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54855U - 支架、外壳、支架组件及传感器 - Google Patents

支架、外壳、支架组件及传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554855U
CN203554855U CN201320760741.0U CN201320760741U CN203554855U CN 203554855 U CN203554855 U CN 203554855U CN 201320760741 U CN201320760741 U CN 201320760741U CN 203554855 U CN203554855 U CN 2035548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positioning element
shell
slide block
shaped sl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76074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斐
周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76074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5548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5548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55485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支架、外壳、支架组件及传感器,所述支架用于安装电路板组件,其能够插接式装配到与之对配的外壳中,并且支架上设有:插接导向部件,引导支架插入到外壳中以及从外壳中拔出;定位部件,能够限制支架在插拔过程中的移动;以及固定部件,用于将支架固定在外壳中。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支架和外壳在相互插接的装配过程中两者之间仅有装配方向上的移动,有效避免了支架上的电路板组件与外壳产生干涉,实现了甩线方式,节约了安装空间,能够满足较小安装空间的要求。

Description

支架、外壳、支架组件及传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尤其用于安装电路板组件的支架、外壳、支架组件及传感器。
背景技术
传感器常用来测量被测物体的位置、位移、速度、角度等变化,其广泛应用于汽车中。汽车中使用的传感器通常将传感器芯片及相关电路通常内嵌到塑胶壳体中,传感器感测到的相关信号经由一接插件接口输出。接插件接口具有通常模制而成的外壳部分和设置于外壳中的接线端子。这样的传感器由于传感器芯片及相关电路直接固嵌于塑胶壳体中,故电路的稳固性好,传感器的可靠性高,但接插件接口需要占据一定的空间。
而随着车辆结构紧凑化和重量轻量化的发展,相应的安装空间也随之减小。这种带接插件接口的传感器愈发难以满足较小安装空间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将接插件接口改为甩线方式,也就是去掉现有技术中的接插件接口,将相关信号直接通过线缆输出。由于线缆是柔性的,故能显著节约安装空间。由于采用甩线方式,故电路部件的安装方式也需相应改变,可以将电路部件(例如设置有电子元器件的电路板组件)安装于支架上,支架进而安装到外壳中形成支架组件,整个支架组件再安装到具体应用部位。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架,用于安装电路板组件,其中,支架能够插接式装配到与之对配的外壳中,并且支架上设有:插接导向部件,引导支架插入到外壳中以及从外壳中拔出;定位部件,能够限制支架在插拔过程中的移动;以及固定部件,用于将支架固定在外壳中。
插接导向部件可以包括自支架背面向后延伸并进而向支架左右方向延伸的T型滑块。T型滑块可以在支架左右方向上居中地设置在支架的背面上。
T型滑块还可包括位于下部的第一T型滑块和位于上部的第二T型滑块,第二T型滑块在支架左右方向上的尺寸相应大于第一T型滑块在支架左右方向上的尺寸。
插接导向部件还可包括位于第一T型滑块和第二T型滑块之间的自支架背面向后突起的凸台,凸台向后突起的顶表面与第一T型滑块的顶表面和第二T型滑块的顶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凸台包括位于下部的具有矩形横截面的第一部分和位于上部的具有矩形横截面的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在支架左右方向上的尺寸与第一T型滑块的自支架背面向后延伸的部分在支架左右方向上的尺寸相一致,而第二部分在支架左右方向上的尺寸与第二T型滑块的自支架背面向后延伸的部分在支架左右方向上的尺寸相一致。
凸台的第一部分可以与第一T型滑块间隔开地设置,而凸台的第二部分可以与第二T型滑块一体地设置。
定位部件可包括左定位部件和右定位部件,用于限制支架在插拔过程中在左右方向上的移动。支架的左侧可具有向左突出的平面,该平面构成左定位部件;支架的右侧可具有向右突出的平面,该平面构成右定位部件。这里,左定位部件和右定位部件优选在支架的左右两侧对称地布置。
定位部件还可包括前定位部件和后定位部件,用于限制支架在插拔过程中在前后方向上的移动。支架的正面两侧的平面部分可以构成前定位部件;支架的背面可以具有构成后定位部件的平面部分。
前定位部件可以位于支架的正面下部,后定位部件可以位于支架的背面上部凸台两侧。
定位部件还可包括下端定位部件,用于限制支架在插拔过程中在向下方向上的移动。支架的底端具有平面部分,该平面部分的靠后部位可以构成下端定位部件。
固定部件可以为设置于支架背面上部的卡扣构件,例如弹性凸舌。该卡扣构件可以设置于第二T型滑块背面。
支架的正面可以设有朝前突起的多个凸台,多个凸台的前表面处于同一平面,用作安装电路板的基准面。
支架的正面还可设有线缆接头容纳部和/或线缆固定部。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外壳,具有开口端,外壳经由其开口端能够插接式装配有支架,其中,外壳内设有:插接导向部件,引导支架插入到外壳中以及从外壳中拔出;定位部件,能够限制支架在插拔过程中在壳体内的移动;以及固定部件,用于将支架固定在外壳中。
插接导向部件可以包括设置于外壳内的隔板,隔板将外壳的内部空间划分成位于隔板之前的前部空间和位于隔板之后的后部空间,隔板自上而下开有纵向槽,T型滑块能够沿着开有纵向槽的隔板滑动。纵向槽优选居中地设置在隔板中。
纵向槽的上部槽宽可以设置成大于下部槽宽,后部空间为具有矩形横截面的空间,与槽宽相对应地,后部空间的上部横截面大于下部横截面。
形成后部空间的外壳的后壁和两个后侧壁可以构成引导面。
定位部件可以包括左、右定位部件,形成前部空间的外壳的左前侧壁和右前侧壁可以分别构成左、右定位部件。
定位部件还可包括前定位部件和后定位部件,外壳在前部空间内的下部具有自前壁沿着左前侧壁向后延伸的左前凸条和自前壁沿着右前侧壁向后延伸的右前凸条,左前凸条的朝向外壳后方的前端面和右前凸条的朝向外壳后方的前端面构成前定位部件,隔板的朝向前部空间的表面构成后定位部件。
定位部件还可包括下定位部件,外壳在前部空间内的底部低于在后部空间内的底部,外壳的在后部空间内的底部构成下定位部件。
固定部件可以为设置于外壳的顶端后部的卡扣构件,例如开口槽。
另外,如上所述的支架与如上所述的外壳组装到一起,即构成支架组件。该组件中支架和外壳的相应前、后定位部件和/或相应左、右定位部件之间优选具有微量间隙。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传感器,包括支架组件和电路板组件,其中,支架组件是如上所述的支架组件,电路板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电路板组件可以包括电路板总成,芯片和端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支架和外壳在相互插接的装配过程中两者之间仅有装配方向上的移动,有效避免了支架上的电路板组件与外壳产生干涉,实现了甩线方式,节约了安装空间,能够满足较小安装空间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采用甩线方式的装配结构构造;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由包括支架、电路板组件与外壳的传感器的立体拆分图装配在一起构成的支架组件;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由支架与外壳装配在一起构成的支架组件;
图4为图3所示的支架组件的前后方向上的立体剖视图;
图5a、图5b示出了图3所示的支架组件中支架的立体图;
图6a示出了图3所示的支架组件中外壳的立体图;
图6b为图6a所示的外壳的前后方向上的纵向剖视图;
图7a、图7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支架,其中主要示出支架上的插接导向部件;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外壳,其中主要示出外壳上的相应插接导向部件;
图9、图10a、图10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支架,其中主要示出支架上的左、右定位部件;
图11a、图11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外壳,其中主要示出外壳上的相应左、右定位部件;
图12a、图12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支架,其中主要示出支架上的前、后定位部件;
图13a、图13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外壳,其中主要示出外壳上的相应前、后定位部件;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支架的底部定位部件;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外壳,其中主要示出外壳上的相应底部定位部件;
图16a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支架,其中主要示出支架上的固定部件;
图16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外壳,其中主要示出外壳上的相应固定部件;以及
图16c是图16b中的部分A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支架、外壳及支架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描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说明,而非用于对其作出任何限制。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信号直接通过线缆3输出,可避免使用接插件,从而节省接插件接口所需占据的空间。为了使图面更加清楚,其它附图中均略去了线缆。如图2-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支架组件包括支架1和用于容纳支架1的外壳2。为了便于组装,本实用新型的支架1和外壳2之间采用插接式安装。电路板组件11(例如包括电子元器件和端子、线束的电路板总成,其中例如包括传感器芯片但不限于此)可以安装到支架1的正面(如图5a、图5b所示),随同支架1一起插装到外壳2中并固定于外壳2中。
为了保护电路板组件,需避免支架1上的电路板组件11与外壳2产生干涉,这就需要使得支架1和外壳2在相互插接的装配过程中两者之间仅有装配方向(图4所示的Z方向)上的移动,并且插装到位后能稳固地相互固定。为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支架1和外壳2上优选分别设有接插导向部件、不同方向(例如图3所示的X、Y方向)上的定位部件以及固定部件。下面将具体描述相应的特征。
首先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支架1和外壳2上的插接导向部件。
参照图7a和图7b,支架1上的插接导向部件包括自支架1的背面向后延伸并进而向支架1左右方向延伸的T型滑块,具体来说,包括位于下部的第一T型滑块12a和位于上部的第二T型滑块12b,12a、12b。第一T型滑块12a和第二T型滑块12b在支架左右方向上居中地设置在支架1的背面上。这里,第二T型滑块12b在支架左右方向(也就是图3中的X方向)上的尺寸相应大于第一T型滑块12a在支架左右方向上的尺寸。
从图7a中还可看出,插接导向部件还包括位于第一T型滑块12a和第二T型滑块12b之间的自支架背面向后突起的凸台12c,凸台12c向后突起的顶表面120c与第一T型滑块12a的顶表面120a和第二T型滑块12b的顶表面120b处于同一平面;而且凸台12c包括位于下部的具有矩形横截面的第一部分121c和位于上部的具有矩形横截面的第二部分122c,其中第一部分121c在支架左右方向上的尺寸与第一T型滑块12a的自支架背面向后延伸的部分在支架左右方向上的尺寸相一致,而第二部分122c在支架左右方向上的尺寸与第二T型滑块12b的自支架背面向后延伸的部分在支架左右方向上的尺寸相一致。凸台12c的第一部分121c与第一T型滑块12a间隔开地设置,而凸台12c的第二部分122c与第二T型滑块12b一体地设置。
参照图6a、图6b和图8,外壳2具有开口端21,支架1经由开口端21能够插入到外壳2中。外壳2内设有隔板22,隔板22将外壳的内部空间划分成位于隔板22之前的前部空间300和位于隔板22之后的后部空间200,隔板22自上而下开有纵向槽220,T型滑块能够沿着开有纵向槽的隔板滑动。纵向槽220优选居中地设置在隔板22中。纵向槽220的上部槽宽大于下部槽宽,后部空间200为具有矩形横截面的空间,与槽宽相对应地,后部空间200的上部横截面大于下部横截面。形成后部空间200的外壳的后壁201和两个后侧壁202构成引导面,也就是说,后部空间200可以构成用于支架1的插接导向部件在其中滑动的滑槽,起到X和Y方向的导向作用。
接着,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支架1和外壳2上的左右定位部件(X方向定位部件)。
参照图9、图10a和图10b,支架1上的左定位部件和右定位部件用于限制支架1在插拔过程中在左右方向上的移动。支架1的左侧具有向左突出的平面131a,该平面构成左定位部件;支架的右侧具有向右突出的平面131b,该平面构成右定位部件。左定位部件131a和右定位部件131b在支架的左右两侧对称地布置。
参照图11a和图11b,外壳2上的形成前部空间300的外壳的左前侧壁203a和右前侧壁203b分别构成左、右定位部件。外壳2的左前侧壁203a和右前侧壁203b分别与支架1的向左突出的平面131a和向右突出的平面131b之间留有微量间隙,以在保证顺利插装的同时防止支架在左右方向上的移动。
接着,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支架1和外壳2上的前后定位部件(Y方向定位部件)。
参照图12a和图12b并结合图5a,支架1的正面两侧的平面部分构成前定位部件132a;支架的背面具有构成后定位部件132b的平面部分。前定位部件132a位于支架的正面下部两侧,后定位部件132b位于支架的背面上部凸台12c两侧。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支架1的正面下部两侧留有未被电路板组件11遮挡的部分(如图5a所示),这部分构成前定位部件132a。.
参照图13a和图13b并结合图11a和图11b,外壳2在前部空间300内的下部具有自前壁260沿着左前侧壁203a向后延伸的左前凸条250a和自前壁260沿着右前侧壁203b向后延伸的右前凸条250b,左前凸条250a的朝向外壳后方的前端面204a和右前凸条250b的朝向外壳后方的前端面204b构成前定位部件,而隔板22的朝向前部空间300的表面205构成后定位部件。
外壳2的前、后定位面分别与支架1的前、后定位面之间留有微量间隙,以在保证顺利插装的同时防止支架在前后方向上的移动。
最后,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支架1和外壳2在上下方向(纵向或者说Z方向)上的定位及固定。
参照图14和图15并结合图11a和图11b,支架1的底端具有平面部分,该平面部分的靠后部位构成支架的下端定位部件133。相应地,外壳在前部空间300内的底部333低于在后部空间200内的底部233,外壳的在后部空间200内的底部233构成下定位部件。也就是说,支架的下端装配到外壳后部空间200内的部分构成支架下端定位部件133。
参照图16a、图16b和图16c并结合图4,支架1背面上部设有卡扣构件,具体来说,在支架1的第二T型滑块12b背面设有弹性凸舌134。而在外壳2的顶端后部相应设有能够与之对配的卡扣构件,即开口槽234。当支架1插入到外壳2中后,弹性凸舌134卡入开口槽234中,吐舌134的上表面135抵靠在开口槽234的上侧表面235上。形成扣接锁止配合,从而将支架1和外壳2固定到一起。
此外,如图7b所示,支架1的正面可设有朝前突起的多个凸台101a、101b、101c、101d,这些凸台的前表面处于同一平面,用作安装电路板的基准面。而且支架1的正面还可设有线缆接头容纳部100和/或线缆固定部110,以便于线缆布线。
如前面所提及的,电路板组件11可包括传感器芯片。或者换言之,当电路板组件11为传感器电路组件时,将该电路板组件11固定安装到支架1上,并将支架1组装到外壳2中,则可构成一种传感器。当然,可以理解的是,电路板组件11包括电路板总成,芯片和端子。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如无特别说明,方向术语“前”和“后”、“上”和“下”以及“左”和“右”等均是针对图示位置而言。
在本实用新型内容的教导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进行各种改变,所有这些变型都不脱离由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Claims (33)

1.一种支架,用于安装电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能够插接式装配到与之对配的外壳中,并且所述支架上设有:插接导向部件,引导所述支架插入到所述外壳中以及从所述外壳中拔出;定位部件,能够限制所述支架在插拔过程中的移动;以及固定部件,用于将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外壳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导向部件包括自所述支架背面向后延伸并进而向支架左右方向延伸的T型滑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滑块在支架左右方向上居中地设置在所述支架的背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滑块包括位于下部的第一T型滑块和位于上部的第二T型滑块,所述第二T型滑块在支架左右方向上的尺寸相应大于所述第一T型滑块在支架左右方向上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导向部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T型滑块和所述第二T型滑块之间的自所述支架背面向后突起的凸台,所述凸台向后突起的顶表面与所述第一T型滑块的顶表面和所述第二T型滑块的顶表面处于同一平面;所述凸台包括位于下部的具有矩形横截面的第一部分和位于上部的具有矩形横截面的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支架左右方向上的尺寸与所述第一T型滑块的自所述支架背面向后延伸的部分在所述支架左右方向上的尺寸相一致,而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支架左右方向上的尺寸与所述第二T型滑块的自所述支架背面向后延伸的部分在所述支架左右方向上的尺寸相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T型滑块间隔开地设置,而所述凸台的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二T型滑块一体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件包括左定位部件和右定位部件,用于限制所述支架在插拔过程中在左右方向上的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左侧具有向左突出的平面,该平面构成所述左定位部件;所述支架的右侧具有向右突出的平面,该平面构成所述右定位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定位部件和所述右定位部件在所述支架的左右两侧对称地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件包括前定位部件和后定位部件,用于限制所述支架在插拔过程中在前后方向上的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正面两侧的平面部分构成所述前定位部件;所述支架的背面具有构成所述后定位部件的平面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定位部件位于所述支架的正面下部,所述后定位部件位于所述支架的背面上部的所述凸台两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件包括下端定位部件,用于限制所述支架在插拔过程中在向下方向上的移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底端具有平面部分,该平面部分的靠后部位构成所述下端定位部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为设置于所述支架背面上部的卡扣构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构件为弹性凸舌。
1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为设置于所述第二T型滑块背面的卡扣构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正面设有朝前突起的多个凸台,所述多个凸台的前表面处于同一平面,用作安装电路板的基准面。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正面设有线缆接头容纳部和/或线缆固定部。
20.一种外壳,具有开口端,所述外壳经由其开口端能够插接式装配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设有:插接导向部件,引导所述支架插入到所述外壳中以及从所述外壳中拔出;定位部件,能够限制所述支架在插拔过程中在所述壳体内的移动;以及固定部件,用于将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外壳中。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导向部件包括设置于外壳内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外壳的内部空间划分成位于所述隔板之前的前部空间和位于所述隔板之后的后部空间,所述隔板自上而下开有纵向槽,T型滑块能够沿着开有纵向槽的所述隔板滑动。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槽居中地设置在所述隔板中。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槽的上部槽宽大于下部槽宽,所述后部空间为具有矩形横截面的空间,与所述槽宽相对应地,所述后部空间的上部横截面大于下部横截面。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后部空间的所述外壳的后壁和两个后侧壁构成引导面。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件包括左、右定位部件,形成所述前部空间的所述外壳的左前侧壁和右前侧壁分别构成所述左、右定位部件。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件还包括前定位部件和后定位部件,所述外壳在所述前部空间内的下部具有自前壁沿着所述左前侧壁向后延伸的左前凸条和自前壁沿着所述右前侧壁向后延伸的右前凸条,所述左前凸条的朝向所述外壳后方的前端面和所述右前凸条的朝向所述外壳后方的前端面构成所述前定位部件,所述隔板的朝向所述前部空间的表面构成所述后定位部件。
27.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件包括下定位部件,所述外壳在所述前部空间内的底部低于在所述后部空间内的底部,所述外壳的在所述后部空间内的底部构成所述下定位部件。
28.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为设置于所述外壳的顶端后部的卡扣构件。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构件为开口槽。
30.一种支架组件,包括支架和外壳,所述支架能插接式安装到所述外壳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是根据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架,所述外壳是根据权利要求20-29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壳。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具有前定位部件、后定位部件和/或左定位部件、右定位部件,所述外壳相应具有前定位部件、后定位部件和/或左定位部件、右定位部件,所述支架的前定位部件、后定位部件和/或左定位部件、右定位部件与所述外壳的相应前定位部件、后定位部件和/或左定位部件、右定位部件之间具有微量间隙。
32.一种传感器,包括支架组件和电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是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支架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上。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总成,芯片和端子。
CN201320760741.0U 2013-11-26 2013-11-26 支架、外壳、支架组件及传感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35548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60741.0U CN203554855U (zh) 2013-11-26 2013-11-26 支架、外壳、支架组件及传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60741.0U CN203554855U (zh) 2013-11-26 2013-11-26 支架、外壳、支架组件及传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554855U true CN203554855U (zh) 2014-04-16

Family

ID=50472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760741.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554855U (zh) 2013-11-26 2013-11-26 支架、外壳、支架组件及传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55485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89037A (zh) * 2016-04-11 2017-10-24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离合器分离主缸的配件安装结构
CN107490341A (zh) * 2016-06-09 2017-12-19 株式会社三丰 保持机构
CN108055796A (zh) * 2017-11-22 2018-05-18 深圳洲斯移动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防水功能的监测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89037A (zh) * 2016-04-11 2017-10-24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离合器分离主缸的配件安装结构
CN107490341A (zh) * 2016-06-09 2017-12-19 株式会社三丰 保持机构
CN107490341B (zh) * 2016-06-09 2020-09-11 株式会社三丰 保持机构
CN108055796A (zh) * 2017-11-22 2018-05-18 深圳洲斯移动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防水功能的监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25936B (zh) 连接器
JP5270400B2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CN103579835B (zh) 电连接器
CN202268541U (zh) 电连接器
CN102761006A (zh) 带连接器的电子机器
CN203554855U (zh) 支架、外壳、支架组件及传感器
JP5509915B2 (ja) 電気コネクタとその成形方法
CN105024230B (zh) 正反插usb插头
CN102683984A (zh) 电连接器
CN202513365U (zh) 电连接器
CN104979686A (zh) 表面安装连接器
JP5766573B2 (ja) Usb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デバイスの組立て方法
JP2013109743A5 (zh)
US20120064761A1 (en) Cable assembly with removable fastening module
CN100432675C (zh) 传感器装置
CN204304089U (zh) 防水音频连接器
CN203398423U (zh) 一种电连接器结构
CN104218335A (zh) 端子板
CN201956545U (zh) 电连接器及连接器组合
CN207490164U (zh) 一种双排针结构的插座连接器及其保护结构
CN102593649A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2308487U (zh) 直立式连接器及其组合
CN201549654U (zh) 电连接器
CN209487763U (zh) 电连接器的强化结构
CN203288866U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