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92772U - 高效节能打叶风分设备 - Google Patents
高效节能打叶风分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492772U CN203492772U CN201320334287.2U CN201320334287U CN203492772U CN 203492772 U CN203492772 U CN 203492772U CN 201320334287 U CN201320334287 U CN 201320334287U CN 203492772 U CN203492772 U CN 20349277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nd
- separation bin
- conveyer belt
- storehouse
- mach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B—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BY SIEVING, SCREENING, SIFTING OR BY USING GAS CURRENTS; SEPARATING BY OTHER DRY METHODS APPLICABLE TO BULK MATERIAL, e.g. LOOSE ARTICLES FIT TO BE HANDLED LIKE BULK MATERIAL
- B07B9/00—Combinations of apparatus for screening or sifting or for 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using gas currents; General arrangement of plant, e.g. flow sheets
- B07B9/02—Combinations of similar or different apparatus for 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using gas curren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B—MANUFACTURE OR PREPARATION OF TOBACCO FOR SMOKING OR CHEWING; TOBACCO; SNUFF
- A24B5/00—Stripping tobacco; Treatment of stems or ribs
- A24B5/10—Stripping tobacco; Treatment of stems or ribs by crushing the leaves with subsequent separating
Landscapes
- Combined Means For Separation Of Soli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节能打叶风分设备。本实用新型一级采用双仓风分机、二级、三级、四级风分机组采用三仓风分机,其中一级、二级、三级、四级风分机组,其出片率为45~65%、15~30%、10~15%、5~15%,由于其出片率逐级减少,其二级、三级、四级风分机组的设备尺寸、容量逐渐减小,第四级打叶风分机组的物理尺寸为第一级打叶风分机组的1/2,经过上述工艺流程以及对一级、二级、三级、四级风分机组的各台双仓、三仓风分机的分离仓内压力平衡面位置的调整和传送网带的调速,实现分选出合格的烟片、烟梗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节能打叶风分设备,具体是将烟片、烟梗进行风力分选的打叶风分、输送的新型风压式风分设备。属烟草加工行业的打叶复烤工艺及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烟草加工行业中,打叶复烤生产线的打叶风分工序有分级打叶、多次风分出料的工艺特点,烟叶在打叶机的撕离作用下实现烟片、烟梗的分离,分离后的烟片、烟梗混合物被输送到风分机进行烟片的风力分选。
国内的打叶风分生产工艺是:经一级(四台)打叶机后的烟片、烟梗混合物汇总后由五台相互串联的风分机进行烟片的五次风分、出料,叶梗未分离的烟叶被输送到下一级打叶机再重复打,经多级打叶和多次风分后分选出合格的烟片、烟梗,其中物料的输送是采用由输送风机、落料器、风管组成的风送装置,在风力输送和风选过程中烟叶的温度下降大、水分散失大,导致烟片的大、中片率低下,造碎增加,输送风管容易造成阻塞,风分后留下的烟梗流过全部打叶机、风分机后才集中出料,降低了烟梗的可用性。而且风送装置的管道跨度大,风机能耗高,噪声大,生产加工过程中飞尘较多,势必造成除尘设备的增加,随之而来导致电力消耗增大,造成能源浪费,风管的密封要求较高,控制难度较大,其物料输送稳定性差易阻料。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不足,发明一种高效节能型打叶风分设备,它采用新型风压式(双仓、三仓)风分机,用输送带代替风送装置作物料的输送,改变打叶风分设备的工艺布局、流程,降低能耗,提高生产率。
本实用新型高效节能打叶风分设备是按下列顺序依序连接: 刮板喂料机(2)、仓式喂料机(3)、比例分料器(4)通过输送带相互串接后,再与一级打叶机组(5)相接,其中一级打叶机组(5)由四个并联连接的打叶机构成;
每个打叶机的出料口通过一一对应的输送带与一级风分机组(7)相接,一级风分机组(7)由四台双仓风分机(9)组成,
一级风分机组(7)中的每台双仓风分机的出料口通过输送带(9)与刮板喂料机(10)、仓式喂料机(11)和比例分配器(12)相接后,仓式喂料机(11)和比例分配器(12)再与二级打叶机组(11)相接,二级打叶机组(11)通过输送带与二级风分机组(15)相接,其中二级风分机组(15)由两台三仓风分机(17)构成;
二级风分机组(15)中的每台三仓风分机(17)的出料口通过输送带(17)与刮板喂料机(18)和仓式喂料机(19)连接,仓式喂料机(19)再与三级打叶机组(20)相接,三级打叶机组(20)通过输送带与三级风分机组(24)相接,三级风分机组(24)为单台三仓风分机(26)。
三仓风分机(26)的出料口通过输送带(24)与刮板喂料机(25)和仓式喂料机(26)联接,仓式喂料机(26)再与四级打叶机组(29)相接,四级打叶机组(29)通过输送带与四级风分机组(31)相接,四级风分机组(31)采用一台三仓风分机。
上述各级风分机组中的每台风分机,或者各级打叶机组中的每台打叶机之间,分别各自通过烟梗输送带、烟片输送带或者带梗叶片输送带相互接通。
所述一级风分机组安装采用风压式双仓风分机,风选出合格的烟片,所述的二级风分机组、三级风分机组和四级风分机组安装采用风压式三仓风分机,风选出合格的烟片、烟梗。
所述的一级打叶机组的每台打叶机分别与一级风分机组的一个风分机支路一一对应通过输送带相接,一级风分、二级风分的各个风分机支路之间是并联关系布局,每个风分机支路可以由一台或几台串联的风分机组成,每个风分机支路分别与下一级打叶机组中的一台打叶机一一对应通过带梗叶片输送带相接;二级打叶机组、三级打叶机组则是每两台打叶机通过输送带分别与下一级风分机组的一个风分机支路相接;一级风分机组使用风压式双仓风分机,只风选出合格的烟片,二级、三级、四级风分机组则是使用风压式三仓风分机,可风选出合格的烟片、烟梗。
所述的一级打叶风分机、二级打叶风分机、三级打叶风分机和四级打叶风分机组的出片率为45~65%、15~30%、10~15%、5~15%,由于各级打叶风分机组出片率逐级减少,其二级打叶风分机组、三级打叶风分机组和四级风分机组的设备尺寸、容量逐渐减小,第四级打叶风分机组的物理尺寸为第一级打叶风分机组的1/2。
每级打叶风分机组包括该级的叶风机及该级的分风机组。
所述风压式双仓风分机中的分离仓上部侧壁与落料仓上部侧壁相通,传送网带通过该相通口连通分离仓与落料仓,相通口处设置隔离两仓的风帘,落料仓底部设置出料口,分离仓的顶部设置负压吸风口,分离仓侧壁正对传送网带一端的下部设置进料口,分离仓下部设置带网眼的振槽,振槽下设置带网眼的阻尼板,阻尼板下方安装正对分离仓下端口的进风口,振槽末端接剔除物落料口。
传送网带在分离仓与落料仓中水平设置,风帘的结构为在分离仓与落料仓相接的相通口下部设置辅助进风口,辅助进风口上设置一系列向上垂直正对传送网带的出风孔,分离仓为上口大于下口的喇叭状,仓的倾斜侧壁带有角度调节器,阻尼板采用抽拉滑槽安装在振槽下方。
所述风压式三仓风分机由吸风口,传送网带、进料口、第一分离仓、振筛、阻尼板、第一次进风口、第一辅助送风口、第一次剔除物出料口、第二次进风口、第二次剔除物出料口;出料口;毛刷,落料仓;第二分离仓、第二辅助送风口组成。
第一分离仓的上部侧壁与第二分离仓的上部侧壁相通、第二分离仓的上部侧壁又与落料仓上部侧壁相通,构成三仓串联相通的结构,传送网带放置安装在两个分离仓与一个落料仓的内壁三仓相通的通道口,传送网带位于进料口的上方呈水平设置,第一分离仓与第二分离仓相通的通道口处设置有隔离两仓的风帘,第二分离仓与落料仓相通的通道口处也设置有隔离两仓的风帘。
落料仓底部设置出料口,每个分离仓的顶部各设置有负压吸风口,第一分离仓侧壁正对传送网带一端的下部设置进料口,第一分离仓和第二分离仓的下部设置带网眼的振筛,振筛下设置带网眼的阻尼板,阻尼板下方安装正对各个分离仓下端口的进风口,振筛末端接剔除物出料口。
风帘结构为在第二分离仓与落料仓相接的相通口下部设置第二辅助进风口,及第一分离仓与第二分离仓相接的相通口下部设置第一辅助进风口,每个辅助进风口上设置一系列向上垂直正对传送网带的出风孔。
所述的高效节能打叶风分设备,第一分离仓或者第一分离仓都为上口大于下口的喇叭状,每个分离仓的倾斜侧壁带有角度调节器,阻尼板采用抽拉滑槽安装在振筛下方;通过置换第一分离仓或者第二分离仓下部的阻尼板,可以调节进入第一分离仓或者第二分离仓的正压风速,使两个分离仓内的风断面呈不同风压及风速;从而使相临的第一分离仓与第二分离仓,及第二分离仓与落料仓处于不同压力。
所述的高效节能打叶风分设备,采用垂直转角结构的进风口,使每个分离仓内的压力平衡面形成左低右高的形态,每个分离仓为上口大于下口的喇叭状,分离仓的倾斜侧壁带有角度调节器,阻尼板采用抽拉滑槽安装在振槽下方。
所述的高效节能打叶风分设备中每个分离仓都民时处于下部正压、上部负压状态,两个分离仓利用正负压对物料进行四次分离;每个分离仓内的正负风压平衡面可调。相邻的第一分离仓与第二分离仓,及第二分离仓与落料仓之间由隔板隔开,且有物料通道相连。
所述吸风口处的压力比标准大气压小100~2100Pa,振筛的网眼处压力比标准大气压大100~2000 Pa,阻尼板下连接的进风口为垂直转角结构,且水平段的进风方向与传送网带的移动方向一致;落料仓内的压力为标准大气压,传送网带位于落料仓中的端部设置有清扫刷,传送网带配置有纠偏和张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双仓风分机的分离仓底部进风口正压风的风速由进风口处阻尼板进行调节,使正压风与顶部吸风口负压风的压力平衡面位置上下可调,对从分离仓进料口抛入的烟片、烟梗混合物料产生分离作用,较重的含叶烟梗下落到分离仓下部的振槽上被输送出剔除口,轻的烟片则受负压作用吸附在分离仓上部的可调速传送网带上,随着网带的运转被带出至落料仓,由于落料仓内空气压力与外界空气压力相同,烟片在惯性作用下,以抛物线路径下落至出料口排出,小于传送网带网孔尺寸的粉尘和碎末受负压作用穿过网带、吸风口进入除尘系统。
本实用新型三仓风分机有两个串联的分离仓和一个落料仓,每两个相邻的仓间隔处上部有一个辅助进风口,两个分离仓的正压风与负压风压力平衡面位置调整有所不同,重的烟梗从第一个分离仓下部的一次剔除口输送出,较重的含叶烟梗从第二个分离仓下部的二次剔除口输送出,轻的烟片则从落料仓的出料口排出,小于传送网带网孔尺寸的粉尘和碎末受负压作用穿过网带、吸风口进入除尘系统。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
①. 采用新型风压式(双仓风分机、三仓风分机)风分机,将传统的风力管道输送变为输送带、振槽输送物料,不易阻料,减少了物料温度、水分的散失,降低了物料的燥碎。
②. 本实用新型工艺改变了传统的打叶风分设备工艺布局、流程,打叶机与风分机的配合方式可以灵活地进行设计,提高了出料烟片的大、中片率,提高了烟梗的可用性。
③. 本实用新型工艺及设备的传动功率小,大大降低了能耗和噪声。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设备布局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风压式双仓风分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风压式三仓风分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和图2中:进料输送带1,刮板喂料机2,仓式喂料机3,比例分料器4,一级打叶机组5,输送带6,加速运输带6a,双仓式风分机7,带梗叶片收集输送带8,输送带9,刮板喂料机10,仓式喂料机11,比例分配器12,二级打叶机组13,带梗叶片输送带14,三仓风分机15,带梗叶片输送带16,输送带17,刮板喂料机18,仓式喂料机19,三级打叶机20,输送带21,三仓式风分机22,带梗叶片收集带23,输送带24,刮板喂料机25,仓式喂料机26,四级打叶机27,输送带28,三仓式风分器29,带梗叶片返料带30,烟梗收集输送带31,振筛32,烟梗出料输送带33,片烟收集输送带34,片烟振筛35,片烟出料运输带36。
图3中:9a—高速输送带,9b—离心通风机,9c—分离仓,9d—传送网带,9e—吸风口,9f—辅助进风口,9g—落料仓,9h—振槽,9i—出料口,9j—剔除口,9k—阻尼板,9n—进风口。
图4中:17k1—阻尼板,17k2—阻尼板,17j1—一次剔除口,17j2—二次剔除口,17i—出料口;17c1—第一分离仓、17c2—第二分离仓,17d—传送网带,17a—吸风口,17f1—第一辅助进风口, 17f2—第二辅助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设备按下列顺序依序连接: 刮板喂料机2、仓式喂料机3、比例分料器4通过输送带相互串接后,再与一级打叶机组5相接,其中一级打叶机组5由四个并联连接的打叶机构成;
每个打叶机的出料口通过一一对应的输送带与一级风分机组7相接,一级风分机组7由四台双仓风分机9组成,
一级风分机组7中的每台双仓风分机的出料口通过输送带与二级打叶机组11相接,二级打叶机组11通过输送带与二级风分机组15相接,其中二级风分机组15由两台三仓风分机17构成;
二级风分机组15中的每台三仓风分机17的出料口通过输送带与三级打叶机组20相接,三级打叶机组20通过输送带与三级风分机组24相接,三级风分机组24为单台三仓风分机26;
三仓风分机26的出料口通过输送带与四级打叶机组29相接,四级打叶机组29通过输送带与四级风分机组31相接,四级风分机组31采用一台三仓风分机;
上述各级风分机组中的每台风分机、各级打叶机组中的每台打叶机之间,分别各自通过烟梗输送带、烟片输送带或者带梗叶片输送带相互接通。
其工艺步骤:进料输送带(1)→刮板喂料机(2)→仓式喂料机(3)→比例分料器(4)→一级打叶机组(5)→输送带(6)→加速运输带(6a)→一级风分机组(7)→带梗叶片收集输送带(8),→输送带(9)→刮板喂料机(10)→仓式喂料机(11)→比例分配器(12)→二级打叶机组(13)→带梗叶片输送带(14)→带梗叶片输送带(15)→二级风分机(16)→输送带(17)→刮板喂料机(18)→仓式喂料机(19)→三级打叶机(20)→输送带(21)→三级风分机组(22)→带梗叶片收集带(23)输送带(24)→刮板喂料机(25)→仓式喂料机(26)→四级打叶机(27)→输送带(28)→四级风分机组(29)→带梗叶片返料带(30)→烟梗收集输送带(31)→振筛(32)→烟梗出料输送带(33)→片烟收集输送带(34)→片烟振筛(35)→片烟出料运输带(36)。
其中符号“→”表示前后两个工艺相互连接、设备相互接通。
一级打叶机组的每台打叶机分别与一级风分机组的一个风分机支路一一对应通过输送带相接,一级风分、二级风分的各个风分机支路之间是并联关系布局,每个风分机支路可以由一台或几台串联的风分机组成,每个风分机支路分别与下一级打叶机组中的一台打叶机一一对应通过带梗叶片输送带相接;二级打叶机组、三级打叶机组则是每两台打叶机通过输送带分别与下一级风分机组的一个风分机支路相接;一级风分机组使用风压式双仓风分机,只风选出合格的烟片,二级、三级、四级风分机组则是使用风压式三仓风分机,可风选出合格的烟片本实用新型工艺中拟处理的烟叶、烟梗物料,每经过一次打叶风分机组处理后,都还需要再送入下一个刮板喂料机和仓式喂料机进行另一次处理之后,再送入下一个打叶风分机组处理,由于本实用新型这样的工艺流程,其二级打叶风分机组、三级打叶风分机组和四级打叶风分机组的设备尺寸、容量逐渐减小,第四级打叶风分机组的物理尺寸为第一级打叶风分机组的1/2。
在一级打叶风分机组、二级打叶风分机组、三级打叶风分机组和四级打叶风分机组的出片率为45~65%、15~30%、10~15%、5~15%,本实用新型工艺比传统工艺所需能耗大大下降。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设备连接和工艺流程是:连接刮板喂料机→仓式喂料机→比例分料器→一级打叶机组→输送带→加速带→一级(双仓风分机)风分机组→物料分成两路:一路合格物料经过出料振筛进行筛分后送入汇料输送带,送入下一道工序,另一路不合格物料通过出料输送带→二级打叶机组→输送带→加速带→二级(三仓风分机)风分机组→物料分成两路:一路合格物料经过出料振筛进行筛分后送入汇料输送带,送入下一道工序,另一路不合格物料通过出料输送带→三级打叶机组→输送带→加速带→三级(三仓风分机)风分机组→物料分成两路:一路合格物料经过出料振筛进行筛分后送入汇料输送带,送入下一道工序,另一路不合格物料通过出料输送带→四级打叶机组→输送带→加速带→四级(三仓风分机)风分机组→物料分成两路:一路合格物料经过出料振筛进行筛分后送入汇料输送带,送入下一道工序,另一路不合格物料通过返料输送带。
本实用新型工艺流程为:4级打叶机组和4级风分机组组成,其中第一级打叶机5由四台打叶机组成、第二级打叶机13二台打叶机组成、第三级打叶机20和第四级打叶机27分别各由一台打叶机组成,在各打叶机5的出口端安装有加速运输带6a,第一级打叶机的配置的风分机7为二仓室风分机,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打叶机配置的风分机为三仓式风分机15二台、22一台、29一台。
第一级打叶风分机组构成由进料输送带1,刮板喂料机2,仓式喂料机3,比例分料器4,四台一级打叶机组5,出料输送带6,加速运输带6a,四台二仓式风分机7构成。
第二打叶风分机组构成由带梗叶片收集输送带8,输送带9,刮板喂料机10,仓式喂料机11,比例分配器12,二台二级打叶机组13,带梗叶片输送带14,二台三仓风分机15构成。
第三级打叶风分机组构成由带梗叶片输送带16,输送带17,刮板喂料机18,仓式喂料机19,一台三级打叶机20,输送带21,一台三仓式风分机22构成。
第四级打叶风分机组构成由带梗叶片收集带23,输送带24,刮板喂料机25,仓式喂料机26,一台四级打叶机27,输送带28,一台三仓式风分机29构成。
辅助出料设备由带梗叶片返料带30,烟梗收集输送带31,振筛32,烟梗出料输送带33,片烟收集输送带34,片烟振筛35,片烟出料运输带36构成。
图2中所涉及的风压式(双仓、三仓)风分机采用高速输送带9a向进料口供料,输送带速度在2—5米/秒之间,分离仓9c的进风口9n、吸风口9e分别连接容量不同的离心通风机9b,辅助进风口9f与进风口9n相通,高速输送带9a、通风机9b、传送网带9d的电机都是由变频调速器控制。
以双仓风分机为例,风选的工作过程是:烟片、烟梗混合物被高速输送带9a抛入分离仓9c,在底部进风口9n正压风与顶部吸风口9e负压风作用下,烟片、烟梗产生分离,较重的含叶烟梗下落到分离仓9c下部的振槽9h上从剔除口9j送出,轻的烟片则受负压作用吸附在分离仓9c上部的传送网带9d上,随着网带9d的运转被带出至落料仓9g,烟片在辅助进风口9f的正压风及自身惯性作用下,以抛物线路径下落至出料口9i排出,小于传送网带9d网孔尺寸的粉尘和碎末受负压作用穿过网带9d、吸风口9e进入除尘系统。三仓风分机有两个串联的分离仓和一个落料仓,第一个分离仓下部的一次剔除口输送出重的烟梗,第二个分离仓下部的二次剔除口输送出较重的含叶烟梗,轻的烟片则从落料仓的出料口排出。
各台双仓风分机根据投入的烟片、烟梗混合物流量的不同,可以调整分离仓9c底部进风口9n处的阻尼板9k来调节进风风速,使分离仓9c内正压风与顶部吸风口9e负压风的压力平衡面位置改变,对抛入的烟片、烟梗混合物产生好的分离作用。三仓风分机两个分离仓的正压风与负压风压力平衡面位置调整分别是通过调整阻尼板来实现。
在图1和图2中,通过来料段润叶工序加温、加湿后的烟叶经进料输送带1、刮板喂料机2投入仓式喂料机3以均衡供料流量,比例分料器4将烟叶分配到第一级一级打叶机组5的各台打叶机,由5的打刀完成撕离烟片、烟梗,通过该段打叶机完成梗叶分离,通过第一级打叶风分机组实现梗叶分离45~65%的出片率,各打叶机出来的烟片、烟梗混合物分别由输送带6送至四台二仓式风分机7的各个风分机分支,经二仓式风分机9风选出的合格烟片落至片烟收集输送带34进行输送储叶柜,其余混合物落在带梗叶片收集输送带8,8上的物料经过输送带9送入刮板喂料机10,10通过仓式喂料机11对物料进行流量均衡,经过比例分配器12实现二台二级打叶机组13的入料均分,由13送出的物料进入二级打叶机组13中两台打叶机,通过第二级打叶风分机组实现梗叶分离15~30%的出片率,13出来的烟片、烟梗混合物由输送带14、经过加速运输带6a将物料以0.5M/S~3M/S的速度输送至两台二打三仓式风分机15内,经三仓风分机15风选出的烟片落在烟片烟收集输送带34进行输送储叶柜,合格的烟梗落在烟梗收集输送带31上被带出至烟梗收集输送带31进行输送,其余混合物落在带梗叶片输送带16上,经过输送带17被输送刮板喂料机18,经由仓式喂料机19传送至三级打叶机组20;通过三级打叶机20打叶机出来的烟片、烟梗混合物由输送带21、经过加速带6a实现物料以0.5M/S~3M/S的速度输送至三级风分机组22内,通过第三级打叶风分机组实现梗叶分离10~15%的出片率,经三仓风分机22风选出的烟片落在烟片烟收集输送带34进行输送储叶柜,合格的烟梗落在烟梗收集输送带31上被带出至烟梗收集输送带31进行输送,其余混合物落在带梗叶片输送带23上,23上的物料通过输送带24被输送刮板喂料机25,经由仓式喂料机26传送至三级打叶机组27。通过三级打叶机27打叶机出来的烟片、烟梗混合物由输送带30、经过加速带6a实现物料以0.5M/S~3M/S的速度输送至三级风分机组22内,经三仓风分机22风选出的烟片落在烟片烟收集输送带34进行输送储叶柜,合格的烟梗落在烟梗收集输送带31上被带出至烟梗收集输送带31进行输送,其余混合物落在带梗叶片输送带30上,返回至输送带24,循环至第四级打叶风分机组进行循环加工处理,直至梗叶分离,通过第四级打叶风分机组实现梗叶分离5~15%的出片率。
在烟梗收集输送带31的出口处安装有振筛32,通过32实现烟梗的筛分和输送至烟梗出料输送带33上,达到生产指标要求的烟梗通过烟梗出料输送带33输送至下一道工序储梗柜或者梗烤机。
物料通过片烟收集输送带34传送至片烟振筛35,通过35实现烟片的筛分和输送至片烟出料运输带36,达到生产指标要求的片烟通过片烟出料输送带36输送至下一道工序储叶柜或者烟片烤机。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级、二级、三级、四级风分机组的各台双仓、三仓风分机,其中一级、二级、三级、四级风分机组,其出片率为45~65%、15~30%、10~15%、5~15%,由于其出片率逐级减少,其二级、三级、四级风分机组的设备尺寸、容量逐渐减小,第四级打叶风分机组的物理尺寸为第一级打叶风分机组的1/2。
经过上述工艺流程以及对一级、二级、三级、四级风分机组的各台双仓、三仓风分机的分离仓内压力平衡面位置的调整和传送网带的调速,实现了分选出合格的烟片、烟梗的目的,实现了本实用新型所述打叶风分新工艺与设备的高效节能。
Claims (9)
1.一种高效节能打叶风分设备,其特征在是按下列顺序依序连接: 刮板喂料机(2)、仓式喂料机(3)、比例分料器(4)通过输送带相互串接后,再与一级打叶机组(5)相接,其中一级打叶机组(5)由四个并联连接的打叶机构成;
每个打叶机的出料口通过一一对应的输送带与一级风分机组(7)相接,一级风分机组(7)由四台双仓风分机(9)组成,
一级风分机组(7)中的每台双仓风分机的出料口通过输送带与二级打叶机组(11)相接,二级打叶机组(11)通过输送带与二级风分机组(15)相接,其中二级风分机组(15)由两台三仓风分机(17)构成;
二级风分机组(15)中的每台三仓风分机(17)的出料口通过输送带与三级打叶机组(20)相接,三级打叶机组(20)通过输送带与三级风分机组(24)相接,三级风分机组(24)为单台三仓风分机(26);
三仓风分机(26)的出料口通过输送带与四级打叶机组(29)相接,四级打叶机组(29)通过输送带与四级风分机组(31)相接,四级风分机组(31)采用一台三仓风分机;
上述各级风分机组中的每台风分机、各级打叶机组中的每台打叶机之间,分别各自通过烟梗输送带、烟片输送带或者带梗叶片输送带相互接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打叶风分设备,其特征在于:一级打叶机组的每台打叶机分别与一级风分机组的一个风分机支路一一对应通过输送带相接,一级风分、二级风分的各个风分机支路之间是并联关系布局,每个风分机支路可以由一台或几台串联的风分机组成,每个风分机支路分别与下一级打叶机组中的一台打叶机一一对应通过带梗叶片输送带相接;二级打叶机组、三级打叶机组则是每两台打叶机通过输送带分别与下一级风分机组的一个风分机支路相接;一级风分机组使用风压式双仓风分机,只风选出合格的烟片,二级、三级、四级风分机组则是使用风压式三仓风分机,可风选出合格的烟片、烟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打叶风分设备,其特征在于:一级打叶风分机、二级打叶风分机、三级打叶风分机和四级打叶风分机组的出片率为45~65%、15~30%、10~15%、5~15%;每级打叶风分机组包括该级的叶风机及该级的分风机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效节能打叶风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压式双仓风分机中的分离仓上部侧壁与落料仓上部侧壁相通,传送网带通过该相通口连通分离仓与落料仓,相通口处设置隔离两仓的风帘,落料仓底部设置出料口,分离仓的顶部设置负压吸风口,分离仓侧壁正对传送网带一端的下部设置进料口,分离仓下部设置带网眼的振槽,振槽下设置带网眼的阻尼板,阻尼板下方安装正对分离仓下端口的进风口,振槽末端接剔除物落料口;传送网带在分离仓与落料仓中水平设置,风帘的结构为在分离仓与落料仓相接的相通口下部设置辅助进风口,辅助进风口上设置一系列向上垂直正对传送网带的出风孔,分离仓为上口大于下口的喇叭状,仓的倾斜侧壁带有角度调节器,阻尼板采用抽拉滑槽安装在振槽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高效节能打叶风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压式三仓风分机由吸风口,传送网带、进料口、第一分离仓、振筛、阻尼板、第一次进风口、第一辅助送风口、第一次剔除物出料口、第二次进风口、第二次剔除物出料口;出料口;毛刷,落料仓;第二分离仓、第二辅助送风口组成,
第一分离仓的上部侧壁与第二分离仓的上部侧壁相通、第二分离仓的上部侧壁又与落料仓上部侧壁相通,构成三仓串联相通的结构,传送网带放置安装在两个分离仓与一个落料仓的内壁三仓相通的通道口,传送网带位于进料口的上方呈水平设置,第一分离仓与第二分离仓相通的通道口处设置有隔离两仓的风帘,第二分离仓与落料仓相通的通道口处也设置有隔离两仓的风帘;
落料仓底部设置出料口,每个分离仓的顶部各设置有负压吸风口,第一分离仓侧壁正对传送网带一端的下部设置进料口,第一分离仓和第二分离仓的下部设置带网眼的振筛,振筛下设置带网眼的阻尼板,阻尼板下方安装正对各个分离仓下端口的进风口,振筛末端接剔除物出料口;
风帘结构为在第二分离仓与落料仓相接的相通口下部设置第二辅助进风口,及第一分离仓与第二分离仓相接的相通口下部设置第一辅助进风口,每个辅助进风口上设置一系列向上垂直正对传送网带的出风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节能打叶风分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分离仓或者第一分离仓都为上口大于下口的喇叭状,每个分离仓的倾斜侧壁带有角度调节器,阻尼板采用抽拉滑槽安装在振筛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节能打叶风分设备,其特征在于采用垂直转角结构的进风口,使每个分离仓内的压力平衡面形成左低右高的形态,每个分离仓为上口大于下口的喇叭状,分离仓的倾斜侧壁带有角度调节器,阻尼板采用抽拉滑槽安装在振槽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节能打叶风分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分离仓都处于下部正压、上部负压状态,相邻的第一分离仓与第二分离仓,及第二分离仓与落料仓之间由隔板隔开,且有物料通道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节能打叶风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口处的压力比标准大气压小100~2100Pa,振筛的网眼处压力比标准大气压大100~2000 Pa,阻尼板下连接的进风口为垂直转角结构,且水平段的进风方向与传送网带的移动方向一致;落料仓内的压力为标准大气压,传送网带位于落料仓中的端部设置有清扫刷,传送网带配置有纠偏和张紧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334287.2U CN203492772U (zh) | 2013-06-11 | 2013-06-11 | 高效节能打叶风分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334287.2U CN203492772U (zh) | 2013-06-11 | 2013-06-11 | 高效节能打叶风分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492772U true CN203492772U (zh) | 2014-03-26 |
Family
ID=50323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334287.2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92772U (zh) | 2013-06-11 | 2013-06-11 | 高效节能打叶风分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492772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71431A (zh) * | 2013-06-11 | 2013-09-04 | 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高效节能打叶风分工艺及设备 |
CN106937756A (zh) * | 2017-04-10 | 2017-07-11 | 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高效立式风分设备及其应用工艺 |
-
2013
- 2013-06-11 CN CN201320334287.2U patent/CN20349277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71431A (zh) * | 2013-06-11 | 2013-09-04 | 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高效节能打叶风分工艺及设备 |
CN103271431B (zh) * | 2013-06-11 | 2015-11-11 | 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高效节能打叶风分工艺 |
CN106937756A (zh) * | 2017-04-10 | 2017-07-11 | 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高效立式风分设备及其应用工艺 |
CN106937756B (zh) * | 2017-04-10 | 2019-01-15 | 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高效立式风分设备及其应用工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263075B (zh) | 高效节能打叶风分新工艺及设备 | |
CN103263074B (zh) | 一种高效节能打叶风分工艺及设备 | |
JP2016520331A5 (zh) | ||
CN103143504B (zh) | 一种风压式双仓风分器 | |
CN106937756B (zh) | 一种高效立式风分设备及其应用工艺 | |
CN103272776B (zh) | 一种风压式三仓风分器 | |
CN203448306U (zh) | 一种风压式三仓风分器 | |
CN106734077A (zh) | 建筑垃圾环保综合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 |
CN103271431B (zh) | 高效节能打叶风分工艺 | |
CN202752240U (zh) | 一种梗丝风选分离装置 | |
CN203692514U (zh) | 一种高效节能打叶风分设备 | |
CN103271432B (zh) | 一种多级分离烟梗和烟片的风分器 | |
CN206651385U (zh) | 一种高效立式风分设备 | |
CN203492771U (zh) | 高效节能打叶风分新系统 | |
CN203492772U (zh) | 高效节能打叶风分设备 | |
CN207188207U (zh) | 一种茶叶风选机 | |
CN203327932U (zh) | 一种多级分离烟梗和烟片的风分器 | |
CN206994399U (zh) | 一种打叶梯级风分装置 | |
CN103315380B (zh) | 提高微波膨胀烟梗所制梗丝质量和得率的方法 | |
CN203028099U (zh) | 一种残烟丝的除纸系统 | |
CN212306766U (zh) | 烟草多级风选系统 | |
CN209749792U (zh) | 一种多级除杂选叶机 | |
CN102960857A (zh) | 一种残烟丝的除纸系统 | |
CN206356257U (zh) | 一种核桃风力分选机 | |
CN111449269A (zh) | 烟草多级风选方法及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