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20198B - 一种摆臂式柔性带料捆状绕制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摆臂式柔性带料捆状绕制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20198B
CN103420198B CN201310385410.8A CN201310385410A CN103420198B CN 103420198 B CN103420198 B CN 103420198B CN 201310385410 A CN201310385410 A CN 201310385410A CN 103420198 B CN103420198 B CN 1034201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ley
strip
assembly
section
rever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8541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20198A (zh
Inventor
孙运龙
刘明
苏嘉伟
杨宁
任春泉
郑南
王顺利
李辉
代学禹
彭传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 Siliang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38541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2019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201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201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201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2019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一种摆臂式柔性带料捆状绕制机,包括功能滑轮组、气涨轴组件和带料导出滑轮,带料导出滑轮固定在导出滑轮安装板上,导出滑轮安装板设置在导出滑轮摆臂的一端,导出滑轮摆臂的另一端与绕制机主体上设置的摆臂轴连接,并能够绕摆臂轴沿气涨轴组件的轴向摆动,在所述功能滑轮组和带料导出滑轮之间还设有用于扭转柔性带料的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固定在绕制机主体上,并与功能滑轮组相对设置,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固定在导出滑轮安装板上,并与带料导出滑轮相对;本发明结构简单,受力均衡,在绕制过程中能够有效的避免带料产生褶皱。

Description

一种摆臂式柔性带料捆状绕制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绕制机,尤其涉及一种摆臂式柔性带料捆状绕制机。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柔性带料如制作“尿不湿”内吸附层的材料,由无纺布、绒毛浆和吸水树脂等组成,在生产的制作和使用过程,需要将柔性带料绕制成盘状或捆状。而且,在绕制过程中必须控制柔性带料内的张力。
如果张力过小,绕制成盘状或捆状之后容易松散,影响运输、储存以及使用。但如张力过大,则将影响柔性带料的截面形状以及尺寸,甚至拉断该带料。所以,在柔性带料的绕制过程中,应该根据使用要求,控制绕制过程中柔性带料的张力。
目前的绕制机通常采用可变速的电机驱动的气涨轴组件,该组件为气涨轴外面套着用于绕制柔性带料的空心料芯,气涨轴利用压缩空气“涨紧”空心料芯。带料的起始端用胶带粘接在该空心料芯上。该“气涨轴组件”在旋转的同时并沿着平行于该“气涨轴”的轴线,行程约等于“空心料芯”长度进行往复平行移动,则每层带料按照“旋转与移动的关系—导程”绕制成螺旋状。
现在的绕制设备,需要往复平行移动的是旋转的“气涨轴”部分,包括“气涨轴”、驱动的电机以及绕制在“气涨轴”上的带料捆等,这一部分质量较大对应的驱动电机功率也大,而且设备的宽度至少是绕制捆状高度的两倍,以至于造成设备功耗大以及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摆臂式柔性带料捆状绕制机,较好的解决了现有绕制设备的不足。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摆臂式柔性带料捆状绕制机,包括用于引入所述柔性带料并调整其张力的功能滑轮组、由可变速电机驱动的用于卷绕柔性带料的气涨轴组件和用于引导柔性带料使其卷绕在气涨轴组件上的带料导出滑轮,所述的带料导出滑轮固定在导出滑轮安装板上,导出滑轮安装板设置在导出滑轮摆臂的一端,导出滑轮摆臂的另一端与绕制机主体上设置的摆臂轴连接,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导出滑轮摆臂进行往复摆动,且导出滑轮摆臂的摆动平面平行于气涨轴组件的轴线,在所述功能滑轮组和带料导出滑轮之间还设有用于扭转柔性带料的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所述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固定在绕制机主体上,并与功能滑轮组相对设置,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固定在导出滑轮安装板上,并与带料导出滑轮相对设置。
所述的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均包括两个用于夹持柔性带料的滑轮,所述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中的所有滑轮的轴线相互平行,且垂直导出滑轮摆臂的摆动平面。
所述的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均包括一个滑轮,所述的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中滑轮的轴线均与导出滑轮摆臂的摆动平面平行,功能滑轮组输出的柔性带料经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翻转180°后,再由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逆向翻转180°。
所述的功能滑轮组包括一个动滑轮,所述的动滑轮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定滑轮。
所述的动滑轮设置在定轴摆臂的一端,定轴摆臂通过一根连接轴设置在绕制机主体上,所述的连接轴连接有角位移传感器。
所述动滑轮的两侧各任意有一个定滑轮连接有旋转编码器。
所述的动滑轮设置在一条直线轨道上,所述动滑轮与直线位移传感器连接。
所述的动滑轮上连接有施力机构。
所述的动滑轮上连接有加速度传感器。
所述的施力机构是弹簧、气缸或者油缸,所述的气缸或者油缸由计算机控制。
所述的驱动装置采用可变速电机、变速电机与减速器的组合、气缸或者油缸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用于卷绕柔性带料的气涨轴组件只是旋转而不要移动,由驱动装置驱动导出滑轮摆臂往复运动,带料导出滑轮亦随着往复摆动,带料导出滑轮的运动轨迹为一段圆弧,该圆弧的弦长为绕制捆状的高度,且该圆弧的弦平行于气涨轴组件的轴线,即该圆弧运动轨迹的平面,平行于可旋转的气涨轴组件,能够有效降低驱动电机的功耗,同时又有效解决了设备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
(2)本发明中设置有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能够有效避免在带料导出滑轮往复移动时,柔性带料产生褶皱;
(3)本发明中设置有功能滑轮组,在绕制过程中首先能够控制柔性带料内的张力,其次能够存储或者释放一定长度的带料,由相应的传感器给出电信号,控制系统根据传感器的信号,判别该功能滑轮组是存储还是释放带料,来控制绕制气涨轴组件的转速,避免因张力的不均造成的带料变形甚至断裂;
(4)本发明的功能滑轮组中动滑轮上加速度传感器的设置,使得在对动滑轮的作用力进行分析时,将动滑轮的惯性力也计算在内,从而可以更加精确地控制柔性带料的张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定滑轮连接旋转编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功能滑轮组连接角位移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图3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组成的平面与功能滑轮组呈一字型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组成的平面与功能滑轮组呈双层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功能滑轮组连接直线位移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图7的侧视图;
图9为本发明中动滑轮的示力图;
图中标记:1、功能滑轮组,2、气涨轴组件,3、带料导出滑轮,4、导出滑轮安装板,5、导出滑轮摆臂,6、绕制机主体,7、摆臂轴,8、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9、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10、动滑轮,11、定滑轮,12、定轴摆臂,13、施力机构,14、角位移传感器,15、旋转编码器,16、直线位移传感器,17、直线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摆臂式柔性带料捆状绕制机,包括用于引入所述柔性带料并调整其张力的功能滑轮组1、由可变速电机驱动的用于卷绕柔性带料的气涨轴组件2和用于引导柔性带料使其卷绕在气涨轴组件2上的带料导出滑轮3,所述的带料导出滑轮3固定在导出滑轮安装板4上,导出滑轮安装板4设置在导出滑轮摆臂5的一端,导出滑轮摆臂5的另一端与绕制机主体6上设置的摆臂轴7连接,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导出滑轮摆臂5进行往复摆动,且导出滑轮摆臂5的摆动平面平行于气涨轴组件2的轴线,在所述功能滑轮组1和带料导出滑轮3之间还设有用于扭转柔性带料的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8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9,所述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8固定在绕制机主体6上,并与功能滑轮组1相对设置,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9固定在导出滑轮安装板4上,并与带料导出滑轮3相对设置;
本发明中导出滑轮安装板4设置在摆臂轴7连接的带料导出滑轮摆臂5上,由驱动装置控制带料导出滑轮3的摆动速度,带料导出滑轮3的运动轨迹为一段圆弧,该圆弧的弦长为绕制捆状的高度,运动轨迹的平面,平行于可旋转的气涨轴组件。
本发明可以根据设备空间大小调节功能滑轮组1和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8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9的位置关系,本发明在存放设备空间较大时可以采用功能滑轮组1可与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8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9呈一字型设置,当设备存放空间较小时,可以通过在功能滑轮组1两侧增设多个辅助滑轮来减少空间占用面积,此时,功能滑轮组1与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8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9组成的平面呈双层设置。
本发明中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8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9包括两种设置方式:
(1)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8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9均包括两个用于夹持柔性带料的滑轮,所述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8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9中的所有滑轮的轴线相互平行,且垂直导出滑轮摆臂5的摆动平面;
(2)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8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9均包括一个滑轮,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8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9中滑轮的轴线均与导出滑轮摆臂5的摆动平面平行,功能滑轮组1输出的柔性带料经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8翻转180°后,再由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9逆向翻转180°。
本发明中功能滑轮组1包括三种设置方式:
(1)所述的功能滑轮组1包括一个动滑轮10,所述的动滑轮10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定滑轮11,所述的动滑轮10设置在定轴摆臂12的一端,定轴摆臂12的另一端通过一根连接轴设置在绕制机主体6上,所述的连接轴连接有角位移传感器14;
(2)所述的功能滑轮组1包括一个动滑轮10,所述的动滑轮10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定滑轮11,所述动滑轮10的两侧各任意有一个定滑轮11的轮轴连接有旋转编码器15,控制系统根据这两个定滑轮11的直径以及与之连接的旋转编码器15的电信号,判别功能滑轮组1是存储还是释放带料,旋转编码器15可采用增量式旋转编码器或者绝对值式旋转编码器,本发明中优选的为绝对值式旋转编码器;
(3)所述的功能滑轮组1包括一个动滑轮10,所述的动滑轮10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定滑轮11,所述的动滑轮10设置在一条直线轨道17上,直线轨道17上设置有能够在其上自由滑动的滑块,动滑轮10通过过渡板设置在滑块上,滑块上连接有直线位移传感器16连接;
本发明中功能滑轮组1起到控制柔性带料张力的作用,功能滑轮组1中的动滑轮10的运动轨迹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圆弧形的,本发明中,功能滑轮组1可以利用对动滑轮10进行配重来控制柔性带料的张力,还可以在动滑轮上连接施力机构13以便控制柔性带料的张力,动滑轮10上还可以连接加速度传感器,动滑轮10上连接加速度传感器后,可以将惯性力一并计算,可以更加精准的控制柔性带料的张力,所述的施力机构13是弹簧、气缸或者油缸,所述的气缸或者油缸由计算机控制。
本发明中角位移传感器14、旋转编码器15和直线位移传感器16均可以由行程开关组成的位移标志系统代替,位移标志系统包括2种组成形式:(1)在功能滑轮组1中的动滑轮10的运动总行程的中间位置和两个极限位置各装一个行程开关,极限位置和中间位置之间还可以设置多个行程开关,中间位置的行程开关用于确定动滑轮10是否处于其总行程的中间位置,两个极限开关的安装有效的确定了动滑轮10相对应的极限位置,当动滑轮10位于极限位置时,柔性带料处于最紧张或者最松弛的状态,控制系统发出停止绕制的信号,绕制工作停止,避免拉断带料或带料缠绕;(2)在功能滑轮组1中的动滑轮10的运动总行程的中间位置设置一个行程开关,以便控制系统判别之用,该行程开关与动滑轮10上连接的相应的位移传感器共同传输动滑轮10的运动状态,控制系统根据行程开关和相应的传感器的信号调整气涨轴组件2的转速。
所述的角位移传感器14还可以由旋转编码器代替,所述的直线位移传感器16还可以由光栅尺代替,光栅尺包括绝对值式光栅尺和增量式光栅尺。
实施例一
使用制布机或者放料机先将柔性带料放出一定的长度,放出的柔性带料起始端依次穿过功能滑轮组1、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8、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9和带料导出滑轮3,柔性带料起始端经带料导出滑轮3后用胶带缠绕到气涨轴组件2上,带料导出滑轮3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9设置在导出滑轮安装板4上,导出滑轮安装板4设置在导出滑轮摆臂5的一端,导出滑轮摆臂5的另一端与摆臂轴7连接,功能滑轮组1、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8、摆臂轴7和气涨轴组件2均设置在绕制机主体6上,启动绕制机完成绕制准备工作后,可变速电机驱动气涨轴组件2旋转,同时驱动装置驱动导出滑轮摆臂5进行往复摆动,且导出滑轮摆臂5的摆动平面平行于气涨轴组件3的轴线,所述的驱动装置可以是可变速电机、可变速电机与减速器的组合、气缸或者油缸中的一种;
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8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9均包括两个用于夹持柔性带料的滑轮,所述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8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9中的所有滑轮的轴线相互平行,且垂直导出滑轮摆臂5的摆动平面,柔性带料在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8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9之间扭转90°;
所述的功能滑轮组包括一个动滑轮10,动滑轮10的两侧分别至少设置一个定滑轮11,所述的动滑轮10设置在定轴摆臂12的一端,定轴摆臂12的另一端通过一根连接轴设置在绕制机主体6上,所述的连接轴穿设在绕制机主体6上,所述的连接轴连接有角位移传感器14,角位移传感器14与控制系统连接,控制系统根据角位移传感器14测定的动滑轮10的运动信息控制气涨轴组件2的转速,使动滑轮10始终处在回复其运动总行程的中间位置的运动状态,所述的动滑轮10上还可以连接配重装置或者施力机构13,施力机构13采用弹簧、气缸或者油缸中的任意一种,气缸或者油缸与控制系统连接,动滑轮10上还可以连接加速度传感器。
实施例二
使用制布机或者放料机先将柔性带料放出一定的长度,放出的柔性带料起始端依次穿过功能滑轮组1、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8、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9和带料导出滑轮3,柔性带料起始端经带料导出滑轮3后用胶带缠绕到气涨轴组件2上,带料导出滑轮3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9设置在导出滑轮安装板4上,导出滑轮安装板4设置在导出滑轮摆臂5的一端,导出滑轮摆臂5的另一端与摆臂轴7连接,功能滑轮组1、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8、摆臂轴7和气涨轴组件2均设置在绕制机主体6上,启动绕制机完成绕制准备工作后,可变速电机驱动气涨轴组件2旋转,同时驱动装置驱动导出滑轮摆臂5进行往复摆动,且导出滑轮摆臂5的摆动平面平行于气涨轴组件3的轴线,所述的驱动装置可以采用可变速电机与滚珠丝杠的组合,也可以采用气缸或者油缸中;
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8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9均包括两个用于夹持柔性带料的滑轮,所述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8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9中的所有滑轮的轴线相互平行,且垂直导出滑轮摆臂5的摆动平面。柔性带料在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8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9之间扭转90°;
所述的功能滑轮组包括一个动滑轮10,动滑轮10的两侧分别至少设置一个定滑轮11,所述的动滑轮10设置在定轴摆臂12的一端,定轴摆臂12的另一端通过一根连接轴设置在绕制机主体6上,所述的连接轴穿设在绕制机主体6上,所述的动滑轮10的运动轨迹上设置有位移标志系统,所述的位移标志系统由两个以上的行程开关组成,在使用行程开关时至少要在动滑轮10的运动总行程的中间位置以及两端的极限位置上分别设置一个行程开关,中间位置的行程开关用于确定动滑轮10是否处于其总行程的中间位置,两个极限开关的安装有效的确定了动滑轮10相对用的极限位置,当动滑轮10位于极限位置时,柔性带料处于最紧张或者最松弛的状态,控制系统发出停止绕制的信号,绕制工作停止,避免拉断带料或带料缠绕,绕制过程中,控制系统根据各个行程开关测定的动滑轮10的运动信息控制气涨轴组件2的转速,使动滑轮10始终处在回复其运动总行程的中间位置的运动状态,所述的动滑轮10上还可以连接配重装置或者施力机构13,施力机构13采用弹簧、气缸或者油缸中的任意一种,气缸或者油缸与控制系统连接,动滑轮10上还可以连接加速度传感器。
实施例三
使用制布机或者放料机先将柔性带料放出一定的长度,放出的柔性带料起始端依次穿过功能滑轮组1、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8、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9和带料导出滑轮3,柔性带料起始端经带料导出滑轮3后用胶带缠绕到气涨轴组件2上,带料导出滑轮3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9设置在导出滑轮安装板4上,导出滑轮安装板4设置在导出滑轮摆臂5的一端,导出滑轮摆臂5的另一端与摆臂轴7连接,功能滑轮组1、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8、摆臂轴7和气涨轴组件2均设置在绕制机主体6上,启动绕制机完成绕制准备工作后,可变速电机驱动气涨轴组件2旋转,同时驱动装置驱动导出滑轮摆臂5进行往复摆动,且导出滑轮摆臂5的摆动平面平行于气涨轴组件3的轴线,所述的驱动装置可以采用可变速电机与滚珠丝杠的组合,也可以采用气缸或者油缸中;
所述的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8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9均包括一个滑轮,所述的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8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9中滑轮的轴线均与导出滑轮摆臂5的运动平面平行,功能滑轮组1输出的柔性带料经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8翻转180°后,再由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9逆向翻转180°。
所述的功能滑轮组包括一个动滑轮10,动滑轮10的两侧分别至少设置一个定滑轮11,所述的动滑轮10设置在一条直线轨道17上,直线导轨17上设置有能够在其上自由滑动的滑块,动滑轮10通过过渡板设置在滑块上,滑块上连接有直线位移传感器16,绕制过程中,控制系统根据直线位移传感器16测定的动滑轮10的运动信息控制气涨轴组件2的转速,使动滑轮10始终处在回复其运动总行程的中间位置的运动状态,所述的动滑轮10上还可以连接配重装置或者施力机构13,施力机构13采用弹簧、气缸或者油缸中的任意一种,气缸或者油缸与控制系统连接,动滑轮10上还可以连接加速度传感器。
实施例四
使用制布机或者放料机先将柔性带料放出一定的长度,放出的柔性带料起始端依次穿过功能滑轮组1、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8、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9和带料导出滑轮3,柔性带料起始端经带料导出滑轮3后用胶带缠绕到气涨轴组件2上,带料导出滑轮3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9设置在导出滑轮安装板4上,导出滑轮安装板4设置在导出滑轮摆臂5的一端,导出滑轮摆臂5的另一端与摆臂轴7连接,功能滑轮组1、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8、摆臂轴7和气涨轴组件2均设置在绕制机主体6上,启动绕制机完成绕制准备工作后,可变速电机驱动气涨轴组件2旋转,同时驱动装置驱动导出滑轮摆臂5进行往复摆动,且导出滑轮摆臂5的摆动平面平行于气涨轴组件3的轴线,所述的驱动装置可以采用可变速电机与滚珠丝杠的组合,也可以采用气缸或者油缸中;
所述的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8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9均包括一个滑轮,所述的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8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9中滑轮的轴线均与导出滑轮摆臂5的运动平面平行,功能滑轮组1输出的柔性带料经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8翻转180°后,再由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9逆向翻转180°。
所述的功能滑轮组包括一个动滑轮10,动滑轮10的两侧分别至少设置一个定滑轮11,所述的动滑轮10设置在一条直线轨道17上,直线导轨17上设置有能够在其上自由滑动的滑块,动滑轮10通过过渡板设置在滑块上,滑块上连接有直线位移传感器16,同时在动滑轮10的运动总行程的中间位置上设置有一个行程开关,绕制过程中,控制系统根据直线位移传感器16和行程开关的信号测定的动滑轮10的运动信息控制气涨轴组件2的转速,使动滑轮10始终处在回复其运动总行程的中间位置的运动状态,所述的动滑轮10上还可以连接配重装置或者施力机构13,施力机构13采用弹簧、气缸或者油缸中的任意一种,气缸或者油缸与控制系统连接,动滑轮10上还可以连接加速度传感器。
实施例五
使用制布机或者放料机先将柔性带料放出一定的长度,放出的柔性带料起始端依次穿过功能滑轮组1、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8、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9和带料导出滑轮3,柔性带料起始端经带料导出滑轮3后用胶带缠绕到气涨轴组件2上,带料导出滑轮3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9设置在导出滑轮安装板4上,导出滑轮安装板4设置在导出滑轮摆臂5的一端,导出滑轮摆臂5的另一端与摆臂轴7连接,功能滑轮组1、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8、摆臂轴7和气涨轴组件2均设置在绕制机主体6上,启动绕制机完成绕制准备工作后,可变速电机驱动气涨轴组件2旋转,同时驱动装置驱动导出滑轮摆臂5进行往复摆动,且导出滑轮摆臂5的摆动平面平行于气涨轴组件3的轴线,所述的驱动装置可以采用可变速电机与滚珠丝杠的组合,也可以采用气缸或者油缸中;
所述的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8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9均包括一个滑轮,所述的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8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9中滑轮的轴线均与导出滑轮摆臂5的运动平面平行,功能滑轮组1输出的柔性带料经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8翻转180°后,再由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9逆向翻转180°。
所述的功能滑轮组包括一个动滑轮10,动滑轮10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定滑轮11,在分别位于动滑轮10两侧的两个定滑轮11上分别连接有旋转编码器15,动滑轮10两侧的定滑轮11连接的旋转编码器15均与控制系统连接,控制系统根据两个定滑轮的直径和旋转编码器15的信号差值控制气涨轴组件2的转速,使动滑轮10始终处在回复其运动总行程的中间位置的运动状态,所述的动滑轮10上还可以连接配重装置或者施力机构13,施力机构13采用弹簧、气缸或者油缸中的任意一种,气缸或者油缸与控制系统连接,动滑轮10上还可以连接加速度传感器。
实施例六
使用制布机或者放料机先将柔性带料放出一定的长度,放出的柔性带料起始端依次穿过功能滑轮组1、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8、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9和带料导出滑轮3,柔性带料起始端经带料导出滑轮3后用胶带缠绕到气涨轴组件2上,带料导出滑轮3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9设置在导出滑轮安装板4上,导出滑轮安装板4设置在导出滑轮摆臂5的一端,导出滑轮摆臂5的另一端与摆臂轴7连接,功能滑轮组1、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8、摆臂轴7和气涨轴组件2均设置在绕制机主体6上,启动绕制机完成绕制准备工作后,可变速电机驱动气涨轴组件2旋转,同时驱动装置驱动导出滑轮摆臂5进行往复摆动,且导出滑轮摆臂5的摆动平面平行于气涨轴组件3的轴线,所述的驱动装置可以采用可变速电机与滚珠丝杠的组合,也可以采用气缸或者油缸中;
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8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9均包括两个用于夹持柔性带料的滑轮,所述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8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9中的所有滑轮的轴线相互平行,且垂直导出滑轮摆臂5的摆动平面。柔性带料在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8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9之间扭转90°;
所述的功能滑轮组包括一个动滑轮10,动滑轮10的两侧分别设置至少一个定滑轮11,定滑轮11的两侧分别增设有辅助滑轮,此时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8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9形成的平面与功能滑轮组1呈双层设置,在分别位于动滑轮10两侧的两个定滑轮11或者辅助滑轮上分别连接有旋转编码器15,动滑轮10两侧的定滑轮11或者辅助滑轮连接的旋转编码器15均与控制系统连接,控制系统根据两个连接旋转编码器的滑轮的直径和旋转编码器15的信号差值控制气涨轴组件2的转速,使动滑轮10始终处在回复其运动总行程的中间位置的运动状态,所述的动滑轮10上还可以连接配重装置或者施力机构13,施力机构13采用弹簧、气缸或者油缸中的任意一种,气缸或者油缸与控制系统连接,动滑轮10上还可以连接加速度传感器。
实施例七
使用制布机或者放料机先将柔性带料放出一定的长度,放出的柔性带料起始端依次穿过功能滑轮组1、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8、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9和带料导出滑轮3,柔性带料起始端经带料导出滑轮3后用胶带缠绕到气涨轴组件2上,带料导出滑轮3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9设置在导出滑轮安装板4上,导出滑轮安装板4设置在导出滑轮摆臂5的一端,导出滑轮摆臂5的另一端与摆臂轴7连接,功能滑轮组1、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8、摆臂轴7和气涨轴组件2均设置在绕制机主体6上,启动绕制机完成绕制准备工作后,可变速电机驱动气涨轴组件2旋转,同时驱动装置驱动导出滑轮摆臂5进行往复摆动,且导出滑轮摆臂5的摆动平面平行于气涨轴组件3的轴线,所述的驱动装置可以采用可变速电机与滚珠丝杠的组合,也可以采用气缸或者油缸中;
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8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9均包括两个用于夹持柔性带料的滑轮,所述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8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9中的所有滑轮的轴线相互平行,且垂直导出滑轮摆臂5的摆动平面,柔性带料在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8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9之间扭转90°;
所述的功能滑轮组包括一个动滑轮10,动滑轮10的两侧分别至少设置一个定滑轮11,所述的动滑轮10设置在一条直线轨道17上,直线导轨17上设置有能够在其上自由滑动的滑块,动滑轮10通过过渡板设置在滑块上,滑块上连接有光栅尺,绕制过程中,控制系统根据光栅尺测定的动滑轮10的运动信息控制气涨轴组件2的转速,使动滑轮10始终处在回复其运动总行程的中间位置的运动状态,所述的动滑轮10上还可以连接配重装置或者施力机构13,施力机构13采用弹簧、气缸或者油缸中的任意一种,气缸或者油缸与控制系统连接,动滑轮10上还可以连接加速度传感器。
实施例八
使用制布机或者放料机先将柔性带料放出一定的长度,放出的柔性带料起始端依次穿过功能滑轮组1、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8、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9和带料导出滑轮3,柔性带料起始端经带料导出滑轮3后用胶带缠绕到气涨轴组件2上,带料导出滑轮3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9设置在导出滑轮安装板4上,导出滑轮安装板4设置在导出滑轮摆臂5的一端,导出滑轮摆臂5的另一端与摆臂轴7连接,功能滑轮组1、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8、摆臂轴7和气涨轴组件2均设置在绕制机主体6上,启动绕制机完成绕制准备工作后,可变速电机驱动气涨轴组件2旋转,同时驱动装置驱动导出滑轮摆臂5进行往复摆动,且导出滑轮摆臂5的摆动平面平行于气涨轴组件3的轴线,所述的驱动装置可以采用可变速电机与滚珠丝杠的组合,也可以采用气缸或者油缸中;
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8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9均包括两个用于夹持柔性带料的滑轮,所述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8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9中的所有滑轮的轴线相互平行,且垂直导出滑轮摆臂5的摆动平面。柔性带料在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8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9之间扭转90°;
所述的功能滑轮组包括一个动滑轮10,动滑轮10的两侧分别至少设置一个定滑轮11,所述的动滑轮10设置在定轴摆臂12的一端,定轴摆臂12的另一端通过一根连接轴设置在绕制机主体6上,所述的连接轴穿设在绕制机主体6上,所述的连接轴连接有旋转编码器,旋转编码器与控制系统连接,控制系统根据旋转编码器测定的动滑轮10的运动信息控制气涨轴组件2的转速,使动滑轮10始终处在回复其运动总行程的中间位置的运动状态,所述的动滑轮10上还可以连接配重装置或者施力机构13,施力机构13采用弹簧、气缸或者油缸中的任意一种,气缸或者油缸与控制系统连接,动滑轮10上还可以连接加速度传感器。
实施例九
使用制布机或者放料机先将柔性带料放出一定的长度,放出的柔性带料起始端依次穿过功能滑轮组1、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8、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9和带料导出滑轮3,柔性带料起始端经带料导出滑轮3后用胶带缠绕到气涨轴组件2上,带料导出滑轮3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9设置在导出滑轮安装板4上,导出滑轮安装板4设置在导出滑轮摆臂5的一端,导出滑轮摆臂5的另一端与摆臂轴7连接,功能滑轮组1、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8、摆臂轴7和气涨轴组件2均设置在绕制机主体6上,启动绕制机完成绕制准备工作后,可变速电机驱动气涨轴组件2旋转,同时驱动装置驱动导出滑轮摆臂5进行往复摆动,且导出滑轮摆臂5的摆动平面平行于气涨轴组件3的轴线,所述的驱动装置可以采用可变速电机与滚珠丝杠的组合,也可以采用气缸或者油缸中;
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8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9均包括两个用于夹持柔性带料的滑轮,所述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8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9中的所有滑轮的轴线相互平行,且垂直导出滑轮摆臂5的摆动平面。柔性带料在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8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9之间扭转90°;
所述的功能滑轮组包括一个动滑轮10,动滑轮10的两侧分别至少设置一个定滑轮11,所述的动滑轮10设置在定轴摆臂12的一端,定轴摆臂12的另一端通过一根连接轴设置在绕制机主体6上,所述的连接轴穿设在绕制机主体6上,所述的连接轴连接有角位移传感器14,同时在动滑轮10的运动总行程的中间位置上设置有一个行程开关,角位移传感器14和行程开关均与控制系统连接,控制系统根据角位移传感器14和行程开关测定的动滑轮10的运动信息控制气涨轴组件2的转速,使动滑轮10始终处在回复其运动总行程的中间位置的运动状态,所述的动滑轮10上还可以连接配重装置或者施力机构13,施力机构13采用弹簧、气缸或者油缸中的任意一种,气缸或者油缸与控制系统连接,动滑轮10上还可以连接加速度传感器。
柔性带料较宽时,使用带料切割轮将柔性带料切割成多条后由卷出轮导出,每条切割后的柔性带料对应一台绕制机主体进行绕制。
本发明工作过程中,当处于多个定滑轮11之间的动滑轮10不移动或者匀速移动时,带料张力T等于动滑轮10重力G与施力机构作用力F之和的二分之一 [T=(G+F)/ 2 ] 。这里施力机构的作用力F也可与滑轮重力G方向相反,则 [T=(G- F)/ 2 ] 。
当动滑轮10的重力G,恰好为需要的张力T的一半时,就不需要施力机构—可以采用“配重”的方法,调整动滑轮的重力G。
本发明结构简单,本发明中气涨轴组件只是旋转,由伺服电机驱动带料导出滑轮摆动,带料导出滑轮的运动轨迹为一段圆弧,该圆弧的弦长为绕制捆状的高度,运动轨迹的平面,平行于可旋转的气涨轴组件,能够有效降低驱动电机的功耗,同时又有效解决了设备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本发明中设置有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能够有效避免在带料导出滑轮往复移动时,柔性带料产生褶皱;本发明中设只有功能滑轮组,在绕制过程中能够存储或者释放柔性带料。

Claims (7)

1.一种摆臂式柔性带料捆状绕制机,包括用于引入所述柔性带料并调整其张力的功能滑轮组(1)、由可变速电机驱动的用于卷绕柔性带料的气涨轴组件(2)和用于引导柔性带料使其卷绕在气涨轴组件(2)上的带料导出滑轮(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能滑轮组(1)包括一个动滑轮(10),所述的动滑轮(10)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定滑轮(11),所述的带料导出滑轮(3)固定在导出滑轮安装板(4)上,导出滑轮安装板(4)设置在导出滑轮摆臂(5)的一端,导出滑轮摆臂(5)的另一端与绕制机主体(6)上设置的摆臂轴(7)连接,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导出滑轮摆臂(5)进行往复摆动,且导出滑轮摆臂(5)的摆动平面平行于气涨轴组件(2)的轴线,在所述功能滑轮组(1)和带料导出滑轮(3)之间还设有用于扭转柔性带料的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8)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9),所述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8)固定在绕制机主体(6)上,并与功能滑轮组(1)相对设置,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9)固定在导出滑轮安装板(4)上,并与带料导出滑轮(3)相对设置,所述的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8)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9)均包括一个滑轮,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8)和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9)中滑轮的轴线均与导出滑轮摆臂(5)的运动平面平行,功能滑轮组(1)输出的柔性带料经第一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8)翻转180°后,再由第二带料截面扭转滑轮组(9)逆向翻转18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摆臂式柔性带料捆状绕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滑轮(10)设置在定轴摆臂(12)的一端,定轴摆臂(12)的另一端通过一根连接轴设置在绕制机主体(6)上,所述的连接轴连接有角位移传感器(1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摆臂式柔性带料捆状绕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滑轮(10)的两侧各任意有一个定滑轮(11)连接有旋转编码器(1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摆臂式柔性带料捆状绕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滑轮(10)设置在一条直线轨道(17)上,所述动滑轮(10)与直线位移传感器(16)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摆臂式柔性带料捆状绕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滑轮(10)上连接有施力机构(1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摆臂式柔性带料捆状绕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滑轮(10)上连接有加速度传感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摆臂式柔性带料捆状绕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施力机构(13)是弹簧、气缸或者油缸,所述的气缸或者油缸由计算机控制。
CN201310385410.8A 2013-08-30 2013-08-30 一种摆臂式柔性带料捆状绕制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201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85410.8A CN103420198B (zh) 2013-08-30 2013-08-30 一种摆臂式柔性带料捆状绕制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85410.8A CN103420198B (zh) 2013-08-30 2013-08-30 一种摆臂式柔性带料捆状绕制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20198A CN103420198A (zh) 2013-12-04
CN103420198B true CN103420198B (zh) 2016-08-10

Family

ID=496456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85410.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20198B (zh) 2013-08-30 2013-08-30 一种摆臂式柔性带料捆状绕制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201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28451B (zh) * 2014-12-24 2017-09-29 长园和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铺布机
CN106653396B (zh) * 2016-11-17 2019-02-22 深圳市诚捷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超级电容制作系统及超级电容制作方法
CN108313790A (zh) * 2018-02-05 2018-07-24 陈建辉 卷纸的生产系统
CN109626083A (zh) * 2018-12-11 2019-04-16 南京纳华动漫有限公司 卷纸机纸张张力调节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797B (zh) * 1990-05-21 1993-03-11 Toray Industries
JPH07195263A (ja) * 1993-12-29 1995-08-01 Nippei Toyama Corp ワイヤガイド装置
CN201155013Y (zh) * 2008-01-21 2008-11-26 陈仲纪 剑杆织机的经边线圈绕装置
CN201372148Y (zh) * 2009-01-24 2009-12-30 张庆喜 连杆摆动导纱装置
JP4423897B2 (ja) * 2003-07-17 2010-03-03 東レ株式会社 繊維束巻取装置および繊維束パッケージの製造方法
DE102009017857A1 (de) * 2009-04-17 2010-10-21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Fadenchangiereinrichtung
CN203512877U (zh) * 2013-08-30 2014-04-02 洛阳市明伟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摆臂式柔性带料捆状绕制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21031A1 (en) * 1998-11-16 2004-02-05 Dan Klaus Device for traversing a flexible linear product for spooling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797B (zh) * 1990-05-21 1993-03-11 Toray Industries
JPH07195263A (ja) * 1993-12-29 1995-08-01 Nippei Toyama Corp ワイヤガイド装置
JP4423897B2 (ja) * 2003-07-17 2010-03-03 東レ株式会社 繊維束巻取装置および繊維束パッケージの製造方法
CN201155013Y (zh) * 2008-01-21 2008-11-26 陈仲纪 剑杆织机的经边线圈绕装置
CN201372148Y (zh) * 2009-01-24 2009-12-30 张庆喜 连杆摆动导纱装置
DE102009017857A1 (de) * 2009-04-17 2010-10-21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Fadenchangiereinrichtung
CN203512877U (zh) * 2013-08-30 2014-04-02 洛阳市明伟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摆臂式柔性带料捆状绕制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20198A (zh) 2013-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20198B (zh) 一种摆臂式柔性带料捆状绕制机
CN103420201A (zh) 一种用于捆状绕制机的直线导轨式功能滑轮组
CN207175044U (zh) 一种张力控制机构及电芯卷绕设备
CN102684418B (zh) 风电转子线圈全自动数控包扎机
CN107144476A (zh) 弯折试验机及其传动装置
CN101894976B (zh) 电芯卷绕装置
CN103420214B (zh) 一种臂式柔性带料捆状绕制方法
CN203512877U (zh) 一种摆臂式柔性带料捆状绕制机
CN203512896U (zh) 一种直线移动臂式柔性带料捆状绕制机
CN104091688B (zh) 丝绕式应变计绕丝方法及装置
CN203428632U (zh) 焊丝层绕装置
CN207456979U (zh) 开口线缆护套弯曲性能测试装置
CN101065815B (zh) 一种用于无线轴线圈绕制机上的排线设备
CN103434871A (zh) 一种用于捆状绕制机的摆臂式功能滑轮组
CN201773905U (zh) 电芯卷绕设备
CN108724160A (zh) 一种提高控制精度的绳索驱动装置
CN202586668U (zh) 风电转子线圈全自动数控包扎机
CN203754121U (zh) 张力器张力调节结构
CN103434876A (zh) 一种直线移动臂式柔性带料捆状绕制机
CN108195240B (zh) 一种引信定标体测量装置
CN110181493A (zh) 一种折叠伸缩式结构的直角坐标机械手
CN206798818U (zh) 一种汽车用电线生产线放线装置
CN203919048U (zh) 精密仪器搬运机械手
CN203512963U (zh) 一种用于捆状绕制机的功能滑轮组
CN101434129B (zh) 一种在轮胎成型机上缠绕冠带条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Sun Yunlong

Inventor after: Peng Chuanbao

Inventor after: Liu Ming

Inventor after: Su Jiawei

Inventor after: Yang Ning

Inventor after: Ren Chunquan

Inventor after: Zheng Nan

Inventor after: Wang Shunli

Inventor after: Li Hui

Inventor after: Dai Xueyu

Inventor before: Hu Jialin

Inventor before: Qian Li

Inventor before: Wang Yifei

Inventor before: Hu Ke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627

Address after: 471000, Luo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Luolong ancient city road, Tang Dynasty Supreme 20-3-1811

Applicant after: Yan Siliang

Address before: Jiangxi Road, Jianxi District of Henan Province Metallurgical six 471000 Luoyang City Hospital

Applicant before: Luoyang Mingwei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u Hongwei

Inventor after: Yi Hongmei

Inventor after: Hu Guodong

Inventor after: Liu Ming

Inventor after: Guan Hongzhi

Inventor after: Zhang Hongbo

Inventor after: Ren Chunquan

Inventor after: You Jianxing

Inventor after: Li Jingke

Inventor after: Mu Ke

Inventor after: Dai Xueyu

Inventor before: Sun Yunlong

Inventor before: Peng Chuanbao

Inventor before: Liu Ming

Inventor before: Su Jiawei

Inventor before: Yang Ning

Inventor before: Ren Chunquan

Inventor before: Zheng Nan

Inventor before: Wang Shunli

Inventor before: Li Hui

Inventor before: Dai Xueyu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0

Termination date: 2018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