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80491U - 触控面板 - Google Patents

触控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80491U
CN203480491U CN201320592530.0U CN201320592530U CN203480491U CN 203480491 U CN203480491 U CN 203480491U CN 201320592530 U CN201320592530 U CN 201320592530U CN 203480491 U CN203480491 U CN 2034804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elding layer
transparent
contact panel
joint sheet
insulation shie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59253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琼
黄萍萍
连虹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Original Assignee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filed Critical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Priority to CN20132059253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804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804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8049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控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包括基板、多个透明接合垫、遮蔽元件及输出元件。遮蔽元件包含一绝缘遮蔽层及一导电遮蔽层,绝缘遮蔽层具有与透明接合垫一一对应的多个开口,导电遮蔽层填充于绝缘遮蔽层的开口中。输出元件通过导电遮蔽层与透明接合垫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在达到遮蔽效果的同时可确保透明接合垫与输出元件的电性连接。

Description

触控面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特殊遮蔽元件结构的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在现今各式消费性电子产品的市场中,触控面板作为人机操作界面,已广泛应用于个人数字助理(PDA)、移动电话(mobile Phone)、笔记本电脑(notebook)及平板计算机(tablet PC)等可携式电子产品。触控面板依其感测方式,可分为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式及表面声波式等。其中电容式触控面板在透光度、准确度、反应时间及可操作性上均具有较佳的优势,因而得到市场上的重视。
单片电容式触控面板包括基板、触控电极、导线、接合垫、遮蔽元件及输出元件(如柔性线路板)等。导线位于触控电极周边并电性连接触控电极与接合垫,接合垫再与输出元件进行贴合。触控电极、导线与接合垫采用透明材料制成,可直接设置于基板之上而无需遮蔽。然而由于输出元件的可视性,需于输出元件与基板之间设置遮蔽元件以遮蔽输出元件。接合垫与输出元件由于遮蔽元件的存在而难以进行贴合。如何解决上述困难,实值得相关技术人员省思。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接合垫与输出元件搭接困难,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特殊遮蔽元件结构的触控面板,以达到遮蔽效果的同时可以进行良好的电性搭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包括多个透明接合垫,设置于一基板之上;一遮蔽元件,设置于基板之上并覆盖透明接合垫,包含一绝缘遮蔽层及一导电遮蔽层,绝缘遮蔽层具有与透明接合垫一一对应的多个开口,导电遮蔽层填充于绝缘遮蔽层的开口中;一输出元件,设置于所述遮蔽元件之上,并通过所述导电遮蔽层与所述透明接合垫电性连接。
于一实施例中,前述基板上进一步设置有多个透明触控电极及多个透明导线,前述透明导线设置于透明触控电极周边并电性连接透明触控电极与透明接合垫。
于一实施例中,前述遮蔽元件位于基板边缘。
于一实施例中,前述多个透明接合垫等距离间隔设置。
于一实施例中,前述绝缘遮蔽层分隔成多个独立的部分。
于一实施例中,前述导电遮蔽层与绝缘遮蔽层具有相同的宽度。
于一实施例中,前述绝缘遮蔽层的开口为半封闭式开口。
于一实施例中,前述绝缘遮蔽层的开口为封闭式开口。
于一实施例中,前述绝缘遮蔽层为不透光的光阻、树脂或油墨。
于一实施例中,前述导电遮蔽层为不透光的各项异性导电油墨。
于一实施例中,前述透明接合垫、透明电极及透明导线的材料选自氧化铟锡、氧化锌铝、氧化锌锡、导电聚合物或碳纳米管。
本实用新型触控面板的遮蔽元件由绝缘遮蔽层及导电遮蔽层组成,且绝缘遮蔽层采用开口设计并填充导电遮蔽层,在达到遮蔽效果的同时可以实现透明接合垫与输出元件的电性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触控面板的上视图;
图2是图1中A区域的分解图;
图3是图1中V-V’切线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触控面板的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触控面板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之触控面板包括一基板10、设置于基板10上之多个透明触控电极20和多条透明导线30,以及位于基板10一边缘并部分设于基板10之上的输出元件40。透明导线30设置于透明触控电极20周边并电性连接透明触控电极20,输出元件40位于透明导线30末端。
本实施例中,基板10为实质上透明且绝缘,同时具有支撑和保护透明触控电极20及透明导线30的作用,可根据不同产品的需要选择适当软硬度的基材,如可使用强韧度高的玻璃或具有可挠性的高分子材料等。
透明触控电极20具有适当的电极图形,可用于感测触控位置。为简洁起见,图中仅显示水平方向的多个透明触控电极20,此外,也可采用垂直方向的触控电极,或者同时采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触控电极。透明触控电极20可以采用氧化铟锡、氧化锌铝、氧化锌锡、或其他实质上透明的导电材料如导电聚合物、碳纳米管等材料。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分解图。结合图1及图2,前述基板10与输出元件40之间有多个透明接合垫50及遮蔽元件60。透明接合垫50等间隔设置于基板10边缘并与透明导线30电性连接,遮蔽元件60设置于基板10上并覆盖透明接合垫50。遮蔽元件60包含一绝缘遮蔽层61及一导电遮蔽层62,绝缘遮蔽层61具有与透明接合垫50一一对应的多个开口,导电遮蔽层62填充于绝缘遮蔽层61的开口中。输出元件40设置于遮蔽元件60之上,亦具有多个接合垫41,并通过导电遮蔽层62与透明接合垫50电性连接。
图3为图1中沿V-V’切线的剖面图。结合图2及图3,在本实施例中,绝缘遮蔽层60被前述多个开口分隔成多个独立的部分,导电遮蔽层62与绝缘遮蔽层61形成交替排列的关系。绝缘遮蔽层61的材料可以为绝缘而不透光的光阻、树脂或油墨。导电遮蔽层62为各项异性的导电材料,具体可以为掺杂有金属导电粒子,如金、银、铜或者铝的油墨,可在图3中Z方向上导通透明接合垫50及输出元件40上的接合垫41。图2中绝缘遮蔽层61的宽度d1与导电遮蔽层62的宽度d2相同,并且绝缘遮蔽层61和导电遮蔽层62的颜色实质上相同或者相近,以形成一个外观上不易辨别的完整遮蔽层60,用以遮蔽输出元件40。
结合图1、图2及图3,透明触控电极20感测触控信号,透明导线30电性连接透明触控电极20及透明接合垫50以传递上述触控信号。透明接合垫50的宽度大于透明导线30的宽度,并通过导电遮蔽层62与输出元件40进行贴合以进一步将信号传递至输出元件40。通过此设计,解决了透明接合垫50与输出元件40难以搭接的问题,形成一个信号传递的通路。
请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200包含有基板10,设置于基板10上的透明接合垫50与覆盖透明接合垫50的遮蔽元件60,及输出元件40。遮蔽元件60包含一绝缘遮蔽层63及一导电遮蔽层64,绝缘遮蔽层63具有与透明接合垫50一一对应的多个开口,导电遮蔽层64填充于绝缘遮蔽层63的开口中。输出元件40通过导电遮蔽层64与透明接合垫50电性连接。本实施例中,绝缘遮蔽层63的开口为面向基板10边缘的半封闭开口,换言之,绝缘遮蔽层63远离基板10边缘的一侧为连续的整体,未被分隔开来。除此之外,本实施例的叠构及材料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可以理解,绝缘遮蔽层63的开口亦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背向基板10边缘的半封闭开口。
请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300包含有基板10,设置于基板10上的透明接合垫50与覆盖透明接合垫50的遮蔽元件60,及输出元件40。遮蔽元件60包含一绝缘遮蔽层65及一导电遮蔽层66,绝缘遮蔽层65具有与透明接合垫50一一对应的多个开口,导电遮蔽层66填充于绝缘遮蔽层65的开口中。输出元件40通过导电遮蔽层64与透明接合垫50电性连接。本实施例中,绝缘遮蔽层65的开口为封闭式的开口,换言之,绝缘遮蔽层65的两侧均为连续的整体,未被分隔开来,导电遮蔽层66嵌于绝缘遮蔽层65之中。除此之外,本实施例的叠构及材料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透明触控电极20、透明导线30及透明接合垫50可以采用氧化铟锡、氧化锌铝、氧化锌锡、或其他实质上透明的导电材料如导电聚合物、碳纳米管等材料。实际上,透明触控电极20、透明导线30及透明接合垫50可以同时采用相同的材料,亦可根据实际需求各自选择上述透明导电材料中的某一种。
本实用新型触控面板的遮蔽元件由绝缘遮蔽层及导电遮蔽层组成,且绝缘遮蔽层采用开口设计并填充导电遮蔽层,在达到遮蔽效果的同时可以实现透明接合垫与输出元件的电性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透明接合垫,设置于一基板之上;
一遮蔽元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之上并覆盖所述透明接合垫,包含一绝缘遮蔽层及一导电遮蔽层,所述绝缘遮蔽层具有与所述透明接合垫一一对应的多个开口,所述导电遮蔽层填充于所述绝缘遮蔽层的开口中;
一输出元件,设置于所述遮蔽元件之上,并通过所述导电遮蔽层与所述透明接合垫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进一步设置有多个透明触控电极及多个透明导线,所述透明导线设置于所述透明触控电极周边并电性连接所述透明触控电极与所述透明接合垫。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元件位于所述基板边缘。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透明接合垫等距离间隔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遮蔽层分隔成多个独立的部分。
6.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遮蔽层与所述绝缘遮蔽层具有相同的宽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遮蔽层的开口为半封闭式开口。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遮蔽层的开口为封闭式开口。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遮蔽层为不透光的光阻、树脂或油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遮蔽层为不透光的各项异性导电油墨。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接合垫、透明电极及透明导线的材料选自氧化铟锡、氧化锌铝、氧化锌锡、导电聚合物或碳纳米管。
CN201320592530.0U 2013-09-25 2013-09-25 触控面板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804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92530.0U CN203480491U (zh) 2013-09-25 2013-09-25 触控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92530.0U CN203480491U (zh) 2013-09-25 2013-09-25 触控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80491U true CN203480491U (zh) 2014-03-12

Family

ID=50228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592530.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80491U (zh) 2013-09-25 2013-09-25 触控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8049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49804A (zh) * 2014-10-29 2016-05-04 长鸿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6571103A (zh) * 2016-10-27 2017-04-19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邦定结构及其应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49804A (zh) * 2014-10-29 2016-05-04 长鸿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6571103A (zh) * 2016-10-27 2017-04-19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邦定结构及其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42025U (zh) 触控面板装置
CN107436705A (zh) 触控面板及显示设备
CN110633031A (zh) 集成nfc天线的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2736807A (zh) 电容式触控板
CN204926044U (zh) 触摸屏
CN105677085A (zh) 触控显示装置、触控检测方法
CN104850295B (zh) 触控显示装置及彩色滤光片基板
CN104461128B (zh) 触控面板
CN101989158A (zh) 电容式触控面板
TW201232374A (en) Touch panel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CN203480491U (zh) 触控面板
CN203276242U (zh)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
CN203502929U (zh) 触控面板
CN201917893U (zh) 电阻式触控面板
CN201725303U (zh) 矩阵型触控面板
CN201927006U (zh) 防静电触摸屏
CN105242805B (zh) 一种压力传感器
CN201594251U (zh) 投射电容式触控面板
JP3166451U (ja) タッチパネル
CN207008590U (zh) 单层多点式触控屏
CN203643991U (zh) 一种单层感应层触摸屏的银线搭桥结构
CN203287877U (zh) 一种电容屏
CN201583934U (zh) 电镀型电容触控板
CN203133801U (zh) 触控面板
CN207281732U (zh) 一种电容触摸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12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