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88491U - 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其锁止结构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其锁止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88491U
CN203488491U CN201320612842.3U CN201320612842U CN203488491U CN 203488491 U CN203488491 U CN 203488491U CN 201320612842 U CN201320612842 U CN 201320612842U CN 203488491 U CN203488491 U CN 2034884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dog
horizontal lock
horizontal
vertical
h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61284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坤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61284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884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884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8849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其锁止结构。锁止结构包括设置有第一横向锁块的外部件和第二横向锁块的内部件。第一横向锁块的后倾斜引导面沿横向分为第1外侧倾斜面和第2内侧倾斜面第二横向锁块的前倾斜引导面沿横向分为第1外侧倾斜面和第2内侧倾斜面,第一横向锁块的第1外侧倾斜面与第二横向锁块的第1外侧倾斜面具有相同的第1倾斜度第一横向锁块的第2内侧倾斜面与第二横向锁块的第2内侧倾斜面具有相同的第2倾斜度。第1倾斜度不同于第2倾斜度。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锁止结构提供了具有不同倾斜度的引导面,既减小了初始锁紧操作力又缩短了锁紧滑动行程,因此可以提供方便快捷的锁紧操作。

Description

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其锁止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总体涉及一种连接器或连接器组件;具体涉及连接器或连接器组件中使用的锁止结构。 
背景技术
连接器中一般需要固定端子组件。端子组件通常先通过一次锁结构预固定在连接器壳体中,然后再通过二次锁结构完成连接端子在连接器壳体中的最终固定。一种二次锁结构包括设置在连接器壳体上的外部件和设置在二次锁部件上的内部件,内部件和外部件通过其上分别设置的锁止件的形状配合而锁定在一起(即内部件在某种程度上或沿某个方向被锁止在外部件中)。 
图1、图1a及图1b示出了一种锁止结构(或系统),这种锁止结构或系统包括外部件100和内部件200。外部件100和内部件200可沿如图1中箭头所指的锁紧运动方向相对运动。外部件100具有上下两个对配内表面110,其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横向锁块120。所示第一横向锁块120均沿对配内表面110的宽度方向延伸。每个第一横向锁块120具有单一的后矩形倾斜引导面121和单一的前矩形垂直锁止面122。内部件200具有相互背离的两个对配外表面210,其上分别设置有第二横向锁块220。所示第二横向锁块220同样沿对配外表面210的宽度方向延伸。每个第二横向锁块220具有单一的前矩形倾斜引导面221和单一的后矩形垂直锁止面222。引导面121和引导面221具有相同的倾斜度。内部件200位于外部件100之中并且内部件200的对配外表面210沿外部件100的对配内表面110 的至少一部分长度是向前可滑动的以使第二横向锁块220的引导面221滑过第一横向锁块120的引导面121直至第二横向锁块220的锁止面222对接第一横向锁块120的锁止面122,从而使内部件200不能再相对外部件100向后(即与锁紧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图1中,虽然通过第一横向锁块120和第二横向锁块220的形状配合,内部件200能够相对外部件100被锁止;但是,由于相互配合的锁止面122和锁止面222需要一定的高度才能获得足够的锁止力,因此在锁紧过程中,如果引导面121和引导面221的倾斜度太大,操作者就需要很大的操作力才能完成锁止操作,这就使得锁止操作很不方便。但是,如果使引导面121和引导面221的倾斜度变小以降低上述操作力,则在锁紧过程中第一横向锁块120相对第二横向锁块220的滑动行程(即引导面121和引导面221的长度)势必变长,这又给产品设计带来诸多不便。 
上述内容仅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以及符合专利法相关要求而作出,并不意味着该部分的内容即为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锁止结构或系统,其能够克服上述背景技术部分中提到的某种或某些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锁止结构,包括: 
外部件,具有对配内表面,外部件的对配内表面上设置有第一横向锁块,第一横向锁块具有后倾斜引导面和前垂直锁止面;和 
内部件,具有对配外表面,内部件的对配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二横向锁块,第二横向锁块具有前倾斜引导面和后垂直锁止面,内部件和外部件在锁紧方向可相对运动,以使第二横向锁块的前倾斜引导面滑过第一横向锁块的后倾斜引导面,直至第二横向锁块的后垂直锁止面对接第一横向锁块的前垂直锁止面, 
其中,第一横向锁块的后倾斜引导面沿横向分为第1外侧倾斜面和第2内侧倾斜面,第二横向锁块的前倾斜引导面沿横向分为第1外侧倾斜面和第2内侧倾斜面,第一横向锁块的第1外侧倾斜面与第二横向锁块的第1外侧倾斜面具有相同的第1倾斜度,第一横向锁块 的第2内侧倾斜面与第二横向锁块的第2内侧倾斜面具有相同的第2倾斜度,其中第1倾斜度不同于第2倾斜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横向锁块的前垂直锁止面也相应分为第1外侧垂直面和第2内侧垂直面,第二横向锁块的后垂直锁止面也相应分为第1外侧垂直面和第2内侧垂直面,其中第1倾斜度大于第2倾斜度,第一横向锁块的第1外侧垂直面的高度大于其第2内侧垂直面的高度,并且第二横向锁块的第1外侧垂直面的高度也大于其第2内侧垂直面的高度。这种情况下,第一横向锁块的第1外侧垂直面的高度可以与第二横向锁块的第1外侧垂直面的高度相等,并且第一横向锁块的第2内侧垂直面的高度也可以与第二横向锁块的第2内侧垂直面的高度相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横向锁块的前垂直锁止面也相应分为第1外侧垂直面和第2内侧垂直面,第二横向锁块的后垂直锁止面也相应分为第1外侧垂直面和第2内侧垂直面,其中第1倾斜度小于第2倾斜度,第一横向锁块的第1外侧垂直面的高度小于其第2内侧垂直面的高度,并且第二横向锁块的第1外侧垂直面的高度也小于其第2内侧垂直面的高度。这种情况下,第一横向锁块的第1外侧垂直面的高度同样可以与第二横向锁块的第1外侧垂直面的高度相等,并且第一横向锁块的第2内侧垂直面的高度也可以与第二横向锁块的第2内侧垂直面的高度相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横向锁块的前垂直锁止面也相应分为第1外侧垂直面和第2内侧垂直面,第二横向锁块的后垂直锁止面也相应分为第1外侧垂直面和第2内侧垂直面;第一横向锁块的第1外侧垂直面和第2内侧垂直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并且第二横向锁块的第1外侧垂直面和第2内侧垂直面也位于同一平面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横向锁块的第1外侧倾斜面及其第2内侧倾斜面可以具有相同的第一横向宽度,第二横向锁块的第1外侧倾斜面及其第2内侧倾斜面也可以具有相同的第二横向宽度,第一横向宽度还可以与第二横向宽度相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横向锁块整体可以是连续的一体件,第二横向锁块整体也可以是连续的一体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横向锁块的第1外侧倾斜面和第2内侧倾斜面以及第二横向锁块的第1外侧倾斜面和第2内侧倾斜面均可以为矩形平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外部件和第一横向锁块可以为一体模塑成型件,内部件和第二横向锁块也可以为一体模塑成型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外部件通常具有两个相对的对配内表面,每个对配内表面上均设置有第一横向锁块;内部件也通常具有两个相背离的对配外表面,每个对配外表面上均设置有第二横向锁块。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横向锁块可以突出于对配内表面设置,第二横向锁块则可以凹陷于对配外表面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其包括:连接器壳体,插接在连接器壳体中的二次锁部件,以及上述锁止结构。锁止结构的外部件设置在连接器壳体上,锁止结构的内部件设置在二次锁部件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第一连接器,与第一连接器对配的第二连接器,以及上述锁止结构。锁止结构的外部件设置在第一连接器上,锁止结构的内部件设置在第二连接器上。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锁止结构提供了具有不同倾斜度的引导面,既减小了初始锁紧操作力又缩短了锁紧滑动行程,因此可以提供方便快捷的锁紧操作。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一种锁止结构; 
图1a是图1所示锁止结构的外部件的透视图; 
图1b是图1所示锁止结构的内部件的透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锁止结构; 
图2a是图2所示锁止结构的外部件的透视图; 
图2b是图2所示锁止结构的内部件的透视图; 
图3a至图3d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部件相对外部件处于锁紧过程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部件相对外部件处于锁止状态的示意图; 
图5a示出了带有本实用新型锁止结构的连接器;以及 
图5b为图5a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锁止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描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说明,而非用于对其作出任何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锁止结构如图2所示,与图1所示锁止结构类似,也包括外部件100和内部件200。外部件100和内部件200可沿如图2中箭头所指的锁紧方向相对运动。外部件100具有基底101以及从基底101伸出的上下两个通常为平面的对配内表面110,其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横向锁块120。第一横向锁块120均在对配内表面110上横向延伸,即垂直锁紧方向延伸。 
内部件200具有相互背离的两个通常也为平面的对配外表面210,其上分别设置有第二横向锁块220。第二横向锁块220同样在对配外表面210上横向延伸。 
与图1、图1a及图1b所示结构不同,如图2、图2a及图2b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横向锁块120虽然也具有后倾斜引导面和前垂直锁止面,但第一横向锁块120的后倾斜引导面不再是单一的矩形面,而是沿横向分为第1外侧倾斜面121u和第2内侧倾斜面121i。同样,第二横向锁块220虽然也具有前倾斜引导面和后垂直锁止面,但第二横向锁块220的前倾斜引导面不再是单一的矩形面,而是沿横向分为第1外侧倾斜面221u和第2内侧倾斜面221i。 
如图2a和图2b所示,第一横向锁块120的第1外侧倾斜面121u与第二横向锁块220的第1外侧倾斜面221u具有相同的第1倾斜度,第一横向锁块120的第2内侧倾斜面121i与第二横向锁块220的第2内侧倾斜面221i具有相同的第2倾斜度。第1倾斜度不等于第2倾斜度。在图2和图3a-图3d所示的实施例中,第1倾斜度大于第2倾斜度。第1倾斜度例如可以为40-60度,第2倾斜度例如可以为 20-40度。 
如图2a和图2b所示,第一横向锁块120的前垂直锁止面也相应分为第1外侧垂直面122u和第2内侧垂直面122i,第二横向锁块220的后垂直锁止面也相应分为第1外侧垂直面222u和第2内侧垂直面222i。在图2和图3a-图3d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横向锁块120的第1外侧垂直面122u的高度大于其第2内侧垂直面122i的高度,并且第二横向锁块220的第1外侧垂直面222u的高度也大于其第2内侧垂直面222i的高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横向锁块120的第1外侧垂直面122u的高度与第二横向锁块220的第1外侧垂直面222u的高度相等,并且第一横向锁块120的第2内侧垂直面122i的高度与第二横向锁块220的第2内侧垂直面222i的高度相等。但在其它实施例中,上述高度情况也可以发生改变。 
图3a至图3d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部件200相对外部件100处于锁紧过程的示意图。内部件200位于外部件100之中并且内部件200的对配外表面210沿外部件100的对配内表面110的至少一部分长度是向前(朝着锁紧方向)可滑动的。 
在锁紧过程中,第二横向锁块220的倾斜度较小的第2内侧倾斜面221i首先接触第一横向锁块120的倾斜度较小的第2内侧倾斜面121i(参见图3a所示)。这时由于两个倾斜度较大的外侧倾斜面221u和外侧倾斜面121u尚未发生接触,初始锁紧操作力就比较小。如图3b所示,第一横向锁块120和第二横向锁块220随后沿相互接触的、倾斜度较小的第2内侧倾斜面121i,221i相互运动,此时由于两个倾斜度较大的外侧倾斜面221u和外侧倾斜面121u仍未发生接触,锁紧操作力仍比较小。 
等到第二横向锁块220相对第一横向锁块120滑动一段距离之后,两个倾斜度较大的外侧倾斜面221u和外侧倾斜面121u开始接触(参见图3c所示)。第一横向锁块120和第二横向锁块220随后沿相互接触的、倾斜度较大的外侧倾斜面121u,221u相互运动,直至如图3d所示的两个外侧倾斜面121u,221u即将脱离的位置。在此锁紧过程中,由于外侧倾斜面121u,221u倾斜度较大,锁紧操作力 会变大,但由于惯性原因,锁紧操作将会很容易地完成。当两个倾斜度较大的外侧倾斜面221u和外侧倾斜面121u接触后,两个倾斜度较小的内侧倾斜面221i和121i将相互分开,不再相互接触。 
此后,如图4所示,第一横向锁块120的第1外侧垂直面122u将对接或抵接第二横向锁块220的第1外侧垂直面222u,从而锁止内部件200而使其不能相对外部件100再向后(解锁方向)移动。虽然第一横向锁块120的第1外侧垂直面122u和第2内侧垂直面122i高度不同,但二者可以位于同一平面内,如图所示。第二横向锁块220的第1外侧垂直面222u和第2内侧垂直面222i同样也可以位于同一平面内。这样,第一横向锁块120的整个前垂直锁止面122u,122i就会对接或抵接第二横向锁块220的整个后垂直锁止面222u,222i而增强锁止效果。 
在图2-4所示实施例中,由于倾斜度较大的倾斜面设置在外侧,在滑动锁紧操作过程中,还可以进一步防止外部件100和内部件200在锁紧过程中沿横向相互分开,例如内部件200受变形力的影响而从外部件100中意外跳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倾斜度较大的倾斜面也可以设置在内侧(靠近基底101一侧)。即上述第1倾斜度小于第2倾斜度。这种情况下,第一横向锁块120的第1外侧垂直面122u的高度小于于其第2内侧垂直面122i的高度,并且第二横向锁块220的第1外侧垂直面面222u的高度也小于其第2内侧垂直面的高度222i。采用这种锁止结构,同样可以达到便于执行锁紧操作的目的。 
如图2a和图2b所示,第一横向锁块120的第1外侧倾斜面121u及其第2内侧倾斜面121i具有基本相同的第一横向宽度。虽然未具体示出,第二横向锁块220的第1外侧倾斜面221u及其第2内侧倾斜面221i也可以具有基本相同的第二横向宽度。第一横向宽度可以与第二横向宽度相等。当然,上述宽度也可以不相等。 
为了方便制造,外部件100和第一横向锁块120可以一体模塑成型,内部件200和第二横向锁块220同样可以一体模塑成型。第一横向锁块120整体可以是连续的一体件,第二横向锁块220整体也可以是连续的一体件。 
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横向锁块120的第1外侧倾斜面121u和第2内侧倾斜面121i以及第二横向锁块220的第1外侧倾斜面221u和第2内侧倾斜面221i均为矩形平面。这便于制造并便于锁紧操作。 
如图2a和图2b所示,第一横向锁块120突出于对配内表面110设置,第二横向锁块220(至少部分)凹陷于对配外表面210设置。换言之,第一横向锁块120如同在对配内表面110上附加材料所形成,而第二横向锁块220则如同在对配外表面210上去除部分材料而形成。这种结构便于内部件200在外部件100中进行锁紧滑动,并处于稳定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锁止结构可以有多种应用,例如应用在连接器上。如图5a和5b所示,这种连接器可以包括:连接器壳体1,插接在连接器壳体1中的二次锁部件(未具体示出),以及上述锁止结构。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中,锁止结构的外部件100可以设置在连接器壳体1上,锁止结构的内部件200则可以设置在二次锁部件上。 
本实用新型的锁止结构还可以应用于这样的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第一连接器(未具体示出),与第一连接器对配的第二连接器(同样未具体示出),以及上述锁止结构。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组件中,锁止结构的外部件100可以设置在第一连接器上,锁止结构的内部件200则可以设置在第二连接器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方向术语“前”和“后”是针对锁紧方向而言,即内部件200相对外部件100的锁紧运动方向为前;“横向”或“宽度方向”则是指与锁紧方向垂直的水平方向;“内侧”和“外侧”则是相对于外部件100的基底101而言,即靠近基底101一侧为内侧;如无特别说明,“上”和“下”则通常是指图示方向。 

Claims (14)

1.一种锁止结构,包括: 
外部件,具有对配内表面,外部件的对配内表面上设置有第一横向锁块,第一横向锁块具有后倾斜引导面和前垂直锁止面;和 
内部件,具有对配外表面,内部件的对配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二横向锁块,第二横向锁块具有前倾斜引导面和后垂直锁止面,内部件和外部件在锁紧方向是相对可运动的,以使第二横向锁块的前倾斜引导面滑过第一模向锁块的后倾斜引导面,直至第二横向锁块的后垂直锁止面对接第一模向锁块的前垂直锁止面, 
其特征在于,第一模向锁块的后倾斜引导面沿横向分为第1外侧倾斜面和第2内侧倾斜面,第二横向锁块的前倾斜引导面洽横向分为第1外侧倾斜面和第2内侧倾斜面,第一模向锁块的第1外侧倾斜面与第二横向锁块的第1外侧倾斜面具有相同的第1倾斜度,第一模向锁块的第2内侧倾斜面与第二横向锁块的第2内侧倾斜面具有相同的第2倾斜度,其中第1倾斜度不同于第2倾斜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止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横向锁块的前垂直锁止面也相应分为第1外侧垂直面和第2内侧垂直面,第二横向锁块的后垂直锁止面也相应分为第1外侧垂直面和第2内侧垂直面,其中第1倾斜度大于第2倾斜度,第一横向锁块的第1外侧垂直面的高度大于其第2内侧垂直面的高度,并且第二横向锁块的第1外侧垂直面的高度也大于其第2内侧垂直面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止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模向锁块的第1外侧垂直面的高度与第二横向锁块的第1外侧垂直面的高度相等并且第一横向锁块的第2内侧垂直面的高度与第二横向锁块的第2内侧垂直面的高度也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止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横向锁块的前垂直锁止面也相应分为第1外侧垂直面和第2内侧垂直面,第 二横向锁块的后垂直锁止面也相应分为第1外侧垂直面和第2内侧垂直面,其中第1倾斜度小于第2倾斜度,第一横向锁块的第1外侧垂直面的高度小于其第2内侧垂直面的高度,并且第二横向锁块的第1外侧垂直面的高度也小于其第2内侧垂直面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锁止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横向锁块的第1外侧垂直面的高度与第二横向锁块的第1外侧垂直面的高度相等并且第一横向锁块的第2内侧垂直面的高度与第二模向锁块的第2内侧垂直面的高度也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止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横向锁块的前垂直锁止面也相应分为第1外侧垂直面和第2内侧垂直面,第二横向锁块的后垂直锁止面也相应分为第1外侧垂直面和第2内侧垂直面;第一模向锁块的第1外侧垂直面和第2内侧垂直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并且第二横向锁块的第1外侧垂直面和第2内侧垂直面也位于同一平面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止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横向锁块的第1外侧倾斜面及其第2内侧倾斜面具有相同的第一横向宽度,第二横向锁块的第1外侧倾斜面及其第2内侧倾斜面具有相同的第二横向宽度,第一横向宽度与第二横向宽度也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止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模向锁块整体是连续的一体件,第二横向锁块整体也是连续的一体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止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横向锁块的第1外侧倾斜面和第2内侧倾斜面以及第二横向锁块的第1外侧倾斜面和第2内侧倾斜面均为矩形平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止结构,其特征在于,外部件和第一模向锁块为一体模塑成型件,内部件和第二横向锁块为一体模塑成型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止结构,其特征在于,外部件具有两个相对的对配内表面,每个对配内表面上均设置有第一模向锁块;内部件具有两个相背高的对配外表面,每个对配外表面上均设置有第二横向锁块。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止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横向锁块突出于对配内表面设置,第二横向锁块凹陷于对配外表面设置。 
13.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器壳体,插接在连接器壳体中的二次锁部件,以及如权利要求1-12之一所述的锁止结构,其中锁止结构的外部件设置在连接器壳体上,锁止结构的内部件设置在二次锁部件上。 
14.一种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器,与第一连接器对配的第二连接器,以及如权利要求1-12之一所述的锁止结构;其中锁止结构的外部件设置在第一连接器上,锁止结构的内部件设置在第二连接器上。 
CN201320612842.3U 2013-09-27 2013-09-27 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其锁止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884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12842.3U CN203488491U (zh) 2013-09-27 2013-09-27 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其锁止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12842.3U CN203488491U (zh) 2013-09-27 2013-09-27 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其锁止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88491U true CN203488491U (zh) 2014-03-19

Family

ID=502593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612842.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88491U (zh) 2013-09-27 2013-09-27 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其锁止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8849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53131A (zh) * 2016-05-31 2017-12-08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二次锁、连接组件、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53131A (zh) * 2016-05-31 2017-12-08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二次锁、连接组件、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107453131B (zh) * 2016-05-31 2024-04-16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二次锁、连接组件、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88491U (zh) 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其锁止结构
CN204894409U (zh) 一种具有二次抽芯机构的注塑模具
CN110355954A (zh) 一种保险杠模具
CN105563762A (zh) 母模斜抽芯结构
CN204160718U (zh) 一种制造雨鞋鞋底的紧固模具盒
CN203391186U (zh) 双射模母模滑块机构
CN205130264U (zh) 模具的行位行程限位结构
US9545742B2 (en) Mold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ilt boss
CN104249431A (zh) 双射模母模滑块机构
CN203445297U (zh) 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其锁止结构
CN203580041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自复位侧向抽芯机构
JP2011020423A (ja) 射出成形用金型および射出成形品
CN105196473B (zh) 一种金属件的注塑方法、具有金属件的注塑结构件和移动终端
CN203712913U (zh) 复合式滑块结构
CN205767292U (zh) 模具行位结构
CN203141763U (zh) 安全气囊塑料模具
CN203712958U (zh) 双向退出滑块结构
CN207140247U (zh) 大角度脱模机构
CN207044612U (zh) 二次脱模机构
CN207274373U (zh) 一种用于防止水切对接段出现间隙的结构
CN206297113U (zh) 注塑模具的斜顶及注塑模具
CN207481124U (zh) 一种延时双向抽芯滑块
CN110480807A (zh) 一种高级地铺预制构件组合模具
KR100969852B1 (ko) 사출물 내부에 홈을 형성하기 위해 수축되는 금형장치
CN209141216U (zh) 一种汽车连接器模具的分模面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19

Termination date: 2021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