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12896U - 一种直线移动臂式柔性带料捆状绕制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直线移动臂式柔性带料捆状绕制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512896U CN203512896U CN201320534272.0U CN201320534272U CN203512896U CN 203512896 U CN203512896 U CN 203512896U CN 201320534272 U CN201320534272 U CN 201320534272U CN 203512896 U CN203512896 U CN 20351289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ulley
- section
- band material
- strips
-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直线移动臂式柔性带料捆状绕制机,包括功能滑轮组、气涨轴组件和带料导出滑轮,所述的带料导出滑轮固定在导出滑轮安装板上,导出滑轮安装板设置在一条直线轨道上,直线轨道设置在绕制机主体上,导出滑轮安装板在平行于气涨轴组件的直线轨道上轴线的滑动,在功能滑轮组和带料导出滑轮之间还设有用于扭转柔性带料的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固定在绕制机主体上,并与功能滑轮组相对设置,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固定在导出滑轮安装板上,并与带料导出滑轮相对设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受力均衡,在绕制过程中能够有效的避免带料产生褶皱。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柔性带料绕制机,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直线移动臂式柔性带料捆状绕制机。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柔性带料如制作“尿不湿”内吸附层的材料,由无纺布、绒毛浆和吸水树脂等组成,在生产的制作和使用过程,需要将柔性带料绕制成盘状或捆状。而且,在绕制过程中必须控制柔性带料内的张力。
如果张力过小,绕制成盘状或捆状之后容易松散,影响运输、储存以及使用。但如张力过大,则将影响柔性带料的截面形状以及尺寸,甚至拉断该带料。所以,在柔性带料的绕制过程中,应该根据使用要求,控制绕制过程中柔性带料的张力。
目前的绕制机通常采用可变速的电机驱动的气涨轴组件,该组件为;气涨轴外面套着用于绕制柔性带料的空心料芯,“气涨轴”利用压缩空气“涨紧”空心料芯。带料的“起始端”用胶带粘接在该空心料芯上。该气涨轴组件在旋转的同时并沿着平行于该“气涨轴”的轴线,行程约等于“空心料芯”长度进行 往复平行移动,则每层带料按照“旋转与移动的关系—导程”绕制成螺旋状。
现在的绕制设备,需要往复平行移动的是,旋转的“气涨轴”部分,包括“气涨轴”、驱动的电机以及绕制在“气涨轴”上的带料捆等,这一部分质量较大对应的驱动电机功率也大,而且设备的宽度至少是绕制捆状高度的两倍,以至于造成设备功耗大以及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直线移动臂式柔性带料捆状绕制机,整台设备的“耗能”以及占地面积均可减少,并且在绕制过程中能够更有效的控制带料内的张力。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线移动臂式柔性带料捆状绕制机,包括用于引入所述柔性带料并调整其张力的功能滑轮组、由可变速电机驱动的用于卷绕柔性带料的气涨轴组件和用于引导柔性带料使其卷绕在气涨轴组件上的带料导出滑轮,所述的带料导出滑轮固定在导出滑轮安装板上,所述的导出滑轮安装板设置在一条直线轨道上,所述直线轨道设置在绕制机主体上,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导出滑轮安装板在平行于气涨轴组件轴线的直线轨道上往复移动,在所述功能滑轮组和带料导出滑轮之间还设有用于扭转柔性带料的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所述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固定在绕制机主体上,并与功能滑轮组相对设置,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固定在导出滑轮安装板上,并与带料导出滑轮相对设置。
所述的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均包括两个用于夹持柔性带料的滑轮,所述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中的所有滑轮的轴线相互平行,且垂直导出滑轮安装板的运动平面。
所述的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均包括一个滑轮,所述的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中滑轮的轴线均与导出滑轮安装板的运动平面平行,功能滑轮组输出的柔性带料经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翻转180°后,再由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逆向翻转180°。
所述的功能滑轮组包括一个动滑轮,所述的动滑轮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定滑轮。
所述的动滑轮设置在定轴摆臂的一端,定轴摆臂通过一根连接轴设置在绕制机主体上,所述的连接轴连接有角位移传感器。
所述动滑轮的两侧各有任意一个定滑轮上连接有旋转编码器。
所述的动滑轮设置在一条直线轨道上,所述动滑轮与直线位移传感器连接。
所述的动滑轮上连接有施力机构。
所述的动滑轮上连接有加速度传感器。
所述的施力机构是弹簧、气缸或者油缸,所述的气缸或者油缸由计算机控制。
所述的驱动装置采用可变速电机、变速电机与减速器的组合、气缸或者油缸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气涨轴组件只是旋转,由带料导出滑轮沿着平行于气涨轴组件的轴线,且行程约等于料芯的长度进行往复平移移动,运动行程短且运动质量小,能有有效降低驱动电机的功耗,同时又有效解决了设备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能够有效避免在带料导出滑轮往复移动时,柔性带料产生褶皱;
(3)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功能滑轮组,在绕制过程中首先能够控制柔性带料内的张力,其次能够存储或者释放一定长度的带料,由相应的传感器给出电信号,控制系统根据传感器的信号,判别该功能滑轮组是存储还是释放带料,来控制绕制气涨轴组件的转速,避免因张力的不均造成的带料变形甚至断裂;
(4)本实用新型的功能滑轮组中动滑轮上加速度传感器的设置,使得在对动滑轮的作用力进行分析时,将动滑轮的惯性力也计算在内,从而可以更加精确地控制柔性带料的张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待绕柔性带料扭转90°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待绕柔性带料扭转180°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功能滑轮组连接直线位移传感器和施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功能滑轮组连接角位移传感器和施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图5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定滑轮连接旋转编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组成的平面与功能滑轮组呈双层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Ⅰ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Ⅱ组成的平面与功能滑轮组呈一字型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动滑轮示力图;
图中标记:1、功能滑轮组,2、气涨轴组件,3、带料导出滑轮,4、导出滑轮安装板,5、绕制机主体,6、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7、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 8、动滑轮,9、定滑轮,10、定轴摆臂,11、施力机构,12、角位移传感器,13、旋转编码器,14、直线导轨,15、直线位移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直线移动臂式柔性带料捆状绕制机,包括用于引入所述柔性带料并调整其张力的功能滑轮组1、由可变速电机驱动的用于卷绕柔性带料的气涨轴组件2和用于引导柔性带料使其卷绕在气涨轴组件2上的带料导出滑轮3,所述的带料导出滑轮3固定在导出滑轮安装板4上,所述的导出滑轮安装板4设置在一条直线轨道上,所述直线轨道设置在绕制机主体5上,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导出滑轮安装板4在平行于气涨轴组件2轴线的直线轨道上往复移动,所述直线轨道包括滑动轨道或者滚动轨道,在所述功能滑轮组1和带料导出滑轮3之间还设有用于扭转柔性带料的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6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7,所述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6固定在绕制机主体5上,并与功能滑轮组1相对设置,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7固定在导出滑轮安装板4上,并与带料导出滑轮3相对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6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7有两种设置方式:
(1)所述的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6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7均包括两个用于夹持柔性带料的滑轮,所述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6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7中的所有滑轮的轴线相互平行,且垂直导出滑轮安装板4的滑动平面;
(2)所述的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6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7均包括一个滑轮,所述的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6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7中滑轮的轴线均与导出滑轮安装板4的运动平面平行,功能滑轮组1输出的柔性带料经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6翻转180°后,再由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7逆向翻转180°。
本实用新型中功能滑轮组1包括三种设置方式:
(1)所述的功能滑轮组1包括一个动滑轮8,所述的动滑轮8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定滑轮9,所述的动滑轮8设置在定轴摆臂10的一端,定轴摆臂10通过一根连接轴设置在绕制机主体5上,所述的连接轴连接有角位移传感器12;
(2)所述的动滑轮8设置在定轴摆臂10的一端,定轴摆臂10通过一根连接轴设置在绕制机主体5上,所述动滑轮8的两侧各有一个定滑轮9的轮轴连接有旋转编码器13控制系统根据这两个定滑轮9的直径以及与之连接的旋转编码器13的电信号,判别功能滑轮组1是存储还是释放柔性带料,旋转编码器13可以采用增量式旋转编码器或者绝对值式旋转编码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为绝对值式旋转编码器;
(3)所述的动滑轮8设置在一条直线轨道14上,直线轨道14上设置有能够在其上自由滑动的滑块,动滑轮8通过过渡板设置在滑块上,滑块上连接有直线位移传感器连接15;
本实用新型中功能滑轮组1起到控制柔性带料张力的作用,功能滑轮组1中的动滑轮10的运动轨迹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圆弧形的,本实用新型中,功能滑轮组1可以利用对动滑轮8进行配重来控制柔性带料的张力,还可以在动滑轮8上连接施力机构11来控制柔性带料的张力,所述的动滑轮8上还可以连接有加速度传感器,动滑轮8上连接加速度传感器后,可以将惯性力一并计算,可以更加精准的控制柔性带料的张力,所述的施力机构11是弹簧、气缸或者油缸,所述的气缸或者油缸由计算机控制。
本实用新型中角位移传感器12、旋转编码器13和直线位移传感器15均可以由行程开关组成的位移标志系统代替,位移标志系统包括2种组成形式:(1)在功能滑轮组1中的动滑轮8的运动总行程的中间位置和两个极限位置各装一个行程开关,极限位置和中间位置之间还可以设置多个行程开关,中间位置的行程开关用于确定动滑轮8是否处于其总行程的中间位置,两个极限开关的安装有效的确定了动滑轮8相对应的极限位置,当动滑轮8位于极限位置时,柔性带料处于最紧张或者最松弛的状态,控制系统发出停止绕制的信号,绕制工作停止,避免拉断带料或带料缠绕;(2)在功能滑轮组1中的动滑轮8的运动总行程的中间位置设置一个行程开关,以便控制系统判别之用,该行程开关与动滑轮8上连接的相应的位移传感器共同传输动滑轮8的运动状态,控制系统根据行程开关和相应的传感器的信号调整气涨轴组件2的转速。
所述的角位移传感器12还可以由旋转编码器代替,所述的直线位移传感器15还可以由光栅尺代替,光栅尺包括绝对值式式光栅尺和增量式光栅尺;
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设备空间大小调节功能滑轮组1和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6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7的位置关系,本实用新型在存放设备空间较大时可以采用功能滑轮组1可与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6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7呈一字型设置,当设备存放空间较小时,可以通过在功能滑轮组1两侧增设多个辅助滑轮来减少空间占用面积,此时,功能滑轮组1与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6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7组成的平面呈双层设置。
实施例一
制布机或放料机先释放一部分柔性带料,放出的柔性带料起始端柔性带料依次穿过功能滑轮组1、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6、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7、带料导出滑轮3和气涨轴组件2,柔性带料起始端经带料导出滑轮3后用胶带缠绕到气涨轴组件2上,带料导出滑轮3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7设置在导出滑轮安装板4上,导出滑轮安装板4设置在一条直线轨道上,功能滑轮组1、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6、直线轨道和气涨轴组件2均设置在绕制机主体5上,启动绕制机完成绕制准备工作后,可变速电机驱动气涨轴组件2旋转,同时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导出滑轮安装板4在平行于气涨轴组件2轴线的直线轨道上往复移动,所述的驱动装置可以是可变速电机、变速电机与减速器的组合、气缸或者油缸中的任一种;
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6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7均包括两个用于夹持柔性带料的滑轮,所述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6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7中的所有滑轮的轴线相互平行,且垂直导出导出滑轮安装板4的运动平面,柔性带料在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8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9之间扭转90°;
所述的功能滑轮组包括一个动滑轮8,动滑轮8的两侧分别至少设置一个定滑轮9,所述的动滑轮8设置在定轴摆臂10的一端,定轴摆臂10的另一端通过一根连接轴设置在绕制机主体5上,所述的连接轴穿设在绕制机主体5上,所述的连接轴连接有角位移传感器12,角位移传感器12与控制系统连接,控制系统根据角位移传感器12测定的动滑轮8的运动信息控制气涨轴组件2的转速,使动滑轮8始终处在回复其运动总行程的中间位置的运动状态,所述的动滑轮8上还可以连接配重装置或者施力机构11,施力机构11采用弹簧、气缸或者油缸中的任意一种,气缸或者油缸与控制系统连接,动滑轮8上还可以连接加速度传感器。
实施例二
制布机或放料机先释放一部分柔性带料,放出的柔性带料起始端柔性带料依次穿过功能滑轮组1、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6、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7、带料导出滑轮3和气涨轴组件2,柔性带料起始端经带料导出滑轮3后用胶带缠绕到气涨轴组件2上,带料导出滑轮3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7设置在导出滑轮安装板4上,导出滑轮安装板4设置在一条直线轨道上,功能滑轮组1、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6、直线轨道和气涨轴组件2均设置在绕制机主体5上,启动绕制机完成绕制准备工作后,可变速电机驱动气涨轴组件2旋转,同时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导出滑轮安装板4在平行于气涨轴组件2轴线的直线轨道上往复移动,所述的驱动装置可以是可变速电机与滚珠丝杠的组合,也可以是气缸或者油缸中的一种;
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6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7均包括两个用于夹持柔性带料的滑轮,所述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6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7中的所有滑轮的轴线相互平行,且垂直导出滑轮安装板4的移动平面,柔性带料在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8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9之间扭转90°;
所述的功能滑轮组包括一个动滑轮8,动滑轮8的两侧分别至少设置一个定滑轮9,所述的动滑轮8设置在定轴摆臂12的一端,定轴摆臂10的另一端通过一根连接轴设置在绕制机主体5上,所述的连接轴穿设在绕制机主体5上,所述的动滑轮8的运动轨迹上设置有位移标志系统,所述的位移标志系统由两个以上的行程开关组成,在使用行程开关时至少要在动滑轮8的运动总行程的中间位置以及两端的极限位置上分别设置一个行程开关,中间位置的行程开关用于确定动滑轮8是否处于其总行程的中间位置,两个极限开关的安装有效的确定了动滑轮8相对用的极限位置,当动滑轮8位于极限位置时,柔性带料处于最紧张或者最松弛的状态,控制系统发出停止绕制的信号,绕制工作停止,避免拉断带料或带料缠绕,绕制过程中,控制系统根据各个行程开关测定的动滑轮8的运动信息控制气涨轴组件2的转速,使动滑轮8始终处在回复其运动总行程的中间位置的运动状态,所述的动滑轮8上还可以连接配重装置或者施力机构11,施力机构11采用弹簧、气缸或者油缸中的任意一种,气缸或者油缸与控制系统连接,动滑轮8上还可以连接加速度传感器。
实施例三
制布机或放料机先释放一部分柔性带料,放出的柔性带料起始端柔性带料依次穿过功能滑轮组1、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6、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7、带料导出滑轮3和气涨轴组件2,柔性带料起始端经带料导出滑轮3后用胶带缠绕到气涨轴组件2上,带料导出滑轮3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7设置在导出滑轮安装板4上,导出滑轮安装板4设置在一条直线轨道上,功能滑轮组1、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6、直线轨道和气涨轴组件2均设置在绕制机主体5上,启动绕制机完成绕制准备工作后,可变速电机驱动气涨轴组件2旋转,同时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导出滑轮安装板4在平行于气涨轴组件2轴线的直线轨道上往复移动,所述的驱动装置可以是可变速电机与滚珠丝杠的组合,也可以是气缸或者油缸中的一种;
所述的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6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7均包括一个滑轮,所述的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6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7中滑轮的轴线均与导出滑轮安装板4的运动平面平行,功能滑轮组1输出的柔性带料经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6翻转180°后,再由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7逆向翻转180°。
所述的功能滑轮组包括一个动滑轮8,动滑轮8的两侧分别至少设置一个定滑轮9,所述的动滑轮8设置在一条直线轨道14上,直线导轨14上设置有能够在其上自由滑动的滑块,动滑轮8通过过渡板设置在滑块上,滑块上连接有直线位移传感器15,绕制过程中,控制系统根据直线位移传感器15测定的动滑轮8的运动信息控制气涨轴组件2的转速,使动滑轮8始终处在回复其运动总行程的中间位置的运动状态,所述的动滑轮8上还可以连接配重装置或者施力机构11,施力机构11采用弹簧、气缸或者油缸中的任意一种,气缸或者油缸与控制系统连接,动滑轮8上还可以连接加速度传感器。
实施例四
制布机或放料机先释放一部分柔性带料,放出的柔性带料起始端柔性带料依次穿过功能滑轮组1、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6、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7、带料导出滑轮3和气涨轴组件2,柔性带料起始端经带料导出滑轮3后用胶带缠绕到气涨轴组件2上,带料导出滑轮3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7设置在导出滑轮安装板4上,导出滑轮安装板4设置在一条直线轨道上,功能滑轮组1、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6、直线轨道和气涨轴组件2均设置在绕制机主体5上,启动绕制机完成绕制准备工作后,可变速电机驱动气涨轴组件2旋转,同时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导出滑轮安装板4在平行于气涨轴组件2轴线的直线轨道上往复移动,所述的驱动装置可以是可变速电机与滚珠丝杠的组合,也可以是气缸或者油缸中的一种;
所述的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6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7均包括一个滑轮,所述的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6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7中滑轮的轴线均与导出滑轮安装板4的运动平面平行,功能滑轮组1输出的柔性带料经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6翻转180°后,再由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7逆向翻转180°。
所述的功能滑轮组包括一个动滑轮8,动滑轮8的两侧分别至少设置一个定滑轮9,所述的动滑轮8设置在一条直线轨道14上,直线导轨14上设置有能够在其上自由滑动的滑块,动滑轮8通过过渡板设置在滑块上,滑块上连接有直线位移传感器15,同时在动滑轮8的运动总行程的中间位置上设置有一个行程开关,绕制过程中,控制系统根据直线位移传感器15和行程开关的信号测定的动滑轮8的运动信息控制气涨轴组件2的转速,使动滑轮8始终处在回复其运动总行程的中间位置的运动状态,所述的动滑轮8上还可以连接配重装置或者施力机构11,施力机构11采用弹簧、气缸或者油缸中的任意一种,气缸或者油缸与控制系统连接,动滑轮8上还可以连接加速度传感器。
实施例五
制布机或放料机先释放一部分柔性带料,放出的柔性带料起始端柔性带料依次穿过功能滑轮组1、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6、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7、带料导出滑轮3和气涨轴组件2,柔性带料起始端经带料导出滑轮3后用胶带缠绕到气涨轴组件2上,带料导出滑轮3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7设置在导出滑轮安装板4上,导出滑轮安装板4设置在一条直线轨道上,功能滑轮组1、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6、直线轨道和气涨轴组件2均设置在绕制机主体5上,启动绕制机完成绕制准备工作后,可变速电机驱动气涨轴组件2旋转,同时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导出滑轮安装板4在平行于气涨轴组件2轴线的直线轨道上往复移动,所述的驱动装置可以是可变速电机与滚珠丝杠的组合,也可以是气缸或者油缸中的一种;
所述的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6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7均包括一个滑轮,所述的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6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7中滑轮的轴线均与导出滑轮安装板4的运动平面平行,功能滑轮组1输出的柔性带料经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6翻转180°后,再由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7逆向翻转180°。
所述的功能滑轮组包括一个动滑轮8,动滑轮8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定滑轮9,在分别位于动滑轮8两侧的两个定滑轮9上分别连接有旋转编码器15,动滑轮10两侧的定滑轮11连接的旋转编码器13均与控制系统连接,控制系统根据两个定滑轮的直径和旋转编码器13的信号差值控制气涨轴组件2的转速,使动滑轮8始终处在回复其运动总行程的中间位置的运动状态,所述的动滑轮8上还可以连接配重装置或者施力机构11,施力机构11采用弹簧、气缸或者油缸中的任意一种,气缸或者油缸与控制系统连接,动滑轮8上还可以连接加速度传感器。
实施例六
制布机或放料机先释放一部分柔性带料,放出的柔性带料起始端柔性带料依次穿过功能滑轮组1、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6、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7、带料导出滑轮3和气涨轴组件2,柔性带料起始端经带料导出滑轮3后用胶带缠绕到气涨轴组件2上,带料导出滑轮3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7设置在导出滑轮安装板4上,导出滑轮安装板4设置在一条直线轨道上,功能滑轮组1、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6、直线轨道和气涨轴组件2均设置在绕制机主体5上,启动绕制机完成绕制准备工作后,可变速电机驱动气涨轴组件2旋转,同时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导出滑轮安装板4在平行于气涨轴组件2轴线的直线轨道上往复移动,所述的驱动装置可以是可变速电机与滚珠丝杠的组合,也可以是气缸或者油缸中的一种;
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6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7均包括两个用于夹持柔性带料的滑轮,所述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6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7中的所有滑轮的轴线相互平行,且垂直导出滑轮安装板4的移动平面,柔性带料在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8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9之间扭转90°;
所述的功能滑轮组包括一个动滑轮8,动滑轮8的两侧分别设置至少一个定滑轮9,定滑轮9的两侧分别增设有辅助滑轮,此时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6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7形成的平面与功能滑轮组1呈双层设置,在分别位于动滑轮8两侧的两个定滑轮9或者辅助滑轮上分别连接有旋转编码器13,动滑轮8两侧的定滑轮9或者辅助滑轮连接的旋转编码器13均与控制系统连接,控制系统根据两个连接旋转编码器的滑轮的直径和旋转编码器15的信号差值控制气涨轴组件2的转速,使动滑轮8始终处在回复其运动总行程的中间位置的运动状态,所述的动滑轮8上还可以连接配重装置或者施力机构11,施力机构11采用弹簧、气缸或者油缸中的任意一种,气缸或者油缸与控制系统连接,动滑轮8上还可以连接加速度传感器。
实施例七
制布机或放料机先释放一部分柔性带料,放出的柔性带料起始端柔性带料依次穿过功能滑轮组1、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6、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7、带料导出滑轮3和气涨轴组件2,柔性带料起始端经带料导出滑轮3后用胶带缠绕到气涨轴组件2上,带料导出滑轮3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7设置在导出滑轮安装板4上,导出滑轮安装板4设置在一条直线轨道上,功能滑轮组1、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6、直线轨道和气涨轴组件2均设置在绕制机主体5上,启动绕制机完成绕制准备工作后,可变速电机驱动气涨轴组件2旋转,同时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导出滑轮安装板4在平行于气涨轴组件2轴线的直线轨道上往复移动,所述的驱动装置可以是可变速电机与滚珠丝杠的组合,也可以是气缸或者油缸中的一种;
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6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7均包括两个用于夹持柔性带料的滑轮,所述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6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7中的所有滑轮的轴线相互平行,且垂直导出滑轮安装板4的移动平面,柔性带料在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6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7之间扭转90°;
所述的功能滑轮组包括一个动滑轮8,动滑轮8的两侧分别至少设置一个定滑轮9,所述的动滑轮8设置在一条直线轨道14上,直线导轨14上设置有能够在其上自由滑动的滑块,动滑轮8通过过渡板设置在滑块上,滑块上连接有光栅尺,绕制过程中,控制系统根据光栅尺测定的动滑轮8的运动信息控制气涨轴组件2的转速,使动滑轮8始终处在回复其运动总行程的中间位置的运动状态,所述的动滑轮8上还可以连接配重装置或者施力机构11,施力机构11采用弹簧、气缸或者油缸中的任意一种,气缸或者油缸与控制系统连接,动滑轮8上还可以连接加速度传感器。
实施例八
制布机或放料机先释放一部分柔性带料,放出的柔性带料起始端柔性带料依次穿过功能滑轮组1、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6、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7、带料导出滑轮3和气涨轴组件2,柔性带料起始端经带料导出滑轮3后用胶带缠绕到气涨轴组件2上,带料导出滑轮3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7设置在导出滑轮安装板4上,导出滑轮安装板4设置在一条直线轨道上,功能滑轮组1、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6、直线轨道和气涨轴组件2均设置在绕制机主体5上,启动绕制机完成绕制准备工作后,可变速电机驱动气涨轴组件2旋转,同时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导出滑轮安装板4在平行于气涨轴组件2轴线的直线轨道上往复移动,所述的驱动装置可以是可变速电机与滚珠丝杠的组合,也可以是气缸或者油缸中的一种;
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6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7均包括两个用于夹持柔性带料的滑轮,所述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6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7中的所有滑轮的轴线相互平行,且垂直导出滑轮安装板4的移动平面,柔性带料在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6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7之间扭转90°;
所述的功能滑轮组包括一个动滑轮8,动滑轮8的两侧分别至少设置一个定滑轮9,所述的动滑轮8设置在定轴摆臂10的一端,定轴摆臂10的另一端通过一根连接轴设置在绕制机主体5上,所述的连接轴穿设在绕制机主体5上,所述的连接轴连接有旋转编码器,旋转编码器与控制系统连接,控制系统根据旋转编码器测定的动滑轮8的运动信息控制气涨轴组件2的转速,使动滑轮8始终处在回复其运动总行程的中间位置的运动状态,所述的动滑轮8上还可以连接配重装置或者施力机构11,施力机构11采用弹簧、气缸或者油缸中的任意一种,气缸或者油缸与控制系统连接,动滑轮8上还可以连接加速度传感器。
实施例九
制布机或放料机先释放一部分柔性带料,放出的柔性带料起始端柔性带料依次穿过功能滑轮组1、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6、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7、带料导出滑轮3和气涨轴组件2,柔性带料起始端经带料导出滑轮3后用胶带缠绕到气涨轴组件2上,带料导出滑轮3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7设置在导出滑轮安装板4上,导出滑轮安装板4设置在一条直线轨道上,功能滑轮组1、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6、直线轨道和气涨轴组件2均设置在绕制机主体5上,启动绕制机完成绕制准备工作后,可变速电机驱动气涨轴组件2旋转,同时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导出滑轮安装板4在平行于气涨轴组件2轴线的直线轨道上往复移动,所述的驱动装置可以是可变速电机与滚珠丝杠的组合,也可以是气缸或者油缸中的一种;
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6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7均包括两个用于夹持柔性带料的滑轮,所述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6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7中的所有滑轮的轴线相互平行,且垂直导出滑轮安装板4的移动平面,柔性带料在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6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7之间扭转90°;
柔性带料较宽时,使用带料切割轮将柔性带料切割成多条后由卷出轮导出,每条切割后的柔性带料对应一台绕制机主体进行绕制。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中,当处于多个定滑轮9之间的动滑轮8不移动或者匀速移动时,带料张力T等于动滑轮8重力G与施力机构作用力F之和的二分之一 [T=(G+F)/ 2 ] 。这里施力机构的作用力F也可与滑轮重力G方向相反,则 [T=(G - F)/ 2 ] 。
当动滑轮8的重力G,恰好为需要的张力T的一半时,就不需要施力机构—可以采用“配重”的方法,调整动滑轮的重力G。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本实用新型中气涨轴组件只是旋转,由带料导出滑轮沿着平行于气涨轴组件的轴线,且行程约等于料芯的长度进行往复平移移动,能有有效降低驱动电机的功耗,同时又有效解决了设备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能够有效避免在带料导出滑轮往复移动时,柔性带料产生褶皱;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功能滑轮组,在绕制过程中能够存储或者释放柔性带料。
Claims (10)
1.一种直线移动臂式柔性带料捆状绕制机,包括用于引入所述柔性带料并调整其张力的功能滑轮组(1)、由可变速电机驱动的用于卷绕柔性带料的气涨轴组件(2)和用于引导柔性带料使其卷绕在气涨轴组件(2)上的带料导出滑轮(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料导出滑轮(3)固定在导出滑轮安装板(4)上,所述的导出滑轮安装板(4)设置在一条直线轨道上,所述直线轨道设置在绕制机主体(5)上,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导出滑轮安装板(4)在平行于气涨轴组件(2)轴线的直线轨道上往复移动,在所述功能滑轮组(1)和带料导出滑轮(3)之间还设有用于扭转柔性带料的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6)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7),所述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6)固定在绕制机主体(5)上,并与功能滑轮组(1)相对设置,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7)固定在导出滑轮安装板(4)上,并与带料导出滑轮(3)相对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线移动臂式柔性带料捆状绕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6)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7)均包括两个用于夹持柔性带料的滑轮,所述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6)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7)中的所有滑轮的轴线相互平行,且垂直导出滑轮安装板(4)的运动平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线移动臂式柔性带料捆状绕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6)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7)均包括一个滑轮,所述的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6)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7)中滑轮的轴线均与导出滑轮安装板(4)的运动平面平行,功能滑轮组(1)输出的柔性带料经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6)翻转180°后,再由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7)逆向翻转18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线移动臂式柔性带料捆状绕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能滑轮组(1)包括一个动滑轮(8),所述的动滑轮(8)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定滑轮(9)。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直线移动臂式柔性带料捆状绕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滑轮(8)设置在定轴摆臂(10)的一端,定轴摆臂(10)通过一根连接轴设置在绕制机主体(5)上,所述的连接轴连接有角位移传感器(12)。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直线移动臂式柔性带料捆状绕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滑轮(8)的两侧各有任意一个定滑轮(9)上连接有旋转编码器(13)。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直线移动臂式柔性带料捆状绕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滑轮(8)设置在一条直线轨道(14)上,所述动滑轮(8)与直线位移传感器(15)连接。
8.如权利要求4、5、6或7所述的一种直线移动臂式柔性带料捆状绕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滑轮(8)上连接有施力机构(11)。
9.如权利要求4、5、6或7所述的一种直线移动臂式柔性带料捆状绕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滑轮(8)上连接有加速度传感器。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直线移动臂式柔性带料捆状绕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施力机构(11)是弹簧、气缸或者油缸,所述的气缸或者油缸由计算机控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534272.0U CN203512896U (zh) | 2013-08-30 | 2013-08-30 | 一种直线移动臂式柔性带料捆状绕制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534272.0U CN203512896U (zh) | 2013-08-30 | 2013-08-30 | 一种直线移动臂式柔性带料捆状绕制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512896U true CN203512896U (zh) | 2014-04-02 |
Family
ID=50371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534272.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12896U (zh) | 2013-08-30 | 2013-08-30 | 一种直线移动臂式柔性带料捆状绕制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512896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34876A (zh) * | 2013-08-30 | 2013-12-11 | 洛阳市明伟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直线移动臂式柔性带料捆状绕制机 |
CN104071618A (zh) * | 2014-06-30 | 2014-10-01 | 宜昌市综艺包装有限公司 | 电化铝收卷机 |
-
2013
- 2013-08-30 CN CN201320534272.0U patent/CN20351289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34876A (zh) * | 2013-08-30 | 2013-12-11 | 洛阳市明伟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直线移动臂式柔性带料捆状绕制机 |
CN104071618A (zh) * | 2014-06-30 | 2014-10-01 | 宜昌市综艺包装有限公司 | 电化铝收卷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420201A (zh) | 一种用于捆状绕制机的直线导轨式功能滑轮组 | |
CN207175044U (zh) | 一种张力控制机构及电芯卷绕设备 | |
CN202744099U (zh) | 自动排线装置 | |
CN103662967A (zh) | 自动排线装置及方法 | |
CN103420198B (zh) | 一种摆臂式柔性带料捆状绕制机 | |
CN102684418B (zh) | 风电转子线圈全自动数控包扎机 | |
CN2594225Y (zh) | 金属线材自动卷绕机 | |
CN104418158A (zh) | 焊丝层绕装置 | |
CN102060190A (zh) | 自动上料装置 | |
CN203512896U (zh) | 一种直线移动臂式柔性带料捆状绕制机 | |
CN109607336A (zh) | 电缆自动收放器 | |
CN203512877U (zh) | 一种摆臂式柔性带料捆状绕制机 | |
CN209242333U (zh) | 一种新型线缆双盘收线机 | |
CN103420214B (zh) | 一种臂式柔性带料捆状绕制方法 | |
CN205140743U (zh) | 一种变压器绕线机 | |
CN203512897U (zh) | 一种用于捆状绕制机的直线导轨式功能滑轮组 | |
CN204474007U (zh) | 一种导爆管全自动绕把机的缓冲装置 | |
CN103434871A (zh) | 一种用于捆状绕制机的摆臂式功能滑轮组 | |
CN103434876A (zh) | 一种直线移动臂式柔性带料捆状绕制机 | |
CN201001067Y (zh) | 直线电机驱动式工作平台 | |
CN203512867U (zh) | 一种用于捆状绕制机的摆臂式功能滑轮组 | |
CN202586668U (zh) | 风电转子线圈全自动数控包扎机 | |
CN209127710U (zh) | 定距非接触式中心收卷机构 | |
CN205346482U (zh) | 经纱交叉退绕装置 | |
CN207030602U (zh) | 一种工字轮排线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2 Termination date: 20150830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