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78763U - 气液分离器及包含该气液分离器的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气液分离器及包含该气液分离器的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78763U
CN203478763U CN201320568036.0U CN201320568036U CN203478763U CN 203478763 U CN203478763 U CN 203478763U CN 201320568036 U CN201320568036 U CN 201320568036U CN 203478763 U CN203478763 U CN 2034787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liquid separator
housing
communicated
total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56803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家威
李金奎
张宁
齐方成
熊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32056803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787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787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7876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液分离器及包含该气液分离器的空调器。该气液分离器包括:壳体(10),围设形成容纳腔(11);多根出气管(20),设置在壳体(10)上,并与容纳腔(11)连通;回油管道(30),设置在壳体(10)的外部,回油管道(30)包括总管道(32)和多根支路管道(31),总管道(32)与容纳腔(11)连通,多根支路管道(31)与多根出气管(20)一一对应地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气液分离器及包含该气液分离器的空调器能够降低了气液分离器的压力损失,且适用于大型制冷系统,降低了企业的成本。

Description

气液分离器及包含该气液分离器的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离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气液分离器及包含该气液分离器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气液分离器内部结构如附图1,底部存在的少部分油主要通过回油管30’底部的回油孔31’利用回油管30’内部的流速带回压缩机,即底部少量的冷冻油通过回油孔进入U型管内部,伴随制冷剂的高速流动从出油管20’一起回到压缩机,在这种结构中,需要在气液分离器的内部增加一个U型管,而带U型管的吸气管增加了系统的压力损失,降低系统的能效。并且,现有的一台气液分离器通常只适用于一台压缩机,在大型制冷系统中使用气液分离器则需要使用很多个气液分离器,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气液分离器及包含该气液分离器的空调器,能够提供一种适于大型制冷系统且成本低廉的气液分离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气液分离器,该气液分离器包括:壳体,围设形成容纳腔;多根出气管,设置在壳体上,并与容纳腔连通;回油管道,设置在壳体的外部,回油管道包括总管道和多根支路管道,总管道与容纳腔连通,多根支路管道与多根出气管一一对应地连通。
进一步地,总管道上设置有调节阀。
进一步地,总管道上设置有过滤装置。
进一步地,壳体的底部具有凹槽,总管道的第一端与凹槽连通。
进一步地,总管道上设置有过滤装置,壳体的底部还具有凹槽,总管道的第一端与凹槽连通,过滤装置设置在调节阀的远离凹槽的一端。
进一步地,多根支路管道与总管道的接通位置位于过滤装置的远离调节阀的一端。
进一步地,多根出气管设置在壳体的顶部,且位于壳体的外部。
进一步地,还包括进气管,进气管设置在壳体的顶部,并与容纳腔连通。
进一步地,进气管的第一端伸入容纳腔内,第一端的开口远离多根出气管,且开口朝向容纳腔内油液的液面以上的侧壁。
进一步地,多根出气管和进气管与壳体的连通位置均沿壳体的长度方向布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和与压缩机连接的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为上述的气液分离器。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气液分离器包括壳体、多根出气管以及回油管道,其中,壳体围设形成容纳腔;多根出气管设置在壳体上,并与容纳腔连通;回油管道设置在壳体的外部,回油管道包括总管道和多根支路管道,总管道与容纳腔连通,多根支路管道与多根出气管一一对应地连通。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气液分离器,回油管道设置在壳体的外部,有效提高了气液分离器的容纳腔的容纳空间,降低了气液分离器的压力损失,而设置多根支路管道,每根出气管道可以与一个压缩机连接,适用于大型制冷系统,降低了企业的成本。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现有的气液分离器的主视图;以及
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气液分离器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壳体;11、容纳腔;12、凹槽;20、出气管;30、回油管道;31、支路管道;32、总管道;40、调节阀;50、过滤装置;60、进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参见图2所示,制冷系统中的气液分离器是为了分离系统蒸发器回来的少量未蒸发完全的制冷剂,确保压缩机不吸进液态的制冷剂而发生液击现象,从而避免压缩机发生液击现象而损坏。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气液分离器包括壳体10、多根出气管20以及回油管道30,其中,壳体10围设形成容纳腔11,多根出气管20设置在壳体10上,并与容纳腔11连通,用于将气液分离器内部的气态制冷剂输送至压缩机;而回油管道30设置在壳体10的外部,有效提高了气液分离器的容纳腔11的容纳空间,降低了气液分离器的压力损失。回油管道30包括总管道32和多根支路管道31,总管道32与容纳腔11连通,多根支路管道31与多根出气管20一一对应地连通,因此,通过回油管道30的作用,可以将气液分离器内的油液均匀地分配至多根支路管道31,流向多根出气管20,由于出气管20中有较大的气体流速,使出气管20与支路管道31接口处压力小于气液分离器底部的压力,由该压差使底部的油液通过支路管道31到达出气管20处,通过出气管20回到压缩机内。此外,每根出气管20可以与一个压缩机连接,适用于大型制冷系统,降低了企业的成本。
优选地,壳体10的底部具有凹槽12,使气液分离器内部的油液都尽量汇集到凹槽12内,而总管道32的第一端与凹槽12连通,用于将凹槽12中的油液输送至各支路管道31。在其他实施例中,凹槽12可以设置为集油包,也可以是其他能将气液分离器内的油液聚集到一起的结构,还可以不设置凹槽12,而是直接将总管道32接在气液分离器的壳体10的底部。
优选地,总管道32上设置有调节阀40,用于调节回油管道30中的油液的流量以及管道的通断。更优选地,总管道32上还设置有过滤装置50,过滤装置50设置在调节阀40的第一端,即,远离凹槽12的一端,对气液分离器流出的油液进行过滤,防止杂质进入压缩机造成不利影响。在本实施例中,过滤装置50为过滤器,在其他实施例中,过滤装置50还可以是其他能对油液进行过滤的结构。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过滤装置50与调节阀40在总管道32上的设置顺序还可以交换。
优选地,多根支路管道31与总管道32的接通位置位于过滤装置50的远离调节阀40的一端,保证油液经过过滤之后才进入各支路管道31。
再次参见图2所示,多根出气管20设置在壳体10的顶部,便于气态的制冷剂均能流出气液分离器,而且多根出气管20均位于壳体10的外部,只通过开设在壳体10上的通孔与容纳腔11连通,进一步提高了容纳腔11的容纳空间,降低气液分离器的压力损失。
根据本实施例,气液分离器还包括进气管60,进气管60设置在壳体10的顶部,并与容纳腔11连通。具体来说,进气管60的第一端伸入容纳腔11内,且第一端的开口远离各出气管20,避免从蒸发器进入气液分离器的制冷剂未经分离而直接从出气管20排出气液分离器。并且本实施例中的进气管60的第一端的开口朝向容纳腔11内油液的液面以上的侧壁,避免进入气液分离器的制冷剂直接冲向气液分离器底部的液体而造成底部的液体飞溅。
优选地,出气管20有多根,多根出气管20和多根进气管60与壳体10的连通位置均沿壳体10的长度方向布置,有效保证容纳腔11内部的气态制冷剂能够排出气液分离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和与压缩机连接的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上述的气液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实现了以下技术效果:
(1)回油管道设置在壳体的外部,有效提高了气液分离器的容纳腔的容纳空间,降低了气液分离器的压力损失。
(2)设置多根支路管道,每根出气管道可以与一个压缩机连接,适用于大型制冷系统,降低了企业的成本。
(3)进气管的第一端伸入容纳腔内,且第一端的开口远离各出气管,避免从蒸发器进入气液分离器的制冷剂未经分离而直接从出气管排出气液分离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围设形成容纳腔(11);
多根出气管(20),设置在所述壳体(10)上,并与所述容纳腔(11)连通;
回油管道(30),设置在所述壳体(10)的外部,所述回油管道(30)包括总管道(32)和多根支路管道(31),所述总管道(32)与所述容纳腔(11)连通,所述多根支路管道(31)与所述多根出气管(20)一一对应地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管道(32)上设置有调节阀(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管道(32)上设置有过滤装置(50)。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的底部具有凹槽(12),所述总管道(32)的第一端与所述凹槽(12)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管道(32)上设置有过滤装置(50),所述壳体(10)的底部还具有凹槽(12),所述总管道(32)的第一端与所述凹槽(12)连通,所述过滤装置(50)设置在所述调节阀(40)的远离所述凹槽(12)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根支路管道(31)与所述总管道(32)的接通位置位于所述过滤装置(50)的远离所述调节阀(40)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根出气管(20)设置在所述壳体(10)的顶部,且位于所述壳体(10)的外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气管(60),所述进气管(60)设置在所述壳体(10)的顶部,并与所述容纳腔(11)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60)的第一端伸入所述容纳腔(11)内,所述第一端的开口远离所述多根出气管(20),且所述开口朝向所述容纳腔(11)内油液的液面以上的侧壁。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根出气管(20)和所述进气管(60)与所述壳体(10)的连通位置均沿所述壳体(10)的长度方向布置。
11.一种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和与压缩机连接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为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液分离器。
CN201320568036.0U 2013-09-12 2013-09-12 气液分离器及包含该气液分离器的空调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787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68036.0U CN203478763U (zh) 2013-09-12 2013-09-12 气液分离器及包含该气液分离器的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68036.0U CN203478763U (zh) 2013-09-12 2013-09-12 气液分离器及包含该气液分离器的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78763U true CN203478763U (zh) 2014-03-12

Family

ID=50227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568036.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78763U (zh) 2013-09-12 2013-09-12 气液分离器及包含该气液分离器的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787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57059A (zh) * 2013-09-12 2015-03-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气液分离器及包含该气液分离器的空调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57059A (zh) * 2013-09-12 2015-03-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气液分离器及包含该气液分离器的空调器
CN104457059B (zh) * 2013-09-12 2017-02-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气液分离器及包含该气液分离器的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48724U (zh) 气液分离器
CN202902711U (zh) 压缩机气液分离器
CN203464563U (zh) 气液分离器及空调器
CN203550042U (zh) 多联机系统、多联机系统室外机及其室外机单元
CN201740315U (zh) 用于并联式压缩机空调器的油平衡装置
CN203478763U (zh) 气液分离器及包含该气液分离器的空调器
CN201731698U (zh) 气液分离器
CN202973689U (zh) 一种氟利昂制冷系统气液分离器
CN202494252U (zh) 一种空调用气液分离器
CN203478762U (zh) 气液分离器及包含该气液分离器的空调器
CN203719223U (zh) 一种冷冻数码涡旋并联机组
CN205262000U (zh) 一种气液分离器的毛细管回油系统
CN202350391U (zh) 一种高效热泵机组的回油系统
CN103206380B (zh) 旋转式压缩机
CN203478708U (zh) 压缩机组及包括该压缩机组的空调器
CN103292529B (zh) 一种空调用气液分离器
CN204438363U (zh) 空调及其热回收模式转换器
CN104457059A (zh) 气液分离器及包含该气液分离器的空调器
CN205014718U (zh) 一种储液分离装置
CN203642545U (zh) 一种基于工质R134a的满液式冷水机组
CN104713279A (zh) 一种气液分离器及制冷系统
CN203629141U (zh) 气油分流式乏风热泵装置
CN203385240U (zh) 带有回油结构的变频多联机
CN202835926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系统
CN202216458U (zh) 分液器用冷媒满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