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14312U - 一种基坑支护内支撑系统的预应力组合工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坑支护内支撑系统的预应力组合工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514312U CN203514312U CN201320620758.6U CN201320620758U CN203514312U CN 203514312 U CN203514312 U CN 203514312U CN 201320620758 U CN201320620758 U CN 201320620758U CN 203514312 U CN203514312 U CN 20351431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aped steel
- connecting hole
- block
- adpting flange
- ste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6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6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3351 stiffen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41000251468 Actinopterygii Speci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10000001015 abdomen Anatom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29910052739 hyd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67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0 reinforced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78 shotcre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Affording Protection Of Roads Or Walls For Sou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坑支护内支撑系统的预应力组合工件,该实用新型包括钢绞线锚具基座、连接部件;钢绞线锚具基座与连接部件相互固定连接,钢绞线从钢绞线锚具基座的穿线长孔穿入,再经过弧形通道后与安装在内侧板上的张拉锚具连接,通过张拉设备对钢绞线施压拉力,到一定数值后将锚具锁紧固定。预应力组合工件通过连接部件与其他部件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如何为鱼腹梁张拉结构提供预应力的问题,该预应力组合工件结构合理,拆装方便,而且预应力组合工件上的各个部件都设有标准的尺寸可以各个工件之间互换及通用并且多次重复利用,达到节省施工成本、方便施工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特别涉及一种基坑支护内支撑系统的预应力组合工件。
背景技术
在软土深基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或钢管支撑支护结构,为了减少基坑的变形,增加稳定性,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增加钢筋混凝土围檩街面尺寸、增加钢管支撑的数量,减少间距等。但这将大大增加建筑材料的用量,也减少了基坑内有效的施工空间。由于目前采用的钢支撑结构,主要以单根型钢或钢管作为支撑梁,每根型钢或钢管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连接,不能作为组合结构工作,所以他们的支护刚度是较低的,所能承受的力相对有限,对于跨度较大的基坑,采用现行的钢支撑支护难以控制其变形。这些支撑件由于很多都是按现场施工要求制作,没有规范的连接尺寸,无法达到各个部件之间互换及通用的目的,造成基坑施工完成后,大多数支撑部件都成为了一次性消耗品,不能重复使用。
目前常用基坑支护完成后,无预应力施加工艺,或者增加支撑件,无法在支护系统组装完成后进一步提高支护系统的整体刚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为装配式基坑支护内支撑系统的提供一种基坑支护内支撑系统的预应力组合工件,可以为鱼腹梁张拉结构提供预应力以及与其他部件连接,该组合工件结构合理,拆装方便,可多次重复利用,达到节省施工成本、方便施工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基坑支护内支撑系统的预应力组合工件,包括钢绞线锚具基座、连接部件;所述的钢绞线锚具基座包括H型钢A、H型钢B、H型钢C、连接法兰、至少一个张拉锚具和内侧板;所述的连接法兰上设置有四个法兰装配孔,法兰装配孔呈正方形四角分布;所述的H型钢A的一端为横切面,H型钢A的另一端为斜切面,H型钢A的横切面固定焊接有连接法兰;H型钢A的外侧翼板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孔A,四个连接孔A为一组,每组中的连接孔A分成前后两排,每排有两个连接孔A;所述的H型钢B的一端为横切面,H型钢B的另一端为斜切面,靠近H型钢B横切面的H型钢B凹槽内设置有弧形导向板,所述的弧形导向板垂直焊接在H型钢B的腹板上,弧形导向板的两端与H型钢B两侧的翼板焊接固定;H型钢B两侧的翼板上设置有穿线长孔,穿线长孔的位置与弧形导向板的位置相对应;穿线长孔和弧形导向板形成了供张拉锚具的钢绞线通过的弧形通道;弧形导向板远离弧形通道的一侧设置有弧形加强板,弧形加强板与H型钢B的腹板垂直焊接固定,弧形加强板的两端分别与弧形导向板和H型钢B的外侧翼板焊接固定;所述H型钢B的外侧翼板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孔B,所述的连接孔B四个为一组,每组分成前后两排,每排中有两个连接孔B;所述的H型钢C的两端为横切面,H型钢C两端的横切面固定焊接有连接法兰;H型钢C的外侧翼板上固定设置有多个连接孔C和一个H型钢C挡块;所述的H型钢C挡块为H型钢,H型钢C挡块的两端为横切面,H型钢C挡块两端的横切面上固定焊接有连接法兰;所述的连接孔C8个为一个组,每个组分成前后两排,每排有4个连接孔C,H型钢C挡块的右侧横向设置有两个组的连接孔C,H型钢C挡块的左侧横向设置有三个组的连接孔C;所述的钢绞线锚具基座由H型钢A、H型钢B、H型钢C围成三角形结构并焊接固定,其中,H型钢A和H型钢B的斜切面固定焊接在H型钢C的内侧翼板上,H型钢B的横切面固定焊接在H型钢A的内侧翼板上,H型钢A、H型钢B和H型钢C的腹板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的内侧板与H型钢A、H型钢B、H型钢C的内侧翼板固定焊接,所述的张拉锚具固定安装在内侧板上,内侧板的一侧设置有排水口;所述的连接部件包括H型钢D、H型钢D挡块和所述的连接法兰;所述的H型钢D挡块固定安装在H型钢D的上侧翼板上,H型钢D挡块为一H型钢,H型钢D挡块的两端为横切面,H型钢D挡块两端的横切面固定焊接有连接法兰;所述H型钢D的上侧翼板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孔D,所述的连接孔D8个为一个组,每个组分成前后两排,每排有4个连接孔D;H型钢D挡块的左侧横向设置有两个组的连接孔D,H型钢D挡块的右侧横向设置有三个组的连接孔D,H型钢D挡块左侧的两组连接孔D与H型钢C挡块右侧的两组的连接孔C相互对应,H型钢D挡块右侧的三个组的连接孔D与H型钢C挡块左侧的三个组的连接孔C相互对应;H型钢D的下侧翼板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孔E,所述的连接孔E四个为一个组,每个组中的连接孔E分成前后两排,每排包含有两个连接孔E;预应力组合工件中H型钢C的外侧翼板在H型钢C挡块左侧的部分与H型钢D的上侧翼板在H型钢D挡块右侧的部分固定连接;H型钢C挡块左侧的连接法兰与H型钢D右侧的连接法兰固定连接;H型钢D挡块右侧的连接法兰与H型钢C左侧的连接法兰固定连接;在H型钢A、H型钢B、H型钢C的腹板上垂直固定焊接有吊耳板,吊耳板上设置有吊孔。
作为优选,所述的法兰装配孔呈正方形四角分布,该正方形的边长为190mm到210mm,法兰装配孔的直径为26mm到30mm;连接孔A中每组的前后两排连接孔A的间距为190mm到210mm,每排中的两个连接孔A的间距为190mm到210mm,H型钢A的外侧翼板上设置有5到7个组的连接孔A,连接孔A中每两个相邻的组的间距为290mm到310mm;所述连接孔B中每组的前后两排连接孔B的间距为190mm到210mm,连接孔B中每排的两个连接孔B的间距为190mm到210mm,H型钢B的外侧翼板上设置有2到4个组的连接孔B,连接孔B中每两个相邻的组的间距为290mm到310mm;连接孔C中每组的前后两排连接孔C的间距为190mm到210mm,连接孔C中每排相邻的两个连接孔C的间距为90mm到110mm,H型钢C的外侧翼板上连接孔C中每两个相邻组的间距为290mm到310mm,在H型钢C挡块右侧并且到H型钢C挡块右侧连接法兰最近的一个连接孔C的组与H型钢C挡块右侧连接法兰的间距为290mm到310mm,在H型钢C挡块左侧并且到H型钢C挡块左侧连接法兰最近的一个连接孔C的组与H型钢C挡块左侧连接法兰的间距为290mm到310mm;所述的连接孔E中每组前后两排连接孔E的间距为190mm到210mm,连接孔E中每排的两个连接孔E的间距为190mm到210mm;所述的连接孔的直径为26mm到30mm。预应力组合工件上的各个部件都设有标准的尺寸,可以达到各个工件之间互换及通用的目的。
作为优选,内侧板上垂直焊接固定有肋板和挡板,所述肋板的两端分别与H型钢A和H型钢B的内侧翼板固定焊接;所述挡板的两端分别与H型钢C和H型钢B的内侧翼板固定焊接。提高预应力组合工件所能承受的力。
为了提高预应力组合工件所能承受的力,作为优选,H型钢A、H型钢B和H型钢C的凹槽内设置有加强板,所述的加强板与H型钢的腹板和H型钢两侧的翼板垂直焊接固定。
为了避免预应力组合工件上产生积水,作为优选,所述的H型钢的腹板上设置有排水孔。
作为优选,所述的H型钢C的外侧翼板和H型钢D的上侧翼板通过穿过连接孔C和连接孔D的螺栓固定连接;H型钢D挡块右侧的连接法兰和H型钢C左侧的连接法兰通过穿过两者法兰装配孔的螺栓固定连接;H型钢C挡块左侧的连接法兰和H型钢D右侧的连接法兰通过穿过两者法兰装配孔的螺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为装配式基坑支护内支撑系统提供一种基坑支护内支撑系统的预应力组合工件,为鱼腹梁张拉结构提供预应力。钢绞线经过鱼腹梁从穿线长孔穿入,再经过弧形通道后与安装在内侧板上的张拉锚具连接,通过张拉设备对钢绞线施压拉力,到一定数值后将锚具锁紧固定。为了实现钢绞线锚具基座与其他部件的连接,设置了连接部件,连接部件与钢绞线锚具基座螺栓连接,连接部件可与其他部件连接。该组合工件结构合理,拆装方便,实现了多种规格基坑的装配要求可多次重复利用,达到节省施工成本、方便施工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连接法兰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钢绞线锚具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连接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的A向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使用示意图。
1、钢绞线锚具基座;2、H型钢A;201、连接孔A;3、H型钢B;301、连接孔B;302、弧形加强板;303、弧形导向板;304、穿线长孔;305、弧形通道;4、H型钢C;401、连接孔C;5、张拉锚具;501、内侧板;6、H型钢C挡块;7、排水口;701、加强板;702、肋板;703、排水孔;8、H型钢D挡块;9、连接法兰;901、法兰装配孔;10、挡板;11、吊耳板;12、连接部件;13、H型钢D;1301、连接孔D;1302、连接孔E。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实施例:一种基坑支护内支撑系统的预应力组合工件,如图1所示,包括钢绞线锚具基座1、连接部件12;
如图1、2、3、5所示,包括钢绞线锚具基座1、连接部件12;所述的钢绞线锚具基座1包括H型钢A2、H型钢B3、H型钢C4、连接法兰9、至少一个张拉锚具5和内侧板501;所述的连接法兰9上设置有四个法兰装配孔901,法兰装配孔901呈正方形四角分布,该正方形的边长为190mm到210mm,法兰装配孔901的直径为26mm到30mm;所述的H型钢A2的一端为横切面,H型钢A2的另一端为斜切面,H型钢A2的横切面固定焊接有连接法兰9;H型钢A2的外侧翼板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孔A201,四个连接孔A201为一组,每组中的连接孔A201分成前后两排,前后两排连接孔A201的间距为190mm到210mm,每排有两个连接孔A201,每排中的两个连接孔A201的间距为190mm到210mm,H型钢A2的外侧翼板上设置有5到7个组的连接孔A201,连接孔A201中每两个相邻的组的间距为290mm到310mm;所述的H型钢B3的一端为横切面,H型钢B3的另一端为斜切面,靠近H型钢B3横切面的H型钢B3凹槽内设置有弧形导向板303,所述的弧形导向板303垂直焊接在H型钢B3的腹板上,弧形导向板303的两端与H型钢B3两侧的翼板焊接固定;H型钢B3两侧的翼板上设置有穿线长孔304,穿线长孔304的位置与弧形导向板303的位置相对应;穿线长孔304和弧形导向板303形成了供张拉锚具5的钢绞线通过的弧形通道305;弧形导向板303远离弧形通道305的一侧设置有弧形加强板302,弧形加强板302与H型钢B3的腹板垂直焊接固定,弧形加强板302的两端分别与弧形导向板303和H型钢B3的外侧翼板焊接固定;所述H型钢B3的外侧翼板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孔B301,所述的连接孔B301四个为一组,每组分成前后两排,前后两排连接孔B301的间距为190mm到210mm,每排中有两个连接孔B301,每排的两个连接孔B301的间距为190mm到210mm,H型钢B3的外侧翼板上设置有2到4个组的连接孔B301,连接孔B301中每两个相邻的组的间距为290mm到310mm;所述的H型钢C4的两端为横切面,H型钢C4两端的横切面固定焊接有连接法兰9;H型钢C4的外侧翼板上固定设置有多个连接孔C401和一个H型钢C挡块6;所述的H型钢C挡块6为H型钢,H型钢C挡块6的两端为横切面,H型钢C挡块6两端的横切面上固定焊接有连接法兰9;所述的连接孔C401八个为一个组,每个组分成前后两排,前后两排连接孔C401的间距为190mm到210mm,每排有4个连接孔C401,连接孔C401中每排相邻的两个连接孔C401的间距为90mm到110mm,H型钢C挡块6的右侧横向设置有两个组的连接孔C401,H型钢C挡块6的左侧横向设置有三个组的连接孔C401;H型钢C4的外侧翼板上连接孔C401中每两个相邻组的间距为290mm到310mm,在H型钢C挡块6右侧并且到H型钢C挡块6右侧连接法兰9最近的一个连接孔C401的组与H型钢C挡块6右侧连接法兰9的间距为290mm到310mm,在H型钢C挡块6左侧并且到H型钢C挡块6左侧连接法兰9最近的一个连接孔C401的组与H型钢C挡块6左侧连接法兰9的间距为290mm到310mm;所述的钢绞线锚具基座1由H型钢A2、H型钢B3、H型钢C4围成三角形结构并焊接固定,其中,H型钢A2和H型钢B3的斜切面固定焊接在H型钢C4的内侧翼板上,H型钢B3的横切面固定焊接在H型钢A2的内侧翼板上,H型钢A2、H型钢B3和H型钢C4的腹板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的内侧板501与H型钢A2、H型钢B3、H型钢C4的内侧翼板固定焊接,所述的张拉锚具5固定安装在内侧板501上,内侧板501的一侧设置有排水口7。内侧板501上垂直焊接固定有肋板702和挡板10,所述肋板702的两端分别与H型钢A2和H型钢B3的内侧翼板固定焊接;所述挡板10的两端分别与H型钢C4和H型钢B3的内侧翼板固定焊接。H型钢A2、H型钢B3和H型钢C4的凹槽内设置有加强板701,所述的加强板701与H型钢的腹板和H型钢两侧的翼板垂直焊接固定。所述的H型钢的腹板上设置有排水孔703。
如图1、4所示,所述的连接部件12包括H型钢D13、H型钢D挡块8和所述的连接法兰9;所述的H型钢D挡块8固定安装在H型钢D13的上侧翼板上,H型钢D挡块8为一H型钢,H型钢D挡块8的两端为横切面,H型钢D挡块8两端的横切面固定焊接有连接法兰9;所述H型钢D13的上侧翼板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孔D1301,所述的连接孔D13018个为一个组,每个组分成前后两排,每排有4个连接孔D1301;H型钢D挡块8的左侧横向设置有两个组的连接孔D1301,H型钢D挡块8的右侧横向设置有三个组的连接孔D1301,H型钢D挡块8左侧的两组连接孔D1301与H型钢C挡块6右侧的两组的连接孔C401相互对应,H型钢D挡块8右侧的三个组的连接孔D1301与H型钢C挡块6左侧的三个组的连接孔C401相互对应;H型钢D13的下侧翼板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孔E1302,所述的连接孔E1302四个为一个组,每个组中的连接孔E1302分成前后两排,前后两排连接孔E1302的间距为190mm到210mm,每排包含有两个连接孔E1302每排的两个连接孔E1302的间距为190mm到210mm;所述的连接孔的直径为26mm到30mm。
如图1所示,预应力组合工件中H型钢C4的外侧翼板在H型钢C挡块6左侧的部分与H型钢D13的上侧翼板在H型钢D挡块8右侧的部分通过穿过连接孔C401和连接孔D1301的螺栓固定连接;H型钢C挡块6左侧的连接法兰9与H型钢D13右侧的连接法兰9通过穿过两者法兰装配孔901的螺栓固定连接;H型钢D挡块8右侧的连接法兰9与H型钢C4左侧的连接法兰9通过穿过两者法兰装配孔901的螺栓固定连接;在H型钢A2、H型钢B3、H型钢C4的腹板上垂直固定焊接有吊耳板11,吊耳板11的两端与H型钢两侧的翼板垂直焊接固定,吊耳板11上设置有吊孔。
使用时,如图6所示,钢绞线从钢绞线锚具基座1的穿线长孔304穿入,再经过弧形通道305后与安装在内侧板501上的张拉锚具5连接,通过张拉设备对钢绞线施压拉力,到一定数值后将锚具锁紧固定。钢绞线锚具基座1通过连接部件12与其他部件连接,实现钢绞线锚具基座1与其他部件的连接。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基坑支护内支撑系统的预应力组合工件,其特征是,包括钢绞线锚具基座(1)、连接部件(12);所述的钢绞线锚具基座(1)包括H型钢A(2)、H型钢B(3)、H型钢C(4)、连接法兰(9)、至少一个张拉锚具(5)和内侧板(501);所述的连接法兰(9)上设置有四个法兰装配孔(901),法兰装配孔(901)呈正方形四角分布;所述的H型钢A(2)的一端为横切面,H型钢A(2)的另一端为斜切面,H型钢A(2)的横切面固定焊接有连接法兰(9);H型钢A(2)的外侧翼板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孔A(201),四个连接孔A(201)为一组,每组中的连接孔A(201)分成前后两排,每排有两个连接孔A(201);所述的H型钢B(3)的一端为横切面,H型钢B(3)的另一端为斜切面,靠近H型钢B(3)横切面的H型钢B(3)凹槽内设置有弧形导向板(303),所述的弧形导向板(303)垂直焊接在H型钢B(3)的腹板上,弧形导向板(303)的两端与H型钢B(3)两侧的翼板焊接固定;H型钢B(3)两侧的翼板上设置有穿线长孔(304),穿线长孔(304)的位置与弧形导向板(303)的位置相对应;穿线长孔(304)和弧形导向板(303)形成了供张拉锚具(5)的钢绞线通过的弧形通道(305);弧形导向板(303)远离弧形通道(305)的一侧设置有弧形加强板(302),弧形加强板(302)与H型钢B(3)的腹板垂直焊接固定,弧形加强板(302)的两端分别与弧形导向板(303)和H型钢B(3)的外侧翼板焊接固定;所述H型钢B(3)的外侧翼板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孔B(301),所述的连接孔B(301)四个为一组,每组分成前后两排,每排中有两个连接孔B(301);所述的H型钢C(4)的两端为横切面,H型钢C(4)两端的横切面固定焊接有连接法兰(9);H型钢C(4)的外侧翼板上固定设置有多个连接孔C(401)和一个H型钢C挡块(6);所述的H型钢C挡块(6)为H型钢,H型钢C挡块(6)的两端为横切面,H型钢C挡块(6)两端的横切面上固定焊接有连接法兰(9);所述的连接孔C(401)8个为一个组,每个组分成前后两排,每排有4个连接孔C(401),H型钢C挡块(6)的右侧横向设置有两个组的连接孔C(401),H型钢C挡块(6)的左侧横向设置有三个组的连接孔C(401);所述的钢绞线锚具基座(1)由H型钢A(2)、H型钢B(3)、H型钢C(4)围成三角形结构并焊接固定,其中,H型钢A(2)和H型钢B(3)的斜切面固定焊接在H型钢C(4)的内侧翼板上,H型钢B(3)的横切面固定焊接在H型钢A(2)的内侧翼板上,H型钢A(2)、H型钢B(3)和H型钢C(4)的腹板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的内侧板(501)与H型钢A(2)、H型钢B(3)、H型钢C(4)的内侧翼板固定焊接,所述的张拉锚具(5)固定安装在内侧板(501)上,内侧板(501)的一侧设置有排水口(7);所述的连接部件(12)包括H型钢D(13)、H型钢D挡块(8)和所述的连接法兰(9);所述的H型钢D挡块(8)固定安装在H型钢D(13)的上侧翼板上,H型钢D挡块(8)为一H型钢,H型钢D挡块(8)的两端为横切面,H型钢D挡块(8)两端的横切面固定焊接有连接法兰(9);所述H型钢D(13)的上侧翼板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孔D(1301),所述的连接孔D(1301)八个为一个组,每个组分成前后两排,每排有4个连接孔D(1301);H型钢D挡块(8)的左侧横向设置有两个组的连接孔D(1301),H型钢D挡块(8)的右侧横向设置有三个组的连接孔D(1301),H型钢D挡块(8)左侧的两组连接孔D(1301)与H型钢C挡块(6)右侧的两组的连接孔C(401)相互对应,H型钢D挡块(8)右侧的三个组的连接孔D(1301)与H型钢C挡块(6)左侧的三个组的连接孔C(401)相互对应;H型钢D(13)的下侧翼板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孔E(1302),所述的连接孔E(1302)四个为一个组,每个组中的连接孔E(1302)分成前后两排,每排包含有两个连接孔E(1302);预应力组合工件中H型钢C(4)的外侧翼板在H型钢C挡块(6)左侧的部分与H型钢D(13)的上侧翼板在H型钢D挡块(8)右侧的部分固定连接;H型钢C挡块(6)左侧的连接法兰(9)与H型钢D(13)右侧的连接法兰(9)固定连接;H型钢D挡块(8)右侧的连接法兰(9)与H型钢C(4)左侧的连接法兰(9)固定连接;在H型钢A(2)、H型钢B(3)、H型钢C(4)的腹板上垂直固定焊接有吊耳板(11),吊耳板(11)上设置有吊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内支撑系统的预应力组合工件,其特征是,所述的法兰装配孔(901)呈正方形四角分布,该正方形的边长为190mm到210mm,法兰装配孔(901)的直径为26mm到30mm;连接孔A(201)中每组的前后两排连接孔A(201)的间距为190mm到210mm,每排中的两个连接孔A(201)的间距为190mm到210mm,H型钢A(2)的外侧翼板上设置有5到7个组的连接孔A(201),连接孔A(201)中每两个相邻的组的间距为290mm到310mm;所述连接孔B(301)中每组的前后两排连接孔B(301)的间距为190mm到210mm,连接孔B(301)中每排的两个连接孔B(301)的间距为190mm到210mm,H型钢B(3)的外侧翼板上设置有2到4个组的连接孔B(301),连接孔B(301)中每两个相邻的组的间距为290mm到310mm;连接孔C(401)中每组的前后两排连接孔C(401)的间距为190mm到210mm,连接孔C(401)中每排相邻的两个连接孔C(401)的间距为90mm到110mm,H型钢C(4)的外侧翼板上连接孔C(401)中每两个相邻组的间距为290mm到310mm,在H型钢C挡块(6)右侧并且到H型钢C挡块(6)右侧连接法兰(9)最近的一个连接孔C(401)的组与H型钢C挡块(6)右侧连接法兰(9)的间距为290mm到310mm,在H型钢C挡块(6)左侧并且到H型钢C挡块(6)左侧连接法兰(9)最近的一个连接孔C(401)的组与H型钢C挡块(6)左侧连接法兰(9)的间距为290mm到310mm;所述的连接孔E(1302)中每组前后两排连接孔E(1302)的间距为190mm到210mm,连接孔E(1302)中每排的两个连接孔E(1302)的间距为190mm到21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内支撑系统的预应力组合工件,其特征是,内侧板(501)上垂直焊接固定有肋板(702)和挡板(10),所述肋板(702)的两端分别与H型钢A(2)和H型钢B(3)的内侧翼板固定焊接;所述挡板(10)的两端分别与H型钢C(4)和H型钢B(3)的内侧翼板固定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内支撑系统的预应力组合工件,其特征是,H型钢A(2)、H型钢B(3)和H型钢C(4)的凹槽内设置有加强板(7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内支撑系统的预应力组合工件,其特征是,所述的H型钢C(4)的外侧翼板和H型钢D(13)的上侧翼板通过穿过连接孔C(401)和连接孔D(1301)的螺栓固定连接;H型钢D挡块(8)右侧的连接法兰(9)和H型钢C(4)左侧的连接法兰(9)通过穿过两者法兰装配孔(901)的螺栓固定连接;H型钢C挡块(6)左侧的连接法兰(9)和H型钢D(13)右侧的连接法兰(9)通过穿过两者法兰装配孔(901)的螺栓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620758.6U CN203514312U (zh) | 2013-10-09 | 2013-10-09 | 一种基坑支护内支撑系统的预应力组合工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620758.6U CN203514312U (zh) | 2013-10-09 | 2013-10-09 | 一种基坑支护内支撑系统的预应力组合工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514312U true CN203514312U (zh) | 2014-04-02 |
Family
ID=50373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620758.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514312U (zh) | 2013-10-09 | 2013-10-09 | 一种基坑支护内支撑系统的预应力组合工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51431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10515A (zh) * | 2013-10-09 | 2014-01-15 | 浙江博雷重型机床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基坑支护内支撑系统的预应力组合工件 |
-
2013
- 2013-10-09 CN CN201320620758.6U patent/CN20351431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10515A (zh) * | 2013-10-09 | 2014-01-15 | 浙江博雷重型机床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基坑支护内支撑系统的预应力组合工件 |
CN103510515B (zh) * | 2013-10-09 | 2016-08-17 | 浙江博雷重型机床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基坑支护内支撑系统的预应力组合工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514309U (zh) | 一种钢绞线锚具基座 | |
CN103510521A (zh) | 一种连接部件 | |
CN203514323U (zh) | 一种连接部件 | |
CN106012834B (zh) | 一种空间扭曲曲线异型反对称钢主塔内支撑及张拉系统 | |
CN103510514A (zh) | 一种钢绞线锚具基座 | |
CN203514312U (zh) | 一种基坑支护内支撑系统的预应力组合工件 | |
CN207109843U (zh) | 一种采空区输电线路基础加固装置 | |
CN203499259U (zh) | 工具式悬挑卸料平台 | |
CN103452111B (zh) | 一种钢绞线锚具安装装置及其连接部件 | |
CN103510515A (zh) | 一种基坑支护内支撑系统的预应力组合工件 | |
CN203514311U (zh) | 一种钢绞线锚具安装装置及其锚具座 | |
CN203420270U (zh) | 基坑支护内支撑系统的鱼腹梁部件 | |
CN203452074U (zh) | 一种基坑支护内支撑系统的钢绞线锚具安装装置 | |
CN203452071U (zh) | 钢绞线锚具安装装置及其锚具座 | |
CN203452073U (zh) | 基坑支护内支撑系统的钢绞线锚具安装装置 | |
CN203546729U (zh) | 钢绞线锚具安装装置的连接部件 | |
CN203452075U (zh) | 一种钢绞线锚具安装装置及其连接部件 | |
CN204850247U (zh) | 十字钢板的箍筋连接结构 | |
CN204062152U (zh) | 高压泵管固定装置 | |
CN103938877B (zh) | 锚栓套架的安装方法 | |
CN203361596U (zh) | 一种集成式升降操作平台辅助支架 | |
CN206220472U (zh) | 一种提高钢支撑支撑稳定性的加固装置 | |
CN203420271U (zh) | 围檩部件 | |
CN103452122B (zh) | 钢绞线锚具安装装置及其连接部件 | |
CN203420275U (zh) | 一种围檩部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617 Address after: 311101 Dajin, gejiache village, Qiaosi street,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AMOLE Experimental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313219 Zhejiang province Huzhou city Deqing County Town Road No. 1 Chomo leidian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BOLEI HEAVY MACHINE TOOL MANUFACTURING Co.,Ltd.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