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20155U - 一种切换控制电路及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切换控制电路及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20155U
CN207820155U CN201721267687.0U CN201721267687U CN207820155U CN 207820155 U CN207820155 U CN 207820155U CN 201721267687 U CN201721267687 U CN 201721267687U CN 207820155 U CN207820155 U CN 2078201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earphone
interface
switching element
switch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6768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谊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coustic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coust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coust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coust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6768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201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201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201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切换控制电路,所述切换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元件及第二开关元件;所述第一开关元件与所述第二开关元件均包括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第四引脚、第五引脚及第六引脚;其中,第一开关元件的第六引脚与第二开关元件的第六引脚相连,用于接收控制器输出的控制信号;第一开关元件的第四引脚与第三接口相连,第二开关元件的第四引脚与第四接口相连;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三引脚与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一引脚相连均与接地端相连;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一引脚及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三引脚均与送话器相连。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耳机。本实用新型的切换控制电路及耳机兼容性好、结构简单且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切换控制电路及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切换控制电路及耳机。
背景技术
目前,计算机、手机、MP3、MP4、PSP等终端设备的结构尺寸相同的耳机插孔有两种接口标准即OMTP(非国际标准、欧标)和CITA(国际标准、美标),而相应的耳机只能同时支持一种接口标准。
现有耳机插头端中插头尖端触点连接左声道(L),插头中环第一触点接右声道(R),插头中环第二触点接送话器(MIC),插头末端触点接信号回路(GND);对于另外一种标准的耳机,插头尖端触点接左声道(L),插头中环第一触点接右声道(R),插头中环第二触点接信号回路GND,插头末端触点接送话器(MIC),也就是说,欧标接口为(L-R-MIC-GND),美标接口为 (L-R-GND-MIC)。因此,当终端设备端的耳机插孔的定义和耳机插头的定义不一致时,也即,耳机插头的送话器(MIC)接在终端设备的信号回路上,耳机插头的信号回路(GND)接在终端设备的送话器信号上(MIC),会出现耳机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使耳机不具备通用性。
两种标准表现在普通的四极手机耳机上,是地线和话筒线位置的差异。而在手机接口不兼容的情况下,混用耳机会导致耳机失真、串音和耳机话筒不能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能提高兼容性的切换控制电路及耳机,且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切换控制电路,所述切换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元件及第二开关元件;所述第一开关元件与所述第二开关元件均包括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第四引脚、第五引脚及第六引脚;其中,第一开关元件的第六引脚与第二开关元件的第六引脚相连,用于接收控制器输出的控制信号;第一开关元件的第四引脚与第三接口相连,第二开关元件的第四引脚与第四接口相连;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三引脚与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一引脚相连均与接地端相连;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一引脚及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三引脚均与送话器相连。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五引脚与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五引脚相连,用于接收直流电压。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二引脚及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二引脚均接地。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开关元件与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型号相同。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耳机,包括上述的切换控制电路。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耳机还包括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第六引脚及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第六引脚。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耳机包括耳机插头,所述第一接口为所述耳机插头的插头尖端,所述第二接口为所述耳机插头的第一插头中环,所述第三接口为所述耳机插头的第二插头中环,所述第四接口为所述耳机插头的插头末端。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耳机为欧洲标准接口或美国标准接口。
本实用新型的切换控制电路及耳机在被插入的手机为欧标接口设计时,控制器检测到第三接口3为高电平,则输出高电平的控制信号CONTROL,因此,第一开关元件U1及第二开关元件U2的第六引脚均为高电平,故第一开关元件U1的第四引脚与第一引脚导通,第二开关元件U2的第四引脚与第一引脚导通,这样耳机的送话器MIC与第三接口3相连,耳机的接地端GND与第四接口4相连,因此耳机能正常识别并使用。当被插入的手机为美标接口设计时,控制器检测到第四接口4为高电平,则输出地电平的控制信号CONTROL,因此,第一开关元件U1及第二开关元件U2的第六引脚均为低电平,故第一开关元件U1的第四引脚与第三引脚导通,第二开关元件U2的第四引脚与第三引脚导通,这样耳机的送话器MIC与第四接口4相连,耳机的接地端GND与第三接口3相连,因此耳机能正常识别并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切换控制电路及耳机能同时兼容欧标接口及美标接口的耳机,兼容性好,且仅仅使用两个开关元件,结构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切换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耳机插孔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切换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耳机插孔端的结构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1及图2。
耳机插孔端包括尖端、中环1、中环2及末端。具体地,欧标接口的耳机插头端中插头尖端触点连接左声道(L),插头中环1(也称第一插头中环)接右声道(R),插头中环2(也称第二插头中环)接送话器(MIC),插头末端触点接信号回路(GND);对于美标接口的耳机,插头尖端触点接左声道(L),插头中环1接右声道(R),插头中环2接信号回路GND,插头末端触点接送话器(MIC)。
本实施例的耳机插孔端将尖端定义为第一接口(图2中未示出)、将插头中环1定义为第二接口(图2中未示出)、将插头中环2定义为第三接口3、将插头末端定义为第四接口4。
如图2所示,切换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元件U1、第二开关元件U2。其中,第一开关元件U1及第二开关元件U2均包括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第四引脚、第五引脚及第六引脚。第一开关元件U1的第六引脚与第二开关元件U2的第六引脚相连,用于接收控制器输出的控制信号CONTROL。第一开关元件U1的第五引脚与第二开关元件U2的第五引脚相连,用于接收直流电压VCC。第一开关元件U1的第四引脚与第三接口3相连,第二开关元件 U2的第四引脚与第四接口4相连。第一开关元件U1的第三引脚与第二开关元件U2的第一引脚相连均与接地端GND相连。第一开关元件U1的第二引脚及第二开关元件U2的第二引脚均接地。第一开关元件U1的第一引脚及第二开关元件U2的第三引脚均与送话器MIC相连。
当被插入的手机为欧标接口设计时,控制器检测到第三接口3为高电平,则输出高电平的控制信号CONTROL,因此,第一开关元件U1及第二开关元件U2的第六引脚均为高电平,故第一开关元件U1的第四引脚与第一引脚导通,第二开关元件U2的第四引脚与第一引脚导通,这样耳机的送话器MIC与第三接口3相连,耳机的接地端GND与第四接口4相连,因此耳机能正常识别并使用。
当被插入的手机为美标接口设计时,控制器检测到第四接口4为高电平,则输出地电平的控制信号CONTROL,因此,第一开关元件U1及第二开关元件U2的第六引脚均为低电平,故第一开关元件U1的第四引脚与第三引脚导通,第二开关元件U2的第四引脚与第三引脚导通,这样耳机的送话器MIC与第四接口4相连,耳机的接地端GND与第三接口3相连,因此耳机能正常识别并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切换控制电路在被插入的手机为欧标接口设计时,控制器检测到第三接口3为高电平,则输出高电平的控制信号CONTROL,因此,第一开关元件U1及第二开关元件 U2的第六引脚均为高电平,故第一开关元件U1的第四引脚与第一引脚导通,第二开关元件 U2的第四引脚与第一引脚导通,这样耳机的送话器MIC与第三接口3相连,耳机的接地端GND与第四接口4相连,因此耳机能正常识别并使用。当被插入的手机为美标接口设计时,控制器检测到第四接口4为高电平,则输出地电平的控制信号CONTROL,因此,第一开关元件U1及第二开关元件U2的第六引脚均为低电平,故第一开关元件U1的第四引脚与第三引脚导通,第二开关元件U2的第四引脚与第三引脚导通,这样耳机的送话器MIC与第四接口4 相连,耳机的接地端GND与第三接口3相连,因此耳机能正常识别并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切换控制电路及耳机能同时兼容欧标接口及美标接口的耳机,兼容性好,且仅仅使用两个开关元件,结构简单,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耳机,其中耳机包括上述的切换控制电路。
耳机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至第一开关元件的第六引脚及第二开关元件的第六引脚。
在一实施方式中,耳机包括耳机插头,第一接口为耳机插头的插头尖端,第二接口为耳机插头的第一插头中环,第三接口为耳机插头的第二插头中环,第四接口为耳机插头的插头末端。其中,耳机插头与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上的耳机插座电连接,用于接收或输出声音信号。
在一实施方式中,插头尖端与第一插头中环之间设置有绝缘环。第一插头中环与第二插头中环之间也设置有绝缘环。第二插头中环与插头末端之间也设置有绝缘环。
在一实施方式中,耳机插头为3.5mm,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耳机插头的形状与尺寸与插座匹配即可。
其中,耳机为欧洲标准接口或美国标准接口。具体地,欧标接口的耳机插头端中插头尖端触点连接左声道(L),插头中环1(也称第一插头中环)接右声道(R),插头中环2(也称第二插头中环)接送话器(MIC),插头末端触点接信号回路(GND);对于美标接口的耳机,插头尖端触点接左声道(L),插头中环1接右声道(R),插头中环2接信号回路GND,插头末端触点接送话器(MIC)。
本实用新型的耳机在被插入的手机为欧标接口设计时,控制器检测到第三接口3为高电平,则输出高电平的控制信号CONTROL,因此,第一开关元件U1及第二开关元件U2的第六引脚均为高电平,故第一开关元件U1的第四引脚与第一引脚导通,第二开关元件U2的第四引脚与第一引脚导通,这样耳机的送话器MIC与第三接口3相连,耳机的接地端GND与第四接口4相连,因此耳机能正常识别并使用。当被插入的手机为美标接口设计时,控制器检测到第四接口4为高电平,则输出地电平的控制信号CONTROL,因此,第一开关元件U1及第二开关元件U2的第六引脚均为低电平,故第一开关元件U1的第四引脚与第三引脚导通,第二开关元件U2的第四引脚与第三引脚导通,这样耳机的送话器MIC与第四接口4相连,耳机的接地端GND与第三接口3相连,因此耳机能正常识别并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切换控制电路及耳机能同时兼容欧标接口及美标接口的耳机,兼容性好,且仅仅使用两个开关元件,结构简单,成本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切换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元件及第二开关元件;
所述第一开关元件与所述第二开关元件均包括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第四引脚、第五引脚及第六引脚;
其中,第一开关元件的第六引脚与第二开关元件的第六引脚相连,用于接收控制器输出的控制信号;第一开关元件的第四引脚与第三接口相连,第二开关元件的第四引脚与第四接口相连;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三引脚与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一引脚相连均与接地端相连;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一引脚及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三引脚均与送话器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五引脚与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五引脚相连,用于接收直流电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二引脚及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二引脚均接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与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型号相同。
5.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切换控制电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第六引脚及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第六引脚。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包括耳机插头,第一接口为所述耳机插头的插头尖端,第二接口为所述耳机插头的第一插头中环,第三接口为所述耳机插头的第二插头中环,第四接口为所述耳机插头的插头末端。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为欧洲标准接口或美国标准接口。
CN201721267687.0U 2017-09-29 2017-09-29 一种切换控制电路及耳机 Active CN2078201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67687.0U CN207820155U (zh) 2017-09-29 2017-09-29 一种切换控制电路及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67687.0U CN207820155U (zh) 2017-09-29 2017-09-29 一种切换控制电路及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20155U true CN207820155U (zh) 2018-09-04

Family

ID=63336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67687.0U Active CN207820155U (zh) 2017-09-29 2017-09-29 一种切换控制电路及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201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63652B1 (en) Audio interface self-adaptation device
CN104620567B (zh) 用于检测在音频插头中的地线和麦克风输入触头的系统和方法
CN101951421B (zh) 一种手机耳机接口的扩展使用方法
CN101841586B (zh) 一种将手机耳机接口扩展为串口通信接口的方法
CN102769810B (zh) 一种防止通话误操作的移动终端
CN201758417U (zh) 耳机兼容装置及移动终端
CN201142743Y (zh) 耳机接口电路及具有所述耳机接口电路的手机
CN104035357A (zh) 基于usb插座的耳机、充电和otg设备的电路设计
US9215541B2 (en)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type of audio interface
WO2021135687A1 (zh) 电子设备与兼具快充与音频传输功能的配件
CN204350072U (zh) 数据线接口、耳机插头、移动终端及系统
CN102073470B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207083202U (zh) 一种type‑c充电耳机
CN101626412A (zh) 一种具有多功能耳机插座的移动终端电路及其实现方法
CN102623865A (zh) 一种转接线配件
CN203523003U (zh) 可切换耳机模式的耳机插头
CN105281153B (zh) 一种接口、usb插头及移动终端
CN204968070U (zh) 耳机插座、耳机插头及电子设备
CN105611460A (zh) 一种耳机电路及智能移动终端
CN201536413U (zh) 一种耳机
CN207820155U (zh) 一种切换控制电路及耳机
CN202455500U (zh) 一种通用多功能耳机
CN204651544U (zh) 音频插座以及可穿戴设备
CN102438187A (zh) 一种通用多功能耳机
CN203466962U (zh) 音频口识别电路和通信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