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18144U - 连接管与换热器的连接结构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管与换热器的连接结构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518144U
CN203518144U CN201320463390.7U CN201320463390U CN203518144U CN 203518144 U CN203518144 U CN 203518144U CN 201320463390 U CN201320463390 U CN 201320463390U CN 203518144 U CN203518144 U CN 2035181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tube
tube connector
step structure
plat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46339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艳涛
刘阳
周志敏
蒋亚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46339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5181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5181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51814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的技术领域,公开了连接管与换热器的连接结构,换热器包括板体,板体中设有多个换热管,换热管的端头延伸至板体的两侧端面外,连接管包括连接端,连接端插设于换热管的端头中,换热管的端头的外端形成扩口端,且形成第一台阶结构,连接端的外端形成缩口端,且形成第二台阶结构,缩口端穿过扩口端,延伸至板体内,第一台阶结构抵压于第二台阶结构。连接管的连接端插设在换热管的端头中,缩口端穿过换热管的扩口端,延伸至板体内,第一台阶结构与第二台阶结构的抵压连接,使连接管与换热管连接在一起,避免对连接管与换热管进行焊接,从而避免换热管被焊穿、受力易变形以致制冷剂泄漏的现象,且加工效率高,成本也低。

Description

连接管与换热器的连接结构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连接管与换热器的连接结构和包括该连接结构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如图1~3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连接管12"与换热器11"的连接结构1",换热器11包括呈环形的板体111",板体111"中设有多个换热管112",换热管112"延伸至板体111"的两侧端面,且通过呈U形状的弯头113"连接,另外,为了便于换热器11"的固定连接,换热管112"与连接管12"连接,目前,所采用的连接方式如下:
将换热管112"延伸出板体111"侧端面的开口设置为杯形喇叭口,再直接将连接管12"插设在该喇叭口中,并进行焊接固定,这样,换热器11在生产装配、检验、运输、运行等过程中,连接管12"会出现晃动,容易造成换热管112"延伸出板体111"的部分折断,进而造成制冷剂泄漏。
为了避免上述现象的出现,目前,在连接管12"与相邻的弯头113"之间,连接有加强件13",以使连接管12"晃动幅度小;或者,在板体111"的侧端面中设置通孔,换热管112"穿过该通孔,且与通孔之间存在间隙,这样,避免换热管112"与板体111"直接的直接接触,从而降低换热管112"折断的概率。上述中的连接管12"与换热器11"的连接结构1",由于存在焊接操作,容易出现过少,导致换热管112"焊穿的现象,或者换热管112"易受力变形导致制冷剂泄漏的现象;另外,还存在加工效率低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连接管与换热器的连接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连接管与换热器的连接结构,存在换热管易被焊穿、换热管受力变形以致制冷剂泄漏及加工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连接管与换热器的连接结构,所述换热器包括呈环形的板体,所述板体中设有多个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端头延伸至所述板体的两侧端面外,所述连接管包括连接端,所述连接端插设于所述换热管的端头中,所述换热管的端头的外端朝外扩张,形成扩口端,且于所述换热管的内表面形成第一台阶结构,所述连接端的外端朝内收缩,形成缩口端,且于所述连接管的外表面形成第二台阶结构,所述缩口端穿过所述扩口端,延伸至所述板体内,所述第一台阶结构抵压于所述第二台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板体的侧端面上凸设有环形凸板,所述环形凸板环绕于所述换热管外周布置,且抵接于所述换热管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台阶结构和所述第二台阶结构为倾斜状的环形面。
进一步地,所述缩口端的外表面与所述换热管的内表面之间存在第一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间隙的尺寸范围为0.02mm~0.2mm。
进一步地,所述扩口端的内表面与所述连接管的外表面之间存在第二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间隙的尺寸范围为0.05mm~0.3mm。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空调器,包括上述的连接管与换热器的连接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结构,连接管的连接端插设在换热管的端头中,并且,其缩口端穿过换热管的扩口端,延伸至板体内,通过第一台阶结构与第二台阶结构的抵压连接,使得连接管与换热管稳固连接在一起,避免对连接管与换热管进行焊接,从而避免换热管被焊穿、受力易变形以致制冷剂泄漏的现象,且加工效率高,成本也低。
空调器采用上述的连接结构,大大提高其安全系数,增加使用寿命,且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连接管与换热器的连接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连接管与换热器的连接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管与换热器的连接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管与换热器的连接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6是图5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4~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较佳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管12与换热器11的连接结构1,包括换热器11以及连接管12,换热器11为翅片式换热器11,当然,也可以是其它类型的换热器11,其包括呈环形的板体111,板体111中设有多个环形翅片,该多个环形翅片是同心径向间隔平行布置,其在板体111中设有多个换热管112,换热管112的端头延伸至板体111的两侧端面外,其通过弯头113连接。
上述的连接管12包括连接端,其连接端插设在换热管112的端头中,其呈弯折状,当然,连接管12的形状并不仅限制于本实施例中的形状,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设置为其它多种形状。换热管112的端头外端朝外扩张,形成扩口端1121,且于换热管112内表面形成第一台阶结构1122;连接管12的连接端的外端朝内收缩,形成缩口端121,且于连接管12的外表面形成第二台阶结构122。本实施例中,连接管12的连接端插设在换热管112的端头中,其缩口端121穿过扩口端1121,延伸至板体111内,第一台阶结构1122抵压在第二台阶结构122上。
在本实施例的连接管12与换热器11的连接结构1中,换热管112端头的外端形成扩口端1121,连接管12的连接端的外端形成缩口端121,这样,便于连接管12与换热管112的连接,且缩口端121穿过扩口端1121,延伸至板体111内,使得连接管12与换热管112的连接长度大大增加,并且换热管112的第一台阶结构1122抵压在连接管12的第二台阶结构122上,使得连接管12与换热管112之间不需要焊接操作,则可以实现稳固连接,从而避免出现由于焊接操作,导致换热管112焊穿、换热管112由于焊接,易受力变形等现象,从而避免导致换热管112内的制冷剂的泄漏,且该连接结构1不需要焊接操作,其加工效率较高,成本也低。
本实施例中,换热管112的第一台阶结构1122与连接管12的第二台阶结构122之间过盈配合,这样,两者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当然,连接管12的连接端与换热管112的结构对应配合,只是尺寸存在不同而已。
上述的第一台阶结构1122与第二台阶结构122为呈倾斜状的环形面,两个环形面对应贴合抵压在一起。
具体地,缩口端121的外表面与换热管112的内表面之间存在第一间隙,外扩端的外表面与连接管12的内表面之间存在第二间隙,这样,连接管12与换热管112之间,通过第一台阶结构1122与第二台阶结构122抵接配合,即使得配合稳固,且也便于两者之间的装配。
上述中的第一间隙的尺寸范围为0.02mm~0.2mm,也就是说缩口端121的外径比与其配合的换热管112的内径小0.02mm~0.2mm;上述中的第二间隙的尺寸范围为0.05mm~0.3mm,也就是说外扩端的外径比与其配合的连接管12的内径小0.05mm~0.3mm。当然,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的尺寸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改变,并不仅限制与本实施例中的尺寸范围。
上述中的缩口端121延伸至板体111内,具体地,其延伸进板体111内的长度范围为2mm~10mm,当然,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设置为其它的尺寸范围。
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加强换热管112,避免换热管112易变形,板体111侧端面上凸设有环形凸板1111,该环形凸板1111环绕于换热管112的外周设置,且抵接在换热管112的外表面上。这样,环形凸板1111对换热管112起到支撑的作用,避免换热管112折断。
具体地,上述的环形凸板1111可以是连续状的,也可以是多个相间布置的凸块形成,也就是非连续状,多个凸块呈环绕状布置。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空调器,其包括了上述的连接结构1,这样,由于该连接结构1可避免制冷剂的泄漏,以及避免换热管112受力变形,从而也提高了空调器的使用寿命,提高空调器的安全系数,且提高其加工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连接管与换热器的连接结构,所述换热器包括呈环形的板体,所述板体中设有多个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端头延伸至所述板体的两侧端面外,所述连接管包括连接端,所述连接端插设于所述换热管的端头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的端头的外端朝外扩张,形成扩口端,且于所述换热管的内表面形成第一台阶结构,所述连接端的外端朝内收缩,形成缩口端,且于所述连接管的外表面形成第二台阶结构,所述缩口端穿过所述扩口端,延伸至所述板体内,所述第一台阶结构抵压于所述第二台阶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管与换热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的侧端面上凸设有环形凸板,所述环形凸板环绕于所述换热管外周布置,且抵接于所述换热管的外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管与换热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台阶结构和所述第二台阶结构为倾斜状的环形面。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管与换热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缩口端的外表面与所述换热管的内表面之间存在第一间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管与换热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隙的尺寸范围为0.02mm~0.2mm。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管与换热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口端的内表面与所述连接管的外表面之间存在第二间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管与换热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间隙的尺寸范围为0.05mm~0.3mm。
8.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管与换热器的连接结构。
CN201320463390.7U 2013-07-31 2013-07-31 连接管与换热器的连接结构和空调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35181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63390.7U CN203518144U (zh) 2013-07-31 2013-07-31 连接管与换热器的连接结构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63390.7U CN203518144U (zh) 2013-07-31 2013-07-31 连接管与换热器的连接结构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518144U true CN203518144U (zh) 2014-04-02

Family

ID=503770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463390.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518144U (zh) 2013-07-31 2013-07-31 连接管与换热器的连接结构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51814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91414A (zh) * 2015-08-25 2015-11-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换热器和空调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91414A (zh) * 2015-08-25 2015-11-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换热器和空调器
CN105091414B (zh) * 2015-08-25 2017-11-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换热器和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17716B (zh) 分割式定子铁芯的组装方法及所用的装配工装
CN202133317U (zh) 用于鳍片管换热器的h形鳍片
CN203518144U (zh) 连接管与换热器的连接结构和空调器
CN201600075U (zh) 平行流热交换器用管座装置
CN104019589A (zh) 热交换系统、气液分离器及其加工方法
CN202228823U (zh) 连接管、管路连接结构及除湿机
CN206054089U (zh) 中冷器主板结构
CN202928230U (zh) 高压阀部件和空调室外机
CN201637326U (zh) 翻边封头管箱及具有该管箱的管壳换热器
CN202974018U (zh) 一种双进口管微通道换热器结构
CN103286231B (zh) 厚壁镍基合金换热管与镍基合金管板的胀接工艺
CN203069036U (zh) 一种换热器中用到的换热组件结构
CN202420178U (zh) 多管炉钢管连接装置
CN103033085A (zh) 连接管、管路连接结构及除湿机
CN203414001U (zh) 换热管与双管板连接结构
CN207268584U (zh) 一种换热器封头
CN201621389U (zh) 金属波纹管
CN204449061U (zh) 低应力胀管结构
CN220416462U (zh) 一种免焊接的汽车空调管接头
CN104251636A (zh) 换热管与双管板连接结构
CN210486636U (zh) 一种带有中冷器散热管加强支架的中冷器
CN203330277U (zh) 厚壁镍基合金换热管与镍基合金管板的胀接接头
CN203686423U (zh) 密封型直管倒钩接头
CN209355754U (zh) 一种无管板扁管散热器
CN2879095Y (zh) 一种高可靠性内胀式波节换热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2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