵌合一对导管而在各导管与各竖孔的内表面之间形成导管外制冷剂流路,使制冷剂从导管内的导管内制冷剂流路向导管外制冷剂流路流通、或者使制冷剂从导管外制冷剂流路向导管内制冷剂流路流通。
技术方案2的实用新型在技术要求1所述的冲头模具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一对竖孔配置在冲头头部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相距冲头的宽度的各自1/3以内的范围内。
技术方案3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冲头模具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冲头支架中形成:一对延长竖孔,其贯通形成在一对竖孔的延长线上;以及一对延长大径部,其通过对一对延长竖孔中的、远离冲头一侧的端部进行扩径而成;以及一对分支路,其在一对延长竖孔中从一对延长大径部的近前向侧方分支之后进行弯曲,从而与一对延长大径部平行地延伸,一对导管从一对延长大径部插入到一对竖孔,并且在一对导管的基端部设置对导管与延长大径部的内表面之间进行阻塞的一对密封塞,冲头模具设置歧管,该歧管重叠固定于冲头支架且具有与一对分支路连通的一对第一流路以及与一对导管连通的一对第二流路,并具备一对第一流路的端部开口与一对第二流路的端部开口朝向相同的方向开放的一侧面,在一对第一流路的端部开口及一对第二流路的端部开口处分别安装有软管连接头。
技术方案4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冲头模具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冲头支架处设置:纵横定位槽,其收纳冲头的基端部而将冲头在板厚方向与纵向上定位;以及宽度方向定位部,其与冲头的基端部的一端面抵接而将冲头在宽度方向上定位,在冲头的基端部设置朝向两宽度方向突出的一对基端突起部,纵向贯穿一对基端突起部的螺栓紧固于在纵横定位槽的底面形成的螺纹,从而将冲头固定于冲头支架。
技术方案5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4所述的冲头模具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冲头支架形成:一对延长竖孔,其贯通形成在一对竖孔的延长线上;一对延长大径部,其通过对一对延长竖孔中的、远离冲头一侧的端部进行扩径而成;以及一对分支路,其在一对延长竖孔中从一对延长大径部的近前向侧方分支之后进行弯曲,从而与一对延长大径部平行地延伸,一对导管从一对延长大径部插入到一对竖孔,并且在一对导管的基端部设置对导管与延长大径部的内表面之间进行阻塞的一对密封塞,冲头模具设置歧管,该歧管重叠固定于冲头支架且具有与一对分支路连通的一对第一流路以及与一对导管连通的一对第二流路,并且具备一对第一流路的端部开口与一对第二流路的端部开口朝向相同的方向开放的一侧面,在一对第一流路的端部开口及所述一对第二流路的端部开口分别安装有软管连接头。
实用新型效果
[技术方案1及2的实用新型]
技术方案1的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冲头模具在将冲头整体在与冲头头相同的方向上设为扁平的平板状的基础上,在冲头的宽度方向上的靠近两端的两处位置设置从冲头的基端面延伸至靠近前端位置的一对竖孔,在与上述竖孔内游隙嵌合的一对导管与各竖孔的内表面之间形成导管外制冷剂流路,并且使制冷剂从导管内的导管内制冷剂流路与导管外制冷剂流路中的一方朝向另一方流通。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将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冲头由扁平的平板材料切出。由此,能够减小加工余量,从而能够实现冲头材料的成品率提高及加工成本降低。另外,由于能够充分地冷却容易产生与工件之间的摩擦热的冲头头部的宽度方向上的靠近两端的部分,因此能够抑制工件的成形不合格。
在此,如技术方案2的实用新型那样,当将供制冷剂流通的一对竖孔配置在与冲头头部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相距冲头的宽度的各自1/3以内的范围内时,对于冷却尤为效果。
[技术方案3及5的实用新型]
根据技术方案3及5的实用新型,在将第一流路的端部开口设为制冷剂的入口、将第二流路的端部开口设为制冷剂的出口的情况下,向第一流路供给的制冷剂从分支路通过导管外制冷剂流路而从导管的前端流入导管内制冷剂流路,并通过第二流路而向冲头模具的外部排出。
另一方面,在将第二流路的端部开口设为制冷剂的入口、将第一流路的端部开口设为制冷剂的出口的情况下,向第二流路供给的制冷剂通过导管内制冷剂流路而从导管的前端向导管外制冷剂流路流出,并通过分支路及第一流路而向冲头模具的外部排出。
而且,一对第一流路的端部开口与一对第二流路的端部开口在歧管的相同侧面开放而在上述端部开口安装有软管连接头,因此能够从与歧管相同的方向进行制冷剂给排用的软管的连接操作,从而能够实现操作性的提高。
[技术方案4的实用新型]
根据技术方案4的实用新型,冲头借助纵横定位槽与宽度方向定位部而在彼此正交的三个轴向上相对于冲头支架进行定位,在该状态下,冲头借助纵向贯穿向冲头的两宽度方向突出的一对基端突起部的螺栓而固定于冲头支架。
附图说明
图1是具备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头模具的冲压机的侧视图。
图2是冲压机的主视图。
图3是冲头模具的基端部的侧剖视图。
图4是图3的X-X剖面的剖视图。
图5A是冲头的侧视图。
图5B是冲头的主视图。
图6是由冲头模具成形的薄型箱体的立体图。
图7是变形例所涉及的冲头模具的基端部的侧剖视图。
图8是图7的Y-Y剖面的剖视图。
图9A是现有的冲头的侧视图。
图9B是现有的冲头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   冲头模具
11   冲头
12   冲头头部
14   基端突起部
15   竖孔
15A  导管外制冷剂流路
16   导管
16A  导管内制冷剂流路
17   密封塞
20   冲头支架
21   纵横定位槽
22   宽度方向定位构件(宽度方向定位部)
23   延长竖孔
24   延长大径部
25   第一分支路(分支路)
30   歧管
31   第一流路
32   第二流路
31J  软管连接头
32J  软管连接头
66   冲模
66A  成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图1~图6对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示出具备本实用新型的冲头模具10的冲压机60。该冲压机60是所谓的多工位压力机,且以将可动模61(上模)与固定模62(下模)在上下方向上对置配置的方式而具备可动模61(上模)与固定模62(下模)。多个冲头模具10(图1仅示出一个冲头模具10)从可动模61朝向下方突出,上述冲头模具10在水平方向(图2的左右方向)上排列成一列。
固定模62是在模座63的中央部上表面固定多个冲模66而成的。上述冲模66具有与冲头模具10对应而在水平方向(图2的左右方向)上排列成一列、并且在上表面开口的成形孔66A。而且,可动模61借助未图示的压力机滑块而升降,由此各冲头模具10所具备的冲头11突入各成形孔66A,由此,工件被压入各成形孔66A而实施规定的冲压加工。需要说明的是,在成形孔66A内成形的工件借助成形孔66A的里部所具备的脱模器67而从成形孔66A挤出。
为了在由上述各冲头模具10及各冲模66构成的各加工工作台(加工工序)之间搬运工件,在模座63的上表面设有未图示的转移装置。转移装置在可动模61进行上下移动时向相邻的加工工作台(冲模66)依次搬运工件。由此,对工件实施多次冲压加工,最终成形图6所示的薄型箱体P(例如,电池箱体)。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与加工工作台的排列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图1中的左右方向)称作“前后方向H1”。
那么,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冲头模具10由冲头11、冲头支架20、及歧管30构成。冲头11借助冲头支架20而固定于可动模61,在冲头支架20的上表面重叠固定有歧管30。
冲头11由工具钢(例如,“日本工业标准JISG4404”所规定的“SKD11”)切出,在冲头11的前端形成有用于在与冲模66的成形孔66A之间成形工件(拉深加工或拉深减薄加工)的冲头头部12。冲头头部12呈纵长的长方形平板状(参照图5A),包含冲头头部12的冲头11整体在与冲头头部12相同的方向上呈扁平的平板状(参照图5B)。冲头11中的、比冲头头部12靠基端侧的冲头主体13呈宽度比冲头头部12狭且壁厚的平板状。另外,冲头主体13的全长比冲头头部12长,在冲头主体13的基端部设有向其两宽度方向突出的一对基端突起部14、14。上述一对基端突起部14、14突出,由此冲头11的基端部呈宽度比冲头头部12宽且壁厚的长方形平板状。需要说明的是,在冲头头部12中的、比冲头主体13靠侧方伸出的部分形成有一对空气导入孔18、18。上述空气导入孔18、18在纵向贯通冲头头部12,该空气导入孔18、18是由于在将冲头头部12从工件拔出时工件的内侧被减压,为了防止工件凹陷而设置的。
冲头支架20由在加工工作台的排列方向上扁平的金属块构成,在其下端部形成有纵横定位槽21。纵横定位槽21是朝向冲头支架20的下表面及前后两面开放的剖面矩形的方槽,其槽宽度与冲头11的基端部的板厚大致相同。在纵横定位槽21中收纳冲头11的基端部,冲头11的基端面与纵横定位槽21的底面进行面抵接。利用纵横定位槽21,冲头11在板厚方向(加工工作台的排列方向)与纵向(上下方向)上被定位。
在冲头支架20的下端部前表面安装有宽度方向定位构件22(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宽度方向定位部”)。宽度方向定位构件22由大致长方体形的金属块构成,在沿着水平方向横跨纵横定位槽21的状态下,与冲头支架20的前表面进行面抵接(参照图2)。而且,通过将贯通宽度方向定位构件22的两端部的一对螺栓B4、B4紧固于在冲头支架20的前表面形成的螺纹孔(未图示),由此固定于冲头支架20。
宽度方向定位构件22与冲头11的基端部的一端面抵接,并将该冲头11在宽度方向(前后方向H1)上进行定位。详细而言,从冲头11的基端部突出的一对基端突起部14、14中的、一方的基端突起部14的端面与宽度方向定位构件22进行面抵接。另外,贯通宽度方向定位构件22的多个螺栓B5、B5(参照图2)紧固于在基端突起部14形成的多个各螺纹孔N5、N5(参照图5A)。由此,冲头11的基端部的一端面处于与冲头支架20的前表面共面的状态。
换句话说,冲头11借助纵横定位槽21及宽度方向定位构件22在彼此正交的三个轴向(前后、左右、上下的各方向)上相对于冲头支架20进行定位。
如上所述,定位于冲头支架20的冲头11借助多个螺栓B1、B2而固定于冲头支架20。具体来说,如图3所示,一对螺栓B1、B1纵向贯穿在冲头11上形成的一对基端突起部14、14,上述一对螺栓B1、B1紧固于在纵横定位槽21的底面形成的螺纹孔N1、N1。另外,中心孔20A纵向贯通冲头支架20的前后方向H1的中央部,从而使插入到该中心孔20A且从纵横定位槽21的底面突出的螺栓B2紧固于在冲头11的基端面形成的螺纹孔N2。借助上述三根螺栓B1、B2而固定冲头11与冲头支架20。
重叠于冲头支架20的上表面的歧管30由在前后方向H1上延伸的大致长方体形的金属块构成。如图3所示,一对螺栓B3、B3纵向贯通歧管30的前后方向H1的两端部,上述一对螺栓B3、B3紧固于在冲头支架20的上表面形成的一对螺纹孔N3、N3。
那么,如图5A所示,在冲头11的宽度方向上的靠近两端的两处位置设有从冲头11的基端面延伸至靠近前端位置的一对竖孔15、15。在上述各竖孔15、15内游隙嵌合一对导管16、16,在导管16、16与竖孔15、15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有导管外制冷剂流路15A、15A。在此,一对竖孔15、15配置在与冲头头部12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相距冲头11的宽度的各自1/3以内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一对竖孔15、15具有比所述空气导入孔18、18大的恒定的内径。
如图3所示,在冲头支架20的内部形成有:一对延长竖孔23、23,其贯通形成在一对竖孔15、15的延长线上;以及一对延长大径部24、24,其通过对一对延长竖孔23、23中的、远离冲头11一侧的端部进行扩径而成。另外,如图4所示,在冲头支架20的内部形成有:一对第一分支路25、25(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对分支路”),其在一对延长竖孔23、23中从一对延长大径部24、24的近前向侧方分支之后进行弯曲而与一对延长大径部24、24平行地延伸;以及一对第二分支路26、26,其在从一对延长大径部24、24向侧方分支之后进行弯曲而与一对延长大径部24、24平行地延伸(在图4中分别仅示出一个第一分支路25与第二分支路26)。在此,形成于冲头11的竖孔15、15和形成于冲头支架20的延长竖孔23、23之间的连接部分由密封构件27(例如,O型环)密封。另外,图4中的附图标记29为封闭塞。
一对导管16、16从形成于冲头支架20的一对延长大径部24、24而插入到冲头11内的竖孔15、15。另外,在一对导管16、16的基端部安装有一对密封塞17、17。上述密封塞17、17呈圆柱状,与延长大径部24、24的内侧嵌合,并将导管16、16与延长大径部24、24的内表面之间阻塞。另外,密封塞17、17呈中空构造,经由其中空部17A、17A而使导管16、16内的导管内制冷剂流路16A、16A与第二分支路26、26连通。需要说明的是,图3及图4中的附图标记19为封闭塞。
在歧管30的内部形成有:一对第一流路31、31,其与一对第一分支路25、25连通;以及一对第二流路32、32,其与一对第二分支路26、26连通(参照图4)。第一流路31、31在第一分支路25、25的延长线上朝向上方延伸后进行弯曲,进而朝向歧管30的前表面(图4的纸面近前侧)水平地延伸。另一方面,第二流路32、32在第二分支路26、26的延长线上朝向上方延伸后进行弯曲,进而朝向歧管30的前表面(图4的纸面近前侧)水平地延伸。而且,上述第一流路31、31及第二流路32、32的端部开口全部朝向歧管30的前表面开放。详细而言,一对第一流路31、31的端部开口以上下排列的方式配置于歧管30的前表面左侧,一对第二流路32、32的端部开口以上下排列的方式配置于歧管30的前表面右侧。此外,在上述四个各端部开口分别安装有软管连接头31J、32J(参照图2)。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流路31、31与第一分支路25、25之间的连接部分、以及第二流路32、32与第二分支路26、26之间的连接部分分别由密封构件28、28(例如,O型环)来密封。
在各软管连接头31J、32J上分别连接制冷剂给排用的软管(未图示)。例如,在第二流路32、32的软管连接头32J、32J处连接制冷剂供给用的软管,在第一流路31、31的软管连接头31J、31J处连接制冷剂排出用的软管。此时,制冷剂如下所述地在冲头模具10内流通。即,从歧管30的第二流路32流入冲头模具10内的制冷剂经由第二分支路26及中空部17A而进入导管内制冷剂流路16A。通过导管内制冷剂流路16A后的制冷剂从导管16的前端向导管外制冷剂流路15A流出,进而通过第一分支路25及第一流路31而向冲头模具10的外部排出。而且,借助在导管内制冷剂流路16A及导管外制冷剂流路15A中流通的制冷剂来冷却冲头头部12。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冲头模具10,除了将冲头11整体在与冲头头部12相同的方向上设为扁平的板状之外,在冲头11的宽度方向上的靠近两端的两处位置,更详细而言,在与冲头头部12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相距冲头11的宽度的各自1/3以内的范围内设置从冲头11的基端面延伸至靠近前端位置的一对竖孔15、15,在与上述竖孔15、15内游隙嵌合的一对导管16、16和各竖孔15、15的内表面之间形成导管外制冷剂流路15A、15A,以使制冷剂从导管内制冷剂流路16A、16A与导管外制冷剂流路15A、15A中的一方向另一方流通。通过设为上述结构,能够由扁平的板状材料切出冲头11。由此,能够减小加工余量,从而能够实现冲头材料的成品率提高及加工成本降低。另外,能够充分地冷却冲头头部12的宽度方向上的靠近两端的部分,从而能够抑制因摩擦热而导致的工件的成形不合格。
另外,一对第一流路31、31的端部开口与一对第二流路32、32的端部开口朝向歧管30的相同侧面(前表面)开放而在上述端部开口安装有软管连接头31J、32J,因此能够从与歧管30相同的方向进行制冷剂给排用的软管的连接操作,从而能够实现操作性的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的冲头模具10中,冲头11的基端部呈向其两宽度方向伸出的长方形平板状,在将该冲头11的基端部收纳于在冲头支架20形成的方槽形的纵横定位槽21的状态下,将上述冲头11与冲头支架20设为由多个螺栓B1、B2固定的固定构造,因此能够使冲头11中的、基于冲头支架20的保持部分短于现有的柄。
[其他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内,此外,除下述以外在不脱离主旨的范围内能够加以各种变更而进行实施。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安装于一对第二流路32、32的端部开口的软管连接头32J、32J设为制冷剂的入口、将安装于一对第一流路31、31的端部开口的软管连接头31J、31J设为制冷剂的出口,但也可以对上述构件进行相反地设定。即,也可以使从第一流路31、31流入到冲头模具10内的制冷剂通过第一分支路25、25及导管外制冷剂流路15A、15A而从导管16、16的前端流入导管内制冷剂流路16A、16A,此外,该制冷剂通过中空部17A、17A、第二分支路26、26、第二流路32、32而向冲头模具10的外部排出。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竖孔15、15内游隙嵌合的导管16、16与形成于歧管30的第二流路32、32经由密封塞17、17的中空部17A、17A及冲头支架20的第二分支路26、26而连通,但例如图7及图8所示,也可以不设置第二分支路而使中空部17A、17A与第二流路32、32直接连通。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将可动模61与固定模62沿上下方向对置配置的方式具备可动模61与固定模62,冲头模具10的冲头11构成为在上下方向相对于冲模66的成形孔66A进退,但冲头11相对于成形孔66A的进退方向并不局限于上下方向,例如,也可以将上述的可动模61与固定模62在水平方向上对置配置。

Claims (5)

1.一种冲头模具,该冲头模具通过在冲头支架上固定冲头而成,形成于所述冲头的前端的平板状的冲头头部插入到冲模的成形孔而成形薄型箱体,
该冲头模具的特征在于,
所述冲头整体在与所述冲头头部相同的方向上呈扁平板状,
在所述冲头的宽度方向上的靠近两端的两处位置设置从所述冲头的基端面延伸至靠近前端位置的一对竖孔,并且在所述竖孔内各自游隙嵌合一对导管而在各所述导管与各所述竖孔的内表面之间形成导管外制冷剂流路,
使制冷剂从所述导管内的导管内制冷剂流路向所述导管外制冷剂流路流通、或者使制冷剂从所述导管外制冷剂流路向所述导管内制冷剂流路流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头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竖孔配置在与所述冲头头部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相距所述冲头的宽度的各自1/3以内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冲头模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冲头支架中形成:一对延长竖孔,其贯通形成在所述一对竖孔的延长线上;以及一对延长大径部,其通过对所述一对延长竖孔中的、远离所述冲头一侧的端部进行扩径而成;以及一对分支路,其在所述一对延长竖孔中从所述一对延长大径部的近前向侧方分支之后进行弯曲,从而与所述一对延长大径部平行地延伸,
所述一对导管从所述一对延长大径部插入到所述一对竖孔,并且在所述一对导管的基端部设置对所述导管与所述延长大径部的内表面之间进行阻塞的一对密封塞,
所述冲头模具设置歧管,该歧管重叠固定于所述冲头支架且具有与所述一对分支路连通的一对第一流路以及与所述一对导管连通的一对第二流路,并具备所述一对第一流路的端部开口与所述一对第二流路的端部开口朝向相同的方向开放的一侧面,
在所述一对第一流路的端部开口及所述一对第二流路的端部开口处分别安装有软管连接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冲头模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冲头支架处设置:纵横定位槽,其收纳所述冲头的基端部而将所述冲头在板厚方向与纵向上定位;以及宽度方向定位部,其与所述冲头的基端部的一端面抵接而将所述冲头在宽度方向上定位,
在所述冲头的基端部设置朝向两宽度方向突出的一对基端突起部,纵向贯穿所述一对基端突起部的螺栓紧固于在所述纵横定位槽的底面形成的螺纹,从而将所述冲头固定于所述冲头支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头模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冲头支架形成:一对延长竖孔,其贯通形成在所述一对竖孔的延长线上;一对延长大径部,其通过对所述一对延长竖孔中的、远离所述冲头一侧的端部进行扩径而成;以及一对分支路,其在所述一对延长竖孔中从所述一对延长大径部的近前向侧方分支之后进行弯曲,从而与所述一对延长大径部平行地延伸,
所述一对导管从所述一对延长大径部插入到所述一对竖孔,并且在所述一对导管的基端部设置对所述导管与所述延长大径部的内表面之间进行阻塞的一对密封塞,
所述冲头模具设置歧管,该歧管重叠固定于所述冲头支架且具有与所述一对分支路连通的一对第一流路以及与所述一对导管连通的一对第二流路,并且具备所述一对第一流路的端部开口与所述一对第二流路的端部开口朝向相同的方向开放的一侧面,
在所述一对第一流路的端部开口及所述一对第二流路的端部开口分别安装有软管连接头。
CN201320672479.4U 2013-07-23 2013-10-29 冲头模具 Expired - Lifetime CN20355673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52352 2013-07-23
JP2013152352A JP5366164B1 (ja) 2013-07-23 2013-07-23 パンチ金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556733U true CN203556733U (zh) 2014-04-23

Family

ID=49850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672479.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556733U (zh) 2013-07-23 2013-10-29 冲头模具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366164B1 (zh)
KR (1) KR101385496B1 (zh)
CN (1) CN203556733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61811B (zh) * 2018-11-12 2023-12-29 东莞市骏毅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冲头及冲压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0744Y2 (ja) * 1979-04-28 1985-04-11 日立超硬株式会社 超硬パンチ
JPS6084124U (ja) * 1983-11-15 1985-06-10 有限会社柴山機械製作所 温間絞り成型装置における成型金型装置
JPH0614926Y2 (ja) * 1989-03-14 1994-04-20 株式会社アーレスティ 金型冷却用パイプ
JP2003326323A (ja) * 2002-05-10 2003-11-18 Sangaku Renkei Kiko Kyushu:Kk 角筒状容器の製造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
JP2005288482A (ja) * 2004-03-31 2005-10-20 Daiwa Can Co Ltd 樹脂被覆金属シームレス缶成形用パンチ
JP2006055860A (ja) * 2004-08-17 2006-03-02 Toyo Seikan Kaisha Ltd 絞り・しごき成形におけるパンチ冷却の方法とその構造
JP4702843B2 (ja) * 2006-03-29 2011-06-15 旭精機工業株式会社 筒形成形品の製造方法及び金型
JP2008161923A (ja) * 2006-12-28 2008-07-17 Toyota Tsusho Corp 有底缶の製造方法及び有底缶の製造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020203A (ja) 2015-02-02
KR101385496B1 (ko) 2014-04-15
JP5366164B1 (ja) 2013-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24436B2 (en) Plastic faucet body and a die for molding the same
CN203556733U (zh) 冲头模具
CN205238493U (zh) 注塑机模具冷却系统
CN107732361B (zh) 一种电池水冷板
CN102581143B (zh) 冲压拉伸成型冷却装置
CN203779814U (zh) 水风冷结合模具
JP6032750B2 (ja) パンチ及びプレス成形機
CN105034397B (zh) 在线加工带承、插口的pe双壁波纹管材的生产工艺及设备
CN204093972U (zh) 热冲压用冷却水路结构
CN104275415B (zh) 热冲压用冷却水路结构
CN204793071U (zh) 化成机冷压模组及其并联水冷装置
CN104624824B (zh) 一种固定装配体
CN204196115U (zh) 机械手治具快换装置
CN208276233U (zh) 一种汽车支架钻孔加工模具
CN102672876B (zh) Pvc成型机及其成型模具
CN206241055U (zh) 一种拉伸模具
CN211782262U (zh) 一种冷却板
CN206343598U (zh) 压铸机及其头板冷却装置
CN203621130U (zh) 微通道平行流铝管挤压生产用模具
CN114603789B (zh) 一种一出多点的热喷嘴及加工工艺
CN205130197U (zh) 一种一体成型模具
CN217196669U (zh) 一种基站用水箱的加工模具
CN205816443U (zh) 一种铜线的挤压模具
US12122080B2 (en) Plastic faucet body and a die for molding the same
KR20180082834A (ko) 금형 냉각수 분배용 매니폴드 및 이것의 제작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