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23003U - 可切换耳机模式的耳机插头 - Google Patents

可切换耳机模式的耳机插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523003U
CN203523003U CN201320661133.4U CN201320661133U CN203523003U CN 203523003 U CN203523003 U CN 203523003U CN 201320661133 U CN201320661133 U CN 201320661133U CN 203523003 U CN203523003 U CN 2035230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sheet metal
tie point
earphone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66113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正龙
张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end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en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end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en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66113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5230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5230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52300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可切换耳机模式的耳机插头,包括耳机端子,包括第一信号接口和第二信号接口;一麦克风信号连接点;一接地信号连接点;切换单元,切换单元上端连接至耳机端子,下端连接至麦克风信号连接点和接地信号连接点;切换单元包括第一触点、第二触点、第三触点和第四触点,该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均电性连接至麦克风信号连接点,第三触点和第四触点电性均连接至接地信号连接点;当切换单元切换至第一状态时,第一触点与第二信号接口导通,第三触点与第一信号接口导通,当切换单元切换至第二状态时,第二触点与第一信号接口导通,第四触点与第二信号接口导通。本实用新型可以方便、快捷地实现耳机插头对OMTP和CTIA两种模式的兼容。

Description

可切换耳机模式的耳机插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耳机插头,具体涉及一种可切换耳机模式的耳机插头。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手机等能提供音乐播放功能的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通讯工具,而手机的普及也带来了与手机相关的耳机行业的迅速发展。
目前使用具有麦克风的耳机普遍采用4段3.5mm音频插头,4段3.5mm音频插头存在两种标准,分别为OMTP模式和CTIA模式。在OMTP模式中,代表厂家如诺基亚等,其耳机端子的信号接口由顶端向下依次为左声道、右声道、麦克风、接地;在CTIA模式中,代表厂家如苹果,其耳机端子的信号接口由顶端向下依次为左声道、右声道、接地、麦克风。两种标准的插头在外观上没有区别,但它们互不兼容、无法通用,对消费者选购和使用带来了很大不便。
对此,目前人们常使用的解决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额外使用一个OMTP和CTIA转换接头,在使用耳机时,用转接头连接手机和耳机,这种转接头的缺点是:转接头容易丢失,使用时额外插入转接头、使用不方便,也不美观。另一种解决方式是苹果公司的一项技术,在手机电路板和软件部分进行设计,手机自动检测插入的耳机接头,并匹配输出相应的音频信号,这种方式的缺点是:结构复杂,技术难度高,需要在电子硬件和软件上均进行设计,不便于广泛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切换耳机模式的耳机插头,可以方便、快捷地实现耳机插头对OMTP和CTIA两种模式的兼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可切换耳机模式的耳机插头,包括一耳机端子,包括一第一信号接口和一第二信号接口;一用于电性连接麦克风信号接口的麦克风信号连接点;一用于电性连接接地信号接口的接地信号连接点;一切换单元,该切换单元上端连接至耳机端子,下端连接至麦克风信号连接点和接地信号连接点;该切换单元包括第一触点、第二触点、第三触点和第四触点,其中,该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均电性连接至麦克风信号连接点,该第三触点和第四触点电性均连接至接地信号连接点;当切换单元切换至第一状态时,第一触点与第二信号接口导通,第三触点与第一信号接口导通,当切换单元切换至第二状态时,第二触点与第一信号接口导通,第四触点与第二信号接口导通。
优选地,所述切换单元为一双刀双掷开关。
优选地,双刀双掷开关为一呈旋转结构的旋转开关,该旋转开关包括基座、转动套接在该基座上的转动座以及套设在该转动座外围的外壳体;其中,基座用于连接麦克风信号连接点和接地信号连接点,转动座用于与耳机端子固定连接,外壳体的下端与基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触点、第二触点、第三触点以及第四触点均为设置在基座上的金属簧片,且四个金属簧片在基座的呈圆周均匀分布,第一触点和第三触点相对设置,第二触点和第四触点相对设置;所述转动座上设有一用于第二触点和第三触点配合的第一金属片,该第一金属片电性连接至第一信号接口;所述转动座上设有一用于与第一触点和第四触点配合的第二金属片,该第二金属片电性连接至第二信号接口;第一金属片与第二金属片在转动座上呈相对设置。
优选地,所述转动座包括一转动限位块以及连接在该转动限位块下方的金属片固定块;所述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设置在该金属片固定块上。 
优选地,所述转动限位块上设有一缺口槽,所述外壳体内侧设有一与该缺口槽配合的凸块,所述凸块在缺口槽内滑动。
优选地,所述转动座还包括一直角偏转块,该直角偏转块设置在转动限位块与金属片固定块之间;所述直角偏转块包括垂直相交的第一纵切面和第二纵切面,所述外壳体内侧设有一与该第一纵切面配合的第一弹性凸起和一与该第二纵切面配合的第二弹性凸起。
优选地,所述耳机端子还包括一左声道信号接口和一右声道信号接口;所述耳机插头还包括一左声道信号连接点和一右声道信号连接点;所述旋转开关的中部开设有用于容纳导线的中心孔,左声道信号连接点和右声道信号连接点通过该中心孔分别对应电性连接至耳机端子上的左声道信号接口和右声道信号接口。
优选地,所述双刀双掷开关为拨钮开关、船型开关、拨动开关或按钮开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不增加额外的附件、不明显改变插头外观、不明显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可以方便、快捷地切换耳机插头的模式,使耳机能兼容OMTP和CTIA两种模式的手机音频接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切换耳机模式的耳机插头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可切换耳机模式的耳机插头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可切换耳机模式的耳机插头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可切换耳机模式的耳机插头在转动限位块所在水平面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可切换耳机模式的耳机插头在金属片固定块所在水平面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图1中可切换耳机模式的耳机插头在直角偏转块所在水平面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以便于更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思想。
请参见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切换耳机模式的耳机插头,其较佳实施方式包括耳机端子100、左声道信号连接点A、右声道信号连接点B、麦克风信号连接点C、接地信号连接点D以及切换单元。
其中,切换单元为一双刀双掷开关,该双刀双掷开关的表现形式可以为拨钮开关、旋钮开关、船型开关、拨动开关或按钮开关等多种样式,作为优选,在本实施例中切换单元为一呈旋转结构的旋转开关200。
在本实施例中,耳机端子100采用四节式耳机端子,其耳机端子的信号接口由顶端向下依次为左声道信号接口、右声道信号接口、第一信号接口和第二信号接口。
旋转开关200包括基座210、转动套接在该基座210上的转动座220以及外壳体230。需要说明的是,旋转开关200呈中空结构,其中部开设有用于容纳导线的中心孔,左声道信号连接点A和右声道信号连接点B通过该中心孔分别对应电性连接至耳机端子100上的左声道信号接口和右声道信号接口。
基座210用于连接麦克风信号连接点C和接地信号连接点D, 具体地,基座210上设有第一触点C1、第二触点C2、第三触点D1和第四触点D2,其中,该第一触点C1、第二触点C2均电性连接至麦克风信号连接点C,该第三触点D1、第四触点D2电性均连接至接地信号连接点D。作为优选,第一触点C1、第二触点C2、第三触点D1以及第四触点D2均为金属簧片,且四个金属簧片在基座的呈圆周均匀分布,第一触点C1和第三触点D1相对设置,第二触点C2和第四触点D2相对设置。
转动座220用于与耳机端子100固定连接,转动座220上设有用于第二触点C2和第三触点D1配合的第一金属片,该第一金属片电性连接至第一信号接口,转动座上还设有用于与第一触点C1和第四触点D2配合的第二金属片,该第二金属片电性连接至第二信号接口。第一金属片与第二金属片在转动座上呈相对设置。
当转动座220旋转至第一状态时,第一触点C1与第二金属片导通,第三触点D1与第一金属片导通,即第一触点C1与第二信号接口导通,第三触点D1与第一信号接口导通,此时,耳机插头呈CTIA模式。
当转动座220旋转至第二状态时,第二触点C2与第一金属片导通,第四触点D2与第二金属片导通,即第二触点C2与第一信号接口导通,第四触点D2与第二信号接口导通,此时耳机插头呈OMTP模式。
转动座220从上至下依次包括转动限位块221、直角偏转块222和金属片固定块223。
外壳体230套设在该转动座220的外围,该外壳体230的下端与基座210固定连接。金属簧片被限定在外壳体230与转动座220之间;转动座220的上端与耳机端子100固定连接,以实现转动座220与耳机端子100的一起转动。
转动限位块221为一呈圆柱体的块状结构,其上设有缺口槽2210,在本实施例中,缺口槽2210的圆心角为90°,外壳体230内侧设有与该缺口槽2210配合的限位凸块231,该限位凸块231在缺口槽2210内滑动。通过转动限位块221与外壳体230之间的配合可将转动座220的转动限定在90°内。
直角偏转块222包括垂直相交的第一纵切面和第二纵切面,外壳体230内侧设有与该第一纵切面配合的第一弹性凸起232和与该第二纵切面配合的第二弹性凸起233。通过在该直角偏转块222与外壳体230的配合,可确保转动座220在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的稳定性,实现耳机插头的稳定两档切换,避免使用时转动座的自动滑动,导致信号接触不良。
金属片固定块223用于固定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通过该金属片固定块223和外壳体230的配合,可确保第一金属片与第二触点C2和第三触点D1,第二金属片与第一触点C1和第四触点D2的稳定导通,避免出现接触不良的问题。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可切换耳机模式的耳机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耳机端子,包括一第一信号接口和一第二信号接口;
一用于电性连接麦克风信号接口的麦克风信号连接点;
一用于电性连接接地信号接口的接地信号连接点;
一切换单元,该切换单元上端连接至耳机端子,下端连接至麦克风信号连接点和接地信号连接点;该切换单元包括第一触点、第二触点、第三触点和第四触点,其中,该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均电性连接至麦克风信号连接点,该第三触点和第四触点电性均连接至接地信号连接点;当切换单元切换至第一状态时,第一触点与第二信号接口导通,第三触点与第一信号接口导通,当切换单元切换至第二状态时,第二触点与第一信号接口导通,第四触点与第二信号接口导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切换耳机模式的耳机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单元为一双刀双掷开关。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切换耳机模式的耳机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刀双掷开关为一呈旋转结构的旋转开关,该旋转开关包括基座、转动套接在该基座上的转动座以及套设在该转动座外围的外壳体;其中,基座用于连接麦克风信号连接点和接地信号连接点,转动座用于与耳机端子固定连接,外壳体的下端与基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触点、第二触点、第三触点以及第四触点均为设置在基座上的金属簧片,且四个金属簧片在基座的呈圆周均匀分布,第一触点和第三触点相对设置,第二触点和第四触点相对设置;所述转动座上设有一用于第二触点和第三触点配合的第一金属片,该第一金属片电性连接至第一信号接口;所述转动座上设有一用 于与第一触点和第四触点配合的第二金属片,该第二金属片电性连接至第二信号接口;第一金属片与第二金属片在转动座上呈相对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切换耳机模式的耳机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座包括一转动限位块以及连接在该转动限位块下方的金属片固定块;所述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设置在该金属片固定块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切换耳机模式的耳机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限位块上设有一缺口槽,所述外壳体内侧设有一与该缺口槽配合的凸块,所述凸块在缺口槽内滑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切换耳机模式的耳机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座还包括一直角偏转块,该直角偏转块设置在转动限位块与金属片固定块之间;所述直角偏转块包括垂直相交的第一纵切面和第二纵切面,所述外壳体内侧设有一与该第一纵切面配合的第一弹性凸起和一与该第二纵切面配合的第二弹性凸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切换耳机模式的耳机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端子还包括一左声道信号接口和一右声道信号接口;所述耳机插头还包括一左声道信号连接点和一右声道信号连接点;所述切换单元的中部开设有用于容纳导线的中心孔,左声道信号连接点和右声道信号连接点通过该中心孔分别对应电性连接至耳机端子上的左声道信号接口和右声道信号接口。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切换耳机模式的耳机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刀双掷开关为拨钮开关、船型开关、拨动开关或按钮开关。
CN201320661133.4U 2013-10-24 2013-10-24 可切换耳机模式的耳机插头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230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61133.4U CN203523003U (zh) 2013-10-24 2013-10-24 可切换耳机模式的耳机插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61133.4U CN203523003U (zh) 2013-10-24 2013-10-24 可切换耳机模式的耳机插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523003U true CN203523003U (zh) 2014-04-02

Family

ID=50381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661133.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23003U (zh) 2013-10-24 2013-10-24 可切换耳机模式的耳机插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523003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86428A (zh) * 2015-01-04 2015-05-06 张敏 胎儿心跳声音拾取装置
CN105100991A (zh) * 2015-06-15 2015-11-25 科泰乐讯(北京)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耳机的兼容方法及装置
CN106385651A (zh) * 2016-11-03 2017-02-08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 教学用耳麦结构
WO2017091954A1 (zh) * 2015-11-30 2017-06-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86428A (zh) * 2015-01-04 2015-05-06 张敏 胎儿心跳声音拾取装置
CN105100991A (zh) * 2015-06-15 2015-11-25 科泰乐讯(北京)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耳机的兼容方法及装置
CN105100991B (zh) * 2015-06-15 2018-05-08 科泰乐讯(北京)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耳机的兼容方法及装置
WO2017091954A1 (zh) * 2015-11-30 2017-06-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
CN107615776A (zh) * 2015-11-30 2018-0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
CN107615776B (zh) * 2015-11-30 2020-0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
CN106385651A (zh) * 2016-11-03 2017-02-08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 教学用耳麦结构
CN106385651B (zh) * 2016-11-03 2023-08-18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 教学用耳麦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34659U (zh) 耳机接口自适应电路及移动终端
CN203523003U (zh) 可切换耳机模式的耳机插头
CN204350072U (zh) 数据线接口、耳机插头、移动终端及系统
CN204859490U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耳机接口、耳机转接结构及移动终端
CN203352755U (zh) 耳机插头适配器
CN201528042U (zh) 天线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5514740B (zh) 一种低音提升转换头及低音提升方法
CN102438187B (zh) 一种通用多功能耳机
CN204180263U (zh) 兼容多标准立体声耳机插头、手机及平板电脑
CN202602851U (zh) 麦克风
CN201444651U (zh) 双耳机适配器及其相应的主板
CN108701927A (zh) 插头、插座和终端设备
CN203912158U (zh) 一种usb和音频的复用线及蓝牙音箱电路
CN203492171U (zh) 一种用于手机的耳机和麦克风连接线
CN205160733U (zh) 话筒连接线及话筒
CN201976235U (zh) 一种耳机接头及耳机
CN203313373U (zh) 具有音量调节功能的通用耳机
CN203912159U (zh) 一种usb和音频的复用线及蓝牙音箱电路
CN207820155U (zh) 一种切换控制电路及耳机
CN202948263U (zh) 通用型音频四极插针控制器
CN204795528U (zh) 一种多功能耳机插头
KR20150066029A (ko) 귀 장착형 음향 출력수단의 연결장치
CN205882337U (zh) 耳机万能转换装置
CN203932386U (zh) 一种电源连接片及应用于该连接片的电器
CN210745520U (zh) 一种无线耳机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2

Termination date: 2019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