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89557U - 压缩机的气液分离装置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压缩机的气液分离装置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89557U
CN203489557U CN201320623858.4U CN201320623858U CN203489557U CN 203489557 U CN203489557 U CN 203489557U CN 201320623858 U CN201320623858 U CN 201320623858U CN 203489557 U CN203489557 U CN 2034895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liquid separation
intake duct
separation device
air int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62385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允棋
何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32062385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895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895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8955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的气液分离装置和空调器,压缩机的气液分离装置包括:壳体,内部形成分离腔;进气管,进气管的第一端插入分离腔;吸气管,吸气管的第一端插入分离腔;进气管的第一端与吸气管的第一端在壳体的径向方向上相互偏离地设置;其特征在于,气液分离装置还包括过滤组件,过滤组件设置在分离腔内,并将分离腔分隔为上腔体和下腔体,进气管的第一端和吸气管的第一端均位于上腔体内。由于过滤组件设置在吸气管的管口下方,所以即使吸气管的管口产生负压,从进气管进入的液态工质以及过滤组件上的液态工质不再会轻易地被吸入吸气管内,这样能够有效避免液态工质进入压缩机,从而避免压缩机受损,保证压缩机的正常运行。

Description

压缩机的气液分离装置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压缩机的气液分离装置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压缩机的气液分离装置的进气管与吸气管多采用同轴设置,并且通过设置在进气管与吸气管之间的过滤组件将两管口分隔开。这种气液分离装置的吸气管的管口位于过滤组件的下方,并且靠近过滤组件。这种气液分离装置可以应付一般的气液分离工作,但是在实际使用当中,吸气管管口处常常形成涡流,并形成相对负压,从而吸引从过滤组件漏下来的气液混合物,导致吸气管回液量增多,气液分离能力降低,这会造成液压缩、油液分离不良等风险。若气液分离装置的气液分离能力不足,从而使液态工质进入压缩机,则会改变压缩机内润滑油与冷媒的混合状态,严重时导致压缩缸体损毁,造成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压缩机的气液分离装置和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气液分离装置内的液态工质容易被吸进吸气管从而减低压缩机运行的稳定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的气液分离装置,包括:壳体,内部形成分离腔;进气管,进气管的第一端插入分离腔;吸气管,吸气管的第一端插入分离腔;进气管的第一端与吸气管的第一端在壳体的径向方向上相互偏离地设置;其特征在于,气液分离装置还包括过滤组件,过滤组件设置在分离腔内,并将分离腔分隔为上腔体和下腔体,进气管的第一端和吸气管的第一端均位于上腔体内。
进一步地,吸气管的第一端朝向壳体的顶部延伸并高于进气管的第一端所在的平面。
进一步地,吸气管包括位于分离腔内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第一段与壳体连接,吸气管的管口是第三段的端口,第二段相对第一段与第三段倾斜地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段的长度大于等于20mm,第三段与壳体的最小距离小于15mm,第三段的端口距离壳体的顶部20mm至25mm。
进一步地,过滤组件设置在第一段与第二段相连接的位置。
进一步地,吸气管包括腔内管体和腔外管体,腔外管体的端部与壳体连接,腔内管体的下端插入腔外管体且与腔外管体连接。
进一步地,分离腔内还设置有卡环,卡环设置在壳体的底部,腔外管体的端部通过卡环与壳体连接。
进一步地,过滤组件包括沿壳体的底部到顶部依次设置的托盘和过滤网,托盘上开设有多个开口。
进一步地,托盘包括环状突起,环状突起朝向壳体的顶部凸出。
进一步地,吸气管上还设置有第一回油孔,第一回油孔位于下腔体内。
进一步地,吸气管上还设置有第二回油孔,第二回油孔位于上腔体内。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气液分离装置和压缩机,气液分离装置是上述的气液分离装置,气液分离装置的吸气管与压缩机连接。
由于进气管的管口与吸气管的管口不再同轴设置,并且过滤组件设置在吸气管的管口下方,过滤组件上的液态工质聚集在吸气管的管口下方,所以即使吸气管的管口产生负压,从进气管进入的液态工质以及过滤组件上的液态工质不再会轻易地被吸入吸气管内,这样能够有效避免液态工质进入压缩机,从而避免压缩机受损,保证压缩机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气液分离装置的剖视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以及
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气液分离装置的过滤组件的托盘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10、壳体;11、分离腔;12、卡环;20、进气管;30、吸气管;31、腔内管体;32、腔外管体;33、第一回油孔;34、第二回油孔;40、过滤组件;41、托盘;42、过滤网;111、上腔体;112、下腔体;311、第一段;312、第二段;313、第三段;411、环状突起;412、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的气液分离装置,如图1至3所示,该气液分离装置包括:壳体10,内部形成分离腔11;进气管20,进气管20的第一端插入分离腔11;吸气管30,吸气管30的第一端插入分离腔11;进气管20的第一端与吸气管30的第一端在壳体10的径向方向上相互偏离地设置;气液分离装置还包括过滤组件40,过滤组件40设置在分离腔11内,并将分离腔11分隔为上腔体111和下腔体112,进气管20的第一端和吸气管30的第一端均位于上腔体111内。
由于进气管20的管口与吸气管30的管口不再同轴设置,并且过滤组件40设置在吸气管30的管口下方,过滤组件40上的液态工质聚集在吸气管30的管口下方,所以即使吸气管30的管口产生负压,从进气管20进入的液态工质以及过滤组件40上的液态工质不再会轻易地被吸入吸气管30内,这样能够有效避免液态工质进入压缩机,从而避免压缩机受损,保证压缩机的正常运行。
过滤组件40用于将工质中的杂质分离,同时还将液态工质与混合在其中的润滑油分离开,润滑油浮在液态工质上,而液态工质则慢慢流入下腔体112。
优选地,如图1所示,吸气管30的第一端朝向壳体10的顶部延伸并高于进气管20的第一端所在的平面。这样吸气管30产生的负压区位于进气管20的上方,从进气管20流下的液态工质更不宜被吸入吸气管30,并且工质从进气管20进入分离腔11后会直接流到分离腔11的底部,不会受吸气管30的负压影响而向四周扩散,工质在分离腔11的底部自然蒸发分离出来,这样就增强气液分离效果。
优选地,进气管20的第一端从壳体10的顶部插入分离腔11并朝向壳体10的底部延伸,吸气管30的第一端从壳体10的底部插入分离腔11并朝向壳体10的顶部延伸。
优选地,吸气管30包括位于分离腔11内的第一段311、第二段312和第三段313,第一段311与壳体10连接,吸气管30的管口是第三段313的端口,第二段312相对第一段311与第三段313倾斜地设置。吸气管30进过两次弯曲,目的是使吸气过程中吸气管30内气体流动时的紊流更加剧烈,使偶然被吸入吸气管30内的液态工质更剧烈的运行并蒸发,即发生闪蒸,增强气液分离的效果。
优选地,第一段311的长度大于等于20mm,第三段313与壳体10的最小距离小于15mm,第三段313的端口距离壳体10的顶部20mm至25mm。如图1所示,吸气管30从壳体10底部正中插入分离腔11并向上延伸,延伸长度根据对应气液分离装置的大小决定,一般在20mm以上。确定延伸长度后,吸气管30向压缩机的方向弯曲,并往弯曲方向延伸,直至吸气管30的最近外管壁与壳体10的距离约10mm时,吸气管30重新弯回竖直方向并向上延伸,直至管口与壳体10的顶部距离20-25mm为止。
优选地,过滤组件40设置在第一段311与第二段312相连接的位置。过滤组件40尽量远离吸气管30的端口设置,这样可以尽量避免过滤组件40上的液态工质被吸入吸气管30,并且过滤组件40与壳体10的底部保留至少20mm距离,以便容纳过滤出的液态工质和机油。
优选地,吸气管30包括腔内管体31和腔外管体32,腔外管体32的端部与壳体10连接,腔内管体31的下端插入腔外管体32且与腔外管体32连接。如图1所示,腔内管体31分成三段,腔外管体32具有直角弯着后与压缩机连接,吸气管30分为腔内管体31和腔外管体32主要是为了便于制造。
优选地,分离腔11内还设置有卡环12,卡环12设置在壳体10的底部,腔外管体32的端部通过卡环12与壳体10连接。卡环12不仅起到固定吸气管30的作用,同时还能将腔内管体31与腔外管体32压紧,保证管体之间的密封性。
优选地,过滤组件40包括沿壳体10的底部到顶部依次设置的托盘41和过滤网42,托盘41上开设有多个开口412。一部分液态工质和机油通过过滤网42的过滤后从开口412流到下腔体112。优选地,托盘41焊接在吸气管30或壳体10上。
优选地,如图3所示,托盘41包括环状突起411,环状突起411朝向壳体10的顶部凸出。环状突起411可以增加托盘41的结构强度,以免液态工质和过滤网42压弯托盘41,此外环状突起411还可以为过滤组件40上承接的液体分流,避免液体向过滤组件40的中心或四周聚集。
优选地,吸气管30上还设置有第一回油孔33,第一回油孔33位于下腔体112内。第一回油孔33距离壳体10的底部10mm至15mm,孔径为1.0mm至1.5mm。在下腔体112内,经过过滤后的液态工质和机油聚集在壳体10的底部,机油浮在液态工质之上,当液面升高到第一回油孔33的位置时,机油进入第一回油孔33,从而被带回到压缩机内。
优选地,吸气管30上还设置有第二回油孔34,第二回油孔34位于上腔体111内。在上腔体111内,液态工质和机油聚集在过滤组件40上,机油浮在液态工质之上,当液面升高到第二回油孔34的位置时,机油进入第二回油孔34,从而被带回到压缩机内。第二回油孔34是为了防止上腔体111内的液面过高而设置的辅助回油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气液分离装置和压缩机,气液分离装置是上述的气液分离装置,气液分离装置的吸气管30与压缩机连接。
优选地,压缩机是旋转式压缩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压缩机的气液分离装置,包括:
壳体(10),内部形成分离腔(11);
进气管(20),所述进气管(20)的第一端插入所述分离腔(11);
吸气管(30),所述吸气管(30)的第一端插入所述分离腔(11);
所述进气管(20)的第一端与所述吸气管(30)的第一端在所述壳体(10)的径向方向上相互偏离地设置;
其特征在于,气液分离装置还包括过滤组件(40),所述过滤组件(40)设置在所述分离腔(11)内,并将所述分离腔(11)分隔为上腔体(111)和下腔体(112),所述进气管(20)的第一端和所述吸气管(30)的第一端均位于所述上腔体(11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管(30)的第一端朝向所述壳体(10)的顶部延伸并高于所述进气管(20)的第一端所在的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管(30)包括位于所述分离腔(11)内的第一段(311)、第二段(312)和第三段(313),所述第一段(311)与所述壳体(10)连接,所述吸气管(30)的管口是所述第三段(313)的端口,所述第二段(312)相对所述第一段(311)与所述第三段(313)倾斜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311)的长度大于等于20mm,所述第三段(313)与所述壳体(10)的最小距离小于15mm,所述第三段(313)的端口距离所述壳体(10)的顶部20mm至25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40)设置在所述第一段(311)与所述第二段(312)相连接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管(30)包括腔内管体(31)和腔外管体(32),所述腔外管体(32)的端部与所述壳体(10)连接,所述腔内管体(31)的下端插入所述腔外管体(32)且与所述腔外管体(3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腔(11)内还设置有卡环(12),所述卡环(12)设置在所述壳体(10)的底部,所述腔外管体(32)的端部通过所述卡环(12)与所述壳体(10)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40)包括沿所述壳体(10)的底部到顶部依次设置的托盘(41)和过滤网(42),所述托盘(41)上开设有多个开口(41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41)包括环状突起(411),所述环状突起(411)朝向所述壳体(10)的顶部凸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管(30)上还设置有第一回油孔(33),所述第一回油孔(33)位于所述下腔体(112)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管(30)上还设置有第二回油孔(34),所述第二回油孔(34)位于所述上腔体(111)内。
12.一种空调器,包括气液分离装置和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装置是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所述气液分离装置的吸气管(30)与所述压缩机连接。
CN201320623858.4U 2013-10-09 2013-10-09 压缩机的气液分离装置和空调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895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23858.4U CN203489557U (zh) 2013-10-09 2013-10-09 压缩机的气液分离装置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23858.4U CN203489557U (zh) 2013-10-09 2013-10-09 压缩机的气液分离装置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89557U true CN203489557U (zh) 2014-03-19

Family

ID=50260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623858.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89557U (zh) 2013-10-09 2013-10-09 压缩机的气液分离装置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8955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67145A (zh) * 2013-10-09 2015-04-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压缩机的气液分离装置和空调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67145A (zh) * 2013-10-09 2015-04-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压缩机的气液分离装置和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44674A (zh) 吸油烟机
CN205135868U (zh) 一种燃油滤清器及包括其的发动机
CN204921319U (zh) 压缩机系统
CN203489557U (zh) 压缩机的气液分离装置和空调器
CN104567145A (zh) 压缩机的气液分离装置和空调器
CN104949406A (zh) 一种气液分离器
CN103542250B (zh) 一种凝水泄放单向阀
CN205373174U (zh) 分液器和压缩机
CN206131525U (zh) 回油管及汽液分离器
CN113115637A (zh) 一种智能负压吸风收集装置
CN203758115U (zh) 储液器
CN110410526A (zh) 一种油压脉冲式抽吸石油应急处理设备
CN206274180U (zh) 一种滤油网及安装有该滤油网的吸油烟机
CN214371113U (zh) 一种多功能高效节能分离器
CN106403381A (zh) 回油管及汽液分离器
CN205593232U (zh) 一种油分离器
CN205781146U (zh) 一种带空气过滤装置的空气减压阀
CN201520072U (zh) 预压打包机预加油箱自动补压装置
CN204943983U (zh) 一种气液分离器
CN104154689A (zh) 瘦高形气液分离器及冷媒循环装置
CN207245959U (zh) 油雾分离器
CN201662290U (zh) 一种用于空调压缩机上的储液器
CN206222761U (zh) 储液器和具有其的压缩机
CN208405509U (zh) 一种新型气胸引流装置
CN113494789A (zh) 储液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19

Termination date: 202110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