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60733U - 话筒连接线及话筒 - Google Patents

话筒连接线及话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60733U
CN205160733U CN201520935234.5U CN201520935234U CN205160733U CN 205160733 U CN205160733 U CN 205160733U CN 201520935234 U CN201520935234 U CN 201520935234U CN 205160733 U CN205160733 U CN 2051607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microphone
channel
mobile terminal
grou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3523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文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93523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607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607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6073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话筒连接线及话筒。所述话筒连接线一端为移动终端接口,另一端为话筒接口,两端之间设有线控,所述线控设有切换单元;所述移动终端接口为四段式音频接口,包括左声道,右声道,第一信号通道以及第二信号通道;所述切换单元对所述移动终端接口的第一信号通道以及第二信号通道的连接线路进行切换,可使得所述移动终端接口兼容国家标准OMTP和国际标准CTIA接口的外部移动终端。外部话筒采集的声音信号通过所述话筒连接线供外部移动终端进行录制。所述话筒包括话筒连接线和话筒本体,所述话筒本体与所述话筒连接线的话筒接口固定或者可拆卸连接。所述话筒兼容国家标准OMTP和国际标准CTIA接口的外部移动终端。

Description

话筒连接线及话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频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话筒连接线及话筒。
背景技术
智能移动终端现已广泛受到人们的欢迎,目前智能移动终端的3.5mm音频接口插口普遍采用四段式音频接口插口。目前该四段式接口插口有两种不同的标准,一种为国家标准(OMTP),从里到外各段依次为:左声道,右声道,麦克风通道,接地通道;一种为国际标准(CTIA),从里到外各段依次为:左声道,右声道,接地通道,麦克风通道。可见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接口插口的区别在于第三段与第四段,两者刚好相反。相应地,与移动终端音频接口插口相对应的接口插头也分为国家标准(OMTP)和国际标准(CTIA)接口插头。只有接口插头与移动终端音频接口插口为同一标准时,整个系统才能正常地工作。因此,当接口插头与移动终端音频接口插口标准不同时,互相不兼容,系统不能正常地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话筒连接线,所述话筒连接线一端为移动终端接口,另一端为话筒接口,两端之间设有线控,所述线控设有切换单元;
所述话筒接口包括信号通道和接地通道,所述移动终端接口为四段式音频接口,其包括左声道、右声道、第一信号通道以及第二信号通道;所述话筒接口的信号通道和接地通道通过所述切换单元与所述移动终端接口的第一信号通道、第二信号通道电性连接,所述切换单元用于根据控制信号使所述话筒接口的信号通道与所述移动终端接口的第一信号通道导通的同时并使所述话筒接口的接地通道与所述移动终端接口的第二信号通道导通,或者,使所述话筒接口的信号通道与所述移动终端接口的第二信号通道导通的同时并使所述话筒接口的接地通道与所述移动终端接口的第一信号通道导通。
进一步地,所述线控上还设有耳机接口,所述耳机接口包括左声道、右声道以及接地通道,所述耳机接口的左声道与所述移动终端接口的左声道电性连接,所述耳机接口的右声道与所述移动终端接口的右声道电性连接,所述耳机接口的接地通道与所述话筒接口的接地通道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线控上还设有话筒开关,所述话筒接口的信号通道通过所述话筒开关与所述耳机接口的左声道、右声道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线控上还设有与所述切换单元匹配的机械开关,用于发送所述控制信号给所述切换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线控还设有与所述切换单元电性连接的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还与所述移动终端接口的第一信号通道、第二信号通道电性连接,用于自动检测所述移动终端接口接入的外部移动终端的音频接口采用的是OMTP标准还是CTIA标准,并根据检测结果向所述切换单元发送所述控制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话筒连接线两端之间还设置有话筒音量调节单元,用于对自所述话筒接口输入的音频信号音量进行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话筒连接线两端之间还设置有耳机音量调节单元,用于对将输出至所述耳机接口的音频信号音量进行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话筒接口与所述线控之间的线材和/或所述移动终端接口与所述线控之间的线材为屏蔽线。
本实用新型中话筒连接线的有益效果是:外部话筒通过所述话筒连接线与外部移动终端电性连接,通过所述切换单元使得所述话筒连接线的移动终端接口(接口插口/接口插头)的标准与外部移动终端的接口插口的标准一致,外部话筒采集的声音通过外部移动终端的麦克风通道传输给外部移动终端进行录制。所述话筒连接线兼容国家标准(OMTP)与国际标准(CTIA)接口插口的外部移动终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话筒,包括话筒本体以及话筒连接线,所述话筒连接线一端为移动终端接口,另一端为话筒接口,两端之间设有线控,所述线控设有切换单元;
所述话筒接口包括信号通道和接地通道,所述移动终端接口为四段式音频接口,其包括左声道、右声道、第一信号通道以及第二信号通道;所述话筒接口的信号通道和接地通道通过所述切换单元与所述移动终端接口的第一信号通道、第二信号通道电性连接,所述切换单元用于根据控制信号使所述话筒接口的信号通道与所述移动终端接口的第一信号通道导通的同时并使所述话筒接口的接地通道与所述移动终端接口的第二信号通道导通,或者,使所述话筒接口的信号通道与所述移动终端接口的第二信号通道导通的同时并使所述话筒接口的接地通道与所述移动终端接口的第一信号通道导通;
所述话筒本体与所述话筒接口固定或者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线控上还设有耳机接口,所述耳机接口包括左声道、右声道以及接地通道,所述耳机接口的左声道与所述移动终端接口的左声道电性连接,所述耳机接口的右声道与所述移动终端接口的右声道电性连接,所述耳机接口的接地通道与所述话筒接口的接地通道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话筒的有益效果是:所述话筒与外部移动终端电性连接,通过所述切换单元使得所述话筒的移动终端接口(接口插口/接口插头)的标准与外部移动终端的接口插口的标准一致,话筒本体采集的声音通过外部移动终端的麦克风通道传输给外部移动终端进行录制。所述话筒兼容国家标准(OMTP)与国际标准(CTIA)接口插口的外部移动终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从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话筒连接线的实施例外观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话筒连接线的第一实施例电信号流向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话筒连接线的第二实施例电信号流向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话筒的实施例外观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考图1、图2所示,所述话筒连接线一端为移动终端接口1,所述移动终端接口1为接口插头或者接口插口,当所述移动终端接口1为接口插头时,供外部手机、平板电脑等直接插入;当所述移动终端接口1为接口插口时,供外部手机、平板电脑等通过外接两端为接口插头的数据线插入。所述话筒连接线的另一端为话筒接口2,供外部话筒接入。所述话筒连接线两端之间设有线控3,所述线控3设有切换单元31。
所述移动终端接口1为四段式音频接口,从尖端到末端(当移动终端接口1为接口插头时)或者从里到外(当移动终端接口1为接口插口时)依次为左声道11、右声道12、第一信号通道13以及第二信号通道14;所述话筒接口2包括信号通道21与接地通道22,所述话筒接口2的信号通道21和接地通道22通过所述切换单元31与所述移动终端接口1的第一信号通道13、第二信号通道14电性连接,所述切换单元31用于根据控制信号使所述话筒接口2的信号通道21与所述移动终端接口1的第一信号通道13导通的同时并使所述话筒接口2的接地通道22与所述移动终端接口1的第二信号通道14导通,或者,使所述话筒接口2的信号通道21与所述移动终端接口1的第二信号通道14导通的同时并使所述话筒接口2的接地通道22与所述移动终端接口1的第一信号通道13导通。
具体地,所述切换单元31包括有与所述话筒接口2信号通道21电性连接的第一输入端311、与所述话筒接口2接地通道22电性连接的第二输入端312、与所述移动终端接口1第一信号通道13电性连接的第一输出端313以及与所述移动终端接口1第二信号通道14电性连接的第二输出端314,所述切换单元31用于根据控制信号导通所述第一输入端311至所述第一输出端313的同时导通所述第二输入端312至所述第二输出端314,或者导通所述第一输入端311至所述第二输出端314的同时导通所述第二输入端312至所述第一输出端313。
例如,当外接的外部移动终端为三星、中兴等品牌手机、平板电脑时,外部移动终端的音频接口插口一般为国家标准(OMTP),从里到外各段依次为:左声道,右声道,麦克风通道,接地通道,此时只有当所述话筒连接线的移动终端接口1的第一信号通道13对应着为麦克风通道(切换单元31导通所述第一输入端311至所述第一输出端313,即话筒接口2信号通道21与移动终端接口1的第一信号通道13电性连接),第二信号通道14为接地通道(切换单元31导通所述第二输入端312至所述第二输出端314,即话筒接口2接地通道22与所述移动终端接口1的第二信号通道14电性连接),外部话筒采集的声音才可以供外部移动终端录制。
同理,当外接的外部移动终端为苹果、小米等品牌手机、平板电脑时,外部移动终端的音频接口插口一般为国际标准(CTIA),从里到外各段依次为:左声道,右声道,接地通道,麦克风通道,切换单元31导通所述第一输入端311至所述第二输出端314的同时导通所述第二输入端312至所述第一输出端313,外部话筒采集的声音才可以供外部移动终端录制。
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外部话筒通过所述话筒连接线与外部移动终端电性连接,通过所述切换单元31使得所述话筒连接线的移动终端接口1(接口插口/接口插头)的标准与外部移动终端的接口插口的标准一致,外部话筒采集的声音通过外部移动终端的麦克风通道传输给外部移动终端进行录制。所述话筒连接线兼容国家标准(OMTP)与国际标准(CTIA)接口插口的外部移动终端。
参考图3所示,所述线控3上还设置有耳机接口32,供外部耳机接入。所述耳机接口32可以为四段式接口(包括国家标准OMTP与国际标准CTIA接口,国家标准OMTP的接口从里到外各段分别为左声道321、右声道322、麦克风通道、接地通道323,国际标准CTIA的接口从里到外各段分别为左声道321、右声道322、接地通道323,麦克风通道)或者是三段式接口(从里到外各段分别为为左声道321、右声道322、接地通道323),所述耳机接口32的左声道321与所述移动终端接口1的左声道11电性连接,所述耳机接口32的右声道322与所述移动终端接口1的右声道12电性连接。当所述耳机接口32为三段式接口时,所述耳机接口32的接地通道323与所述话筒接口2的接地通道22电性连接,当所述耳机接口32为四段式接口时,耳机接口32的麦克风通道和接地通道323同时与所述话筒接口2的接地通道22电性连接,即可保证无论接入的是国家标准OMTP与国际标准CTIA的接口,都能保证接地通323道能正常接地,只是麦克风通道不能正常工作。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耳机接口32供外部耳机接入对外部移动终端输出的声音信号(包括外部话筒采集的声音和外部移动终端自身输出的伴奏)进行监听。在这基础上,更进一步地,所述线控3上还设有话筒开关,所述话筒接口2的信号通道通21过所述话筒开关与所述耳机接口32的左声道321、右声道322电性连接。
更佳实施例中,所述线控3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切换单元31匹配的机械开关33(图1所示),机械开关33包括拨动开关、按压开关等等,用于发送控制信号给所述切换单元31,使得所述切换单元31选择性导通所述第一输入端311至所述第一输出端313的同时导通所述第二输入端312至所述第二输出端314,或者导通所述第一输入端311至所述第二输出端314的同时导通所述第二输入端312至所述第一输出端313。或者向所述切换单元31发送控制信号的还可以是检测单元(图中未出示),所述检测单元与所述切换单元31电性连接,所述检测单元还与所述移动终端接口1的第一信号通道13、第二信号通道14电性连接,所述检测单元用于自动检测所述移动终端接口1接入的外部移动终端的音频接口采用的是OMTP标准还是CTIA标准,并根据检测结果向所述切换单元31发送所述控制信号来使得切换单元31对所述移动终端接口1的第一信号通道13、第二信号通道14的连接线路进行切换。
更佳实施例中,所述线控3上还设置有话筒音量调节单元(图中未出示),用于对自所述话筒接口2输入的音频信号音量进行调节。所述线控3上还设置有耳机音量调节单元(图中未出示),用于对将输出至所述耳机接口32的音频信号音量进行调节。
更佳实施例中,所述话筒接口2与所述线控3之间的线材和/或所述移动终端接口1与所述线控3之间的线材为屏蔽线,有效地屏蔽掉外界的电磁干扰或者手持话筒时摩擦产生的静电。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话筒,参考图4所示,所述话筒包括话筒本体4以及话筒连接线,话筒本体4包括有咪芯,所述话筒连接线一端为移动终端接口1,另一端为话筒接口2,两端之间设有线控3,所述线控3设有切换单元31;
所述话筒接口2包括信号通道21和接地通道22,所述移动终端接口1为四段式音频接口,其包括左声道11、右声道12、第一信号通道13以及第二信号通道14;所述话筒接口2的信号通道21和接地通道22通过所述切换单元31与所述移动终端接口1的第一信号通道13、第二信号通道13电性连接,所述切换单元31用于根据控制信号使所述话筒接口2的信号通道21与所述移动终端接口1的第一信号通道13导通的同时并使所述话筒接口2的接地通道22与所述移动终端接口1的第二信号通道14导通,或者,使所述话筒接口2的信号通道21与所述移动终端接口1的第二信号通道14导通的同时并使所述话筒接口2的接地通道22与所述移动终端接口1的第一信号通道13导通;话筒本体4与话筒连接线的话筒接口2固定或者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中话筒的有益效果是:所述话筒与外部移动终端电性连接,通过所述切换单元31使得所述话筒的移动终端接口1(接口插口/接口插头)的标准与外部移动终端的接口插口的标准一致,话筒本体4采集的声音传输给外部移动终端进行录制。所述话筒兼容国家标准(OMTP)与国际标准(CTIA)接口的外部移动终端。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话筒连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话筒连接线一端为移动终端接口,另一端为话筒接口,两端之间设有线控,所述线控设有切换单元;
所述话筒接口包括信号通道和接地通道,所述移动终端接口为四段式音频接口,其包括左声道、右声道、第一信号通道以及第二信号通道;所述话筒接口的信号通道和接地通道通过所述切换单元与所述移动终端接口的第一信号通道、第二信号通道电性连接,所述切换单元用于根据控制信号使所述话筒接口的信号通道与所述移动终端接口的第一信号通道导通的同时并使所述话筒接口的接地通道与所述移动终端接口的第二信号通道导通,或者,使所述话筒接口的信号通道与所述移动终端接口的第二信号通道导通的同时并使所述话筒接口的接地通道与所述移动终端接口的第一信号通道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话筒连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控上还设有耳机接口,所述耳机接口包括左声道及右声道,所述耳机接口的左声道与所述移动终端接口的左声道电性连接,所述耳机接口的右声道与所述移动终端接口的右声道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话筒连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控上还设有话筒开关,所述话筒接口的信号通道通过所述话筒开关与所述耳机接口的左声道、右声道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话筒连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控上还设有与所述切换单元匹配的机械开关,用于发送所述控制信号给所述切换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话筒连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控还设有与所述切换单元电性连接的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还与所述移动终端接口的第一信号通道、第二信号通道电性连接,用于自动检测所述移动终端接口接入的外部移动终端的音频接口采用的是OMTP标准还是CTIA标准,并根据检测结果向所述切换单元发送所述控制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话筒连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话筒连接线两端之间还设置有话筒音量调节单元,用于对自所述话筒接口输入的音频信号音量进行调节。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话筒连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话筒连接线两端之间还设置有耳机音量调节单元,用于对将输出至所述耳机接口的音频信号音量进行调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话筒连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话筒接口与所述线控之间的线材和/或所述移动终端接口与所述线控之间的线材为屏蔽线。
9.一种话筒,其特征在于,包括话筒本体以及话筒连接线,所述话筒连接线一端为移动终端接口,另一端为话筒接口,两端之间设有线控,所述线控设有切换单元;
所述话筒接口包括信号通道和接地通道,所述移动终端接口为四段式音频接口,其包括左声道、右声道、第一信号通道以及第二信号通道;所述话筒接口的信号通道和接地通道通过所述切换单元与所述移动终端接口的第一信号通道、第二信号通道电性连接,所述切换单元用于根据控制信号使所述话筒接口的信号通道与所述移动终端接口的第一信号通道导通的同时并使所述话筒接口的接地通道与所述移动终端接口的第二信号通道导通,或者,使所述话筒接口的信号通道与所述移动终端接口的第二信号通道导通的同时并使所述话筒接口的接地通道与所述移动终端接口的第一信号通道导通;
所述话筒本体与所述话筒接口固定或者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话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控上还设有耳机接口,所述耳机接口包括左声道、右声道以及接地通道,所述耳机接口的左声道与所述移动终端接口的左声道电性连接,所述耳机接口的右声道与所述移动终端接口的右声道电性连接,所述耳机接口的接地通道与所述话筒接口的接地通道电性连接。
CN201520935234.5U 2015-11-21 2015-11-21 话筒连接线及话筒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1607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35234.5U CN205160733U (zh) 2015-11-21 2015-11-21 话筒连接线及话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35234.5U CN205160733U (zh) 2015-11-21 2015-11-21 话筒连接线及话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60733U true CN205160733U (zh) 2016-04-13

Family

ID=55696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35234.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160733U (zh) 2015-11-21 2015-11-21 话筒连接线及话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6073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37746A1 (zh) * 2018-08-20 2020-02-27 深圳市爱图仕影像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带智能转换接口的麦克风及实现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37746A1 (zh) * 2018-08-20 2020-02-27 深圳市爱图仕影像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带智能转换接口的麦克风及实现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91469A (zh) 一种基于耳机佩戴状态控制音频输出模式的方法及系统
CN204350072U (zh) 数据线接口、耳机插头、移动终端及系统
CN102201826B (zh) 一种音频信号转接及接收装置,音频信号传输系统
CN205231290U (zh) 带有插装pcb板的音频插针
CN202721789U (zh) 一种音频接口自适应装置
CN205160733U (zh) 话筒连接线及话筒
CN203523003U (zh) 可切换耳机模式的耳机插头
CN203136107U (zh) 一种耳机插针和耳机插座
CN205790839U (zh) 一种耳机转接头
CN204465850U (zh) 一种抗干扰耳机电路
CN206697723U (zh) 一种音频转接线
CN202713568U (zh) 一种可套插式耳机插头
CN103037282A (zh) 一种无线音箱系统
CN204180263U (zh) 兼容多标准立体声耳机插头、手机及平板电脑
CN208127569U (zh) 一种直播声卡连接电脑或手机的音频线及直播系统
CN203072137U (zh) 一种采用有线传输方式和无线传输方式的两用耳机
CN108769847A (zh) 一种带智能转换接口的麦克风及实现方法
CN208258014U (zh) 一种基于差分传输的耳机、耳机插座及终端设备
CN208971750U (zh) 一种耳机
CN206148761U (zh) 转接头设备
CN205987327U (zh) 一种基于双声卡模组的音频设备
CN203466950U (zh) 一种能够兼容不同标准手机音频接口的耳机
CN206061074U (zh) 一种带双接口音频插头的耳机
CN206212257U (zh) 一种音频切换装置、主板及多媒体播放设备
CN203313373U (zh) 具有音量调节功能的通用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13

Termination date: 202111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