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25303U - 矩阵型触控面板 - Google Patents

矩阵型触控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25303U
CN201725303U CN201020134663XU CN201020134663U CN201725303U CN 201725303 U CN201725303 U CN 201725303U CN 201020134663X U CN201020134663X U CN 201020134663XU CN 201020134663 U CN201020134663 U CN 201020134663U CN 201725303 U CN201725303 U CN 2017253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ort
upper plate
lower wire
insulation cour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13466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淑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NLI INVES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NLI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NLI INVES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NLI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13466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253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253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2530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矩阵型触控面板,其主要包含有一上板及一下板,其中该上板底面设有多个并排的电极,各电极两端分别设有一连接埠,上板底面周缘另设有一不透明的绝缘油墨层,其覆盖住上板的各连接埠,且凹设有多个分别相通于各连接埠的预留槽,在各预留槽内设有一导体,另绝缘油墨的底面设有对应于导体数量的导线,所述导线的一端分别连接至对应的导体,另一端延伸至上板的一侧边处;所述不透光的绝缘油墨层可遮挡呈不透明的导线或连接埠,是以应用于电子产品时可不必再搭配设置罩板,可节省成本以及减少产品厚度。

Description

矩阵型触控面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矩阵型触控面板,特别是涉及使用于电子装置上时,无须搭配设置用来遮蔽导线的罩板。
背景技术
触控式面板的技术依其原理主要区分为电容式、电阻式、音波式、红外线式等等,其中以电容式与电阻式两者使用最为广泛,该电容式与电阻式触控面板依氧化铟锡层的设计方式又可进一步细分为矩阵型技术,参见图5所示,即为一矩阵型的触控面板的结构,其主要具有一相互叠合的一上基板61以及一下基板62,该上、下基板61、62相向的一面上分别设有多列并排的氧化铟锡(ITO)层611、621,上、下基板61、62的氧化铟锡层611、621呈矩阵式交会;
本图中所示,为矩阵型的电阻式触控面板,其在上、下基板61、62的氧化铟锡层611、621之间设有多个间隙子63据以隔开两氧化铟锡层611、621,在触控面板受压时两氧化铟锡层611、621可相互接触,从而产生电压变化,若为矩阵型的电容式触控面板,则两氧化铟锡层611、621之间设有一绝缘层(图中未示)以阻绝两者的接触,使用者手指按压时,两氧化铟锡层611、621之间产生的电容变化;
上述各氧化铟锡层611、621分别连接有一导线612、622,所述导线612、622呈不透明,导线612、622的另一端延伸至上、下基板61、62的同一侧边处,并且连接于软性电路板(图中未示),据以将电压或电容变化信号输出至控制器进行按压点的判读,矩阵型的触控面板的优点在于,上、下基板61、62的各氧化铟锡层611、621的交会处皆可作为感应触控点的位置,因此可实现多点触控的操作。
上述矩阵型触控面板使用于电子产品上时,为了美观上的考虑,皆会在触控面板顶面上另设置有一罩板,该罩板相应于触控面板的导线区域涂布有不透明的油墨藉以遮蔽呈不透明的导线,使其不会为使用者所看见,但是该罩板的使用除有造成制作成本上升的问题外,亦会增加电子产品的厚度,致使产品难以满足薄型化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电子产品在使用上述现有技术的矩阵型的触控面板时,必须另搭配使用罩板来遮蔽导线,导致电子产品有成本上升及无法薄型化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改进矩阵型触控面板的结构,令导线可为一不透明的油墨层所遮蔽,如此在应用于一电子产品时,即可免除罩板的设置。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矩阵型触控面板,其包含有:
一下板,其顶面设有多个并排的下电极,所述下电极呈长形,且长向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下连接埠,另下板顶面设有对应下连接埠数量的下导线,所述下导线一端分别连接于一下电极,而下导线的另一端延伸集中于下板顶面的一侧边处;
一间隙层,其设置于所述下板上的多个下电极的顶面;
一绝缘层,其设于所述下板顶面,围绕于间隙层周边且覆盖住各下导线及各下连接埠,绝缘层上相对于各下导线的另一端处凹设有一凹槽;
一软性电路板,其设置于所述绝缘层的凹槽内且与各下导线连接;
一上板,其设置于所述绝缘层与电路板的顶面,上板底面设有多个并排的上电极,所述上电极呈长形并与下板的多个下电极呈矩阵交会,各上电极的长向两端分别设有一上连接埠,上板底面周缘另设有一不透明的绝缘油墨层,其覆盖住各上连接埠,并且与下板上的各下连接埠及各下导线呈重叠,绝缘油墨层上凹设有多个分别相通于各上连接埠的预留槽,所述预留槽内分别设有一导体,另绝缘油墨的底面设有对应于导体数量的上导线,所述上导线相对位于绝缘层的顶面,其一端分别连接至对应的导体,而另一端分别连接至所述软性电路板。
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矩阵型触控面板,其包含有:
一下板,其顶面设有多个并排的下电极,所述下电极呈长形,且长向的一端设有一下连接埠,另下板顶面设有对应下连接埠数量的下导线,所述下导线一端分别连接于一下电极,而下导线的另一端延伸集中于下板顶面的一侧边;
一绝缘层,其设置于所述下板的顶面,该绝缘层上相对于各下导线的另一端处凹设有一凹槽;
一软性电路板,其设置于所述绝缘层的凹槽内且与各下导线连接;
一上板,其设置于所述绝缘层与电路板的顶面,上板底面设有多个并排的上电极,所述上电极呈长形并与下板的多个下电极呈矩阵交会,各上电极的长向一端设有一上连接埠,上板底面周缘另设有一不透明的绝缘油墨层,其覆盖住各上连接埠,并且与下板上的各下连接埠及各下导线呈重叠,绝缘油墨层上凹设有多个分别相通于各上连接埠的预留槽,所述预留槽内分别设有一导体,另绝缘油墨的底面设有对应于导体数量的上导线,所述上导线相对位于绝缘层的顶面,其一端分别连接至对应的导体,而另一端分别连接至所述软性电路板。
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上板底面形成有不透明的绝缘油墨层,且上板上连接于上电极以及软性电路板之间的上导线,是形成于该绝缘油墨层的底面,是以自上板顶面观看时,绝缘油墨层可遮蔽上板的上导线,发挥与现有技术中的罩板相同的功能,因此,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电子产品时,可不必再搭配设置该罩板,从而可达到节省成本以及减少产品厚度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矩阵型触控面板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矩阵型触控面板的上板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矩阵型触控面板在图2所示的3-3剖面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矩阵型触控面板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现有技术矩阵型触控面板的立体分解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10A)下板        (11)(11A)下电极
(12)(12A)下连接埠    (13)(13A)下导线
(20)间隙层           (21)间隙子
(30)(30A)绝缘层    (31)凹槽
(40)软性电路板
(50)(50A)上板      (51)(51A)上电极
(52)(52A)上连接埠  (53)绝缘油墨层
(531)预留槽        (532)导体
(54)(54A)上导线
(61)上基板         (611)氧化铟锡层
(612)导线          (62)下基板
(621)氧化铟锡层    (622)导线
(63)间隙子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矩阵型触控面板可为电阻式或者电容式,其中若为电阻式,则其包含有一下板10、一间隙层20、一绝缘层30、一软性电路板40及一上板50。
所述下板10呈透明,例如可由玻璃构成,其顶面设有多个并排的下电极11,所述下电极11可由氧化铟锡构成,各下电极11呈长形,且长向的两端分别设有为导电材料的下连接埠12,在本实施例中,下电极11呈横向并排设置。此外,下板10顶面设有对应下连接埠12数量的下导线13,所述下导线13可为银导线,其一端分别连接于一下连接埠12,而下导线13的另一端延伸集中于下板10顶面的一侧边处。
所述间隙层20包含有多个间隙子21,间隙层20设置于下板10上的多个下电极11的顶面。
所述绝缘层30设于下板10的顶面,围绕于间隙层20周边且覆盖住各下导线13及各下连接埠12,绝缘层30上相对于各下导线13的另一端处凹设有一凹槽31。
所述软性电路板40设置于绝缘层30的凹槽31内且与各下导线13连接。
所述上板50呈透明,例如可由玻璃或塑料构成,其设置于绝缘层30与软性电路板40的顶面,上板50底面设有多个并排的上电极51,所述上电极51可由氧化铟锡构成,各上电极51呈长形且长向两端分别设有为导电材料的一上连接埠5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电极51呈纵向并排设置,从而与下板10的多个下电极11呈矩阵交会。此外,配合参见图2及图3所示,上板50底面周缘另设有一不透明的绝缘油墨层53,其覆盖住各上电极51的各上连接埠52,并且与下板10上的各下连接埠12及各下导线13呈重叠,绝缘油墨层53上凹设有多个分别相通于各上连接埠52的预留槽531,所述预留槽531内分别设有一导体532与上连接埠52相接触,另绝缘油墨层53的底面设有对应于导体532数量的上导线54,所述上导线54可为银导线,其相对位于绝缘层30的顶面,一端分别连接至对应的导体532,而另一端分别连接至所述软性电路板40。
参见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矩阵型触控面板若为电容式,则其与前述电阻式的差别主要在于所述下板10A与上板50A上的各下电极11A及上电极51A仅在长向的一端设有下连接埠12A与上连接埠52A,而下导线13A与上导线54A的数量亦分别对应于该下连接埠12A与上连接埠52A,此外,绝缘层30A呈整片式未开窗,可隔绝下电极11及上电极51A以避免该两者相互接触。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板50、50A底面周缘形成绝缘油墨层53,而所述上导线54、54A形成于该绝缘油墨层53的底面,其一端连接于软性电路板40,而另一端连接于导体532,从而可通过导体532及上连接埠52、52A而与上电极51、51A之间呈电连接,据以将上电极51、51A的信号传递至软性电路板40,而由于绝缘油墨层53呈不透光,且其与下板10、10A的下连接埠12、12A以及下导线13、13A呈重叠,是以自触控面板的顶面观看时,绝缘油墨层53可遮蔽上导线54、54A、下导线13、13A与下连接埠12,使其不会被看见,故本实用新型的触控面板使用于一电子产品时,该产品上无需额外设置一罩板来遮蔽上导线54、54A、下导线13、13A与下连接埠12,从而可达到节省成本以及减少产品厚度的目的。

Claims (8)

1.一种矩阵型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下板,其顶面设有多个并排的下电极,所述下电极呈长形,且长向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下连接埠,另下板顶面设有对应下连接埠数量的下导线,所述下导线一端分别连接于一下连接埠,而下导线的另一端延伸集中于下板顶面的一侧边处;
一间隙层,其设置于所述下板上的多个下电极的顶面;
一绝缘层,其设于所述下板顶面,围绕于间隙层周边且覆盖住各下导线及各下连接埠,绝缘层上相对于各下导线的另一端处凹设有一凹槽;
一软性电路板,其设置于所述绝缘层的凹槽内且与各下导线连接;
一上板,其设置于所述绝缘层与电路板的顶面,上板底面设有多个并排的上电极,所述上电极呈长形并与下板的多个下电极呈矩阵交会,各上电极的长向两端分别设有一上连接埠,上板底面周缘另设有一不透明的绝缘油墨层,其覆盖住各上连接埠,并且与下板上的各下连接埠及各下导线呈重叠,绝缘油墨层上凹设有多个分别相通于各上连接埠的预留槽,所述预留槽内分别设有一导体,另绝缘油墨的底面设有对应于导体数量的上导线,所述上导线相对位于绝缘层的顶面,其一端分别连接至对应的导体,而另一端分别连接至所述软性电路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矩阵型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为银导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矩阵型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及下板是由玻璃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矩阵型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板由玻璃构成,而上板由塑料构成。
5.一种矩阵型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下板,其顶面设有多个并排的下电极,所述下电极呈长形,且长向的一端设有一下连接埠,另下板顶面设有对应下连接埠数量的下导线,所述下导线一端分别连接于一下电极,而下导线的另一端延伸集中于下板顶面的一侧边处;
一绝缘层,其设置于所述下板的顶面,该绝缘层上相对于各下导线的另一端处凹设有一凹槽;
一软性电路板,其设置于所述绝缘层的凹槽内且与各下导线连接;
一上板,其设置于所述绝缘层与电路板的顶面,上板底面设有多个并排的上电极,所述上电极呈长形并与下板的多个下电极呈矩阵交会,各上电极的长向一端设有一上连接埠,上板底面周缘另设有一不透明的绝缘油墨层,其覆盖住各上连接埠,并且与下板上的各下连接埠及各下导线呈重叠,绝缘油墨层上凹设有多个分别相通于各上连接埠的预留槽,所述预留槽内分别设有一导体,另绝缘油墨的底面设有对应于导体数量的上导线,所述上导线相对位于绝缘层的顶面,其一端分别连接至对应的导体,而另一端分别连接至所述软性电路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矩阵型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为银导线。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矩阵型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及下板是由玻璃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矩阵型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板由玻璃构成,而上板由塑料构成。 
CN201020134663XU 2010-03-05 2010-03-05 矩阵型触控面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253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34663XU CN201725303U (zh) 2010-03-05 2010-03-05 矩阵型触控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34663XU CN201725303U (zh) 2010-03-05 2010-03-05 矩阵型触控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25303U true CN201725303U (zh) 2011-01-26

Family

ID=43493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134663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25303U (zh) 2010-03-05 2010-03-05 矩阵型触控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25303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44491A1 (zh) * 2011-09-30 2013-04-04 Tsai Hsiung-Kuang 视频接口系统的驱动方法
WO2015000193A1 (zh) * 2013-07-01 2015-01-08 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屏
CN109002204A (zh) * 2018-06-28 2018-12-14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ogs触摸屏及电子设备
CN111124165A (zh) * 2018-10-30 2020-05-08 南昌欧菲触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屏制作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44491A1 (zh) * 2011-09-30 2013-04-04 Tsai Hsiung-Kuang 视频接口系统的驱动方法
US10438558B2 (en) 2011-09-30 2019-10-08 Slim Hmi Technology Driving method of visual interface system
WO2015000193A1 (zh) * 2013-07-01 2015-01-08 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屏
US9430068B2 (en) 2013-07-01 2016-08-30 Shenzhen O-Film Tech Co., Ltd. Touch screen
CN109002204A (zh) * 2018-06-28 2018-12-14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ogs触摸屏及电子设备
CN111124165A (zh) * 2018-10-30 2020-05-08 南昌欧菲触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屏制作方法
CN111124165B (zh) * 2018-10-30 2022-09-20 江西卓讯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屏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71790U (zh) 一种触摸屏电极引出结构
CN101526864B (zh) 触控面板
CN202533920U (zh) 一种触摸屏结构
CN101587391B (zh) 触控电路图的制作方法
CN102830873B (zh) 电容式触摸屏及其制造方法
US20110147192A1 (en) Projected capacitive touch panel
CN201725303U (zh) 矩阵型触控面板
CN104216594A (zh) 一种低阻抗电容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
US9377916B2 (en) Touch panel
CN204719367U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3440065B (zh) 触控元件
CN203191952U (zh) 触摸板结构
CN104461128B (zh) 触控面板
CN205644477U (zh) 触摸屏
CN201917893U (zh) 电阻式触控面板
CN201594251U (zh) 投射电容式触控面板
CN103197789B (zh) 触控面板
CN201662790U (zh) 触控面板
CN202956748U (zh) 共接式走线的电容式触控面板
CN204215387U (zh) 一种低阻抗电容触摸屏
CN102681718B (zh) 触控式感应元件及导电电极结构
CN201796354U (zh) 一种防膜鼓电阻式触控面板
US8379409B2 (en) Touch panel
CN203894733U (zh) 触控装置
CN203643991U (zh) 一种单层感应层触摸屏的银线搭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26

Termination date: 2017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