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46749U - 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区间地面线路路基的综合管沟结构 - Google Patents

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区间地面线路路基的综合管沟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546749U
CN203546749U CN201320575246.2U CN201320575246U CN203546749U CN 203546749 U CN203546749 U CN 203546749U CN 201320575246 U CN201320575246 U CN 201320575246U CN 203546749 U CN203546749 U CN 2035467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ench
integrated
pipe trench
pipe
ca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57524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振海
张永利
郭伟
孙继忠
耿广晋
那艳玲
刘乃宗
王立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Desig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hird Railway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ird Railway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Third Railway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32057524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5467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5467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54674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ying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utsid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区间地面线路路基的综合管沟结构,该综合管沟包括有强电管沟、弱电管沟、排水管沟,并分布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地面线路路基的两侧,两侧所述综合管沟均平行线路路基敷设,所述一侧综合管沟Ⅰ的截面结构包括有弱电管沟、排水沟、强电管沟,所述另一侧综合管沟Ⅱ的截面结构包括有弱电管沟、排水沟,在强电管沟、弱电管沟的顶部均设有盖板。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该综合管沟布局紧凑,排布合理,避免相互干扰,减少路基宽度,节省工程占地;综合管沟设有活动盖板,便于开启对电缆检查维修,又能很好的保护电缆避免风吹日晒;管沟设有不小于2‰的纵坡,可使沟内积水及时排除。

Description

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区间地面线路路基的综合管沟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区间地面线路路基的综合管沟结构。
背景技术
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综合管线系统是工程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供电系统的电缆、通信系统的电缆或光缆、信号系统的电缆、给排水系统等沟槽管线组成,它们的合理布局,是保障各管线系统的功能正常发挥,又避免相互干扰,还要尽可能紧凑布局,减少占用更多空间。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不同线路敷设方式下,其布置型式也不同。
目前,各地区不同的城轨项目其管线布置形式各不相同,有的项目其综合管线采用支架方式布置,电缆暴露在地面之上,受风吹日晒易使管线设备老化,电缆架设在线路两侧,既不安全,又不利于巡检和设备的搬运,还增加工程的占地宽度。有的项目管线采用管沟型式辐射,但没有经过合理的综合,排布不集中,结构不紧凑,占地多,型式不够完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结构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区间地面线路路基的综合管沟结构,使综合管线的敷设布局紧凑,减少工程占地,避免相互干扰,确保功能完善,敷设在地下,上加活动盖板,便于检查维修,避免管线风吹日晒,安全可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区间地面线路路基的综合管沟结构,该综合管沟包括有强电管沟、弱电管沟、排水管沟,并分布于城市轨道地面线路路基的两侧,其中:两侧所述综合管沟均平行线路路基敷设,所述一侧综合管沟Ⅰ的截面结构包括有弱电管沟、排水沟、强电管沟,所述另一侧综合管沟Ⅱ的截面结构包括有弱电管沟、排水沟,在强电管沟、弱电管沟的顶部均设有盖板。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综合管沟的特点:1)布局紧凑,减少路基宽度,节省工程占地;2)排水沟排在强电管沟和弱电管沟之间,排布合理,避免相互干扰;3)盖板设置独特,路基面平整,便于养护维修人员过往巡检和搬运设备;4)管沟设有活动盖板,且单块盖板较轻便,便于开启对电缆检查维修,又能很好的保护电缆避免风吹日晒;5)管沟设有不小于2‰的纵坡,可使沟内积水及时排除,确保管线沟槽内干爽无积水;6)管沟设计取材方便,便于各地区项目采纳和实施;7)管沟尺寸可灵活调整,可针对不同工程的具体要求,灵活调整尺寸;8)电缆采用管沟型式敷设于地下,避免路基两侧地面架设支架,便于巡检人员行走和设备搬运。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地面线路路基及综合管沟横断面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综合管沟横断面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不设强电管沟的综合管沟横断面图。
图中:
1、弱电管沟 2、排水沟   3、强电管沟 4、盖板
5、电缆支架 6、强电电缆 7、弱电电缆 8、左线线路中心线
9、右线线路中心线 10、地面线路路基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区间地面线路路基的综合管沟结构加以说明。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区间地面线路路基的综合管沟结构是,该综合管沟包括有强电管沟3、弱电管沟1、排水管沟2,并分布于城市轨道地面线路路基的两侧,两侧所述综合管沟均平行线路路基敷设,所述一侧综合管沟Ⅰ的截面结构包括有弱电管沟1、排水沟2、强电管沟3,所述另一侧综合管沟Ⅱ的截面结构包括有弱电管沟1、排水沟2,在强电管沟3、弱电管沟2的顶部均设有盖板4。
所述综合管沟Ⅰ的排布顺序有两种:可为弱电管沟1、排水沟2、强电管沟3,也可为强电管沟3、排水沟2、弱电管沟1;所述综合管沟Ⅱ的排布顺序也有两种:可为弱电管沟1、排水沟2或排水沟2、弱电管沟1。
所述综合管沟的每单个管沟截面均为矩形,所述弱电管沟1截面尺寸为宽400mm-1800mm、深400mm-1800mm,强电管沟3截面尺寸为宽600mm-1800mm、深600mm-2000mm,排水沟2截面尺寸为宽400mm-1200mm、深400mm-1800mm。
所述弱电管沟1、强电管沟3、排水沟2截面的最佳尺寸为弱电管沟1截面尺寸为宽600mm×深400mm,强电管沟2截面尺寸为宽1300mm×深1200mm,排水沟3截面尺寸为宽600mm×深600mm。
所述综合管沟的沟底设有不小于2‰的纵坡,使每种沟内积水及时排除,保证沟内干爽。
所述弱电管沟1和强电管沟3内均设有电缆支架5,用于电缆摆放与检修。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区间地面线路路基的综合管沟结构是这样实现的:
图1中地面线路10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区间地面线路路基,在右线线路中心线9一侧设置综合管沟Ⅰ,在左线线路中心线8一侧设置综合管沟Ⅱ,均齐平于地面线。综合管沟Ⅰ的排布可为弱电管沟1、排水沟2、强电管沟3,也可为强电管沟3、排水沟2、弱电管沟1;所述综合管沟Ⅱ的排布顺序可为弱电管沟1、排水沟2或排水沟2、弱电管沟1。弱电管沟1的电缆支架5上弱电电缆7,强电管沟3的电缆支架5上摆放强电电缆6。弱电管沟1和强电管沟3的上面设有盖板4。
所述综合管沟钢采用在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使用的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抗渗等级为P6,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5。综合管沟混凝土强内钢筋采用HPB300钢筋和HRB335钢筋,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且钢筋在最大拉力下的总伸长率实测值不应小于9%。
所述综合管沟基底位于路基填土上,路基填土材料、处理方式、压实系数满足综合管沟的地基承载力要求,故综合管沟地基不需要另行处理。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特点: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以混凝土承受压力、钢筋承受拉力,能比较充分合理地利用混凝土(高抗压性能)和钢筋(高抗拉性能)这两种材料的力学特性。
取材容易:混凝土所用的砂、石一般易于就地取材,还可以有效利用矿渣、粉煤灰等工业废料。
合理用材:钢筋混凝土结构合理地发挥了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的性能。
耐久性:密实的混凝土有较高的强度,同时由于钢筋被混凝土包裹,不易锈蚀,维修费用也很少,所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比较好。
耐火性:混凝土包裹在钢筋外面,火灾时钢筋不会很快达到软化温度面导致结构整体破坏。与裸露的木结构、钢结构相比耐火性要好。
可模性:根据需要可以较容易地浇筑成各种形状和尺寸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整体性:浇筑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有很好的整体性,有利于抗震,抵抗振动和爆炸冲击波。
结合路基的实际情况,根据路基放坡要求合理布置所述综合管沟的埋置深度。由于所述综合管沟整体性好,沟壁、沟底强度高,对路基强度及稳定性没有削弱作用,故综合管沟的设置不影响路基的安全性。
所述综合管沟走向及纵坡的设置与线路走向和坡度一致,有利于地表雨水的排放,使高压电缆处于干燥环境,同时也避免了路基积水,进而避免了路基稳定性降低形成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区间地面线路路基的综合管沟结构在施工及使用期间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及耐久性。根据构件特点进行必要的强度、刚度(包括失稳)、倾覆、滑移、疲劳、变形、抗裂等验算,满足结构的耐久性。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区间地面线路路基的综合管沟结构适用于城轨沿线强电电缆沟和排水沟;不适用地震设防烈度不小于9度以及有腐蚀性环境和100摄氏度以上高温及湿度较大使用环境。

Claims (5)

1.一种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区间地面线路路基的综合管沟结构,该综合管沟包括有强电管沟、弱电管沟、排水管沟,并分布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地面线路路基的两侧,其特征是:两侧所述综合管沟均平行线路路基敷设,所述一侧综合管沟(Ⅰ)的截面结构包括有弱电管沟、排水沟、强电管沟,所述另一侧综合管沟(Ⅱ)的截面结构包括有弱电管沟、排水沟,在强电管沟、弱电管沟的顶部均设有盖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管沟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综合管沟(Ⅰ)的排布顺序有弱电管沟、排水沟、强电管沟或强电管沟、排水沟、弱电管沟;所述综合管沟(Ⅱ)的排布顺序有弱电管沟、排水沟或排水沟、弱电管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管沟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综合管沟的每单个管沟截面均为矩形,所述弱电管沟1截面尺寸为宽400mm-1800mm、深400mm-1800mm,强电管沟3截面尺寸为宽600mm-1800mm、深600mm-2000mm,排水沟2截面尺寸为宽400mm-1200mm、深400mm-18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管沟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综合管沟的沟底设有不小于2‰的纵坡,使沟内积水及时排除,保证沟内干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管沟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弱电管沟和强电管沟内均设有电缆支架,用于电缆摆放与检修。
CN201320575246.2U 2013-09-16 2013-09-16 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区间地面线路路基的综合管沟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467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75246.2U CN203546749U (zh) 2013-09-16 2013-09-16 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区间地面线路路基的综合管沟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75246.2U CN203546749U (zh) 2013-09-16 2013-09-16 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区间地面线路路基的综合管沟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546749U true CN203546749U (zh) 2014-04-16

Family

ID=50464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575246.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46749U (zh) 2013-09-16 2013-09-16 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区间地面线路路基的综合管沟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54674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69816A (zh) * 2013-09-16 2013-12-25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区间地面线路路基的综合管沟结构
CN105887924A (zh) * 2016-04-25 2016-08-24 安徽砼宇特构科技有限公司 地下综合管廊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69816A (zh) * 2013-09-16 2013-12-25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区间地面线路路基的综合管沟结构
CN103469816B (zh) * 2013-09-16 2016-01-20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区间地面线路路基的综合管沟结构
CN105887924A (zh) * 2016-04-25 2016-08-24 安徽砼宇特构科技有限公司 地下综合管廊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69816B (zh) 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区间地面线路路基的综合管沟结构
CN106381885B (zh) 一种带骨架的钢结构地下综合管廊
CN203546749U (zh) 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区间地面线路路基的综合管沟结构
CN206784393U (zh) T形件及地下管廊基坑支护系统
CN113324099A (zh) 道路管线保护系统
CN106058779B (zh) 一种有轨电车工程地面区间强弱电管线布置结构
CN104264707B (zh) 一种用于高架道路匝道引道段挡土结构物
CN111287088A (zh) 保护跨越管线的专用钢便桥及其施工方法
CN203099080U (zh) 埋地煤气管道的保护装置
CN215172756U (zh) 道路管线保护系统
CN205911724U (zh) 一种有轨电车工程地面区间强弱电管线布置结构
CN205259049U (zh) 一种用于栈桥施工的装配型桥面板
CN105971017A (zh) 支撑式管廊结构
CN209854770U (zh) 一种水工泄水建筑物混凝土底板防冲砸橡胶铺垫
CN113944107A (zh) 一种陆地矮墩桥梁路基填筑式上桥通道及其施工方法
CN207597430U (zh) 一种城市地下管廊
CN207974506U (zh) 一种用于电梯井的定型化硬质防护装置
CN205776353U (zh) 支撑式管廊结构
CN207331390U (zh) 一种钢波纹管通风路基结构
CN207018015U (zh) 一种盾构隧道防水堵漏车
CN202220345U (zh) 小区车道下方排水管系统
CN205776356U (zh) 卡接式管廊结构
CN212001484U (zh) 施工现场用装配式沟槽
CN220665840U (zh) 一种施工便道面板结构
AU2019202413A1 (en) Improved concrete road pavement with more sustainability benefi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00010 Hebei District, Zhongshan Road, No. 10,

Patentee after: China Railway Design Group Limited

Address before: 300010 Hebei District, Zhongshan Road, No. 10,

Patentee before: China Railway Third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16

Termination date: 201909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